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太子殿下。”


    “見過秦王殿下,見過晉王殿下,見過靖江王爺。”


    “蕭侯。”


    工部尚書單安仁一走進府堂,便是連連行禮,甚至,心中都有一抹無奈,這肅寧侯府,還真是一如既往的熱鬧。


    “不必多禮。”


    “單尚書,今日前來,所謂何事?”


    坐在首位上的朱標,看向眼前的單安仁微微擺手,方才開口問道。


    “啟稟太子殿下。”


    “印刷司已經落實,印刷的匠人也已經全部到齊。”


    單安仁又是躬身看向朱標道。


    “這麽快?”


    蕭寒倒是微微皺眉。


    “啟稟侯爺。”


    “工部辦事,您大可以放心。”


    單安仁的眼中閃過一抹傲然。


    大明寶鈔對於大明來說至關重要,絕對不容有失,那印刷司,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為了保證印刷司,可以如期完工,單安仁直接去往戶部,支了一筆銀子,買了一座府宅,改做了印刷司。


    當然,建設預算並沒有超出,甚至,單安仁還為朝廷節省了不少的開支。


    隨即,單安仁便是將工部此次建設的支出賬本,上呈於朱標,道:“此次建設印刷司的支出,全部都在這裏,而且,老臣對於印刷司的質量保證,敢用腦袋作為擔保。”


    麵對信誓旦旦的單安仁,朱標與蕭寒齊齊點了點頭,光是這賬單明目,簡單了然,光是這一點,朝廷上的半數大臣,估計都做不到,隻是可惜,單安仁年邁,再過幾年,就得退了,要不然,光憑這一點,就得重用。


    “老二。”


    “你將這份賬本拿下去核對,核對完以後,再將這份賬本拓印出來幾本,分別送往六部,中書省,讓他們瞅瞅,什麽叫做賬本。”


    朱標翻看完手中的賬本,便是將其交給了一旁的朱樉道。


    “遵命。”


    朱樉接過賬本,又是微微躬了躬身。


    畢竟,有外人在場,麵子功夫,還得做足了,要不然,傳出去那就是沒有禮儀,不知禮數,多少有點為皇家招黑,所以,盡量克製一下。


    至於一旁的蕭寒,倒是微微搖了搖頭,但也沒有管,本來就是想起到震懾作用,不然,光是賬本這一件事,又是得多少臣子落網?


    可是現在又是多事之秋,朝廷官員本來就稀缺,所以,本身針對於賬目這件事,蕭寒與朱標達成的一致意見,便是往後拖一拖,等朝廷的官員都補齊,再拿出來嚴查。


    反正,封建王朝,說什麽,做什麽,都是一句話的事,況且,經濟體係的改革,也恰恰需要這種手段去彌補不足。


    畢竟,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原始資本最開始的積累,往往都有見不得光的手段。


    “交易市場,什麽時候能定下來?”


    隨後,朱標又是看向單安仁,出聲詢問道:“還有交易管理司,明年開春之前,究竟能不能落實?”


    現在朱標最關心的還是這兩點,畢竟,就算是印刷司,明年開春之前建不起來,朱標也能臨時調動官員,為印刷司開路。


    但是這交易體係的最開端,可一定要如期完工,不然,對於初設模板的設定,就一定會產生巨大的間隙,那才是得不償失。


    “啟稟殿下。”


    “明年年初,一定會如期完工。”


    “請殿下放心。”


    單安仁仍然信誓旦旦的保證道。


    “放心。”


    “我給單尚書的圖紙,並不複雜。”


    “所以,明年一定會如期完工。”


    蕭寒端起桌子上的茶盞,輕輕抿了一口,方才笑道:“畢竟是大規模的交易市場,還是我大明首座交易市場,不能太過於寒酸,所以,有點耐心。”


    “嗯。”


    朱標點了點頭,便是起身,看向蕭寒道:“那就走吧,一起去看看印刷司,順便看看印刷出來的大明寶鈔,還需不需要改動。”


    “嗯。”


    蕭寒也是點了點頭,並沒有反駁,畢竟,這是大明改革的重要轉折點,而身為創造者的他,自然也要去見識一下。


    “那老臣,便先行一步,去準備一下。”


    單安仁又是看向蕭寒與朱標,微微躬身道。


    “嗯。”


    朱標擺了擺手,單安仁又是恭謹作揖,隨即,緩緩退出了府堂。


    “對了。”


    “沐英兄長,風雪拜托你一件事。”


    單安仁踏出府堂,蕭寒便是輕輕點了點額頭,這才轉頭看向一臉茫然的沐英,輕聲道:“幫我盡可能的多收集大蒜,甚至,大蒜的種子,都幫我收集起來。”


    “多收集大蒜,是需要多少?”


