第171章:大明不講人權,隻講皇權
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 作者:縱橫小秦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去給大明擬一封國書吧。”
“我們答應大明的一切條件,願意配合大明的一切行動。”
“隻求,大明能夠給我瀾滄一個機會。”
“泰兒啊,爹的大限怕是快要到了,以後這瀾滄國,要靠你了。咳咳咳!”
法昂輕歎一聲,隨後一陣劇烈咳嗦。
他已經五十多歲,在這個年代,已經算是步入老年期了,自身一身疾病纏身,早已不負當年年少建國,統領一方的銳氣。
金陵城。
一個頗為奢華的莊園。
“萬老弟,不行啊。”
“朝廷的造紙廠產量太大,再這樣下去,兄弟們怕是要兜不住了。”
一個頗為富態中年有些焦急對著首座的一個青年道。
“朝廷現在一天下來的產量是多少?難道我們這麽多家還吃不下朝廷一處作坊的產量嗎?”
萬山後眉頭一皺問道。
他雖然年輕,但年少有為,以不過弱冠的年紀,變成了生意遍布江南的巨富。
在應天府富商圈子裏也是頗有名望,此前紙商們針對蕭寒造紙廠做出的應對策略大都出自他手。
“萬老弟,不是兄弟們不給力。”
“實在是朝廷的作坊實在是太厲害了,每天出來的直接按萬斤來算,哪怕很多尚好的紙張都被朝廷拿去印書了,兄弟們也消耗不起啊。”
中年富商叫苦不迭。
“也就是說,大家現在手裏都囤積了大量官紙是嗎?”
萬山後微微點頭問道。
“這是自然啊,這朝廷的產量咱們接不住,應天府根本消化不了這麽多官紙,大家全砸手裏了。”
“萬老弟,當初可是你說,咱們可以直接去接朝廷的官紙穩住市場的,現在出了岔子,你可不能不管我們啊。”
中年富商說道。
“王大哥放心,萬某既然敢讓大家這麽做,那就是給大家想好了退路。”
“還請王大哥轉告諸位大哥,咱們把散落在外的商隊全都召迴來,準備運送官紙吧,應天府的消化不了,咱們就賣到別的地方,反正英國公的官紙隻在應天府生產,賣的便宜。”
“咱們就全當是倒賣官紙了,反正,朝廷並沒有禁止這種行為。”
萬山後對著王姓府上道。
“這…”
“難道我們要渡江嗎?”
“中原、關中、山東商盟可都有著自己的地盤,我們直接過去,怕是會與他們產生劇烈衝突啊。”
王姓富商猶豫道。
江南富庶,又是大明國都所在,連帶著江南的富商也是大明最富有的一批。
但是,與大明江南富商的財富相對的,他們手下的鏢客戰鬥能力相對於中原、關中、山東、甚至是蜀中都有不小差距。
畢竟,江南繁華日久,又是龍興之地,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富商巨賈,平時也用不著打生打死,沒誰動不動就碰到劫道的,自然鏢師戰鬥力一般。
而其他地方尤其是越靠近北方,商隊的鏢師戰鬥力那叫一個彪悍,甚至有的商隊能直接拿出上百人的鏢師隊伍,急眼了都能拖火炮出來。
江南商人要是到了他們的底盤,必然會吃上大虧。
“不,我們去嶺南。”
“雖然倒賣官紙去其他地方,可以讓咱們賺上一筆,但卻會被其他地方的商盟群起而攻之。”
“但是嶺南,地廣人稀,本地商人勢力並不強大,攔不住我們,尤其是,最近朝廷正在向著嶺南遷移流民大麵積開荒。”
“很快嶺南那邊的需求便會膨脹,我們現在過去,便能提前掌控市場。”
“而且,嶺南還挨著南疆,再往南就是南蠻諸國,實在不行,我們冒一些險,把官紙送到南蠻諸國去,也總能把這批貨脫手。”
“南蠻那邊不通教化,生產能力落後,相信是願意買我們的東西的。”
“更重要的是,他們那邊人口加起來起碼也在千萬之上,隻要咱們開拓得當,便是一處大市場。”
萬山後眼中閃爍著精光說道。
“對啊!”
“朝廷現在正在經營嶺南,我們把貨拉到嶺南,既不用跟其他地方的商盟衝突,又能脫手,哈哈,我就說嘛,萬老弟伱肯定是有辦法的。”
“我這就去把好消息告訴其他兄弟。”
王姓富商大笑著,出門而去,至於萬山後後麵的商業戰略分析那是一句沒聽進去。
“哼!”
“鼠目寸光,難怪當年就不行。”
萬山後看著王姓富商離去的背影,冷哼了一聲。
英國公府。
“那些商人,集結商隊,開始向著嶺南試探了?”
