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三、提婆達多品 分二:戊一、明昔日達多通經釋迦成道;戊二、明今日文殊通經龍女作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二十一麵,我們看丁三的“提婆達多品”。這一品是跡門流通的第三品。在跡門的正宗當中,佛陀有三周說法。三周說法,蕅益大師用四個字作一個總結,就是“會權入實”。所以,整個三周說法的目的,就是把我們三乘的修學人會歸到一佛乘的實相的真理。
這是什麽意思呢?我們簡單地說明一下。當我們凡夫在三界投胎的時候,每一個人內心當中都有一個我相的執取。就是我跟你是不一樣的,你跟我也不一樣,有一種各自的我相的執取。
這個我相的執取,它會有兩種特色:第一個,攀緣;第二個,主宰。所以,當我們慢慢長大以後,我們開始去追求我們喜歡的財富、感情跟名聲。然後呢?追求以後,去掌控它,使令它的整個發展隨順我們的心意。這個我相的執取包括攀緣、包括主宰,它的結果,就牽動了第八識的生死業力。
所以,為什麽我們平常的凡夫眾生,不管修多大的善法,你都不會了生死?因為我們都是用我相的執取去造善。這樣子的輪迴的情況,就使令我們的生命出現了一種不安穩的狀態。有時候這個我相起慚愧心,它會造善,就成就人天的果報;有時候這個我相開始放逸,就開始造罪,就墮落到三惡道。
所以,我們凡夫在沒有學佛之前,我們的生命是不安穩的,你沒辦法對來生做規劃。沒有一個人知道來生會去哪裏,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因為我相的執取使令我們清淨本然的心中出現了一個水泡,每一個人就被這個自我意識給框住了。這個水泡有時候是生天,有時候到三惡道去。這個水泡去哪裏,我們是不能作主的。
直到有一天我們開始學佛。我們學佛剛開始是學三乘的教法,聲聞、緣覺、菩薩。學哪一個教法,就是看你過去的善根。這個自我的相狀開始接觸到四諦、十二因緣,開始觀察無常、無我,這個時候,在我們的心中開始出現涅盤寂靜的相狀。有些人一開始就修菩薩道,受菩薩戒,布施、持戒、忍辱,那麽出現的是一種六度的功德相。
所以,我們學佛以後,就會出現什麽相狀呢?你會發覺,你的自我的相狀慢慢地縮小,調伏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法相的執取,用法來取代我。當然,這個法是佛陀說的聖法,所以相對清淨而且穩定。所以,我們慢慢地從業力跟煩惱當中解脫出來了,開始趨向於空性的涅盤,趨向於六度的功德。
但這個地方有個問題,就是仍然有相狀,可能執取功德相,可能執取涅盤寂靜相。那麽這樣子解脫道以後,有個問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以,我們三乘的修學,因為執著一個法相的關係,使令我們跟佛道永遠絕緣。因為成佛,它的因地不能有相狀,這是基本要求,一定要離相清淨而發菩提願。就是,你所做的是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什麽心態去做。它強調你因地的發心。這個因地錯了,你後麵就全部錯了。
所以,當我們修三乘法以後,好處是從生死的我相趨向於清淨的法相。但是這個法相的問題必須學《法華經》才能解決。因為,在《法華經》上佛陀很明確地說出來什麽是你內心的真實相,就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就是說,佛陀雖然施設種種的法相,但佛陀告訴你“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你不能怪我,是你執著。我用這個法相來引導你離開了三界,我用涅盤寂靜相來引導你,我用六度的功德相來引導你。但是凡夫從法相產生執著,這個不關佛陀的事情。因為佛陀講得很清楚,“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所以,《法華經》為什麽是必經的過程?因為我們從我相趨向於法相,從法相到離相,這個就是會權入實了。你不學《法華經》,你就很難體驗到佛陀施設這個相狀到底是為什麽。是讓我們住進去嗎?還是隻是借相修心?所以到了法華會上,我們開始知道,真正的內心的世界是沒有相狀的,是我們自己從無相當中捏造一個相狀,然後給自己自我設限。不管是我相也好,還是法相也好。我相的設限更嚴重。不管是哪一種,隻要是相狀就有限量,你就不可能成就萬德莊嚴。
諸位!我們想想看,為什麽你成佛以後可以盡未來際地受用?就是你成佛以後,你的常樂我淨,生生世世到盡未來際不會停止了,你的功德是無限量的。如果我們今天是一個有限量的因地,怎麽可能招感一個無限量的果報呢?所以你因地一定要離相,你的果報才能離相。所以整個成佛之道,因跟果要怎麽樣?互相隨順。果報是沒有相狀,你因地也要沒有相狀。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整個佛陀三周說法告訴我們,怎麽從權法的法相當中迴歸到我們的本來麵目——離相的清淨心。
三周說法以後,佛陀講了<法師品><見寶塔品>,讚歎離相的功德,包括因地的功德、果地的功德,甚至於在<見寶塔品>把十方的應身佛都請過來作證。到了<提婆達多品>,它的目的不是作證,叫做引證。前麵佛陀是以果地的功德、以過來人的功德來作證,一佛乘的因地跟果地是真實的,從果地的過來人的角度。那麽這以下佛陀引出兩個因地的事例,就是他一開始是怎麽從凡夫到三乘的修學而轉入一佛乘的,引用兩段實際的修學例子,來引證這個成佛的法華是真實的。這個地方的引證,引的是釋迦牟尼佛的例子跟龍女成佛的例子。這兩段我們在經文上會說明。<提婆達多品>的重點就是引證,引兩段的事例來實證《法華經》的真實性。
我們看附表第二十九。附表二十九,我們有兩段的說明:第一個,解釋品目;第二個,經文要義。
一、解釋品目
提婆達多,此雲天授,亦雲天熱。乃佛之堂弟,阿難之胞兄。多生多劫與佛為怨,常欲害佛。約跡門論之,實為佛之善知識。如本品中雲:“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若約本地,如大雲經雲:“提婆達多,不可思議,所有行業同於如來。”本品明示提婆達多為本師成佛之逆增上緣,故即以其人立品名。
我們看這個提婆達多。
