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二的“會權歸實”。
我們上一堂課把這段文字簡單地消釋過,現在我們把它做一個總結。會權歸實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一開始學佛沒有遇到《法華經》,可能那個時候遇到《法華經》也沒聽懂,所以我們就一股腦地落入了因果的修證。那麽現在聽到《法華經》以後,要怎麽樣對接?就是怎麽把權法引到實法?這個是關鍵。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理觀的智慧要生起。權法要會歸到實法,你先要有實法的觀照才有辦法會歸。你都沒有實法觀照,你跟誰會歸呢?所以,當我們在事相的修學的時候,我們要多一個理觀的智慧。
什麽叫理觀的智慧?我們先講一段禪宗的公案再來說明。這個公案應該大家都知道,很有名。就是馬祖道一禪師,這個臨濟宗大祖師開悟的因緣。馬祖禪師一開始是親近懷讓禪師。懷讓禪師其實一看到馬祖禪師的時候,就知道這個人善根深厚,必成大器,所以對他就特別地關照。
馬祖禪師為什麽叫道一?因為他很喜歡打坐。他有事沒事的時候也不跟人家講話,就雙腿盤起來打坐。有一天,他也是在禪堂打坐的時候,懷讓禪師就要點撥他,就跑到他麵前,問他說:欸,某某人,你為什麽老是打坐?你圖個什麽?馬祖禪師說:我圖作佛。懷讓禪師說:哦,不錯,很有誌向。他也沒說什麽,就走了。
第二天馬祖禪師又在禪堂打坐。懷讓禪師就拿一個磚塊,又拿一塊抹布,坐在他的前麵就擦那個磚塊。第三天馬祖禪師打坐,他再往他前麵,還擦磚塊。擦了幾天以後,馬祖禪師受不了了,就跟懷讓禪師說:師父!您老人家老拿那塊布去擦那個磚塊幹嘛?他說:我要把這個磚塊磨成鏡子,磨磚成鏡。馬祖禪師說:這是個磚塊,你怎麽擦也就是一個莊嚴的磚塊,怎麽可能成為鏡子呢?懷讓禪師說:磨磚不能成鏡,你打坐怎麽會作佛呢?
他說得沒錯,打坐會讓一個人寂靜。你調身、調息、調心,其實打坐是讓你的身心寂靜。你作佛要理觀,不是法門的事修就會作佛。每一個法門有它的功能。比如拜懺,拜懺可以消業障,但是你說拜懺能夠作佛,那你這個就扯太遠了。是吧?但是,如果你加上理觀,那拜懺可以成佛!你加上理觀,打坐也可以成佛!但是,你要沒有理觀,那對不起,打坐就是打坐,你不要跟我扯上作佛,這扯太遠了,打坐就是安定其心。這個時候,懷讓禪師就說了:牛車不行,這個牛車它不走,你是打牛,還是打車?這個時候馬祖道一禪師聞後開悟。
重點不是那個法門,而是你在修法門的時候,你的內觀的心性有沒有生起來?內觀真如那個心性有沒有生起來?
就好像我們常常說,禪宗的公案裏麵還有叫“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跟“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後來“本來無一物”被選上了,接祖師位。為什麽?這個不是法門的高下。本來無一物!諸位!你擦灰塵,你的目的是幹什麽?如果你的心專注在灰塵,那你就是“猶是階下漢”,你就是因緣果報的修證。“本來無一物”的好處就是,他站在鏡子的角度來麵對灰塵,這是他高明的地方。這樣懂嗎?因為他站在鏡子的角度來看灰塵,他知道他本來沒有灰塵,生命就在這一念之間。他能夠站在這個角度,他整個生命那就完全反轉了。
諸位!我們現在有無量無邊的過去,現在後悔都來不及了。就是,時至今日,我們有無量無邊的煩惱、無量無邊的業力、無量無邊的生死要了,現在的關鍵是你怎麽處理你的因緣所生法。如果你今天跳入了因緣,去“時時勤拂拭”,當然我也相信,“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但是,那就不知道什麽時候了。
如果你今天能夠站在一念心性——我本來沒有煩惱,所以我要斷煩惱;我本來沒有生死業力,我努力地去懺悔業障;我本來沒有生死,但是我努力地念佛求生淨土。恭喜你!會權入實!你的進步叫做不可思議。所以,解決生死就在你一念之間,看你用困難的方式解決,還是用簡單的方式解決。反正,你認為它真實的,它就變成真實的。事情就是這樣。你願意執著它真實的,那你就果然落入因緣所生法。因緣帶給我們的衝擊,看你站在什麽角度。你執著它是真實的,它果然變成真實的,它就是真真實實的生死業力。
念佛可不可以往生?這個題目很多人在討論。其實這個是因人而異。你要執著這個生死,對你來說你根本沒辦法往生的。你執著生死是真的,你就很難往生了。不是阿彌陀佛不救你,關鍵是你把它當真,你這個業就沒辦法帶,關鍵在這裏。你沒有辦法帶業往生。
所以,往生其實是雙方的準備。阿彌陀佛創造一個感應的因緣出來,但是我們自己怎麽樣把過去的業做一個收尾,這不是靠拜懺的。諸位!你無量劫來所累積的業力,你老人家就花個幾年時間,要處理你無量的過去,你完全靠事修,你怎麽弄得過它?你想想看,你怎麽弄得過它?我們扣掉吃飯、睡覺,你無量劫來的業力,你今生就把它解決掉,那因果怎麽算?但是,你要有理觀的智慧就不一樣了。你把事情拉到一念心性,那所有的業都可以帶。
理觀的好處好就好在哪裏呢?我不跟你談因緣,談因緣我是吃虧了,但是我們承認有因緣的存在。知道嗎?安住一念心性,但是我們不否定因緣。我們從一念心性的角度來看,叫做如夢如幻。我沒有說它沒有,我隻是說它無自性。如夢如幻就是說,你可以改變它,但是你不能否定它的存在。這個就是會權入實,就是你站在真實的角度來看一切法,這個是成佛的捷徑。
本經講的就是這些。為什麽佛陀敢講出一句話“皆已成佛道”?佛陀站在真如的角度來看,盡管你這個人一天到晚在因緣裏麵混,你遲早會覺悟的,你遲早會迴家的。你一旦迴家,這個事情就好處理了。這個就是會權歸實的道理。
子三、頌勸信 分二
佛陀講完權法實法,再會權入實以後,佛陀勸我們對前麵的妙法要深信不疑。這個地方有兩個重點。
醜一、舉果勸信
第一個,舉果勸信。佛陀把他果地的功德秀出來,跟大家做個保證。
若人信歸佛 如來不欺誑
亦無貪嫉意 斷諸法中惡
故佛於十方 而獨無所畏
我以相嚴身 光明照世間
無量眾所尊 為說實相印
當然,把因緣所生法拉到一念心性來處理,這種思想真的很難接受,我們一般人不容易了解。佛陀要證明這個法是可行的,佛陀用兩個角度:
第一個,有他內在的功德,內功德清淨故。他說,“若人信歸佛”,假設你對佛陀有信心,你就應該知道,佛陀有一個很重要的功德:“如來不欺誑”。佛陀要麽不講話,一旦講,一定真實語。第一,沒有欺誑;第二,他沒有貪嫉意,佛陀沒有嫉妒。好像說我不想讓你知道那麽多,怕你比我好。不可能!佛陀沒有這種嫉妒的意思。“斷諸法中惡”,佛陀內心所有的欺誑、嫉妒的心,一切的惡法都斷幹淨了,所以佛陀說法的時候能夠無所畏懼,因為佛陀沒有缺點、沒有過失。佛陀講這個的時候就是“如是”,就是一念心性眾生本具。佛陀講這句話的時候他無所畏懼,因為他心裏麵沒有過失。
第二個,從外在的莊嚴功德來說。前麵是從他內心的清淨,第二個從外德的莊嚴。“我以相嚴身”,我修了這麽久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且放大光明照世間。作為無量眾生所尊敬的佛陀,我用我的尊貴的果報來講實相印,講到一念心性眾生本具。
