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第三大科,經文綱要。
古德對本經在整個修學當中的定位講一句話,說是“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所以本經的修學就是引導所有的菩薩能夠直接地趨向佛道。當然,在大乘的經論當中,我們要趨向佛道,很重要的因地,就是我們必須跟中道實相相應。因為這個佛道的莊嚴是真空妙有的。當然,果地是真空妙有,因地也一定是要跟真空妙有相應。
“真空妙有”這四個字,有兩種情況可以修學:
一個叫做聖位的菩薩。如果你是一個初地以上的菩薩,你證得破無明、證法身,所以你是很自然地能夠“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所以,如果你是法身菩薩,你就不需要修《法華經》了,你直攻《華嚴經》,在事修上開始修波羅蜜,次第地從初地到二地,從二地到十地,就如蕅益大師說的:“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所以,聖位的菩薩,中道實相對他來說是很自然的。
但是,對我們凡位的菩薩,中道實相就很困難了,因為我們的心是有所得,有所住。我們修一個法門,可不是無住的時候生心,我們是有住生心。比方說,我們一般的情況,順境的時候我們會喜歡因緣所生法,因為你這個因緣法得自在。你善業起現行的時候,你會落入因緣果報的法則,開始“我要弘揚佛法、續佛慧命”!這時候你有很多理想抱負的。我們會在順境的時候墮入有相這一塊。但是,人世間不是永遠順境,因為你的業不是一天到晚造善,你還得造惡嘛。所以當我們罪業起現行,逆境的時候,身體有病痛或者人事不順的時候,開始就把心收起來了。
這個因緣所生法,不是我們凡夫可以惹的,所以就開始修空觀了。觀察這一切法本來就沒有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把心收迴來,安住一念的空性。這個時候,就會暫時跟因緣法做切割。這個可以理解,因為有很多事超越我們凡夫的範圍。當然,有些人念佛也是可以。總而言之,不管你安住佛號、安住空性,我們麵對因緣所生法,的確有很多的超越我們能力範圍的事情,我們隻能夠祈求加被。
所以,我們凡夫的內心活動隻有兩種情況:要麽順境,墮入有相行;要麽遇到逆境,就把自己關起來,安住孤獨,享受寂靜,就是安住空性。我們凡夫沒有“中道”這兩個字,沒有。比如說,你有沒有辦法麵對一切有情、麵對逆境的時候不迷、不取、不動?沒法子!所以我們凡夫的困難就是隻能怎樣呢?在成佛之道叫做“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通過一種迴向的方式。這樣佛道對我們就相當遙遠了,我們沒辦法進入成佛的核心,隻是在外圍修資糧,然後通過迴向。那佛道對我們就不知道什麽時候了,我們走上一個緣起的遠路了。
還好,佛陀說了《法華經》!
我們對因緣法不能真空妙有,我們要麽空,要麽有。在空有中遊動的時候,《法華經》告訴我們,你喜歡空也好,喜歡有也好,照做,但多一道程序:修學理觀。通過《法華經》的理觀,通過這種理觀的真實法門,能夠把前麵的權法整合起來,叫做一佛乘。
我們凡夫的個性的確是不太一樣。有些人是悲增上菩薩,喜歡跟眾生接觸的,所以他覺得行菩薩道就是:什麽叫道場?工作就是道場!這種人也是有。他喜歡以福德資糧為他的主修。有些人喜歡修空性。什麽是道場?在佛堂才是道場!他在佛堂裏麵安住一切法空,他覺得這個就是我的道場。
這些都沒關係,隻是請你加一個《法華經》的“妙法”進去。把妙法放入心中以後,你修的所有的法門,全部把你引導到菩提道上。《法華經》就有這個本事!你修的是人天乘,你修的是二乘的空性,你修的是菩薩道,都沒關係。也就是說,如果沒學《法華經》,成佛之道對我們來說可能是三階段。我們一般可能就是先修人天乘,然後在人天果報裏麵享受一下人世間的榮華富貴;來覺得不對了,這個富貴有過失,開始發出離心,修空性,從安樂道到解脫道;最後再慢慢慢慢到菩薩道。
所以對我們一般人來說,如果你不學《法華經》,成佛之道對你來說是三個階段。你學《法華經》,一次到位,隻有一件事情就好了。你現在可以同時修安樂道,你也可以同時修往生之道,你也可以同時修成佛之道。所以《法華經》提供的是一種有效率的修學,你一點時間都不會浪費。
你說,我現在是要拚往生了。沒錯!還不耽誤你往生。你佛號照念,你往生的資糧照資糧。但是你修《法華經》以後,到了極樂世界,你跟一般人不一樣,你跟沒有學《法華經》的完全不一樣。到了極樂世界以後,你才知道《法華經》的殊勝。你現在還不知道什麽叫《法華經》,等到你開始學到後半段的時候就知道了,所以《法華經》它的真實在後半段。一般你隻要從安樂道到解脫道以後,那《法華經》就分高下了。
但是諸位!你不能等到那個時候才想到要修《法華經》,那就來不及了。所有的修學都要從因地栽培。如果說現在不播種,我們明年就沒有稻米可以吃的了。就是說,我們花同樣的時間,花同樣的精神體力念一句佛號,它給你創造三種功德。你通過《法華經》,這個佛號會讓你得到安樂、讓你往生,又可以帶你成佛。這個就是妙法,完全不障礙你的任何方便法門。所以,我們不管修什麽法門,隻要把妙法放進去,它就是一個成佛之道。所以,我們今天開始正式講到妙法的修學,這個妙法應該怎麽啟動。我們下一個主題“修學宗旨”中就會講到。
叁、經文綱要 分三:甲一、總標;甲二、別明;甲三、結示
我們先看第三個,經文綱要。前麵是解釋經題,把什麽是妙法、什麽是蓮花的關係說了。我們現在來看看本經的結構,就是本經是怎麽詮釋妙法的。
甲一、總標。
我們先看第一段。
經文二十八品,智者大師分為三分:初品為序。方便品訖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凡十五品半,名正宗。從偈後盡經凡十一品半名流通。