“此雲天授,亦雲天熱。”提婆達多是梵語,翻譯成中文是天授。因為他的父親到中年的時候都沒有兒子,所以向天神祈禱而生,就把他立名為天授。第二個解釋叫天熱,就是提婆達多出生的當天,人天大眾突然之間心皆熱惱,所以叫天熱。那麽他是誰呢?他是佛陀的堂弟,阿難的胞兄,他跟阿難尊者是親兄弟。多生多劫以來是跟佛陀作為冤家,“常欲害佛”。
所以我們從兩個角度來認識提婆達多。
以跡門論之,他是佛陀的逆緣的善知識。他在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的時候扮演逆緣的角色,來增長他的六度功德。譬如在本品當中,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而成就六度的功德。這是他的跡門。
若約本地風光,約本門來說,約內心的修證來說,如《大雲經》雲:提婆達多的本地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他所有的身口意的造業,等同如來。諸位!身口意等同如來,他的基本階位是八地以上,不動地,最基本的,八地以上。本品明示提婆達多為本師成佛的逆增上緣,故即以此人立這個品名。
提婆達多,我們要從兩個角度來看他,他是比較複雜的一個因緣。從他所示現的事跡,就是跡門來說,他扮演兩個角色。第一個,他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啟蒙師父。當初釋迦牟尼佛就是跟他學《法華經》而開示悟入佛的知見的。這第一個。第二個,在佛陀的成長的整個菩薩道過程當中,他扮演逆增上緣,用逆緣來激發佛陀的增上。
這個逆增上緣是很重要的。因為《楞嚴經》上說,你修學,順逆皆方便,缺一不可。完全順境,你也是沒辦法修得好;完全逆境,你也不可能修好。所以這個地方是順逆兩個都必須要有。
但現在有個問題。我們凡夫有四種障礙,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天魔,但到初地的時候這四種障礙都沒有了。所以理論上,到初地已經沒有逆緣,沒有人敢跟你抗拒了,魔王連動都不敢動你了。那怎麽辦呢?所以必須怎麽樣?法身菩薩彼此互相示現,我示現你的魔境,你示現我的魔境,這樣子才能夠使令整個修學均衡,順逆兩個都具足。
提婆達多就是以八地菩薩的境界來示現逆緣,來作釋迦牟尼佛的逆緣,他扮演這個角色。所以這個地方,約跡門他是佛陀的啟蒙師父,逆增上緣,約本門他是八地的法身菩薩。這一段是解釋品目。
我們看第二段的“經文要義”。這個地方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二、經文要義
(一)本品初引過去,提婆達多弘傳《法華》,本師受持得成佛道,證明釋尊宣說本經,凡有見聞,皆得成佛。
這個<提婆達多品>其實是有兩段的因緣:
前半段是引釋迦牟尼佛過去的時候跟提婆達多學習《法華經》。提婆達多弘法,本師受持而成就佛道,所以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本經這個“會權入實”的觀念,凡有見聞,未來遲早會成佛的。因為,你能夠把三乘的法相功德的執取,會歸到離相的清淨心跟菩提願,那你這個怎麽樣?說明你成佛的因地成就了。
佛法其實很重視因地。就是說,如果你種的是一個蘋果的種子,你遲早會變成蘋果的,你不可能種蘋果的種子變成葡萄的,不可能。所以,你把因地弄正了,後麵的修學自然就是所謂的因緣果報就順過去了。所以《法華經》就是怎麽樣?把你的發心端正,把它變成成佛的因地。這個地方是引用釋迦牟尼佛自己的成長過程來作一個引證。
(二)次述現今文殊弘揚妙法,龍女轉身成佛之事,以此明證,一乘妙法,自行化他同成佛道。
第二段,本品“次述現今”,這個現今是指佛在世的時候,文殊菩薩到龍宮去弘揚《法華經》,龍女聽完《法華經》以後“轉身成佛”,以此明證一乘的妙法,“自行化他,同成佛道”。這個第二段是引龍女的轉身成佛。
第三段是把這兩段作一個總結。佛陀為什麽引用這兩段呢?看第三段。
( 三)本經跡門流通,凡有五品。今品引過去“天授弘經,釋尊得道”,現今“文殊說法,龍女成佛”,以此明證古今不易,先後聯輝,顯古今宏持本經之人,最為殊勝,以勸四眾效法受持宏通。
本經的跡門流通總共有五品,法、寶、達、持、安五品。這一品是第三品。它一方麵引用過去提婆達多弘經,釋迦牟尼佛聽聞《法華經》以後得道,一方麵以佛世的時候,文殊菩薩到龍宮說法、龍女成佛,這兩段的事例,來說明成佛的《法華》是怎麽樣?“古今不易。”
就是說,你學《法華經》的特點是怎麽樣?它沒有所謂的正法、像法、末法時代,跟你在什麽時代學習是沒有關係的。因為它是你自己內心的世界,清淨的心隨時存在,什麽時候迴家那是你自個兒的事,跟佛陀在不在、世界亂不亂完全沒有關係。
我們看《法華經》的特色。比方說你今天修六度,跟環境有關係,你很多因緣要具足,因為它是因緣所生法。如果說沒有一個度化眾生的因緣,你要強修六度也修不起來。修六度法就不是你說了算,你要跟眾生互動,他要跟你有緣。你要度化他,他要跟你有緣。但是,你要內觀真如,這跟所有人都沒有關係了,就看你要不要,看你方法對不對。所以,這個《法華經》的內觀真如,離相清淨心的修學,跟古代、現代、末法、像法是完全沒有關係的。所以用“前後聯輝”,用古代的跟現代的一個時空來對照,來發明“古今弘持本經之人最為殊勝,以勸四眾效法受持弘通”。
這個地方等於是用兩段來引證,一個是釋迦牟尼佛的修學,一個是龍女的修學。不過這兩段還是有點不太一樣。釋迦牟尼佛這一段的因緣偏重事修,強調釋迦牟尼佛的精進力。而龍女聽完《法華經》以後轉身成佛,偏重理觀,就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強調理觀的相應。釋迦牟尼佛這一段強調事修的精進,我們到了經文就很容易看清楚。
戊一、明昔日達多通經釋迦成道 分三:己一、明往昔師弟持經之相;己二、結會古今;己三、勸信生善
我們迴到講義來。這一品是<提婆達多品>,就是跡門流通的第三品,分成兩科。第一科,明昔日達多通經釋迦成道。這第一段的因緣就是講到,過去生提婆達多弘揚《法華經》,釋迦牟尼佛聽了《法華經》以後,在未來的修行當中終於成道。這一段裏麵有三小段。
己一、明往昔師弟持經之相 分二:庚一、長行;庚二、重頌
