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麵麵相覷,隻覺得皇帝說的這些似乎有些荒誕,但也沒有人真的去跟皇帝抬杠。


    “臣倒是對目前魏國有些了解。”趙禹接過話來繼續說道,“魏國畢竟雄踞天下最富裕的土地,在大周時期,那片土地人丁最旺盛的時候達到了兩億,三百年的征戰,現在恐怕也就八千萬了吧。”


    李彥心頭一動,魏國居然有這麽龐大的人口?


    穿越的這半年多,他讀完了夏國所有的官方文獻,大夏的總人口也就才三千多萬。


    當然,吳國時期,總人口一度達到七千萬,二十年前魏滅吳之戰,那場浩劫無數人喪命。


    看來這個對手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強大得多啊!


    在這種時代,人就是最大的資源。


    製度是利用資源的一種手段,偏偏魏國不僅僅人多,土地廣袤肥沃,製度也在進行前所未有的改革。


    相比之下,現在的大夏,不僅僅邊關破碎,內部更是烏煙瘴氣。


    總人口連魏國的一半都不到,與北方的廣袤平原相比,南方還多山。


    這以後打持久戰,也沒想象的那麽好打!


    李彥理清了一下思路,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現在是推斷魏國極限狀態下到底能動員多少兵力。


    李彥看了趙禹,說道:“八千萬,按照一千二百萬戶來推算。兵戶可能在一百萬左右,不過魏無忌在魏國推行府兵製,解除了一些兵戶,但府兵製比世兵製更靈活。如果魏國全國上下都施行府兵製,魏國在極限下動員,是可以讓五分之一戶上戰場的,每戶出一人。”


    李彥之所以得出這個數據,其實是根據曆史上唐初的數據推演出來的。


    唐初貞觀年間,在籍戶數大概300左右,府兵人數60萬。


    這就是府兵製最大的優勢。


    這種製度,相當於全民皆兵。


    朝廷從稅收中做出退讓,給府兵免除一定的稅,來換取兵力。


    “那魏國豈不是能動員出兩百萬兵力?”劉文靜驚訝地說道。


    “目前還無法動員那麽多,聽說魏無忌的改製,才剛剛開始,並且沒那麽順利,朕推測,大概為魏國減少了十萬世兵製的兵戶,擴充了二十萬戶府兵。”


    “臣鬥膽,陛下這個數值是如何推測出來的?”趙禹問道。


    “任何改製,都是循序漸進,魏國若有一百二十萬戶兵戶,若一口氣全部取消,魏國將無兵可用。若取消一半,魏國實力大減。改製的第一步不是要看到成效,而是要測試新政是否可行,相關的數值是否增加,增加的不多也沒關係。而且最重要的是看過去的官僚貴胄,是否反對。”


    李彥如此一說,不僅僅趙禹,哥舒星也頗有些詫異。


    皇帝陛下如此年輕,將國家製度的變更也理解得如此透徹?


    “十萬是最安全是一個數額,取消十萬兵戶,讓地方每一個公卿貴胄拿出一點名額出來,大家均攤一下,那便不多了。若你把拔一千支鵝毛,最好不要在十隻鵝身上拔,而是要在一百支鵝身上各拔十支。”


    “魏無忌能這樣拔出來,也算是有本事了。”趙禹感慨道。


    要知道,世兵製,那可是地方官僚公卿的私兵。


    人家私人養的兵,籍貫在私人手裏,怎麽可能把這些兵戶轉換成朝廷下麵的正常戶籍呢?


    李彥心裏道:這也不是沒辦法,魏無忌還有另一個厲害的點是情報網,他在大夏布置了完整的情報網,在魏國內部必然也有。那些官僚和公卿有什麽把柄,他八成手裏都有證據。等要那些公卿把部分私兵轉出來的時候,他們不敢不轉。


    當然,魏無忌也不敢太過分,否則就會魚死網破。


    “如此說來,現在的魏國,在極限的動員下,是可以動員出一百三十萬人來的?”


    李彥把話題轉了迴來。


    “是的,應該可以。”趙禹說道。


    “此次魏國已經發兵五十萬南下,秦州魏國有十五萬兵馬,原本的宋州有十萬兵馬,這就已經七十五萬兵馬了。北線和西線,朕就算他還有二十萬兵馬,這就九十五萬兵馬了。魏主的近衛旅有多少兵馬呢?”


    “看樣子,可能在十五萬左右。”趙禹迴答道。


    “若這一次魏軍撤退,他們下一步會做什麽呢?”李彥又問道。


    “下一步……下一步應該會重新部署兵力了,畢竟魏國在南線的兵力,這些年都抽調到了北線和西線。”


    “是啊!魏國重新部署兵力,會在南線部署多少?”


    趙禹說道:“南線三十萬,北線和西線三十萬,近衛旅十五萬,剩下的數十萬,分散在地方,是不會輕舉妄動的。這是臣的猜測,未必準確。”


    “差不多,魏主隻能如此部署,不過兵力會隨著府兵製的推廣增多。”李彥說道,“也就是說,若今年我們擊退了魏軍,接下來三鎮會麵臨三十萬到四十萬的魏軍。至於魏國何時能增加多少兵力,取決於魏無忌的府兵製的推行。如此看來,這個武器倒也不是不可以提前問世,即便到時候魏軍掌握了,也無法利用兵力和資源優勢快速對我們進行打擊。”


    聽皇帝終於說迴來了,眾人更好奇到底是什麽武器。


    “諸位先去忙,容朕想想。”


    眾人吃完早飯起身:“臣等告退。”


    “王元吉。”


    王元吉從營帳外急匆匆進來:“陛下,奴婢在。”


    “把陳淩找來。”


    “是。”


    不多時,陳淩就急匆匆趕來了。


    “臣參見陛下,陛下要的火藥,現在暫時還沒有頭緒,請陛下恕罪。”


    “無妨,朕不是說火藥一事。”李彥擺了擺手,火藥還不是一硝二硫三木碳那麽粗暴簡單就能配置出來的。


    一硝二硫三木碳是一個參考,具體的比例,需要不斷去嚐試。


    李彥並不著急。


    而且就算嚐試出來,火藥所需要的原材料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開采。


    就說硝,這可是比黃金還貴的。


    “陳淩,朕這裏有一張圖,你看一看,今天安排人給朕造一台出來。”


    陳淩心中叫苦,自從上一次自己造出了那個新的紡織機,皇帝就格外器重自己了,代價就是隔三差五有新花樣就扔過來。


    這一次怕是又是什麽稀奇古怪的東西。


    陳淩拿過來仔細一看,頓時鬆了口氣。


    還好還好,隻是拋石車而已,簡單!


    但陳淩還有疑惑道:“陛下,咱們有拋石車,為何還要造?”


    “不一樣,你仔細看看。”


    陳淩再看一眼,還真不一樣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