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身體情況,不請禦醫,我還真是擔心。”


    太子駕輦上,朱標又是關懷的看向蕭寒問道。


    “又不是什麽大病,隻是老毛病,養養就沒事了。”


    蕭寒仍然翻看著手中的書籍,微微搖頭道。


    “況且,請了禦醫又如何,不還是該病,還是得病。”


    蕭寒又是開口笑道:“所以,不用在意,明日起,我就練習我的養生秘術,我還就不信這個病,能要了我蕭風雪的命。”


    “養生秘術?”


    “什麽養生秘術?”


    頓時,朱標便是有些好奇的看向蕭寒問道:“怎麽從未聽你提起過?”


    “東漢末年,有一名醫大家,名喚華佗,而在他所遺留的古籍之中,有一養生秘術,名喚五禽戲。”


    “所以,與其吃藥治病,不如養生治病,畢竟,老祖宗的智慧,有目共睹,所以,不妨試一試。”


    蕭寒依舊專心看書道。


    “嗯,那我也練練。”


    朱標微微一愣,便是點了點頭,隨即,一把攬住蕭寒的肩膀笑道:“陪著你練,免得伱偷懶不用功練習。”


    五禽戲,確實可以調節身體,而蕭寒乃是舊疾,更是積勞成疾,所以,練習五禽戲,說不定真的可以恢複蕭寒的身體。


    畢竟,現在所有的禦醫都想不出好的辦法,倒不如讓蕭寒試試,說不定就成了。


    反正,華佗的名聲在那裏,那可是名醫大家,所以,他所創造的五禽戲,肯定不會是一無是處。


    “嗯。”


    蕭寒微微點頭,便是繼續翻看書籍,直至翻到最後一頁,這才合上手中的書,更是將其交給了朱標道:“瞅瞅?”


    “這是什麽?”


    朱標接過書本,卻並未翻看,反倒是看向蕭寒問道。


    “你眉毛底下哪裏窟窿眼,是用來出氣的?”


    蕭寒瞥了一眼朱標,便又是從屁股下麵,拿出一本書卷,繼續翻看起來。


    “呃呃.”


    朱標無奈的聳了聳肩,隨即,便是看向手中的書,隻不過一眼,他的瞳孔便是猛然一縮。


    “大明政治本綱!”


    光是這六個字,朱標便是覺得,這其中內容的衝擊力,絕不亞於土地國有化!


    更何況,這本書幾乎完全涉及政治,那便非同凡響。


    “曆朝曆代的科舉,考的是什麽?”


    蕭寒仍然是邊看書,一邊眼睛都不動的問道。


    “那還用問,四書五經,史記。”


    朱標微微一愣,便是抬起頭看向蕭寒道。


    科舉製度始於隋唐,其中的內容,主要就是儒家經典與史學。


    那什麽是儒家經典,無外乎,《四書五經》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這四本書,便是儒家學說的基礎,也是科考試的重點內容。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這五本書,便是古代華夏的五部重要經典,也是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


    至於《史記》,這其中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晉書》等,而這些史書主要記載了華夏曆代的曆史事件與人物,也是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


    “嗯。”


    “所以,這不過是初卷,不值一提,等你研讀完,你就明白,我所設想的大明政治本綱,究竟是什麽。”


    蕭寒合上書,方才看向朱標笑道。


    “嗯。”


    “我一定會用心研讀。”


    朱標重重點頭,神情鄭重道。


    “嗯。”


    “大明未來的科舉之路,任重而道遠。”


    “但我偏偏要隻爭朝夕!”


    蕭寒的眼中閃過一抹鋒銳,便是開口道。


    “那明年的科舉,還舉不舉行?”


