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次主要的上課內容,是說明“約跡門開權顯實”。這一科的重點是說明什麽是佛陀的智慧。《法華經》把佛陀的智慧分成權法妙、實法妙,權實不二。
那麽什麽是權法呢?權法就是在因緣上的修證。佛陀為了滿足眾生的根機而開出了五乘的法門,各取所需:你喜歡追求快樂,你喜歡追求寂靜,你喜歡追求功德,佛陀用五乘的法門滿足眾生在因緣上的需求。
同時,佛陀也講出了實法,就是真如的安住。從《法華經》的意思就是說,因緣的修證跟真如的安住是互含互攝的。就是說,當你在因緣上修證的時候,是有助於你的安住;當你在真如安住,當然也有助於你因緣的修證。這兩個法門是互相資助的。為了講這個道理,佛陀在經文當中講出了三品,〈譬喻品〉〈信解品〉跟〈藥草喻品〉,說明這個“權實不二”。
〈譬喻品〉的核心思想,主要是要強調佛陀的大悲的善巧。我們看〈譬喻品〉一開始,佛陀進入三界的時候,三界是一個火宅,就是非常不安穩。在這不安穩的狀態之下,其實佛陀內心的期待是希望我們馬上能夠修《華嚴經》,從一佛乘的功德直接契入佛法界。但是眾生是排斥的,沒辦法接受,所以佛陀馬上調整策略,而“舍幾用車”。這個“幾”當然就是一佛乘的功德,這個“車”就是三乘的教法,就說明佛陀的大悲重點在於善巧。他知道眾生是不能改變,眾生隻能引導,所以佛陀在《法華經》講出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說:“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就是說,佛陀是一個大威德的境界,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但是他不能進入到我們內心來改變我們,不可能。他知道不可能。就是說,佛陀如果用佛的力量強迫我們修學,後果就是“墜於三惡道”,很多人會排斥、毀謗甚至於修學外道。
所以我們看〈藥草喻品〉,佛陀麵對我們眾生的根機,他的態度就是恆順,恆順眾生。我們因為無量劫的生命經驗,已經形成了根機,佛陀必須要尊重我們的過去,作為一個佛陀他都不能改變我們。這就是為什麽佛陀大悲的重點——後麵加一個“善巧”。如果佛陀隻有大悲、沒有善巧,那現在的佛弟子要少掉一大部分。所以我們從〈譬喻品〉當中可以感受到佛陀的大悲,他隨時在調整自己的腳步來滿足眾生的需求。
到了〈信解品〉,當然是弟子們自己陳述自己修學的經驗,我們從〈信解品〉可以看出眾生的堅固的執著。聲聞人最早跟佛陀父子相見的時候是相見於華嚴時。佛陀講《華嚴經》,開顯這種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我們看聲聞人看到功德莊嚴是“恐怖疾走”,害怕、逃走。聲聞人寧可在貧窮的街巷裏麵打工,寧可去掃廁所,他也不願意去接受佛陀顯現的珍寶。所以,這眾生的執著是非理性的。你說你為什麽這樣?他就是這樣子,沒有為什麽。說,為什麽極樂世界這麽好,你還是選擇在輪迴?他就是這樣!所以,“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就是,我們看別人很清楚,但是你自己落在執著的時候你就是這樣子。所以,執著隻能引導,不能改變。佛陀不斷地用方法改變他,說,好,先滿足你!你喜歡做卑賤的工作,我就讓你掃廁所,然後慢慢地掌管家務,最後長者付財。所以,麵對執著,隻能夠慢慢地改變,就是用引導的方式。我們從〈信解品〉看得非常清楚,佛陀隻能夠等待、包容,沒有其他的方法。
到了〈藥草喻品〉就清楚了,權實不二,強調佛法的圓融無礙。你不要看佛法表麵上叫你布施、叫你持戒、叫你修空觀,好像跟成佛之道都沒什麽關係。你錯了!佛陀的每一個法就像天上的法雨,它在滋潤我們的枝葉花果的同時——你看,今天下了一場雨,草長大了,樹也長大了,但是你可曾知道,它的根也長大了,這個樹根跟大地更加堅固地結合在一起了。所以,佛法在開顯我們的法門的時候,表麵上讓我們做一些權法,其實,當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我們已經不知不覺地在迴家了。這就是佛法巧妙的地方,就是讓你修學而不覺知。所以,到了〈藥草喻品〉就說明了,其實佛陀是非常善用權法實法的一種相互的操作,表麵上滿足我們的根機,實際上佛陀悄悄地把我們帶迴家,這個是佛陀最高明的智慧。
我們現在迴答問題,看第二段的〈信解品〉。我們這次問題比較多,考慮時間的關係,我們把問題分成兩類:一個是一般性的問題,我們迴答以後就不作深入討論,知道什麽情況就可以了;另外一種是屬於關鍵性的問題,我們可以作深入的研討。關鍵問題有四題,我到時候會強調。
第一題就是一般性的問題。
【學員提問】請示師父,在〈信解品〉中,窮子在華嚴上悶絕躄地,故而佛陀隻能先度根熟的大乘菩薩;凡夫二乘,如聾如啞。那麽這些華嚴會上的大菩薩,過去生在因地是否必須也要經曆窮子的誌意下劣,先三乘的修學,才能在華嚴時感得佛陀一乘的教授?也就是娑婆世界眾生兩段式的修學,在十方世界是否具有普遍性?
【師父答疑】是的,我們每一個人的修學都是如此。可以說,十方諸佛都是從凡夫修上來的,沒有例外,沒有一個人一出生就成佛的。所以,兩段式的修學,就是先權法、再實法,是通於十方諸佛世界的。這一點在〈方便品〉講得很清楚。釋迦牟尼佛在〈方便品〉廣引五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乃至於釋迦佛跟十方諸佛,五佛的說法,沒有一尊佛是直接講實法的,沒有。都是先為實施權,再開權顯實。蕅益大師在解釋這一段的時候說,不但是穢土,乃至於淨土也都是要兩段式,都是要先講三乘,再會歸到一佛乘。
那麽為什麽這樣子呢?因為我們今天學佛是從輪迴以後再來學佛的。我們今天學佛不是從零開始,不是從真如本性,我們是經過長時間的輪迴以後,經曆過很多的生命經驗,經過很多的不正確的知見的熏習,然後才來學佛的。所以,每一個佛弟子是帶了妄想執著再進入佛法的。是這樣子的一個情況。他以前的妄想執著帶入佛法,他修學佛法當然也帶了妄想執著,他不可能馬上改變。所以佛陀是先滿足眾生的需求。
什麽叫妄想執著呢?簡單地說就是有所得。這是我們輪迴的特性。你說這個人為什麽喜歡工作?你真的以為他喜歡工作嗎?未必。他是透過工作去換取他的生命中的快樂、衣食。你說,我是做義工的!那你起碼是追求來生的快樂。你說我來生快樂也不追求!那一定追求成就感。成就感是感受,也是一種追求。凡夫在娑婆世界輪迴,他就是有所得,這是特色。所以他這種心態來到佛教,他也是用有所得去拜懺、去持戒、去念佛的。所以一定是先權法再實法。
所以諸位!你把權實二法的操作——理觀的安住、權法的修證搞清楚,以後不管你去哪裏,你去淨土也好,你去娑婆世界繼續輪迴也好,你一定用得到。因為權實二法,在你成佛之前,你是一定要麵對的,沒有例外。你說,我到了極樂世界就可以直接契入實法!極樂世界是提供一個好的環境,你內心的世界還得慢慢改變。
所以《法華經》的權實二法是普遍性的。就是,你把這一套的方法操作學會以後,你以後去哪裏都用得到,這個在十方世界是具有普遍性的。
這個是《法華經》的特點,它是通於十方世界的。每一尊佛都是兩段式的教授,先權後實,沒有例外。
我們看第二題。第二題是核心的問題,我們可以深入地討論。
【學員提問】在〈信解品〉中,小乘聖者以種種譬喻自述迴小向大的心路曆程與佛陀的善巧安排。對大乘的修行人,佛陀的布局為何?若以〈信解品〉喻說的方式,大乘行者迴家成佛的過程為何?
