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亮了……”
明天啟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
大明寧前兵備道袁崇煥,麵無表情地站在寧遠城頭上,披甲按刀,極目遠眺。
一群將官僚屬林立在他的身後,皆默默不敢言。
自山海關向北三百七十裏直至錦州,有一條長長的走廊沃土,左枕鬆嶺、黑山,右靠遼東海灣,史稱遼西走廊。
寧遠城就雄踞在遼西走廊中間,以城關為險,屹為形勝。東北首山遙遙相望,西南寧遠河經流入海。
寧遠城方正如鼎,東西各長八百餘米,城牆高三丈二尺,有四座帶甕城的城門,城牆四角敵台向外突出,架了十一門紅夷大炮。
此時,夜色如潑墨,但城牆上卻燈火通明、恍若白晝。
一些民夫在寒冷的天氣裏打著赤膊,熱火朝天地喊著號子,用竹筐從內城吊上來礌石滾木。另有一些民夫推拉著排車,將礌石滾木送到一個個城牆垛口。
垛口下的兵丁毫不在意周遭傳來的響動,正半躺半臥地睡著,盡管已經打起了鼾,但懷裏仍舊死死地抱著兵刃。
不時有一些士兵喝開擋道的民夫,舉著火把在城牆上巡邏。
戰事剛停,袁崇煥就迫不及待地城正中的鼓樓帥帳中走出,帶著將官僚屬登上城牆巡視,最後在參將祖大壽鎮戍的、城南門永清門的城牆上停下來眺望。
袁崇煥臉上水波不驚,讓跟隨的將官僚屬們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麽。
袁崇煥身材短小,容貌不揚,但細小的眼睛當中精光凜冽,那種不怒自威的氣勢讓人不敢直視。
他本是商人家庭,早年讀書應舉,在萬曆四十七年被賜同進士出身,授邵武知縣。在任內盡心民事,甚至曾經還親自登上著火的民居救火,深得民心。
天啟二年,外放的官員要上京大計考核,考核當中袁崇煥對答如流,又對遼事侃侃而談,不久就被任命為兵部職方司主事。
後又升遷為山東按察司僉事、山海監軍、寧前兵備僉事、山石兵備道、輔佐王在晉、孫承宗等經略、督師整飭構築由山海關、寧遠、錦州所構成的關寧錦防線。
此時,正值孫承宗因為柳河之戰的慘敗而去職下台,新任遼東經略高第上任。
高第和王在晉都主張將兵馬收縮到山海關,放棄錦州、右屯衛、寧遠、前屯衛等山海關以外的土地。
高第此舉遭到了袁崇煥的極力反對,他甚至直接給天啟皇帝遞上了揭帖表示抗議。
還直言不諱地說,作為寧前兵備道,他誓要與寧前共存亡。高第要是撤寧前兵,他就會抗命固寧遠,以寧遠城來抵抗奴酋的大軍。
事實上,他也是這麽做的。
碰到個這麽不聽話且強硬的下屬,讓高第也十分無奈。
一夜未合眼的袁崇煥雖然看起來臉上毫無表情,但心中已經憤懣滔天:“高經略啊,高經略!若非你盡棄關外之地,何至於讓東奴西虜馳突到寧遠城下?若是孫督師還在,定不會讓蛇鼠如此跋扈跳梁!”