本經總共有二十八品。所有《法華經》的注解,那最圓滿的就是智者大師了,《法華玄義》《法華文句》。他老人家把《法華經》作三大科:第一個序品,就是序分。初品就是<序品>,就是序分。從<方便品>到第十七品的<分別功德品>的第十九行的偈頌為止,總共有十五品半,這是本經的正宗。從這個偈頌之後到二十八品,凡十一品半,名流通分。先把《法華經》切成三塊。
但是,這樣子隻是一個粗略的分判,不是智者大師的本意。其實智者大師的本意,我們采用的是後麵這一段,就是詳細的分判。前麵這個是粗略的分判。
那麽什麽是詳細的分判呢?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說明。
又一時分為二,從序至安樂行十四品約跡開權顯實;從湧出訖經十四品約本開近顯遠。
天台智者大師他高明的地方,是他的那個判教判得好。他先把《法華經》切成兩塊。從哪裏開始切起呢?從“如是我聞,一時”,就是在那個當下。那麽這個“一時”,天台智者大師就是,當下的一念,他切成兩塊:一個是修一佛乘之因,就所謂的佛陀的智慧;第二個是修一佛乘之果,就佛陀的法身功德。
那麽他為什麽在“一時”的時候切成兩塊呢?因為《法華經》的特點叫做因果同時。諸位!你現在修《法華經》可能沒什麽感覺,可能你到極樂世界才感覺到:哇!還好,我當初在做人的時候修了這部經,我跟其他的同輩比,進步很快。其實不是。你現在的因地已經開始醞釀。為什麽《法華經》叫做蓮花?蓮花它是含苞待放的時候它就有蓮子,但是看不到。它必須怎麽樣?花開蓮現。花開蓮現就是你看得到,但是它含苞待放的時候,它蓮子就存在了。也就是說,蓮花的特色,花果同時。那麽本經也是這樣。本經它是前麵十四品從初品到<安樂行品>,是修成佛的因地,修一心三觀。後麵的從這個<從地湧出品>,到<普賢菩薩勸發品>,叫做一佛乘之果,叫做一心三德。
諸位!當你修一心三觀啟動的時候,你的生命就產生了變化。我們的生命本來是煩惱障、業障、報障,但是開始修的時候,生命就開始反轉,它有一種力量從煩惱障、業障、報障慢慢地把你帶到法身、般若、解脫。也就是說,因地修學,果地就啟動。所以智者大師認為說,前半段的一佛乘之因跟後半段的一佛乘之果,這兩個科判是同時啟動的,所以他在“一時”的時候就分成兩大部分。前麵是“約跡門開權顯實”,約著佛陀一代時教裏麵所說的法來講到佛法的真實義,開三乘的方便,顯一佛乘的真實,就從初品到<安樂行品>。從第十五品的<從地湧出品>到後麵,是“約本門開近顯遠”,約佛陀的法身,來展現佛陀的法身的功德。因地跟果地是同時的,所以它切成兩塊。
我們再看它詳細的區分。除了兩塊以外,它這個前麵有序、正、流通,後麵也有序、正、流通。我們往下看。
本跡各序、正、流通:初品為序;方便訖授學無學人記品為正;法師訖安樂樂行為流通。湧出訖彌勒已問斯事,佛今答之,半品為序;從佛告阿逸多下,訖分別功德品偈為正;此後盡經為流通。
智者大師是把本經二十八品先切成兩塊,初品到十四品是“約跡門開權顯實”;十五品到二十八品,“約本門開近顯遠”。這兩個又各有序、正、流通。
比方說前半的跡門。跡門當中,當然初品就是<序品>,序分;從<方便品>到第九品的<授學無學人記品>,這是跡門正宗;從第十品的<法師品>到<安樂行品>,這是跡門流通。
我們看本門,從法身的功德來說。從第十五品的<從地湧出品>,到“彌勒菩薩問斯事已”這個偈頌,“佛今答之”,共半品,為序;從“佛告阿逸多”以下到第十七品的<分別功德品>,這是正宗;後麵其他的到二十八品,都是流通分。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佛陀在引導我們凡夫時,因為我們凡夫是搖擺的,一下子空、一下子有,所以,佛陀用兩件事情來引導我們:
第一個,佛陀的智慧,讓我們先修佛陀的智慧。就是說,我們現在沒有佛陀的功德,但是先養成佛陀的思考模式。就是說,咱們現在什麽波羅蜜也做不來,但是你現在第一件事情,先把自己投生在佛陀的家族,就是成就佛種。如果你不這樣做,等到你變成二乘種性,要再迴歸就晚了,因為你變成定性聲聞。
成佛之道,在凡夫位是很關鍵的,因為你入了聖位那就很難改變了,那沒辦法改變了。因為你定性以後,你法執就很重了。所以諸位!凡夫是一個最苦惱的地方,但是從成佛之道,也是最關鍵的時候,因為你今天所采取的方法會影響到整個後麵的四聖法界的快慢。我們不希望為了成就一個空性的功德而留下後遺症。就是,我要從a到c,當然我們也是要從a先到b再到c,但是我從a到b的時候不能產生障礙,不能障礙我b到c,不能障礙我後半段。如果你不學《法華經》,你從解脫道到菩提道一定會產生障礙。你沒有那個智慧入佛的知見,你隻能選邊站,你隻能要麽有,要麽空。
諸位!從空性要出來。我跟你講實在話,一個人從有入空是很容易的。因為有相的因緣果報,你稍微有點智慧的也知道,人間的快樂有很多問題,“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你不一定要學太多經典,你就一般的常識來看人世間,人世間的快樂帶來的後遺症太大了。所以從有入空其實不難。
但是,從空到中道這非常困難。因為一個人入空以後,那叫一個涅盤寂靜樂,但是他將永遠失去諸佛的功德莊嚴,就像本經的舍利弗一樣。剛開始在<方便品>的時候,他也是向佛陀質疑:我等同入法性,佛陀你講空性的時候,我在場,文殊菩薩、彌勒菩薩、普賢菩薩都在場,所謂的三乘共坐解脫床,為什麽我證得的空性,我什麽都沒有?我隻能夠一天到晚在山上觀一切法苦、空、無常、無我,隻能夠涅盤寂靜。為什麽我證得空性,我隻得到寂靜?為什麽文殊菩薩證得空性,他能夠月印千江、百界作佛?舍利弗在本經裏麵向佛陀質疑,意思就是說佛陀您老人家是不是不公平?佛陀說,這個不能怪我。同樣的空性,人家要多修一個妙法。譬如大雨,大雨普降大地,你一個小草吸的水是小,一棵大樹吸的水是多。這不能怪大雨不公平。我也是同樣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那麽為什麽文殊菩薩聽到這句話他能夠真空妙有,你們聽到就隻看到空而已?因為少了一道妙法這個程序。
