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康臉上露出了笑容,這種笑容就像一個成年人聽到一個五歲小孩說自己能搬起三十斤的石頭一樣。


    不是嘲諷,也不是輕蔑,就是覺得對方是單純的不知天高地厚。


    “陸卿不信嗎?”


    “陛下打過仗嗎?”


    “沒有。”


    “知道前線是怎麽打仗的嗎?”


    “不知道。”


    “聽到過斧頭劈開人頭骨的聲音嗎?”


    “沒聽過。”


    陸康輕輕吸了口氣,然後端起茶杯,慢條斯理地玩弄起來,也不再看李彥。


    “陛下,若您要擋住魏軍,就不要想太多,甚至不要開口說話,把局勢交給韓帥,您可以在宮裏好好享受。”陸康低垂雙目,淡淡地說道,“當然,臣還有一個請求。”


    “什麽請求?”


    “請允許臣列一份清單,拿著這份清單,將魏銘的餘孽全部清幹淨,保證戰時不要有人在後麵亂來。”


    陸康說這話的時候風輕雲淡。


    清幹淨隻是三個字,但至少可能是一兩萬人的命,甚至還包括很多婦孺。


    “京師有朕在,卿就不必擔心有人亂來了。”


    “那更應該多慮。”


    “陸卿如此頂撞朕,不怕朕殺了你?”李彥笑道。


    “臣如果怕死,就不會來了。”


    看來這家夥真是油鹽不進啊!


    這種人就是刺頭,但能力極強。


    做大領導的,絕對不能因為刺頭頂撞自己就要搞人,那樣的領導能成什麽大氣候?


    馭下,尤其是很強的下屬,不談情緒,要談價值。


    強者都看重價值,強者不需要情緒安慰,情緒對他們來說是廉價的,不值一提的。


    他們在麵對困難的時候,不需要別人安撫。


    隻有弱者,整天無病痛吟,四處宣泄。


    很顯然,陸康是強者。


    陸康的目標是保住夏國,或者說保住漢江以南,抵擋住魏國。


    要搞定陸康,就要跟他的目標達成一致,甚至說服他按照自己的策略來。


    這一次對抗魏,陸康是關鍵人物!


    “好!朕現在要的就是你這種人!”李彥突然將茶杯用力地放在案上,發出一聲響,目光堅定,“若魏軍集結主力攻打徐州,卿能守多久?”


    “看來陛下也有自己的策略?”


    “是的,朕有自己的策略。”


    “不行的,陛下,您連仗都沒有打過,您的策略都停留在了紙上。”


    “朕問你,若魏軍集結主力攻打徐州,你能守多久?”


    “魏軍過不了徐州防線!”


    “若魏國主力盡出,攻打徐州,你能守多久?”


    “多少主力?”


    “三十萬!”


    “陛下認為魏國會以三十萬主力攻打徐州?”


    “會!”


    “為何不是中線的宋州或者西線的秦州?”陸康問道,“擊破宋州,渡江而下就是京畿,而且汴河連通汴州梁京和宋州睢陽,又南下入漢江,魏軍隻需要發兵擊破宋州,便可從國內源源不斷運輸糧草和兵力。”


    “汴河入漢江,有劍門關,劍門關易守難攻,魏軍的糧草無法過劍門入江。”李彥說道,“打中線,魏軍就隻能攻破睢陽,卻無法越過劍門關,最後隻能在宋州南部、漢江以北修建堡壘城池,對劍門展開圍困,我軍可水師增援劍門,扼守防線。魏軍打宋州這不是上策。”


    陸康微微一驚,再看李彥的眼神,有些變化了,剛才的輕蔑也少了幾分。


    其實陸康根本就不打算聽李彥談論邊防問題的,他認為那都是浪費時間,所以他才直接提要求讓李彥將權力交給韓世忠,自己在皇宮裏喝酒睡女人就夠了。


    但沒想到李彥居然還能分析出中線的利弊來。


    “那以陛下來看,何為上策?”陸康來了興趣。


    “若我是魏主,用三路齊發,但主力會打徐州。”


    “為什麽不打西線的秦州?”陸康又問道。


    “秦州雖然是我朝西大門,秦州一破,魏軍可順江而下,避開劍門關,直接兵臨京畿,但魏軍在秦州沒有水師,若他攻破秦州,我軍可調度戰船到南岸渡口,秦州戰場會陷入持久戰中。”


    說到這裏,李彥目光直視陸康的眼睛:“魏軍強大,且國力充沛,但你知道魏主在此次南下中最怕什麽嗎?”


    陸康也直視著李彥的眼睛,他心裏越來越震驚。


    這真的是那個昏君說出來的話?


    “最怕什麽?”陸康忍不住問道。


    “最怕的就是持久戰,而且是陷入西線的持久戰,所以一定會主力打東線,因為那樣更快!”


    陸康故作鎮定地問道:“臣愚鈍,不慎理解。”


    “陸卿可是名將出身,怎麽可能不理解朕的這句話?”


    “請陛下賜教。”陸康嚴肅起來。


    “從徐州南下後,便是常州,常州沿河道抵達姑蘇,姑蘇以及太湖周圍,是我朝東部賦稅重地,除了田賦,商稅也非常充足。魏軍若擊垮我大夏東南,控製常州和蘇州,這仗就不用再打下去了!”


    “陛下說隻要控製常州和蘇州,就不用再打了?”


    “是的,沒錢了。這比打西線要快得多!”


    “西線有我朝精銳。”陸康道:“魏國當年快速攻破姑蘇,東線全部淪陷,先帝從秦州起兵東征,一路勢如破竹,常州和蘇州丟失,先帝一樣擊退了魏軍!”


    “先帝當年在奪迴太湖之後,才真正反轉局麵,在太湖之戰前,先帝的兵馬隨時可能失敗。”


    “太湖之戰前,先帝六戰六捷,何談失敗?”


    “六戰六捷,錢糧卻已經損耗殆盡,太湖一戰,是破釜沉舟之戰,奪得太湖區域,魏軍在蘇州主力喪失殆盡,我軍拿迴蘇州,快速補充了錢糧,開始真正對魏軍的反攻!可這一次,誰能說再複刻太湖之戰?”


    陸康整個人都被震驚住了。


    如果說前麵都還有紙上談兵的嫌疑,到分析當年李恪的太湖之戰的時候,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一般人談到太湖之戰,隻會談到五萬夏軍是如何以少勝多,擊潰二十萬魏軍的。


    說什麽太湖之戰是大夏的立國之戰,決定打太湖是太祖的英明決策。


    但實際上,當時魏軍主力雲集太湖周邊,構造了鋼鐵一樣的防線。


    打太湖是夏軍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從空間縱深和時間來看,不立刻拿迴蘇州,夏軍連一個月都支撐不了。


    “陛下,韓帥跟您說了很多啊!”


    “這些不是韓帥跟朕說的,韓帥也還不知道朕的抗魏策略。朕之所以還沒有跟他說,是因為這個策略裏,你才是最關鍵的那個人!朕得先跟你確認!”


    “臣?”


    “沒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