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列王的紛爭
公元618年5月,李淵在太極殿登基稱帝,建立唐朝,改元伍德。但此時天下烽煙未熄,戰火頻燃,李唐的疆土也隻限於關中及河東的部分地區。
李淵並不是唯一稱帝的人,當時在大隋帝國的土地上稱王稱霸的叛亂組織有兩百多個。要知道隋煬帝期間帝國一共才一百九十多個郡,隋朝實行的是郡縣製,郡就相當於省,也就是說平均每一省都有一夥叛亂的武裝分子。這些社會混子在武德初年卻根本不講武德,整天提著砍刀打來殺去,以各種名義收老百姓的保護費。老百姓如果不想餓死的話,就隻能加入混子的隊伍,再去搶那些沒交保護費的老百姓。
這些社會混子的勢力有大有小,真正有實力能跟李淵搶地盤的也就幾個。而那些勢力小的混子無非是想借著天下大亂混水摸魚,起哄湊熱鬧,以撈取一些政治資本,為投靠可能的勝利者做準備。
看著已經亂成一鍋粥的天下,李淵精陰的打起了小算盤。對於小的叛亂者、隋朝的官員和士紳階級,李淵盡量把他們團結到自已的陣營中來,方法仍是簡單粗暴,送官帽子加特赦。官帽子不用花自家的一分錢,而原來與自已做對的叛亂首領又得到了特赦,這讓很多叛軍成建製的改旗易幟為唐軍。
唐朝初期,李淵之所以很快統一全國政權,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於他為自已樹立了一個寬容大度和值得信賴的社會大哥形象。
李淵收了諸多的小弟,打手成倍的增加,讓他野心有些爆棚,“俺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絕不是幾顆白菜土豆,隻有那些沒有遠見的菜販子,才會盯著白菜土豆……是時候去全國收保護費了!”
這個時候,各地的社會大哥還有以下幾個:
西北甘肅的大哥薛舉;北方大哥突厥藩臣梁師都;山西北部大哥劉武周;河北中部和南部大哥竇建德;洛陽以東的河南地區大哥李密;洛陽大哥王世充;殺害隋煬帝占領江都淮河長江流域的大哥宇文化及;江蘇漸江沿海大哥李子通;南京地區大哥杜伏威;控製長江中遊和大部分南部中國的大哥大蕭銑。
這些社會大哥,沒有一個是吃素的,每個人都控製著相當大的保護區,打手小弟不計其數,都有跟李淵互砍互毆的實力。
正當李淵想啟航星辰大海,去全國收保護費的時候,眾位大哥中的一位,卻把收保護費的手,伸向了剛剛建國的李唐帝都——長安。
這個大哥就是薛舉。
薛舉是蘭州金城人,長得人高馬大,騎馬射箭是一把好手,任金城府校尉,相當於部隊裏一個沒有實職的官員。這小子家裏很有錢,妥妥的一個富二代,如果在軍隊裏好好表現,沒準能弄個一官半職的,再娶個老婆,生幾個孩子,本來日子可以過得很悠閑。可他偏偏喜歡結交一些豪傑俠士,不務正業。
隋朝未年,趕上了災年,活不下去的老百姓隻有造反一條路可走,薛舉所在的甘肅地區的盜賊如雨後春筍,冒地而出。為了平亂,金城縣令郝瑗招募兵卒數千人,任薛舉為將,本打算讓他帶著剿匪,沒想到的是薛舉反倒把郝瑗劫持,帶著眾人,起兵反隋,自號西秦霸王。
隋軍幾次想平定薛舉的叛亂,卻都被薛舉打敗,他的勢力也開始壯大,逐漸的控製了大部分甘肅地區,最終稱帝,立薛仁杲為太子。這個薛仁杲跟他老爹一樣,都是打仗的好手,號稱“萬人敵”。隻是在扶風的時候,曾經敗在過李世民的手裏。
薛仁杲有一個缺點,就是極端殘暴變態。他曾經把一個不肯投降的人放到火上燒,撕裂後分給士兵分食。還曾為了收保護費,而把天水所有的富人倒掛起來,用醋灌進鼻子,是個典型的心狠手辣之人。他老爹曾經告誡過他,“你太殘忍了,如果不學會以德服人,最終會危害到國家。”薛舉真的一語成讖,但這已是後話。
