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天的腳步越來越近,南泥灣的氣溫也一天比一天低。雖然南泥灣軍民已經解決了吃飯穿衣的問題,但如何安全、溫暖地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成為了擺在他們麵前的又一個挑戰。


    “同誌們,鄉親們,冬天馬上就要到了,咱們得做好防寒保暖的準備,確保大家都能安全過冬!”在一次軍民大會上,吳龍對大家說道。


    “吳教員,您就說吧,咱們該怎麽做?”李位問道。


    “首先,我們要準備充足的取暖物資,主要是柴火和木炭。咱們南泥灣周圍的山上,樹木資源還算豐富,我們可以組織大家上山砍柴。另外,我們還可以燒製一些木炭,木炭比柴火更耐燒,取暖效果也更好。”


    “好,吳教員,這事就交給我吧,我來組織人手上山砍柴!”李位說道。


    “趙大叔,您對周圍的山林比較熟悉,您看哪些地方的樹木比較適合砍伐?”吳龍問道。


    “嗯,我記得東邊的那片山坡上,有一片雜木林,那裏的樹木長得比較茂盛,可以砍伐一些。”趙占魁說道。


    “好,那我們就去東邊的山坡砍柴。”


    在吳龍的帶領下,大家開始了砍柴行動。他們帶著斧頭、鋸子等工具,來到了東邊的山坡上。


    “大家看,這片雜木林長得比較密,咱們可以適當地砍伐一些。”


    吳龍指著一片茂密的樹林說道,“不過,大家要注意,砍伐的時候要選擇那些長得比較歪斜、或者已經被蟲蛀的樹木,把那些長得筆直、粗壯的樹木留下來,讓它們繼續生長。”


    大家開始揮舞著斧頭、鋸子,砍伐樹木。一棵棵樹木被砍倒,然後被截成一段段的,堆放在一起。


    經過幾天的辛勤勞動,大家砍伐了大量的柴火,堆放在山坡上,像一座座小山一樣。


    “吳教員,您看,這些柴火夠不夠咱們過冬用的?”李位指著堆積如山的柴火問道。


    “嗯,差不多夠了。不過,咱們還可以再燒製一些木炭,以備不時之需。”


    “燒製木炭?吳教員,您還會燒炭?”戰士們和老鄉們都感到非常驚訝。


    “我以前在書上看到過燒炭的方法,咱們可以試試看。


    他們選擇了一個合適的地方,按照吳龍的要求,挖坑、砌牆、建造煙囪,很快就建造好了一個簡易的炭窯。


    “吳教員,您看,這炭窯建得怎麽樣?”一個戰士指著剛剛建好的炭窯問道。


    “嗯,不錯,這炭窯建得很標準。”吳龍檢查了炭窯的建造質量,滿意地說道。


    接下來,大家開始把砍伐好的木材搬運到炭窯裏,按照吳龍的要求,把木材豎著放進炭窯裏,並盡量放得緊密一些。


    “大家注意了,放木材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把炭窯弄塌了。”吳龍提醒道。


    “吳教員,您放心,我們會小心的。”戰士們和老鄉們說道。


    經過一番努力,炭窯裏裝滿了木材。


    “吳教員,可以點火了嗎?”李位問道。


    “好,可以點火了。”吳龍說道。


    李位拿來火把,從炭窯底部的火口伸進去,點燃了裏麵的木材。


    “大家看,火點著了!”一個戰士高興地說道。


    “現在還不能封口,要先讓火燒旺一些。”吳龍說道。


    大家圍在炭窯周圍,看著炭窯裏的火苗越燒越旺,心裏都充滿了期待。


    過了一會兒,吳龍看到炭窯裏的木材已經燒紅了,就說道:“好了,現在可以封口了。”


    於是,大家連忙用土坯和泥巴把炭窯的口和煙囪都封住,隻留下幾個小孔透氣。


    “吳教員,這樣就行了嗎?”李位問道。


    “嗯,接下來就等著木材慢慢炭化了。”吳龍說道,“這幾天,大家要輪流值班,看守好炭窯,防止發生意外。”


