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陳星淩載著馬大禮繞進老居民區,左拐右拐,很快到了廖氏祠堂大門口。


    “那邊!”馬大禮探頭指去:“那條巷子拐進去,直走大概三十多米就差不多到了。”


    陳星淩騎車平穩,拐進巷口後筆直往前。


    馬大禮喊:“到了!前頭那座三間的老宅就是!”


    陳星淩刹車,長腿踩在地上。


    馬大禮趕忙跳了下來。


    隻見那房子是傳統的渝城老式建築,前門小院子,裏頭是四方天井,寬敞大廳加兩間偏房。房子看著有些老舊,至少得有三四十年曆史。


    馬大禮上前敲門,喊:“廖大叔!廖大叔!”


    片刻後,偏房裏頭走出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大爺,穿著花花綠綠的花哨襯衣,手裏捏著一把蒲扇緩慢搖著。


    陳星淩定睛一看,猜想這位便是廖大叔。


    原因無他,隻因為他身上的襯衣是好些老華僑喜歡的南亞風格薄襯衣,花哨涼快又不失新潮感。


    廖大叔瞧見了馬大禮,一下子認出他來。


    “喲!小馬來了!你說這兩天的下午來,我剛才還在琢磨你會不會過來。”


    馬大禮憨厚笑了笑,連忙做了介紹。


    “這位是陳星淩。我們接下來都要去渝城大學上學,又是老同學又是好朋友。大叔您喜歡的園子就是她的。”


    廖大爺打量陳星淩,轉而笑開了。


    “你們家那小園子我看著覺得喜歡。我年紀大了,上午下午天熱都不敢出門,早晚涼快的時候才會出去散步,上迴繞去水越路,一眼就瞧見那小園子很別致。”


    陳星淩一向不愛拐彎抹角,直截了當問廖大爺是否也要建類似的園子。


    “其實,我那地皮還有些小,地方不夠建。如果能大一半,或者大上一丟丟,建起來會更好看些。”


    廖大爺瞥著她看,笑道:“讀書的女孩子就是不一樣,膽識好,說話口氣也大。”


    馬大禮憨厚微窘笑了笑,低聲:“她……她比好些男人都要爽快大方。”


    陳星淩哈哈笑了,道:“我說的是大實話來著。那地皮是我四哥買下送我的,隻有六間寬。幸虧水越路是大馬路,各家能有幾米寬的院子,不然我們也建不成今天這般模式。”


    “嗯。”廖大爺比劃一下,得意般開口:“我那邊一共有兩畝地。”


    陳星淩想了想,道:“那也寬不了多少。”


    “也有院子。”廖大爺解釋:“大概六米寬的院子。那地四四方方,平平整整,是城東那邊稀罕得很的宅基地。”


    陳星淩又問:“大叔,您想建多寬?”


    “你那邊是兩間,是吧?”廖大爺比劃三根手指:“我得有三間才行。我的兒女都在國外沒迴來,我一個人住本來也用不著那麽寬。可我在國外住寬敞習慣了,喜歡大地方。我歲數也不小了,指不定哪天就要跑西天拜佛。兒女們來照顧我的時候能住上,孫子孫女知曉他們在老家還有一個大園子祖宅,懷念起來說是老頭子活著的時候建的,那樣才顯得不寒磣。”


    三人都哈哈笑了。


    廖大爺拍了拍滿是皺紋的老臉,調侃:“我啊,天生愛麵子。以前年輕的時候好強,現在年紀一大把了,還不想落在別人的後麵。你說你一個年輕女娃都能住那麽漂亮的園子,我咋甘心住這麽老的老宅,是不?”


    三人再次哈哈笑開。


    馬大禮好奇張望來去,問:“大爺,這也是您的祖宅吧?據我所知,這附近的人都姓廖。”


    “不錯。”廖大爺解釋:“這邊都是廖氏子孫的地盤。我這宅子是幾十年前年輕的時候討媳婦建的,大概四十來年了。”


    馬大禮狐疑問:“這邊是城北,您——您怎麽會去城東那邊買地?走路過去至少也得十幾二十分鍾吧?”