諸位!為了我們以後的菩提道,我們必須要先打預防針。在整個《法華經》裏麵,蕅益大師的結論就是,妙因妙果不離一心。我們要把所有的因果拉到一念心性來修學,這就對了!一念心性就是妙法。你的往生之道怎麽修?不是從因緣上修。從因緣上修,那你的生命就很多片段了。我們應該在一念心性提起佛號,在一念心性往生,在一念心性修六波羅蜜。
為什麽要把“一時”分成兩塊?這個“一時”就是一念心性!就是說,我們同時在一念心性修一心三觀,同時在一念心性成就一心三德。這個就是整個《法華經》為什麽要分兩塊,就是一個強調妙因、成佛之因,一個是妙果,妙因妙果會歸到不離一心。
這個是整個本經的科判,智者大師的科判。從老人家將近兩千年前判教以後,沒有人能夠改這個科判。就是從一心開出二門,一個是一佛乘之因,一個是一佛乘之果。
甲二、別明。
我們看它的個別說明。
本經第一品當然是<序品>。<序品>有通序跟別序。通序就是正信序,就是講到六種成就,講到佛陀說法的時間、處所、與會大眾等等,來取信後世。
別序就是關鍵了。發起序,就是本經是怎麽發起的。本經的發起很特別。我們的<序品>有一個主題叫做放光現瑞,其實本經也可以說是無問自說了。諸位!凡是不可思議的法門,就是這個法門用力很少、效果很大,大到你沒辦法想象,一般都是無問自說,比方說淨土。
淨土法門也是啊。你是一個業障凡夫,佛陀是萬德莊嚴,這兩個距離這麽遠,靠一句佛號,“即眾生心,投大覺海”,不可思議!我們靠這句佛號能夠受用彌陀的功德。所以這些法門沒有人可以問,這是淨土妙門不可思議,“唯佛與佛,方能究竟”,所以隻能佛陀無問自說。
本經也是一樣,《法華經》也是無問自說。佛陀講完《無量義經》以後,老人家本來講完經是要散會的,但是老人家不走,不久以後還入定,入了無量義處三昧。弟子們一看,欸,佛陀沒有走,肯定有事情。大家都不敢走。這個時候佛陀從白毫放光,然後現出十法界——眾生法界、佛法界的因緣果報。大家就開始很奇怪,佛陀這件事是為什麽呢?大家就請彌勒菩薩去問。本來要問佛陀,佛陀在入定,也不好幹擾,就問文殊菩薩。兩個菩薩就對話了,就帶動了本經的序分。所以,其實本經的發起序,佛陀沒有說話,但是佛陀做了一個動作,叫做放光現瑞,現出種種瑞相。這樣子,就帶動了本經的發起序了。
彌勒跟文殊菩薩兩個互動以後,最後當然還是要佛陀親自說明。佛陀一出定以後,就講<方便品>了。<方便品>以後就是有“三周說法”,麵對三種根機。
第一個是“法說一周”,就是<方便品>。法說一周,就是直接用法的本體來表達妙法,表達一心三觀。這個時候利根得悟,隻有舍利弗開悟,那麽佛陀為他授記。就講到一心三觀。這個地方等於是<方便品>跟<譬喻品>的前半段。
從三、四、五、六這四品,<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授記品>,這是“譬說一周”。佛陀用種種的譬喻,用簡單的譬喻來開顯這種玄妙的一心三觀。這個時候有四大弟子:迦葉尊者、目犍連尊者、須菩提尊者、迦旃延尊者,這四大弟子開悟。這是中根得悟。
我們再看下根。下根有第七的<化城喻品><五百弟子授記品>跟<授學無學人記品>。佛陀發覺,講道理有些人是聽不進去的,佛陀隻能講感情。曉之以理,不通,就動之以情。講感情當然就要講因緣所生法了。你隻是講那些超越因緣的東西,有些鈍根人你沒辦法感動他的心。佛陀說,我講的法你不要不相信;過去我在大通智勝佛的時候,我就帶你們學過《法華經》了,你們都忘掉了。佛陀就把過去的情況講出來,來啟發大家的憶念。哦,最後下根也開悟了。
所以,佛陀在宣揚妙法時是三階段:一個法說,第二個講譬喻,第三個述諸因緣。所以,我們今天能夠聽《法華經》,諸位!如果你聽得沒有感覺,那我就不知道怎麽樣。如果你稍有感覺,你就不是這一生才聽的了,絕對不是!你今生叫做複習,是把它重新地,就像印刷一樣,在這複習。釋迦牟尼佛也是對下根人說,你過去跟著我在大通智勝佛的時候就學過了,就講因緣說。
到此等於是整個跡門的正宗,三周說法就結束了。
後麵的<法師品><見寶塔品><提婆達多品><勸持品><安樂行品>就是流通,說明受持、弘傳本經的功德。到此整個開顯佛陀的智慧圓滿。
那麽,中道實相不能隻靠智慧,還要靠功德來鼓勵你,還有些事相的功德,所以佛陀開始把他的功德顯出來。佛陀當然不好意思自己去無緣無故地顯功德,佛陀就叫他的弟子從地湧出。
其實佛陀講完<安樂行品>的時候,該講的道理都講完了,但是佛陀要鼓勵大家修佛陀的智慧。說,你們修佛慧有什麽好處呢?這個時候突然從大地裏麵湧出無量功德莊嚴的大菩薩。這些阿羅漢一看,嚇到了:哦,這些是不可思議!阿羅漢,雖然他的功德不大,諸位要知道一個,佛法的功德叫做佛佛道同。你隻要證入聖道,對於高階的功德,你會知道它是真實的,是不顛倒的,隻是我做不到而已。如果你會對初地菩薩質疑,那表示你沒有入聖位。隻要你入聖位,你看到高階的功德,一定會認同的。所以,阿羅漢雖然沒有證得法身的功德,但是他知道這個功德跟他是一條線的。所以他欣求好樂說,你們是怎麽來的?這些法身菩薩說,我們都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的。
舍利弗尊者一想,怎麽可能!釋迦牟尼佛今生就跟著我們,同一個時代。他老人家就是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就陪著我們四十年,然後就是跟我們一樣,人生八十歲,怎麽可能度化你們這些大菩薩呢?