我以我內在的清淨、外在的功德來保證,這個事情是實相印。
從果地功德,意思就是,佛陀以過來人的身分表示:此是真如,汝應知;此是真如,我已知。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宗教跟哲學最大的差別:哲學家會講出一個道理,但這個道理怎麽做、能不能做得到、有沒有可行性,沒人知道。但是佛陀講一個道理,一定是可修性、可證性,一定是可以證的。佛陀為什麽這樣講呢?因為佛陀自己是過來人,舉果德來勸信。
醜二、舉因勸信
第二個,舉佛陀因地所發的願來勸信。
舍利弗當知 我本立誓願
欲令一切眾 如我等無異
如我昔所願 今者已滿足
化一切眾生 皆令入佛道
佛陀又換一個角度來勸信,說,你們要知道,舍利弗!我過去行菩薩道的時候,我可是有發願。發什麽願呢?欲令一切眾生都能夠像我一樣,成就一樣的功德,平等不二。現在正如我過去所發的願,“今者已滿足”,這個願已經滿了。為什麽呢?我“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就提出一個疑問說:其實很多人還沒有成佛道,佛陀為什麽說滿願呢?這個地方是約佛陀這一期的教化。就是說,佛陀他這一期教化,從他老人家三十成道到最後八十歲入滅之前,根熟的眾生應該度的都已經度了,沒有度的也種下得度因緣。所以從這一期教化來說,其實佛陀已經是“今者已滿足”,他的願滿足了。就是佛陀在他自己能夠掌控的範圍中已經滿願。就是說,眾生善根不成熟,這不能怪佛陀,佛陀能夠做的就是這樣子。這就是從因地的願來說,佛陀的確發這個願。
以上是以果地跟因地來勸信:一念心性是眾生本具,應該安住。
子四、舉五濁 分四
醜一、總標五濁障大
若我遇眾生 盡教以佛道
無智者錯亂 迷惑不受教
前麵我們看佛陀為實施權,佛陀是針對眾生的根機來論斷為實施權。那麽這個地方佛陀約大環境。整個大環境,也是佛陀施設方便的一個考量。就是說,今天我在五濁惡世遇到了這些眾生,假設我一開始就開權顯實,說,諸位,你們不要追求人天果報,也不要追求出世涅盤,我告訴你們直接成佛之道,安住一念心性,盡教以成佛之道。那麽這樣子有什麽問題?兩個問題:
第一,“無智者錯亂”。善根不成熟人,他會錯認消息。他說,哦,一念心性超越因緣所生法,好!那這樣子就執理廢事,就“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他否定了因果。那這樣子就糟糕了,還不如迴到權法更好。這是第一個問題:他會產生一種錯亂。
第二個,“迷惑不受教”。前麵是執理廢事,這以下就相反,執事昧理。他有所得心很重,你不滿足他的需求,你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他可能就懷疑、誹謗,他不受這個教化。
醜二、別明五濁障大
也就是說,佛陀在五濁惡世當中,他遇到的眾生的問題更複雜,所以我們看醜二的“別明五濁障大”。
我知此眾生 未曾修善本
堅著於五欲 癡愛故生惱
以諸欲因緣 墜墮三惡道
輪迴六趣中 備受諸苦毒
受胎之微形 世世常增長
薄德少福人 眾苦所逼迫
入邪見稠林 若有若無等
依止此諸見 具足六十二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我慢自矜高 諂曲心不實
於千萬億劫 不聞佛名字
亦不聞正法 如是人難度
這個地方,佛陀就以一個晚年的佛陀,迴憶他當初剛成道時的佛陀在說法之前遇到的是一個什麽樣的環境。佛陀就為舍利弗講清楚當時是什麽環境。我們看看佛陀剛出道的時候,他麵對的是一個什麽環境。
“我知此眾生,未曾修善本。”我知道很多的弟子都是從外道轉過來的,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很多很多,缺乏這種大乘的善根,隻有外道跟小乘的善根。這種善根的人,對五欲的果報是很執著的,“堅著於五欲,癡愛故生惱。”一方麵貪愛,一方麵執著。這個“癡”就是,他這個貪還不是一般的貪,是很堅固的,所以他產生了惱。貪愛心的結果就是“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得到的時候就是怖畏,怖畏失去;失去的時候就憂惱,所以他這個心很粗重。“以諸欲因緣”,對這種貪愛的因緣,他很容易墮三惡道,在輪迴六道中備受種種老病死的痛苦。就是說,因為他對三界果報的貪愛,要麽造罪,要麽修善。如果他有造罪的因緣就墮三惡道;如果他修善,修善沒有到三惡道,輪迴三善道,但也是“備受諸苦毒”。
所以,這說明了眾生濁。眾生在當時的環境對果報的貪愛,產生很嚴重的顛倒。
我們看命濁,就是壽命的障礙。“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長。”那麽他受胎的時候,五濁惡世是一種胞胎,它可不是極樂世界的蓮花化生。這種胞胎是慢慢地由小變大,而且“世世常增長”,這種輾轉相續無有窮盡,一生一世都是這樣。所以,“薄德少福人”,這種沒有福德,沒有善根的人,“眾苦所逼迫”。就是這個壽命短暫,他沒辦法長時間地修學。所以佛陀必須要在短時間內給他一個安定的法,因為時間緊迫了。這個命濁,壽命短暫。
再看當時的邪見。那佛在世的時候,邪見很厲害,九十六種外道。眾生在佛陀沒有出世之前,“入邪見稠林”,就像一個人走入稠林走不出來,或者執著有——常見,或者執著空——斷滅見。“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九十六種外道等於是六十二種邪見,要麽著空,要麽著有。也就是說,他不但是壽命短暫,他心中還有堅固的邪見。
再看他的煩惱。“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舍。”對於五蘊生起的假相,他過去生享受過這種五欲的快樂,就把它抓在心中不願意棄舍。或者“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懈怠的人是貪愛,有德的人是高慢,就是心中不正直,就這兩種的煩惱:要麽貪愛,要麽高慢。
我們再看看劫濁,劫濁等於總結了。“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所以,煩惱邪見的結果,就很難在三寶中栽培善根,“亦不聞正法,如是人難度。”
這段經文等於是佛陀迴顧他老人家一生的弘法。我們平心而論,其實佛陀在其他諸佛當中,他方便法的比例是蠻高的,尤其是聲聞法講得很多,怎麽樣厭惡生死、怎麽樣調伏煩惱、怎麽樣拜懺。你看阿彌陀佛他這一生說的法。阿彌陀佛他不講人天乘,他也不講二乘,他不告訴你怎麽了生死,他隻是告訴你怎麽成就功德。那釋迦牟尼佛相對他這一期的教化,他破障的法門講得特別多。佛陀必須要交代:不是他願意這樣做,而是環境使然。你叫其他佛來也是這樣做。就是麵對五濁惡世,大家壽命很短,他已經沒有太長時間去教化。佛陀必須在一種急迫的情況之下,“安隱眾生故”,所以小乘法講得特別多。
