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西山,天邊的光彩漸漸被灰暗壟去,鳥雀擦過景都的上空,飛迴郊外的山林。
永寧侯府裏,兩列身著白色素服的丫鬟仆人簇擁著前方的年輕女子向靈堂走去。
那女子梳著婦人的發髻,發飾簡單而精致,雖然穿著樸素的喪服,卻難掩嬌美的容貌,風姿綽約。
“小六身邊的人都是死的不成,那麽多人看不住一個孩子,竟然讓她跑到靈堂那邊去了。”
梅氏一改往日的溫和,一邊快步地向前走,一邊又低聲斥著旁邊攙扶她的大丫鬟,臉色很是難看。
後麵的丫鬟婆子死死地低著頭,似是什麽也沒聽見。
綠筠雖然被主子一路斥責,有些難堪,卻也不敢辯解,隻得在梅氏停頓的功夫裏小聲地寬慰道:
“六小姐畢竟是主子,且由老侯夫人養著,真要做什麽,下人們也攔不住的。夫人和少爺想到這點,應該不會對少夫人多加苛責。”
梅氏聽著,臉色雖和緩了些,心裏依然有些惴惴不安,狠聲道:
“不管怎麽樣,母親都明確把小六放在我這裏照顧的。現在她一個人跑到了那裏去,我總歸是要擔幾句問責。今天這事,怎麽也不能算了。迴去以後,她身邊的那些下人定要好好收拾。”
綠筠仔細著梅氏腳下,低聲說了個是。
她身後的的幾個丫頭卻狠狠地瑟縮了一下。
到了靈堂,梅氏頓了頓,才抬腳走了進去。
今夜是停靈的最後一夜,明天就要出殯了。
大房,二房,三房和四房的夫人和少夫人們全都在靈堂守靈,梅氏作為大房長媳本也應在此處,杜氏讓她照顧葉昭瑜,才免了來這裏日夜跪拜。
原本一份輕鬆的差事,沒想到做成了這樣。
梅氏暗暗咬著牙,也不敢開口說話,隻在最外圍的蒲團上跪著。
抬頭望去,太太們都跪在蒲團上,丫鬟替他們在前麵扔紙錢。
一群婦人中,一個小小的白色身影異常明顯。
身邊的丫鬟把紙錢遞給她,她再把紙錢送進火盆。
人雖然是小小的一團,跪的卻很端正,安靜地不像這個年齡的孩子。
大夫人杜氏知道梅氏來了,順著身邊丫鬟攙扶的手站了起來。
轉過身子,眼睛銳利地掃了一圈,在白色的小身影上頓了頓,走了出去。
梅氏趕緊跟著杜氏出了靈堂。
葉昭瑜麵無表情地往火裏扔著紙錢,火光映照著一張蒼白而有些稚氣的臉。
她不過六歲,聽見噩耗後就一直病著,病中少食,神思憂鬱,硬生生將臉上的圓潤消減了許多,麵皮緊緊貼著骨架,眼睛有些呆滯而無神,仔細端詳著,竟讓人覺得害怕。
她沒有關注旁邊三個房的太太們時不時的打量,隻木著張臉地燒紙錢。
幾個太太的餘光瞥著杜氏和梅氏婆媳二人離去的背影,渾身都鬆弛了下來,互相對視一眼,看笑話般,開始私語。
偏房裏,杜氏看著這個兒媳兼外甥女,尖刻的麵上滿是怒意:
“讓你照顧她,她怎麽一個人跑靈堂來了?”
梅氏心中叫苦:“下午六妹妹醒來後,也沒有哭鬧,給她喂藥,也乖乖地喝了。
後來閩南老家那邊打發人來說缺東西,兒媳想著走一會兒也沒什麽,便去料理了。
不成想六妹妹在兒媳走後竟將貼身的幾個丫頭都支了出去,又趁著院內換守的功夫溜出來,兒媳也是母親派人來通知後才知曉的。”
杜氏聞言冷靜下來:“閩南那邊的人隻怕是有意使人來喚你的。也罷,總歸是小孩子想看祖母最後一麵,隻不過白白讓那三個房的人看了笑話。”
然而想起葉昭瑜出現在靈堂時,其他幾房眼裏隱隱的幸災樂禍,她心中不由又湧起一陣火氣:
“六丫頭年紀還是太小了,不適合呆靈堂,待會兒你把她帶迴去吧。”
梅氏鬆了口氣,低眉順眼地應了。
“明天發引,也不要讓她去了,小孩子家的,免得衝撞了什麽。這些日子,你把她看住了,不要讓閩南老家的人和她有什麽接觸。”
梅氏一怔,抬頭看了眼婆母,心緊了緊,低聲道是。
“咚,咚” ,“咚,咚”,二更的打梆聲傳來,靈堂火盆裏昏黃的光跳動了兩下。
一天下來,三個房的太太們顯得有些疲憊,臉上都是倦怠的神色。
杜氏終於迴來了,梅氏跟在她後麵,略低著頭,看不清臉。
葉昭瑜還是默不作聲,麵無表情地燒紙錢,好像隻會這一個動作。
大夫人杜氏走到葉昭瑜身邊,橫眉舒緩,嘴角含笑道:
“好孩子,跪了幾個時辰了。你祖母在天上定能知道你的心的,可憐你小小的年紀,還病著呢。就先和你大嫂嫂迴去吧。”