佛陀就講<如來壽量品>,就跟弟子說,你看到我的身體,那是我的一小部分而已,我真實的身體那叫一個法身常住。這個時候開顯佛陀無量功德的法報二身,所謂的開跡顯本。這個時候佛就要我們開始分別功德,這個法身的功德,而且重點在<隨喜功德品>。
諸位!我們修中道實相,除了智慧以外,我們的願力很重要,你要發願。不是說有智慧就好,不可以!當然,你修小乘法就不需要發願。小乘法觀一切法空了,空、無相、無願。大乘佛法的特別就是,它智慧跟願力是不可以切割的,中道實相一定要發菩提願,菩提願也一定要中道實相。當我們走上大乘佛法的時候,觀照力跟誓願力就沒辦法切割了。菩提心跟正知見,這個沒辦法切割。少了一個,另外一個就沒有意義了,另外一個也就不圓滿了。
那怎麽辦呢?我們做不到,怎麽辦呢?佛陀告訴我們:一念的隨喜!所以這個第十八品很重要。就是說,我們應該用什麽心態來看佛陀的功德呢?前麵的十四品講到佛陀的智慧,一心三觀,我們還勉強可以操作;但是佛陀講到普門示現,他後麵引用很多菩薩,什麽妙音菩薩的功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妙莊嚴王本事品><普賢菩薩勸發品>,我們凡夫看得是目瞪口呆啊!那我們能做什麽事呢?我們可以做一件事情:一念的隨喜,隨喜讚歎!所以後麵的就是強調<隨喜品>。
那麽這個時候,從<從地湧出品>的後半段到<如來壽量品>,到<分別功德品>前段,就構成本門的正宗分。從<分別功德品>後段到<常不輕菩薩品>就是本門的流通分,這當中包括<如來神力品><囑累品><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陀羅尼品><妙莊嚴王本事品><普賢菩薩勸發品>。
當然,它的正宗主要有兩塊了:一個是三周說法,就是佛陀通過三階段的說法來開顯佛陀的智慧;後半段就講到菩薩的功德,法身的功德,讓我們信解隨喜。這個就是整個本經的結構。
甲三、總結。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總結。先看第一段。
一、此經始從序品訖安樂行品,破廢方便,開顯真實佛之知見,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文義雖廣,撮其樞要,為成弟子實因,因正果傍,故於前段明跡因跡果也。
蕅益大師整個科判講完以後,他老人家總結說,此經從<序品>到第十四的<安樂行品>,就是前半段,佛陀“破廢方便”。佛陀在講《法華經》之前,並沒有講一心三觀的妙法,佛陀是講三乘的教法,講到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他說,欸,你們就用凡夫的知見去修就好。你用凡夫的知見修四諦、十二因緣,就能夠成就空性;你用凡夫的知見修六波羅蜜,你慢慢地就能夠走上菩薩道。佛陀叫做方便說。就是說,你不一定要跟我是同一個家人,你是住在房子外也沒關係,你是一個乞丐也沒關係,你不想迴家也沒事,但是你就做三件事,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你就會進步。這個是方便法門。
其實,作為一個乞丐,你要快速成佛,不是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你要先迴家,要先站在佛陀的諸佛所證、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我們下一堂課會說到,先迴家,再來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才是對的。
佛陀在《法華經》之前,當然是為實施權、開方便門,對不對?到了法華會上就是破廢方便,開顯真實中道的實相、一心三觀的思想。也就是佛陀講到跟弟子之間的實因實果,跟師門的權因權果。
佛陀一開始是講權因權果。就是說,你一個凡夫業障很重,沒關係,你修四諦十二因緣,成就涅盤,了生脫死,你修六波羅蜜可以成就功德莊嚴。佛陀先為實施權,就是權因權果。
到了法華會上講實因實果。就是說,其實修行沒有那麽多的複雜,什麽三乘的果位,其實就是成佛之道。這些是佛陀在成佛之道過程當中設立了三個休息站,如此而已。都是一條路的。不是說,你修二乘往左邊走,你修大乘往右邊走。不是的。成佛之道是一條線的,隻差在是三百由旬還是五百由旬。就是說,你就算走錯了,其實也沒白費,但是要把你拉出來,是有困難,如此而已。
所以,前麵是講權因權果,為實施權;最後講實因實果,講一佛乘的思想。所以整個前麵的十四品,文義雖然廣泛,講到三周說法,但是撮其樞要,其實就是成就成佛的正因,建立一心三觀的思想,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先把因地拉正了,“因正果傍,故於前段明跡因跡果。”因是主要,當然它也講到佛陀的果地功德,但是它是兼帶的。所以前段是跡因跡果,約著跡門來談佛陀的智慧。這個前半段是這樣子的,它主要的是因地,成就因地。
我們看下一段。
二、從湧出品訖勸發品,發跡顯本,廢方便之近壽,明長遠之實果,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而顯師之實果。果正因傍,故於後段明本因本果也。
看第十五品<從地湧出品>。法身菩薩一出現以後,這個時候佛陀要顯他的功德了:你看我,你們以為我隻是像你們大阿羅漢,準備入涅盤,那可不是啊!佛陀把他長遠成就的法報二身現出來,到最後的<普賢菩薩勸發品>,叫做開跡顯本,把一期的應化身這個麵貌打開,顯出法身的功德。“廢方便之近壽”,廢除這個所謂的近壽,就是指示現生老病死、八十歲壽命的丈六比丘相,開顯常住久遠的法身的功德。所以這段“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
就是說,佛陀是一開始先講權因權果,一開始佛陀先從本垂跡,就是權因權果,從本垂跡。佛陀要陪伴我們成長,他老人家如果現出法身,那麽這兩個身.就落差太大了。所以佛陀必須怎麽樣呢?要“諸佛如來是法界身”,但是“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他滿足眾生的因緣,所以就現出丈六比丘相。一開始就是現出權因權果,為實施權,就是從本垂跡。最後重點在於成就我們的實因實果,開跡顯本,真正的目的是顯成佛的實果。所以,後半段是“果正因傍”。後半段是講到果地的功德,因地是兼帶的,這就是所謂的本因本果。就講到法身的功德,約佛陀的法身開顯功德。
我們學完《法華經》以後,會知道兩件事情:第一個,什麽是佛陀。我們以前學佛法,那叫一個瞎子摸象。蓮池大師說,不學《法華經》之前,叫瞎子摸象。欸,什麽是佛法?什麽是佛陀?各說各的。讀阿含經的人說,佛陀是怎麽樣;學般若經的人說佛陀就是無相。反正你讀以前的經典,你找十個人來說什麽是佛法、什麽是佛陀的功德,十個人講十個,全部是片段的認知。你看瞎子摸象,他摸到頭,大象是圓的;摸到腳,說大象是直的。你學《法華經》以後,全麵看到佛陀的智慧跟佛陀的功德,第一件事情,了解什麽是佛陀?什麽是佛陀的智慧?第二個,他跟你有什麽關係?你怎麽做?你怎麽踏出第一步?
