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陷軍穀。


    自古便是兵家險要之地,同樣是西部成都通往東方夏都重慶的必經之地。


    “將軍,我們在這兒真的能等到人嗎?”


    朱文正的部將有些不確定的對著朱文正問道。


    朱文正從東麵瞿塘峽要塞破關而入,與何文輝匯合之後便被蕭寒安排埋伏於此,此時已經過去數日,朱文正卻連一個鬼影子都沒看到。


    “別管那麽多,既然小先生說了,那一定就能蹲到,這個方向上,大半城池守將都已經宣布了投降,按照小先生所說剩下沒投降的文州丁世貞等人怕是大概率準備跟我大明死磕到底了。”


    朱文正瞥了部將一眼道。


    雖然,他也不知道這到底能不能埋伏到人,但是出於對於蕭寒的信任,朱文正還是有耐心地帶著自己的部隊埋伏於此。


    “報將軍,有夏軍走進埋伏圈了,看旗號,正是文州軍。”


    有親兵跑了上來,對著朱文正道。


    “嘿!”


    “還真跑來送了,傳令,給本將殺,把敵人全部拿下!”


    朱文正叫了一聲,當即下令發動進攻,終於是讓他給等到了,他朱文正必須要讓夏軍知道,自己荒草地裏白白吹了幾天冷風的憤怒。


    轟轟轟!


    炮聲作響,大明的炮火如同下雨一般傾瀉,直把夏軍被炸的一片大亂,朱文正帶兵衝出,瘋狂砍殺。


    不過,隨著朱文正不斷深入,在連續砍殺了十幾人,之後,朱文正臉色變了。


    殺過了邊上的一營夏軍之後,隻見地麵上此時丟著滿地的稻草人,這中間的大量夏軍,居然都是假的,被人舉著穿著夏軍衣服的稻草人!


    蕭寒戲耍夏軍的招數,如今居然呈現在了自己麵前,端得是風水輪流轉。


    嗖嗖嗖!


    一道道燃燒著火焰的箭矢向著這邊射了過來,火箭射在滿地稻草人上,頓時火光衝天,與此同時,喊殺聲從兩邊響起。


    夏軍。


    居然來了一波反埋伏!


    一時間,明夏雙方絞殺一處,殺戮、嘶吼,混亂的打成了一片。


    夏軍的反埋伏非常巧妙,可以說是已經超越了朱文正能夠識破的極限,但是大明將士可不是夏軍。


    哪怕被夏軍埋伏襲擊,也並不是沒有反抗之力,縱然四麵火起,殺生震天,大明將士亦可以持刀與敵軍交戰。


    雖百萬人,吾往矣!大明的戰士不怕犧牲,隻求在死亡之前斬殺更多敵人,為大明奉獻自己全部力量。


    這一戰,一路從清晨打到晌午,朱文正有大槍拄著地,滿臉鮮血,顯得頗為狼狽,臉色更是難看,一方麵,身上確實受了傷,另一方麵,朱文正的心情也是十分惱火,上一次,打到這種程度,還是血戰洪都的時候。


    如今,不過是與夏軍的殘兵敗將交戰,居然鬧的如此狼狽,這一世英名,算是毀了。


    “奶奶滴!”


    “終日打雁,反叫雁啄了眼,這一次可丟死人了!”


    “真沒想到,這一場滅夏之戰最大的戰損沒出在藍玉身上,居然出在了老子身上。”


    朱文正抹了一把臉上的血啐了一口,這一站,在丁世貞的反埋伏下,最初的混亂中,戰死的大明將士直接過兩千,受傷更是超過四千。


    最終,在朱文正反應過來,組織軍隊反擊漸漸要搬迴局勢後,丁世貞丟下了近三千具夏軍屍體,繼續向著明升所在而去。


    “不過,這丁世貞倒還真是個爺們,這種情況,居然還敢繼續往裏鑽。”


    朱文正看著丁世貞帥兵離去的方向,也是頗為感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縱然九死一生,也是決然轉身背負山河,說一句英雄,也不為過,可惜,跟錯了主子。


    “殺殺殺!”


