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軍事改製
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康六年正月,東線魏軍陸續開始撤兵,包括漢江段的魏軍水師。
當然,魏無忌沒有把所有的兵力全部撤走,而是留下五萬兵馬在魏國徐州的琅琊郡作為防禦夏軍的邊軍。
其餘一共包括水師在內的十五萬兵馬全部撤走。
按照魏無忌這一次的總兵力來推算,包括之前陸康一把火燒掉的明遠的右路軍,幾個月之內,魏軍一共折損了近十五萬大軍。
夏軍的損失就更加慘重。
正月十五日,夏丘郡,李彥帶著他的兵馬又迴到了這裏。
並且在夏丘郡的邱縣駐紮下來。
邱縣縣令張嚴前來覲見。
“臣參見陛下,恭祝聖安。”
“誒,你是魏國的臣子,應該自稱外臣。”李彥很嚴謹地更正道。
“是是,外臣參見陛下,恭祝聖安。”
“朕問你,為何隻有五百隻羊?”
“小縣是邊陲之地,民生艱苦,隻有這麽多了,請陛下恕罪。”
“放屁!朕前兩個月在宜城縣待的時候,他們跟朕說,你們這邊的羊比他們更多,他們給了朕九百九十七隻羊,還欠三隻,昨天聽聞朕迴來了,連夜派人送來的!”
“陛下,他們騙您的……”
“哦,這樣啊。”李彥擺了擺手,王元吉立刻招唿幾個禁衛軍將張嚴往外拖。
“記得喂狗,別浪費了。”張嚴被拖到門口的時候,李彥補充了一句。
張嚴這才意識到自己是要被拖出去砍掉的,嚇得臉都白了,連忙掙紮:“陛下,饒命啊!陛下,羊有很多,但都是那幾個大家族家裏,外臣也沒辦法。”
“那你要不帶個路?”
“外臣願意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王元吉,你帶上禁軍,去找他們,就說王師來討伐逆賊,為解救他們於水火,他們出點羊就行了。”
王元吉一聽,人都懵了,這理由可真特麽的……
“是!奴婢這就去!”
王元吉剛出去不久,趙禹進來。
“陛下,哥舒總督的信。”
“快拿來!”
李彥快速看起來,看完後忍不住笑起來:“好!幹得漂亮!”
“哥舒星帶著騎兵把半個兗州犁了一遍,滅了七個郡望,魏帝派出大量騎兵,但他沒有與魏軍作戰,迂迴之後便開始返迴。”
“哥舒總督返迴,東線魏軍會不會不撤兵了?”
“不會,現在局勢完全變了,魏國的宋州之地在我們手裏,魏崇延絕不會坐視不管,從今以後,魏國必須在宋州駐紮重兵。”
“那我們現在可以趁機拿到宋州所有的城池。”
“恐怕我們現在隻能拿到楚丘郡了。”李彥說道,“如果繼續北上,我軍勢必要在那裏停留,魏主已經在調兵遣將,我軍連續數月征戰,已經疲憊,不宜再戰。”
一邊一直沉默不言的張文澤心中震撼,皇帝陛下何時對局勢的安排如此了得了?
“張卿,你怎麽看?”
張文澤愣了一下,反應過來連忙說道:“陛下說的是,接下來我們還得與魏賊在宋州對峙,我軍恐怕需要增加兵力。”
“要增加多少?”
“楚丘五萬,睢陽五萬,兩郡相互接應。”
李彥點了點頭,說道:“張卿說的有道理。宋州總督一直空缺,你此次立了大功,這個總督就你來做。”
張文澤又是一愣,連忙拜道:“陛下,臣此次沒有聽從陛下的命令,是大罪。”
“是大罪,朕沒說不罰你,你不聽調令是大罪,但守護長陽,掩護許多百姓撤退,又拖住了魏合,給秦州減輕了很大的壓力,這是大功一件,功過相抵,朕不追究。另外在長平之戰中突襲魏軍,這是大功,擢升總督。”
說完,李彥看向趙禹,問道:“朕這賞罰沒問題吧?”
“陛下賞罰分明。”趙禹說道。
“臣拜謝陛下!”
“你現在要做的是兩件事,一是統計戰死者,申請撫恤金;二是招募新的兵馬,朕的禁軍肯定不能留給你駐守宋州。”
“臣明白!”
“趙禹。”
“臣在!”
“你現在就可以派人去梁京找魏合了。”
“現在就要開始跟魏國合作了嗎?”