在袁崇煥的眼中,高第實在是膽小如鼠,畏敵如虎。比起孫承宗那可是天壤之別,甚至連隨時準備逃跑的王在晉都不如。
雖然戰前袁崇煥曾經當麵懇求高第不要出兵救援,就想通過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兵略,讓闔城軍民心無旁騖誓死抵抗。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寧遠城這邊打得熱火朝天,在城池固若金湯,建奴死傷慘重的情況下,擁兵十一萬的經略高第和山海關總兵楊麒真就穩坐高台,不肯發一兵一卒來救援寧遠。
袁崇煥以不滿兩萬的軍民,依托堅固的城池和威不可擋的紅夷大炮抵擋住了努爾哈赤親率的十三萬滿蒙精兵。
在三天的血戰當中,寧遠城上的軍民通過銃炮、藥罐、雷石讓女真兵苦不堪言,死傷慘重。
此時的明軍,其實依舊占據著火器上的優勢,血勇衰微後的女真兵聽到銃炮聲還會瑟瑟發抖。
而這種優勢直到吳橋兵變、孔有德、耿仲明降後金以後才漸漸消失。
寧遠城此時也已經是千瘡百孔,不少女真兵在楯車和步騎箭簇的掩護中衝到了城下,並在城牆防禦最弱的地方鑿開了兩個兩丈的大洞。
好在城上炮火犀利,城下又深溝高壘讓女真大軍無法發揮騎射的特長,衝到城下的女真兵才慢慢地被軍民給擊潰。
但寧遠城上的軍民也死傷了不少,甚至連通判金啟倧都在燃炮轟擊建奴時,因為大炮炸膛而殉國。
等奴兵退了以後,滿城軍民在袁崇煥、滿桂、左輔、祖大壽、朱梅、何可綱等人的帶領下,一麵修葺城池,一麵繼續在城內深溝高壘,布置各種防禦措施,力圖即便城破也要在城內逐屋逐巷地與建奴拚命。
袁崇煥正遠遠地眺望著離寧遠城三十餘裏的覺華島。
覺華島是囤糧重地,昨日上午島上突然火光四起,隨即便濃煙蔽島,應該是遭到了建奴的突襲。
可惜當時正值努爾哈赤的大軍猛烈攻城,他手中的兵力連守城都顯得捉襟見肘,更勿論分兵去救援覺華島了。
以建奴的暴戾恣睢,現在看來島上恐怕已經是屍橫遍野,一片死地了。
“島內的人要是能活下來,該有多好啊……”
就在袁崇煥思索之際,一名兵士執令而來,遠遠地單膝跪拜。
兵士口中大聲道:“稟兵備,奉程同知命,共緝韃子細作三人,逃脫兵士並民夫二十三人,細作皆已拷問授首,至於兵士民夫如何,程同知請兵備示下。”
袁崇煥聽了沒有轉身,隻是冷冷地道:“無一良民,皆梟首,懸在高處以示各營。”
左右將官僚屬聽的都是瞳孔一震,唯有滿桂麵色如常。
……
“天……要亮了……”
大帳內火把四燃,火盆的中炭木燒得嗶啵作響,可努爾哈赤仍然覺得冷,此時的他無比想念老寨(赫圖阿拉)的拐子炕和烏拉草。
努爾哈赤睡意全無,索性就從毛氈上和衣起身,坐到了火盆前,左右的近侍又拿來了一塊黑貂皮的毯子,給他蓋在了腿上。
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六十八歲,但鷹鼻鷂眼依舊犀利。他拿起一節短木棍,撥弄起了盆中的炭火。
努爾哈赤想起了自己的父祖,想起了少年時進山采集山貨時途遇的猛虎,想起了在李成梁麾下奮勇殺敵的日子,以及李成梁那讓他瑟瑟發抖、感到恐懼的身影。
他還想起了李如鬆、李如柏,想起了自己的弟弟穆爾哈齊和舒爾哈齊,連同被自己賜死的長子褚英。
想起了十三副遺甲、七大恨起兵,八年來麵對擁兵百萬的大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但十三萬所向披靡的女真勇士,竟然被一座小小的寧遠城和一個無名守將所阻。
不僅沒能攻下城池,還大損了兵將,這讓他一時間難以接受。
最可恨的是,那個該死的尼堪守將,竟然還讓人用大炮炮擊他的黃龍幕不僅炸死了很多侍衛,還炸死了一個剛剛歸順過來的裨王。
而彈丸濺射出來的木屑兵鐵也讓努爾哈赤受了點傷。
想到這裏,努爾哈赤心中激蕩,隨即就咳出一口血來。
“如果上天能讓我再多活幾年……”
近來,努爾哈赤漸漸感到身體不豫,而早年留下的暗傷隱疾也一股腦兒地湧了上來。
自二十五歲統一女真各部,每戰必捷的他,終於也要在歲月的倒戈中敗下陣來了。
就在努爾哈赤看著掌上的鮮血怔怔出神之際,忽然大帳外有人大聲稟報,東江鎮襲犯永寧,更有窺伺覬覦沈京之意。
努爾哈赤聽聞後怒而起身,隨即又坐了下去,氣急而笑:“好個東江鎮!好個毛都督!
