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姓目前人口有六百多萬,也是大姓。
於姓的起源一般認為是姬姓,周武王分封諸侯,他的二兒子叫姬涎,封地在邘,建立邘國。位置大概在今天的河南省焦作市附近,後來被滅,其後人去掉耳朵旁,以於為姓。
再就是出自薑姓,齊國淳於髡的後人簡化複姓,改為單姓於。
再就是兄弟民族改姓加入的,每個姓氏都有這種情況。
於姓發跡比較晚,在兩漢之前,看不到有老於家什麽事。真正成名的大人物,基本在魏晉南北朝以後。
不過西漢時候,也有一位官職不高,卻被大家津津樂道的人。
這位甚至名字都沒留下,隻是被人們尊稱為於公。
在山東郯城有個家庭,也不知道他家上輩子做了什麽孽,婆婆守了多年的寡,兒媳婦剛嫁過來不久,兒子也死了。這麽一來,這家就剩一老一少倆寡婦。
老太太心地善良,看著兒媳婦年紀輕輕的守寡,於心不忍,就多次勸她改嫁。但媳婦一直不同意,任勞任怨的伺候婆婆十多年。
隨著婆婆年紀越來越大,行動也不那麽方便了,覺得自己這身子骨一直拖累兒媳婦實在是造孽。為了逼兒媳婦改嫁,老太太竟然一根繩子,懸梁自盡了。
任何時代都有這種人,照顧老人時候看不到他們,一旦有點事,特別是有利益時,就跳出來了。
老太太的女兒,平常對親媽不管不問,如今老太太上吊死了,她倒來了精神。她對兄弟媳婦十多年如一日的伺候婆婆看不到,卻到衙門告狀,說兄弟媳婦勒死了老太太。
縣裏州裏兩級官員都比較混蛋,也不調查走訪,就將媳婦判了死刑。
於公知道,就憑兒媳婦十多年不改嫁伺候婆婆,根本就不可能殺人。但是經過多次據理力爭,仍然沒能挽迴,孝婦還是被執行了死刑。
這下惹怒了天神,郯城三年大旱,滴雨未落。
新太守上任,於公又陳述孝婦案,太守才明白屬於冤假錯案。便殺牛宰羊,到孝婦墳前祭奠。說來也怪,當天就喜降甘霖。
正是於公的堅持,才使沉冤昭雪,還了孝婦一個公道。郯城人心裏明鏡一般,為於公建起了生祠。
都說好人有好報,於公的兒子於定國,從小跟著父親學法律,長大後任多年廷尉,也曾短暫拜相,斷案也和父親一樣較真,能體恤老百姓。
其實河南的很多於姓,都出自鮮卑族人。
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名將於栗磾(di)。
於栗磾原姓萬忸於,屬於鮮卑改姓。他勇武過人,使一杆黑色長槊,有萬夫不當之勇。他的後人在南北朝以及隋朝,聲名顯赫。所以北方的很多於姓,都和這位於栗磾有著千絲萬縷斬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說到於姓,第一個繞不開的,就是和相聲皇後重名的大明朝被冤殺的忠臣於謙。
於謙任河南巡撫期間,黃河在開封決口。於謙積極組織民工加固大堤,並鑄造了一尊鎮河鐵犀,上有於謙的手書。
隨著黃河泛濫,河南人民為於謙在迴龍廟建造的於公祠被大水衝毀,鎮河鐵犀也僅露出一點。清朝時候政府組織挖出來,如今在開封北黃河岸邊的鐵牛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參觀。
被調到中央不久,瓦剌也先率大軍進攻大明。明英宗非常寵信的太監王振,攛掇著英宗親征。
土木堡之變,堂堂的大明朝皇帝,竟然被人家活捉了。也先利用明英宗到處招搖撞騙,地方官為了皇帝的小命,隻能忍氣吞聲的破財消災。這也成功激起了也先的胃口,這晃悠那轉悠,賺的盆滿缽滿。