薛舉也曾想攻下長安,但被李淵捷足先登了。李淵占領長安的時候,薛舉的軍隊由薛仁杲帶領,都已過了渭水,進駐到扶風,離長安城已經很近了。正是在這裏,李淵派出李世民去迎擊薛仁杲。李世民打敗了薛仁杲,解除了長安的威脅,把他趕迴了甘肅。
公元618年六月,薛舉再次出兵進犯涇州,李淵仍是派出李世民來對付薛舉。富有戲劇性的是,李世民這次帶兵出征,到了豳、岐的地方,卻得了瘧疾,臥床不起。薛舉進兵逼進了高墌,李世民擔心手下的劉文靜和殷開山等將領幹不過薛舉,就讓他們深挖護城河,築高牆,不與薛舉交戰。
李世民還提醒兩位將領,“薛舉這老小子幹糧帶得不多,又跑了這麽遠的路,人困馬乏的,你們隻需好好防守住,不用搭理他們。等我病好了,看我幹死他們!”李世民的這種消耗戰術,對付長途遠征的薛舉軍,是比較有效的辦法。
對付薛舉薛仁杲父子,李世民還是有一定的心理優勢的,他自信的認為隻要劉文靜和殷開山按自已的部署去幹,一定不會出問題的。自已的病一好,出手就可以收拾了他們。李世民確實有這個實力,他的想法也確實符合實際,但萬萬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劉文靜和殷開山這兩個二貨居然沒有聽他的話。
殷開山從李世民那裏出來後,對劉文靜說,“看到沒有,老大根本就是看不起你,才不讓咱們出兵的。薛舉那小子聽說老大有病,一定會放鬆警惕的,我們應該帶人好好砍他們一通,讓他們不敢再得瑟!也讓老大重新認識我們的能力!”
劉文靜是誰呀?他可是和李世民一起勸李淵起兵反隋的唐初第一大功臣,也是李世民的心腹之人,自然不能被李世民低看一等。聽殷開山這樣一說,不由得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頭腦一熱,說了一句,“幹他娘老子的!”
這哥倆於是帶兵出了城,在高墌的西南方,陳兵布陣。
薛舉在甘肅那種民風剽悍的邊陲地區,都能統禦悍民,當上老大,可想他也不是一般的刀槍炮。薛舉看著牛逼哄哄的唐兵不加設防的布下了陣勢,估計心裏得樂開了花,能夠與唐軍速戰速決正是他求之不得的。薛舉分出了一部分精銳部隊,偷偷的隱藏在劉文靜軍隊的後方。
開戰當天,兩方交戰正酣,薛舉埋伏在唐軍身後的精兵突然開始攻擊唐軍後方陣地。唐軍被前後夾擊,立刻拉胯,大約有一半的唐軍被薛舉幹掉,其中大將李安遠、慕容羅?等都戰死。
高墌之敗,幾乎是李淵出兵反隋以來,李世民受到的最大的一次失敗,也成為他一生的恥辱。不得已之下,李世民帶隊退迴了長安。迴到長安,劉文靜等人即刻被免官治罪。
薛舉占領了高墌,經過兩個月的休整,在郝瑗的建議下,打算趁唐兵新敗,關中騷動的有利時機,直接攻取長安。不得不說,郝瑗的這個趁熱打鐵的建議,直擊唐帝國要害。這個時候的唐帝國最能打的二皇子李世民尚在病中,劉文靜被免,一大批武將死於高墌之戰。薛舉乘勢進取長安,初生的唐帝國幾乎沒辦法抵抗薛舉的進攻。長安城危如累卵。
也許是上天特別眷顧李唐王朝,薛舉正要大舉進攻長安之時,突然得了重病而死。他的那個殘暴兒子薛仁杲繼承了大位,進攻長安的計劃暫時擱淺,李淵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十一月,李世民大病初愈,重新征討薛仁杲,進軍高墌。這時的薛仁杲,正如其父薛舉所言,已漸漸的離心失德,眾叛親離。當薛仁杲還是太子時,就與諸將有過很多的不愉快,這時繼了皇位,眾將更是畏懼。
李世民到了高墌,薛仁杲派人向李世民挑戰,李世民卻堅守不出,他認為自已已經敗了一次,士氣有些受挫,而薛軍風頭正勝,要等到薛軍驕傲輕敵時,一舉拿下他們。就這樣,兩軍僵持了六十多天。