    何文輝大營,火光突然燃起,丁世貞帥兵殺入,一路殺入了一個裝飾比較奢華的大帳中。


    “陛下,快跟微臣走!”


    丁世貞滿是鮮血的手,一把拉開帳簾,一聲大喝。


    一路走來,持續奔襲,尤其是又跟朱文正進行了一番大戰,丁世貞不但身邊的士兵數量大減,其自身也是疲態盡顯。


    “丁愛卿…”


    淚流滿麵的明升緩緩轉過身,自從被何文輝活捉,他便被帶到了這處大營,在連綿的營帳中,他的這個極度顯眼,乃是專門用來誘捕夏軍隻用。


    在這裏,他是絕望的,他已經不再奢望有人能殺到自己麵前,隻是等待著大明對自己的審判罷了。


    “投降吧,周圍都是明軍,我們出不去的。”


    明升咬著嘴唇看著麵前的丁世貞道,居然還真有夏軍將領能夠殺到自己麵前,可惜,太晚了,大勢已去,這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噗嗤!噗嗤!


    利刃入肉的聲音響起,下一刻帳簾再度被拉開,何文輝率兵而入。


    “文州守將丁世貞,居然還真讓你突破了朱文正的埋伏圈到了這裏。”


    “不錯,不錯,本將給你個機會投降,沐帥麵前,本將可以替你美言。”


    何文輝對著丁世貞點了點頭,心下也是微微有些讚歎,這樣的事,哪怕是他何文輝也不是那麽容易做到吧?可是,這樣聽起來的事,居然真的被人做到了。


    “丁愛卿,投降吧。”


    明升閉上雙眼,淚水從臉上滑過,前塵舊夢,此時算是徹底醒了,在夢醒時分,還能看到這樣一幕,他這個大夏皇帝,倒也不算白白當上一遭。


    噗通!


    砰砰砰!


    丁世貞沉默一陣,隨即突然跪在了明升麵前,重重磕了三個響頭。


    “末將無能,不能救陛下脫離囹圄,今日能得見陛下一麵,此行已然知足,唯獨可惜不能再護衛陛下身側,此番先行去侍奉先帝了。”


    “何將軍,動手吧,戴帥,吳帥,全部為先帝盡忠,丁某愚鈍,卻也知忠臣不事二主之理,好意丁某心領了,還望將軍能善待丁某屬下,成全丁某。”


    對著明升語罷,丁世貞轉身對著何文輝道。


    “唉!罷了,伱這個人本將喜歡,今日破例一次。”


    話落,大刀揚起,一刀斬下了丁世貞的頭顱。


    “何大哥,你這樣做,迴去可不好交代啊。”


    就在此時,一個幽幽的聲音響起。


    “風雪…你什麽時候…”


    何文輝一驚迴頭隻見,隻見蕭寒已經站在了自己身後。


    “厚葬吧,就說是我為了收服夏國降卒之心,建議沐英大哥做的。”


    蕭寒微微搖了搖頭,轉身離去。


    丁世貞被斬,帶出來的文州軍餘部投降,夏都和成都相繼被攻破,文州汪興祖戰死,夏國境內殘餘力量被肅清。


    有趣的是,因為蕭寒的參與,原本朱文正和何文輝的功勞都不低於藍玉。


    但是由於最後一個被丁世貞突破包圍圈,一個違規斬殺丁世貞,結果這個首功竟真如同當初蕭寒所言落在了藍玉頭上。


    隨著大明軍隊對於蜀中夏軍的圍點打援,大量的夏軍被肅清,蜀中之地,被大明的軍隊用了一個月時間逐漸徹底掌控。


    舊夏都皇宮。


    “沐帥,藍玉傳來消息,經過了一段時間混戰的段氏和梁王漸漸冷靜了下來,握手言和,隨時都有可能再次進犯我大明疆界,我們是不是要派兵增援,以震懾南疆兩方。”


    朱文正拿著一份戰報對著沐英說道。


    “自當初以來,我大明對於段氏和孛羅帖木兒,一直都是處於懷柔狀態,希望他們可以主動歸附我大明。”


    “無論怎麽說,畢竟他們的人沒有成功進入明夏的主戰場,此間我大明消耗已經不小,繼續派兵爆發下一次戰爭的風險太大,不符合我們滅夏穩固蜀中的戰略預期,不若派遣使者對雙方進行質問,隻要他們可以對我大明繼續稱臣,便暫時放他們一馬。”


    何文輝搖了搖頭,現在雙方的局勢也是頗為緊張,直接把軍隊壓過去,基本上就是直接打起來了。


    “風雪,你怎麽看?”