【師父答疑】大乘的行者迴家的過程,我們看附表第十七,以佛教的四種因緣觀來說明。
我們先看小乘是怎麽迴家的。小乘人是要解決生死業力才迴家的。他因為出離心重,所以佛陀讓他迴家以後掃廁所、除糞,就是透過五蘊身心來調伏我們的煩惱跟業力,追求涅盤寂靜。所以,聲聞人的迴家重點在於出離,就是滅除罪業,滅除生死業力。
那麽菩薩是怎麽迴家?我們看賴耶緣起。菩薩迴家之前,他是有兩個特點,菩提心跟空正見。什麽叫菩薩?就是他在因緣當中多少開始修六度了,可能他有所偏重,或者重視布施、持戒、忍辱,或者止觀,所以菩薩的迴家跟聲聞人迴家過程不太一樣。聲聞人迴家的重點在掃廁所;菩薩迴家以後,他第一個先掌管家務,他不會解決業力的問題。就是,菩薩的重點要積功累德,淨罪集資,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他的重點是創造功德。菩薩一迴家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佛陀一定讓他先掌管家務。
聲聞人的迴家還有一點不太一樣。聲聞人對家的認同是很薄弱的。我們看,聲聞人迴家以後,他工作的時候是在家掃廁所,你知道他晚上睡哪裏,你知道嗎?他沒睡在家裏麵,他是“止宿草庵”。聲聞人不敢在家裏麵睡覺,他在外麵蓋一個小茅蓬,晚上的時候去那邊睡覺。所以,他是沒有在真如安住的,他隻是迴家,隻是把它當作打工。菩薩一迴家,他一定會在家裏麵睡覺,他對家是認同的。所以菩薩理觀的時候是直通正念真如,聲聞人隻能夠觀照空性。所以嚴格來說,聲聞人的迴家,重點在工作。
但是,菩薩也有問題,他兩個問題。雖然菩薩的迴家級別高一點,他直接掌管家務,但是他是一個凡位的菩薩,他還是有攀緣心。所以他的心態會在安住真如跟心外求法當中不斷地流動。一下子正念強,他安住真如,知道無所得,生命的重點在曆練,我不可能在今生得到任何東西,人生的目的隻是托彼六度、顯我自性。他認為說,我在幫助別人,其實是幫助自己的,開顯自性的功德。他有時候正念現前,是這樣。但有時候,資糧位菩薩,你也知道,就是心不決定,他有時候一動攀緣的心,他也是心外求法。所以菩薩的迴家是不穩定的,這一點比聲聞人還糟糕。聲聞人相對穩定,聲聞人他息諸緣務,他專心地追求涅盤,雖然他沒有迴家,但是他廁所每天掃。而菩薩會在迴家跟離家出走中間不斷地變化,一下子又跑掉了,一下子迴家了,一下子跑掉了。當然佛陀都包容,佛陀沒有任何意見。
當然,佛法有不可思議的引導力,隻要你不放棄,慢慢地你迴家的次數、時間就會慢慢拉長。拉長以後,菩薩最後他要繼承家業,一定有一件事情,他一定要迴去,還是要掃廁所的,因為生死業力遲早要了的。所以菩薩迴家以後,他是先掌管家務,因為他以前就是在六度裏麵,他知道這功德的進出,什麽東西要利他,什麽時候自利。他對珍寶的操作,他在沒有迴家之前就做這事了。所以迴家以後,他掌管家務一段時間,他遲早還要去掃一次廁所,可能他掃廁所的時間會短一點。就是說,菩薩要了生死,他也是要麵對業力的問題,除非他往生到淨土去,這是一個捷徑。他隻要不離開,不走捷徑,他到了十信位走完以後,資糧位走完進入加行位的時候,他就要解決業力的問題了。你庫房管完你一定要有段時間把廁所掃幹淨的。
所以這個地方也就是說,廁所是一定要掃的,是早掃晚掃的問題。就是掃廁所跟掌管家務這兩個是一定要做的。當然菩薩他的智慧高,他的我執、法執如果相對淡薄,他在解決生死這一塊會快一點。最後他迴去掃完廁所就直接入了初地,就進入法界緣起,授記作佛。這個是菩薩迴家的過程,不太一樣。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在凡夫菩薩這邊,如果我們再細分的話,有人又分類說,有的人理觀特別強,有的人事修特別強。那師父是不是可以在譬喻下麵再詳加說明:理觀強的人、事修強的人雖然都是菩薩,可是他們在迴家的過程裏麵又是什麽樣的一個情況呢?謝謝師父!
【師父答疑】理觀跟事修各有各的專長。理觀強的人,我們一般來說叫做智增上菩薩;事修強的人,我們一般叫悲增上菩薩。的確是菩薩有兩種。
有一種菩薩,他就是喜歡跟眾生結緣,他不太喜歡在佛堂裏麵修止觀的,這種人的確是有。那麽事修強的菩薩,可能在家裏麵待的時間短一點,這個人容易心外求法,因為他理觀薄弱,是吧?你長時間沒有靜坐,沒有學《法華經》,喜歡跟眾生廣結善緣,積集資糧,悲增上就是這樣子。所以事修強的菩薩,他可能不會那麽快去掃廁所,他在輪迴的時間會拖長一點。
那理觀強的菩薩,他覺得成就功德多少沒關係,他會很快去解決生死業力的問題。他知道輪迴的問題要趕快解決,不能拖,所以他掌管一段家務以後,一定要到廁所,去把五蘊裏麵的煩惱、業力解決掉。所以菩薩就有兩種:悲增上、智增上。你廁所不掃,它永遠就放在那裏,就這樣子,這業力的問題。
當然,理觀強的菩薩,也比較容易往生到十方淨土去,那這個時候廁所掃不掃就不是問題了。到淨土去,他沒有輪迴的問題了,它提供你一個很長的壽命,它有佛陀的住世,是吧?所以他就等於是,我們套一個專業名詞,叫做橫超三界,他是走捷徑出去了,這叫帶業往生。業一帶走,那廁所就不用掃了,是不是?所以這是個人的選擇了。
當然他也是沒有選擇。你說你選擇,其實你也沒的選擇,因為你的根機就是這樣,你是悲增上的,難不成你馬上要變成智增上?你也做不來,是吧?一天到晚喜歡跟眾生結緣的,你叫他改,他也改不了;喜歡打坐的,他發菩提心,不表示他要馬上跟眾生接觸。
你看菩薩戒也講,我們的三聚淨戒,重點在“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菩薩重點在自利。在菩薩戒裏麵說,菩薩為了自利,他在修學當中不想讓人家幹擾,他可以放棄利他,暫時放棄利他。他可以做如是念:我不是要放棄眾生,而是我現在有更多的加行要做。所以菩薩能夠作如是思惟而不傷害菩提心,就是說,等我成就道業再來度化眾生。這個在菩薩戒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佛陀對於“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是定得很嚴格,但是,“誓度一切眾生”,佛陀是定得比較寬鬆,他可以讓你用隨喜。我看到別人做,我隨喜,不表示我要投進去,不一定。就是菩薩可以先思惟,我要先解決我的生死業力,再迴入娑婆度有情,這個是可以的。
所以,智增上理觀強,跟悲增上事修強還不太一樣。你看菩薩,有些菩薩他福報很大,他人緣結得很廣,但是他是生死凡夫;有些菩薩智慧很高,他是一個聖人,但是他沒什麽人緣,他過去生就是這麽迴事,因為他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解決生死問題了。
你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跟眾生結緣,那麽諸法因緣生,那就是你的選擇了。你把時間放在真如,你就要放棄因緣所生法;你把時間用來經營因緣法,你就要放棄真如。凡位的菩薩你不可能說是“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可能你沒有那個本事。所以你要去跟眾生結緣,你就要犧牲你的生死問題,就是這麽一個情況。
【學員提問】信解和勝解的區別是否在於,勝解會有更深刻的身體經驗?比如說“何期自性”這兩句話,弟子有一次仔細體會這兩句以加深信解,然後在心裏起佛號,有一種特別舒適、仿佛身心都融化的感覺,至少跟平時隻是嘴上過過不一樣,這是否是離安住進一步了?又則我們平時在修持上應如何加強契入實法的因種?
