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青白鹽能和精鹽比嗎?
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李彥這句話,歐陽燁瞬間如釋重負。
“陛下聖明,外臣到此,就是為了這件事。”
“那就請說出你的要求吧。”
“其實也沒有太多要求,希望陛下能保持絲綢和布匹供貨的充足。”
“你們還想要多少?”
“有多少呢?”
“貨量是充足的。”
“五十萬匹可以嗎?”
“五十萬匹恐怕有點多了。”
“那陛下到底有多少呢?”
“五十萬匹也可以滿足你,不過朕也要提一個要求。”
“請陛下明示。”
“去年到今年,與魏賊打了很多仗,這你是知道的。”
“是的,外臣知道。”
“我大夏死傷不可謂不慘重,我們的藥物供應不上,聽說鄯州一帶有不少藥材,我們需要那裏的藥材。”
“這沒問題。”
歐陽燁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對了,陛下,三公主給您寫了一封信。”
“哦。”
李彥接過來看起來。
這封信主要還是對李彥的感謝,以及之前冒犯的道歉。
那娟秀的小字之間傳達出了姬清顏的真情實感。
至少讀起來的確挺感人的。
但李彥是一邊稱讚,一邊看起來很高興,一邊心裏毫無波瀾。
“三公主的真誠朕感受到了。”
“所以陛下想要的藥材,外臣認為沒有問題,不知陛下想要哪些呢?”
“主要是硝石。你也知道,有些士兵受傷,傷口浮腫,硝石入藥可以消腫。”
歐陽燁點了點頭,表示這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需要的量有點多。”李彥歎了口氣,“你們最好也準備一些,誰都無法預料到魏賊下一次進攻是什麽時候。”
“陛下提醒得是,陛下需要多少,我們就提供多少。”
李彥笑道:“不必把話說那麽滿,未必能滿足。”
“據外臣了解,鄯州有很多硝石,我們也經常從那裏采取後入藥,陛下想要多少,外臣都盡量去滿足。陛下對我們的支持和信任,外臣都銘記於心。”
這話的意思是,隻要絲綢和布匹都滿足,硝石絕對滿足。
咱們現在是合作、聯盟,互惠互利。
李彥等的就是這句話。
消腫的藥其實不少,硝石隻是其中一種,大夏並不缺消腫的藥。
李彥之所以如此,是不想讓歐陽燁懷疑自己真實的用途。
“有你這句話,朕就放心了。”
接下來,就交給趙禹跟歐陽燁談雙方具體的需求、操作和執行了。
有了晉國硝石的供給,火藥就可以開始量產。
不過李彥還是覺得就目前的情況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姬清顏的確很厲害,這一次她解決了晉國秦州的問題,贏得了更大的聲望,接下來必然還會增加自己的派係。
在晉國朝堂的話語權也會大大增加。
可她的對手林良沅不是一個簡單的權臣,而是背後有一套龐大的世家提供人力、糧食、武備、金錢等支持。
這不是姬清顏短時間內能趕上的。
歐陽燁說三年可以解決,如果李彥信了,那就是真傻。
所以,看來還得從其他方麵對姬清顏做進一步扶持,還能確保接下來幾年合作地可持續性。
尤其是硝石供給的可持續性。
等趙禹安置好歐陽燁後,李彥召他入宮。
李彥問道:“你覺得這一次跟晉國的合作能夠順利進行多久?”
趙禹說道:“臣不敢隱瞞陛下,恐怕也不會持續太久,因為林良沅一定會從中作梗。而且我們還不能與林良沅合作。”
“為什麽?”
“晉國必須有三公主,沒有任何人能代替她。如果我們幫助林良沅對付她,魏軍很快會滅掉晉國,那樣對我們不利。”
“林良沅不知道這個道理嗎?”
“他知道,可勢不隨人,林良沅其實可以退而求其次投降魏國,雖然不能做右相了,卻也能因為靈武林家的原因,在魏國朝堂做大官。所以他與我們的結盟,一定不夠堅定。”
“你說到重點了。”李彥道,“以目前的絲綢和布匹,恐怕還不足以加快姬清顏的實力。我們還需要想別的辦法,不知道你有沒有其他辦法?”
