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太子殿下。”


    “見過英國公。”


    皇宮內的小太監,來到英國公府邸,隨即,便是拜見蕭寒與朱標道。


    “嗯,什麽事?”


    朱標看向眼前的太監,輕聲問道。


    “迴稟太子殿下,陛下讓內臣為英國公,乃至於諸多公侯送來一罐燉煮的牛肉。”


    那小太監也不廢話,直接看向蕭寒與朱標,又是躬身道。


    隨後,小太監身後的侍衛,便是端著盤子走了過來,而盤中便是封好口的罐子,這其中便是禦膳房精心燉煮的牛肉。


    “瓦罐牛肉?”


    蕭寒看向眼前的罐子,嘴角微微抽動。


    “迴稟國公爺,是精心燉煮的牛肉。”


    那小太監又是開口糾正道。


    “咳咳。”


    “沒事。”


    “微臣謝過陛下賞賜。”


    蕭寒無奈的擺了擺手,隨即,便是看向皇城的方向,微微躬身道。


    “若依,帶公公下去,賞。”


    隨即,蕭寒又是看向一旁的若依,輕聲道。


    “這”


    小太監的臉上倒是升起一抹猶豫之色。


    “收下吧。”


    “下次,若是來英國公府,別喊國公爺,要稱二殿下。”


    坐在另一旁的朱標,轉頭看向那小太監,也是輕聲道。


    “遵命。”


    “謝太子殿下,謝二殿下賞賜。”


    小太監臉上的猶豫之色,頓時消失,隨即,便是笑著看向朱標與蕭寒行禮道。


    “嗯。”


    “請。”


    若依走向那小太監,便是將他們帶了下去。


    “老爺子賞賜牛肉幹嘛?”


    等小太監與若依離開英國公府,朱標才看向身旁的蕭寒,輕聲問道。


    “不知道,但那小太監的意思,好像是所有的公侯都有一罐牛肉。”


    “那應該是老爺子的集體賞賜。”


    蕭寒微微思索,便是將罐子打開,頓時,一股香味撲麵而來,的確是禦廚精心烹煮的牛肉,還真是香。


    看來,這次的禦廚,還真是下功夫了。


    “老爺子年幼時,吃不起飯,唯一一頓的飽飯,還是宰了劉財主家的小牛犢子。”


    “想來,應該是老爺子念舊了,不然,怎麽可能違背自己的命令,吩咐禦廚宰殺了一頭小牛?”


    朱標想了想,便是看向身旁的蕭寒,輕聲笑了笑道。


    朱元璋年幼時,應該是從六歲起就開始為劉財主放牛,但想混一頓飽飯,那仍然是很艱難。


    而對於這個故事,朱元璋並沒有藏著掖著,但幾乎能不提就不提。


    畢竟,這裏麵可不僅僅是朱元璋,但上次朱元璋喝醉,便是一股腦的倒了出來。


    當時,中山侯湯和還在場,頓時就有點尷尬,還有江夏侯周德興也在場,更是笑的合不攏嘴。


    為什麽?


    朱元璋與湯和,還有周德興乃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所以,這件糗事,自然記得無比清楚。


    小時候,湯和差點餓死,那朱元璋為了能讓湯和活命,便是直接宰殺了劉財主家的小牛犢。


    所以,也是因為這件事,湯和從小便是以朱元璋為首,哪怕是後來的朱元璋當兵,還沒發跡之時,湯和都是以自家的這個老大哥為主。


    而那時,湯和已經是個千總,至於老朱好像還是個小卒。


    “明白了。”


    “我也想起來了,老爺子贈予牛肉,原來是這個原因。”


    蕭寒也是恍然大悟的看向朱標笑道:“看來,你兇了老爺子一頓,直接給老爺子的心結打開了。”


    “嗯?”


    “怎麽說?”


    朱標輕輕撓頭,有點不明白的看向蕭寒道。


    “意思很簡單。”


    “陛下的第一頓飽飯,並非是當上皇帝,也並非是起義,而是為了兄弟活命,所以被迫宰牛,被迫吃飽。”


    “但這份初衷不變,老爺子希望來日,還能與兄弟們一起大碗喝酒,大碗吃肉。”


    “也就是說,老爺子並不準再學著當皇帝了,反而是已經接受了自己的皇帝身份。”


    “又或者,老爺子又是有了退位之心,從此避開朝政,專心的當自己泥腿子。”


    “畢竟,學的又不像,還被你懟了一頓,再想想他的那些老兄弟,哪個不是生死與共的老兄弟?”