我們從現實環境來看。諸位!你現在平心而論,看看佛教界。你看你要是說拜懺,哦,很多人;說要加持,那更多人;你要是說來聽經修止觀,可能就不多了。為什麽?眾生是這樣,離開痛苦比追求功德更急迫。要我看,如果佛陀生長在這個時代,釋迦牟尼佛在這個時候出生,我看他的法還得往下降,那就不是聲聞法為主,我看是人天乘為主了。就是說,為實施權,要降到什麽水平,佛陀說你不要怪我,那是眾生的共業,我的目的是要讓眾生離苦得樂。所以佛陀也隻能看因緣辦事。
就是說,今天,舍利弗尊者!你不要怪我講聲聞法來攝受你,因為我的環境就是這樣子。佛陀的弟子很多都是外道過來的。你看舍利弗尊者,大外道,他領了五百人修外道。目犍連尊者也是大外道,也領五百人。佛陀的弟子有很多的比例都是外道。外道的法執很重的,你跟他講真如本性他沒辦法接受。你要執著法執,我就丟一個法,先隨順你。你要執著法,我就丟一個涅盤法讓你執著。就是說,當時的環境,先說小乘法是佛陀不得已的。
醜三、為五濁故說小
是故舍利弗 我為設方便
說諸盡苦道 示之以涅盤
這地方是做總結了。所以,在這種五濁惡世出世的佛陀,也隻能夠把真實語先隱藏起來,施設方便,方便說。說什麽呢?說如何消滅痛苦的方法,而指示一條涅盤的道路。當然,在末法時代,除了小乘的涅盤,我覺得淨土法門也很重要。這個環境越來越糟糕,你不能留在這裏了,要趕緊先走,你換一個環境。
這個五濁惡世魔強法弱,不像正法時代。我們看正法、像法時代的法,那個時候祖師的流通,他們相對來說還比較好一點,就是慢慢地積功累德,修大乘法還多。越到末法時代,離開五濁惡世就變成急迫了,就是先離開再說了。不管是涅盤也好,淨土法門也好,變成是很多人主修的一個方便了,因為環境已經變成這個樣子了。
醜四、為大故施小
我雖說涅盤 是亦非真滅
諸法從本來 常自寂滅相
佛子行道已 來世得作佛
前麵佛陀是說明他為什麽施設小乘法,這以下就鼓勵聲聞人說:你們也不要挫折;我雖然是講涅盤法,講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但是其實你們也沒有真實地滅度。為什麽呢?因為從一念心性的角度,“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一切法本來就無生。本來就沒有生死,哪有什麽了生死呢?那就是一念心。“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輪迴頓息”,就是迷悟的問題。迷惑,一念心性就出現生死的假相;你覺悟了,一念心性就出現涅盤的假相。
所以,“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就是說,其實你們所修的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雖然你們不知道,但是佛陀有不可思議的方便,在權法裏麵有一念心性、真如的熏習,它也是成就一個成佛的資糧。你們隻要改變心態,把你們自己那種法執丟掉,繼續往前走,你們前麵也沒有白費的,是可以對接過來的,不是前麵修的都錯了。因為什麽呢?從“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的角度,你修的法門都是成佛之道,就是會權入實了。
子五、頌不虛
我有方便力 開示三乘法
一切諸世尊 皆說一乘道
今此諸大眾 皆應除疑惑
諸佛語無異 唯一無二乘
佛陀等於是前麵跟聲聞人交代,他當初是怎麽樣地為實施權,在什麽環境之下說的涅盤;最後開權顯實,做一個總結。
說,我有種種的方便力,來開示三乘的法門。“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不是我這樣子。其實每一尊佛說的法,究竟都是成佛之道;隻是在這個過程中,佛陀開出了聲聞、緣覺、菩薩的差別。“今此諸大眾,皆應除疑惑。”就是你們不要有疑惑了,不要以為說你們走錯了。你們看到華嚴的菩薩功德這麽深,你們遲早會得到的;而且你們前麵走的路也沒有錯,它也在你的真如當中開顯某一方麵的真如本性,隻要你們改變觀念。
“諸佛語無異,唯一無二乘。”今天我釋迦牟尼佛這樣講,來生的佛也是會這樣講的,因為隻有一佛乘,沒有大小乘的差別,這個隻是一個過渡,“究竟歸一乘”。就是,三世諸佛的通則,都是先為實施權,最後開權顯實。即便前麵的權法,佛陀沒有說會歸一念心性,但是你們都沒有走錯,心性的熏習都存在,你們隻要接上就可以了。
到此,釋迦牟尼佛把他今生所說的法做了交代。這以下,佛陀為了印證三乘跟一佛乘是同一條道路,他引過去佛。他說你想想看,過去佛也是這樣子做的。
癸二、頌過去佛分二
子一、略頌開顯
過去無數劫 無量滅度佛
百千萬億種 其數不可量
如是諸世尊 種種緣譬喻
無數方便力 演說諸法相
是諸世尊等 皆說一乘法
化無量眾生 令入於佛道
佛陀以他的智慧眼、以他的宿命通,來看過去的無量劫當中,也有無量諸佛出世乃至於滅度。這當中,這些無數佛,也是用種種的教法來教化眾生。“如是諸世尊”是怎麽教化呢?用種種的因緣、譬喻乃至於無數的方便力,來演說種種的差別相。這些佛陀一開始也沒有馬上就說一念心性本來具足、你們就應該把自性功德開顯,他也沒有這樣做。過去的佛也是講三乘法門、五乘法門,從因緣上去修因證果,也是有所得;到了最後才會歸到一念心性,化導一切眾生,“令入於佛道”。就是,佛陀的說法都是先開方便門,最後再示真實相。不但我如此,過去佛也如此。
子二、廣頌開顯分二
醜一、總明方便助顯
又諸大聖主 知一切世間
天人群生類 深心之所欲
更以異方便 助顯第一義
過去偉大的佛陀,他們也是知道一切世間天人眾生,長時間在輪迴當中,已經形成了個人的性格傾向,各有各的喜歡。有些人喜歡涅盤寂靜,有些人喜歡功德莊嚴,有些人喜歡人天果報。那佛陀必須怎麽樣?恆順眾生!所以“更以異方便”——這個“異”就是不同的因緣,來攝受他們;然後等到根機成熟,障礙破除,再開顯一心真如。過去佛是這樣子做的。
醜二、別示開顯之相 分二
那麽什麽叫“異方便”呢?這以下就詳細的說明,“別示開顯之相”。就是,什麽叫異方便來開顯第一義呢?分兩段。
寅一、約眾善顯緣因功德
第一個,“約眾善顯緣因功德”,就是緣因佛。我們成佛有三因:正因理性、了因慧性跟緣因善性。“約眾善顯緣因功德”,就是從修善法裏麵去成就成佛的資糧。這個地方分成七科。
卯一、約六度法
若有眾生類 值諸過去佛
若聞法布施 或持戒忍辱
精進禪智等 種種修福慧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
過去佛出世的時候,也沒有馬上開顯一心真如。他怎麽做呢?他先講六度來攝受眾生。“若聞法布施”,先講六度法門,聽到佛陀讚歎布施的功德、持戒的功德乃至於禪定智慧的功德,使令我們在六度當中修福修慧、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但是,佛陀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些人到哪去了呢?這些人也沒有停留在六度的功德,“皆已成佛道”。佛陀用他的智慧來證明,這些人雖然一開始沒有進入真實法,但是現在以佛眼來看,他們都成佛了。諸位!這是現量的真實境。