    “這天下的學子們,都還在等待朝廷開科舉。”


    朱標似乎也明白了蕭寒的意思,先是點了點頭,隨後又是看向蕭寒問道:“別忘了,現在的朝廷,最為缺少的就是官員,若是明年科舉不辦,朝廷上下就是青黃不接,官員調動,都會是一個極大的問題。”


    “有軍中將領在,未來的幾年時間,都不會出現青黃不接的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麽,我會將這本大明政治本綱交給你的原因。”


    “就像你所說的,將這本書研讀透徹,完全就可以學以致用,至於怎麽用,我想你應該明白。”


    蕭寒想都沒想,便是看向朱標笑道。


    “以這本書上的內容,去教導即將作為官員的大明將士。”


    朱標的眼睛微微一亮,便是點了點頭道。


    “沒錯,這本書上所寫的內容,通篇都透露著政治,但隻針對其一點,那便是以民為本,如何做一方父母官,這便是基礎卷的全部內容,短時間之內,足以培養出一批可以執政一方的官員,再加上有軍中條例約束,還有你這位太子殿下的恩威並施,我想,他們應該明白,什麽事情該做好,什麽事情不該做吧。”


    蕭寒看向朱標手上的大明政治本綱,嘴角又是微微上揚道:“除非,太子殿下沒有這點手段,那就另當別論了。”


    “放心,你不用在這裏埋汰我,該怎麽辦,我心裏有數。”


    朱標恍然大悟,嘴角也是微微揚起道。


    大明朝的太子殿下,能缺少恩威並施的手段?


    無非就是從內心上壓服他們,要讓這群驕兵悍將們記住,官場不等於疆場,這其中的血腥,有時可並不在明麵上,要懂得為官之道。


    而大明朝的太子殿下,最希望看到的為官之道,便是善待百姓,以國法為先,律己律人,就算是王公貴族犯法,也與庶民同罪。絕不徇私。


    “如此一來,前往江南與浙東的官員,就都將是你的心腹官員,而就算是落選為官,有了這一次的經曆,你也可以將他們調迴軍中重用,未來的作用,以及能力,恐怕不會比淮西勳貴們差。”


    “所以,你即便是穩坐於東宮,就算錦衣衛不前往浙東與江南,你也可以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至於軍中,你也將收獲一大批心腹,隻要知人善用,我覺得,皆有大將之風。”


    “再者,軍轉政,對於那些將領,可是天大的恩惠,這要是把握住了,徹底拿捏了他們的心思,未來恐怕就是老爺子的聖旨與你之間,這群將領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你。”


    蕭寒的臉上,又是升起一抹笑容道。


    軍中的將領,能力真的差麽?


    恐怕不盡然。


    就比如蕭寒的暗侍童章舜,那在曆史上一點名氣都沒有,完全就是世俗大眾,但能力弱麽?


    並不弱,甚至光是武力這一方麵,大明的諸多猛將,童章舜一挑三,沒有一點問題。


    再加上,童章舜跟隨在蕭寒身邊這麽幾年,就算是沒完全學成蕭寒的兵法,但統率一軍的本事,完全具備。


    所以,大明軍中的將領,完全就是缺少一點運氣,而非能力不足。


    那隻要給他們一個機會,隻要能把握住,便是龍入大海,縱橫沙場之悍將。


    “這要是讓老爺子知道,不知道是該開心,還是該哭?”


    朱標撇了撇嘴,便是開口道。


    “我可都是為了你。”


    蕭寒白了一眼朱標道:“畢竟,江南和浙東是財政大省,所以,你必須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任用之官員,必須要以你為尊,至於老爺子那邊,有時候搞個騷操作,那這兩省的財政,恐怕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我明白你的意思,放心。”


    朱標又是重重的點了點頭。


    對於蕭寒的提前布局,朱標怎麽可能不明白,這完全就是為了他,要不然,以蕭寒現在的身份,那可是中書省的左丞相,還是英國公,完全可以將這兩省的官員,納入自己的麾下,可蕭寒從始至終,都是在為朱標謀劃,這一點,朱標必須謹記。


    “所以,明年的科舉,乃至於三年之內的科舉,朝廷完全可以不用管,但對於軍中將士的征收,不能間斷。”


    “想當兵,那就來,朝廷給你極高的待遇,隻要足夠刻苦,對於大明忠心,直接保送洪武軍事學院,重點培養。”


    “屆時,大明兵多將廣,而且,基本上都可以獨領一軍,那你平定草原,征戰遼東,乃至於全麵發動戰爭,攻伐天下,還會缺人?”