【師父答疑】我們先把信解跟勝解做一個說明。信解其實就是聞慧,聞所成慧。他聽聞以後知道這麽一迴事,但是這個法並沒有在心中留下一種根。什麽叫根?信、進、念、定、慧。這個五根不具足,他頂多也可能就是一個信根,可能連正念的念根都不具足。那麽勝解就不一樣了。勝解,基本上他是從信解,再加上觀照,加上發願。他信解真理,觀照功德,然後發願成就。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方說念佛,很多人的佛號是停留在信解。他知道佛號很好,但是他本身沒有經過對佛號的功德的思惟而產生堅定的願力,所以他這個佛號念起來是很容易被妄想打斷的。但是你如果是一種勝解式的念佛,你是對淨土的佛號產生信解,產生觀照,產生發願。這個重點在觀照,其實就是你對這個法的深入觀照。
你看善導大師他怎麽觀照。他說我們怎麽對佛號產生勝解?就是說,你要觀想我是生死業障凡夫,無量劫來沒有出離的力量,我自己沒有力量解決生死問題,而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他一定可以救拔我。我自己在完全沒有力量的情況之下,我隻有一個選擇,就對阿彌陀佛通身靠倒。你慢慢地觀察到這樣的一個情況,就是佛號在你生命當中是你唯一的救拔,這個時候你會從一種“我想要念佛”而提升到“我一定要念佛”,這個是勝解,你做這件事情有堅固的願力。如果沒有願力的人,反正我有空我就念念佛,沒空我就不念佛了,所以他不會把生命當作是一種願望、當作一種使命來完成的,所以這個地方產生的力量是薄弱的。
其實同一個法門,你的心態很重要。你認為這個法對你可有可無,那這是一種力量;你認為這個法是我一定要做的,那又是一種情況。所以,法是無自性的,“諸法無性,盡隨心轉”。你準備得好,你像樹,你有根,雨水下去,你這棵樹就不斷增長。你這棵樹是沒有根的,就是養在花瓶裏的,那你這個就是一時的高興。所以你看有些人,念佛念了一輩子,他來生不一定會念佛,因為這個佛號沒有在他心中生根,問題在這兒。他這個佛號就是,他有需要的時候,他剛好身體有病痛,遇到障礙,就把佛號拿來念一念,念完以後就把它給放了。所以這個佛號在他心中並沒有構成所謂的“一心歸命,通身靠倒”,他跟佛號沒有建立一個非常密切的關係,這種人來生是不一定會念佛的。
但是如果你今天對佛號的定調,是“我生命中唯一的救拔”,離開了佛號我就完了;要印光大師的決心說,你就觀想,我今天離開了佛號,來生就直接到三惡道去了。你有這種想法的話,那個佛號跟你的關係就非常密切了,那個佛號在你心中生根了。這就是一個善根力的念佛,這個佛號跟你就生生世世脫不了關係了,你心中有佛號,佛陀心中也有你了。是這麽迴事。
所以你怎麽樣加強你的善根?信解、觀照、發願,重點在觀照。就是你把佛法聽完以後,你有沒有真正地去消化它,然後把這個法跟你的生命做一個連結。
所有的法都要跟你連結,你看修菩提心也是這樣。菩提心再好,如果你認為菩提心跟你沒有關係,那它就是它,你就是你。你一定要思惟說,我如果不修菩提心,我就是一個卑賤的眾生,我什麽都不是。思惟菩提心的功德,說是“王子墜地,功超群臣”。我是一個凡夫,發了菩提心,我就生長在佛家!你看阿羅漢功德這麽大,他帶一個弟子,弟子經過田園的時候看到農夫的辛苦,起了一念的菩提心,阿羅漢馬上請他走前麵。他的弟子什麽事都沒有做,是一個凡夫,他就一念的菩提心,阿羅漢有神通,就馬上請他走前麵。
所以,法門會不會在你心中落根,就是你一定要把這個法跟你的生命結合在一起。我一定!我非常需要它!這個法就會在你心中落根。如果這個法門對你來說,你認為可有可無,那這個法就輕輕地從你心中走過去,是什麽痕跡都沒有留下了。
所以,其實我們修習法門不一定要多。你看有些人一輩子修了很多東西,什麽東西都沒有留下來,什麽都沒有。拜懺的時候他也去拜懺,做義工他也去,他修了一輩子,他的心中全部是妄想跟執著,佛法對他來說叫做結緣。有些人一輩子就做一件事情:我這一輩子就是不打妄語,我把口業守好!就是他把它當一迴事,這也是一種善根。
所以諸位,這個法有沒有在心中落下根,是你決定的。你把它當一迴事,這個法就住下來了;你不把它當一迴事,你這一輩子就算把佛法什麽都學過了,你也還是妄想顛倒。就這樣子。所以為什麽你要修皈依?就是這樣子,心態很重要。你把佛法當作哲理來研究,跟把它當作一種宗教、一種皈依式的修學,那就不一樣,完全不一樣。所以這個地方就是看你了,看你的心態了。
下一段,〈藥草喻品〉。
【學員提問】請師父慈悲,再次說明在草木的生長過程中,雨水及大地的相互關係。
【師父答疑】好,這也是一般性的問題。這個〈藥草喻品〉講兩件事:一個叫做滋潤,一個叫做生長。雨水跟草木叫做滋潤,就是雨水一下,草木得到滋潤。那麽草木得到滋潤以後,當然就是什麽樣呢?各自生長,叫“無差而差”。草吸收的水少,就長出它草的這一部分;樹吸收的水多,它長出了水果。那麽雨水跟草木所要表達是一種權法,五乘的因果,各自有各自的善根的增長。
草木跟大地的關係就不一樣,草木跟大地的關係叫做“差而無差”。就是,大地是平等的,每一個人的根跟大地的結合,對於大地來說它是平等。所以,雨水跟草木是一種權法的增上,而草木跟大地強調的是一種真如的安住。就這樣子。我們一般隻看到了草木的生長,我們看不到真如的安住這一塊,因為真如安住是在大地以內。
我們舉一個例子好了,就是這個草木的生長跟大地的安住,我們舉一個例子。比方說你布施。布施是一個雨水。對不對?你修布施的時候,你做義工的時候,你受到布施的法的滋潤,你來生會得到富貴的果報,我們一般人是這樣解讀。但是你可曾想過,當這個布施的法在你心中運轉的時候,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緣、果、報,布施為法界,一切法趣布施。這個布施的法是在你內心轉動啊!就是說,你知道你這個富貴果報是怎麽來的嗎?你不知道。你以為是布施給你的。錯!這個布施其實某種程度已經在啟動你自性的功德。就是說,布施為相,帶動布施的心,帶動成就布施的自體,產生布施的潛在的功能,而成就布施的因地,而有各式的因緣,最後有布施的結果,最後迴歸心性,如是本末究竟等。其實,你在布施,你同時也跟真如本性在互動。真如本性就是你要不斷地互動,真如內熏,你越動它,這個真如就越有活力。
所以,我們表麵上看到了樹產生了水果,但是你看不到這個布施跟你的自性是怎麽互動的,這隻有佛陀知道。這樣懂嗎?
就是說,佛陀表麵上施設布施的法,你以為說你布施要成就富貴,其實布施是拉近你跟真如的距離,更重要的是這一點。從佛陀的眼光,他要的是這一塊。當然,你如果修理觀,那更快,效果更好;你不修理觀也可以。佛陀說,你自己不知道。但是,盡管你不知道,你的布施在你的心中運轉的時候,其實你的內心跟真如更接近了。所以每一個法都是權實不二。在我們來看好像是權法,但在佛陀來看,你在權法得到你要的,但是你的真如也在增上。當然這個法在你的心中有烙下更深的力量,就看你自己有沒有產生一種皈依、觀照、發願,這個才是關鍵。你自己心態的準備也是一個因素。
我們看下一個,這一個是一個核心問題,我們會深入地討論。
【學員提問】〈藥草喻品〉的核心理念是“權實不二”。但作為末法時代的凡夫,我們對佛法雨露的希求具有多元化的傾向,雖然內心仰慕成為大樹,但是遇事逢緣還是容易落入小樹、中草乃至小草的心量,因為,雖然有了一定的信解,但是修證上還差得很遠。請示師父:一、平時如何了解自己、認識自己?二、學習了《法華經》,如何做到把內心的菩提願景穩定維持在大樹的水平?
【師父答疑】這個是從〈藥草喻品〉的權實不二的概念,提出兩個問題:
第一個,我們平時如何了解自己,認識自己?