先看己一的“明往昔師弟持經之相”。這個“師”指的是提婆達多,他是釋迦牟尼佛的授教師;這個“弟”指的是釋迦牟尼佛。這一段講他們之間受持《法華經》的相貌。這當中分兩段。
庚一、長行 分四:辛一、求法時節;辛二、正明求法;辛三、求得法師;辛四、受法奉行
先看庚一的“長行”。長行當中分成四段。
辛一、求法時節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倦;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 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
這一段是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他的一個求法的時間點跟它的過程。爾時,佛陀,就是釋迦牟尼佛,告訴諸菩薩及天人眾,他講到自己過去的一段因緣,說,我於過去無量劫中。那麽這個時間點並沒有明顯說出來,但是應該是非常長,肯定是長過大通智勝佛。為什麽?釋迦牟尼佛在大通智勝佛的時候做十六王子,他已經是法身菩薩了,但是這個時候他還不是法身菩薩,他還是一個內凡位。在這麽長遠的時間當中,當初為了求《法華經》,希望能夠找到一佛乘的妙法,內心“無有懈倦”。
在多生多劫當中,“常作國王”,行菩薩道到後半段的時候福德力都很大。做國王的時候他並沒有去享受五欲的快樂,反而是怎麽樣?“發願求於無上菩提”,而“心不退轉”。
這個菩提心已經到了不退轉,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這個地方就說出了他當時的一個因地的階位。
我們凡夫要轉凡成聖,第一個階位叫做見道位。小乘見道位是什麽?初果。大乘見道位是初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凡成聖。
在見道位之前叫做凡位。凡位又分成兩類:一個叫外凡,一個叫內凡。
外凡就是什麽意思呢?心遊理外。像我們現在就是這樣,我們明知道內心本來清淨,但是我們內心當中並沒有在理性上安住,而是向外攀緣。那麽心遊理外的後果是什麽呢?就是理觀薄弱。雖然明白道理,但是觀行力、調伏力薄弱。所以,外凡位所做的事情,他們發菩提心以後隻能做兩件事: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因為他理觀薄弱,所以他這個時候的菩提心是很容易退轉的,遇到逆緣就很容易退轉,因為他的事修多、理觀弱。外凡,叫外凡資糧位。
等到你修到了內凡的加行位,那就不一樣了。你進入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你的理觀轉強,調伏力也增加。這個時候你內心是怎麽樣呢?心遊理內。你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真如理性裏麵活動,安住了。所以這個時候你的菩提心不退轉了,內凡位了。到了內凡位的時候,基本上,這個菩薩他會怎麽樣?他跟以前不太一樣了,他已經進入三賢位了——十住、十行、十迴向。特別是在十迴向的尾端的時候,他一定要閉關進修了,因為他即將突破見道位最後一道的根本無明。所以,他這個時候要經過暖、頂、忍、世第一的四加行,這個時候他必須要專注地、精進地在法義上思惟了。
而釋迦牟尼佛當初的這段因緣就是進入了內凡位了,四加行位了,所以他對於世間的因緣開始放下,而追求無上菩提,心不退轉。
首先我們必須把他當時的階位弄清楚。
辛二、正明求法
為欲滿足六波羅蜜,勤行布施,心無吝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仆從、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
時世人民,壽命無量。為於法故,捐舍國位,委政太子,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
前麵是說明釋迦牟尼佛求法的時間點跟他的階位,這以下就正式說明他求法的情況。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為了滿足六度功德的圓滿,他怎麽做呢?“勤行布施,心無吝惜。”六度之首,它的開始就是布施波羅蜜。那麽他當時做一個國王的時候是怎麽布施呢?我們看。“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仆從”,象馬就是當時的交通工具,還有七寶,還有國城,土地城邑,乃至於他的眷屬,妻子、奴婢、仆從,這個是外財的布施。甚至於內財的布施,佛陀的頭目腦髓、身肉手足,不惜身命。
一個菩薩能夠做到內財的布施,那就不是資糧位能夠做得到的了。所以在菩薩戒裏麵佛陀警告凡位的菩薩,不能燃身供佛,不可以的。《梵網經》是通凡通聖的,是凡聖共修的,不像瑜伽菩薩戒。瑜伽菩薩戒隻是針對凡夫。《梵網經》裏麵有很多是聖人的境界,析骨為筆、刺血為墨、燃身供佛,這都是加行位菩薩以上乃至於法身菩薩的境界。尤其是到了內凡位,他更精進。到了內凡位的時候,他的內心“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
當時的人民壽命無量,所以這個福德很大。釋迦牟尼佛為了追求一佛乘的妙法,捐舍國位,把這個國政委托太子,然後就“擊鼓宣令,四方求法”。他怎麽說呢?有誰能夠為我宣說大乘的微妙法門,吾當終身供給走使,做他的侍者。
釋迦牟尼佛的因地,諸位!你要是經論慢慢看多了就會知道,在十方諸佛的因地裏麵,他的特色叫做勇猛精進,他特別精進勇猛。當然,勇猛精進表現的方式不一樣,有些人表現在布施,有的表現在持戒,有的表現在忍辱。釋迦牟尼佛的精進特別表現在求法,這個很重要。因為整個轉凡成聖,尤其是在資糧、加行到見道的時候,他突破無明妄想就靠智慧!所以他的精進表現在求法,這個是正確的,他為了求得這個一佛乘的妙法而精進。
辛三、求得法師
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若不違我,當為 宣說。
就在釋迦牟尼佛四方求法的時候,當時在山中有一個修行人,就來到山下,跟國王稟告說:我心中有大乘微妙法的傳承,名《妙法蓮華經》;你如果能夠遵循我的教誨,當為宣說。