我們舉一個例子,說明為什麽事修還是可以成佛,隻是遲早問題。我們舉受戒好了。你看菩薩戒,有幾個受菩薩戒的知道說,“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沒有吧?絕大部分人受菩薩戒,就貪那個菩薩戒的功德。有人說,你不知道,你要沒有受戒,你持的戒就不圓滿,你持的善法就不圓滿;你今天受了戒,你所修的一切善法叫做波羅蜜。他說,哦,原來這樣子,那我同樣做一件事情,我應該去受戒。他就去受戒了。
受戒以後,緣境發心,得到戒體。得到戒體以後他就有一個願望,他曾經“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他心中可是有目標的。我們以前修善的時候是漫無目標,看心情,我現在想修善就修善。現在是從“我想要修善”變成“我一定要修善”!他有一種誓願力。
這個誓願力再加上行動力。好了,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輾轉相續,能靜妄源,他的有所得的煩惱就輕薄了。他雖然一開始認為隻是在持戒,但是時間長了以後,他的心慢慢地改變了。他從有所得心,慢慢知道其實持戒隻是借相修心,通過持戒的法來開顯我內在清淨的功德,所以“皆已成佛道”。
就是,你即使不知道,它也是往這個方向走。這個是佛陀高明的地方,他能夠設定一個法……就是說,你本來是肚子痛,佛陀就有本事,讓你這個藥吃了以後,把你的肚子痛治好了,乃至於所有的病都治好了,還身體健康!你說,欸,我一開始是肚子痛。是的,你一開始向佛陀求的時候,隻是想要求六度,但是佛陀的法門絕對不是隻給你六度而已,他是“皆已成佛道”。佛陀的法是“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佛陀這是講過去的實際例子。
卯二、約悲戀心
諸佛滅度已 若人善軟心
如是諸眾生 皆已成佛道
我們看看過去佛滅度以後,這些弟子們的悲傷、仰慕,這些人也得到很大的加持。說在諸佛滅度之後,“若人善軟心”,對這個佛陀有一種悲傷、仰慕之心。就是這一念心,“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就是這麽一點的善念,都能夠讓它慢慢地迴歸真如。
蕅益大師強調,因為這個地方他不是隻有善根。諸位!其實他這個善根很淺薄。相對六度來說,六度他還有布施、持戒,有某種程度的實際的行動。而這些人隻是一念的悲戀心,所以善根力其實是薄弱的,資糧力也是薄弱。但是你知道為什麽“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嗎?因為他跟佛陀結緣,關鍵在這裏。跟佛陀結緣以後,他是有因緣力,他生生世世就能夠遇到有佛的教化,他就會慢慢進步。所以,時至今日,就算他剛開始隻是佛陀滅度以後一念的善軟心、悲戀心,但是現在“皆已成佛道”。
卯三、約供舍利
諸佛滅度已 供養舍利者
起萬億種塔 金銀及玻璃
硨磲與瑪瑙 玫瑰琉璃珠
清淨廣嚴飾 莊校於諸塔
或有起石廟 栴檀及沉水
木櫁並餘材 磚瓦泥土等
若於曠野中 積土成佛廟
乃至童子戲 聚沙為佛塔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
我們看經文,釋迦牟尼佛又講到另外一件事。說過去在諸佛滅度以後,有人發心供養舍利子。這個可能多分都是居士,因為出家眾就是結集經典,在家居士就是供養舍利子。怎麽供養法呢?“起萬億種塔”,很多很多的塔。這當中可能有金銀玻璃,這個玻璃就是透明的水晶;或者是硨磲,就是青白色的貝殼;瑪瑙,就是紅色的化石;或者玫瑰,就是紅色的寶石;或者琉璃珠,就是青色的寶珠。以這種七寶的莊嚴來“清淨廣嚴飾”,排列莊嚴這種種的塔廟。這個就是條件比較好的了,這個人可能是國王、大富長者,用七寶蓋的塔廟來供養舍利子。
如果條件差一點,“或有起石廟”,就是可能在農村,看到佛陀有這個舍利子,用石頭、泥土蓋成的廟。或者用栴檀木,或者沉水木,或者木櫁。木櫁就是一種香木,有香氣的木。餘材,或者其他的檜木、杉柏等等,乃至於磚瓦泥土等等。這可能是一般的老百姓,就是用這種石頭等等起廟供養。
第三者,“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更差的環境下,他隻是把泥土堆起來。
再下,乃至於童子的遊戲,小孩子在地上玩,就是“聚沙為佛塔”,就把它當做佛塔一樣來禮拜。那麽這些人在這麽一個小因緣當中,“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這個就是佛陀有宿命通來迴憶過去的事。
當然,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你說供養佛陀的舍利子,跟佛陀結緣,那也是可以理解。那“聚沙為佛塔”,它裏麵是沒有舍利子的,小孩子在玩,把它當做佛塔。就是它本身不是佛塔,你把它當做佛塔,為什麽這樣子也可以成佛?
古德迴答說,童子遊戲,聚沙為塔,何得成佛?這個地方有兩層意思:第一個,習因;第二個,報因。
這個習就是習慣的習。從善根的角度,雖然這個泥土堆的塔裏麵沒有舍利子,但是他心存恭敬,這就是一念的信心,就是一念的善根。他栽培一個善根,他發自內心的恭敬,對佛陀的恭敬,不管他用什麽方式。
第二個,他的因緣力。他的所緣境是佛陀,這個很重要。你要是對其他的偉人去供養,那又不同了,那可能隻有一種對他的善根力,沒有因緣力。就是,他今天的結緣是跟佛陀結緣哪!你隻要跟佛陀結緣,佛陀就有辦法度化你。
第一個,他內在有善根力;第二個,外在有因緣力。
就像阿育王一樣。阿育王是佛陀滅度以後一百年出世。其實,阿育王在佛在世的時候,曾經做一個城中的小孩子。佛陀那個時候帶著阿難尊者去城中托缽,前麵就有兩個小孩子在玩。其中一個叫德勝,這個德勝就是阿育王的前生,他跟另外一個小孩子在玩。他們兩個玩泥土的時候,突然看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陀,他起歡喜心,就把泥土捏成一團(就是他把這個當成一種寶物,其實它是泥土),他就要去供養佛陀。阿難尊者一看他拿這個泥土,就擋在前麵。佛陀說,你閃開,讓他供養。這個時候,因為他是小孩子,太小,他沒辦法供養,那麽另外一個人就跪在地上,讓德勝踩在他身上,佛陀把這個缽放下去,就接受供養。供養以後佛陀授記,他說你以後會成為大國王,護持三寶。你這個同伴,跪在地上給你踩的這個,變成你的大臣。那果然阿育王後來就是孔雀王朝的一個國王,他當時真的是統領了所有印度。後來學佛了,蓋了很多塔廟。
諸位!佛陀講這些,意思就是,雖然心性很重要,但是你們都不要忘了“諸法因緣生”,就是你不要執理廢事。諸法因緣生跟法法消歸心性都很重要。你們迴憶一下,你們當初怎麽學佛的?哪一個人一開始就聽《法華經》學佛?有沒有?舉手看看。一開始就聽《法華經》的?(有學員舉手)哦,不錯,善根深厚!不過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唱<爐香讚>,對不對?唱唱<爐香讚>,結果“皆已成佛道”,至少他走上了佛道。
就是說,雖然佛陀前麵一直在講理觀的重要,開權顯實,但是這個地方就提示我們弟子,不要忽略了因緣,乃至於微小供佛的因緣,乃至於你用泥土的供佛因緣。這個就是說,諸法因緣生跟安住一念心性同等重要。簡單講,權法妙,因緣果報很重要;實法也妙。關鍵是你怎麽把它合起來!