我們一般人很容易了解別人,對不對?你把你周遭人的個性都抓得清
清楚楚,結果你不了解你自己。因為你很少去靜坐觀心,你很少觀察你自己。其實,你不斷地去靜坐、觀察你的內心活動,你會發覺你的內心有一個趨勢。每一個人的內心的活動有一個軌則的。就是說你隻要看昨天,看我昨天做什麽、今天做什麽,我遇到這件事情怎麽反應,我遇到這個人怎麽反應。你把你自己的內心活動畫一條曲線,你發覺你的內心是有一定的軌範的,你內心有章法的。
我們內心活動的軌範,佛陀分成三類:
第一個,你特別喜歡追求安樂。對世間的榮華富貴、健康長壽你特別在意。我們先不講對錯了,就是你的因緣就這樣子。第一個,追求安樂。
第二個,有些人覺得,快樂對我來說沒關係,我要的是寂靜。他喜歡寂靜,因為他認為快樂你沒辦法掌控,快樂一下變成痛苦。快樂跟痛苦,這兩個是姐妹。你要快樂,你就得概括承受它帶來的痛苦。所以,有些人智慧高一點,那我快樂也不要,痛苦也不要,我追求寂靜。
第三種人追求功德。他為了功德,一個菩薩為了成就功德,他什麽都不怕。佛陀說,那種六牙白象,不管你用什麽箭去射它,菩薩為了廣度眾生,跳入生死大海,積功累德,他無所畏懼。他為了成就功德,他什麽都不怕。
當然,我們一般也不是絕對的。你說種性,其實凡夫,我看大部分都是不決定的,也追求快樂,也追求寂靜,也追求功德。那當然這是比例的問題。
那麽為什麽要了解自己呢?了解自己,你才有辦法引導你自己。諸位!我們現在生長在一個沒有佛陀的時代,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你生長在佛世,你不必了解自己。你就整天過一天、過一天,時間到了佛陀會把你叫過來,告訴你,你怎麽怎麽做,你隻要依教奉行就好了。現在可好了,佛陀不在了,所以你就不知道該怎麽辦了,整天大家就是不知道該怎麽辦,大家有藥就亂吃了。
問題是,你的時間不多,我的時間也不多,大家時間都不多了。從往生的角度,我們必須要在死亡到來之前,把我們的生命要怎麽樣?欣求極樂!就這棵樹,你要往極樂方向傾倒。這不是嘴巴講講的。
那現在問題來了,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四十八願講了很多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你要找出能夠引導你自己的。就是說,你現在為自己開藥了,你現在不是等著佛陀來開導你。咱們現在沒有窮子的幸運,窮子他一天到晚在街頭巷尾,佛陀把他帶過來,佛陀有方便力啊!但是我們今天沒有生長在佛世。就是說,依報莊嚴,宮殿樓閣,大地莊嚴,琉璃地,空中莊嚴,空中雨天曼陀羅華,各種香氣,哪一個更能夠激發你對極樂世界的好樂?正報莊嚴,你說,身體健康很重要,有些人說身體健不健康沒什麽,我要身相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跟佛陀一樣的莊嚴!有些人說,神通很重要,我不能老困在一個地方,我得要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到其他諸佛世界看看。沒關係。
就是說,你必須要找到你相應的法門,來引導你欣求極樂。你不是把《阿彌陀經》讀完了就算了。淨土宗,你要欣求極樂,佛陀講這個法的目的是要你欣求。那怎麽欣求?就是契機。你的心中自己要畫出一套極樂世界的藍圖,而這個藍圖是會讓你很想要去,而且是一定要去。這就是為什麽你要了解你自己。如果極樂世界激發不了你的興趣,那你就去不了了,那你隻會念佛。就是你會念佛,不會往生了,這個問題在這兒。
關於了解自己,有沒有問題?因為我們生長在沒有佛陀出世的時代,所以,我們不得不為自己開藥方。你自己要為自己配藥,就是什麽樣的法會讓你欣求極樂,什麽樣的法會讓你厭離娑婆。娑婆世界也是這個道理,娑婆世界有很多很多的過失,哪一個過失會讓你覺得內心會痛的:生老病死或者三惡道的痛苦,或者各式各樣的痛苦,愛別離苦,得到以後失去的痛苦。
就是說,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佛陀講了很多很多,但是你的心量有限,能夠記住的有限。你怎麽樣能夠在佛陀講的這麽多法中,配出你相應的、會讓你厭離娑婆的、讓你欣求極樂的法,讓你不斷地思惟而達到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效果?這個隻有你自己可以做。現在所有的法師隻能講通途性的佛法。你要遇到佛陀,佛陀講《法華經》,《法華經》例外,《法華經》是顯露說的;《法華經》以外的那些阿含、方等、般若,“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陀講《阿彌陀經》,你會聽到你最相應的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但是現在佛陀不在了,所以我們現在隻能講通途性的佛法,那麽個人性的佛法就靠你自己了。是這樣子的。就是為什麽要了解自己。
看下一段,我解釋第二題,菩提願的問題。我剛剛解釋認識自己,第二個是,我們如何把內心的菩提願穩定地維持在大樹的水平?菩提願是來自於智慧的支持。你說發願跟智慧是兩迴事,其實是一迴事。你沒有那個智慧,你這個願發不出來的,我不騙你。你沒有學《法華經》,你的願發得出來嗎?你不可能。
隻有通達整個生命的真相,你才會發自內心地發願。所以這個願力要不退,你就是不斷地要學習大乘經典,不斷地熏習大乘佛法的智慧,增長你的智慧的觀照。信解然後才觀照,觀照才會發願。你老是不學大乘經典,你也不聽經,你隻知道事修,你隻是去拜懺、拜佛,然後好好念念佛,你整天都不聽聞佛法,你的願就慢慢地退失掉了。
你都不知道,你的程度一直在降低。我們現在是會退轉的,十信位的菩薩是進進退退的。保持不退隻有一個方法,就是讓你自己進步,沒有其他方法。生命沒有保持原狀這個東西,我們的心是動態的,刹那刹那生滅,所以我們的生命要麽進步,要麽退步,不可能說你今天跟昨天完全一樣,沒有這迴事。所以,哪怕是進步一點點都沒關係。
其實很多菩薩不聽經,這個是很吃虧的。你不聽經,你怎麽保持你的觀照呢?你說觀照是怎麽保持呢?你一天所接觸的六根六塵,沒有一個東西會增長你智慧的,沒有。你說我靠生命的經驗增長智慧,如果你生命經驗會讓你增長智慧,佛陀就不用出世了。你懂嗎?不用出世了。生命的經驗隻會增加你的妄想。增長智慧隻有一個方法,跟佛陀、跟法學習,沒有例外,除非你是辟支佛。辟支佛他不是要成佛,但是辟支佛他過去生也是學過佛法。所以,保持大樹的水平,你就是要不斷地吸收法水,就這樣子。
【學員提問】〈信解品〉和〈藥草喻品〉的差別,是否可以理解為別五時和通五時的差別、漸次和圓頓的差別?
【師父答疑】是的,〈信解品〉是比較偏鈍根的,就是法執特別重的。所以它一定要次第,先掃廁所,再掌管家務,再長者付財,他是從事修而趣向理觀的。所以這個〈信解品〉強調別五時,是對的。
〈藥草喻品〉它強調佛法的圓融性,所以它理觀事修可以互相地交互作用。舉一個例子。比方說,你學完《法華經》,你就知道怎麽樣能夠安住大地。《法華經》是一個大地,五乘的教法就是草木。你今天學《法華經》以後,在操作五乘的時候你以大地為住,安住一念心性;那麽在權法的對治,你可以根據《阿含經》來對治煩惱,你可以根據方等時(淨土宗屬於方等時)來憶佛念佛,不障礙的。
就是說,安住大地的人,你隨時可以調整。我現在需要變成小草來調伏煩惱,你就變成小草;我今天可能要變成小樹,我要憶佛念佛。就是說,當我們能夠進入〈藥草喻品〉的理事無礙,你理觀強的人,就不一定要說先阿含、再方等、再般若,不一定,你這兩個可以同時操作。你今天操作阿含來修四念處調伏煩惱,明天修方等時憶佛念佛,可以的。這個法門你就可以怎麽樣?互含互攝,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調伏跟引導。
所以,到了法華會上的時候強調圓融性,就是法法之間可以互相資助、互相作用;就不一定要說,一定要怎麽樣。你看有些人,他的確要先學唯識再學《楞嚴經》的,他要把唯識學的這種心識活動學完以後才能進入真如。
但是有些人,他真如一通達以後,學其他地方他可以互含互攝。這個法門之間它操作,就是不一定要次第來;隻要是相應,他就可以拿過來用。
就是說,你要先找到大地,很重要。你找不到大地,那你麻煩就大了,你一個草,你就是草了,你不可能把草變成樹,不可能;法法之間的融通,對你來說,法就沒有融通性了。你掌握了大地,你可以變成一枝草,你也可以變成一棵樹,可以。當你現在需要草的營養的時候,你可以不變而隨緣,變成草;你也可以隨時迴歸大地,再從大地變成一棵樹。所以次第修、圓頓修的關鍵就是,你是不是找到了大地,這個是成敗的關鍵。下一題是核心問題。
【學員提問】生命的增上隻能在來生才能實現嗎?為什麽今生業力的消除、煩惱的減少、命運的改變都不明顯?