    沐英點了點頭,但還是看向蕭寒出聲問道:“給我一個具體點的數目?”


    “沒有具體數目,越多越好,要是能裝滿我肅寧侯府,那就裝滿肅寧侯府。”


    蕭寒的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道。


    “你啥時候這麽喜歡吃大蒜了?”


    沐英點了點頭,但一旁的朱樉卻是好奇的看向蕭寒問道。


    記憶之中,蕭寒的確喜歡吃蒜,但是裝滿整座肅寧侯府,這就有點太誇張了吧?


    不過,這裏倒是有一個小趣事,那就是大明的吃蒜之風,還是蕭寒引起的。


    而且,從洪武初年到洪武三年,蕭寒的經典名言永流傳,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吃麵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就連老朱時長都能砸吧兩下,可想而知,蕭寒究竟有多麽的愛吃蒜。


    “這些大蒜都有用。”


    蕭寒白了一眼朱樉,方才說道:“況且,我一年吃下來的蒜能有多少,哪能用得著這麽多的蒜。”


    “那伱幹嘛用?”


    朱標還是沒想明白,便是問道。


    畢竟,除了吃,大蒜還能幹嘛?


    “用處大了去了。”


    “反正,現在解釋不明白。”


    “過幾日你就明白了。”


    蕭寒微微思索了一下,發現解釋起來,還是相當的麻煩,便是擺了擺手,但隨即,又是看向朱標,一本正經的說道:“不過,這筆銀子,不能我出,得你來,畢竟,這不是我一個人的事。”


    “行。”


    朱標張了張嘴,又是無奈的點了點頭。


    “而且,從今往後起,大明未來好幾年,都得長期種大蒜,要不然,需求不夠,可是會壞大事。”


    蕭寒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道。


    “為什麽?”


    朱標又是好奇的問道。


    “能不能別當好奇寶寶?”


    蕭寒翻了翻白眼,但是沒好氣的說道:“說過了,等我先研究出來,試驗成功,你們就知道為什麽了。”


    這種事,你讓蕭寒怎麽和古人解釋?


    畢竟,聰明歸聰明,但是事關科學,這種層麵上的學術探討,蕭寒跟幾個古人可尿不到一個坑裏去,所以,必須得先研究出來,試驗成功,你才能解釋的明白。


    那蕭寒究竟要用大蒜來幹嘛?


    這裏就不得不提一句抗生素。


    什麽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類用於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它們可以抑製細菌的生長或殺死細菌。


    可是在古時,你想研究出抗生素,根本就是難如登天,但是有著類似效果,且最容易誕生的便是大蒜素。


    那什麽是大蒜素?


    大蒜素是從大蒜中提取的一種化合物,它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和抗腫瘤等多種生物活性。


    然而,大蒜素的作用機製與抗生素不同,它不直接殺死細菌或抑製細菌的生長,而是通過幹擾細菌的代謝過程來發揮其抗菌作用。


    那相較於抗生素,大蒜素的效果,雖然略有不如,但提取大蒜素,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並不是很困難,畢竟,眼前已經有了提純的器具。


    再者就是之前提過的酒精,用作外敷,那大蒜素,就用作口服,這樣可以起到最大程度的殺菌,從而徹底解決古代因破傷風而死的問題。


    當然,抗生素並不是不能研究,畢竟,萬物生長自有其定數,自由其規律,等到了明年,蕭寒便想著手研究一下。


    而且,為什麽定在明年,因為蕭寒已經選定了一個很好的幫手,還記得,老朱有個兒子,最近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還沒有平息。


