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策論輔導
大唐:朝九晚五,李二被我氣瘋了! 作者:天涯第一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綜合全局來看,攻打高句麗利大於弊。
而此時提出撤軍,則會出現一係列的後果。
秦凡不免有些慶幸,還好鄭遠這小子隻是個鄭家庶子,在朝廷上毫無影響力。
若是長孫無忌、房玄齡之輩的朝中大臣,也和鄭遠一個腦迴路,那大唐可就完了!
遠的不說。
撤軍以後,對於出兵的小國,大唐勢必要給予嘉獎和安撫。
而出征的士兵需要撫恤,軍餉需要發放。
這些都是巨額的開支。
若是繼續打下去,可以以戰養戰,拖到秋稅入庫,也就不用擔心了。
可現在撤離,非但戰利品拿不全,還要倒貼一大筆。
這錢哪裏來?
國庫早已空空!
世家出嗎?
可世家前不久剛捐了一筆,功德碑還在長安城頭立著呢!
他們絕不可能再捐!
非但是銀子的問題,朝中也會彈劾不斷。
畢竟當初出征,是李世民力排眾議做的。
這時候灰溜溜地迴來了,群臣還不得瘋狂說李世民的不好!
所以說,鄭遠的這篇策論。
於朝內無法討好李世民,與君心相悖。
於大唐無法使的利益最大化,甚至還容易陷入經濟上的危機!
於官場……
不對,這篇策論在春闈就該被打下去了,鄭遠也該迴家打理產業了!
進都沒辦法進入官場,談何利弊?
秦凡一條條說下來,一句句罵下來。
等到全部說完,鄭遠已經恨不得鑽進地縫裏去了!
將手中鄭遠的策論放下,秦凡又拿起了趙修竹的策論。
秦凡給趙修竹的題目是關於災害的防治與善後的。
年初剛過了雪災,所以這個題目也很有考核的可能。
然而,趙修竹給出的策論卻讓秦凡大失所望。
倒不是說寫得不好,隻是內容上實在是太過陳舊。
趙修竹的那些法子,都是前人的經驗之談。
「如此策論,泯然眾人!」秦凡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修竹,做人做事應該大膽一些,不應局限於前人的腳步!」
說著,秦凡指了指文章中的一處:「此處你以大禹治水為例,說明堵不如疏。」
「論點是正確的,但你要知道!陛下以科舉向天下網羅人才,需要的是為他出主意的人,而不是泛泛而談的人。」
「既然你提到了堵不如疏,那如何疏通,針對什麽樣的情況用什麽法子?都得寫清楚!」
「而且治水你也隻寫到了這一方麵。若是發生了澇災,該如何處理?災後防疫又該如何?」
「除了治水,這其他災害該如何應對,你也沒寫全……」
秦凡一點點指出,一點點灌輸。
而趙修竹則是在一旁奮筆疾書,記著筆記。
對於這兩個弟子,秦凡是當真頭疼。
一個雖然大膽,敢於逆著大流前行。
但目光淺薄,經驗不足,基於這些給出的方案也是與最佳方案相去甚遠。
另一個則是過於謹慎。
在傳授與指導的過程之中,秦凡發現趙修竹其實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因為害怕這些過於主觀的想***影響得分,所以略去不寫。
如此一來,策論這一項雖然不會拖後腿,但也難挑大梁,最終的成績怕是也很難拔尖。
所以,針對這兩個人的不同表現,秦凡給出的指導方案也
不同。
鄭遠的缺陷在於經驗與認知,所以,需要在這些天內惡補各種時政知識,至少讓他對於大局有一個清晰且正確的判斷。
當然,半個月的時間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
但至少也得讓他學會收斂,有些東西在他看來是自己的真心話,但實際上隻是對於時局了解不全的片麵之言而已。
所以,秦凡要求鄭遠言必三思,行必三省。
意思就是說在說話或者發表自己的觀點之前,過過腦子,再確認非說不可且自己找不出來什麽毛病的時候,再訴諸於口。
否則能少說話盡量少說話!
而在一天的結束,必須好好審視自己這天裏做過的事情,學過的東西。
好好反省自己有沒有做錯事,說錯話,該如何改正!學到的東西要如何運用!