</p>
列王的紛爭
公元618年5月,李淵在太極殿登基稱帝,建立唐朝,改元伍德。但此時天下烽煙未熄,戰火頻燃,李唐的疆土也隻限於關中及河東的部分地區。
李淵並不是唯一稱帝的人,當時在大隋帝國的土地上稱王稱霸的叛亂組織有兩百多個。要知道隋煬帝期間帝國一共才一百九十多個郡,隋朝實行的是郡縣製,郡就相當於省,也就是說平均每一省都有一夥叛亂的武裝分子。這些社會混子在武德初年卻根本不講武德,整天提著砍刀打來殺去,以各種名義收老百姓的保護費。老百姓如果不想餓死的話,就隻能加入混子的隊伍,再去搶那些沒交保護費的老百姓。
這些社會混子的勢力有大有小,真正有實力能跟李淵搶地盤的也就幾個。而那些勢力小的混子無非是想借著天下大亂混水摸魚,起哄湊熱鬧,以撈取一些政治資本,為投靠可能的勝利者做準備。
看著已經亂成一鍋粥的天下,李淵精陰的打起了小算盤。對於小的叛亂者、隋朝的官員和士紳階級,李淵盡量把他們團結到自已的陣營中來,方法仍是簡單粗暴,送官帽子加特赦。官帽子不用花自家的一分錢,而原來與自已做對的叛亂首領又得到了特赦,這讓很多叛軍成建製的改旗易幟為唐軍。
唐朝初期,李淵之所以很快統一全國政權,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於他為自已樹立了一個寬容大度和值得信賴的社會大哥形象。
李淵收了諸多的小弟,打手成倍的增加,讓他野心有些爆棚,“俺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絕不是幾顆白菜土豆,隻有那些沒有遠見的菜販子,才會盯著白菜土豆……是時候去全國收保護費了!”
這個時候,各地的社會大哥還有以下幾個:
西北甘肅的大哥薛舉;北方大哥突厥藩臣梁師都;山西北部大哥劉武周;河北中部和南部大哥竇建德;洛陽以東的河南地區大哥李密;洛陽大哥王世充;殺害隋煬帝占領江都淮河長江流域的大哥宇文化及;江蘇漸江沿海大哥李子通;南京地區大哥杜伏威;控製長江中遊和大部分南部中國的大哥大蕭銑。
這些社會大哥,沒有一個是吃素的,每個人都控製著相當大的保護區,打手小弟不計其數,都有跟李淵互砍互毆的實力。
正當李淵想啟航星辰大海,去全國收保護費的時候,眾位大哥中的一位,卻把收保護費的手,伸向了剛剛建國的李唐帝都——長安。
這個大哥就是薛舉。
薛舉是蘭州金城人,長得人高馬大,騎馬射箭是一把好手,任金城府校尉,相當於部隊裏一個沒有實職的官員。這小子家裏很有錢,妥妥的一個富二代,如果在軍隊裏好好表現,沒準能弄個一官半職的,再娶個老婆,生幾個孩子,本來日子可以過得很悠閑。可他偏偏喜歡結交一些豪傑俠士,不務正業。
隋朝未年,趕上了災年,活不下去的老百姓隻有造反一條路可走,薛舉所在的甘肅地區的盜賊如雨後春筍,冒地而出。為了平亂,金城縣令郝瑗招募兵卒數千人,任薛舉為將,本打算讓他帶著剿匪,沒想到的是薛舉反倒把郝瑗劫持,帶著眾人,起兵反隋,自號西秦霸王。
隋軍幾次想平定薛舉的叛亂,卻都被薛舉打敗,他的勢力也開始壯大,逐漸的控製了大部分甘肅地區,最終稱帝,立薛仁杲為太子。這個薛仁杲跟他老爹一樣,都是打仗的好手,號稱“萬人敵”。隻是在扶風的時候,曾經敗在過李世民的手裏。
薛仁杲有一個缺點,就是極端殘暴變態。他曾經把一個不肯投降的人放到火上燒,撕裂後分給士兵分食。還曾為了收保護費,而把天水所有的富人倒掛起來,用醋灌進鼻子,是個典型的心狠手辣之人。他老爹曾經告誡過他,“你太殘忍了,如果不學會以德服人,最終會危害到國家。”薛舉真的一語成讖,但這已是後話。