    那自然就是我們的小吳王朱橚,畢竟,這可是個醫學上的天才,而要是能給朱橚調教好了,洪武醫學院,就算是有搞頭了。


    “那我就不問了,等你的好消息。”


    朱標對此隻是聳了聳肩,反正已經習以為常,更何況,蕭寒做事,自然有他的道理,而遇到不想解釋的事,那就隻能說明,是他們這些蠢狗,聽不明白。


    “童章舜,你晚點去廚房,將本侯風幹的那兩隻雞,送去坤寧宮的小廚房。”


    但蕭寒卻看都沒看朱標一眼,反倒是看向一旁的童章舜,招了招手道。


    “遵命。”


    童章舜微微躬了躬身。


    朱標剛想張嘴,但卻被蕭寒懟過,所以,便是看了一眼身旁的朱樉。


    “風幹的雞?”


    “兄長,你這是又想準備幹嘛?”


    朱樉可太懂事了,便是直接看向蕭寒,替自己大哥朱標問道。


    “那當然是好吃食。”


    蕭寒的嘴角,又是勾起一抹笑容道:“要不然,幹嘛送去坤寧宮?”


    “風幹的雞,還能吃?”


    朱標微微皺眉,便是忍不住看向蕭寒道:“還拿去坤寧宮,你這腦子,一天天都裝的什麽?”


    “嗬嗬。”


    “你可以不吃。”


    蕭寒也不慣著朱標,便是傲嬌的抬了抬頭道。


    “你還是說明白點。”


    “要不然,章舜將那兩隻雞送不進坤寧宮。”


    朱標瞥了一眼有點傲嬌的蕭寒,也是有點沒好氣道:“你以為坤寧宮是你家,那是六宮之重鎮,就算是小廚房,每日的食材都要經過檢查,所以,要是你說不明白,後宮直接扣押。”


    “呃呃.”


    “那是兩隻小雞雛,放血風幹以後,又塗了十幾種香料,完事再碾碎成粉末,用來和麵。”


    蕭寒的眼中,頓時閃過一抹無奈,隨即,便是看向朱標,聳了聳肩道:“我嚐過,味道真不賴,就算是什麽佐料都沒有,光是煮出來的麵條,都是香的出奇,所以,才想給老爺子與娘嚐一嚐。”


    “就你鬼點子最多。”


    朱標無奈的翻了翻白眼,但不得不說,蕭寒說的的確很誘人,就連一旁的兄弟們,眼中都是升起一抹渴求。


    “我們可以一起去嚐嚐不?”


    朱文正的哈喇子都快流到地上了,隨即,便是隨手擦了擦,但仍然是一臉渴求的看向蕭寒問道。


    “沒問題。”


    “但你們應該要請一道旨意,畢竟,那事關坤寧宮,我可以沒資格做主。”


    蕭寒倒是不在意,最多就是得分出去幾碗麵,但那可是兩隻雞,他們幾個也吃不完。


    “那走吧,先處理正事!”


    朱文正的眼中,閃過一抹喜悅,隨即,便是直接拉起蕭寒,便是想前往印刷司,趕緊搞定,完事迴宮,吃麵!


    “走吧。”


    朱標也是輕輕點頭。


    隨即,一眾兄弟但是浩浩蕩蕩的趕往了印刷司。


    “參見太子殿下。”


    “見過秦王殿下,見過晉王殿下,見過靖江王爺。”


    “見過蕭侯,沐將軍,藍將軍,何將軍。”


    印刷司的門口,趕過來的單安仁,率領著印刷司的一眾官員,看向緩緩下了馬車的朱標一行人,恭謹作揖道。


    “不必多禮了。”


    朱標一如肅寧侯府,輕輕擺了擺手,便是笑道:“天氣寒冷,還是進去再聊,別染了風寒。”


    “請太子殿下放心,印刷司之中,很暖和。”


    單安仁依舊躬身道。


    蕭寒體弱多病,身子骨向來脆,那就容不得馬虎,所以,單安仁馬不停蹄的趕迴印刷司,第一件事,就是往火盆裏添煤炭,保證房間之中的溫度,一定要十分暖和,要不然,蕭寒一定撐不住。


    “嗯。”


    朱標滿意的點了點頭,便是率先走入了印刷司,蕭寒與單安仁緊隨其後。


    “下官印刷司主造胡建昌,拜見太子殿下,見過蕭侯。”


    等走入印刷司的府堂之中,印刷司的胡建昌,才從官員之中走了出來,並且,看向蕭寒和朱標,又是作揖道。


    “胡主造,孤問你,依照工部打造的大明寶鈔模板,你今日可以印製多少大明寶鈔,還有未來每日,對於大明寶鈔的印刷數目,心中可有估算?”