那麽什麽是權法呢?權法就是在因緣上的修證。佛陀為了滿足眾生的根機而開出了五乘的法門,各取所需:你喜歡追求快樂,你喜歡追求寂靜,你喜歡追求功德,佛陀用五乘的法門滿足眾生在因緣上的需求。
同時,佛陀也講出了實法,就是真如的安住。從《法華經》的意思就是說,因緣的修證跟真如的安住是互含互攝的。就是說,當你在因緣上修證的時候,是有助於你的安住;當你在真如安住,當然也有助於你因緣的修證。這兩個法門是互相資助的。為了講這個道理,佛陀在經文當中講出了三品,〈譬喻品〉〈信解品〉跟〈藥草喻品〉,說明這個“權實不二”。
〈譬喻品〉的核心思想,主要是要強調佛陀的大悲的善巧。我們看〈譬喻品〉一開始,佛陀進入三界的時候,三界是一個火宅,就是非常不安穩。在這不安穩的狀態之下,其實佛陀內心的期待是希望我們馬上能夠修《華嚴經》,從一佛乘的功德直接契入佛法界。但是眾生是排斥的,沒辦法接受,所以佛陀馬上調整策略,而“舍幾用車”。這個“幾”當然就是一佛乘的功德,這個“車”就是三乘的教法,就說明佛陀的大悲重點在於善巧。他知道眾生是不能改變,眾生隻能引導,所以佛陀在《法華經》講出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說:“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就是說,佛陀是一個大威德的境界,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但是他不能進入到我們內心來改變我們,不可能。他知道不可能。就是說,佛陀如果用佛的力量強迫我們修學,後果就是“墜於三惡道”,很多人會排斥、毀謗甚至於修學外道。
所以我們看〈藥草喻品〉,佛陀麵對我們眾生的根機,他的態度就是恆順,恆順眾生。我們因為無量劫的生命經驗,已經形成了根機,佛陀必須要尊重我們的過去,作為一個佛陀他都不能改變我們。這就是為什麽佛陀大悲的重點——後麵加一個“善巧”。如果佛陀隻有大悲、沒有善巧,那現在的佛弟子要少掉一大部分。所以我們從〈譬喻品〉當中可以感受到佛陀的大悲,他隨時在調整自己的腳步來滿足眾生的需求。
到了〈信解品〉,當然是弟子們自己陳述自己修學的經驗,我們從〈信解品〉可以看出眾生的堅固的執著。聲聞人最早跟佛陀父子相見的時候是相見於華嚴時。佛陀講《華嚴經》,開顯這種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我們看聲聞人看到功德莊嚴是“恐怖疾走”,害怕、逃走。聲聞人寧可在貧窮的街巷裏麵打工,寧可去掃廁所,他也不願意去接受佛陀顯現的珍寶。所以,這眾生的執著是非理性的。你說你為什麽這樣?他就是這樣子,沒有為什麽。說,為什麽極樂世界這麽好,你還是選擇在輪迴?他就是這樣!所以,“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就是,我們看別人很清楚,但是你自己落在執著的時候你就是這樣子。所以,執著隻能引導,不能改變。佛陀不斷地用方法改變他,說,好,先滿足你!你喜歡做卑賤的工作,我就讓你掃廁所,然後慢慢地掌管家務,最後長者付財。所以,麵對執著,隻能夠慢慢地改變,就是用引導的方式。我們從〈信解品〉看得非常清楚,佛陀隻能夠等待、包容,沒有其他的方法。
到了〈藥草喻品〉就清楚了,權實不二,強調佛法的圓融無礙。你不要看佛法表麵上叫你布施、叫你持戒、叫你修空觀,好像跟成佛之道都沒什麽關係。你錯了!佛陀的每一個法就像天上的法雨,它在滋潤我們的枝葉花果的同時——你看,今天下了一場雨,草長大了,樹也長大了,但是你可曾知道,它的根也長大了,這個樹根跟大地更加堅固地結合在一起了。所以,佛法在開顯我們的法門的時候,表麵上讓我們做一些權法,其實,當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我們已經不知不覺地在迴家了。這就是佛法巧妙的地方,就是讓你修學而不覺知。所以,到了〈藥草喻品〉就說明了,其實佛陀是非常善用權法實法的一種相互的操作,表麵上滿足我們的根機,實際上佛陀悄悄地把我們帶迴家,這個是佛陀最高明的智慧。
我們現在迴答問題,看第二段的〈信解品〉。我們這次問題比較多,考慮時間的關係,我們把問題分成兩類:一個是一般性的問題,我們迴答以後就不作深入討論,知道什麽情況就可以了;另外一種是屬於關鍵性的問題,我們可以作深入的研討。關鍵問題有四題,我到時候會強調。
第一題就是一般性的問題。
【學員提問】請示師父,在〈信解品〉中,窮子在華嚴上悶絕躄地,故而佛陀隻能先度根熟的大乘菩薩;凡夫二乘,如聾如啞。那麽這些華嚴會上的大菩薩,過去生在因地是否必須也要經曆窮子的誌意下劣,先三乘的修學,才能在華嚴時感得佛陀一乘的教授?也就是娑婆世界眾生兩段式的修學,在十方世界是否具有普遍性?
【師父答疑】是的,我們每一個人的修學都是如此。可以說,十方諸佛都是從凡夫修上來的,沒有例外,沒有一個人一出生就成佛的。所以,兩段式的修學,就是先權法、再實法,是通於十方諸佛世界的。這一點在〈方便品〉講得很清楚。釋迦牟尼佛在〈方便品〉廣引五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乃至於釋迦佛跟十方諸佛,五佛的說法,沒有一尊佛是直接講實法的,沒有。都是先為實施權,再開權顯實。蕅益大師在解釋這一段的時候說,不但是穢土,乃至於淨土也都是要兩段式,都是要先講三乘,再會歸到一佛乘。
那麽為什麽這樣子呢?因為我們今天學佛是從輪迴以後再來學佛的。我們今天學佛不是從零開始,不是從真如本性,我們是經過長時間的輪迴以後,經曆過很多的生命經驗,經過很多的不正確的知見的熏習,然後才來學佛的。所以,每一個佛弟子是帶了妄想執著再進入佛法的。是這樣子的一個情況。他以前的妄想執著帶入佛法,他修學佛法當然也帶了妄想執著,他不可能馬上改變。所以佛陀是先滿足眾生的需求。
什麽叫妄想執著呢?簡單地說就是有所得。這是我們輪迴的特性。你說這個人為什麽喜歡工作?你真的以為他喜歡工作嗎?未必。他是透過工作去換取他的生命中的快樂、衣食。你說,我是做義工的!那你起碼是追求來生的快樂。你說我來生快樂也不追求!那一定追求成就感。成就感是感受,也是一種追求。凡夫在娑婆世界輪迴,他就是有所得,這是特色。所以他這種心態來到佛教,他也是用有所得去拜懺、去持戒、去念佛的。所以一定是先權法再實法。
所以諸位!你把權實二法的操作——理觀的安住、權法的修證搞清楚,以後不管你去哪裏,你去淨土也好,你去娑婆世界繼續輪迴也好,你一定用得到。因為權實二法,在你成佛之前,你是一定要麵對的,沒有例外。你說,我到了極樂世界就可以直接契入實法!極樂世界是提供一個好的環境,你內心的世界還得慢慢改變。
所以《法華經》的權實二法是普遍性的。就是,你把這一套的方法操作學會以後,你以後去哪裏都用得到,這個在十方世界是具有普遍性的。
這個是《法華經》的特點,它是通於十方世界的。每一尊佛都是兩段式的教授,先權後實,沒有例外。
我們看第二題。第二題是核心的問題,我們可以深入地討論。
【學員提問】在〈信解品〉中,小乘聖者以種種譬喻自述迴小向大的心路曆程與佛陀的善巧安排。對大乘的修行人,佛陀的布局為何?若以〈信解品〉喻說的方式,大乘行者迴家成佛的過程為何?