“不是跟魏國,是先跟魏合合作,先把貨給他。”李彥指著地圖說道,“朕想好了,之後魏國與我們合作,就在楚丘設置一個邊貿互市的地方,魏國商人想要過來,就在指定的地方做買賣。”
“是。”
“陛下是要跟魏國做買賣?”張文澤大感震驚。
李彥便解釋了一遍他的計劃,張文澤更加震撼。
還能這麽玩?
“邊境要維持穩定,維持穩定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朕相信交給你是可以的。”
“承蒙陛下器重,臣赴湯蹈火。”張文澤激動地說道,“但臣有一個問題。”
“什麽問題?”
“我們還是用募兵製嗎?”張文澤突然說道,“臣以為,魏國的府兵製倒是不錯,兵源充足,且軍費低。”
“我們還是用募兵製,府兵製不適合我們。”李彥正麵迴答張文澤的問題,“府兵製是建立在均田的基礎上的,均田製需要將人丁固定在田裏,漢江以南,重商業,人口流動頻繁,這不符合推行均田製。所以我們依然使用募兵製。”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李彥繼續說道,“府兵製兵源充足,可士兵並非職業士兵,無法長期駐紮邊境,需要輪調,如此便無法滿足高頻率的戰爭,魏國現在是世兵製和府兵製並行。綜上所述,我們還是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來,而不是看到別人的不錯就照搬。”
張文澤更加震驚,皇帝用簡短的幾句話就闡述出了這個問題的核心。
這……這簡直是治世明君啊!
趙禹也很震驚,沒想到皇帝對於府兵製和募兵製的優劣,心中如此清楚。
甚至分析到兩國不同的國情上。
“募兵的確容易募到一些兵痞流氓,朕打算設立一個監察院,專門監察軍紀,監察院裏再設立一個軍事法庭,士兵們遇到不公,可以直接上訴。”
“朕想著,士兵由朝廷養著,士兵得為國家賣命,士兵必須服從關鍵,嚴格的管教。既然我們要求士兵服從嚴格關鍵,那也需要保障士兵個人不受到無端的欺辱。雙向付出,才能長久啊!”
這番話,又直接把趙禹和張文澤震驚的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隻覺得皇帝陛下在看待一些問題的時候,幾乎全部在核心點上。
尤其是張文澤,他長期在軍中,對軍隊非常了解。
這時,外麵傳來王元吉的聲音:“陛下,京師傳來消息,說有大臣把皇後請出來了。”
當然,魏無忌沒有把所有的兵力全部撤走,而是留下五萬兵馬在魏國徐州的琅琊郡作為防禦夏軍的邊軍。
其餘一共包括水師在內的十五萬兵馬全部撤走。
按照魏無忌這一次的總兵力來推算,包括之前陸康一把火燒掉的明遠的右路軍,幾個月之內,魏軍一共折損了近十五萬大軍。
夏軍的損失就更加慘重。
正月十五日,夏丘郡,李彥帶著他的兵馬又迴到了這裏。
並且在夏丘郡的邱縣駐紮下來。
邱縣縣令張嚴前來覲見。
“臣參見陛下,恭祝聖安。”
“誒,你是魏國的臣子,應該自稱外臣。”李彥很嚴謹地更正道。
“是是,外臣參見陛下,恭祝聖安。”
“朕問你,為何隻有五百隻羊?”
“小縣是邊陲之地,民生艱苦,隻有這麽多了,請陛下恕罪。”
“放屁!朕前兩個月在宜城縣待的時候,他們跟朕說,你們這邊的羊比他們更多,他們給了朕九百九十七隻羊,還欠三隻,昨天聽聞朕迴來了,連夜派人送來的!”
“陛下,他們騙您的……”
“哦,這樣啊。”李彥擺了擺手,王元吉立刻招唿幾個禁衛軍將張嚴往外拖。
“記得喂狗,別浪費了。”張嚴被拖到門口的時候,李彥補充了一句。
張嚴這才意識到自己是要被拖出去砍掉的,嚇得臉都白了,連忙掙紮:“陛下,饒命啊!陛下,羊有很多,但都是那幾個大家族家裏,外臣也沒辦法。”
“那你要不帶個路?”
“外臣願意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王元吉,你帶上禁軍,去找他們,就說王師來討伐逆賊,為解救他們於水火,他們出點羊就行了。”
王元吉一聽,人都懵了,這理由可真特麽的……
“是!奴婢這就去!”
王元吉剛出去不久,趙禹進來。
“陛下,哥舒總督的信。”
“快拿來!”
李彥快速看起來,看完後忍不住笑起來:“好!幹得漂亮!”