所以整部《法華經》就做兩件事情:你可以全麵地了解什麽是佛法,它有權實二法;什麽是佛陀的功德,跡本二門。當然更重要的就是你怎麽做到。就算我現在不能完全做到,但知道我怎麽去踏出第一步,我怎麽去隨順悟入。就是,我心裏麵都是汙泥,但沒關係,我現在先種一朵小蓮花。如果佛陀是蓮子,叫做花落蓮成,至少我現在開始栽培蓮花。所以說,我們學《法華經》就是真實地、全麵地了解佛法跟佛陀的功德;第三個,我們開始踏上第一步。整部經的結構就是這樣子。
下一堂課是關鍵了,修學宗旨,怎麽成就妙法,怎麽成就心中的蓮花。迴向。
古德對本經在整個修學當中的定位講一句話,說是“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所以本經的修學就是引導所有的菩薩能夠直接地趨向佛道。當然,在大乘的經論當中,我們要趨向佛道,很重要的因地,就是我們必須跟中道實相相應。因為這個佛道的莊嚴是真空妙有的。當然,果地是真空妙有,因地也一定是要跟真空妙有相應。
“真空妙有”這四個字,有兩種情況可以修學:
一個叫做聖位的菩薩。如果你是一個初地以上的菩薩,你證得破無明、證法身,所以你是很自然地能夠“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所以,如果你是法身菩薩,你就不需要修《法華經》了,你直攻《華嚴經》,在事修上開始修波羅蜜,次第地從初地到二地,從二地到十地,就如蕅益大師說的:“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所以,聖位的菩薩,中道實相對他來說是很自然的。
但是,對我們凡位的菩薩,中道實相就很困難了,因為我們的心是有所得,有所住。我們修一個法門,可不是無住的時候生心,我們是有住生心。比方說,我們一般的情況,順境的時候我們會喜歡因緣所生法,因為你這個因緣法得自在。你善業起現行的時候,你會落入因緣果報的法則,開始“我要弘揚佛法、續佛慧命”!這時候你有很多理想抱負的。我們會在順境的時候墮入有相這一塊。但是,人世間不是永遠順境,因為你的業不是一天到晚造善,你還得造惡嘛。所以當我們罪業起現行,逆境的時候,身體有病痛或者人事不順的時候,開始就把心收起來了。
這個因緣所生法,不是我們凡夫可以惹的,所以就開始修空觀了。觀察這一切法本來就沒有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把心收迴來,安住一念的空性。這個時候,就會暫時跟因緣法做切割。這個可以理解,因為有很多事超越我們凡夫的範圍。當然,有些人念佛也是可以。總而言之,不管你安住佛號、安住空性,我們麵對因緣所生法,的確有很多的超越我們能力範圍的事情,我們隻能夠祈求加被。
所以,我們凡夫的內心活動隻有兩種情況:要麽順境,墮入有相行;要麽遇到逆境,就把自己關起來,安住孤獨,享受寂靜,就是安住空性。我們凡夫沒有“中道”這兩個字,沒有。比如說,你有沒有辦法麵對一切有情、麵對逆境的時候不迷、不取、不動?沒法子!所以我們凡夫的困難就是隻能怎樣呢?在成佛之道叫做“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通過一種迴向的方式。這樣佛道對我們就相當遙遠了,我們沒辦法進入成佛的核心,隻是在外圍修資糧,然後通過迴向。那佛道對我們就不知道什麽時候了,我們走上一個緣起的遠路了。
還好,佛陀說了《法華經》!
我們對因緣法不能真空妙有,我們要麽空,要麽有。在空有中遊動的時候,《法華經》告訴我們,你喜歡空也好,喜歡有也好,照做,但多一道程序:修學理觀。通過《法華經》的理觀,通過這種理觀的真實法門,能夠把前麵的權法整合起來,叫做一佛乘。
我們凡夫的個性的確是不太一樣。有些人是悲增上菩薩,喜歡跟眾生接觸的,所以他覺得行菩薩道就是:什麽叫道場?工作就是道場!這種人也是有。他喜歡以福德資糧為他的主修。有些人喜歡修空性。什麽是道場?在佛堂才是道場!他在佛堂裏麵安住一切法空,他覺得這個就是我的道場。
這些都沒關係,隻是請你加一個《法華經》的“妙法”進去。把妙法放入心中以後,你修的所有的法門,全部把你引導到菩提道上。《法華經》就有這個本事!你修的是人天乘,你修的是二乘的空性,你修的是菩薩道,都沒關係。也就是說,如果沒學《法華經》,成佛之道對我們來說可能是三階段。我們一般可能就是先修人天乘,然後在人天果報裏麵享受一下人世間的榮華富貴;來覺得不對了,這個富貴有過失,開始發出離心,修空性,從安樂道到解脫道;最後再慢慢慢慢到菩薩道。
所以對我們一般人來說,如果你不學《法華經》,成佛之道對你來說是三個階段。你學《法華經》,一次到位,隻有一件事情就好了。你現在可以同時修安樂道,你也可以同時修往生之道,你也可以同時修成佛之道。所以《法華經》提供的是一種有效率的修學,你一點時間都不會浪費。
你說,我現在是要拚往生了。沒錯!還不耽誤你往生。你佛號照念,你往生的資糧照資糧。但是你修《法華經》以後,到了極樂世界,你跟一般人不一樣,你跟沒有學《法華經》的完全不一樣。到了極樂世界以後,你才知道《法華經》的殊勝。你現在還不知道什麽叫《法華經》,等到你開始學到後半段的時候就知道了,所以《法華經》它的真實在後半段。一般你隻要從安樂道到解脫道以後,那《法華經》就分高下了。
但是諸位!你不能等到那個時候才想到要修《法華經》,那就來不及了。所有的修學都要從因地栽培。如果說現在不播種,我們明年就沒有稻米可以吃的了。就是說,我們花同樣的時間,花同樣的精神體力念一句佛號,它給你創造三種功德。你通過《法華經》,這個佛號會讓你得到安樂、讓你往生,又可以帶你成佛。這個就是妙法,完全不障礙你的任何方便法門。所以,我們不管修什麽法門,隻要把妙法放進去,它就是一個成佛之道。所以,我們今天開始正式講到妙法的修學,這個妙法應該怎麽啟動。我們下一個主題“修學宗旨”中就會講到。
叁、經文綱要 分三:甲一、總標;甲二、別明;甲三、結示
