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關。


    “你是說,何文輝屯兵後並沒有發起進攻,而是直接起鍋造飯了?”


    張文炳微微一愣,帶本官去看看,說著便直接準備上城頭想親自去看看。


    對於何文輝的詭異行為,張文炳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自認不是什麽精通兵法謀略的一流名將,但是這種壓到麵前,直接開始做飯的行為,是不是太抽象了一些?


    怎麽?靠著菜香味,做點蜀地特產,勾起士兵思鄉之情?可這難道不應該是在打的差不多之後幹的嗎?


    張文炳帶著自己的親衛,一路登上了劍閣關高大雄偉的城牆,向著遠方遙遙看去。


    隻見此時,遠方炊煙嫋嫋,兩萬人埋鍋造飯,炊煙匯聚成一處,顯得頗有生活氣息,場麵頗為壯觀,顯得囂張無比。


    張文炳雙眼眯起,心下覺其中有異,仔細看時,不由得嘴角微微勾起。


    “通知下去,全關守軍,以及守其他通路的部隊,全都抓緊防禦,另外,多派探馬,探查是否有明軍動向。”


    “皆言淮西小先生蕭寒足智近妖,今日觀之,他縱有滿腹韜略,也管不到千裏之外的北境,何文輝,不過泛泛之輩爾,雕蟲小技,也想欺瞞本官?”


    張文炳眼中精光微微閃爍,開口吩咐道。


    連雲山防線。


    “將軍,段氏和梁王出兵了,兩家傾巢而出,合兵二十五萬,要從我們這裏一路插到大軍後方。”


    副將捧著一份情報對著藍玉匯報道。


    臉色顯得頗為驚慌,畢竟,自己這邊隻有一萬人,但是敵方卻是己方幾十倍,任誰麵對,都會感覺頭皮發麻。


    “二十五萬。”


    藍玉念叨著,雙手不由得攥地緊了緊。


    這樣的兵力差距,哪怕是藍玉見了,也頓覺壓力山大,不過很快,藍玉想起了蕭寒的臉,不由得精神一震。


    “兄弟們,報效陛下的時候到了!”


    “此番你我一萬大明精銳在此,區區二十五萬烏合之眾,比之陳友諒六十萬大軍,不過土雞瓦狗罷了,優勢在我!這五十天,本將定然不會讓他們跨過半步!”


    “有怕死的,現在可以滾迴家,本將絕不追究!”


    藍玉麵容冷峻,淡漠開口,蕭寒算無遺策,定然不會出現疏忽,那麽他藍玉,作為前線將領,自當鼓舞士氣,身先士卒,將蕭寒的布置完美完成。


    “願隨將軍死戰!”


    “願隨將軍死戰!”


    …


    頓時一個個部將都是臉色微變,當即一個個慷慨陳詞,臉色各異。


    不管怎麽說,雖然敵軍強大,但是藍玉親自去鼓舞士氣,終究還是能起到振奮人心的作用的。


    一番戰前演講後,一個個部將退出。


    藍玉左右看了看,而後從懷裏掏出了一個錦囊。


    “風雪臨行前給了一個錦囊。”


    “上書若兩家傾巢而動,可以打開一看,果然不出他所料。”


    藍玉說著,緩緩將錦囊打開,若是讓他自己來指揮戰鬥,怕是隻能死戰與此,唯有蕭寒之計,才有完美一戰,退敵守邊的可能。


    看著錦囊上所寫,藍玉不由得臉色微微一變,隨即匆匆走下,招來了自己的親衛營。


    瞿塘峽。


    大明對著瞿塘峽要塞發動進攻已經持續了十五天,雖然攻勢無比猛烈,憑借著大明將士的精銳甚至頂著巨大的地形劣勢,打出了一比一點五的戰損比。


    “嗬嗬。”


    “人言淮西小先生蕭寒足智近妖,乃是淮西第一謀臣,然而時過半月,明軍卻依然隻是蠻打猛衝,看樣子也不過是沽名釣譽之輩罷了。”


    “聽說那蕭寒是明帝朱元璋養大的,怕不是那朱元璋把劉伯溫、李善長的功勞強行按在了他的身上?”