薛舉也曾想攻下長安,但被李淵捷足先登了。李淵占領長安的時候,薛舉的軍隊由薛仁杲帶領,都已過了渭水,進駐到扶風,離長安城已經很近了。正是在這裏,李淵派出李世民去迎擊薛仁杲。李世民打敗了薛仁杲,解除了長安的威脅,把他趕迴了甘肅。
公元618年六月,薛舉再次出兵進犯涇州,李淵仍是派出李世民來對付薛舉。富有戲劇性的是,李世民這次帶兵出征,到了豳、岐的地方,卻得了瘧疾,臥床不起。薛舉進兵逼進了高墌,李世民擔心手下的劉文靜和殷開山等將領幹不過薛舉,就讓他們深挖護城河,築高牆,不與薛舉交戰。
李世民還提醒兩位將領,“薛舉這老小子幹糧帶得不多,又跑了這麽遠的路,人困馬乏的,你們隻需好好防守住,不用搭理他們。等我病好了,看我幹死他們!”李世民的這種消耗戰術,對付長途遠征的薛舉軍,是比較有效的辦法。
對付薛舉薛仁杲父子,李世民還是有一定的心理優勢的,他自信的認為隻要劉文靜和殷開山按自已的部署去幹,一定不會出問題的。自已的病一好,出手就可以收拾了他們。李世民確實有這個實力,他的想法也確實符合實際,但萬萬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劉文靜和殷開山這兩個二貨居然沒有聽他的話。
殷開山從李世民那裏出來後,對劉文靜說,“看到沒有,老大根本就是看不起你,才不讓咱們出兵的。薛舉那小子聽說老大有病,一定會放鬆警惕的,我們應該帶人好好砍他們一通,讓他們不敢再得瑟!也讓老大重新認識我們的能力!”
劉文靜是誰呀?他可是和李世民一起勸李淵起兵反隋的唐初第一大功臣,也是李世民的心腹之人,自然不能被李世民低看一等。聽殷開山這樣一說,不由得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頭腦一熱,說了一句,“幹他娘老子的!”
這哥倆於是帶兵出了城,在高墌的西南方,陳兵布陣。
薛舉在甘肅那種民風剽悍的邊陲地區,都能統禦悍民,當上老大,可想他也不是一般的刀槍炮。薛舉看著牛逼哄哄的唐兵不加設防的布下了陣勢,估計心裏得樂開了花,能夠與唐軍速戰速決正是他求之不得的。薛舉分出了一部分精銳部隊,偷偷的隱藏在劉文靜軍隊的後方。
開戰當天,兩方交戰正酣,薛舉埋伏在唐軍身後的精兵突然開始攻擊唐軍後方陣地。唐軍被前後夾擊,立刻拉胯,大約有一半的唐軍被薛舉幹掉,其中大將李安遠、慕容羅?等都戰死。
高墌之敗,幾乎是李淵出兵反隋以來,李世民受到的最大的一次失敗,也成為他一生的恥辱。不得已之下,李世民帶隊退迴了長安。迴到長安,劉文靜等人即刻被免官治罪。
薛舉占領了高墌,經過兩個月的休整,在郝瑗的建議下,打算趁唐兵新敗,關中騷動的有利時機,直接攻取長安。不得不說,郝瑗的這個趁熱打鐵的建議,直擊唐帝國要害。這個時候的唐帝國最能打的二皇子李世民尚在病中,劉文靜被免,一大批武將死於高墌之戰。薛舉乘勢進取長安,初生的唐帝國幾乎沒辦法抵抗薛舉的進攻。長安城危如累卵。
也許是上天特別眷顧李唐王朝,薛舉正要大舉進攻長安之時,突然得了重病而死。他的那個殘暴兒子薛仁杲繼承了大位,進攻長安的計劃暫時擱淺,李淵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十一月,李世民大病初愈,重新征討薛仁杲,進軍高墌。這時的薛仁杲,正如其父薛舉所言,已漸漸的離心失德,眾叛親離。當薛仁杲還是太子時,就與諸將有過很多的不愉快,這時繼了皇位,眾將更是畏懼。
李世民到了高墌,薛仁杲派人向李世民挑戰,李世民卻堅守不出,他認為自已已經敗了一次,士氣有些受挫,而薛軍風頭正勝,要等到薛軍驕傲輕敵時,一舉拿下他們。就這樣,兩軍僵持了六十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