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姓的起源,又到了黃帝後裔顓頊帝這裏。


    顓頊帝有個兒子叫稱,稱有兒子重黎和吳迴,吳迴的後代又到了陸終這裏。


    陸終六個兒子中的老二,叫惠連,就是董姓的源頭。準確的說應該是惠連的孫子,因為給帝舜養龍有功,被封在董地,叫董父,才算董姓真正的開始。這個董地,據說是今天的山東定陶。


    所謂的龍,說白了就是現在的鱷魚。由此可見人類馴化鱷魚,早在史前就已經開始了。


    當時董父生活的地方,就在今天的河南汝陽、臨穎等汝河兩岸。過去臨穎還有個地方叫豢龍城,據說就是當年董父養龍的地方。想想現在如果中原大地鱷魚亂竄,肯定亂套了。


    去年還是前年記不清了,河南汝州一個公園發現一隻鱷雀鱔,鬧的沸沸揚揚。如果滿地跑鱷魚,指不定亂成啥樣呢!


    另外還有說法是吳迴的哥哥重黎的後代,甭管他哥倆誰是始祖吧,反正到最後都是一家人。這支最早,源出己姓。


    再就是出自姬姓的。


    春秋時候周王朝有個叫辛有的,他的兒子在晉國擔任董督一職。董督類似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和文物局的合並體,也就是你在河邊野地撿到了寶貝,最後要交到他那裏,否則就是私藏文物。不過那時候工作沒有分那麽詳細,一些文史類的事,也歸他們這個部門。


    在今天的山西運城附近,古代有個數百裏的大湖,叫董澤陂,也叫文喜邑。沿湖居住的人們,就有以董和文為姓的。


    隨著人類活動區域擴大,董澤逐漸縮小,後來成了鹽湖,在後來也就沒有了後來。這個董澤,大概就在今天的山西聞喜縣到運城市一帶。


    另外還有兄弟民族改姓加入,這個不去深究。


    董姓目前人口約六百萬,位居前四十之內的大姓氏。


    董姓在春秋時候已經聲名鵲起,特別是時任晉國董督的董狐。趙穿弑殺晉靈公後,董狐如實記下了此事,留下了董狐秉筆的成語典故。


    在河南通許縣東部,流傳著這麽一句俗語:走一莊又一莊,冷子不打仲舒崗。


    冷子,是當地的俗稱,也就是冰雹。


    這個仲舒崗,就是埋葬了西漢董仲舒的地方。


    不過按照史書記載,董仲舒死後葬在了長安下馬陵。所以河南通許縣的這個,大概率是董仲舒的某位弟子,為了紀念老師故弄的玄虛。


    因為縱觀董仲舒的一生,和這個通許縣根本就沒有什麽交集。離最近的,也是為膠西王劉端服務的那一段。不過辦公地址在山東高密,離這地方也挺遠的。


    漢武帝剛上台時候,國家大權在竇太皇太後手裏。而這位太皇太後,喜歡黃老之學,讓漢武帝施展不開拳腳。


    等竇太皇太後崩後,漢武帝多次向董仲舒問策。董仲舒也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方針。


    期間還出了點狀況,就是有一年發生了兩次天災,董仲舒想借此機會規勸漢武帝,就寫了個奏折。


    還沒遞上去呢,剛好主父偃來拜訪看到了。這家夥扮演了盜書的蔣幹,偷走底稿上交了漢武帝。結果漢武帝看到勃然大怒,如果不是董仲舒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大儒,估計也難逃一劫。


    由此可以看出,家裏最好別讓人亂進,有些人指不定憋著什麽壞整人呢!


    到了東漢,董宣被司徒候霸看中,開始出仕做官,不久升任北海國相。


    董宣的家,在今天的河南杞縣圉鎮,倒是離這個通許縣仲舒崗非常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把董仲舒和董宣給搞混了。


    董宣到任不久,當地的一個大戶叫公孫丹,蓋房子時候經過陰陽先生占卜,說必須得死人才能吉利。


    這位公孫丹沒有自己抹脖子,卻從大街上隨便拉過來一個路人給宰了。你說人家走路好好的又沒惹你,憑什麽不問青紅皂白就殺了呢!