我們先看第三個,經文綱要。前麵是解釋經題,把什麽是妙法、什麽是蓮花的關係說了。我們現在來看看本經的結構,就是本經是怎麽詮釋妙法的。
甲一、總標。
我們先看第一段。
經文二十八品,智者大師分為三分:初品為序。方便品訖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凡十五品半,名正宗。從偈後盡經凡十一品半名流通。
本經總共有二十八品。所有《法華經》的注解,那最圓滿的就是智者大師了,《法華玄義》《法華文句》。他老人家把《法華經》作三大科:第一個序品,就是序分。初品就是<序品>,就是序分。從<方便品>到第十七品的<分別功德品>的第十九行的偈頌為止,總共有十五品半,這是本經的正宗。從這個偈頌之後到二十八品,凡十一品半,名流通分。先把《法華經》切成三塊。
但是,這樣子隻是一個粗略的分判,不是智者大師的本意。其實智者大師的本意,我們采用的是後麵這一段,就是詳細的分判。前麵這個是粗略的分判。
那麽什麽是詳細的分判呢?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說明。
又一時分為二,從序至安樂行十四品約跡開權顯實;從湧出訖經十四品約本開近顯遠。
天台智者大師他高明的地方,是他的那個判教判得好。他先把《法華經》切成兩塊。從哪裏開始切起呢?從“如是我聞,一時”,就是在那個當下。那麽這個“一時”,天台智者大師就是,當下的一念,他切成兩塊:一個是修一佛乘之因,就所謂的佛陀的智慧;第二個是修一佛乘之果,就佛陀的法身功德。
那麽他為什麽在“一時”的時候切成兩塊呢?因為《法華經》的特點叫做因果同時。諸位!你現在修《法華經》可能沒什麽感覺,可能你到極樂世界才感覺到:哇!還好,我當初在做人的時候修了這部經,我跟其他的同輩比,進步很快。其實不是。你現在的因地已經開始醞釀。為什麽《法華經》叫做蓮花?蓮花它是含苞待放的時候它就有蓮子,但是看不到。它必須怎麽樣?花開蓮現。花開蓮現就是你看得到,但是它含苞待放的時候,它蓮子就存在了。也就是說,蓮花的特色,花果同時。那麽本經也是這樣。本經它是前麵十四品從初品到<安樂行品>,是修成佛的因地,修一心三觀。後麵的從這個<從地湧出品>,到<普賢菩薩勸發品>,叫做一佛乘之果,叫做一心三德。
諸位!當你修一心三觀啟動的時候,你的生命就產生了變化。我們的生命本來是煩惱障、業障、報障,但是開始修的時候,生命就開始反轉,它有一種力量從煩惱障、業障、報障慢慢地把你帶到法身、般若、解脫。也就是說,因地修學,果地就啟動。所以智者大師認為說,前半段的一佛乘之因跟後半段的一佛乘之果,這兩個科判是同時啟動的,所以他在“一時”的時候就分成兩大部分。前麵是“約跡門開權顯實”,約著佛陀一代時教裏麵所說的法來講到佛法的真實義,開三乘的方便,顯一佛乘的真實,就從初品到<安樂行品>。從第十五品的<從地湧出品>到後麵,是“約本門開近顯遠”,約佛陀的法身,來展現佛陀的法身的功德。因地跟果地是同時的,所以它切成兩塊。
我們再看它詳細的區分。除了兩塊以外,它這個前麵有序、正、流通,後麵也有序、正、流通。我們往下看。
本跡各序、正、流通:初品為序;方便訖授學無學人記品為正;法師訖安樂樂行為流通。湧出訖彌勒已問斯事,佛今答之,半品為序;從佛告阿逸多下,訖分別功德品偈為正;此後盡經為流通。
智者大師是把本經二十八品先切成兩塊,初品到十四品是“約跡門開權顯實”;十五品到二十八品,“約本門開近顯遠”。這兩個又各有序、正、流通。
比方說前半的跡門。跡門當中,當然初品就是<序品>,序分;從<方便品>到第九品的<授學無學人記品>,這是跡門正宗;從第十品的<法師品>到<安樂行品>,這是跡門流通。
我們看本門,從法身的功德來說。從第十五品的<從地湧出品>,到“彌勒菩薩問斯事已”這個偈頌,“佛今答之”,共半品,為序;從“佛告阿逸多”以下到第十七品的<分別功德品>,這是正宗;後麵其他的到二十八品,都是流通分。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佛陀在引導我們凡夫時,因為我們凡夫是搖擺的,一下子空、一下子有,所以,佛陀用兩件事情來引導我們:
第一個,佛陀的智慧,讓我們先修佛陀的智慧。就是說,我們現在沒有佛陀的功德,但是先養成佛陀的思考模式。就是說,咱們現在什麽波羅蜜也做不來,但是你現在第一件事情,先把自己投生在佛陀的家族,就是成就佛種。如果你不這樣做,等到你變成二乘種性,要再迴歸就晚了,因為你變成定性聲聞。
成佛之道,在凡夫位是很關鍵的,因為你入了聖位那就很難改變了,那沒辦法改變了。因為你定性以後,你法執就很重了。所以諸位!凡夫是一個最苦惱的地方,但是從成佛之道,也是最關鍵的時候,因為你今天所采取的方法會影響到整個後麵的四聖法界的快慢。我們不希望為了成就一個空性的功德而留下後遺症。就是,我要從a到c,當然我們也是要從a先到b再到c,但是我從a到b的時候不能產生障礙,不能障礙我b到c,不能障礙我後半段。如果你不學《法華經》,你從解脫道到菩提道一定會產生障礙。你沒有那個智慧入佛的知見,你隻能選邊站,你隻能要麽有,要麽空。
諸位!從空性要出來。我跟你講實在話,一個人從有入空是很容易的。因為有相的因緣果報,你稍微有點智慧的也知道,人間的快樂有很多問題,“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你不一定要學太多經典,你就一般的常識來看人世間,人世間的快樂帶來的後遺症太大了。所以從有入空其實不難。