    “若是他真有那般能力,豈會隻封一個侯爵啊。”


    鄒興嗬嗬冷笑著,別看夏軍對上明軍在極大地利的情況下依然死了更多人,但是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明軍哪怕打上一年半載都別想越雷池一步。


    屆時,北方蒙元整頓完畢,鐵騎再度南下,便是又一次天下大亂。


    鄒興覺得,這一戰已經穩了,明軍不過十萬人,雖然精銳難擋,但己方卻也是有著瞿塘峽天險,幾乎直接抹平了雙方精銳程度的差異,如此實力對比大明便是打上幾年,都破不了防。


    “鄒興。”


    “不可大意,蕭寒之功,絕非虛言,甚至這段時間以來明國的變革都有他的影子。”


    “此子不可小覷,怕是還憋著什麽壞想要算計我等。”


    戴壽搖了搖頭,眉頭微皺,他總感覺,似乎是哪裏出了問題。


    雖然,具體問題,戴壽自己也說不清,但是如鄒興這般,輕敵大意,自我陶醉,乃是絕對找死的行為。


    “報!”


    “戴帥,北境急報,張大人經過在數條古道的探查,發現全都存在明軍的蹤跡,張大人懷疑劍閣關前的明軍是用了增灶法哄騙我大夏,準備再試探一番,若是如此便將計就計,直接兵出劍閣破了明軍去漢中,圍魏救趙,解瞿塘峽之圍。”


    一騎快馬飛奔而來,對著戴壽幾人匯報道。


    “戴帥,不對勁。”


    吳有仁眼神微微變換。


    “你也覺得不對勁?”


    戴壽轉頭對著吳有仁問道。


    “太不對勁了。”


    “北境何文輝隻有兩萬人,牽製我們大夏北境五萬軍隊已經是極限,哪怕他帶兵攻了進來,我們兩麵夾擊也是必死無疑。”


    “這何文輝,舍了自己的性命,難道就是為了撬動我大夏嗎?”


    吳有仁搖著頭,眼中滿是疑惑,太不對勁了,哪有人少分兵去挑戰人多,而且還有這天險雄關的道理?


    這種事便是新上戰場的年輕將領都不會做吧,何文輝雖然不是當世名將,但好歹也是淮西勳貴,頗有功勳,更有號稱“一統天下蕭風雪”的蕭寒在其後謀劃,無論怎樣,都不可能做這種傻事才對。


    那麽,這就隻有一種可能了,這其中,有詐!


    “報!”


    “南方急報,段氏、梁王合兵二十五萬,兵逼黔地,與藍玉的一萬防備軍開始了對峙。”


    就在此時,又是一騎快馬衝了過來,報上了一個令在場的幾個夏國將領震驚的消息。


    “藍玉隻有一萬人?”


    “並且這邊的大明主力還沒有增兵?”


    吳有仁臉色一變,驚唿一聲,場麵上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這是藍玉,在幹什麽?


    一萬人就去攔二十多萬大軍,沐英瘋了嗎?蕭寒傻了嗎?


    這個世界太過瘋癲,我們夏國這群正常人感覺跟不上節奏了。


    “哈哈哈哈!”


    “看樣子,讓某說中了,那蕭寒果然是欺世盜名之徒。”


    “一萬人防備二十五萬人這種蠢事他都不攔著,也不介意增兵。”


    鄒興大笑,仿佛已經看透了一切。


    然而,戴壽和吳有仁卻並沒有他這麽樂觀,經過一番結合此前之事,在心底進行分析之後,在兩人眼裏想到了另一種可能。


    “吳大人還記得這些天進攻我們的明軍有什麽特點嗎?”


    戴壽咬著嘴唇,看向吳有仁。


    “明軍中,出現了一些身上帶傷的士兵,並且精神萎靡,明顯修整的並不好,連戰損都大了。”


    吳有仁臉上也是一陣泛白。


    “兩位這是…”


    鄒興有些發愣,也有些迴過味來,不過其中關鍵,以他的能力暫時還想不出來。


    “這是明修寨道啊。”


    戴壽咬著牙,眼中有血絲浮現。


    “那北境明軍,怕是並非增灶法,而是,真的有那麽多人要吃飯。”


    吳有仁也是臉色難看無比,他想到了,他終於想明白了,藍玉隻有一萬人,麵前的沐英、蕭寒卻也在悄悄轉移兵力,那麽,兵力都去了哪裏?