我們怎麽樣能夠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麵對一切的因緣,一方麵能夠開顯自性的功德,一方麵能夠結下三寶的因緣。這就是理觀不礙事修、事修不礙理觀。所以,佛陀舉了很多過去發生的例子,而這些人都是從一種微小的因緣跟三寶結緣,但是現在來看,“皆已成佛道”。這個都是過去的事實。
我們上一堂課把這段文字簡單地消釋過,現在我們把它做一個總結。會權歸實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一開始學佛沒有遇到《法華經》,可能那個時候遇到《法華經》也沒聽懂,所以我們就一股腦地落入了因果的修證。那麽現在聽到《法華經》以後,要怎麽樣對接?就是怎麽把權法引到實法?這個是關鍵。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理觀的智慧要生起。權法要會歸到實法,你先要有實法的觀照才有辦法會歸。你都沒有實法觀照,你跟誰會歸呢?所以,當我們在事相的修學的時候,我們要多一個理觀的智慧。
什麽叫理觀的智慧?我們先講一段禪宗的公案再來說明。這個公案應該大家都知道,很有名。就是馬祖道一禪師,這個臨濟宗大祖師開悟的因緣。馬祖禪師一開始是親近懷讓禪師。懷讓禪師其實一看到馬祖禪師的時候,就知道這個人善根深厚,必成大器,所以對他就特別地關照。
馬祖禪師為什麽叫道一?因為他很喜歡打坐。他有事沒事的時候也不跟人家講話,就雙腿盤起來打坐。有一天,他也是在禪堂打坐的時候,懷讓禪師就要點撥他,就跑到他麵前,問他說:欸,某某人,你為什麽老是打坐?你圖個什麽?馬祖禪師說:我圖作佛。懷讓禪師說:哦,不錯,很有誌向。他也沒說什麽,就走了。
第二天馬祖禪師又在禪堂打坐。懷讓禪師就拿一個磚塊,又拿一塊抹布,坐在他的前麵就擦那個磚塊。第三天馬祖禪師打坐,他再往他前麵,還擦磚塊。擦了幾天以後,馬祖禪師受不了了,就跟懷讓禪師說:師父!您老人家老拿那塊布去擦那個磚塊幹嘛?他說:我要把這個磚塊磨成鏡子,磨磚成鏡。馬祖禪師說:這是個磚塊,你怎麽擦也就是一個莊嚴的磚塊,怎麽可能成為鏡子呢?懷讓禪師說:磨磚不能成鏡,你打坐怎麽會作佛呢?
他說得沒錯,打坐會讓一個人寂靜。你調身、調息、調心,其實打坐是讓你的身心寂靜。你作佛要理觀,不是法門的事修就會作佛。每一個法門有它的功能。比如拜懺,拜懺可以消業障,但是你說拜懺能夠作佛,那你這個就扯太遠了。是吧?但是,如果你加上理觀,那拜懺可以成佛!你加上理觀,打坐也可以成佛!但是,你要沒有理觀,那對不起,打坐就是打坐,你不要跟我扯上作佛,這扯太遠了,打坐就是安定其心。這個時候,懷讓禪師就說了:牛車不行,這個牛車它不走,你是打牛,還是打車?這個時候馬祖道一禪師聞後開悟。
重點不是那個法門,而是你在修法門的時候,你的內觀的心性有沒有生起來?內觀真如那個心性有沒有生起來?
就好像我們常常說,禪宗的公案裏麵還有叫“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跟“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後來“本來無一物”被選上了,接祖師位。為什麽?這個不是法門的高下。本來無一物!諸位!你擦灰塵,你的目的是幹什麽?如果你的心專注在灰塵,那你就是“猶是階下漢”,你就是因緣果報的修證。“本來無一物”的好處就是,他站在鏡子的角度來麵對灰塵,這是他高明的地方。這樣懂嗎?因為他站在鏡子的角度來看灰塵,他知道他本來沒有灰塵,生命就在這一念之間。他能夠站在這個角度,他整個生命那就完全反轉了。
諸位!我們現在有無量無邊的過去,現在後悔都來不及了。就是,時至今日,我們有無量無邊的煩惱、無量無邊的業力、無量無邊的生死要了,現在的關鍵是你怎麽處理你的因緣所生法。如果你今天跳入了因緣,去“時時勤拂拭”,當然我也相信,“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但是,那就不知道什麽時候了。
如果你今天能夠站在一念心性——我本來沒有煩惱,所以我要斷煩惱;我本來沒有生死業力,我努力地去懺悔業障;我本來沒有生死,但是我努力地念佛求生淨土。恭喜你!會權入實!你的進步叫做不可思議。所以,解決生死就在你一念之間,看你用困難的方式解決,還是用簡單的方式解決。反正,你認為它真實的,它就變成真實的。事情就是這樣。你願意執著它真實的,那你就果然落入因緣所生法。因緣帶給我們的衝擊,看你站在什麽角度。你執著它是真實的,它果然變成真實的,它就是真真實實的生死業力。
念佛可不可以往生?這個題目很多人在討論。其實這個是因人而異。你要執著這個生死,對你來說你根本沒辦法往生的。你執著生死是真的,你就很難往生了。不是阿彌陀佛不救你,關鍵是你把它當真,你這個業就沒辦法帶,關鍵在這裏。你沒有辦法帶業往生。
所以,往生其實是雙方的準備。阿彌陀佛創造一個感應的因緣出來,但是我們自己怎麽樣把過去的業做一個收尾,這不是靠拜懺的。諸位!你無量劫來所累積的業力,你老人家就花個幾年時間,要處理你無量的過去,你完全靠事修,你怎麽弄得過它?你想想看,你怎麽弄得過它?我們扣掉吃飯、睡覺,你無量劫來的業力,你今生就把它解決掉,那因果怎麽算?但是,你要有理觀的智慧就不一樣了。你把事情拉到一念心性,那所有的業都可以帶。
理觀的好處好就好在哪裏呢?我不跟你談因緣,談因緣我是吃虧了,但是我們承認有因緣的存在。知道嗎?安住一念心性,但是我們不否定因緣。我們從一念心性的角度來看,叫做如夢如幻。我沒有說它沒有,我隻是說它無自性。如夢如幻就是說,你可以改變它,但是你不能否定它的存在。這個就是會權入實,就是你站在真實的角度來看一切法,這個是成佛的捷徑。
本經講的就是這些。為什麽佛陀敢講出一句話“皆已成佛道”?佛陀站在真如的角度來看,盡管你這個人一天到晚在因緣裏麵混,你遲早會覺悟的,你遲早會迴家的。你一旦迴家,這個事情就好處理了。這個就是會權歸實的道理。
子三、頌勸信 分二
佛陀講完權法實法,再會權入實以後,佛陀勸我們對前麵的妙法要深信不疑。這個地方有兩個重點。
醜一、舉果勸信
第一個,舉果勸信。佛陀把他果地的功德秀出來,跟大家做個保證。
若人信歸佛 如來不欺誑
亦無貪嫉意 斷諸法中惡
故佛於十方 而獨無所畏
我以相嚴身 光明照世間
無量眾所尊 為說實相印
當然,把因緣所生法拉到一念心性來處理,這種思想真的很難接受,我們一般人不容易了解。佛陀要證明這個法是可行的,佛陀用兩個角度:
第一個,有他內在的功德,內功德清淨故。他說,“若人信歸佛”,假設你對佛陀有信心,你就應該知道,佛陀有一個很重要的功德:“如來不欺誑”。佛陀要麽不講話,一旦講,一定真實語。第一,沒有欺誑;第二,他沒有貪嫉意,佛陀沒有嫉妒。好像說我不想讓你知道那麽多,怕你比我好。不可能!佛陀沒有這種嫉妒的意思。“斷諸法中惡”,佛陀內心所有的欺誑、嫉妒的心,一切的惡法都斷幹淨了,所以佛陀說法的時候能夠無所畏懼,因為佛陀沒有缺點、沒有過失。佛陀講這個的時候就是“如是”,就是一念心性眾生本具。佛陀講這句話的時候他無所畏懼,因為他心裏麵沒有過失。
第二個,從外在的莊嚴功德來說。前麵是從他內心的清淨,第二個從外德的莊嚴。“我以相嚴身”,我修了這麽久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且放大光明照世間。作為無量眾生所尊敬的佛陀,我用我的尊貴的果報來講實相印,講到一念心性眾生本具。