前麵講到釋迦牟尼佛精進求法他的條件,他開出的條件是“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他提出這個條件。那麽現在終於因緣成熟了,這也是怎麽樣?感應道交了。眾生有感,菩薩有應,終於因緣成熟。
辛四、受法奉行
王聞仙言,歡喜踴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須,采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倦。於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
國王聽到這個仙人這麽一說以後,他的內心是“歡喜踴躍”,然後就放棄了國家,舍棄了家庭,就隨仙人到山中修學。這當中他就實踐他自己的願望,“供給所須”,供給這個仙人一切的生活所需。包括什麽呢?包括到樹上采果,下河去提水,入山去拾薪柴,來設辦各種的飲食,乃至於到了晚上用身體作床座來供養他的師父,身心沒有任何的疲倦。這樣子侍奉他師父多久呢?“經於千歲。”一千年的時間,為了追求大乘妙法的緣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這段經文等於是講到釋迦牟尼佛在求法之前跟求法之後的兩種狀態。求法之前他是怎麽樣呢?他聽到仙人說我心中有大乘法,你能夠遵循我的教誨我就教你,他什麽心態呢?歡喜踴躍。這是一種善根的表現。
諸位!你怎麽知道你有大乘善根?你怎麽知道?你也不知道自己過去做過什麽事,但是你聽到佛法的時候,盡管不見得懂,但是你突然間莫名其妙產生歡喜,這說明你有善根。就是,這個文字相一進入到你心中的時候,你就莫名地歡喜踴躍,就是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個法過去生跟你的緣很深,你的善根跟這個法的因緣一定是深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釋迦牟尼佛求《法華經》,不是隻有這一生而已。他能夠聽到《法華經》這個妙法存在以後,歡喜踴躍,第一個,過去善根;第二個,精勤修學,就是今生的精進。
一個人要在今生短暫的生命當中有大突破,有兩個條件,缺一不可:第一個,你過去生要有善根;第二個,你今生要精進。沒有善根,你精進也沒有大成就;你今天有善根沒有精進,也沒有用,你今生也空過了。所以一般來說,你看看祖師傳記,大凡今生有大突破的,一定兩個條件要具足,你過去生有善根,再加上今生的努力。
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子具足的。所以他後麵講到六度功德的圓滿,我們可以從他兩個相貌——他聽到法之前的歡喜踴躍跟聽到法之後精勤的修學——這兩個就看得出來,這兩個征兆指標具足了。
這個是他整個求法的過程。
庚二、重頌 分四:辛一、頌時節求法;辛二、頌求得法師;辛三、頌受法奉行;辛四、頌結證勸信
我們看庚二的重頌。重頌當中有四段。
辛一、頌時節求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劫 為求大法故
雖作世國王 不貪五欲樂
捶鍾告四方 誰有大法者
若為我解說 身當為奴仆
那麽釋迦牟尼佛就迴憶過去學習《法華經》的因緣,說,在過去無量劫當中,我為了追求大乘的微妙法,當時雖然做一個世俗的國王,但是我內心怎麽樣呢?不貪求世間的五欲樂,乃至於捶鍾來昭告四方大眾:誰心中有大乘的微妙法的傳承,乃至於能夠為我如法地解說,我當以身體來終身地侍奉他。
那麽這一段等於是怎麽樣呢?內凡位菩薩。我們解釋一下。其實內凡位有四個階位:暖、頂、忍、世第一。
先說暖。暖是什麽意思呢?叫做道火前相。我們凡夫是沒有道火。我們凡夫是怎麽樣?我們凡夫的智慧是由文字相去帶動。“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是一個智慧相。但這個智慧相是怎麽樣?靠文字引導的,而且我們在思惟的時間很短。那麽到了加行位的時候,他跟道法的相應是長時間了,所以他就作一個比喻說,像鑽木取火。這個木材一直鑽、一直鑽、一直鑽,雖然火沒有出現,但是怎麽樣?產生溫暖的溫度了。就是這個暖位。就是他長期深入地觀察清淨心,所以,雖然清淨心的智慧的光明火沒有出現,但是已經出現了溫暖的溫度了,叫暖。
第二個,頂。這個頂也是一個譬喻,譬喻一個人爬山的時候爬到了山頂。那麽他在山頂的時候出現兩個相貌:他的身體絕大部分是處在虛空當中,但是他兩個腳還站在地麵上。那表示他怎麽樣呢?他剛好介於凡夫跟聖人之間。他心中還有一點執著,但是他一方麵也慢慢放下了。就好像一個人登到山頂,仰望四處,一片虛空,但是他的雙腳還落在無明大地上。就表示他的修學,已經快要脫離有相的無明妄想,而趨向於清淨的空性,叫做頂。
第三個是忍。這個忍是怎麽樣?安忍不動。這個地方是什麽意思呢?加強禪定。前麵的暖、頂二位是觀慧,對真如本性的觀照,但是你知道,觀照你要斷惑,你一定要禪定的幫助。所以《大智度論》上說,如果你沒有這個忍位,就像小孩子拿了一個大刀,這個刀的確是可以把樹砍斷,但是你小孩子力量太薄弱,這個樹就砍不斷。所以,忍就是加強禪定,他至少要得到初禪。
透過暖、頂的觀慧加上忍位的禪定,合起來,入世第一。世第一時間就非常短了,你一旦到了世第一,今生一定會入見道位了,因為世第一隻有幾個刹那而已。他在有漏位中最為第一,下一步就是見道位了。如果是小乘的空性就是證得初果,如果你的暖、頂所觀的智慧是真如本性,那麽見道位就是初地。
我們不知道釋迦牟尼佛因地是暖、頂、忍、世第一的哪一個階位,但是大方向,他一定是這四個階位的其中一個,因為他是一種不退轉的菩提心。
這是講到他時節的因緣。
辛 二、頌求得法師
時有阿私仙 來白於大王
我有微妙法 世間所希有
若能修行者 吾當為汝說
正當釋迦牟尼佛作為國王捶鍾告諸四方來求法的時候,在山裏麵有一個阿私陀仙人(阿私陀翻成中文叫做無比殊勝,他的修行是無比殊勝),這個時候他從山上來到山下,到了國王的處所。他就說,“我有微妙法,世間所希有”。我有大乘的微妙法門,這個大乘法門是怎麽迴事呢?是希有難遇的。如果你能夠遵循我的教導來修行,我當為汝說。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大乘法為什麽叫微妙不思議法門?