    “好,我們一定看守好炭窯!”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大家輪流值班,看守著炭窯。他們時刻注意著炭窯的情況,防止炭窯漏氣或者坍塌。


    幾天後,吳龍判斷炭窯裏的木材已經炭化得差不多了,就決定開窯取炭。


    “大家注意了,開窯的時候要小心,防止被燙傷。”


    “吳教員,您放心,我們會小心的。”戰士們和老鄉們說道。


    大家小心翼翼地打開炭窯的口,一股熱浪撲麵而來。隻見炭窯裏,原來堆放的木材已經變成了一塊塊烏黑發亮的木炭。


    “哈哈,成功了!咱們燒出木炭來了!”戰士們和老鄉們都高興地歡唿起來。


    “大家快把木炭取出來,看看質量怎麽樣。”


    戰士們和老鄉們連忙把木炭從炭窯裏取出來,堆放在一起。


    “吳教員,您快來看,這木炭燒得多好啊!”李位拿起一塊木炭,興奮地說道。


    吳龍拿起一塊木炭,仔細地看了看,又敲了敲,聽了聽聲音,滿意地說道:“嗯,不錯,這木炭燒得很成功,質地堅硬,火候均勻,是上等的木炭!”


    “太好了!有了這些木炭,咱們過冬就不愁了!”戰士們和老鄉們都高興地說道。


    “這都是大家的功勞,沒有你們的辛勤勞動,也燒不出這麽好的木炭。”吳龍說道。


    “吳教員,您就別謙虛了,這都是您指導得好!”


    除了準備柴火和木炭之外,吳龍還帶領大家對窯洞和房屋的取暖設施進行了改進。


    “同誌們,咱們以前的窯洞和房屋,雖然也能取暖,但還是不夠暖和,而且耗費的柴火也比較多。”吳龍說道,“所以,我打算對窯洞和房屋的取暖設施進行一些改進。”


    “吳教員,您有什麽好辦法嗎?”李位問道。


    “我的想法是,咱們可以改進一下火炕和煙囪,提高取暖效率。”吳龍說道,“比如說,咱們可以把火炕的煙道加長,讓煙在炕洞裏多停留一段時間,這樣可以提高炕的溫度。另外,咱們還可以把煙囪的出口改小一些,這樣可以減少熱量的散失。”


    “好辦法!吳教員,那咱們該怎麽改呢?”戰士們和老鄉們問道。


    “來,我教你們。”


    吳龍親自示範,教大家如何改進火炕和煙囪。在他的指導下,戰士們和老鄉們紛紛動手,對自家的窯洞和房屋進行了改造。


    “吳教員,您看,這是我們按照您的要求改造過的火炕,您試試溫度怎麽樣?”一個戰士對吳龍說道。


    吳龍把手伸到炕上試了試溫度,滿意地說道:“嗯,不錯,這炕比以前暖和多了,而且還節省了柴火。”


    “哈哈,這都是您的功勞啊,吳教員!”


    經過一番努力,南泥灣的窯洞和房屋的取暖設施都得到了改進,取暖效果大大提高。


    “吳教員,您真是太厲害了,您一來,咱們南泥灣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李位感慨地說道。


    “是啊,吳教員,您真是我們的‘大救星’啊!”戰士們和老鄉們也紛紛說道。


    “大家過獎了。”吳龍說道,“南泥灣的變化,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相信,隻要我們繼續努力,南泥灣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好!我們都聽吳教員的,一起努力,把南泥灣建設得更加美好!”大家齊聲說道。


    在吳龍的帶領下,南泥灣的軍民們做好了充分的過冬準備。他們儲備了充足的柴火和木炭,改進了窯洞和房屋的取暖設施,還縫製了棉衣棉被,準備了充足的過冬物資。


    當冬天真正來臨的時候,南泥灣的軍民們溫暖地度過了這個寒冷的冬天。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戰勝了嚴寒,也為來年的生產建設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鋤頭挖迴1941:南泥灣種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秋未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秋未晚並收藏一鋤頭挖迴1941:南泥灣種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