我以我內在的清淨、外在的功德來保證,這個事情是實相印。
從果地功德,意思就是,佛陀以過來人的身分表示:此是真如,汝應知;此是真如,我已知。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宗教跟哲學最大的差別:哲學家會講出一個道理,但這個道理怎麽做、能不能做得到、有沒有可行性,沒人知道。但是佛陀講一個道理,一定是可修性、可證性,一定是可以證的。佛陀為什麽這樣講呢?因為佛陀自己是過來人,舉果德來勸信。
醜二、舉因勸信
第二個,舉佛陀因地所發的願來勸信。
舍利弗當知 我本立誓願
欲令一切眾 如我等無異
如我昔所願 今者已滿足
化一切眾生 皆令入佛道
佛陀又換一個角度來勸信,說,你們要知道,舍利弗!我過去行菩薩道的時候,我可是有發願。發什麽願呢?欲令一切眾生都能夠像我一樣,成就一樣的功德,平等不二。現在正如我過去所發的願,“今者已滿足”,這個願已經滿了。為什麽呢?我“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就提出一個疑問說:其實很多人還沒有成佛道,佛陀為什麽說滿願呢?這個地方是約佛陀這一期的教化。就是說,佛陀他這一期教化,從他老人家三十成道到最後八十歲入滅之前,根熟的眾生應該度的都已經度了,沒有度的也種下得度因緣。所以從這一期教化來說,其實佛陀已經是“今者已滿足”,他的願滿足了。就是佛陀在他自己能夠掌控的範圍中已經滿願。就是說,眾生善根不成熟,這不能怪佛陀,佛陀能夠做的就是這樣子。這就是從因地的願來說,佛陀的確發這個願。
以上是以果地跟因地來勸信:一念心性是眾生本具,應該安住。
子四、舉五濁 分四
醜一、總標五濁障大
若我遇眾生 盡教以佛道
無智者錯亂 迷惑不受教
前麵我們看佛陀為實施權,佛陀是針對眾生的根機來論斷為實施權。那麽這個地方佛陀約大環境。整個大環境,也是佛陀施設方便的一個考量。就是說,今天我在五濁惡世遇到了這些眾生,假設我一開始就開權顯實,說,諸位,你們不要追求人天果報,也不要追求出世涅盤,我告訴你們直接成佛之道,安住一念心性,盡教以成佛之道。那麽這樣子有什麽問題?兩個問題:
第一,“無智者錯亂”。善根不成熟人,他會錯認消息。他說,哦,一念心性超越因緣所生法,好!那這樣子就執理廢事,就“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他否定了因果。那這樣子就糟糕了,還不如迴到權法更好。這是第一個問題:他會產生一種錯亂。
第二個,“迷惑不受教”。前麵是執理廢事,這以下就相反,執事昧理。他有所得心很重,你不滿足他的需求,你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他可能就懷疑、誹謗,他不受這個教化。
醜二、別明五濁障大
也就是說,佛陀在五濁惡世當中,他遇到的眾生的問題更複雜,所以我們看醜二的“別明五濁障大”。
我知此眾生 未曾修善本
堅著於五欲 癡愛故生惱
以諸欲因緣 墜墮三惡道
輪迴六趣中 備受諸苦毒
受胎之微形 世世常增長
薄德少福人 眾苦所逼迫
入邪見稠林 若有若無等
依止此諸見 具足六十二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我慢自矜高 諂曲心不實
於千萬億劫 不聞佛名字
亦不聞正法 如是人難度
這個地方,佛陀就以一個晚年的佛陀,迴憶他當初剛成道時的佛陀在說法之前遇到的是一個什麽樣的環境。佛陀就為舍利弗講清楚當時是什麽環境。我們看看佛陀剛出道的時候,他麵對的是一個什麽環境。
“我知此眾生,未曾修善本。”我知道很多的弟子都是從外道轉過來的,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很多很多,缺乏這種大乘的善根,隻有外道跟小乘的善根。這種善根的人,對五欲的果報是很執著的,“堅著於五欲,癡愛故生惱。”一方麵貪愛,一方麵執著。這個“癡”就是,他這個貪還不是一般的貪,是很堅固的,所以他產生了惱。貪愛心的結果就是“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得到的時候就是怖畏,怖畏失去;失去的時候就憂惱,所以他這個心很粗重。“以諸欲因緣”,對這種貪愛的因緣,他很容易墮三惡道,在輪迴六道中備受種種老病死的痛苦。就是說,因為他對三界果報的貪愛,要麽造罪,要麽修善。如果他有造罪的因緣就墮三惡道;如果他修善,修善沒有到三惡道,輪迴三善道,但也是“備受諸苦毒”。
所以,這說明了眾生濁。眾生在當時的環境對果報的貪愛,產生很嚴重的顛倒。
我們看命濁,就是壽命的障礙。“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長。”那麽他受胎的時候,五濁惡世是一種胞胎,它可不是極樂世界的蓮花化生。這種胞胎是慢慢地由小變大,而且“世世常增長”,這種輾轉相續無有窮盡,一生一世都是這樣。所以,“薄德少福人”,這種沒有福德,沒有善根的人,“眾苦所逼迫”。就是這個壽命短暫,他沒辦法長時間地修學。所以佛陀必須要在短時間內給他一個安定的法,因為時間緊迫了。這個命濁,壽命短暫。
再看當時的邪見。那佛在世的時候,邪見很厲害,九十六種外道。眾生在佛陀沒有出世之前,“入邪見稠林”,就像一個人走入稠林走不出來,或者執著有——常見,或者執著空——斷滅見。“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九十六種外道等於是六十二種邪見,要麽著空,要麽著有。也就是說,他不但是壽命短暫,他心中還有堅固的邪見。
再看他的煩惱。“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舍。”對於五蘊生起的假相,他過去生享受過這種五欲的快樂,就把它抓在心中不願意棄舍。或者“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懈怠的人是貪愛,有德的人是高慢,就是心中不正直,就這兩種的煩惱:要麽貪愛,要麽高慢。
我們再看看劫濁,劫濁等於總結了。“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所以,煩惱邪見的結果,就很難在三寶中栽培善根,“亦不聞正法,如是人難度。”
這段經文等於是佛陀迴顧他老人家一生的弘法。我們平心而論,其實佛陀在其他諸佛當中,他方便法的比例是蠻高的,尤其是聲聞法講得很多,怎麽樣厭惡生死、怎麽樣調伏煩惱、怎麽樣拜懺。你看阿彌陀佛他這一生說的法。阿彌陀佛他不講人天乘,他也不講二乘,他不告訴你怎麽了生死,他隻是告訴你怎麽成就功德。那釋迦牟尼佛相對他這一期的教化,他破障的法門講得特別多。佛陀必須要交代:不是他願意這樣做,而是環境使然。你叫其他佛來也是這樣做。就是麵對五濁惡世,大家壽命很短,他已經沒有太長時間去教化。佛陀必須在一種急迫的情況之下,“安隱眾生故”,所以小乘法講得特別多。
我們從現實環境來看。諸位!你現在平心而論,看看佛教界。你看你要是說拜懺,哦,很多人;說要加持,那更多人;你要是說來聽經修止觀,可能就不多了。為什麽?眾生是這樣,離開痛苦比追求功德更急迫。要我看,如果佛陀生長在這個時代,釋迦牟尼佛在這個時候出生,我看他的法還得往下降,那就不是聲聞法為主,我看是人天乘為主了。就是說,為實施權,要降到什麽水平,佛陀說你不要怪我,那是眾生的共業,我的目的是要讓眾生離苦得樂。所以佛陀也隻能看因緣辦事。