怒火攻心之下,忍不住又吐了一口血出來。
明天啟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
大明寧前兵備道袁崇煥,麵無表情地站在寧遠城頭上,披甲按刀,極目遠眺。
一群將官僚屬林立在他的身後,皆默默不敢言。
自山海關向北三百七十裏直至錦州,有一條長長的走廊沃土,左枕鬆嶺、黑山,右靠遼東海灣,史稱遼西走廊。
寧遠城就雄踞在遼西走廊中間,以城關為險,屹為形勝。東北首山遙遙相望,西南寧遠河經流入海。
寧遠城方正如鼎,東西各長八百餘米,城牆高三丈二尺,有四座帶甕城的城門,城牆四角敵台向外突出,架了十一門紅夷大炮。
此時,夜色如潑墨,但城牆上卻燈火通明、恍若白晝。
一些民夫在寒冷的天氣裏打著赤膊,熱火朝天地喊著號子,用竹筐從內城吊上來礌石滾木。另有一些民夫推拉著排車,將礌石滾木送到一個個城牆垛口。
垛口下的兵丁毫不在意周遭傳來的響動,正半躺半臥地睡著,盡管已經打起了鼾,但懷裏仍舊死死地抱著兵刃。
不時有一些士兵喝開擋道的民夫,舉著火把在城牆上巡邏。
戰事剛停,袁崇煥就迫不及待地城正中的鼓樓帥帳中走出,帶著將官僚屬登上城牆巡視,最後在參將祖大壽鎮戍的、城南門永清門的城牆上停下來眺望。
袁崇煥臉上水波不驚,讓跟隨的將官僚屬們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麽。
袁崇煥身材短小,容貌不揚,但細小的眼睛當中精光凜冽,那種不怒自威的氣勢讓人不敢直視。
他本是商人家庭,早年讀書應舉,在萬曆四十七年被賜同進士出身,授邵武知縣。在任內盡心民事,甚至曾經還親自登上著火的民居救火,深得民心。
天啟二年,外放的官員要上京大計考核,考核當中袁崇煥對答如流,又對遼事侃侃而談,不久就被任命為兵部職方司主事。
後又升遷為山東按察司僉事、山海監軍、寧前兵備僉事、山石兵備道、輔佐王在晉、孫承宗等經略、督師整飭構築由山海關、寧遠、錦州所構成的關寧錦防線。
此時,正值孫承宗因為柳河之戰的慘敗而去職下台,新任遼東經略高第上任。
高第和王在晉都主張將兵馬收縮到山海關,放棄錦州、右屯衛、寧遠、前屯衛等山海關以外的土地。
高第此舉遭到了袁崇煥的極力反對,他甚至直接給天啟皇帝遞上了揭帖表示抗議。
還直言不諱地說,作為寧前兵備道,他誓要與寧前共存亡。高第要是撤寧前兵,他就會抗命固寧遠,以寧遠城來抵抗奴酋的大軍。
事實上,他也是這麽做的。
碰到個這麽不聽話且強硬的下屬,讓高第也十分無奈。
一夜未合眼的袁崇煥雖然看起來臉上毫無表情,但心中已經憤懣滔天:“高經略啊,高經略!若非你盡棄關外之地,何至於讓東奴西虜馳突到寧遠城下?若是孫督師還在,定不會讓蛇鼠如此跋扈跳梁!”