趙禹想了想,說道:“靈武郡的林家,最大的底氣之一是他們掌握了靈武郡那個巨大的鹽池,煉出來青白鹽,青白鹽遠銷各方,林家賺得盆滿缽滿。如果可以在這方麵打壓林家,三公主可以進一步滲透晉國。但……”
“但什麽?”
“如果我們真的有辦法,但也不能讓姬清顏過於強大,最好是她和林良沅形成平衡,這樣對我們最利。隻是要做到這一點,恐怕不可能。”
“打壓林家的青白鹽嗎?”
“是的。”
李彥想了一會兒說道:“有辦法。”
“陛下如果想要強行封鎖,是不可能的,因為民間走私,官府管理非常麻煩,地方上利益太大,很多人會欺上瞞下地去做,無法根除。而且林良沅的青白鹽還賣給魏國,您就算花費大量人力去切斷,林良沅還可以與魏國做這筆買賣。”
“朕並不是說要切斷。”
“還請陛下明示。”
“朕的意思是,如果我們製造出一種可以代替青白鹽的鹽,是不是可以對林家形成製衡。”
“如果我們能製造出一種可以代替青白鹽的鹽,當然可以對林家形成製衡。但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一種鹽,比林家的青白鹽更好。而且林家青白鹽因為產地量多,賣的並不貴。”
“那就是了,我們可以造出一種鹽來代替林家的青白鹽。”
“陛下,臣愚鈍……”
“這件事你就不必操心了,朕會想辦法。”
趙禹更加疑惑地看著李彥:“陛下,茲事體大,不可輕言……”
“你看朕像是亂說的嗎?”
“若陛下真的能拿出來,那肯定最好不過了!”
“你且先退下,接下來朕要你確保硝石供給的充足。”
“陛下放心,臣一定會好好督促這件事。”
等趙禹退下後,李彥開始思考精鹽這個問題。
他以前沒有提煉過,也不知道能否成功,但現在既然有需要,那還是要試一試的。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曹謙德來求見。
“陛下,臣聽到消息,魏國想要派使者到江寧來。”
“陛下聖明,外臣到此,就是為了這件事。”
“那就請說出你的要求吧。”
“其實也沒有太多要求,希望陛下能保持絲綢和布匹供貨的充足。”
“你們還想要多少?”
“有多少呢?”
“貨量是充足的。”
“五十萬匹可以嗎?”
“五十萬匹恐怕有點多了。”
“那陛下到底有多少呢?”
“五十萬匹也可以滿足你,不過朕也要提一個要求。”
“請陛下明示。”
“去年到今年,與魏賊打了很多仗,這你是知道的。”
“是的,外臣知道。”
“我大夏死傷不可謂不慘重,我們的藥物供應不上,聽說鄯州一帶有不少藥材,我們需要那裏的藥材。”
“這沒問題。”
歐陽燁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對了,陛下,三公主給您寫了一封信。”
“哦。”
李彥接過來看起來。
這封信主要還是對李彥的感謝,以及之前冒犯的道歉。
那娟秀的小字之間傳達出了姬清顏的真情實感。
至少讀起來的確挺感人的。
但李彥是一邊稱讚,一邊看起來很高興,一邊心裏毫無波瀾。
“三公主的真誠朕感受到了。”
“所以陛下想要的藥材,外臣認為沒有問題,不知陛下想要哪些呢?”