    “走得慢怎麽也得二十分鍾。”廖大爺苦笑歎氣:“我要搬過去那邊無非是兩個原因……主要是去陪我一個老大哥。”


    陳星淩溫聲問:“老朋友呀?”


    廖大爺點點頭:“說來話長啊!這老哥比我的親人還親,跟他都認識四十多年了。我年少時國內到處打戰亂得很,街頭巷尾角落常常躺著死人,每天餓著肚子在河灘海灘撈些能吃的東西,瞧見不明的陌生人來了,馬上一頭紮進河裏或海裏躲起來。”


    “那時候好些人都逃去南洋,我也想跟著去,可惜家裏窮得叮當響,壓根買不起船票。後來有人說城東那邊有人知曉該怎麽逃票上船,我連忙找了過去。原來城東有兩位年輕大哥打算半夜遊水爬上船,偷偷藏在洋船的大煙囪裏,等船要開了再爬出來。雖然有些危險,但不失一個好辦法。我懇請他們晚上帶上我,如果能一塊兒順利去到南洋橡膠園,我賺的第一筆錢送給他們。”


    “晚上洋船靠岸,海水漲潮,下海那叫一個危險!幸好我水性好,身上綁著幾個葫蘆瓜瓢,半途還幫著帶兩位老哥,總算順利遊到船邊。爬上船後,趁著水手們不注意,躲進了大煙囪裏。”


    “三人半夜差點兒被凍死,互相取暖哈氣,總算在第二天下午等到開船。碳爐一燒開,煙囪直冒煙,我們麻利爬出來,掉下去就被燒成灰。當時船上來來去去都是乘客,我們躲來躲去,直到好幾天後到了南洋。餓得隻剩皮包骨,身上沒一塊好肉,輾轉漂泊了好幾個地方,總算找到了棲身幹活的地方。”


    “三人幹活賺錢,一開始隻能混一口飽飯,直到幾年後終於攢下一筆小錢,我才坐船迴了渝城。兩位老哥都沒迴,因為他們這邊的親人都被鬼子殺了,覺得沒親人了,家也沒了,迴來也沒意思。當時我老爹老娘還在,我心裏頭想念他們,收拾幾件衣服就迴來了。”


    接著,老人家指著老宅介紹:“迴來後,我建了這座老宅子,娶了媳婦,算是安了家。那時候國內還沒安穩,我總是賺不到錢,不忍心媳婦孩子挨餓,又南下賺錢去了。當時兩位老哥自己承包了橡膠園,幹得風生水起,就帶著我一塊兒幹。不久後,我在那邊建了房子。聽說國內還亂哄哄的,就迴來把妻兒接了過去。”


    “後……後來呢?”馬大禮聽得入神,憨厚笑了笑,問:“大叔,你一直做橡膠生意嗎?聽說南洋的橡膠質量非常好!”


    “不是。”廖大爺搖頭:“打工的時候是在橡膠園,我後來是買賣漁船賺了錢。橡膠園的兩位老哥先後娶了當地的女人結婚,哥哥生了六七個孩子,弟弟卻一個都沒有。後來我老伴沒了,兒女們各自成了家。我總覺得寂寞,便收拾行李迴老家來。一個人守著這老宅子差不多快五年了。”


    渝城很多地方都有華僑,陳星淩的老家惠喬漁村高峰期的時候去了近一半年輕人。於是,她跟廖大爺很快有了共同話題,聊得十分融洽。


    廖大爺解釋:“前兩年,城東的一位老哥也迴來了。他的老伴沒了,膝下又沒兒沒女,除了錢啥都沒有。他聽說渝城政府對老華僑非常照顧,給了許多優惠措施,便決定迴老家落葉歸根。老哥在城東買了一塊地,建了一座大宅子,可惜地方寬敞卻沒人作伴,時不時跑來這邊找我。他家隔壁還有一塊空地,我便想去那邊跟他就個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七零帶億萬物資當辣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方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方橙並收藏穿書七零帶億萬物資當辣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