    沐英眉頭大皺,這個啞巴虧,大明若是這麽吃下,會非常惡心,但是不吃,卻不符合大明的戰略目標。


    “我嗎?”


    “我也不同意用我大明的將士進行威懾。”


    蕭寒微微搖了搖頭。


    朱文正聽著蕭寒的話,眼中不由得流露出一絲沮喪,原來連蕭寒都傾向於保守了嗎?


    看樣子,這段氏和梁王,這一次白白在大明的土地上打擊大明的將士了。


    “我覺得朱文正的說法太保守了。”


    “我大明將士是拿來威懾的嗎?我大明將士是拿來打仗的!”


    “既然段氏和孛羅帖木兒膽敢犯我大明,就應該趁著兵鋒正盛,直接將他們抹去,以他們的覆滅告訴四方宵小,我大明雖然立國時日尚短,但堅決打擊一切敢於冒犯大明地敵人,若懷有不臣之心,這就是下場!”


    蕭寒一巴掌拍在麵前的桌子上發出“砰!”地一聲,冷冷開口。


    “這…這…”


    “風雪…這是不是不太合適,我大明…”


    沐英抿了抿嘴唇,最終還是開口。


    無論是朱文正還是何文輝,都沒有提直接與段氏和梁王開戰,將他們徹底消滅,為什麽?


    還不是因為大明現在的國力,本就已經是走鋼絲,滅了一個夏國,消耗已然不小,很難再支撐的起再打兩場滅國戰爭了嗎?


    哪怕,段氏和梁王都算不上與大明平齊的國家,但那也是一方諸侯,占據的地盤廣闊,兵多將廣的大軍閥啊,滅掉他們,跟滅國也沒什麽區別了。


    “放心好了。”


    “我已經寫信去了應天府那邊,太子殿下已經決定支持我們了,我們有兩個月的時間,滅掉兩個軍閥,優勢在我!”


    蕭寒眼中殺氣騰騰,聲音宛如閻羅的審判。


    沐英:…


    朱文正:…


    何文輝:…


    大哥,你確定太子給你迴信有兩個月時間是支持你打,而不是用一個委婉的說法,讓你知難而退嗎?


    金陵城,太子東宮。


    “我說的這麽清楚,風雪應該能明白我的心意吧?”


    “會試已經開始了,這一次進行了科舉改革,加入了新的項目,最多到了四月殿試之後,這一場改革風波就會徹底擴散開。”


    “此時,將我大明的軍隊拉迴到應天府穩定局勢,防止那些各地世家豪強作亂才是最符合我大明利益的事。”


    “想來以風雪的智慧應該是明白的,不會太過冒進才對,或許是我多慮了。”