    “為了一個皇位,真的值得麽?”


    蕭寒沒有猶豫,便是看向朱標,出聲說道:“應該是不值得,對於老爺子而言,這輩子的情義,縱橫沙場半生,便已經足以。”


    “因為,我。”


    朱標又是抬起頭,又是指了指自己道:“因為,我與你所做的事,讓老爺子看見了大明的未來。”


    “沒錯。”


    “大明的改革,的確可以富國強民,這一點,毋庸置疑。”


    “而且,對於士族的抨擊,已經形成了最大的打擊,短時間之內,他們根本無法出來作妖。”


    “再加上,伱的手段可不弱於老爺子,那老爺子自然放心了。”


    “所以,老爺子可以安心的做曾經的朱重八,而非今日功蓋千古的洪武皇帝朱元璋。”


    蕭寒點了點頭道。


    “皇帝,現在我可不會當,再過幾年吧。”


    “畢竟,大明開國不久,皇帝的聲望還未樹立起來,等我大明的聲勢如日中天,便是我登基之日。”


    “咱們的爹,配得上千古一帝,我就向天下,還有浩瀚史記證明,自漢唐之後,仍有皇帝可傲嘯九州,蓋世八荒!”


    朱標的眼中,閃過一抹豪情壯誌,隨即,又是伸出自己的拳頭,看向蕭寒笑道:“我還想有一日,與你會師草原,去那狼居胥山,再塑冠軍侯霍去病之名!”


    “好。”


    蕭寒也是伸出拳頭,雙拳對碰,更是豪氣衝天!


    “二哥,大哥,成功了,我終於成功了!”


    便是此時,吳王朱橚興奮的跑進大堂之中,看向蕭寒與朱標,指向自己胳膊上的傷口,大聲的喊道:“不僅是酒精,還有那個大蒜素,按照二哥給我的配方,還有我自己的一些理解,終於調配成功。”


    “嗯!”


    本來還豪氣幹雲的朱標,瞬間一陣小跑的來到朱橚的身旁,並且看向朱橚胳膊上的傷口,皺眉道:“你該不會是拿自己試藥的吧?”


    “嗯。”


    “在那些牲畜身上試藥,效果雖然很顯著,但終究並非人,可一時之間,我找不到合適的傷員,那最了解酒精和大蒜素的人,除了二哥就隻有我,所以,我就用鏽刀在胳膊上劃了一道口子,用以試驗酒精,”


    “而果然不出我所料,酒精灑在傷口上,的確很痛,甚至有一瞬間,我整個人都麻木了,但效果也很顯著,今日一早起來,傷口雖然依舊很痛,但卻並沒有流膿腐爛的痕跡,所以,這裏至少可以證明,我所配置的酒精,沒有一點問題,未來在戰場上,也可以大大減少士兵的傷亡情況。”


    “至於大蒜素,我準備再拉一個口子,還是以鏽刀,這次不用酒精,隻用大蒜素,看看大蒜素的藥性,能不能媲美酒精,如果可以,來年我們就可以大麵積種植大蒜,用來提取大蒜素,應對突發戰事。”


    “畢竟,酒精的製作代價太過於昂貴,哪裏有糧食來釀造酒,那就更別提酒精了,而大蒜素,隻需要大蒜,所以,我們來年可以開墾出一片荒地,大麵積種植大蒜。”


    朱橚將袖子擼了下來,隨後又是思索了片刻後,方才看向蕭寒與朱標開口道。


    “你真是立下大功了。”


    朱標心疼的看了一眼朱橚,便是肯定了朱橚的功勞,這才又是搖了搖頭道:“但是沒有下一次,身為大明親王,更身為未來醫學院的院長,你身上的重擔,可一點都不輕,所以,也不能出任何事,而我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風雪府中有侍衛,再加上有酒精作為備用,那凡是試藥者,重賞。”


    畢竟,作為兄長自然心疼自家老弟,況且,已經有了酒精作為備用,那將士的生命就有了保證,就算大蒜素沒有任何效果,也可以及時救下,倒不會威脅到生命。


    “嗯。”


    “你老哥說的不錯,已經有了酒精作為備用,就別用自己試藥了,隻要不威脅到將士的生命,我府中的侍衛,任你調遣。”