    家屬鬧不鬧的先不說,董宣聽說過,立馬將主使公孫丹和一個動手執行者逮捕,隨即經過審判,依照漢代法律,執行死刑。


    這麽一來公孫丹的親戚朋友不願意,人家是地方土豪,勢力還是挺大,要不然也不敢在大街上把人拉過來就殺。


    一幫人提著刀槍棍棒,嘴上說鳴寃叫屈,實際上就是來報仇。


    敢跟政府作對,還反了你了。董宣下令水丘岑將這些人全部抓起來,統統斬首。


    公孫家一下子損失幾十口,人家也有後台呀,上級不願意擔責,就將董宣和水丘岑等九人抓了,解往洛陽。那意思你們愛怎麽辦怎麽辦,我隻要把這個燙手山芋扔出去就行啦。


    九人被判死刑,董宣連絕命飯都不吃,直接第一個走出監獄。


    幸虧漢光武帝劉秀聽說這件事,馬上派人通知刑場,暫停執行。


    董宣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講給劉秀,並說那些人是聽了我的命令,如今我情願替他們死。結果開明的光武帝不但赦免了眾人,還任命董宣做洛陽令。


    做洛陽縣令這段時間,更是董宣的高光時刻。


    湖陽公主的一個奴仆,仗著公主的權勢,竟然在大街上殺了人。


    不過這家夥也知道董宣鐵麵無私,估計他也怕死,就躲在湖陽公主府上不露頭。


    那時候有這種規定,皇親國戚家裏,一般的官吏是不能進去抓人的,除非有皇帝的命令。


    不能進府裏抓,還不能在街上等啊。隻要想辦案,辦法總比困難多。董宣就天天蹲在湖陽公主出門的必經之路上等著。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天湖陽公主出門,那個奴仆隨著。


    走到熱鬧處,董宣直接將公主攔下,一邊數落著公主包庇殺人犯,一邊拉過來那個奴仆,哢嚓一刀就地正法。


    在大庭廣眾之下丟了麵子,湖陽公主跑光武帝這裏告狀。劉秀大怒,命將董宣抓來。


    董宣不慌不忙,道:‘’臣說完一句話,不用陛下殺我,我自盡就行啦。‘’


    接著道:‘’陛下聖德中興漢朝,卻放縱奴仆殺害良民,將怎樣治理天下呢?我不用棍打,請求自殺。”就用頭撞柱子血流滿麵。


    光武帝猛然醒悟,急忙吩咐攔住。但是為了照顧公主的麵子,就讓董宣道歉。意思就是你低個頭,咱們都能過得去。


    沒想到董宣脖子一梗,根本就不道歉。劉秀命小黃門強按住董宣脖子,卻怎麽都按不下去。


    光武帝無奈,說了句,真是強項縣令啊!


    董宣的強項令,就這麽得來的。


    我們現在把醫生也叫杏林,就跟董家一位名醫有關。


    生活在東漢末年的福建福州人董奉,和華佗張仲景,並稱建安三大神醫。


    如果僅僅醫術高明,還不至於被後人念叨兩千年。


    董奉不但醫術極高,醫德更是無與倫比。


    甭管有錢沒錢,押金不用交,住院費就沒有。治好了病沒錢的,人家哈哈一笑,該幹嘛幹嘛。


    放到現在,還別說莆田男科了,就是公立婦科也沒這待遇吧!


    大家聽說這位董先生酷愛杏樹,那些被醫治過,又沒錢的窮苦百姓,就在董醫生的衛生室後麵栽棵杏樹。久而久之,形成大片杏林。杏林的來曆,實際上就是人們對董奉醫德醫風的高度認可。


    假如現在讓病人給某個開大處方亂檢查的醫院扔一隻螞蟻,我估計大部分醫院的螞蟻都能堆積如山!不過我就這麽一說,您可別當真,更不能說是我挑唆的!


    禮部尚書房琯丟了官,作為門客的董庭蘭也開始四處遊蕩。


    這年在睢陽,也就是現在的商丘遇到詩人高適。這時候倆人一對窮光蛋,也不知道喝酒誰花錢,有沒有酒喝。


    反正高適留下兩首《別董大》的詩,非常有名氣。


    其中一首: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董庭蘭並沒有什麽詩作,這哥們主要是音樂家。由於我對音樂不懂,所以關於董庭蘭的話題也就不多說。


    董家名人實在是太多,如董允、董和、董賢等等,立傳的就達兩百位之多。


    哦,後麵有機會了,在冒姓裏聊聊秦淮八豔之一的董小宛。


    下一篇,談談梁姓,歡迎持續關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趣談百家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趣並收藏趣談百家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