但是,從空到中道這非常困難。因為一個人入空以後,那叫一個涅盤寂靜樂,但是他將永遠失去諸佛的功德莊嚴,就像本經的舍利弗一樣。剛開始在<方便品>的時候,他也是向佛陀質疑:我等同入法性,佛陀你講空性的時候,我在場,文殊菩薩、彌勒菩薩、普賢菩薩都在場,所謂的三乘共坐解脫床,為什麽我證得的空性,我什麽都沒有?我隻能夠一天到晚在山上觀一切法苦、空、無常、無我,隻能夠涅盤寂靜。為什麽我證得空性,我隻得到寂靜?為什麽文殊菩薩證得空性,他能夠月印千江、百界作佛?舍利弗在本經裏麵向佛陀質疑,意思就是說佛陀您老人家是不是不公平?佛陀說,這個不能怪我。同樣的空性,人家要多修一個妙法。譬如大雨,大雨普降大地,你一個小草吸的水是小,一棵大樹吸的水是多。這不能怪大雨不公平。我也是同樣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那麽為什麽文殊菩薩聽到這句話他能夠真空妙有,你們聽到就隻看到空而已?因為少了一道妙法這個程序。
諸位!為了我們以後的菩提道,我們必須要先打預防針。在整個《法華經》裏麵,蕅益大師的結論就是,妙因妙果不離一心。我們要把所有的因果拉到一念心性來修學,這就對了!一念心性就是妙法。你的往生之道怎麽修?不是從因緣上修。從因緣上修,那你的生命就很多片段了。我們應該在一念心性提起佛號,在一念心性往生,在一念心性修六波羅蜜。
為什麽要把“一時”分成兩塊?這個“一時”就是一念心性!就是說,我們同時在一念心性修一心三觀,同時在一念心性成就一心三德。這個就是整個《法華經》為什麽要分兩塊,就是一個強調妙因、成佛之因,一個是妙果,妙因妙果會歸到不離一心。
這個是整個本經的科判,智者大師的科判。從老人家將近兩千年前判教以後,沒有人能夠改這個科判。就是從一心開出二門,一個是一佛乘之因,一個是一佛乘之果。
甲二、別明。
我們看它的個別說明。
本經第一品當然是<序品>。<序品>有通序跟別序。通序就是正信序,就是講到六種成就,講到佛陀說法的時間、處所、與會大眾等等,來取信後世。
別序就是關鍵了。發起序,就是本經是怎麽發起的。本經的發起很特別。我們的<序品>有一個主題叫做放光現瑞,其實本經也可以說是無問自說了。諸位!凡是不可思議的法門,就是這個法門用力很少、效果很大,大到你沒辦法想象,一般都是無問自說,比方說淨土。
淨土法門也是啊。你是一個業障凡夫,佛陀是萬德莊嚴,這兩個距離這麽遠,靠一句佛號,“即眾生心,投大覺海”,不可思議!我們靠這句佛號能夠受用彌陀的功德。所以這些法門沒有人可以問,這是淨土妙門不可思議,“唯佛與佛,方能究竟”,所以隻能佛陀無問自說。
本經也是一樣,《法華經》也是無問自說。佛陀講完《無量義經》以後,老人家本來講完經是要散會的,但是老人家不走,不久以後還入定,入了無量義處三昧。弟子們一看,欸,佛陀沒有走,肯定有事情。大家都不敢走。這個時候佛陀從白毫放光,然後現出十法界——眾生法界、佛法界的因緣果報。大家就開始很奇怪,佛陀這件事是為什麽呢?大家就請彌勒菩薩去問。本來要問佛陀,佛陀在入定,也不好幹擾,就問文殊菩薩。兩個菩薩就對話了,就帶動了本經的序分。所以,其實本經的發起序,佛陀沒有說話,但是佛陀做了一個動作,叫做放光現瑞,現出種種瑞相。這樣子,就帶動了本經的發起序了。
彌勒跟文殊菩薩兩個互動以後,最後當然還是要佛陀親自說明。佛陀一出定以後,就講<方便品>了。<方便品>以後就是有“三周說法”,麵對三種根機。
第一個是“法說一周”,就是<方便品>。法說一周,就是直接用法的本體來表達妙法,表達一心三觀。這個時候利根得悟,隻有舍利弗開悟,那麽佛陀為他授記。就講到一心三觀。這個地方等於是<方便品>跟<譬喻品>的前半段。
從三、四、五、六這四品,<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授記品>,這是“譬說一周”。佛陀用種種的譬喻,用簡單的譬喻來開顯這種玄妙的一心三觀。這個時候有四大弟子:迦葉尊者、目犍連尊者、須菩提尊者、迦旃延尊者,這四大弟子開悟。這是中根得悟。
我們再看下根。下根有第七的<化城喻品><五百弟子授記品>跟<授學無學人記品>。佛陀發覺,講道理有些人是聽不進去的,佛陀隻能講感情。曉之以理,不通,就動之以情。講感情當然就要講因緣所生法了。你隻是講那些超越因緣的東西,有些鈍根人你沒辦法感動他的心。佛陀說,我講的法你不要不相信;過去我在大通智勝佛的時候,我就帶你們學過《法華經》了,你們都忘掉了。佛陀就把過去的情況講出來,來啟發大家的憶念。哦,最後下根也開悟了。
所以,佛陀在宣揚妙法時是三階段:一個法說,第二個講譬喻,第三個述諸因緣。所以,我們今天能夠聽《法華經》,諸位!如果你聽得沒有感覺,那我就不知道怎麽樣。如果你稍有感覺,你就不是這一生才聽的了,絕對不是!你今生叫做複習,是把它重新地,就像印刷一樣,在這複習。釋迦牟尼佛也是對下根人說,你過去跟著我在大通智勝佛的時候就學過了,就講因緣說。
到此等於是整個跡門的正宗,三周說法就結束了。
後麵的<法師品><見寶塔品><提婆達多品><勸持品><安樂行品>就是流通,說明受持、弘傳本經的功德。到此整個開顯佛陀的智慧圓滿。
那麽,中道實相不能隻靠智慧,還要靠功德來鼓勵你,還有些事相的功德,所以佛陀開始把他的功德顯出來。佛陀當然不好意思自己去無緣無故地顯功德,佛陀就叫他的弟子從地湧出。
其實佛陀講完<安樂行品>的時候,該講的道理都講完了,但是佛陀要鼓勵大家修佛陀的智慧。說,你們修佛慧有什麽好處呢?這個時候突然從大地裏麵湧出無量功德莊嚴的大菩薩。這些阿羅漢一看,嚇到了:哦,這些是不可思議!阿羅漢,雖然他的功德不大,諸位要知道一個,佛法的功德叫做佛佛道同。你隻要證入聖道,對於高階的功德,你會知道它是真實的,是不顛倒的,隻是我做不到而已。如果你會對初地菩薩質疑,那表示你沒有入聖位。隻要你入聖位,你看到高階的功德,一定會認同的。所以,阿羅漢雖然沒有證得法身的功德,但是他知道這個功德跟他是一條線的。所以他欣求好樂說,你們是怎麽來的?這些法身菩薩說,我們都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的。
舍利弗尊者一想,怎麽可能!釋迦牟尼佛今生就跟著我們,同一個時代。他老人家就是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就陪著我們四十年,然後就是跟我們一樣,人生八十歲,怎麽可能度化你們這些大菩薩呢?
