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中國有句老話,叫“遠親不如近鄰”,可東突厥這個鄰居,卻讓剛建立的唐朝著實鬧心。東突厥的可汗就是那個兩次被李世民用語言嚇退的頡利可汗。這個突厥首領很不老實,沒事不是到老李家偷點糧食,就是搶點土特產,偶爾還騷擾一下女主人,弄得李家老大李世民對這個鄰居恨得牙癢癢。而且這個鄰居很沒有氣節,能搶就搶一把,一旦對方動怒,拿起板揪要拍他的時候,他馬上認慫,跪地求饒。這種反複無常的無賴行為,很像現在的某國,愣把一場侵略戰爭活生生的打成了首都保衛戰。


    三番五次的遷就,換來的是更加肆無忌憚的破壞,李世民終於無法再忍受這個印度阿三,決心放火燒了它的房子,讓它全家徹底地消失。


    李世民接班的時候,原來的大隋領土,基本都已納入了唐朝的版圖,唯有朔方被梁師都占著。李世民是個追求完美的優秀男人,怎麽會容忍自己的拚圖玩具上少一塊呢?為了拿迴這塊最後的拚圖,他派出姐夫柴紹帶著薛萬均兄弟去找梁師都的麻煩。


    梁師都掂量掂量自已的斤兩,估計很難拒絕柴紹,趕緊給自已的後台老板頡利捎了個信,讓他過來幫忙撐下場麵。頡利一心想找李世民的麻煩,一聽要跟唐朝碴架,帶上人馬刀槍就趕了過來,沒想到一交戰,就被唐軍打得潰不成軍。


    頡利向來是打了敗仗,撒腿就跑。跑了很遠後,才想起小弟梁師都還在朔方呢?趕緊又組織人馬迴去援救梁師都。


    事實證明,這個頡利是個隻記吃不記打的貨色,明明幹不過唐軍,偏偏還愣是拿脖子往刀口上撞,這次迴援又被唐軍打得生無可戀。


    朔方這個地方,天寒地冷,突厥的牛羊被冷死了無數,頡利又吃了敗仗,於是義無反顧的扔下梁師都,打道迴府了。頡利的這種棄友不顧的行為,雖然可恥,但好在突厥人並無廉恥之心,背信棄義的事幹起來溜得很。


    突厥人怕冷,其實唐軍也一樣的畏寒。朔方城堅牆固,唐軍攻打了好幾天也沒有什麽收獲,於是就有人打起了退堂鼓,向柴紹建議退兵迴朝。這時薛萬均站了出來,指著遠處的朔方城對唐軍說道:“看那裏!你們看到了什麽?”


    眾人向著薛萬均指著的城上天空望去,除了幾隻烏鴉飛過,毛都沒有看到。眾人正驚詫呢,薛萬均大聲說道:“難道你們沒見到朔方城上已經是黑色籠罩了嗎?這就是梁師都城破人亡的征兆?你們還等什麽,跟我衝啊!”


    所有的唐軍其實什麽都沒有看到,但這些人很迷信,他們自認為自己是凡夫俗子,看不到神的征兆,但他們相信有異能的人能夠看到。薛萬均就是那樣的人,所有人跟著薛萬均衝向了朔方城。


    唐軍都認為有神在護佑著自己,所以個個勇猛無比,朔方城在唐軍的猛攻下,眼見守不住,梁師都的堂弟,殺了他,舉城投降。


    同樣是迷信,用對了地方,就可以轉化成無堅不摧的驚天力量。而用錯了地方,就會變成了身首異處的災難。


    在隋末的群雄中,要屬這個梁師都政權存在的最為長久,曆時十二年。至此,李世民終於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而朔方一戰,頡利的元氣大傷,原來歸附於他的薛延陀、迴紇等部落,全部叛變突厥,自立為汗。這一係列的消息,源源不斷的傳到了長安,鴻臚卿鄭元璹勸李世民,“突厥滅亡的時候到了,不但各部都有反意,而且又有大災,人畜都吃不飽,不出二、三年就得完蛋。”


    李世民也深以為然,大臣都勸他抓住這個機會一舉殲滅突厥。李世民卻說道:“我與突厥已立了盟約,如果毀約在前,就是不講信譽了,等他們再來找事,然後再征討他們,那就師出有名了。”