【師父答疑】大乘的行者迴家的過程,我們看附表第十七,以佛教的四種因緣觀來說明。
我們先看小乘是怎麽迴家的。小乘人是要解決生死業力才迴家的。他因為出離心重,所以佛陀讓他迴家以後掃廁所、除糞,就是透過五蘊身心來調伏我們的煩惱跟業力,追求涅盤寂靜。所以,聲聞人的迴家重點在於出離,就是滅除罪業,滅除生死業力。
那麽菩薩是怎麽迴家?我們看賴耶緣起。菩薩迴家之前,他是有兩個特點,菩提心跟空正見。什麽叫菩薩?就是他在因緣當中多少開始修六度了,可能他有所偏重,或者重視布施、持戒、忍辱,或者止觀,所以菩薩的迴家跟聲聞人迴家過程不太一樣。聲聞人迴家的重點在掃廁所;菩薩迴家以後,他第一個先掌管家務,他不會解決業力的問題。就是,菩薩的重點要積功累德,淨罪集資,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他的重點是創造功德。菩薩一迴家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佛陀一定讓他先掌管家務。
聲聞人的迴家還有一點不太一樣。聲聞人對家的認同是很薄弱的。我們看,聲聞人迴家以後,他工作的時候是在家掃廁所,你知道他晚上睡哪裏,你知道嗎?他沒睡在家裏麵,他是“止宿草庵”。聲聞人不敢在家裏麵睡覺,他在外麵蓋一個小茅蓬,晚上的時候去那邊睡覺。所以,他是沒有在真如安住的,他隻是迴家,隻是把它當作打工。菩薩一迴家,他一定會在家裏麵睡覺,他對家是認同的。所以菩薩理觀的時候是直通正念真如,聲聞人隻能夠觀照空性。所以嚴格來說,聲聞人的迴家,重點在工作。
但是,菩薩也有問題,他兩個問題。雖然菩薩的迴家級別高一點,他直接掌管家務,但是他是一個凡位的菩薩,他還是有攀緣心。所以他的心態會在安住真如跟心外求法當中不斷地流動。一下子正念強,他安住真如,知道無所得,生命的重點在曆練,我不可能在今生得到任何東西,人生的目的隻是托彼六度、顯我自性。他認為說,我在幫助別人,其實是幫助自己的,開顯自性的功德。他有時候正念現前,是這樣。但有時候,資糧位菩薩,你也知道,就是心不決定,他有時候一動攀緣的心,他也是心外求法。所以菩薩的迴家是不穩定的,這一點比聲聞人還糟糕。聲聞人相對穩定,聲聞人他息諸緣務,他專心地追求涅盤,雖然他沒有迴家,但是他廁所每天掃。而菩薩會在迴家跟離家出走中間不斷地變化,一下子又跑掉了,一下子迴家了,一下子跑掉了。當然佛陀都包容,佛陀沒有任何意見。
當然,佛法有不可思議的引導力,隻要你不放棄,慢慢地你迴家的次數、時間就會慢慢拉長。拉長以後,菩薩最後他要繼承家業,一定有一件事情,他一定要迴去,還是要掃廁所的,因為生死業力遲早要了的。所以菩薩迴家以後,他是先掌管家務,因為他以前就是在六度裏麵,他知道這功德的進出,什麽東西要利他,什麽時候自利。他對珍寶的操作,他在沒有迴家之前就做這事了。所以迴家以後,他掌管家務一段時間,他遲早還要去掃一次廁所,可能他掃廁所的時間會短一點。就是說,菩薩要了生死,他也是要麵對業力的問題,除非他往生到淨土去,這是一個捷徑。他隻要不離開,不走捷徑,他到了十信位走完以後,資糧位走完進入加行位的時候,他就要解決業力的問題了。你庫房管完你一定要有段時間把廁所掃幹淨的。
所以這個地方也就是說,廁所是一定要掃的,是早掃晚掃的問題。就是掃廁所跟掌管家務這兩個是一定要做的。當然菩薩他的智慧高,他的我執、法執如果相對淡薄,他在解決生死這一塊會快一點。最後他迴去掃完廁所就直接入了初地,就進入法界緣起,授記作佛。這個是菩薩迴家的過程,不太一樣。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在凡夫菩薩這邊,如果我們再細分的話,有人又分類說,有的人理觀特別強,有的人事修特別強。那師父是不是可以在譬喻下麵再詳加說明:理觀強的人、事修強的人雖然都是菩薩,可是他們在迴家的過程裏麵又是什麽樣的一個情況呢?謝謝師父!
【師父答疑】理觀跟事修各有各的專長。理觀強的人,我們一般來說叫做智增上菩薩;事修強的人,我們一般叫悲增上菩薩。的確是菩薩有兩種。
有一種菩薩,他就是喜歡跟眾生結緣,他不太喜歡在佛堂裏麵修止觀的,這種人的確是有。那麽事修強的菩薩,可能在家裏麵待的時間短一點,這個人容易心外求法,因為他理觀薄弱,是吧?你長時間沒有靜坐,沒有學《法華經》,喜歡跟眾生廣結善緣,積集資糧,悲增上就是這樣子。所以事修強的菩薩,他可能不會那麽快去掃廁所,他在輪迴的時間會拖長一點。
那理觀強的菩薩,他覺得成就功德多少沒關係,他會很快去解決生死業力的問題。他知道輪迴的問題要趕快解決,不能拖,所以他掌管一段家務以後,一定要到廁所,去把五蘊裏麵的煩惱、業力解決掉。所以菩薩就有兩種:悲增上、智增上。你廁所不掃,它永遠就放在那裏,就這樣子,這業力的問題。
當然,理觀強的菩薩,也比較容易往生到十方淨土去,那這個時候廁所掃不掃就不是問題了。到淨土去,他沒有輪迴的問題了,它提供你一個很長的壽命,它有佛陀的住世,是吧?所以他就等於是,我們套一個專業名詞,叫做橫超三界,他是走捷徑出去了,這叫帶業往生。業一帶走,那廁所就不用掃了,是不是?所以這是個人的選擇了。
當然他也是沒有選擇。你說你選擇,其實你也沒的選擇,因為你的根機就是這樣,你是悲增上的,難不成你馬上要變成智增上?你也做不來,是吧?一天到晚喜歡跟眾生結緣的,你叫他改,他也改不了;喜歡打坐的,他發菩提心,不表示他要馬上跟眾生接觸。
你看菩薩戒也講,我們的三聚淨戒,重點在“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菩薩重點在自利。在菩薩戒裏麵說,菩薩為了自利,他在修學當中不想讓人家幹擾,他可以放棄利他,暫時放棄利他。他可以做如是念:我不是要放棄眾生,而是我現在有更多的加行要做。所以菩薩能夠作如是思惟而不傷害菩提心,就是說,等我成就道業再來度化眾生。這個在菩薩戒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佛陀對於“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是定得很嚴格,但是,“誓度一切眾生”,佛陀是定得比較寬鬆,他可以讓你用隨喜。我看到別人做,我隨喜,不表示我要投進去,不一定。就是菩薩可以先思惟,我要先解決我的生死業力,再迴入娑婆度有情,這個是可以的。
所以,智增上理觀強,跟悲增上事修強還不太一樣。你看菩薩,有些菩薩他福報很大,他人緣結得很廣,但是他是生死凡夫;有些菩薩智慧很高,他是一個聖人,但是他沒什麽人緣,他過去生就是這麽迴事,因為他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解決生死問題了。
你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跟眾生結緣,那麽諸法因緣生,那就是你的選擇了。你把時間放在真如,你就要放棄因緣所生法;你把時間用來經營因緣法,你就要放棄真如。凡位的菩薩你不可能說是“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可能你沒有那個本事。所以你要去跟眾生結緣,你就要犧牲你的生死問題,就是這麽一個情況。
【學員提問】信解和勝解的區別是否在於,勝解會有更深刻的身體經驗?比如說“何期自性”這兩句話,弟子有一次仔細體會這兩句以加深信解,然後在心裏起佛號,有一種特別舒適、仿佛身心都融化的感覺,至少跟平時隻是嘴上過過不一樣,這是否是離安住進一步了?又則我們平時在修持上應如何加強契入實法的因種?