就是說,今天,舍利弗尊者!你不要怪我講聲聞法來攝受你,因為我的環境就是這樣子。佛陀的弟子很多都是外道過來的。你看舍利弗尊者,大外道,他領了五百人修外道。目犍連尊者也是大外道,也領五百人。佛陀的弟子有很多的比例都是外道。外道的法執很重的,你跟他講真如本性他沒辦法接受。你要執著法執,我就丟一個法,先隨順你。你要執著法,我就丟一個涅盤法讓你執著。就是說,當時的環境,先說小乘法是佛陀不得已的。
醜三、為五濁故說小
是故舍利弗 我為設方便
說諸盡苦道 示之以涅盤
這地方是做總結了。所以,在這種五濁惡世出世的佛陀,也隻能夠把真實語先隱藏起來,施設方便,方便說。說什麽呢?說如何消滅痛苦的方法,而指示一條涅盤的道路。當然,在末法時代,除了小乘的涅盤,我覺得淨土法門也很重要。這個環境越來越糟糕,你不能留在這裏了,要趕緊先走,你換一個環境。
這個五濁惡世魔強法弱,不像正法時代。我們看正法、像法時代的法,那個時候祖師的流通,他們相對來說還比較好一點,就是慢慢地積功累德,修大乘法還多。越到末法時代,離開五濁惡世就變成急迫了,就是先離開再說了。不管是涅盤也好,淨土法門也好,變成是很多人主修的一個方便了,因為環境已經變成這個樣子了。
醜四、為大故施小
我雖說涅盤 是亦非真滅
諸法從本來 常自寂滅相
佛子行道已 來世得作佛
前麵佛陀是說明他為什麽施設小乘法,這以下就鼓勵聲聞人說:你們也不要挫折;我雖然是講涅盤法,講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但是其實你們也沒有真實地滅度。為什麽呢?因為從一念心性的角度,“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一切法本來就無生。本來就沒有生死,哪有什麽了生死呢?那就是一念心。“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輪迴頓息”,就是迷悟的問題。迷惑,一念心性就出現生死的假相;你覺悟了,一念心性就出現涅盤的假相。
所以,“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就是說,其實你們所修的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雖然你們不知道,但是佛陀有不可思議的方便,在權法裏麵有一念心性、真如的熏習,它也是成就一個成佛的資糧。你們隻要改變心態,把你們自己那種法執丟掉,繼續往前走,你們前麵也沒有白費的,是可以對接過來的,不是前麵修的都錯了。因為什麽呢?從“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的角度,你修的法門都是成佛之道,就是會權入實了。
子五、頌不虛
我有方便力 開示三乘法
一切諸世尊 皆說一乘道
今此諸大眾 皆應除疑惑
諸佛語無異 唯一無二乘
佛陀等於是前麵跟聲聞人交代,他當初是怎麽樣地為實施權,在什麽環境之下說的涅盤;最後開權顯實,做一個總結。
說,我有種種的方便力,來開示三乘的法門。“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不是我這樣子。其實每一尊佛說的法,究竟都是成佛之道;隻是在這個過程中,佛陀開出了聲聞、緣覺、菩薩的差別。“今此諸大眾,皆應除疑惑。”就是你們不要有疑惑了,不要以為說你們走錯了。你們看到華嚴的菩薩功德這麽深,你們遲早會得到的;而且你們前麵走的路也沒有錯,它也在你的真如當中開顯某一方麵的真如本性,隻要你們改變觀念。
“諸佛語無異,唯一無二乘。”今天我釋迦牟尼佛這樣講,來生的佛也是會這樣講的,因為隻有一佛乘,沒有大小乘的差別,這個隻是一個過渡,“究竟歸一乘”。就是,三世諸佛的通則,都是先為實施權,最後開權顯實。即便前麵的權法,佛陀沒有說會歸一念心性,但是你們都沒有走錯,心性的熏習都存在,你們隻要接上就可以了。
到此,釋迦牟尼佛把他今生所說的法做了交代。這以下,佛陀為了印證三乘跟一佛乘是同一條道路,他引過去佛。他說你想想看,過去佛也是這樣子做的。
癸二、頌過去佛分二
子一、略頌開顯
過去無數劫 無量滅度佛
百千萬億種 其數不可量
如是諸世尊 種種緣譬喻
無數方便力 演說諸法相
是諸世尊等 皆說一乘法
化無量眾生 令入於佛道
佛陀以他的智慧眼、以他的宿命通,來看過去的無量劫當中,也有無量諸佛出世乃至於滅度。這當中,這些無數佛,也是用種種的教法來教化眾生。“如是諸世尊”是怎麽教化呢?用種種的因緣、譬喻乃至於無數的方便力,來演說種種的差別相。這些佛陀一開始也沒有馬上就說一念心性本來具足、你們就應該把自性功德開顯,他也沒有這樣做。過去的佛也是講三乘法門、五乘法門,從因緣上去修因證果,也是有所得;到了最後才會歸到一念心性,化導一切眾生,“令入於佛道”。就是,佛陀的說法都是先開方便門,最後再示真實相。不但我如此,過去佛也如此。
子二、廣頌開顯分二
醜一、總明方便助顯
又諸大聖主 知一切世間
天人群生類 深心之所欲
更以異方便 助顯第一義
過去偉大的佛陀,他們也是知道一切世間天人眾生,長時間在輪迴當中,已經形成了個人的性格傾向,各有各的喜歡。有些人喜歡涅盤寂靜,有些人喜歡功德莊嚴,有些人喜歡人天果報。那佛陀必須怎麽樣?恆順眾生!所以“更以異方便”——這個“異”就是不同的因緣,來攝受他們;然後等到根機成熟,障礙破除,再開顯一心真如。過去佛是這樣子做的。
醜二、別示開顯之相 分二
那麽什麽叫“異方便”呢?這以下就詳細的說明,“別示開顯之相”。就是,什麽叫異方便來開顯第一義呢?分兩段。
寅一、約眾善顯緣因功德
第一個,“約眾善顯緣因功德”,就是緣因佛。我們成佛有三因:正因理性、了因慧性跟緣因善性。“約眾善顯緣因功德”,就是從修善法裏麵去成就成佛的資糧。這個地方分成七科。
卯一、約六度法
若有眾生類 值諸過去佛
若聞法布施 或持戒忍辱
精進禪智等 種種修福慧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
過去佛出世的時候,也沒有馬上開顯一心真如。他怎麽做呢?他先講六度來攝受眾生。“若聞法布施”,先講六度法門,聽到佛陀讚歎布施的功德、持戒的功德乃至於禪定智慧的功德,使令我們在六度當中修福修慧、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但是,佛陀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些人到哪去了呢?這些人也沒有停留在六度的功德,“皆已成佛道”。佛陀用他的智慧來證明,這些人雖然一開始沒有進入真實法,但是現在以佛眼來看,他們都成佛了。諸位!這是現量的真實境。
我們舉一個例子,說明為什麽事修還是可以成佛,隻是遲早問題。我們舉受戒好了。你看菩薩戒,有幾個受菩薩戒的知道說,“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沒有吧?絕大部分人受菩薩戒,就貪那個菩薩戒的功德。有人說,你不知道,你要沒有受戒,你持的戒就不圓滿,你持的善法就不圓滿;你今天受了戒,你所修的一切善法叫做波羅蜜。他說,哦,原來這樣子,那我同樣做一件事情,我應該去受戒。他就去受戒了。
