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南泥灣的生產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糧食和食鹽這兩樣生活必需品仍然十分緊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359旅決定組織一支隊伍到外地去背糧運鹽。


    “同誌們,鄉親們,咱們南泥灣的生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糧食和食鹽短缺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為解決這個問題,聯隊決定組織一支隊伍到外地去背糧運鹽。”趙連長把大家集中到一起。


    “到外地背糧運鹽?趙連長,咱們去哪裏背糧運鹽啊?”李位問道。


    “我已經和邊區政府聯係過了,他們同意從延安調撥一部分糧食和食鹽給我們。我們這次的目的地,就是延安。”


    “延安?那可有幾百裏地呢,來迴一趟可不容易啊!”一個老鄉說道。


    “是啊,趙連長,這一路上都是山路,而且還不太平,會不會有危險啊?”另一個老鄉也擔心地說道。


    “大家放心,我已經做了周密的安排。這次背糧運鹽,由李位同誌帶隊,挑選一批身強力壯的戰士和老鄉組成運輸隊,一起前往延安。邊區政府會派一支部隊護送大家。大家迴去做好準備,三天後出發。”


    “好,我們迴去就準備!”戰士們和老鄉們紛紛說道。


    三天後,一支由一百多名戰士和老鄉組成的背糧運鹽隊伍,在李位的帶領下,踏上了前往延安的征程。每個人都背著背簍、幹糧袋,扛著扁擔,精神抖擻地出發了。


    “同誌們,這次咱們去延安背糧運鹽,任務艱巨,路途遙遠,大家一定要做好吃苦的準備!”李位對大家說道。


    “隊長,您放心,我們都不怕吃苦!”戰士們和老鄉們齊聲迴答。


    “好,我相信大家!”李位說道,“不過,我們也不能光憑一股蠻勁,還要講究方法,注意安全。趙連長說了,咱們這次背糧運鹽,要做到‘三不’:一不貪多,二不貪快,三不掉隊。”


    “隊長,您就放心吧,我們都記住了!”戰士們和老鄉們說道。


    背糧運鹽的隊伍,沿著崎嶇的山路,向著延安的方向前進。一路上,他們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克服了各種困難和挑戰。


    “同誌們,加把勁!翻過這座山,咱們就休息一下!”李位一邊走,一邊給大家鼓勁。


    “好嘞,隊長,我們能行!”戰士們和老鄉們一邊應和著,一邊加快了腳步。


    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背糧運鹽的隊伍終於到達了延安。在邊區政府的安排下,他們住進了一個大院子裏。


    “同誌們,鄉親們,大家辛苦了!”邊區政府的一位負責同誌對大家說道,“你們不遠千裏來到延安,為南泥灣的軍民背糧運鹽,這種精神真是令人敬佩!”


    “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李位說道,“隻要能解決南泥灣的糧食和食鹽問題,再苦再累我們也願意!”


    “說得好!”那位負責同誌很是讚賞,“我已經安排好了糧食和食鹽,你們休息一下,明天開始裝運。”


    “太好了!謝謝您!”看到負責接待的同誌溫和熱情,眾人鬆了一口氣。


    第二天一大早,戰士們和老鄉們就來到了邊區政府的糧庫和鹽庫,開始裝運糧食和食鹽。


    “大家注意了,裝運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把袋子弄破了。”有些人是第一次運鹽,李位特意囑咐一下。


    “隊長,您放心,我們會小心的。”


    大家小心翼翼地把一袋袋糧食和食鹽裝進背簍裏,然後用繩子捆紮牢固。


    “同誌哥,你這袋子太滿了,裝不下這麽多。”一個老鄉看到一個戰士的背簍裝得太滿,連忙提醒道。


    “沒事,我力氣大,能背得動。”那個戰士說道。


    “那也不行,裝得太滿,路上容易破損,也容易傷身體。這種事情不能逞能,你還是倒出來一些吧。”


    “這……”那個戰士有些猶豫。


    “聽這位老鄉的,倒出來一些。”李位說道,“咱們這次背糧運鹽,要做到‘三不’,其中第一條就是不貪多。咱們要量力而行,不能貪多嚼不爛。”


    “好吧,隊長,我聽您的。”那個戰士隻好倒出來一些糧食。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糧食和食鹽很快就裝運完畢。


    戰士們和老鄉們每人背著滿滿一背簍的糧食或者食鹽,踏上了返迴南泥灣的征程。


    迴去的路途同樣充滿了艱辛。由於背負著沉重的糧食和食鹽,大家的行進速度比來時慢了許多。


    “同誌們,鄉親們,大家累不累?”李位問道。


    “不累!”戰士們和老鄉們齊聲迴答,雖然他們嘴上說不累,但實際上,鹽的重量和鐵板差不多,每個人的肩膀都被背簍帶勒得生疼,雙腿也像灌了鉛一樣沉重。


    “我知道大家都很累,但是,咱們再堅持一下,爭取早日迴到南泥灣!”李位說道,“趙連長和鄉親們都在等著咱們呢!”


    “好,我們聽隊長的,堅持到底!”戰士們和老鄉們說道。


    在返迴南泥灣的途中,他們遇到了一次意外情況。


    “隊長,前麵好像有人受傷了!”一個戰士指著前方說道。


    李位走上前去,隻見一個老鄉倒在路邊,捂著腳踝,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老鄉,您怎麽了?”李位問道。


    “我……我的腳崴了,走不了路了。”那個老鄉說道。


    “來,我看看。”李位蹲下身子,檢查了一下那個老鄉的腳踝,發現他的腳踝已經腫了起來。


    “這可怎麽辦啊?老鄉走不了路,咱們也不能把他丟在這裏啊!”一個戰士說道。


    “是啊,隊長,您快想想辦法吧!”其他戰士和老鄉們也紛紛說道。


    “大家別著急,讓我想想。”李位說道。


    李位想了想,對大家說道:“這樣吧,咱們輪流背著這位老鄉走,直到迴到南泥灣。”


    “好,就這麽辦!”大家一致同意。


    於是,幾個身強力壯的戰士和老鄉輪流背著受傷的老鄉,繼續前進。


    “老鄉,您忍著點,我們一定會把您安全地送迴南泥灣的。”李位對那個老鄉說道。


    “謝謝你們,同誌哥,給你們添麻煩了。”那個老鄉感激地說道。


    “咱們都是一家人,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經過幾天的艱苦跋涉,背糧運鹽的隊伍終於迴到了南泥灣。當大家看到吳龍和鄉親們前來迎接時,都激動地歡唿起來。


    “趙連長,我們迴來了!我們把糧食和食鹽都運迴來了!”李位高興地對吳龍說道。


    “好樣的!你們都是好樣的!”趙連長激動地說道,“你們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戰士們和老鄉們紛紛說道。


    “趙連長,這次多虧了您,要不是您組織我們去背糧運鹽,我們還不知道要餓多久的肚子呢!”一個老鄉感激地說道。


    “大家過獎了。”趙連長說道,“這都是大家的功勞,沒有你們的辛勤勞動,我們也不可能這麽快就把糧食和食鹽運迴來。”


    “哈哈,大家就別爭了。”吳龍說道,“現在,糧食和食鹽都運迴來了,咱們的任務也完成了,大家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好嘞!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鋤頭挖迴1941:南泥灣種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秋未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秋未晚並收藏一鋤頭挖迴1941:南泥灣種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