    蕭寒也是點了點頭,笑著看向朱橚道。


    “不行,真的必須隻有讓我來試藥,才能知道效果,要不然,我也不是傻子,光在自己身上開刀。”


    朱橚先是翻了翻白眼,隨即,便是搖了搖頭道:“因為用別人來試藥,我無法更好地把控大蒜素的藥性,所以,隻有我親自來試藥記錄下來,未來才能大麵積推廣,我軍中將士的生命,還有百姓的性命,才能得到保障。”


    此話一出,不僅朱標沉默了,就連蕭寒都沉默了,朱橚熱衷於醫學,看來不僅僅是喜好,更是已經著魔了,不過想想,自古以來偏執者,心有所甚者,才能成就大功業,那朱橚便是不足為奇了。


    “那就保護好你自己的安危。”


    “別讓爹娘白發人送黑發人。”


    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朱標也不得不點頭。


    “放心。”


    “弟弟知道保護好自己的安危。”


    “肯定不會以身試險,請兩位兄長放心。”


    朱橚重重的點了點頭。


    “嗯。”


    朱標這才拍了拍朱橚的肩膀。


    “這些事情總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來就是等這場漫長的大雪結束,等過年以後,一切就可以步如正規了。”


    這幾兄弟談妥以後,蕭寒才又看向朱標開口笑道,


    “嗯,這還得感謝浙東黨派與江南文官,還真的是闊綽,這不抄家不知道,這一抄家全都暴露了出來,直到今日,戶部還沒有清算完,可以想象,他們究竟積累了多大的財富。”


    朱標也是笑著點了點頭道。


    浙東黨派與江南文官集團,可真是送了朝廷一大筆銀子,還有田畝府宅,這清算下來,直到今日,戶部還沒有點算完畢,但光是現在清算的銀子糧食,還有田畝,都已經足夠推動大明新政的改革,預算完全夠,而且,還有富餘。


    “嗯,接下來,我就得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了,至於貨幣改革體係,近幾日就可以開始了,而對於錦衣衛的訓練,年後也該結束了,屆時,正好可以掃清一下門前雪。”


    蕭寒慵懶地靠在椅子上,又是懶洋洋的說道。


    “嗯。”


    “中書省的事宜,你暫時不用過問,胡惟庸會處理好所有的事,你先好好養病,至於貨幣改革體係交給我,你大可以放心。”


    朱標也是笑了笑道。


    隨後,朱標便是迴了太子東宮,而蕭寒也真正開始了深居簡出,每日不是讀書,就是練習五禽戲,還有就是陪朱標下棋,再加上徐妙雲與常清靈有時候也會過來,所以,這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一轉眼,時間很快就到了過年前夕,而朝廷上下相安無事,中書省的胡惟庸,那可是差點罵娘,中書省的左丞相蕭寒,從當上左丞相的那一天起,就沒有來過中書省。


    這讓本來還立誌做出一番事業的胡惟庸,恨的咬牙切齒,畢竟,這中書省的破事,當上右丞相以後,他才明白,究竟有多麽的難辦,真的是朝廷上下,特別別是貨幣改革製度,還有攤丁入畝,事事都得過問。


    還有朝廷放出去的那些江南官員與浙東官員,幾乎都是老兵油子,一個個油鹽不進,完全就是以自己的行事作風為準,但在當地的名聲,那可是一片好評,這讓胡惟庸想要將手插進江南與浙東都很難。


    特別是現在浙東與江南官員,完全就不遵中書省的命令,而且,不管是有什麽事,都是上呈於太子東宮,完全就不鳥中書省,更是讓胡惟庸的麵色極為難堪。


    但對於太子東宮,誰能得罪的起?


    但這與蕭寒和朱標有什麽關係?


    再者,今日的天氣不錯,特別是大雪都停了下來,蕭寒也想出門走走,但剛動身,便是被朱標請到了太子東宮,而剛一走進太子東宮,蕭寒便是嗅到了宮中已經飄散起了飯菜的香氣,而寢宮之中,一張桌案上擺了幾道菜,其下是幾壇酒。


    “難得你在東宮請我吃飯,這是發生了什麽?”


    “以我對太子殿下的了解,要是沒有事,你可不會來找我的。”


    蕭寒看向朱標嘴角勾起一絲笑容,朱標可是個大忙人,這大明一道道新政策都離不開他去督促。


    如今居然來請蕭寒喝酒,那一定是有了什麽問題想要問自己。


    “咳咳!”