    朱標根本懶得廢話,便是直接看向胡建昌,出聲問道。


    “若是今日印製,可以印刷出一兩千張,畢竟,現在的印刷司對於大明寶鈔,還沒有印製過,但過段時間,等大家的手都熟了,那進展也會加快一點,所以,微臣的估算在一萬張之間。”


    胡建昌微微思索了一下,便是依舊躬身道。


    畢竟,胡建昌也明白,與其虛報數目,倒不如整點實際,要不然,等到了那一日,你要是玩不成,那可就是欺君之罪。


    再者,就是工部按照蕭寒給的圖紙,打造出來的貨幣模板,實在是太過於多樣複雜,而就算是想要吃的透透的,也得一段時間適應。


    “這樣吧,今日還不著急,你先印刷出一套,等過了今日,我們在以印刷的情況而定。”


    朱標轉頭看向一旁的蕭寒,蕭寒方才思索了一下,便是開口道:“畢竟,今日印個一兩千張,完全看不出來效用,那就等於浪費,所以,先看看實際效果,若是不滿意,現在還有時間換,不然,等到明年開春,交易市場開啟,大明寶鈔不足,那才是真的有點尷尬。”


    “那就這麽定下吧。”


    朱標讚同的點頭,隨即,便是看向胡建昌,又是道:“一切以蕭侯的意思為準,去準備吧。”


    “遵命。”


    胡建昌又是躬身作揖,方才直起身板,看向蕭寒問道:“侯爺,對於印製大明寶鈔,您還有沒有什麽建議?”


    “紙張的厚度,有多厚?”


    蕭寒想了一下,便是直接開口問道。


    “啟稟侯爺。”


    “下官是元朝的鈔作為標準,所以,大明寶鈔的厚度與元朝的鈔,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動。”


    胡建昌看向蕭寒抬起手道。


    自打胡建昌接手了印刷司,那除了大明寶鈔,他當然也還要研究一下北宋的交子,還有元朝的鈔,要不然,沒有這金剛鑽,敢攬這個瓷器活?


    “不行。”


    “不能以元朝的鈔厚度,來衡量我大明寶鈔的厚度。”


    “這樣太容易被仿造,對於貨幣本身而已,並不是一件好事。”


    蕭寒果斷搖了搖頭,隨後,看向桌子上的奏章,便是直接丟給了胡建昌道:“按照這個奏章上麵的單板,作為衡量厚度的標準,不能超過這張單板,同時,每一張大明寶鈔的上麵,都要標注出一個序號,比如,印刷出的第一張大明寶鈔,便是冠以一,以此類推,先出三十萬張。”


    “遵命!”


    胡建昌重重的點了點頭,便是直接去了印刷部,準備研究一下這個厚度,從而將第一張大明寶鈔印刷出來。


    “你說的這個序號,是幹嘛用的,還有,那麽多的大明寶鈔,那點序號,真的夠用麽?”


    朱標轉過頭,看向蕭寒問道。


    “那當然是有用,為了辨別真偽,而且,在這個序號上麵,你要下的功夫,可比印刷大明寶超要難的多。”


    “畢竟,若是不能完全杜絕仿造,吃虧的還是百姓。”


    蕭寒輕輕擺了擺手,便是道。


    大明寶鈔的防偽標識,除了寶鈔上麵複雜的紋路,那這個序號,還得想點別的辦法,但對於序號夠不夠用,蕭寒則是懶得迴答。


    求推薦票,求月票,跪謝兄弟們!仍然在努力爆更!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縱橫小秦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縱橫小秦王並收藏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