【師父答疑】我們先把信解跟勝解做一個說明。信解其實就是聞慧,聞所成慧。他聽聞以後知道這麽一迴事,但是這個法並沒有在心中留下一種根。什麽叫根?信、進、念、定、慧。這個五根不具足,他頂多也可能就是一個信根,可能連正念的念根都不具足。那麽勝解就不一樣了。勝解,基本上他是從信解,再加上觀照,加上發願。他信解真理,觀照功德,然後發願成就。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方說念佛,很多人的佛號是停留在信解。他知道佛號很好,但是他本身沒有經過對佛號的功德的思惟而產生堅定的願力,所以他這個佛號念起來是很容易被妄想打斷的。但是你如果是一種勝解式的念佛,你是對淨土的佛號產生信解,產生觀照,產生發願。這個重點在觀照,其實就是你對這個法的深入觀照。
你看善導大師他怎麽觀照。他說我們怎麽對佛號產生勝解?就是說,你要觀想我是生死業障凡夫,無量劫來沒有出離的力量,我自己沒有力量解決生死問題,而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他一定可以救拔我。我自己在完全沒有力量的情況之下,我隻有一個選擇,就對阿彌陀佛通身靠倒。你慢慢地觀察到這樣的一個情況,就是佛號在你生命當中是你唯一的救拔,這個時候你會從一種“我想要念佛”而提升到“我一定要念佛”,這個是勝解,你做這件事情有堅固的願力。如果沒有願力的人,反正我有空我就念念佛,沒空我就不念佛了,所以他不會把生命當作是一種願望、當作一種使命來完成的,所以這個地方產生的力量是薄弱的。
其實同一個法門,你的心態很重要。你認為這個法對你可有可無,那這是一種力量;你認為這個法是我一定要做的,那又是一種情況。所以,法是無自性的,“諸法無性,盡隨心轉”。你準備得好,你像樹,你有根,雨水下去,你這棵樹就不斷增長。你這棵樹是沒有根的,就是養在花瓶裏的,那你這個就是一時的高興。所以你看有些人,念佛念了一輩子,他來生不一定會念佛,因為這個佛號沒有在他心中生根,問題在這兒。他這個佛號就是,他有需要的時候,他剛好身體有病痛,遇到障礙,就把佛號拿來念一念,念完以後就把它給放了。所以這個佛號在他心中並沒有構成所謂的“一心歸命,通身靠倒”,他跟佛號沒有建立一個非常密切的關係,這種人來生是不一定會念佛的。
但是如果你今天對佛號的定調,是“我生命中唯一的救拔”,離開了佛號我就完了;要印光大師的決心說,你就觀想,我今天離開了佛號,來生就直接到三惡道去了。你有這種想法的話,那個佛號跟你的關係就非常密切了,那個佛號在你心中生根了。這就是一個善根力的念佛,這個佛號跟你就生生世世脫不了關係了,你心中有佛號,佛陀心中也有你了。是這麽迴事。
所以你怎麽樣加強你的善根?信解、觀照、發願,重點在觀照。就是你把佛法聽完以後,你有沒有真正地去消化它,然後把這個法跟你的生命做一個連結。
所有的法都要跟你連結,你看修菩提心也是這樣。菩提心再好,如果你認為菩提心跟你沒有關係,那它就是它,你就是你。你一定要思惟說,我如果不修菩提心,我就是一個卑賤的眾生,我什麽都不是。思惟菩提心的功德,說是“王子墜地,功超群臣”。我是一個凡夫,發了菩提心,我就生長在佛家!你看阿羅漢功德這麽大,他帶一個弟子,弟子經過田園的時候看到農夫的辛苦,起了一念的菩提心,阿羅漢馬上請他走前麵。他的弟子什麽事都沒有做,是一個凡夫,他就一念的菩提心,阿羅漢有神通,就馬上請他走前麵。
所以,法門會不會在你心中落根,就是你一定要把這個法跟你的生命結合在一起。我一定!我非常需要它!這個法就會在你心中落根。如果這個法門對你來說,你認為可有可無,那這個法就輕輕地從你心中走過去,是什麽痕跡都沒有留下了。
所以,其實我們修習法門不一定要多。你看有些人一輩子修了很多東西,什麽東西都沒有留下來,什麽都沒有。拜懺的時候他也去拜懺,做義工他也去,他修了一輩子,他的心中全部是妄想跟執著,佛法對他來說叫做結緣。有些人一輩子就做一件事情:我這一輩子就是不打妄語,我把口業守好!就是他把它當一迴事,這也是一種善根。
所以諸位,這個法有沒有在心中落下根,是你決定的。你把它當一迴事,這個法就住下來了;你不把它當一迴事,你這一輩子就算把佛法什麽都學過了,你也還是妄想顛倒。就這樣子。所以為什麽你要修皈依?就是這樣子,心態很重要。你把佛法當作哲理來研究,跟把它當作一種宗教、一種皈依式的修學,那就不一樣,完全不一樣。所以這個地方就是看你了,看你的心態了。
下一段,〈藥草喻品〉。
【學員提問】請師父慈悲,再次說明在草木的生長過程中,雨水及大地的相互關係。
【師父答疑】好,這也是一般性的問題。這個〈藥草喻品〉講兩件事:一個叫做滋潤,一個叫做生長。雨水跟草木叫做滋潤,就是雨水一下,草木得到滋潤。那麽草木得到滋潤以後,當然就是什麽樣呢?各自生長,叫“無差而差”。草吸收的水少,就長出它草的這一部分;樹吸收的水多,它長出了水果。那麽雨水跟草木所要表達是一種權法,五乘的因果,各自有各自的善根的增長。
草木跟大地的關係就不一樣,草木跟大地的關係叫做“差而無差”。就是,大地是平等的,每一個人的根跟大地的結合,對於大地來說它是平等。所以,雨水跟草木是一種權法的增上,而草木跟大地強調的是一種真如的安住。就這樣子。我們一般隻看到了草木的生長,我們看不到真如的安住這一塊,因為真如安住是在大地以內。
我們舉一個例子好了,就是這個草木的生長跟大地的安住,我們舉一個例子。比方說你布施。布施是一個雨水。對不對?你修布施的時候,你做義工的時候,你受到布施的法的滋潤,你來生會得到富貴的果報,我們一般人是這樣解讀。但是你可曾想過,當這個布施的法在你心中運轉的時候,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緣、果、報,布施為法界,一切法趣布施。這個布施的法是在你內心轉動啊!就是說,你知道你這個富貴果報是怎麽來的嗎?你不知道。你以為是布施給你的。錯!這個布施其實某種程度已經在啟動你自性的功德。就是說,布施為相,帶動布施的心,帶動成就布施的自體,產生布施的潛在的功能,而成就布施的因地,而有各式的因緣,最後有布施的結果,最後迴歸心性,如是本末究竟等。其實,你在布施,你同時也跟真如本性在互動。真如本性就是你要不斷地互動,真如內熏,你越動它,這個真如就越有活力。
所以,我們表麵上看到了樹產生了水果,但是你看不到這個布施跟你的自性是怎麽互動的,這隻有佛陀知道。這樣懂嗎?
就是說,佛陀表麵上施設布施的法,你以為說你布施要成就富貴,其實布施是拉近你跟真如的距離,更重要的是這一點。從佛陀的眼光,他要的是這一塊。當然,你如果修理觀,那更快,效果更好;你不修理觀也可以。佛陀說,你自己不知道。但是,盡管你不知道,你的布施在你的心中運轉的時候,其實你的內心跟真如更接近了。所以每一個法都是權實不二。在我們來看好像是權法,但在佛陀來看,你在權法得到你要的,但是你的真如也在增上。當然這個法在你的心中有烙下更深的力量,就看你自己有沒有產生一種皈依、觀照、發願,這個才是關鍵。你自己心態的準備也是一個因素。
我們看下一個,這一個是一個核心問題,我們會深入地討論。
【學員提問】〈藥草喻品〉的核心理念是“權實不二”。但作為末法時代的凡夫,我們對佛法雨露的希求具有多元化的傾向,雖然內心仰慕成為大樹,但是遇事逢緣還是容易落入小樹、中草乃至小草的心量,因為,雖然有了一定的信解,但是修證上還差得很遠。請示師父:一、平時如何了解自己、認識自己?二、學習了《法華經》,如何做到把內心的菩提願景穩定維持在大樹的水平?
【師父答疑】這個是從〈藥草喻品〉的權實不二的概念,提出兩個問題:
第一個,我們平時如何了解自己,認識自己?