    “都是些小事,主要是你我兄弟已經有數日不見,想要聚一聚。”


    “不打緊,邊吃邊說,這些日子我也抽時間學了一些廚藝,雖然不如你,想來還是能吃一下的。”


    朱標嗬嗬一笑,揮手請蕭寒入座道。


    “來,嚐嚐這個,這我是最拿手的好菜。”


    朱標說著,給蕭寒夾了一口東坡肉,嗯,如果,這還能叫東坡肉的話。


    蕭寒看著這上糖色上的發黑的肉塊,先是一陣沉默,在心裏給自己打了幾番氣,才用筷子把肉放進了嘴裏。


    “味道如何,好吃麽?”


    朱標看著咀嚼東坡肉的蕭寒,眼中頗為期待,自從那一次和蕭寒親自下廚之後,朱標也是把做菜當成了一個愛好,在不忙的時候,都會進行練習。


    至於什麽太子不下廚,什麽禮數問題,對於朱標而言,都是狗屁!


    反正,朱標還想在今年馬皇後的壽宴上親自下廚,為他娘親手擺一桌酒席。


    那理所當然,好兄弟當然要來試一下菜肴,不然,朱標可不放心。


    當然,他不忙的時候並不多。


    “嗯能吃。”


    蕭寒緩緩將肉咽了下去,方才看向朱標,輕聲開口道。


    “你這家夥.”


    “就不能說好吃麽?”


    朱標翻了個白眼,就這家夥這情商,朱標真怕哪天要是自己和老頭子不在了,被誰給弄死了。


    不過,話說迴來,以蕭寒的能力,在眼前的大明朝堂上,隻要蕭寒不去找別的大臣麻煩,他們都要燒一柱高香了,至於弄蕭寒,未來幾十年估計都不會有人有這個能力。


    如果有,那隻能是腦殘,完事想去閻王殿,找閻羅王報道了。


    “我這個人向來正直,不喜歡說假話。”


    “但如果是太子殿下問的話,臣倒是可以說.”


    “嗯,還算好吃吧?”


    蕭寒玩味的看了一眼朱標,便是微微點頭道。


    “滾蛋!”


    “狗嘴裏吐不出象牙!”


    “這段時間金陵城試點進行大明寶鈔市場,從我的角度看覺得還算運行的不錯。”


    “糧食的利用率更高,豪門世家少了朱門酒肉臭,貧民百姓也能換到廉價的糧食,避免了路有凍死骨。”


    “孤有想法推廣到大明全國範圍,你怎麽看?”


    朱標又是翻了翻白眼,隨即,便是喝了一口酒,對著蕭寒問道。


    “我不建議你這麽早將大明寶鈔推廣到全大明。”


    蕭寒放下筷子,輕泯了一口酒,看向朱標搖了搖頭道。


    “嗯?”


    “此話怎講?”


    朱標對著蕭寒發問道。


    “第一。”


    “大明寶鈔試點的時間尚短,文人世家隻是其中一個團體,屬於金陵城中的地頭蛇。”


    “其他會和大明交易市場產生摩擦的群體,還沒有圖窮匕見。”


    蕭寒放下酒杯,微微唿了一口氣。


    “比如呢?”


    朱標眼睛有些發亮,他就知道蕭寒早有腹稿,這不過這家夥嘴嚴的很,如果自己不主動問,蕭寒就不會說。


    “地方豪紳,富商巨賈,這些人都是同樣繞不過去的團體。”


    “而且,蒙元對於漢地十八省都是放養政策,除了收稅什麽都不管,商業直接繼承了前宋時期,甚至還要更盛行一些,若非老爺子執行了海禁,這些人的力量還能更強。”


    “從我大明交易市場的角度來講,他們對於市場的影響,甚至還能比文人世家更大一些。”


    “畢竟,對於文人世家兼並土地,購置田產,隻是外圍利益,他們真正的核心利益,乃是壟斷知識,擁有四書五經的釋經權。”


    “而地主豪紳和富商巨賈,才是真正以土地和財富作為核心利益的人。”


    “我們借機打擊文人世家,但是對於地主豪紳和富商巨賈卻是並沒有什麽影響,隻是敲山震虎之下,他們暫時不敢有什麽動作。”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對於我大明寶鈔沒有想法,無論是惡意擾亂市場,還是借機投機倒把謀求利益,都是有可能的,這個時候,一次性要把大明寶鈔推廣到全大明顯然不合理。”


    “況且,我大明現在還缺少了想要把寶鈔推廣到全國的基礎。”


    蕭寒對著朱標遙遙舉杯,喝了口酒。


    “什麽基礎?”