就是說,我們凡夫的思考模式,你透過文字相去解釋這個道理,永遠是對立的,你要麽就是空性,要麽就是緣起,你不可能把這兩個東西放在一起,說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這對我們來說是不思議的,你沒辦法去思惟。所以我們一開始隻能怎麽樣?仰信真如。因為我們凡夫在思考事情的時候,是要用語言相帶動。所以唯識學不是說嗎,“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凡夫追求真理,離開了能詮的法寶的文字,我們是不能在所詮的真理上去運轉的。大乘佛法是怎麽樣?不思議境。就是觀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這個是我們沒辦法去思惟的,我們隻能夠先把這個法承當下來。
那表示什麽意思呢?既然不能思惟、不能表達,那就要有傳承了。諸位!因緣法,不一定要佛陀出世。你看轉輪聖王出世,他也可以講五戒十善。空性的法門,如果你過去利根夠,你在喜馬拉雅山住,你也可以在打坐當中,“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知道無常、無我,證得我空真如,了生死。所以,空性的法門、緣起的法門不一定要傳承,是的,也不一定要佛陀出世,是的。但是中道的實相,你隻有一種方法去追求到,就是佛陀要出世,你要得到這樣的傳承。
所以阿私陀才說“我有微妙法,世間所希有”。這個不是你在打坐,自己躲在山洞裏麵就想得出來的,不可能的。這一定是他過去生當中曾經親近過諸佛,留下了這一個傳承,所以他就有這麽一個說法。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二十一麵,我們看丁三的“提婆達多品”。這一品是跡門流通的第三品。在跡門的正宗當中,佛陀有三周說法。三周說法,蕅益大師用四個字作一個總結,就是“會權入實”。所以,整個三周說法的目的,就是把我們三乘的修學人會歸到一佛乘的實相的真理。
這是什麽意思呢?我們簡單地說明一下。當我們凡夫在三界投胎的時候,每一個人內心當中都有一個我相的執取。就是我跟你是不一樣的,你跟我也不一樣,有一種各自的我相的執取。
這個我相的執取,它會有兩種特色:第一個,攀緣;第二個,主宰。所以,當我們慢慢長大以後,我們開始去追求我們喜歡的財富、感情跟名聲。然後呢?追求以後,去掌控它,使令它的整個發展隨順我們的心意。這個我相的執取包括攀緣、包括主宰,它的結果,就牽動了第八識的生死業力。
所以,為什麽我們平常的凡夫眾生,不管修多大的善法,你都不會了生死?因為我們都是用我相的執取去造善。這樣子的輪迴的情況,就使令我們的生命出現了一種不安穩的狀態。有時候這個我相起慚愧心,它會造善,就成就人天的果報;有時候這個我相開始放逸,就開始造罪,就墮落到三惡道。
所以,我們凡夫在沒有學佛之前,我們的生命是不安穩的,你沒辦法對來生做規劃。沒有一個人知道來生會去哪裏,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因為我相的執取使令我們清淨本然的心中出現了一個水泡,每一個人就被這個自我意識給框住了。這個水泡有時候是生天,有時候到三惡道去。這個水泡去哪裏,我們是不能作主的。
直到有一天我們開始學佛。我們學佛剛開始是學三乘的教法,聲聞、緣覺、菩薩。學哪一個教法,就是看你過去的善根。這個自我的相狀開始接觸到四諦、十二因緣,開始觀察無常、無我,這個時候,在我們的心中開始出現涅盤寂靜的相狀。有些人一開始就修菩薩道,受菩薩戒,布施、持戒、忍辱,那麽出現的是一種六度的功德相。
所以,我們學佛以後,就會出現什麽相狀呢?你會發覺,你的自我的相狀慢慢地縮小,調伏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法相的執取,用法來取代我。當然,這個法是佛陀說的聖法,所以相對清淨而且穩定。所以,我們慢慢地從業力跟煩惱當中解脫出來了,開始趨向於空性的涅盤,趨向於六度的功德。
但這個地方有個問題,就是仍然有相狀,可能執取功德相,可能執取涅盤寂靜相。那麽這樣子解脫道以後,有個問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以,我們三乘的修學,因為執著一個法相的關係,使令我們跟佛道永遠絕緣。因為成佛,它的因地不能有相狀,這是基本要求,一定要離相清淨而發菩提願。就是,你所做的是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什麽心態去做。它強調你因地的發心。這個因地錯了,你後麵就全部錯了。
所以,當我們修三乘法以後,好處是從生死的我相趨向於清淨的法相。但是這個法相的問題必須學《法華經》才能解決。因為,在《法華經》上佛陀很明確地說出來什麽是你內心的真實相,就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就是說,佛陀雖然施設種種的法相,但佛陀告訴你“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你不能怪我,是你執著。我用這個法相來引導你離開了三界,我用涅盤寂靜相來引導你,我用六度的功德相來引導你。但是凡夫從法相產生執著,這個不關佛陀的事情。因為佛陀講得很清楚,“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所以,《法華經》為什麽是必經的過程?因為我們從我相趨向於法相,從法相到離相,這個就是會權入實了。你不學《法華經》,你就很難體驗到佛陀施設這個相狀到底是為什麽。是讓我們住進去嗎?還是隻是借相修心?所以到了法華會上,我們開始知道,真正的內心的世界是沒有相狀的,是我們自己從無相當中捏造一個相狀,然後給自己自我設限。不管是我相也好,還是法相也好。我相的設限更嚴重。不管是哪一種,隻要是相狀就有限量,你就不可能成就萬德莊嚴。
諸位!我們想想看,為什麽你成佛以後可以盡未來際地受用?就是你成佛以後,你的常樂我淨,生生世世到盡未來際不會停止了,你的功德是無限量的。如果我們今天是一個有限量的因地,怎麽可能招感一個無限量的果報呢?所以你因地一定要離相,你的果報才能離相。所以整個成佛之道,因跟果要怎麽樣?互相隨順。果報是沒有相狀,你因地也要沒有相狀。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整個佛陀三周說法告訴我們,怎麽從權法的法相當中迴歸到我們的本來麵目——離相的清淨心。
三周說法以後,佛陀講了<法師品><見寶塔品>,讚歎離相的功德,包括因地的功德、果地的功德,甚至於在<見寶塔品>把十方的應身佛都請過來作證。到了<提婆達多品>,它的目的不是作證,叫做引證。前麵佛陀是以果地的功德、以過來人的功德來作證,一佛乘的因地跟果地是真實的,從果地的過來人的角度。那麽這以下佛陀引出兩個因地的事例,就是他一開始是怎麽從凡夫到三乘的修學而轉入一佛乘的,引用兩段實際的修學例子,來引證這個成佛的法華是真實的。這個地方的引證,引的是釋迦牟尼佛的例子跟龍女成佛的例子。這兩段我們在經文上會說明。<提婆達多品>的重點就是引證,引兩段的事例來實證《法華經》的真實性。