“主要是硝石。你也知道,有些士兵受傷,傷口浮腫,硝石入藥可以消腫。”
歐陽燁點了點頭,表示這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需要的量有點多。”李彥歎了口氣,“你們最好也準備一些,誰都無法預料到魏賊下一次進攻是什麽時候。”
“陛下提醒得是,陛下需要多少,我們就提供多少。”
李彥笑道:“不必把話說那麽滿,未必能滿足。”
“據外臣了解,鄯州有很多硝石,我們也經常從那裏采取後入藥,陛下想要多少,外臣都盡量去滿足。陛下對我們的支持和信任,外臣都銘記於心。”
這話的意思是,隻要絲綢和布匹都滿足,硝石絕對滿足。
咱們現在是合作、聯盟,互惠互利。
李彥等的就是這句話。
消腫的藥其實不少,硝石隻是其中一種,大夏並不缺消腫的藥。
李彥之所以如此,是不想讓歐陽燁懷疑自己真實的用途。
“有你這句話,朕就放心了。”
接下來,就交給趙禹跟歐陽燁談雙方具體的需求、操作和執行了。
有了晉國硝石的供給,火藥就可以開始量產。
不過李彥還是覺得就目前的情況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姬清顏的確很厲害,這一次她解決了晉國秦州的問題,贏得了更大的聲望,接下來必然還會增加自己的派係。
在晉國朝堂的話語權也會大大增加。
可她的對手林良沅不是一個簡單的權臣,而是背後有一套龐大的世家提供人力、糧食、武備、金錢等支持。
這不是姬清顏短時間內能趕上的。
歐陽燁說三年可以解決,如果李彥信了,那就是真傻。
所以,看來還得從其他方麵對姬清顏做進一步扶持,還能確保接下來幾年合作地可持續性。
尤其是硝石供給的可持續性。
等趙禹安置好歐陽燁後,李彥召他入宮。
李彥問道:“你覺得這一次跟晉國的合作能夠順利進行多久?”
趙禹說道:“臣不敢隱瞞陛下,恐怕也不會持續太久,因為林良沅一定會從中作梗。而且我們還不能與林良沅合作。”
“為什麽?”
“晉國必須有三公主,沒有任何人能代替她。如果我們幫助林良沅對付她,魏軍很快會滅掉晉國,那樣對我們不利。”
“林良沅不知道這個道理嗎?”
“他知道,可勢不隨人,林良沅其實可以退而求其次投降魏國,雖然不能做右相了,卻也能因為靈武林家的原因,在魏國朝堂做大官。所以他與我們的結盟,一定不夠堅定。”
“你說到重點了。”李彥道,“以目前的絲綢和布匹,恐怕還不足以加快姬清顏的實力。我們還需要想別的辦法,不知道你有沒有其他辦法?”
趙禹想了想,說道:“靈武郡的林家,最大的底氣之一是他們掌握了靈武郡那個巨大的鹽池,煉出來青白鹽,青白鹽遠銷各方,林家賺得盆滿缽滿。如果可以在這方麵打壓林家,三公主可以進一步滲透晉國。但……”
“但什麽?”
“如果我們真的有辦法,但也不能讓姬清顏過於強大,最好是她和林良沅形成平衡,這樣對我們最利。隻是要做到這一點,恐怕不可能。”
“打壓林家的青白鹽嗎?”
“是的。”
李彥想了一會兒說道:“有辦法。”
“陛下如果想要強行封鎖,是不可能的,因為民間走私,官府管理非常麻煩,地方上利益太大,很多人會欺上瞞下地去做,無法根除。而且林良沅的青白鹽還賣給魏國,您就算花費大量人力去切斷,林良沅還可以與魏國做這筆買賣。”
“朕並不是說要切斷。”
“還請陛下明示。”
“朕的意思是,如果我們製造出一種可以代替青白鹽的鹽,是不是可以對林家形成製衡。”
“如果我們能製造出一種可以代替青白鹽的鹽,當然可以對林家形成製衡。但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一種鹽,比林家的青白鹽更好。而且林家青白鹽因為產地量多,賣的並不貴。”
“那就是了,我們可以造出一種鹽來代替林家的青白鹽。”
“陛下,臣愚鈍……”
“這件事你就不必操心了,朕會想辦法。”
趙禹更加疑惑地看著李彥:“陛下,茲事體大,不可輕言……”
“你看朕像是亂說的嗎?”
“若陛下真的能拿出來,那肯定最好不過了!”
“你且先退下,接下來朕要你確保硝石供給的充足。”
“陛下放心,臣一定會好好督促這件事。”
等趙禹退下後,李彥開始思考精鹽這個問題。
他以前沒有提煉過,也不知道能否成功,但現在既然有需要,那還是要試一試的。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曹謙德來求見。
“陛下,臣聽到消息,魏國想要派使者到江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