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葬禮結束後,靈生已是身心俱疲。


    父親的離世,老公的背叛,雙重打擊,加上喪禮過後的善後事宜,諸多繁瑣的細節都需要她親力親為去料理。


    這個柔弱的小女人終於病倒了,她躺在四海旅社自己的閨房裏,高燒不止。


    身邊隻有老邁的母親,不眠不休地照顧她。


    那個短時間內讓她引以為傲的老公,在後院裏跟別的女人熱情相擁的第二天,他送走了她的情人,自那時候開始,他的心,他的魂被情人帶走了。


    他不得不送她離開,因為木勇和童玉走了,她實在找不到光明正大的身份留下來,他和高星在車站依依惜別,恨不能不走。


    木勇和童玉自己開車走的,童玉不屑與胡珊珊同路,胡珊珊知趣地單獨趕車。


    那夜之後的每一刻,靈生都發現高星和胡珊珊之間在傳遞著無盡的曖昧,在眼神裏流動著,肢體在觸碰,哪怕是小小的,細微的,靈生也能感覺到被無限的情義牽動在心裏頭的兩個人。


    仿佛一切的障礙,障礙著他們隨時隨地相擁的一切人和物,都顯得那麽不近人情。


    高星自然不知道他的婚外情已經暴露在他老婆眼下了,不然他都不會隨時與胡珊珊眉目傳情,不然他都不會以為自己把自己的外套披在胡珊珊身上,或者親手把胡珊珊被椅子掛住的秀發解救出來,是沒有什麽不妥的事情。


    靈生是有意避著他們遠遠的,她不想在父親的葬禮上讓自己倒塌。她努力支撐著一點點消融的意誌和精神,還得強顏歡笑在人群中。


    她看著童玉莫名其妙要提前一天離開,她看著高星送胡珊珊去車站。


    她時而恍惚,時而清晰,時而痛,時而麻木。


    父親上午下葬,高星下午就迫切地走了。


    他居然沒有留下來幫助靈生處理更加龐大的善後事宜,他說趕迴去開會。


    母親對高星說:


    “去吧,工作要緊,你已經夠辛苦了。”


    母親是真心感覺到女婿的不容易,她給了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但是靈生無法理解,她不是不理解,是感到無法饒恕。但是她沒有爆發,她什麽也沒有表示,隻是冷淡地說:


    “去吧,我自己可以。”


    靈生轉身就上樓關進自己的閨房裏無聲哭泣,哭完再出來做事情。


    高星已去得無影無蹤。


    不迴家的日子,他都在跟別的女人雙宿雙飛,原來是這樣!竟然是這樣!


    靈生病得昏昏沉沉,迷迷糊糊。


    母親的身影時時在她眼前縈繞。眼前分明是那個滿頭銀發,步履蹣跚的老母親,拄著拐杖從她閨房裏進進出出,顫顫巍巍地給她端湯送藥。


    可在恍惚間,仿佛就是小時候那個清瘦幹淨,精力充沛的年輕媽媽,每每自己有個頭疼腦熱的,她都會寸步不離地守在自己病榻前,衣不解帶地照顧自己。


    雖然身體承受著病痛的折磨,心裏卻是暖融融的,無限安穩踏實。


    睡夢中是無憂無慮的童年。


    老街,四海旅社的千金。


    夏天穿粉色的公主蓬蓬裙,冬天穿紅色燈芯絨小棉襖,永久不變的麻花辮,漂亮的小姑娘坐在門前看人來人往。


    也被來往行人欣賞。


    攤販貨郎的叫賣聲,吆喝聲,撥浪鼓搖晃得聲音……


    許許多多遙遠而似曾相識的麵目,盆山老街街頭巷尾的趕集人。每一場開市的日子,這些麵目都會出現在街上,出現在靈生的視線裏,刻畫在了童年的記憶裏。


    人在身處苦海之中的時候,會特別留念記憶中那些美好的碎片,美好的日子。


    當逐漸從夢幻中清醒過來時,所有美好的畫麵都瞬間切斷,痛苦和失望把她裹得牢牢的,無由地就淚濕枕頭。


    深深懷念的感情,讓她沉迷在另一個世界,久久不願出來。


    為什麽要長大,為什麽要戀愛,為什麽要結婚生子,為什麽要離開家鄉,離開父母?


    如果可以重來,她寧願把自己的人生永遠定格在童年。此生隻想要一個身份,那就是四海旅社千金的身份。


    所有的歡樂全數落在了過去的歲月。迴不去,找不著。


    眼前隻剩下冰冷的現實。蒼老頹弱的母親,冷漠炎涼的愛人,成長中的女兒,還有一個破碎不堪的自己。


    在盆山養病20多天,靈生卻拖著病體走遍了童年的山山水水,帶著遙遠的記憶流連在每一寸的舊足跡間。


    她生著病,發著燒,但她知道病入膏肓的不是肉體。所以她不顧及肉體的勞累,她非要滿世界的去遊蕩,非去不可,攔也攔不住。


    小時候,穿山河的下遊,有一個水魔坊。母親經常帶她來磨麵碾米。


    老街的小夥伴們,經常有事沒事地跑到磨坊裏玩。


    秋收的季節,磨坊的生意特別好,大家需要排隊等候。有時候,一等就是一整夜。


    孩子們最喜歡跟著大人來這裏熬夜。大人們在磨坊裏生火堆擺龍門陣,小孩們就在磨坊外的田野裏追逐嬉戲。


    磨坊裏的磨倌那時候是個年輕小夥子,沒父沒母,吃百家飯長大。孩子們也都知道他是個孤兒。


    年青的磨倌總在夜裏坐河邊吹笛子,吹一首永不更換的曲子。


    這首歌曲,小學的音樂老師教了好幾個月,每一個班都教同一首歌,小學生們都會唱,無論五音齊整不齊整,都會唱。


    磨倌沒有上過學,他居然會吹這首曲子。令孩童們集體崇拜他。


    孩童們往往會借著磨倌的伴奏唱歌詞,因為人人都會唱,且溜熟的緣故。


    我思念,故鄉的小河


    哦……


    還有河邊


    吱吱唱歌的水魔


    ……


    哦,媽媽


    如果有一支竹笛向你吹響


    那就是我 那就是我


    ……


    磨倌一定是思念母親的。


    磨倌的母親是誰呢?


    如今,磨坊已經荒廢。屋頂上黑色的瓦片長滿了青苔和瓦鬆。半邊土牆塌了一方下來,露出一處破洞可夠一個腦袋鑽進去。


    一扇厚重的木門卻鎖得緊緊的,碩大的鐵索已是鏽跡斑斑。


    透過那個土牆的破洞,清清楚楚能看見裏麵左右兩邊的石磨和石碾子,靜靜地躺在那兒,地上還鋪了一層和著塵土的白色麵粉和米粒兒。


    磨坊舊跡依舊在。


    那時候,纏著小腳的夏婆婆每天都來拾塵土裏米粒兒,拾迴去就熬成香噴噴的豇豆稀飯。


    夏婆婆一邊吃稀飯,一邊給孩童們講故事,要麽就唱山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生三萬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跑並收藏一生三萬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