我們看附表第二十九。附表二十九,我們有兩段的說明:第一個,解釋品目;第二個,經文要義。
一、解釋品目
提婆達多,此雲天授,亦雲天熱。乃佛之堂弟,阿難之胞兄。多生多劫與佛為怨,常欲害佛。約跡門論之,實為佛之善知識。如本品中雲:“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若約本地,如大雲經雲:“提婆達多,不可思議,所有行業同於如來。”本品明示提婆達多為本師成佛之逆增上緣,故即以其人立品名。
我們看這個提婆達多。
“此雲天授,亦雲天熱。”提婆達多是梵語,翻譯成中文是天授。因為他的父親到中年的時候都沒有兒子,所以向天神祈禱而生,就把他立名為天授。第二個解釋叫天熱,就是提婆達多出生的當天,人天大眾突然之間心皆熱惱,所以叫天熱。那麽他是誰呢?他是佛陀的堂弟,阿難的胞兄,他跟阿難尊者是親兄弟。多生多劫以來是跟佛陀作為冤家,“常欲害佛”。
所以我們從兩個角度來認識提婆達多。
以跡門論之,他是佛陀的逆緣的善知識。他在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的時候扮演逆緣的角色,來增長他的六度功德。譬如在本品當中,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而成就六度的功德。這是他的跡門。
若約本地風光,約本門來說,約內心的修證來說,如《大雲經》雲:提婆達多的本地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他所有的身口意的造業,等同如來。諸位!身口意等同如來,他的基本階位是八地以上,不動地,最基本的,八地以上。本品明示提婆達多為本師成佛的逆增上緣,故即以此人立這個品名。
提婆達多,我們要從兩個角度來看他,他是比較複雜的一個因緣。從他所示現的事跡,就是跡門來說,他扮演兩個角色。第一個,他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啟蒙師父。當初釋迦牟尼佛就是跟他學《法華經》而開示悟入佛的知見的。這第一個。第二個,在佛陀的成長的整個菩薩道過程當中,他扮演逆增上緣,用逆緣來激發佛陀的增上。
這個逆增上緣是很重要的。因為《楞嚴經》上說,你修學,順逆皆方便,缺一不可。完全順境,你也是沒辦法修得好;完全逆境,你也不可能修好。所以這個地方是順逆兩個都必須要有。
但現在有個問題。我們凡夫有四種障礙,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天魔,但到初地的時候這四種障礙都沒有了。所以理論上,到初地已經沒有逆緣,沒有人敢跟你抗拒了,魔王連動都不敢動你了。那怎麽辦呢?所以必須怎麽樣?法身菩薩彼此互相示現,我示現你的魔境,你示現我的魔境,這樣子才能夠使令整個修學均衡,順逆兩個都具足。
提婆達多就是以八地菩薩的境界來示現逆緣,來作釋迦牟尼佛的逆緣,他扮演這個角色。所以這個地方,約跡門他是佛陀的啟蒙師父,逆增上緣,約本門他是八地的法身菩薩。這一段是解釋品目。
我們看第二段的“經文要義”。這個地方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二、經文要義
(一)本品初引過去,提婆達多弘傳《法華》,本師受持得成佛道,證明釋尊宣說本經,凡有見聞,皆得成佛。
這個<提婆達多品>其實是有兩段的因緣:
前半段是引釋迦牟尼佛過去的時候跟提婆達多學習《法華經》。提婆達多弘法,本師受持而成就佛道,所以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本經這個“會權入實”的觀念,凡有見聞,未來遲早會成佛的。因為,你能夠把三乘的法相功德的執取,會歸到離相的清淨心跟菩提願,那你這個怎麽樣?說明你成佛的因地成就了。
佛法其實很重視因地。就是說,如果你種的是一個蘋果的種子,你遲早會變成蘋果的,你不可能種蘋果的種子變成葡萄的,不可能。所以,你把因地弄正了,後麵的修學自然就是所謂的因緣果報就順過去了。所以《法華經》就是怎麽樣?把你的發心端正,把它變成成佛的因地。這個地方是引用釋迦牟尼佛自己的成長過程來作一個引證。
(二)次述現今文殊弘揚妙法,龍女轉身成佛之事,以此明證,一乘妙法,自行化他同成佛道。
第二段,本品“次述現今”,這個現今是指佛在世的時候,文殊菩薩到龍宮去弘揚《法華經》,龍女聽完《法華經》以後“轉身成佛”,以此明證一乘的妙法,“自行化他,同成佛道”。這個第二段是引龍女的轉身成佛。
第三段是把這兩段作一個總結。佛陀為什麽引用這兩段呢?看第三段。
( 三)本經跡門流通,凡有五品。今品引過去“天授弘經,釋尊得道”,現今“文殊說法,龍女成佛”,以此明證古今不易,先後聯輝,顯古今宏持本經之人,最為殊勝,以勸四眾效法受持宏通。
本經的跡門流通總共有五品,法、寶、達、持、安五品。這一品是第三品。它一方麵引用過去提婆達多弘經,釋迦牟尼佛聽聞《法華經》以後得道,一方麵以佛世的時候,文殊菩薩到龍宮說法、龍女成佛,這兩段的事例,來說明成佛的《法華》是怎麽樣?“古今不易。”
就是說,你學《法華經》的特點是怎麽樣?它沒有所謂的正法、像法、末法時代,跟你在什麽時代學習是沒有關係的。因為它是你自己內心的世界,清淨的心隨時存在,什麽時候迴家那是你自個兒的事,跟佛陀在不在、世界亂不亂完全沒有關係。
我們看《法華經》的特色。比方說你今天修六度,跟環境有關係,你很多因緣要具足,因為它是因緣所生法。如果說沒有一個度化眾生的因緣,你要強修六度也修不起來。修六度法就不是你說了算,你要跟眾生互動,他要跟你有緣。你要度化他,他要跟你有緣。但是,你要內觀真如,這跟所有人都沒有關係了,就看你要不要,看你方法對不對。所以,這個《法華經》的內觀真如,離相清淨心的修學,跟古代、現代、末法、像法是完全沒有關係的。所以用“前後聯輝”,用古代的跟現代的一個時空來對照,來發明“古今弘持本經之人最為殊勝,以勸四眾效法受持弘通”。
這個地方等於是用兩段來引證,一個是釋迦牟尼佛的修學,一個是龍女的修學。不過這兩段還是有點不太一樣。釋迦牟尼佛這一段的因緣偏重事修,強調釋迦牟尼佛的精進力。而龍女聽完《法華經》以後轉身成佛,偏重理觀,就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強調理觀的相應。釋迦牟尼佛這一段強調事修的精進,我們到了經文就很容易看清楚。
戊一、明昔日達多通經釋迦成道 分三:己一、明往昔師弟持經之相;己二、結會古今;己三、勸信生善
我們迴到講義來。這一品是<提婆達多品>,就是跡門流通的第三品,分成兩科。第一科,明昔日達多通經釋迦成道。這第一段的因緣就是講到,過去生提婆達多弘揚《法華經》,釋迦牟尼佛聽了《法華經》以後,在未來的修行當中終於成道。這一段裏麵有三小段。
己一、明往昔師弟持經之相 分二:庚一、長行;庚二、重頌
先看己一的“明往昔師弟持經之相”。這個“師”指的是提婆達多,他是釋迦牟尼佛的授教師;這個“弟”指的是釋迦牟尼佛。這一段講他們之間受持《法華經》的相貌。這當中分兩段。