    朱標看著麵前已經被他揉的有些發皺的信,揉了揉眉心。


    段氏和梁王居然真的敢插手大明滅夏之戰,朱標也是出奇的憤怒,然改革勢大,還有兩個月就是殿試結束,這才是要緊的事。


    放下了蕭寒此前的信,朱標從奏折中,抽出了數張密奏。


    這是來自錦衣衛監視的各方動向,就和朱標與蕭寒當初預計的一樣,世家豪強對於新增科目進科舉極為抵觸。


    朱標在會試前宣布此時,這才過了不到半月,來自大明各地大小官員呈上來關於希望朱標收迴成命的奏折已經有了數千封。


    這其中,大部分是有世家背景的官員,當初直接從元庭手中投降過來的,也有一部分是後來大明提拔起來的。


    從言語中,朱標能看出,這兩類人的心態還是存在著不同的,一個是單純的不想朱標改革觸動自的利益,而另一個則是擔心這樣改革引起混亂,導致大明出現危機。


    哪怕,為了這一次科舉改革,朱標已經做足了準備,將大明字典奮力推廣,派人在各地教百姓學會使用,而後大規模發行蕭寒的三本教科書。


    不出意外,百姓對於大明農學要術要更感興趣一些,而大明律和大明政治綱要則是富商世家買的更多。


    而後,朱標安排了錦衣衛暗中造勢,拉高三本教科書的評價,用輿論指出隻有學會這三本書,才能做一個合格的大明官員。


    趁著世家豪強還沒有反應過來,打擊朱標製造的輿論,朱標讓徐達親自上書,建議將三本教科書作為科舉的科目,朱標也是當即批準。


    而到了這個時候,蕭寒和沐英已經再和夏國激戰了。


    各地的世家豪強也是迴過味來,合著突然出現的這些,全都是朝廷為了對科舉進行改革做的鋪墊。


    一時間,士大夫群體展開了反撲,不斷去貶低三本教科書,並且哄騙大量不明真相百姓,抵製三書,甚至不少地方的官府都收到了萬民書希望朝廷收迴成命。


    當然,有被世家豪強哄騙的,自然也就有清醒的,一開始他們還置身事外,可是當把大明農學要術用大明字典艱難看完一遍,一部分激靈的老農突然就反應過來,如果按照傳言中被罵的狗血臨頭的科舉方式改革,那豈不是他們這些隻會種地的老農也有機會當官。


    這一下自,這一部分百姓就坐不住了,主動站出來,希望官府堅持科舉改革。


    可惜,這一部分人的聲音終究還是太小了,在士大夫製造的輿論狂潮中顯得風雨飄搖。


    畢竟,並不是所有百姓都有心思學習大明字典,觀看大明發布的三本教科書。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這樣的事,也許會發生在寒門,身上,但大概率不會發生在平民身上。


    認字確實厲害,但是難道認了字就不用種地了嗎?


    難道認了字就能在科舉上考過那些士大夫了嗎?


    既然哪怕會用了大明字典,認了字也根本爭不過那些士大夫,那還不如幹脆在認字上擺爛,老老實實種地呢。


    就是在這種擺爛心態的影響下,真正能接受,到大明在改革中傳遞的信息,並且能夠希望大明堅持的人相對於那些拿了世家豪強好處出來站台的人,顯得過於勢單力薄。


    全大明上下,隻兩個縣出現了萬民書希望大明堅持,而且據說為了這兩個萬民書,甚至有其他行省的有誌之士特意跑過去。


    跟遍地開花的抵製萬民書相比,簡直滄海一粟。


    “唉!”


    看著各方的反應,朱標發出了一聲又有長歎。


    果然,自古以來,改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上去朱標行動的突然,但實際上他能做的準備已經都做了。


    看似急功近利,但這反而是阻力最小的方法,以打世家豪強一個措手不及的方式進行改革,成功的可能是最大的,不然等世家豪強全部迴過味來再宣布改革,那難度隻會更大。


    嘩啦!


    從一旁抽出聖旨,朱標開始動筆寫了起來,一封封聖旨和密旨被朱標寫了出來。


    以大明朝廷發布聖旨,朱標表達了強硬態度,宣布改革要堅持推行,並且在此次春闈,就按照這種模式試運行。


    至於密旨,則是派發給錦衣衛的,雖然錦衣衛成立的時間還不算長,但已經有了一些規模,朱標鎖定了幾家鬧得最兇的世家豪強,一旦他們出現要進行過激行為,製造暴亂的趨勢,直接破門而入,將之抄家,以威懾其他世家豪強。


    “太子殿下,二殿下的迴信。”


    就在朱標奮筆疾書的時候,太子內官李恆將一封信送了進來。


    朱標不由得臉上一喜,當即將信打開,頓時表情僵在了臉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縱橫小秦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縱橫小秦王並收藏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