而對於趙修竹,秦凡則希望這個徒弟能夠更加大膽一點。
明明在現實中的一些猜測很是大膽甚至是無厘頭,可一旦到了撰寫策論時,就過於謹慎,甚至不敢將自己的內心想法表達出來。
這樣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秦凡為其布置了一天十篇策論的課業。
如若完不成,便不能吃晚飯!
秦凡相信,隻要自己布置的策論足夠多,趙修竹就無法在每篇策論上都深思熟慮。
那樣一來,就必然得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訴諸於策論,而非保險地引用前人的觀點!
結果,這一天。
鄭遠練起了閉口禪,而趙修竹則餓了肚子。
一旁的崔曜也是張口閉口就是幾何公式,儼然一副學瘋魔了的樣子。
芊芊看著這三人,臉上流露出擔憂的神色。
「公子,他們三個如果照這樣下去,等到春闈那天不是學瘋了,就是把身體學垮了,這哪行啊!」
秦凡搖搖頭道:「今天隻是個開始,他們還沒有適應罷了。」
「更何況,數年勤學苦讀,就為了半月後的春闈一舉中第!區區半個月,若是熬不過來,那就證明他們不是當官的料,還不如迴去打理產業,過上些安生的日子。」
芊芊點了點頭,但還是在廚房為趙修竹留了飯。
夜深,三人還在勤學不輟,而芊芊則是進入了夢鄉。
孫思邈踏著月光行醫歸來。
「秦公子,他們這樣當真好嗎?」孫思邈問道。
秦凡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對於他們來說,這次的科舉是唯一的機會。」
「固然我可以教授他們一些應試方法,或是告訴他們應該去找那個大員疏通關係。」
「可若是憑借這樣的方法,就算是入了春闈又如何呢?」
「將來外放出去當官,不是庸官便是貪官!」
「將他們培養出去禍害百姓?這我可做不到!」
孫思邈點了點頭,但又擔憂道:「可他們是世家弟子,你培養他們成材,不是在為自己培養敵人嗎?」
秦凡不可否則:「或許吧!」
</p>
綜合全局來看,攻打高句麗利大於弊。
而此時提出撤軍,則會出現一係列的後果。
秦凡不免有些慶幸,還好鄭遠這小子隻是個鄭家庶子,在朝廷上毫無影響力。
若是長孫無忌、房玄齡之輩的朝中大臣,也和鄭遠一個腦迴路,那大唐可就完了!
遠的不說。
撤軍以後,對於出兵的小國,大唐勢必要給予嘉獎和安撫。
而出征的士兵需要撫恤,軍餉需要發放。
這些都是巨額的開支。
若是繼續打下去,可以以戰養戰,拖到秋稅入庫,也就不用擔心了。
可現在撤離,非但戰利品拿不全,還要倒貼一大筆。
這錢哪裏來?
國庫早已空空!
世家出嗎?
可世家前不久剛捐了一筆,功德碑還在長安城頭立著呢!
他們絕不可能再捐!
非但是銀子的問題,朝中也會彈劾不斷。
畢竟當初出征,是李世民力排眾議做的。
這時候灰溜溜地迴來了,群臣還不得瘋狂說李世民的不好!
所以說,鄭遠的這篇策論。
於朝內無法討好李世民,與君心相悖。
於大唐無法使的利益最大化,甚至還容易陷入經濟上的危機!
於官場……
不對,這篇策論在春闈就該被打下去了,鄭遠也該迴家打理產業了!
進都沒辦法進入官場,談何利弊?
秦凡一條條說下來,一句句罵下來。
等到全部說完,鄭遠已經恨不得鑽進地縫裏去了!