蕭寒看著麵前匯報的薑右問道。
“迴殿下,確實如此,他們的先頭商隊,已經於今日帶著第一批咱們的紙出發了。”
薑右對著蕭寒匯報道。
“倒還算聰明。”
“就是不知,這些商人,能想到哪一步呢?”
“能不能想到,把貨物輸出向南方諸國呢,畢竟嶺南那幾百萬人,可不夠分呐。”
蕭寒微微點了點頭。
“傳我命令,不用管這些商人,正常生產。”
“既然他們敢向咱大明造紙廠下單,就要自己把貨解決了,到了約定的日子,一手交寶鈔,一手交貨,哪家商人交不上錢,就直接強製抄查財物。”
蕭寒淡淡開口道。
跟他做生意,可沒有違約這一說,要麽拿錢,要麽你給我破產結算。
蕭寒的便宜好占,但,也沒那麽好占。
“風雪,你之前跟李恆說,咱應天府一帶的流民不夠用了?”
朱標帶著李恆,推門而入。
“是啊。”
“昨天你不是把新產業區的地劃給我了嗎?”
“然後我就去聯係了單安仁,結果單安仁告訴我,咱應天府這邊沒有那麽多流民可以支撐我來搞第二個農副產業開發區。”
蕭寒對著朱標說道。
“這可就難辦了。”
“咱大明開荒計劃弄的不錯,各地的流民大都已經投入了咱大明的開荒之中。”
“你也是知道的,咱大明百姓對於土地還是更有執念的,如果有分土地的機會,他們怕是不會願意加入你的開發計劃。”
“如果孤下令征召那些不願意開荒種地的流氓,不知,你那邊,能不能要?”
朱標對著蕭寒問道。
自古以來,不耕種的,被人認為是不務正業的流氓。
各朝都認為,這些人好吃懶做,最討厭的就是處理這些人,對於朝廷沒什麽產出,還因為精力宣泄不了,容易鬧事。
所以,朱標對於要不要把這些人交給蕭寒,心裏是有猶豫的。
心下已經打定主意,實在不行,便強製抽調一部分開荒的流民交給蕭寒好了。
“不愛種地?”
“太好了,我就需要這樣的人。”
“要真是種地人才,我還不好意思管你要呢。”
蕭寒卻是絲毫不惱,反而一拍巴掌道。
“啊?”
“你…認真的?”
朱標一陣發愣,看著蕭寒錯愕道。
“當然是認真的,你可能不知道,相對於老實本分的老農民,我搞產業,反而更喜歡刺頭。”
“刺頭這種東西,你要是管好了,爆發出來的力量,反而更強。”
“對了,咱大明大獄裏那些沒犯什麽大罪的犯人,也別讓他們閑著了,把他們板子免一些,出來一起給我幹活。”
蕭寒微微搓了搓手道。
開玩笑,在他麵前,管你什麽好吃懶做,還是不服管教,都得給我爬起來幹活。
蕭寒這邊已經想好了,直接套用後來的監獄模式,管你是什麽窮兇極惡還是陰險狡詐,都得老老實實踩縫紉機。
什麽?
你說這麽幹限製自由,不人道,沒有人權?
不好意思,大明隻講皇權,不講人權。
隻要來了蕭寒這兒,你是服也得服,不服也得服,要麽直接服,要麽被打服,可以選一個。
畢竟,咱蕭大國公也是個善人,向來心地善良,不喜歡強迫別人,總是要給人一個選擇的機會不是?
相信,這些人在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之後,一定會工作的非常開心的。
大家其樂融融,素質非常高,好似錦衣衛的大獄,從不會有人抱怨環境差。
“那…行吧。”
朱標嘴角微微一抽。
怎麽感覺,今天的蕭寒有些變態是怎麽迴事?
是錯覺嗎?
“哦,對了,等咱們的人抓了越國和瀾滄的那些鬧事的賊寇,身上沒有命案的也沒必要砍了,都給我好了,正好這農業周邊的產業啊,各地都得有,咱缺人啊,不然還得給百姓們在農閑的時候來做兼職,挺麻煩的。”
“這以後啊,真得跟爹說說,這九族沒必要總砍沒,沒事砍個三族,剩下的拿來幹活,多是一件美事啊。”
“畢竟啊,這等以後糧食夠了,就該缺人了,各行各業都缺,不能太浪費不是?”
“那古人的詩寫得好。”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咱大明是為百姓著想的仁慈朝廷,總得給那些不是罪大惡極的人,一個實現價值,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不是?”
