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弟,這下你可放心了吧?咱們的米粉和紅薯粉條,在臨縣可是大受歡迎啊!”


    張德遠難掩內心的興奮,“我已經跟這幾位老板說好了,他們每年都會從你這裏訂購大量的米粉和紅薯粉條,而且價格從優!”


    “那真是太好了!張老板,這次真是多虧了您幫忙啊!”


    張德遠不以為意的說道:“哈哈,吳老弟,咱們是朋友嘛,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對了,吳老弟,你們這次來臨縣,還帶了什麽好東西沒有?不妨都拿出來,讓大家開開眼界!”


    “好,那我就再給大家展示幾樣我們南泥灣的特產。”


    吳龍讓戰士們把帶來的黃桃黃杏罐頭,還有新鮮辣椒、黃瓜、豆角等反季蔬菜都拿了出來。


    “各位,這是我們南泥灣自產的黃桃黃杏罐頭,采用獨特的工藝製作而成,不添加任何防腐劑,酸甜可口,營養豐富,大家可以嚐嚐。”


    “還有這些新鮮的反季蔬菜,都是我們南泥灣利用‘新式種地法’種植出來的,大家也可以嚐嚐鮮。”


    雖然他們在臨縣見過世麵,但是幾位廚師和美食家們還是第一次見到罐頭和反季蔬菜,都感到非常好奇。


    眾人打開罐頭,品嚐裏麵的水果,又看了看那些新鮮欲滴的辣椒、黃瓜、豆角,都讚不絕口。


    “吳先生,您這罐頭真是太神奇了,竟然能把水果保存得這麽好,而且味道一點都沒有變!”一位美食家忍不住稱讚。


    “是啊,吳先生,還有這些新鮮蔬菜,在這個季節可是稀罕物啊,您是怎麽種植出來的?”另一位美食家也好奇地問道。


    “這些都是我們南泥灣的農業科技成果。”


    吳龍笑了笑,“我們采用一些特殊種植技術和保鮮技術,才能在這個季節吃到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才能把水果加工成罐頭長期保存。”


    “吳先生,您真是太了不起了,竟然能在這個季節種植出新鮮蔬菜,還能把水果做成罐頭,這種技術,我們可是聞所未聞啊!”一個見多識廣的廚師長,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


    “是啊,吳教員,您這些技術要是能推廣開來,那可真是造福百姓啊!”李位也自豪地說道。


    “我們這次來,就是希望能夠和臨縣的商界朋友們建立合作關係,共同發展。”


    “這些技術,我們願意與大家分享,一起把產業做大做強。”


    “好!吳教員,有您這句話,我們就放心了!”


    張德遠高興地說道,“我代表臨縣的商界同仁,感謝吳教員的慷慨,我們一定好好學習,把這些技術用好,為抗戰,為老百姓,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張老板客氣了,我們也算是一家人了,理應互相支持,共同發展。”


    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吳龍與臨縣的商界代表們達成了多項合作協議。


    除了長期供應紅薯粉條和米粉外,臨縣的酒樓、餐館還預定了大量的罐頭和反季節蔬菜,甚至還有幾家藥鋪,對吳龍帶來的藥材樣品很感興趣,表示願意進一步洽談合作。


    “吳老弟,這次真是多虧了你啊,幫我們臨縣解決了大問題!”


    張德遠緊緊握著吳龍的手,“以後,咱們兩家就是合作夥伴了,有什麽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


    “張老板,您太客氣了,以後還請您多多關照!”


    “哈哈,好說,好說!來,吳老弟,為了咱們的合作成功,幹杯!”張德遠舉起酒杯。


    “幹杯!”吳龍也舉起了酒杯。


    酒宴結束後,張德遠親自把吳龍等人送迴了住處。


    “吳老弟,今天真是太高興了,咱們的合作一定會非常愉快的!”張德遠說道。


    “張老板,我也是這麽想的。”


    送走了張德遠,吳龍迴到房間,開始思考下一步的計劃。


    他知道,這次臨縣之行,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麵臨著新的挑戰。


    如何把簽訂的訂單按時按質地完成,如何保證貨款的安全迴收,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等等,都是他需要考慮的問題。


    “吳教員,您在想什麽呢?”李位看到吳龍眉頭緊鎖,問道。


    “我在想咱們迴去以後的工作安排。”


    “這次咱們簽訂了這麽多訂單,對咱們南泥灣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啊。”


    “是啊,吳教員,咱們可得好好計劃一下,確保完成任務。”


    “嗯,迴去以後,我們要立即組織人員,擴大生產規模,確保按時交貨。”


    “同時,我們還要加強質量管理,確保產品的質量,不能砸了咱們南泥灣的招牌。”


    對此,李位很有信心,連忙答應下來:“吳教員,這些事情就交給我吧,我一定安排好!”


    “嗯,另外,我們還要加強與臨縣的聯係,特別是與張老板的聯係,確保貨款的安全迴收。”


    “好,吳教員,您就放心吧,我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去做。”李位說道。


    “嗯,那就辛苦你了,李哥。”


    經過幾天的休整,吳龍一行人帶著簽訂的訂單和采購的物資,踏上了返迴南泥灣的歸程。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憧憬著南泥灣更加美好的未來。


    他們的歸來,受到了南泥灣軍民的熱烈歡迎。


    “吳教員,你們可算迴來了!我們都想死你們了!”趙連長緊緊地握著吳龍的手,神情激動。


    “是啊,吳教員,你們這一路上辛苦了!快進屋歇歇!”趙占魁也熱情地招唿著。


    “趙連長,趙大叔,我們沒事,大家還好吧?”


    “好,好,一切都好!”趙連長接著說道,


    “你們離開的這段時間,我們又新開墾了幾百畝荒地,種上了新品種的玉米和土豆。”


    “還有,你們帶迴來的那些技術資料,我們已經開始研究了,大家的熱情都很高!”


    “那就好,那就好。”吳龍感到很欣慰,


    “對了,趙連長,我這次去臨縣,還帶迴來了一些好東西,你快來看看。”


    說著,吳龍讓戰士們把馬車上的貨物卸了下來。


    “這是……這是什麽機器?”趙連長看著幾台嶄新的機器,有些好奇。


    “這是我在臨縣采購的一些小型機床和工具,有了這些機器,咱們就可以建立一個小型機械廠,生產一些簡單的農具和工具,甚至可以修理一些武器裝備!”吳龍解釋著。


    “太好了!吳教員,這可真是及時雨啊!”趙連長高興地說道,“有了這些機器,咱們的生產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了!”


    “是啊,吳教員,您真是太有辦法了!”戰士們和老鄉們也都紛紛讚歎。


    “這都是大家的功勞,沒有大家的辛勤勞動,也換不來這些機器。”


    吳龍轉過身來:“對了,趙連長,我這次去臨縣,還發現了一些情況,需要跟您商量一下。”


    “哦?什麽情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鋤頭挖迴1941:南泥灣種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秋未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秋未晚並收藏一鋤頭挖迴1941:南泥灣種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