    北境!


    除了北境不會有第二個地方,看似何文輝使用了一個粗淺的增灶法,實則卻是在為容納更多的兵力打掩護。


    實則虛之,實則虛之,蕭寒,不愧是其中好手。


    “快!”


    “傳信張文炳,此蕭寒計也,莫要輕舉妄動,固守關隘!”


    戴壽一聲大喝,立即下令,這種情況下,張文炳會做什麽,他們閉著眼睛都能想到,他們能想到,布局這一切的蕭寒沒有理由預料不到,那麽…若是如此,北境幾萬軍隊休矣!


    “戴帥,蜀地道路並不平整,我們此時迴援…怕是…”


    “而且,張文炳用兵能力並不算出眾,此時很可能已經…”


    吳有仁麵上陰沉,幾乎能滴出水來,早知如此,應該他或者戴壽分一個去北境的,若是北方何文輝長驅直入,則他們瞿塘峽要塞,則形同虛設,毫無意義。


    “確實,蜀地路險,等我們到了,明軍怕是已經要到國都了。”


    “不愧是淮西小先生,真是玩的好一手釜底抽薪呐。不過,兵力就是兵力,他可以耍花招,但不能憑空變出兵力來,既然他這麽幹,那就是把明國的空門放給了我們!”


    “傳令留一萬人守瞿塘峽要塞,其餘人隨本將準備夜襲敵營!”


    “他們從北麵繞路南下,那麽我們就從西麵聯合段氏和梁王三十萬大軍順江而下!”


    “圍魏救趙!”


    “他蕭寒,千不該萬不該,把戰船都留給我們!”


    “鄒興,伱帶五千快馬迴都城,一旦北境有變,立即帶陛下出來。”


    戴壽冷喝一聲,下達了命令,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若是真的蕭寒和沐英把主力從北境南下,那大不了便以瞿塘峽要塞為屏障,把家搬到黔地和楚地。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北境大概率是要被何文輝帶著大軍攻破了,屆時夏國失去了地利之便,大明的虎狼之師長驅直入,可不是夏國的軍隊能夠抵擋的。


    至於打下金陵應天府,戴壽沒想過,大明進攻的兵力隻能掏出來十萬,但不代表大明隻有十萬兵馬。


    排除北境與北元對峙的幾十萬大軍不算,南方除了沐英和蕭寒帶走的十萬精銳,至少還有十多萬大軍拱衛皇都,隻不過沒那麽多糧草全部調動起來用來進攻罷了。


    若是他們的軍隊出現在了應天府附近,朱元璋絕對能從周邊掏出來二三十萬精銳明軍。


    故此,哪怕是夏國聯合段氏和梁王三十萬大軍,也沒能力打到朱元璋麵前。


    別看數量上不差,但本就素質比不上,又是烏合之眾的聯軍,這要是碰上大明主力,頭都得給大明打爆了。


    夜漸深。


    劍閣關上,柄柄雪亮長槍泛著寒光。


    三萬夏軍被張文炳排列而起,殺氣騰騰,氣勢不凡。


    “將士們,報答陛下恩情的時候到了。”


    “何文輝班門弄斧,計謀拙劣,今夜,便隨本官踏破明營,生擒何文輝,攻下漢中!”


    “明日,迴到國都,封爵賞地!”


    張文炳一聲大喝,眼中殺氣騰騰,竟頗有三分絕世猛將的意味。


    這幾天來,明軍大營中灶台變多,但是進攻強度明顯減弱,區區增灶法,被他一眼識破,可笑那何文輝居然為了欺騙他,親自留了下來,這送到嘴邊的戰功,他張文炳可就不客氣了!


    等拿下漢中,帶著何文輝的人頭迴了國都,他張文炳一定不吝每年給何文輝多燒一些寒衣。


    畢竟,這等功勳,若無對方成全,這潑天富貴,怎麽也輪不到他張文炳啊。


    “踏破明營!”


    “生擒何文輝!”


    “拿下漢中!”


    “踏破明營!”