蕭寒對著朱標說道。
“有,有道理。”
“那個…風雪,我經濟學還沒學完,先走了哈。”
朱標眼皮跳動著,說道。
(本章完)
“我們答應大明的一切條件,願意配合大明的一切行動。”
“隻求,大明能夠給我瀾滄一個機會。”
“泰兒啊,爹的大限怕是快要到了,以後這瀾滄國,要靠你了。咳咳咳!”
法昂輕歎一聲,隨後一陣劇烈咳嗦。
他已經五十多歲,在這個年代,已經算是步入老年期了,自身一身疾病纏身,早已不負當年年少建國,統領一方的銳氣。
金陵城。
一個頗為奢華的莊園。
“萬老弟,不行啊。”
“朝廷的造紙廠產量太大,再這樣下去,兄弟們怕是要兜不住了。”
一個頗為富態中年有些焦急對著首座的一個青年道。
“朝廷現在一天下來的產量是多少?難道我們這麽多家還吃不下朝廷一處作坊的產量嗎?”
萬山後眉頭一皺問道。
他雖然年輕,但年少有為,以不過弱冠的年紀,變成了生意遍布江南的巨富。
在應天府富商圈子裏也是頗有名望,此前紙商們針對蕭寒造紙廠做出的應對策略大都出自他手。
“萬老弟,不是兄弟們不給力。”
“實在是朝廷的作坊實在是太厲害了,每天出來的直接按萬斤來算,哪怕很多尚好的紙張都被朝廷拿去印書了,兄弟們也消耗不起啊。”
中年富商叫苦不迭。
“也就是說,大家現在手裏都囤積了大量官紙是嗎?”
萬山後微微點頭問道。
“這是自然啊,這朝廷的產量咱們接不住,應天府根本消化不了這麽多官紙,大家全砸手裏了。”
“萬老弟,當初可是你說,咱們可以直接去接朝廷的官紙穩住市場的,現在出了岔子,你可不能不管我們啊。”
中年富商說道。
“王大哥放心,萬某既然敢讓大家這麽做,那就是給大家想好了退路。”
“還請王大哥轉告諸位大哥,咱們把散落在外的商隊全都召迴來,準備運送官紙吧,應天府的消化不了,咱們就賣到別的地方,反正英國公的官紙隻在應天府生產,賣的便宜。”
“咱們就全當是倒賣官紙了,反正,朝廷並沒有禁止這種行為。”
萬山後對著王姓府上道。
“這…”
“難道我們要渡江嗎?”
“中原、關中、山東商盟可都有著自己的地盤,我們直接過去,怕是會與他們產生劇烈衝突啊。”
王姓富商猶豫道。
江南富庶,又是大明國都所在,連帶著江南的富商也是大明最富有的一批。
但是,與大明江南富商的財富相對的,他們手下的鏢客戰鬥能力相對於中原、關中、山東、甚至是蜀中都有不小差距。
畢竟,江南繁華日久,又是龍興之地,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富商巨賈,平時也用不著打生打死,沒誰動不動就碰到劫道的,自然鏢師戰鬥力一般。
而其他地方尤其是越靠近北方,商隊的鏢師戰鬥力那叫一個彪悍,甚至有的商隊能直接拿出上百人的鏢師隊伍,急眼了都能拖火炮出來。
江南商人要是到了他們的底盤,必然會吃上大虧。
“不,我們去嶺南。”
“雖然倒賣官紙去其他地方,可以讓咱們賺上一筆,但卻會被其他地方的商盟群起而攻之。”
“但是嶺南,地廣人稀,本地商人勢力並不強大,攔不住我們,尤其是,最近朝廷正在向著嶺南遷移流民大麵積開荒。”
“很快嶺南那邊的需求便會膨脹,我們現在過去,便能提前掌控市場。”
“而且,嶺南還挨著南疆,再往南就是南蠻諸國,實在不行,我們冒一些險,把官紙送到南蠻諸國去,也總能把這批貨脫手。”
“南蠻那邊不通教化,生產能力落後,相信是願意買我們的東西的。”
“更重要的是,他們那邊人口加起來起碼也在千萬之上,隻要咱們開拓得當,便是一處大市場。”
萬山後眼中閃爍著精光說道。
“對啊!”
“朝廷現在正在經營嶺南,我們把貨拉到嶺南,既不用跟其他地方的商盟衝突,又能脫手,哈哈,我就說嘛,萬老弟伱肯定是有辦法的。”
“我這就去把好消息告訴其他兄弟。”
王姓富商大笑著,出門而去,至於萬山後後麵的商業戰略分析那是一句沒聽進去。
“哼!”
“鼠目寸光,難怪當年就不行。”
萬山後看著王姓富商離去的背影,冷哼了一聲。
英國公府。
“那些商人,集結商隊,開始向著嶺南試探了?”