在袁崇煥的眼中,高第實在是膽小如鼠,畏敵如虎。比起孫承宗那可是天壤之別,甚至連隨時準備逃跑的王在晉都不如。
雖然戰前袁崇煥曾經當麵懇求高第不要出兵救援,就想通過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兵略,讓闔城軍民心無旁騖誓死抵抗。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寧遠城這邊打得熱火朝天,在城池固若金湯,建奴死傷慘重的情況下,擁兵十一萬的經略高第和山海關總兵楊麒真就穩坐高台,不肯發一兵一卒來救援寧遠。
袁崇煥以不滿兩萬的軍民,依托堅固的城池和威不可擋的紅夷大炮抵擋住了努爾哈赤親率的十三萬滿蒙精兵。
在三天的血戰當中,寧遠城上的軍民通過銃炮、藥罐、雷石讓女真兵苦不堪言,死傷慘重。
此時的明軍,其實依舊占據著火器上的優勢,血勇衰微後的女真兵聽到銃炮聲還會瑟瑟發抖。
而這種優勢直到吳橋兵變、孔有德、耿仲明降後金以後才漸漸消失。
寧遠城此時也已經是千瘡百孔,不少女真兵在楯車和步騎箭簇的掩護中衝到了城下,並在城牆防禦最弱的地方鑿開了兩個兩丈的大洞。
好在城上炮火犀利,城下又深溝高壘讓女真大軍無法發揮騎射的特長,衝到城下的女真兵才慢慢地被軍民給擊潰。
但寧遠城上的軍民也死傷了不少,甚至連通判金啟倧都在燃炮轟擊建奴時,因為大炮炸膛而殉國。
等奴兵退了以後,滿城軍民在袁崇煥、滿桂、左輔、祖大壽、朱梅、何可綱等人的帶領下,一麵修葺城池,一麵繼續在城內深溝高壘,布置各種防禦措施,力圖即便城破也要在城內逐屋逐巷地與建奴拚命。
袁崇煥正遠遠地眺望著離寧遠城三十餘裏的覺華島。
覺華島是囤糧重地,昨日上午島上突然火光四起,隨即便濃煙蔽島,應該是遭到了建奴的突襲。
可惜當時正值努爾哈赤的大軍猛烈攻城,他手中的兵力連守城都顯得捉襟見肘,更勿論分兵去救援覺華島了。
以建奴的暴戾恣睢,現在看來島上恐怕已經是屍橫遍野,一片死地了。
“島內的人要是能活下來,該有多好啊……”
就在袁崇煥思索之際,一名兵士執令而來,遠遠地單膝跪拜。
兵士口中大聲道:“稟兵備,奉程同知命,共緝韃子細作三人,逃脫兵士並民夫二十三人,細作皆已拷問授首,至於兵士民夫如何,程同知請兵備示下。”
袁崇煥聽了沒有轉身,隻是冷冷地道:“無一良民,皆梟首,懸在高處以示各營。”
左右將官僚屬聽的都是瞳孔一震,唯有滿桂麵色如常。
……
“天……要亮了……”
大帳內火把四燃,火盆的中炭木燒得嗶啵作響,可努爾哈赤仍然覺得冷,此時的他無比想念老寨(赫圖阿拉)的拐子炕和烏拉草。
努爾哈赤睡意全無,索性就從毛氈上和衣起身,坐到了火盆前,左右的近侍又拿來了一塊黑貂皮的毯子,給他蓋在了腿上。
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六十八歲,但鷹鼻鷂眼依舊犀利。他拿起一節短木棍,撥弄起了盆中的炭火。
努爾哈赤想起了自己的父祖,想起了少年時進山采集山貨時途遇的猛虎,想起了在李成梁麾下奮勇殺敵的日子,以及李成梁那讓他瑟瑟發抖、感到恐懼的身影。
他還想起了李如鬆、李如柏,想起了自己的弟弟穆爾哈齊和舒爾哈齊,連同被自己賜死的長子褚英。
想起了十三副遺甲、七大恨起兵,八年來麵對擁兵百萬的大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但十三萬所向披靡的女真勇士,竟然被一座小小的寧遠城和一個無名守將所阻。
不僅沒能攻下城池,還大損了兵將,這讓他一時間難以接受。
最可恨的是,那個該死的尼堪守將,竟然還讓人用大炮炮擊他的黃龍幕不僅炸死了很多侍衛,還炸死了一個剛剛歸順過來的裨王。
而彈丸濺射出來的木屑兵鐵也讓努爾哈赤受了點傷。
想到這裏,努爾哈赤心中激蕩,隨即就咳出一口血來。
“如果上天能讓我再多活幾年……”
近來,努爾哈赤漸漸感到身體不豫,而早年留下的暗傷隱疾也一股腦兒地湧了上來。
自二十五歲統一女真各部,每戰必捷的他,終於也要在歲月的倒戈中敗下陣來了。
就在努爾哈赤看著掌上的鮮血怔怔出神之際,忽然大帳外有人大聲稟報,東江鎮襲犯永寧,更有窺伺覬覦沈京之意。
努爾哈赤聽聞後怒而起身,隨即又坐了下去,氣急而笑:“好個東江鎮!好個毛都督!
怒火攻心之下,忍不住又吐了一口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