將手中鄭遠的策論放下,秦凡又拿起了趙修竹的策論。
秦凡給趙修竹的題目是關於災害的防治與善後的。
年初剛過了雪災,所以這個題目也很有考核的可能。
然而,趙修竹給出的策論卻讓秦凡大失所望。
倒不是說寫得不好,隻是內容上實在是太過陳舊。
趙修竹的那些法子,都是前人的經驗之談。
「如此策論,泯然眾人!」秦凡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修竹,做人做事應該大膽一些,不應局限於前人的腳步!」
說著,秦凡指了指文章中的一處:「此處你以大禹治水為例,說明堵不如疏。」
「論點是正確的,但你要知道!陛下以科舉向天下網羅人才,需要的是為他出主意的人,而不是泛泛而談的人。」
「既然你提到了堵不如疏,那如何疏通,針對什麽樣的情況用什麽法子?都得寫清楚!」
「而且治水你也隻寫到了這一方麵。若是發生了澇災,該如何處理?災後防疫又該如何?」
「除了治水,這其他災害該如何應對,你也沒寫全……」
秦凡一點點指出,一點點灌輸。
而趙修竹則是在一旁奮筆疾書,記著筆記。
對於這兩個弟子,秦凡是當真頭疼。
一個雖然大膽,敢於逆著大流前行。
但目光淺薄,經驗不足,基於這些給出的方案也是與最佳方案相去甚遠。
另一個則是過於謹慎。
在傳授與指導的過程之中,秦凡發現趙修竹其實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因為害怕這些過於主觀的想***影響得分,所以略去不寫。
如此一來,策論這一項雖然不會拖後腿,但也難挑大梁,最終的成績怕是也很難拔尖。
所以,針對這兩個人的不同表現,秦凡給出的指導方案也
不同。
鄭遠的缺陷在於經驗與認知,所以,需要在這些天內惡補各種時政知識,至少讓他對於大局有一個清晰且正確的判斷。
當然,半個月的時間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
但至少也得讓他學會收斂,有些東西在他看來是自己的真心話,但實際上隻是對於時局了解不全的片麵之言而已。
所以,秦凡要求鄭遠言必三思,行必三省。
意思就是說在說話或者發表自己的觀點之前,過過腦子,再確認非說不可且自己找不出來什麽毛病的時候,再訴諸於口。
否則能少說話盡量少說話!
而在一天的結束,必須好好審視自己這天裏做過的事情,學過的東西。
好好反省自己有沒有做錯事,說錯話,該如何改正!學到的東西要如何運用!
而對於趙修竹,秦凡則希望這個徒弟能夠更加大膽一點。
明明在現實中的一些猜測很是大膽甚至是無厘頭,可一旦到了撰寫策論時,就過於謹慎,甚至不敢將自己的內心想法表達出來。
這樣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秦凡為其布置了一天十篇策論的課業。
如若完不成,便不能吃晚飯!
秦凡相信,隻要自己布置的策論足夠多,趙修竹就無法在每篇策論上都深思熟慮。
那樣一來,就必然得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訴諸於策論,而非保險地引用前人的觀點!
結果,這一天。
鄭遠練起了閉口禪,而趙修竹則餓了肚子。
一旁的崔曜也是張口閉口就是幾何公式,儼然一副學瘋魔了的樣子。
芊芊看著這三人,臉上流露出擔憂的神色。
「公子,他們三個如果照這樣下去,等到春闈那天不是學瘋了,就是把身體學垮了,這哪行啊!」
秦凡搖搖頭道:「今天隻是個開始,他們還沒有適應罷了。」
「更何況,數年勤學苦讀,就為了半月後的春闈一舉中第!區區半個月,若是熬不過來,那就證明他們不是當官的料,還不如迴去打理產業,過上些安生的日子。」
芊芊點了點頭,但還是在廚房為趙修竹留了飯。
夜深,三人還在勤學不輟,而芊芊則是進入了夢鄉。
孫思邈踏著月光行醫歸來。
「秦公子,他們這樣當真好嗎?」孫思邈問道。
秦凡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對於他們來說,這次的科舉是唯一的機會。」
「固然我可以教授他們一些應試方法,或是告訴他們應該去找那個大員疏通關係。」
「可若是憑借這樣的方法,就算是入了春闈又如何呢?」
「將來外放出去當官,不是庸官便是貪官!」
「將他們培養出去禍害百姓?這我可做不到!」
孫思邈點了點頭,但又擔憂道:「可他們是世家弟子,你培養他們成材,不是在為自己培養敵人嗎?」
秦凡不可否則:「或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