蕭寒看著麵前匯報的薑右問道。
“迴殿下,確實如此,他們的先頭商隊,已經於今日帶著第一批咱們的紙出發了。”
薑右對著蕭寒匯報道。
“倒還算聰明。”
“就是不知,這些商人,能想到哪一步呢?”
“能不能想到,把貨物輸出向南方諸國呢,畢竟嶺南那幾百萬人,可不夠分呐。”
蕭寒微微點了點頭。
“傳我命令,不用管這些商人,正常生產。”
“既然他們敢向咱大明造紙廠下單,就要自己把貨解決了,到了約定的日子,一手交寶鈔,一手交貨,哪家商人交不上錢,就直接強製抄查財物。”
蕭寒淡淡開口道。
跟他做生意,可沒有違約這一說,要麽拿錢,要麽你給我破產結算。
蕭寒的便宜好占,但,也沒那麽好占。
“風雪,你之前跟李恆說,咱應天府一帶的流民不夠用了?”
朱標帶著李恆,推門而入。
“是啊。”
“昨天你不是把新產業區的地劃給我了嗎?”
“然後我就去聯係了單安仁,結果單安仁告訴我,咱應天府這邊沒有那麽多流民可以支撐我來搞第二個農副產業開發區。”
蕭寒對著朱標說道。
“這可就難辦了。”
“咱大明開荒計劃弄的不錯,各地的流民大都已經投入了咱大明的開荒之中。”
“你也是知道的,咱大明百姓對於土地還是更有執念的,如果有分土地的機會,他們怕是不會願意加入你的開發計劃。”
“如果孤下令征召那些不願意開荒種地的流氓,不知,你那邊,能不能要?”
朱標對著蕭寒問道。
自古以來,不耕種的,被人認為是不務正業的流氓。
各朝都認為,這些人好吃懶做,最討厭的就是處理這些人,對於朝廷沒什麽產出,還因為精力宣泄不了,容易鬧事。
所以,朱標對於要不要把這些人交給蕭寒,心裏是有猶豫的。
心下已經打定主意,實在不行,便強製抽調一部分開荒的流民交給蕭寒好了。
“不愛種地?”
“太好了,我就需要這樣的人。”
“要真是種地人才,我還不好意思管你要呢。”
蕭寒卻是絲毫不惱,反而一拍巴掌道。
“啊?”
“你…認真的?”
朱標一陣發愣,看著蕭寒錯愕道。
“當然是認真的,你可能不知道,相對於老實本分的老農民,我搞產業,反而更喜歡刺頭。”
“刺頭這種東西,你要是管好了,爆發出來的力量,反而更強。”
“對了,咱大明大獄裏那些沒犯什麽大罪的犯人,也別讓他們閑著了,把他們板子免一些,出來一起給我幹活。”
蕭寒微微搓了搓手道。
開玩笑,在他麵前,管你什麽好吃懶做,還是不服管教,都得給我爬起來幹活。
蕭寒這邊已經想好了,直接套用後來的監獄模式,管你是什麽窮兇極惡還是陰險狡詐,都得老老實實踩縫紉機。
什麽?
你說這麽幹限製自由,不人道,沒有人權?
不好意思,大明隻講皇權,不講人權。
隻要來了蕭寒這兒,你是服也得服,不服也得服,要麽直接服,要麽被打服,可以選一個。
畢竟,咱蕭大國公也是個善人,向來心地善良,不喜歡強迫別人,總是要給人一個選擇的機會不是?
相信,這些人在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之後,一定會工作的非常開心的。
大家其樂融融,素質非常高,好似錦衣衛的大獄,從不會有人抱怨環境差。
“那…行吧。”
朱標嘴角微微一抽。
怎麽感覺,今天的蕭寒有些變態是怎麽迴事?
是錯覺嗎?
“哦,對了,等咱們的人抓了越國和瀾滄的那些鬧事的賊寇,身上沒有命案的也沒必要砍了,都給我好了,正好這農業周邊的產業啊,各地都得有,咱缺人啊,不然還得給百姓們在農閑的時候來做兼職,挺麻煩的。”
“這以後啊,真得跟爹說說,這九族沒必要總砍沒,沒事砍個三族,剩下的拿來幹活,多是一件美事啊。”
“畢竟啊,這等以後糧食夠了,就該缺人了,各行各業都缺,不能太浪費不是?”
“那古人的詩寫得好。”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咱大明是為百姓著想的仁慈朝廷,總得給那些不是罪大惡極的人,一個實現價值,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不是?”
蕭寒對著朱標說道。
“有,有道理。”
“那個…風雪,我經濟學還沒學完,先走了哈。”
朱標眼皮跳動著,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