“哥舒星帶著騎兵把半個兗州犁了一遍,滅了七個郡望,魏帝派出大量騎兵,但他沒有與魏軍作戰,迂迴之後便開始返迴。”
“哥舒總督返迴,東線魏軍會不會不撤兵了?”
“不會,現在局勢完全變了,魏國的宋州之地在我們手裏,魏崇延絕不會坐視不管,從今以後,魏國必須在宋州駐紮重兵。”
“那我們現在可以趁機拿到宋州所有的城池。”
“恐怕我們現在隻能拿到楚丘郡了。”李彥說道,“如果繼續北上,我軍勢必要在那裏停留,魏主已經在調兵遣將,我軍連續數月征戰,已經疲憊,不宜再戰。”
一邊一直沉默不言的張文澤心中震撼,皇帝陛下何時對局勢的安排如此了得了?
“張卿,你怎麽看?”
張文澤愣了一下,反應過來連忙說道:“陛下說的是,接下來我們還得與魏賊在宋州對峙,我軍恐怕需要增加兵力。”
“要增加多少?”
“楚丘五萬,睢陽五萬,兩郡相互接應。”
李彥點了點頭,說道:“張卿說的有道理。宋州總督一直空缺,你此次立了大功,這個總督就你來做。”
張文澤又是一愣,連忙拜道:“陛下,臣此次沒有聽從陛下的命令,是大罪。”
“是大罪,朕沒說不罰你,你不聽調令是大罪,但守護長陽,掩護許多百姓撤退,又拖住了魏合,給秦州減輕了很大的壓力,這是大功一件,功過相抵,朕不追究。另外在長平之戰中突襲魏軍,這是大功,擢升總督。”
說完,李彥看向趙禹,問道:“朕這賞罰沒問題吧?”
“陛下賞罰分明。”趙禹說道。
“臣拜謝陛下!”
“你現在要做的是兩件事,一是統計戰死者,申請撫恤金;二是招募新的兵馬,朕的禁軍肯定不能留給你駐守宋州。”
“臣明白!”
“趙禹。”
“臣在!”
“你現在就可以派人去梁京找魏合了。”
“現在就要開始跟魏國合作了嗎?”
“不是跟魏國,是先跟魏合合作,先把貨給他。”李彥指著地圖說道,“朕想好了,之後魏國與我們合作,就在楚丘設置一個邊貿互市的地方,魏國商人想要過來,就在指定的地方做買賣。”
“是。”
“陛下是要跟魏國做買賣?”張文澤大感震驚。
李彥便解釋了一遍他的計劃,張文澤更加震撼。
還能這麽玩?
“邊境要維持穩定,維持穩定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朕相信交給你是可以的。”
“承蒙陛下器重,臣赴湯蹈火。”張文澤激動地說道,“但臣有一個問題。”
“什麽問題?”
“我們還是用募兵製嗎?”張文澤突然說道,“臣以為,魏國的府兵製倒是不錯,兵源充足,且軍費低。”
“我們還是用募兵製,府兵製不適合我們。”李彥正麵迴答張文澤的問題,“府兵製是建立在均田的基礎上的,均田製需要將人丁固定在田裏,漢江以南,重商業,人口流動頻繁,這不符合推行均田製。所以我們依然使用募兵製。”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李彥繼續說道,“府兵製兵源充足,可士兵並非職業士兵,無法長期駐紮邊境,需要輪調,如此便無法滿足高頻率的戰爭,魏國現在是世兵製和府兵製並行。綜上所述,我們還是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來,而不是看到別人的不錯就照搬。”
張文澤更加震驚,皇帝用簡短的幾句話就闡述出了這個問題的核心。
這……這簡直是治世明君啊!
趙禹也很震驚,沒想到皇帝對於府兵製和募兵製的優劣,心中如此清楚。
甚至分析到兩國不同的國情上。
“募兵的確容易募到一些兵痞流氓,朕打算設立一個監察院,專門監察軍紀,監察院裏再設立一個軍事法庭,士兵們遇到不公,可以直接上訴。”
“朕想著,士兵由朝廷養著,士兵得為國家賣命,士兵必須服從關鍵,嚴格的管教。既然我們要求士兵服從嚴格關鍵,那也需要保障士兵個人不受到無端的欺辱。雙向付出,才能長久啊!”
這番話,又直接把趙禹和張文澤震驚的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隻覺得皇帝陛下在看待一些問題的時候,幾乎全部在核心點上。
尤其是張文澤,他長期在軍中,對軍隊非常了解。
這時,外麵傳來王元吉的聲音:“陛下,京師傳來消息,說有大臣把皇後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