庚一、長行 分四:辛一、求法時節;辛二、正明求法;辛三、求得法師;辛四、受法奉行
先看庚一的“長行”。長行當中分成四段。
辛一、求法時節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倦;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 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
這一段是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他的一個求法的時間點跟它的過程。爾時,佛陀,就是釋迦牟尼佛,告訴諸菩薩及天人眾,他講到自己過去的一段因緣,說,我於過去無量劫中。那麽這個時間點並沒有明顯說出來,但是應該是非常長,肯定是長過大通智勝佛。為什麽?釋迦牟尼佛在大通智勝佛的時候做十六王子,他已經是法身菩薩了,但是這個時候他還不是法身菩薩,他還是一個內凡位。在這麽長遠的時間當中,當初為了求《法華經》,希望能夠找到一佛乘的妙法,內心“無有懈倦”。
在多生多劫當中,“常作國王”,行菩薩道到後半段的時候福德力都很大。做國王的時候他並沒有去享受五欲的快樂,反而是怎麽樣?“發願求於無上菩提”,而“心不退轉”。
這個菩提心已經到了不退轉,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這個地方就說出了他當時的一個因地的階位。
我們凡夫要轉凡成聖,第一個階位叫做見道位。小乘見道位是什麽?初果。大乘見道位是初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凡成聖。
在見道位之前叫做凡位。凡位又分成兩類:一個叫外凡,一個叫內凡。
外凡就是什麽意思呢?心遊理外。像我們現在就是這樣,我們明知道內心本來清淨,但是我們內心當中並沒有在理性上安住,而是向外攀緣。那麽心遊理外的後果是什麽呢?就是理觀薄弱。雖然明白道理,但是觀行力、調伏力薄弱。所以,外凡位所做的事情,他們發菩提心以後隻能做兩件事: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因為他理觀薄弱,所以他這個時候的菩提心是很容易退轉的,遇到逆緣就很容易退轉,因為他的事修多、理觀弱。外凡,叫外凡資糧位。
等到你修到了內凡的加行位,那就不一樣了。你進入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你的理觀轉強,調伏力也增加。這個時候你內心是怎麽樣呢?心遊理內。你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真如理性裏麵活動,安住了。所以這個時候你的菩提心不退轉了,內凡位了。到了內凡位的時候,基本上,這個菩薩他會怎麽樣?他跟以前不太一樣了,他已經進入三賢位了——十住、十行、十迴向。特別是在十迴向的尾端的時候,他一定要閉關進修了,因為他即將突破見道位最後一道的根本無明。所以,他這個時候要經過暖、頂、忍、世第一的四加行,這個時候他必須要專注地、精進地在法義上思惟了。
而釋迦牟尼佛當初的這段因緣就是進入了內凡位了,四加行位了,所以他對於世間的因緣開始放下,而追求無上菩提,心不退轉。
首先我們必須把他當時的階位弄清楚。
辛二、正明求法
為欲滿足六波羅蜜,勤行布施,心無吝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仆從、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
時世人民,壽命無量。為於法故,捐舍國位,委政太子,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
前麵是說明釋迦牟尼佛求法的時間點跟他的階位,這以下就正式說明他求法的情況。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為了滿足六度功德的圓滿,他怎麽做呢?“勤行布施,心無吝惜。”六度之首,它的開始就是布施波羅蜜。那麽他當時做一個國王的時候是怎麽布施呢?我們看。“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仆從”,象馬就是當時的交通工具,還有七寶,還有國城,土地城邑,乃至於他的眷屬,妻子、奴婢、仆從,這個是外財的布施。甚至於內財的布施,佛陀的頭目腦髓、身肉手足,不惜身命。
一個菩薩能夠做到內財的布施,那就不是資糧位能夠做得到的了。所以在菩薩戒裏麵佛陀警告凡位的菩薩,不能燃身供佛,不可以的。《梵網經》是通凡通聖的,是凡聖共修的,不像瑜伽菩薩戒。瑜伽菩薩戒隻是針對凡夫。《梵網經》裏麵有很多是聖人的境界,析骨為筆、刺血為墨、燃身供佛,這都是加行位菩薩以上乃至於法身菩薩的境界。尤其是到了內凡位,他更精進。到了內凡位的時候,他的內心“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
當時的人民壽命無量,所以這個福德很大。釋迦牟尼佛為了追求一佛乘的妙法,捐舍國位,把這個國政委托太子,然後就“擊鼓宣令,四方求法”。他怎麽說呢?有誰能夠為我宣說大乘的微妙法門,吾當終身供給走使,做他的侍者。
釋迦牟尼佛的因地,諸位!你要是經論慢慢看多了就會知道,在十方諸佛的因地裏麵,他的特色叫做勇猛精進,他特別精進勇猛。當然,勇猛精進表現的方式不一樣,有些人表現在布施,有的表現在持戒,有的表現在忍辱。釋迦牟尼佛的精進特別表現在求法,這個很重要。因為整個轉凡成聖,尤其是在資糧、加行到見道的時候,他突破無明妄想就靠智慧!所以他的精進表現在求法,這個是正確的,他為了求得這個一佛乘的妙法而精進。
辛三、求得法師
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若不違我,當為 宣說。
就在釋迦牟尼佛四方求法的時候,當時在山中有一個修行人,就來到山下,跟國王稟告說:我心中有大乘微妙法的傳承,名《妙法蓮華經》;你如果能夠遵循我的教誨,當為宣說。
前麵講到釋迦牟尼佛精進求法他的條件,他開出的條件是“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他提出這個條件。那麽現在終於因緣成熟了,這也是怎麽樣?感應道交了。眾生有感,菩薩有應,終於因緣成熟。
辛四、受法奉行
王聞仙言,歡喜踴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須,采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倦。於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