    朱標雙眼微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我大明糧食不夠啊。”


    “應天金陵城作為國都,故才有著足夠的糧食,去作為大明寶鈔的試點。”


    “但是我大明經曆了蒙元多年的肆虐,各地的情況都算不上太好,連年戰亂之下,很多土地都成了荒地。”


    “應天府之外,還有很多流民,雖然老爺子登位之後,各地官員也在不斷收攏流民,努力嚐試治理。”


    “但畢竟時間尚短,地方的資源有不如應天府,效果還沒有完全展現出來,有些地方,糧食儲備不足,甚至還需要從其他地方支援,這樣的情況如何發布大明寶鈔?”


    蕭寒開口對著朱標問道。


    “正是因為糧食不夠,我們才有必要發布大明寶鈔,大明寶鈔定量供應之下,才更方便我們積累糧食啊。”


    朱標理所當然地開口。


    “你想的太簡單了,在很多地方供糧不足的情況下,大家換不到糧食,會導致大明寶鈔貶值,連帶著正常的地方也受到打擊的。”


    “起碼,我們要先能夠在各地都修建並填滿一個地方糧倉,才有資格推廣大明寶鈔。”


    蕭寒微微搖了搖頭。


    經濟這東西,牽一發而動全身,危機是可以傳遞的,在大明剛建國這種到處都是漏的情況下,把大明寶鈔鋪開。


    用不了多久,就會徹底變成老朱版的大明寶鈔,在落後的物流條件下,在大明寶鈔崩潰之前,除了能讓富商巨賈吃的滿嘴流油,什麽也做不了。


    隻可惜,老朱家的經濟天賦著實有些不濟,動不動就著急。


    蕭寒想著,不由得感到有些腦仁疼。


    “那你以為,我們要如何才能快速把各地的糧倉填滿呢?”


    朱標看向蕭寒,發問道。


    大明的工部並不差,在各地修建糧倉並不是什麽問題。


    但是糧食這玩意,雖然是地裏長的,但也不會突然憑空多出來,還得一點點種才行。


    “嗯…”


    蕭寒沉默一陣。


    “我大明現在之所以還存在大量流民,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失去了原本的土地,所以被迫流離失所。”


    “而另一方麵,很多地方的大量土地,則是因為長期閑置,導致變成了荒地,以至於出現了地方看上去土地稀缺的情況。”


    “而地方資源不足,卻又無力進行大規模重新開荒,導致新的田地、農業政策推行緩慢。”


    蕭寒捏著下巴,分析道。


    “此事,當如何解決?”


    “若是土地本就不足,便是想要攤丁入畝,也難以做到。”


    朱標眉頭一皺,心下也是覺得有些棘手。


    “哈哈!”


    “此事簡單,沒有百姓沒有土地,我們讓他們去開墾便是。”


    “開墾的過程中,百姓視為給朝廷做工,由朝廷提供糧食。”


    “百姓隻需在分到土地後最初十年,多交一點賦稅便可,而朝廷,穩賺不賠。”


    蕭寒嗬嗬一笑,表情輕鬆。


    雖然有些話說起來不那麽中聽,但事實便是如此,人口,向來便是資源的一種。


    若天下百姓多而世家少,那麽從本質上講,這便是國家的上升期,資源多而人少,可以把餅不斷做大,讓國家持續繁榮,哪怕是一個平庸之君治理,也可以讓國家繼續進步。


    隻要不出現急功近利,以至於國家崩盤的情況,一切都可以不錯。


    這也是為什麽,南北朝某些朝代,從開國皇帝開始便是荒淫無度,卻也能堅持幾十年的原因,因為大家資源夠分,百姓還能活下去。


    “好主意。”


    “如此土地被開墾出來了,百姓有了土地,朝廷也不用硬生生吃下這個虧。”


    “我就知道你小子一定有辦法。”


    朱標眼睛一亮對著蕭寒讚歎道。


    “不過,隻是這樣的話,好像並不能使我們大明快速富裕起來。”


    隨即,朱標又是眉頭微皺,雖然這麽看起來,大明朝廷不會賠,但是想要獲得收益,還需要足足數年時間才行,如此,並不足以是大明快速繁榮。


    “這個也不難處理,我們可以讓百姓多開墾一些,將多出來的土地完全收歸國有,建立朝廷屯田。”


    “並且,我們還可以使用新的生產方法,讓農業生產的效率更高。”


    蕭寒雙眼眯了眯,喝了一口酒道。


    “嗯…什麽新的生產方法能提高生產效率?”