    偏是突厥也算自取滅亡。就在薛延陀、迴紇等部相繼叛去後,頡利讓突利,也就是他的侄子,率眾攻擊。突利連戰連敗,自己的領地反被其他部族占去不少。突利跑迴頡利的牙帳,頡利見他被打得如此狼狽,又狠抽他一頓,關了他十多日的禁閉,才放他迴去。


    敵人打自已還能忍受,畢竟技不如人,可迴到家裏又被親叔叔打了一頓,突利越想越窩火,這口氣實在是沒辦法咽下去,於是決定換個老大,不再跟頡利混了。


    頡利不知突利已起異心,向突利征兵,突利沒有答應他,而是給李世民去信,投降唐朝。頡利聽說突利要與唐朝勾結,大怒,馬上派兵攻打突利。頡利實力雖然大不如從前了,但瘦死的駱駝他也是駱駝啊!還是比突利這隻瘦馬大。既然重認老大,還是請新老大幫忙吧。


    李世民接到求助信,對群臣說道:“我跟突利拜了把子,這個時候肯定會拉他一把。但我與頡利有盟約,這可怎麽辦呢?”杜如晦迴答,“跟一群野蠻人有什麽道理可講,幹就完了!”


    話正說著,不想頡利再次犯賤,不知死活的又來騷擾邊境。這可真是正犯著困呢,頡利卻送上一個枕頭來。李世民終於找到收拾頡利的理由了,“有必要讓他重新認識一下自己了。”


    李世民出手就打中了頡利的軟肋,他冊封薛延陀部的酋長夷男為真珠毘伽可汗。夷男踢開頡利打算單飛,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名分,屬於無照經營,隨時可能會被城管和工商聯合檢查組取締。李世民的冊封,等於給他頒發了一張永久性的營業執照,這無疑是雪中送炭。


    李世民的這一手無本買賣師承於李淵。一張紙的成本,就為頡利樹立了一個強大的對手。夷男馬上投桃報李,派他弟弟到長安朝拜李世民。李世民贈給了一把寶刀和一根鞭子,捎話給夷男,“你們團夥有犯小錯的,抽他。犯大錯的,砍他。”


    夷男收到李世民送的禮物,非常開心。為了報答李世民的恩賜,他組織所有反叛頡利的部族,打算圍毆頡利。


    頡利這才感覺這次有些玩過火了,眾叛親離的下場讓他惶恐不安。不過他還有一個最後的撒手鐧,這招撒手鐧百試不爽,從未失手,那就是打不過立馬求和。


    沒想到的是,這次李世民不吃他這一套了,通知頡利,“要想保命,自縛來見!”


    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十一月,李世民派出李世勣做通漢道行軍總管,李靖做定襄道行軍總管,柴紹做金河道行軍總管,薛萬徹做暢武道行軍總管,共計十餘萬大軍,分路進兵,圍殲突厥。


    李世民對臣下說道:“想當年我老爸起兵反隋,還得向突厥稱臣。對這事,我常常內疚於心。今天,終於可以一雪前恥了!”


    第二年春,李世民就接到了捷報,李靖帶著三千驍騎,大破定、襄二州,頡利倉皇逃走,他的部下獻出隋煬帝老婆蕭皇後和楊政道投降唐軍。


    這個輾轉多手的隋朝末代皇後,最終落到了李世民的手裏。。


    有傳言說蕭後一生有六個男人。第一個是楊廣,第二個是宇文化宇,第三個是竇建德,第四個是處羅可汗,第五個是頡利可汗,最後一個是唐太宗李世民。但這一說法演義色彩較濃,並不真實。


    蕭後生於公元567年,卒於公元647年,活了八十一歲。公元618年,隋朝滅亡時,她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就算她年輕時是個絕色美人,五十多歲也是人老珠黃了。宇文化及殺掉隋煬帝楊廣後,確實霸占了他的六宮後妃,但對於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女人要是有興趣的話,那宇文化及的口味也是相當的重。後來輾轉落到竇建德手中,竇建德對他很是恭敬。等蕭後見到李世民的時候,已經是六十多歲的人了,李世民更不可能納她為妃了。最終蕭後死後,與隋煬帝合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細述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經很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經很酷並收藏細述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