國王聽到這個仙人這麽一說以後,他的內心是“歡喜踴躍”,然後就放棄了國家,舍棄了家庭,就隨仙人到山中修學。這當中他就實踐他自己的願望,“供給所須”,供給這個仙人一切的生活所需。包括什麽呢?包括到樹上采果,下河去提水,入山去拾薪柴,來設辦各種的飲食,乃至於到了晚上用身體作床座來供養他的師父,身心沒有任何的疲倦。這樣子侍奉他師父多久呢?“經於千歲。”一千年的時間,為了追求大乘妙法的緣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這段經文等於是講到釋迦牟尼佛在求法之前跟求法之後的兩種狀態。求法之前他是怎麽樣呢?他聽到仙人說我心中有大乘法,你能夠遵循我的教誨我就教你,他什麽心態呢?歡喜踴躍。這是一種善根的表現。
諸位!你怎麽知道你有大乘善根?你怎麽知道?你也不知道自己過去做過什麽事,但是你聽到佛法的時候,盡管不見得懂,但是你突然間莫名其妙產生歡喜,這說明你有善根。就是,這個文字相一進入到你心中的時候,你就莫名地歡喜踴躍,就是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個法過去生跟你的緣很深,你的善根跟這個法的因緣一定是深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釋迦牟尼佛求《法華經》,不是隻有這一生而已。他能夠聽到《法華經》這個妙法存在以後,歡喜踴躍,第一個,過去善根;第二個,精勤修學,就是今生的精進。
一個人要在今生短暫的生命當中有大突破,有兩個條件,缺一不可:第一個,你過去生要有善根;第二個,你今生要精進。沒有善根,你精進也沒有大成就;你今天有善根沒有精進,也沒有用,你今生也空過了。所以一般來說,你看看祖師傳記,大凡今生有大突破的,一定兩個條件要具足,你過去生有善根,再加上今生的努力。
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子具足的。所以他後麵講到六度功德的圓滿,我們可以從他兩個相貌——他聽到法之前的歡喜踴躍跟聽到法之後精勤的修學——這兩個就看得出來,這兩個征兆指標具足了。
這個是他整個求法的過程。
庚二、重頌 分四:辛一、頌時節求法;辛二、頌求得法師;辛三、頌受法奉行;辛四、頌結證勸信
我們看庚二的重頌。重頌當中有四段。
辛一、頌時節求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劫 為求大法故
雖作世國王 不貪五欲樂
捶鍾告四方 誰有大法者
若為我解說 身當為奴仆
那麽釋迦牟尼佛就迴憶過去學習《法華經》的因緣,說,在過去無量劫當中,我為了追求大乘的微妙法,當時雖然做一個世俗的國王,但是我內心怎麽樣呢?不貪求世間的五欲樂,乃至於捶鍾來昭告四方大眾:誰心中有大乘的微妙法的傳承,乃至於能夠為我如法地解說,我當以身體來終身地侍奉他。
那麽這一段等於是怎麽樣呢?內凡位菩薩。我們解釋一下。其實內凡位有四個階位:暖、頂、忍、世第一。
先說暖。暖是什麽意思呢?叫做道火前相。我們凡夫是沒有道火。我們凡夫是怎麽樣?我們凡夫的智慧是由文字相去帶動。“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是一個智慧相。但這個智慧相是怎麽樣?靠文字引導的,而且我們在思惟的時間很短。那麽到了加行位的時候,他跟道法的相應是長時間了,所以他就作一個比喻說,像鑽木取火。這個木材一直鑽、一直鑽、一直鑽,雖然火沒有出現,但是怎麽樣?產生溫暖的溫度了。就是這個暖位。就是他長期深入地觀察清淨心,所以,雖然清淨心的智慧的光明火沒有出現,但是已經出現了溫暖的溫度了,叫暖。
第二個,頂。這個頂也是一個譬喻,譬喻一個人爬山的時候爬到了山頂。那麽他在山頂的時候出現兩個相貌:他的身體絕大部分是處在虛空當中,但是他兩個腳還站在地麵上。那表示他怎麽樣呢?他剛好介於凡夫跟聖人之間。他心中還有一點執著,但是他一方麵也慢慢放下了。就好像一個人登到山頂,仰望四處,一片虛空,但是他的雙腳還落在無明大地上。就表示他的修學,已經快要脫離有相的無明妄想,而趨向於清淨的空性,叫做頂。
第三個是忍。這個忍是怎麽樣?安忍不動。這個地方是什麽意思呢?加強禪定。前麵的暖、頂二位是觀慧,對真如本性的觀照,但是你知道,觀照你要斷惑,你一定要禪定的幫助。所以《大智度論》上說,如果你沒有這個忍位,就像小孩子拿了一個大刀,這個刀的確是可以把樹砍斷,但是你小孩子力量太薄弱,這個樹就砍不斷。所以,忍就是加強禪定,他至少要得到初禪。
透過暖、頂的觀慧加上忍位的禪定,合起來,入世第一。世第一時間就非常短了,你一旦到了世第一,今生一定會入見道位了,因為世第一隻有幾個刹那而已。他在有漏位中最為第一,下一步就是見道位了。如果是小乘的空性就是證得初果,如果你的暖、頂所觀的智慧是真如本性,那麽見道位就是初地。
我們不知道釋迦牟尼佛因地是暖、頂、忍、世第一的哪一個階位,但是大方向,他一定是這四個階位的其中一個,因為他是一種不退轉的菩提心。
這是講到他時節的因緣。
辛 二、頌求得法師
時有阿私仙 來白於大王
我有微妙法 世間所希有
若能修行者 吾當為汝說
正當釋迦牟尼佛作為國王捶鍾告諸四方來求法的時候,在山裏麵有一個阿私陀仙人(阿私陀翻成中文叫做無比殊勝,他的修行是無比殊勝),這個時候他從山上來到山下,到了國王的處所。他就說,“我有微妙法,世間所希有”。我有大乘的微妙法門,這個大乘法門是怎麽迴事呢?是希有難遇的。如果你能夠遵循我的教導來修行,我當為汝說。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大乘法為什麽叫微妙不思議法門?
就是說,我們凡夫的思考模式,你透過文字相去解釋這個道理,永遠是對立的,你要麽就是空性,要麽就是緣起,你不可能把這兩個東西放在一起,說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這對我們來說是不思議的,你沒辦法去思惟。所以我們一開始隻能怎麽樣?仰信真如。因為我們凡夫在思考事情的時候,是要用語言相帶動。所以唯識學不是說嗎,“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凡夫追求真理,離開了能詮的法寶的文字,我們是不能在所詮的真理上去運轉的。大乘佛法是怎麽樣?不思議境。就是觀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這個是我們沒辦法去思惟的,我們隻能夠先把這個法承當下來。
那表示什麽意思呢?既然不能思惟、不能表達,那就要有傳承了。諸位!因緣法,不一定要佛陀出世。你看轉輪聖王出世,他也可以講五戒十善。空性的法門,如果你過去利根夠,你在喜馬拉雅山住,你也可以在打坐當中,“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知道無常、無我,證得我空真如,了生死。所以,空性的法門、緣起的法門不一定要傳承,是的,也不一定要佛陀出世,是的。但是中道的實相,你隻有一種方法去追求到,就是佛陀要出世,你要得到這樣的傳承。
所以阿私陀才說“我有微妙法,世間所希有”。這個不是你在打坐,自己躲在山洞裏麵就想得出來的,不可能的。這一定是他過去生當中曾經親近過諸佛,留下了這一個傳承,所以他就有這麽一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