    “難道說,你能很快拿出高產的作物嗎?”


    朱標眼睛又是一亮,期待地看向蕭寒。


    “高產作物我確實有辦法.但是很快不行。”


    蕭寒嘴角微微一抽,他突然發現自己有點不知道怎麽跟朱標解釋農牧一體,提高能量轉化率這個概念。


    總不能,蕭寒直接從能量守恆開始給朱標講起吧。


    “就是.嗯,變廢為寶。”


    “比如百姓在耕作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直接在地裏燒荒當做肥料。”


    “其實這個很浪費,采用新的方式,比如我們可以實現農牧一體化,把那些秸稈青貯之後,作為飼料養牲畜,再用牲畜的糞便發酵成肥料,如此循環,來提高生產效率。”


    蕭寒整理了一下思路,對著朱標開口解釋。


    “嗯那為啥不直接讓他們去吃草呢?”


    朱標仰起頭,有些疑惑。


    蕭寒:.


    “我大明不是漠北,哪來那麽多草養牲畜,但是我們種植的莊稼很多。”


    “如果可以增加飼料,省下優質的材料,用來喂養戰馬,豈不是更好?”


    蕭寒開口解釋。


    “有道理,那麽青貯是什麽意思?”


    朱標尬笑著看向蕭寒。


    “青貯.”


    蕭寒一拍腦門,這才想起,這門技術好像是近現代才出現的,主要原因是,需要機械用來把飼料攪碎。


    不過,這並不是問題,南方地區一年多熟,收了一茬糧食,還需要趕緊種另一茬。


    但北方地區,秋天收了要等春天才會繼續耕種,反正收割又不能讓老牛來,那個時候老牛閑著也是閑著,來給自己磨磨飼料也是很合理的。


    這種事,百姓可能不好做,甚至世家想要做出來也不容易,但是對於朝廷開的屯田農場該是有機會的。


    至於切碎改磨碎,會不會導致營養流失,這就不是蕭寒管的事了,我大明朝管你是營養流失百分之二十還是百分之三十呢,能用就行。


    “這事說起來有些複雜,簡單的理解就是窖藏之後可以讓飼料對於牲口來說更好吃,長膘更快。”


    “讓相同大小的土地上,能夠產出更多糧食和牲口。”


    “當然,這事不急,這樣的操作是有失敗的可能的,等荒地開墾的差不多了,再進行嚐試用來提升生產效率,讓我大明能夠進行長久發展,延長我大明的上升期。”


    蕭寒隨手夾了一口肉道。


    “再者,做什麽事都不能操之過急。”


    “你就是太過於著急了。”


    “現在的大明寶鈔反響不錯,那是因為僅僅是應天府。”


    “畢竟,天子腳下,一國之都城,那要是連百姓都不相信,那大明朝的新政,還有什麽希望?”


    “所以,對於南方,以至於北方,都得慢慢來,不能操之過急,不然,百姓對於朝廷信服程度不足,很容易適得其反。”


    “這就是為什麽,我一直堅持,由百姓開始推廣大明寶鈔,乃至於全國通用的原因,而朝廷隻要需要在寶鈔供不應求之時,再發布一批出來的原因。”


    蕭寒又是看向思索的朱標,開口說道:“還有江南與浙東的官員,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衝作用,畢竟,中書省的命令根本無法傳達到江南與浙東,完全就是以你為尊,屆時,便以江南與浙東,打開全國的交易市場,讓百姓自主流通。”


    《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本書開書以來成績還算不錯,為了迴饋書友對本書的支持外加求一下12月的月票,現在開了一個月票抽獎活動,參與方法在書友圈,大家積極參與下,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厚愛!


    等會再發布個花絮,一個我覺得很不錯的視頻,可以看看喲,而能看到這裏的兄弟們,明白我最近的難處,能多發一點,我就盡可能的多發一點,拜謝!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縱橫小秦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縱橫小秦王並收藏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