佛陀就講<如來壽量品>,就跟弟子說,你看到我的身體,那是我的一小部分而已,我真實的身體那叫一個法身常住。這個時候開顯佛陀無量功德的法報二身,所謂的開跡顯本。這個時候佛就要我們開始分別功德,這個法身的功德,而且重點在<隨喜功德品>。
諸位!我們修中道實相,除了智慧以外,我們的願力很重要,你要發願。不是說有智慧就好,不可以!當然,你修小乘法就不需要發願。小乘法觀一切法空了,空、無相、無願。大乘佛法的特別就是,它智慧跟願力是不可以切割的,中道實相一定要發菩提願,菩提願也一定要中道實相。當我們走上大乘佛法的時候,觀照力跟誓願力就沒辦法切割了。菩提心跟正知見,這個沒辦法切割。少了一個,另外一個就沒有意義了,另外一個也就不圓滿了。
那怎麽辦呢?我們做不到,怎麽辦呢?佛陀告訴我們:一念的隨喜!所以這個第十八品很重要。就是說,我們應該用什麽心態來看佛陀的功德呢?前麵的十四品講到佛陀的智慧,一心三觀,我們還勉強可以操作;但是佛陀講到普門示現,他後麵引用很多菩薩,什麽妙音菩薩的功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妙莊嚴王本事品><普賢菩薩勸發品>,我們凡夫看得是目瞪口呆啊!那我們能做什麽事呢?我們可以做一件事情:一念的隨喜,隨喜讚歎!所以後麵的就是強調<隨喜品>。
那麽這個時候,從<從地湧出品>的後半段到<如來壽量品>,到<分別功德品>前段,就構成本門的正宗分。從<分別功德品>後段到<常不輕菩薩品>就是本門的流通分,這當中包括<如來神力品><囑累品><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陀羅尼品><妙莊嚴王本事品><普賢菩薩勸發品>。
當然,它的正宗主要有兩塊了:一個是三周說法,就是佛陀通過三階段的說法來開顯佛陀的智慧;後半段就講到菩薩的功德,法身的功德,讓我們信解隨喜。這個就是整個本經的結構。
甲三、總結。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總結。先看第一段。
一、此經始從序品訖安樂行品,破廢方便,開顯真實佛之知見,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文義雖廣,撮其樞要,為成弟子實因,因正果傍,故於前段明跡因跡果也。
蕅益大師整個科判講完以後,他老人家總結說,此經從<序品>到第十四的<安樂行品>,就是前半段,佛陀“破廢方便”。佛陀在講《法華經》之前,並沒有講一心三觀的妙法,佛陀是講三乘的教法,講到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他說,欸,你們就用凡夫的知見去修就好。你用凡夫的知見修四諦、十二因緣,就能夠成就空性;你用凡夫的知見修六波羅蜜,你慢慢地就能夠走上菩薩道。佛陀叫做方便說。就是說,你不一定要跟我是同一個家人,你是住在房子外也沒關係,你是一個乞丐也沒關係,你不想迴家也沒事,但是你就做三件事,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你就會進步。這個是方便法門。
其實,作為一個乞丐,你要快速成佛,不是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你要先迴家,要先站在佛陀的諸佛所證、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我們下一堂課會說到,先迴家,再來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才是對的。
佛陀在《法華經》之前,當然是為實施權、開方便門,對不對?到了法華會上就是破廢方便,開顯真實中道的實相、一心三觀的思想。也就是佛陀講到跟弟子之間的實因實果,跟師門的權因權果。
佛陀一開始是講權因權果。就是說,你一個凡夫業障很重,沒關係,你修四諦十二因緣,成就涅盤,了生脫死,你修六波羅蜜可以成就功德莊嚴。佛陀先為實施權,就是權因權果。
到了法華會上講實因實果。就是說,其實修行沒有那麽多的複雜,什麽三乘的果位,其實就是成佛之道。這些是佛陀在成佛之道過程當中設立了三個休息站,如此而已。都是一條路的。不是說,你修二乘往左邊走,你修大乘往右邊走。不是的。成佛之道是一條線的,隻差在是三百由旬還是五百由旬。就是說,你就算走錯了,其實也沒白費,但是要把你拉出來,是有困難,如此而已。
所以,前麵是講權因權果,為實施權;最後講實因實果,講一佛乘的思想。所以整個前麵的十四品,文義雖然廣泛,講到三周說法,但是撮其樞要,其實就是成就成佛的正因,建立一心三觀的思想,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先把因地拉正了,“因正果傍,故於前段明跡因跡果。”因是主要,當然它也講到佛陀的果地功德,但是它是兼帶的。所以前段是跡因跡果,約著跡門來談佛陀的智慧。這個前半段是這樣子的,它主要的是因地,成就因地。
我們看下一段。
二、從湧出品訖勸發品,發跡顯本,廢方便之近壽,明長遠之實果,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而顯師之實果。果正因傍,故於後段明本因本果也。
看第十五品<從地湧出品>。法身菩薩一出現以後,這個時候佛陀要顯他的功德了:你看我,你們以為我隻是像你們大阿羅漢,準備入涅盤,那可不是啊!佛陀把他長遠成就的法報二身現出來,到最後的<普賢菩薩勸發品>,叫做開跡顯本,把一期的應化身這個麵貌打開,顯出法身的功德。“廢方便之近壽”,廢除這個所謂的近壽,就是指示現生老病死、八十歲壽命的丈六比丘相,開顯常住久遠的法身的功德。所以這段“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
就是說,佛陀是一開始先講權因權果,一開始佛陀先從本垂跡,就是權因權果,從本垂跡。佛陀要陪伴我們成長,他老人家如果現出法身,那麽這兩個身.就落差太大了。所以佛陀必須怎麽樣呢?要“諸佛如來是法界身”,但是“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他滿足眾生的因緣,所以就現出丈六比丘相。一開始就是現出權因權果,為實施權,就是從本垂跡。最後重點在於成就我們的實因實果,開跡顯本,真正的目的是顯成佛的實果。所以,後半段是“果正因傍”。後半段是講到果地的功德,因地是兼帶的,這就是所謂的本因本果。就講到法身的功德,約佛陀的法身開顯功德。
我們學完《法華經》以後,會知道兩件事情:第一個,什麽是佛陀。我們以前學佛法,那叫一個瞎子摸象。蓮池大師說,不學《法華經》之前,叫瞎子摸象。欸,什麽是佛法?什麽是佛陀?各說各的。讀阿含經的人說,佛陀是怎麽樣;學般若經的人說佛陀就是無相。反正你讀以前的經典,你找十個人來說什麽是佛法、什麽是佛陀的功德,十個人講十個,全部是片段的認知。你看瞎子摸象,他摸到頭,大象是圓的;摸到腳,說大象是直的。你學《法華經》以後,全麵看到佛陀的智慧跟佛陀的功德,第一件事情,了解什麽是佛陀?什麽是佛陀的智慧?第二個,他跟你有什麽關係?你怎麽做?你怎麽踏出第一步?
所以整部《法華經》就做兩件事情:你可以全麵地了解什麽是佛法,它有權實二法;什麽是佛陀的功德,跡本二門。當然更重要的就是你怎麽做到。就算我現在不能完全做到,但知道我怎麽去踏出第一步,我怎麽去隨順悟入。就是,我心裏麵都是汙泥,但沒關係,我現在先種一朵小蓮花。如果佛陀是蓮子,叫做花落蓮成,至少我現在開始栽培蓮花。所以說,我們學《法華經》就是真實地、全麵地了解佛法跟佛陀的功德;第三個,我們開始踏上第一步。整部經的結構就是這樣子。
下一堂課是關鍵了,修學宗旨,怎麽成就妙法,怎麽成就心中的蓮花。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