我們一般人很容易了解別人,對不對?你把你周遭人的個性都抓得清
清楚楚,結果你不了解你自己。因為你很少去靜坐觀心,你很少觀察你自己。其實,你不斷地去靜坐、觀察你的內心活動,你會發覺你的內心有一個趨勢。每一個人的內心的活動有一個軌則的。就是說你隻要看昨天,看我昨天做什麽、今天做什麽,我遇到這件事情怎麽反應,我遇到這個人怎麽反應。你把你自己的內心活動畫一條曲線,你發覺你的內心是有一定的軌範的,你內心有章法的。
我們內心活動的軌範,佛陀分成三類:
第一個,你特別喜歡追求安樂。對世間的榮華富貴、健康長壽你特別在意。我們先不講對錯了,就是你的因緣就這樣子。第一個,追求安樂。
第二個,有些人覺得,快樂對我來說沒關係,我要的是寂靜。他喜歡寂靜,因為他認為快樂你沒辦法掌控,快樂一下變成痛苦。快樂跟痛苦,這兩個是姐妹。你要快樂,你就得概括承受它帶來的痛苦。所以,有些人智慧高一點,那我快樂也不要,痛苦也不要,我追求寂靜。
第三種人追求功德。他為了功德,一個菩薩為了成就功德,他什麽都不怕。佛陀說,那種六牙白象,不管你用什麽箭去射它,菩薩為了廣度眾生,跳入生死大海,積功累德,他無所畏懼。他為了成就功德,他什麽都不怕。
當然,我們一般也不是絕對的。你說種性,其實凡夫,我看大部分都是不決定的,也追求快樂,也追求寂靜,也追求功德。那當然這是比例的問題。
那麽為什麽要了解自己呢?了解自己,你才有辦法引導你自己。諸位!我們現在生長在一個沒有佛陀的時代,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你生長在佛世,你不必了解自己。你就整天過一天、過一天,時間到了佛陀會把你叫過來,告訴你,你怎麽怎麽做,你隻要依教奉行就好了。現在可好了,佛陀不在了,所以你就不知道該怎麽辦了,整天大家就是不知道該怎麽辦,大家有藥就亂吃了。
問題是,你的時間不多,我的時間也不多,大家時間都不多了。從往生的角度,我們必須要在死亡到來之前,把我們的生命要怎麽樣?欣求極樂!就這棵樹,你要往極樂方向傾倒。這不是嘴巴講講的。
那現在問題來了,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四十八願講了很多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你要找出能夠引導你自己的。就是說,你現在為自己開藥了,你現在不是等著佛陀來開導你。咱們現在沒有窮子的幸運,窮子他一天到晚在街頭巷尾,佛陀把他帶過來,佛陀有方便力啊!但是我們今天沒有生長在佛世。就是說,依報莊嚴,宮殿樓閣,大地莊嚴,琉璃地,空中莊嚴,空中雨天曼陀羅華,各種香氣,哪一個更能夠激發你對極樂世界的好樂?正報莊嚴,你說,身體健康很重要,有些人說身體健不健康沒什麽,我要身相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跟佛陀一樣的莊嚴!有些人說,神通很重要,我不能老困在一個地方,我得要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到其他諸佛世界看看。沒關係。
就是說,你必須要找到你相應的法門,來引導你欣求極樂。你不是把《阿彌陀經》讀完了就算了。淨土宗,你要欣求極樂,佛陀講這個法的目的是要你欣求。那怎麽欣求?就是契機。你的心中自己要畫出一套極樂世界的藍圖,而這個藍圖是會讓你很想要去,而且是一定要去。這就是為什麽你要了解你自己。如果極樂世界激發不了你的興趣,那你就去不了了,那你隻會念佛。就是你會念佛,不會往生了,這個問題在這兒。
關於了解自己,有沒有問題?因為我們生長在沒有佛陀出世的時代,所以,我們不得不為自己開藥方。你自己要為自己配藥,就是什麽樣的法會讓你欣求極樂,什麽樣的法會讓你厭離娑婆。娑婆世界也是這個道理,娑婆世界有很多很多的過失,哪一個過失會讓你覺得內心會痛的:生老病死或者三惡道的痛苦,或者各式各樣的痛苦,愛別離苦,得到以後失去的痛苦。
就是說,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佛陀講了很多很多,但是你的心量有限,能夠記住的有限。你怎麽樣能夠在佛陀講的這麽多法中,配出你相應的、會讓你厭離娑婆的、讓你欣求極樂的法,讓你不斷地思惟而達到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效果?這個隻有你自己可以做。現在所有的法師隻能講通途性的佛法。你要遇到佛陀,佛陀講《法華經》,《法華經》例外,《法華經》是顯露說的;《法華經》以外的那些阿含、方等、般若,“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陀講《阿彌陀經》,你會聽到你最相應的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但是現在佛陀不在了,所以我們現在隻能講通途性的佛法,那麽個人性的佛法就靠你自己了。是這樣子的。就是為什麽要了解自己。
看下一段,我解釋第二題,菩提願的問題。我剛剛解釋認識自己,第二個是,我們如何把內心的菩提願穩定地維持在大樹的水平?菩提願是來自於智慧的支持。你說發願跟智慧是兩迴事,其實是一迴事。你沒有那個智慧,你這個願發不出來的,我不騙你。你沒有學《法華經》,你的願發得出來嗎?你不可能。
隻有通達整個生命的真相,你才會發自內心地發願。所以這個願力要不退,你就是不斷地要學習大乘經典,不斷地熏習大乘佛法的智慧,增長你的智慧的觀照。信解然後才觀照,觀照才會發願。你老是不學大乘經典,你也不聽經,你隻知道事修,你隻是去拜懺、拜佛,然後好好念念佛,你整天都不聽聞佛法,你的願就慢慢地退失掉了。
你都不知道,你的程度一直在降低。我們現在是會退轉的,十信位的菩薩是進進退退的。保持不退隻有一個方法,就是讓你自己進步,沒有其他方法。生命沒有保持原狀這個東西,我們的心是動態的,刹那刹那生滅,所以我們的生命要麽進步,要麽退步,不可能說你今天跟昨天完全一樣,沒有這迴事。所以,哪怕是進步一點點都沒關係。
其實很多菩薩不聽經,這個是很吃虧的。你不聽經,你怎麽保持你的觀照呢?你說觀照是怎麽保持呢?你一天所接觸的六根六塵,沒有一個東西會增長你智慧的,沒有。你說我靠生命的經驗增長智慧,如果你生命經驗會讓你增長智慧,佛陀就不用出世了。你懂嗎?不用出世了。生命的經驗隻會增加你的妄想。增長智慧隻有一個方法,跟佛陀、跟法學習,沒有例外,除非你是辟支佛。辟支佛他不是要成佛,但是辟支佛他過去生也是學過佛法。所以,保持大樹的水平,你就是要不斷地吸收法水,就這樣子。
【學員提問】〈信解品〉和〈藥草喻品〉的差別,是否可以理解為別五時和通五時的差別、漸次和圓頓的差別?
【師父答疑】是的,〈信解品〉是比較偏鈍根的,就是法執特別重的。所以它一定要次第,先掃廁所,再掌管家務,再長者付財,他是從事修而趣向理觀的。所以這個〈信解品〉強調別五時,是對的。
〈藥草喻品〉它強調佛法的圓融性,所以它理觀事修可以互相地交互作用。舉一個例子。比方說,你學完《法華經》,你就知道怎麽樣能夠安住大地。《法華經》是一個大地,五乘的教法就是草木。你今天學《法華經》以後,在操作五乘的時候你以大地為住,安住一念心性;那麽在權法的對治,你可以根據《阿含經》來對治煩惱,你可以根據方等時(淨土宗屬於方等時)來憶佛念佛,不障礙的。
就是說,安住大地的人,你隨時可以調整。我現在需要變成小草來調伏煩惱,你就變成小草;我今天可能要變成小樹,我要憶佛念佛。就是說,當我們能夠進入〈藥草喻品〉的理事無礙,你理觀強的人,就不一定要說先阿含、再方等、再般若,不一定,你這兩個可以同時操作。你今天操作阿含來修四念處調伏煩惱,明天修方等時憶佛念佛,可以的。這個法門你就可以怎麽樣?互含互攝,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調伏跟引導。
所以,到了法華會上的時候強調圓融性,就是法法之間可以互相資助、互相作用;就不一定要說,一定要怎麽樣。你看有些人,他的確要先學唯識再學《楞嚴經》的,他要把唯識學的這種心識活動學完以後才能進入真如。
但是有些人,他真如一通達以後,學其他地方他可以互含互攝。這個法門之間它操作,就是不一定要次第來;隻要是相應,他就可以拿過來用。
就是說,你要先找到大地,很重要。你找不到大地,那你麻煩就大了,你一個草,你就是草了,你不可能把草變成樹,不可能;法法之間的融通,對你來說,法就沒有融通性了。你掌握了大地,你可以變成一枝草,你也可以變成一棵樹,可以。當你現在需要草的營養的時候,你可以不變而隨緣,變成草;你也可以隨時迴歸大地,再從大地變成一棵樹。所以次第修、圓頓修的關鍵就是,你是不是找到了大地,這個是成敗的關鍵。下一題是核心問題。
【學員提問】生命的增上隻能在來生才能實現嗎?為什麽今生業力的消除、煩惱的減少、命運的改變都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