    “再者,經曆過洪武軍事學院培養的學生,基本上以第一條準則約束,那便是忠於大明,忠於百姓,你心中的擔心,也可以畫上一個句號。”


    蕭寒的眼中閃過一抹豪情,隨即,便是看向朱標道:“反正,我已經將豐功偉績,便是擺在眼前,能不能抓的住,就得看你自己了。”


    “你這布局的確長遠,但你有沒想過,那群讀書人怎麽處理?”


    “他們要是鬧起來,可不是一件小事。”


    朱標現在可沒空恰蕭寒畫下的大餅,反倒是皺了皺眉頭道:“畢竟,三年不開科舉,你就不怕這群人造反?”


    而朱標的擔心不無道理,自古以來,亂世乃是梟雄與英雄齊聚的大世,但這其中最為主要的便是不得誌的謀臣。


    畢竟,謀臣之計在於謀天下,便是為了一展心中所學。


    再者,就拿最近的例子來說吧,朱元璋麾下的謀臣,哪個得誌?


    哪個不是讀書人?


    所以,對於讀書人的問題,也是一個極大的問題。


    “老兄,你的腦子怎麽就轉過彎?”


    “你想想,現在的大明,立國之初,所發諸多政策,皆是為了百姓。”


    “那百姓能吃得起飯,還可以很富裕的過日子,憑什麽跟你這個讀書人去造反?”


    “就為了當皇帝?”


    “嗬嗬,腦子沒病吧?”


    “好好的飯不吃了,就為了去送死,值得?”


    蕭寒看向朱標,眼中滿是無奈的解釋道。


    現在的大明,不管是改革經濟體係,還是攤丁入畝,都是為了百姓著想,而且,道理極為簡單,就算是大字不識一個都能想得明白。


    這是朝廷對於天下百姓的恩典,而非剝削。


    畢竟,大明的百姓幾個能有田畝?


    那不都掌握在士族豪紳的手中?


    這不就完全是為了針對士族?


    那百姓開心都來不及,還造什麽反?


    所以,讀書人不滿,能有什麽用?


    你能鼓動百姓去造反不成?


    難不成,聚集一批讀書人去造反,去控訴大明不讓他們做官?


    別鬧了,大明鐵騎踏至,就算是十萬讀書人都得死絕,還得落下遺臭萬年的名聲,真不至於。


    “你這麽一說,好像有點道理。”


    朱標微微思索片刻後,方才看向蕭寒點了點頭道。


    “什麽叫做有點道理?”


    “這完全就是事實,而且,朝廷沒說不開科舉,但隻是現在不開,因為朝廷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恢複民生生計。”


    “那這群讀書人還能幹嘛?”


    “不能科舉,可還得活命,所以,那就隻能去耕種,不然,生計都成了問題,還談什麽崇高誌向?”


    “但若是天下百姓,乃至於讀書人都能吃得飽飯了,日子也是好起來了,那對於大明頒布的新法,接受度也就提高了許多。”


    “畢竟,大明能讓天下人吃飽飯,光是這一點,天下的百姓就不能黑大明,包括享受了大明政策的讀書人,也不能埋怨大明的政策。”


    “再者,你能吃的飽飯,家中還有富裕的銀子,那換做是你,你想幹嘛?”


    蕭寒又是抬起眼眸,看向朱標問道。


    “吃的飽飯,一邊耕種,一邊讀書?”


    朱標微微思索,便是看向蕭寒迴道。


    “對,讀書。”


    “而自古以來,讀書可以出人頭地,這是誰家都明白的道理。”


    “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隻知耕種的百姓,要麽是自己讀書,要麽就是培養自己的兒子讀書。”


    “可讀書能幹嘛?”


    蕭寒依舊看向朱標問道。


    “家中富裕,上京趕考,可以當官。”


    朱標想都沒想道。


    這是自古以來的硬道理,讀書就可以當官!


    “所以,別扯那些四六不通的狗屁道理,讀書就是為了當官,不然真就手捧聖賢書,那當個教書匠不行麽?”


    “你也別以為他們有多高尚,自古以來,讀書就是當官,而那所有的誌向,都是扯淡!”


    蕭寒的嘴角掠過一抹不屑道。


    “也不能這般說吧,畢竟,我們也是讀書人。”


    朱標遲疑了一下,便是看向蕭寒搖了搖頭道。


    “嗬嗬。”


    “我是屁的讀書人,四書五經,我正眼瞧都不瞧。”


    “畢竟,那點屁道理,誰不明白?”