受戒以後,緣境發心,得到戒體。得到戒體以後他就有一個願望,他曾經“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他心中可是有目標的。我們以前修善的時候是漫無目標,看心情,我現在想修善就修善。現在是從“我想要修善”變成“我一定要修善”!他有一種誓願力。
這個誓願力再加上行動力。好了,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輾轉相續,能靜妄源,他的有所得的煩惱就輕薄了。他雖然一開始認為隻是在持戒,但是時間長了以後,他的心慢慢地改變了。他從有所得心,慢慢知道其實持戒隻是借相修心,通過持戒的法來開顯我內在清淨的功德,所以“皆已成佛道”。
就是,你即使不知道,它也是往這個方向走。這個是佛陀高明的地方,他能夠設定一個法……就是說,你本來是肚子痛,佛陀就有本事,讓你這個藥吃了以後,把你的肚子痛治好了,乃至於所有的病都治好了,還身體健康!你說,欸,我一開始是肚子痛。是的,你一開始向佛陀求的時候,隻是想要求六度,但是佛陀的法門絕對不是隻給你六度而已,他是“皆已成佛道”。佛陀的法是“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佛陀這是講過去的實際例子。
卯二、約悲戀心
諸佛滅度已 若人善軟心
如是諸眾生 皆已成佛道
我們看看過去佛滅度以後,這些弟子們的悲傷、仰慕,這些人也得到很大的加持。說在諸佛滅度之後,“若人善軟心”,對這個佛陀有一種悲傷、仰慕之心。就是這一念心,“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就是這麽一點的善念,都能夠讓它慢慢地迴歸真如。
蕅益大師強調,因為這個地方他不是隻有善根。諸位!其實他這個善根很淺薄。相對六度來說,六度他還有布施、持戒,有某種程度的實際的行動。而這些人隻是一念的悲戀心,所以善根力其實是薄弱的,資糧力也是薄弱。但是你知道為什麽“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嗎?因為他跟佛陀結緣,關鍵在這裏。跟佛陀結緣以後,他是有因緣力,他生生世世就能夠遇到有佛的教化,他就會慢慢進步。所以,時至今日,就算他剛開始隻是佛陀滅度以後一念的善軟心、悲戀心,但是現在“皆已成佛道”。
卯三、約供舍利
諸佛滅度已 供養舍利者
起萬億種塔 金銀及玻璃
硨磲與瑪瑙 玫瑰琉璃珠
清淨廣嚴飾 莊校於諸塔
或有起石廟 栴檀及沉水
木櫁並餘材 磚瓦泥土等
若於曠野中 積土成佛廟
乃至童子戲 聚沙為佛塔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
我們看經文,釋迦牟尼佛又講到另外一件事。說過去在諸佛滅度以後,有人發心供養舍利子。這個可能多分都是居士,因為出家眾就是結集經典,在家居士就是供養舍利子。怎麽供養法呢?“起萬億種塔”,很多很多的塔。這當中可能有金銀玻璃,這個玻璃就是透明的水晶;或者是硨磲,就是青白色的貝殼;瑪瑙,就是紅色的化石;或者玫瑰,就是紅色的寶石;或者琉璃珠,就是青色的寶珠。以這種七寶的莊嚴來“清淨廣嚴飾”,排列莊嚴這種種的塔廟。這個就是條件比較好的了,這個人可能是國王、大富長者,用七寶蓋的塔廟來供養舍利子。
如果條件差一點,“或有起石廟”,就是可能在農村,看到佛陀有這個舍利子,用石頭、泥土蓋成的廟。或者用栴檀木,或者沉水木,或者木櫁。木櫁就是一種香木,有香氣的木。餘材,或者其他的檜木、杉柏等等,乃至於磚瓦泥土等等。這可能是一般的老百姓,就是用這種石頭等等起廟供養。
第三者,“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更差的環境下,他隻是把泥土堆起來。
再下,乃至於童子的遊戲,小孩子在地上玩,就是“聚沙為佛塔”,就把它當做佛塔一樣來禮拜。那麽這些人在這麽一個小因緣當中,“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這個就是佛陀有宿命通來迴憶過去的事。
當然,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你說供養佛陀的舍利子,跟佛陀結緣,那也是可以理解。那“聚沙為佛塔”,它裏麵是沒有舍利子的,小孩子在玩,把它當做佛塔。就是它本身不是佛塔,你把它當做佛塔,為什麽這樣子也可以成佛?
古德迴答說,童子遊戲,聚沙為塔,何得成佛?這個地方有兩層意思:第一個,習因;第二個,報因。
這個習就是習慣的習。從善根的角度,雖然這個泥土堆的塔裏麵沒有舍利子,但是他心存恭敬,這就是一念的信心,就是一念的善根。他栽培一個善根,他發自內心的恭敬,對佛陀的恭敬,不管他用什麽方式。
第二個,他的因緣力。他的所緣境是佛陀,這個很重要。你要是對其他的偉人去供養,那又不同了,那可能隻有一種對他的善根力,沒有因緣力。就是,他今天的結緣是跟佛陀結緣哪!你隻要跟佛陀結緣,佛陀就有辦法度化你。
第一個,他內在有善根力;第二個,外在有因緣力。
就像阿育王一樣。阿育王是佛陀滅度以後一百年出世。其實,阿育王在佛在世的時候,曾經做一個城中的小孩子。佛陀那個時候帶著阿難尊者去城中托缽,前麵就有兩個小孩子在玩。其中一個叫德勝,這個德勝就是阿育王的前生,他跟另外一個小孩子在玩。他們兩個玩泥土的時候,突然看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陀,他起歡喜心,就把泥土捏成一團(就是他把這個當成一種寶物,其實它是泥土),他就要去供養佛陀。阿難尊者一看他拿這個泥土,就擋在前麵。佛陀說,你閃開,讓他供養。這個時候,因為他是小孩子,太小,他沒辦法供養,那麽另外一個人就跪在地上,讓德勝踩在他身上,佛陀把這個缽放下去,就接受供養。供養以後佛陀授記,他說你以後會成為大國王,護持三寶。你這個同伴,跪在地上給你踩的這個,變成你的大臣。那果然阿育王後來就是孔雀王朝的一個國王,他當時真的是統領了所有印度。後來學佛了,蓋了很多塔廟。
諸位!佛陀講這些,意思就是,雖然心性很重要,但是你們都不要忘了“諸法因緣生”,就是你不要執理廢事。諸法因緣生跟法法消歸心性都很重要。你們迴憶一下,你們當初怎麽學佛的?哪一個人一開始就聽《法華經》學佛?有沒有?舉手看看。一開始就聽《法華經》的?(有學員舉手)哦,不錯,善根深厚!不過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唱<爐香讚>,對不對?唱唱<爐香讚>,結果“皆已成佛道”,至少他走上了佛道。
就是說,雖然佛陀前麵一直在講理觀的重要,開權顯實,但是這個地方就提示我們弟子,不要忽略了因緣,乃至於微小供佛的因緣,乃至於你用泥土的供佛因緣。這個就是說,諸法因緣生跟安住一念心性同等重要。簡單講,權法妙,因緣果報很重要;實法也妙。關鍵是你怎麽把它合起來!
我們怎麽樣能夠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麵對一切的因緣,一方麵能夠開顯自性的功德,一方麵能夠結下三寶的因緣。這就是理觀不礙事修、事修不礙理觀。所以,佛陀舉了很多過去發生的例子,而這些人都是從一種微小的因緣跟三寶結緣,但是現在來看,“皆已成佛道”。這個都是過去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