話落下,梅氏趕緊上前要把葉昭瑜扶起來。
葉昭瑜動也不動,隻如木頭人般扔著紙錢。
她人雖看著又小又瘦弱,腿卻像是釘住在地上一般,梅氏一時間竟拉不起來。
待她準備強行將葉昭瑜拽起的時候,無意間對上了葉昭瑜的眼睛,愣了一下,一些說不出的滋味彌漫心底,梅氏有些躊躇。
葉昭瑜靜靜地看著梅氏,黑白分明的眼睛沉靜又透徹,似乎能直照進人心底的齷齪。
杜氏見狀不由皺了下眉,對梅氏有些不滿,不著眼地瞥了下後邊的幾個粗壯婆子。
幾個婆子立馬會意走上前,一個抱住葉昭瑜的腰,兩個去抬腿,生生地將葉昭瑜抬了起來。
葉昭瑜並沒有掙紮,隻是死死地盯著靈堂中間的棺木。
上好的棺木邊緣刻著金箔,大把大把的紙錢投進幾個火盆中。
這幾天來吊唁的都是大崇王朝裏極有身份的貴人。
和祖母悲苦的後半輩相比,她的喪事風光又體麵。
祖母在路上會孤獨嗎?
走的時候是不是還在為她擔心?
似乎是昏黃的光線太過晃蕩,被婆子抱在懷裏的葉昭瑜眼前水光模糊地看不清棺木。
她喉中哽咽,出不了聲音,小小的手臂向棺木的方向費勁地抬起。
心中湧起的巨大悲慟讓她渾身僵硬,用盡全力想要喊出什麽,卻怎麽也喊不出。
喉間突然一陣腥甜滑過,葉昭瑜手臂垂下,腦袋軟軟的抵在婆子的肩膀上。
餘光中,梅氏滿臉的慌張,杜氏的驚愕,許許多多人的騷動,許多人在喊她:
“六妹妹。”
“六丫頭。”
“六小姐。”
。。。
還有一個蒼老的聲音似有似無,似遠似近,音中一如既往地含笑,熟悉又想念。
“昭兒。”
“祖母。”
葉昭瑜終於喊出了聲來。
輕不可聞。
永寧侯府裏,兩列身著白色素服的丫鬟仆人簇擁著前方的年輕女子向靈堂走去。
那女子梳著婦人的發髻,發飾簡單而精致,雖然穿著樸素的喪服,卻難掩嬌美的容貌,風姿綽約。
“小六身邊的人都是死的不成,那麽多人看不住一個孩子,竟然讓她跑到靈堂那邊去了。”
梅氏一改往日的溫和,一邊快步地向前走,一邊又低聲斥著旁邊攙扶她的大丫鬟,臉色很是難看。
後麵的丫鬟婆子死死地低著頭,似是什麽也沒聽見。
綠筠雖然被主子一路斥責,有些難堪,卻也不敢辯解,隻得在梅氏停頓的功夫裏小聲地寬慰道:
“六小姐畢竟是主子,且由老侯夫人養著,真要做什麽,下人們也攔不住的。夫人和少爺想到這點,應該不會對少夫人多加苛責。”
梅氏聽著,臉色雖和緩了些,心裏依然有些惴惴不安,狠聲道:
“不管怎麽樣,母親都明確把小六放在我這裏照顧的。現在她一個人跑到了那裏去,我總歸是要擔幾句問責。今天這事,怎麽也不能算了。迴去以後,她身邊的那些下人定要好好收拾。”
綠筠仔細著梅氏腳下,低聲說了個是。
她身後的的幾個丫頭卻狠狠地瑟縮了一下。
到了靈堂,梅氏頓了頓,才抬腳走了進去。
今夜是停靈的最後一夜,明天就要出殯了。
大房,二房,三房和四房的夫人和少夫人們全都在靈堂守靈,梅氏作為大房長媳本也應在此處,杜氏讓她照顧葉昭瑜,才免了來這裏日夜跪拜。
原本一份輕鬆的差事,沒想到做成了這樣。
梅氏暗暗咬著牙,也不敢開口說話,隻在最外圍的蒲團上跪著。
抬頭望去,太太們都跪在蒲團上,丫鬟替他們在前麵扔紙錢。
一群婦人中,一個小小的白色身影異常明顯。
身邊的丫鬟把紙錢遞給她,她再把紙錢送進火盆。
人雖然是小小的一團,跪的卻很端正,安靜地不像這個年齡的孩子。
大夫人杜氏知道梅氏來了,順著身邊丫鬟攙扶的手站了起來。
轉過身子,眼睛銳利地掃了一圈,在白色的小身影上頓了頓,走了出去。
梅氏趕緊跟著杜氏出了靈堂。
葉昭瑜麵無表情地往火裏扔著紙錢,火光映照著一張蒼白而有些稚氣的臉。
她不過六歲,聽見噩耗後就一直病著,病中少食,神思憂鬱,硬生生將臉上的圓潤消減了許多,麵皮緊緊貼著骨架,眼睛有些呆滯而無神,仔細端詳著,竟讓人覺得害怕。
她沒有關注旁邊三個房的太太們時不時的打量,隻木著張臉地燒紙錢。
幾個太太的餘光瞥著杜氏和梅氏婆媳二人離去的背影,渾身都鬆弛了下來,互相對視一眼,看笑話般,開始私語。
偏房裏,杜氏看著這個兒媳兼外甥女,尖刻的麵上滿是怒意:
“讓你照顧她,她怎麽一個人跑靈堂來了?”