    “讓我吃飽飯,讓我無憂無慮,就算是沒書讀,我也明白什麽叫做尊老愛幼。”


    蕭寒卻是仍然不屑的看向朱標,又是道:“至於你,別以為跟著宋濂讀了幾天的書,學了點道理,就是讀書人了,你是太子,你是儲君,你是未來的皇帝,要不然,你算個屁!”


    蕭寒的話音落下,朱標卻是陷入了沉思,至於蕭寒罵街,他倒是不在意,畢竟,這是自家兄弟,私下裏罵街,不足為奇。


    但蕭寒的話,話糙理不糙,道理也很簡單,那便是他們可以坐在駕輦之中,談天論地,為國分憂,就是因為他朱標是太子,蕭寒是重臣。


    可拋過了這層身份,換位思考一下,他朱標若是讀書,不管誌向如何,那有一點,永遠無法避免,那便是當官。


    畢竟,所有崇高的誌向,都隻能在當上官以後,得到施展,不然,所諸未來,都是空談,都是煙雲,不值一提。


    再者,身為一國儲君的朱標,從來都不是一個讀書人,而英國公蕭寒,也非讀書人。


    “掌控大局的棋手,又或者是大廚。”


    “所以,不管是士族豪紳,還是讀書人,又或者百姓,都是一個個棋子,又或者一道道配菜。”


    “所以,不管是技高一籌,還是美味佳肴,逗得我們自己動手,不然,就是滿盤皆輸,又或者是一道難以入口的膳食。”


    良久以後,朱標才抬起眼眸,極為認真的看向蕭寒道。


    “嗯。”


    “你終於想明白了,掌控全局,才是你該做的事。”


    蕭寒欣慰的看了一眼頓悟的朱標,便是從袖口拿出一枚黝黑的棋子,交給朱標道:“這顆棋子,我一直帶在身上,現在我將它交給你。”


    “不想作為棋子,那便作為棋手,以整座天下為棋局,以眾生為棋子,謀求一條康莊大道。”


    “就像我說過,初心未改,從始至終,便無需後悔。”


    蕭寒的眼中,又是閃過道道鋒芒的看向朱標道:“現在可明白?”


    “嗯。”


    “吃得起飯,就想讀書,就像當官,這一點從未有錯,甚至很對。”


    “但道德禮製讓他們披上了一層糖衣,將自己包裹起來,可讀久了禮製道德,做什麽事都會以道德禮製的角度出發。”


    “總覺得,不管做什麽,都不能忘乎道德禮製,這就相當於一道枷鎖。”


    “所以,四書五經可以讀,但不能作為科舉主考之卷宗。”


    “那以什麽作為卷宗,便是你交給劉伯溫的泰元本綱,雖是星星之火,但卻有燎原之勢。”


    “還有我手中的這本大明政治本綱,就是推動科舉改革的重要一手。”


    朱標低頭看向手中的大明政治本綱,方才露出一抹笑容道:“屆時,大明重啟科舉,以大明政治本綱為主,泰元本綱為輔,教的就是為國為民之道,那吃飽飯的讀書人,就算是心中無奈,也得讀,畢竟,為了當官,不寒磣。”


    “嗯。”


    “孺子可教也。”


    蕭寒輕輕拍了拍朱標的肩膀,方才滿意的笑道:“明日起,我教你弈棋之道。”


    “嗯。”


    太子車輦停了下來,朱標知道坤寧宮到了,隨即,便是抬起眼眸,看向蕭寒輕聲道:“所以,你是棋子,還是棋手。”


    “你希望我是什麽?”


    蕭寒抬起眼眸,看向朱標反問道。


    “棋手。”


    朱標連猶豫都沒有,便是開口道。


    “那我便是棋手。”


    蕭寒笑著點頭,並未反駁道。


    心懷天下者,弈棋之道,非對手,然最精彩也!


    兄弟們投一投月票,小作者想衝一下一千張月票,還有接下來的劇情,快速轉場,漸入佳境,拜謝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縱橫小秦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縱橫小秦王並收藏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