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李哥,你就別謙虛了。你現在可是咱們南泥灣有名的‘鐵人’啊,你的打鐵技術,可是連我都要向你學習呢!”


    “吳教員,您就別取笑我了。”李位說道,“我這都是‘土法上馬’,跟您教給我們的那些先進技術比起來,還差得遠呢!”


    李位帶領著農具廠的工人們,不僅生產出了大量的農具,還不斷進行技術革新,研製出了許多新式的農具。


    “大家看,這是李位同誌帶領工人們研製的新式耬車,它比以前的耬車更加輕便,播種也更加均勻,大大提高了播種的效率!”吳龍指著一台新式耬車,對一同參觀的人員說道。


    “好!這耬車真是太好了!”戰士們和老鄉們都紛紛稱讚。


    “這都是李位同誌的功勞啊,他是我們南泥灣的‘農具大王’!”


    “吳教員,您過獎了,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李位謙虛地迴應著。


    接下來,接受表彰的是“水泥專家”趙占魁。


    這位昔日的莊稼把式,如今已經成為了南泥灣水泥廠的技術骨幹。


    他帶領著技術攻關小組,克服了重重困難,攻克了水泥生產中的一個個技術難題,保證了水泥的質量和產量。


    趙占魁帶領水泥廠的工人們,不僅按時完成了水泥生產任務,還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提高水泥的質量和產量。


    “大家看,這是趙占魁同誌帶領工人們研製的新型水泥配方,它比以前的配方更加科學,生產出來的水泥強度更高,耐久性更好!”吳龍指著一袋新型水泥,給眾人介紹。


    “好!這水泥真是太好了!”戰士們和老鄉們都紛紛稱讚。


    “這都是趙占魁同誌的功勞啊,他是我們南泥灣的‘水泥專家’!”


    “吳教員,您過獎了,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緊接著,一位名叫王秀蘭的女工走上了主席台。


    她是南泥灣紡織廠的工人代表,也是邊區有名的“紡織能手”。


    “王秀蘭同誌,您可是咱們邊區的‘織女’啊!”


    吳龍笑著對王秀蘭說道,“您織的布,不僅質量好,而且花色多,深受大家的喜愛啊!”


    “吳教員,這都是您和各位領導指導有方,再加上姐妹們辛勤勞動的結果。我們一定繼續努力,織出更多更好的布匹,支援抗戰!”


    王秀蘭帶領著紡織廠的女工們,日夜奮戰在紡車和織布機旁,生產出了一批批優質的布匹,不僅滿足了邊區軍民的需求,還遠銷到了其他地區。


    “大家看,這是王秀蘭同誌帶領女工們織出的‘南泥灣’牌棉布,它的質地柔軟,結實耐用,是我們邊區的名牌產品!”吳龍指著一匹棉布,對參觀的戰士們一一介紹。


    “好!這棉布真是太好了!”戰士們和老鄉們都紛紛稱讚。


    “這都是王秀蘭同誌的功勞啊,她是南泥灣紡織戰線上的一麵旗幟!”


    “吳教員,您過獎了,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王秀蘭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除了這些代表人物,還有許多其他的勞動模範也受到了表彰。


    他們中有的是種糧能手,有的是養殖專家,有的是技術革新能手,有的是後勤保障模範……


    他們來自南泥灣的各行各業,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了突出貢獻。


    “同誌們,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偉大!”吳龍說道,“正是因為有了千千萬萬像他們這樣的勞動者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們南泥灣的今天,才有了我們邊區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


    “我們要向這些勞動模範學習,學習他們那種熱愛勞動、無私奉獻的精神!”


    “好!向勞動模範學習!向南泥灣精神學習!”戰士們和老鄉們齊聲高唿,聲音響徹雲霄。


    表彰大會結束後,南泥灣的軍民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了生產建設中。


    他們紛紛表示,要以勞動模範為榜樣,努力學習,勤奮工作,為南泥灣的建設添磚加瓦。


    在勞動模範的帶動下,南泥灣掀起了一股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的熱潮。


    大家比幹勁,比技術,比貢獻,形成了你追我趕、爭先恐後的生動局麵。


    “吳教員,您看,這是我們開展勞動競賽以來,各項生產指標的統計表。”


    李位拿著一份報表,遞給吳龍參閱,“各項指標都比以前有了顯著的提高啊!”


    “好,很好!”吳龍看著報表,高興地說道,


    “這說明,我們的勞動競賽活動,搞得很成功,也很有成效!”


    在南泥灣精神的鼓舞下,在勞動模範的帶動下,南泥灣的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金秋的陽光灑滿南泥灣,將這片豐收的土地染成了一片金黃。


    田野裏,沉甸甸的穀穗壓彎了腰,像是在向辛勤勞作的人們鞠躬致敬;


    穀場上,堆積如山的糧食像一座座小山,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誘人的光芒。


    “這真是個豐收年啊!”站在穀場邊,趙連長望著眼前這豐收的景象,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咱們南泥灣的糧食,現在不僅能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還能支援其他的兄弟部隊呢!”


    “同誌們,鄉親們,我們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我們也不能驕傲自滿。”


    吳龍說道,“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豐收!”


    “好,我們都聽吳教員的,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豐收!”大家齊聲說道。


    為了慶祝豐收,南泥灣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慶祝活動。


    戰士們和老鄉們載歌載舞,扭起了秧歌,唱起了民歌,整個南泥灣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


    “這豐收的景象,真是讓人高興啊!”吳龍看著眼前這熱鬧的場麵,說道,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們現在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


    “吳教員,您指的是什麽問題?”趙連長問道。


    “糧食加工問題。”吳龍說道,“我們現在雖然糧食豐收了,但是我們的糧食加工能力還比較落後,


    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家庭石磨來磨麵,效率太低,勞動強度太大,而且加工出來的麵粉質量也不夠好。”


    “是啊,吳教員,這確實是個問題。”李位說道,“我們現在每天都要組織很多人力來磨麵,但還是不能滿足部隊和群眾的需求。”


    “所以,我考慮,我們應該建設一批磨坊,用機械來代替人工磨麵,提高糧食加工的效率和質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鋤頭挖迴1941:南泥灣種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秋未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秋未晚並收藏一鋤頭挖迴1941:南泥灣種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