梅氏心中叫苦:“下午六妹妹醒來後,也沒有哭鬧,給她喂藥,也乖乖地喝了。
後來閩南老家那邊打發人來說缺東西,兒媳想著走一會兒也沒什麽,便去料理了。
不成想六妹妹在兒媳走後竟將貼身的幾個丫頭都支了出去,又趁著院內換守的功夫溜出來,兒媳也是母親派人來通知後才知曉的。”
杜氏聞言冷靜下來:“閩南那邊的人隻怕是有意使人來喚你的。也罷,總歸是小孩子想看祖母最後一麵,隻不過白白讓那三個房的人看了笑話。”
然而想起葉昭瑜出現在靈堂時,其他幾房眼裏隱隱的幸災樂禍,她心中不由又湧起一陣火氣:
“六丫頭年紀還是太小了,不適合呆靈堂,待會兒你把她帶迴去吧。”
梅氏鬆了口氣,低眉順眼地應了。
“明天發引,也不要讓她去了,小孩子家的,免得衝撞了什麽。這些日子,你把她看住了,不要讓閩南老家的人和她有什麽接觸。”
梅氏一怔,抬頭看了眼婆母,心緊了緊,低聲道是。
“咚,咚” ,“咚,咚”,二更的打梆聲傳來,靈堂火盆裏昏黃的光跳動了兩下。
一天下來,三個房的太太們顯得有些疲憊,臉上都是倦怠的神色。
杜氏終於迴來了,梅氏跟在她後麵,略低著頭,看不清臉。
葉昭瑜還是默不作聲,麵無表情地燒紙錢,好像隻會這一個動作。
大夫人杜氏走到葉昭瑜身邊,橫眉舒緩,嘴角含笑道:
“好孩子,跪了幾個時辰了。你祖母在天上定能知道你的心的,可憐你小小的年紀,還病著呢。就先和你大嫂嫂迴去吧。”
話落下,梅氏趕緊上前要把葉昭瑜扶起來。
葉昭瑜動也不動,隻如木頭人般扔著紙錢。
她人雖看著又小又瘦弱,腿卻像是釘住在地上一般,梅氏一時間竟拉不起來。
待她準備強行將葉昭瑜拽起的時候,無意間對上了葉昭瑜的眼睛,愣了一下,一些說不出的滋味彌漫心底,梅氏有些躊躇。
葉昭瑜靜靜地看著梅氏,黑白分明的眼睛沉靜又透徹,似乎能直照進人心底的齷齪。
杜氏見狀不由皺了下眉,對梅氏有些不滿,不著眼地瞥了下後邊的幾個粗壯婆子。
幾個婆子立馬會意走上前,一個抱住葉昭瑜的腰,兩個去抬腿,生生地將葉昭瑜抬了起來。
葉昭瑜並沒有掙紮,隻是死死地盯著靈堂中間的棺木。
上好的棺木邊緣刻著金箔,大把大把的紙錢投進幾個火盆中。
這幾天來吊唁的都是大崇王朝裏極有身份的貴人。
和祖母悲苦的後半輩相比,她的喪事風光又體麵。
祖母在路上會孤獨嗎?
走的時候是不是還在為她擔心?
似乎是昏黃的光線太過晃蕩,被婆子抱在懷裏的葉昭瑜眼前水光模糊地看不清棺木。
她喉中哽咽,出不了聲音,小小的手臂向棺木的方向費勁地抬起。
心中湧起的巨大悲慟讓她渾身僵硬,用盡全力想要喊出什麽,卻怎麽也喊不出。
喉間突然一陣腥甜滑過,葉昭瑜手臂垂下,腦袋軟軟的抵在婆子的肩膀上。
餘光中,梅氏滿臉的慌張,杜氏的驚愕,許許多多人的騷動,許多人在喊她:
“六妹妹。”
“六丫頭。”
“六小姐。”
。。。
還有一個蒼老的聲音似有似無,似遠似近,音中一如既往地含笑,熟悉又想念。
“昭兒。”
“祖母。”
葉昭瑜終於喊出了聲來。
輕不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