    “生擒何文輝!”


    “拿下漢中!”


    …


    全軍低聲嘶吼,仿佛三萬頭匍匐低吼也的野獸,在張文炳的帶領下,向著劍閣關外而去。


    此時,他們是獵人,而明軍,不過是已經陷入了他們陷阱的獵物罷了,這一仗之後,每個人都能跟著張文炳領賞,拿土地,娶娘們,生大胖小子!


    踏踏踏!


    大地微微震顫著,張文炳帶著大軍向著何文輝的大營不斷靠近。


    抬眼看去,隻見昏暗的火光中,明軍大營中人影綽綽,卻少見有走動的身影,很明顯乃是營中空虛,虛張聲勢罷了。


    “嗤!”


    “區區稻草人的把戲,也敢在本官麵前賣弄?”


    “傳令,火箭準備,給本官射!”


    “今日,定讓明人知本官威名,使淮西狗賊,聞本官名者,盡皆喪膽!”


    張文炳怒吼,一聲令下,頓時,道道火光劃破長空,向著何文輝的大營灑落而下。


    那營中,似乎易燃之物頗多,不多時便是火光衝天,然而,火光中,奔走的人影卻是不見多少。


    乃是營中被擺出來的稻草人全部被張文炳點燃,不但沒起到任何震懾作用,反而成了他張文炳火燒明營的催命符。


    “何文輝自作聰明,卻殊不知乃是自掘墳墓,今日這天大功勳,合該歸於吾等!”


    “殺!”


    “全軍進攻!”


    “生擒何文輝!”


    “迴京領賞!”


    眼見如此,張文炳再無戒心,一聲令下,三萬大軍向著何文輝的大營方向瘋狂的殺了過去,連腳步都感覺輕快了不少。


    雙手揮舞間,指揮著自己的部下發動進攻,誓要撕碎營門,直取中軍。


    這種舒爽感,讓張文炳恨不得仰天長嘯。


    蕭寒?


    欺世盜名,徒有其表之輩罷了,實則不過是紙上談兵一趙括。


    何文輝?


    有勇無謀,鄉野匹夫之輩罷了,實則不過自作聰明一馬謖。


    明軍很強嗎?


    那為什麽在本將麵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戴壽?吳有仁?


    都是廢物!


    這大夏,真正懂兵法的,就他張炳文一個,什麽宰相?等他得勝迴去,他張文炳才是大夏宰相,就看看,從今往後,以前那些趾高氣昂的家夥,誰還敢跟自己大聲說話。


    前有蜀相諸葛亮六出祁山而不得,今有夏相張文炳直接反攻下漢中,古往今來,幾人能看到我張某人的背影?


    廝殺間,張文炳感覺自己的人生已經要達到巔峰了,仿佛已經看到,冠絕古今之中,史書上,自己那濃墨重彩的一筆!


    噠噠噠!


    守營門的士兵,早在夏軍發動襲擊的時候,便已經提前四散而逃,此前張文炳看到了的少數幾個奔走的人影便是他們。


    不過,張文炳雖然得意,但還不至於忘形,指揮著手下部隊,調度自如,穩紮穩打,向著大明軍營攻擊。


    很快,大營營門被破開,大軍長驅直入,營地中,一頂頂營帳,一個個稻草人正燃燒著火焰,看上去頗為慘烈。


    還在奔逃的明軍士兵,哪裏擋得住夏軍,一個個隻有逃命之能,早沒有了攔截之力。


    在張文炳眼中,此間局勢已經明了,明軍已然如喪家之犬,即將徹底失去反抗能力,這大明軍寨和之後的漢中千裏之地,更是已經成了他功勳的一部分。


    “明軍聽著!”


    “吾乃大夏張文炳!”


    “此間爾等雖敗,卻也算好漢了,當得起精兵之名,放下武器,投降於本官!”


    “哪怕傳出去,世人知你們投降了張文炳,也不算丟人,斷然也不會有人恥笑。”


    “與其聽何文輝那無謀之令,從蕭寒那少智之謀,跟隨本官,入得大夏,橫掃天下,成就一方霸業,起步美哉?”


    張文炳立於馬上,豪邁開口。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縱橫小秦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縱橫小秦王並收藏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