也先一看,這辦法好,不用打不用殺,帶著明朝皇帝溜達一圈就能弄錢。
不過明朝這些留守官員也不是那麽傻,眼看著皇帝被瓦剌拿來做為要挾的大明朝的資本,也得想辦法應對。於是經過大臣們的商議,郕王朱祁鈺出來主持工作。
大臣們要求誅殺王振一黨,朱祁鈺猶豫不決。王振的黨羽馬順沒眼力勁,竟然開口喝斥大臣。
正滿嘴唾沫說的起勁呢,給事中王竑忍無可忍,突然出手,朝堂上立馬上演了全武行。大臣們再也顧不上什麽斯文,一起動手,馬順被活活打死。
於謙大聲喊道:‘’這種禍國殃民的賊子,打死勿論!‘’這才平息了大家的怒火,得以繼續開會。
鑒於也先天天押著老皇帝到處騙錢,朝臣紛紛提議請朱祁鈺即位,不管那個老皇上了,你也先再也別拿老皇上訛錢。朱祁鈺上台,就是明代宗。
也先看明英宗沒什麽用了,這不能砸手裏呀,就跟這次商量著要送迴來。這麽一來剛嚐到甜頭的明代宗,可就有點不高興了。
又是於謙提議,人家願意放迴來,咱不能不要,否則就是不忠不孝。迴來是迴來,皇帝的位置肯定沒了,可以給個太上皇的名頭,送郊區養老不就行了。
於謙為官清廉,對於朝臣有些不合規矩的,從來不留麵子的彈劾。並且於謙無論調度軍事,還是處理內政都井井有條。
但正是於謙深受朱祁鈺的信任,又大權在握,就引起了奸黨們的羨慕嫉妒恨!
北京保衛戰剛結束,就有人一直彈劾於謙。得虧明代宗的極力維護,這些人的陰謀才沒有得逞。
公元1457年,明代宗還在病重時,石亨、徐有貞以及宦官曹吉祥擁立明英宗朱祁鎮重新執政,立刻將於謙等人下了大獄。
本來朱祁鎮知道於謙有功,不忍心殺他。但是曹吉祥這些人明白如果不弄死於謙,就沒有他們的好日子過。
徐有貞對明英宗道:‘’如果不殺了於謙,皇上您複位的事就顯得來路不正。‘’一句話,讓明英宗堅定了殺於謙的決心。
對於謀反的罪名,和於謙一塊被抓的王文還要爭辯。於謙笑著說:‘’分辯是沒用的,這是他們的陰謀。‘’
出生在明朝末年的於成龍,直到四十多歲才做了官。
這位仁兄的第一任,是今天的廣西羅城縣。
那時候從北京到廣西沒有飛機高鐵,於成龍就騎著個小毛驢,跋山涉水幾千裏趕去上任。
羅城縣衙門可不是現在的政府,高樓大廈窗明幾淨的。於成龍到任時,隻有三間茅草房,連個院子都沒有。沒辦法,於成龍自己動手,用籬笆好歹整了個院牆。地上挖個坑算是有個能做飯的地方,這樣也好,抽油煙機啥的都省了。
關鍵得給百姓辦事呀。
於成龍平盜匪,安百姓,不久就政績卓著。
老百姓知道於知縣生活清貧,多次捐款捐物,於成龍都婉言謝絕。
後來於成龍升任合州,也就是現在的重慶合川知州,臨出發這天,老百姓扶老攜幼,送行的排十幾裏。大家都哭著,舍不得於成龍離開。
其中有個瞎子,跪在地上就是不起來。於成龍問他怎麽迴事?
瞎子道:‘’我知道大人身上沒錢,從這裏到合州上千裏,肯定到不了。不如帶著我,我會算卦,萬一路上沒錢了,我還有這個手藝能混飯吃。‘’
果然,如果不是瞎子,於成龍還真得要飯。
於姓名人很多,就簡單聊這麽多。
下一篇,談談時姓,歡迎持續關注。
於姓的起源一般認為是姬姓,周武王分封諸侯,他的二兒子叫姬涎,封地在邘,建立邘國。位置大概在今天的河南省焦作市附近,後來被滅,其後人去掉耳朵旁,以於為姓。
再就是出自薑姓,齊國淳於髡的後人簡化複姓,改為單姓於。
再就是兄弟民族改姓加入的,每個姓氏都有這種情況。
於姓發跡比較晚,在兩漢之前,看不到有老於家什麽事。真正成名的大人物,基本在魏晉南北朝以後。
不過西漢時候,也有一位官職不高,卻被大家津津樂道的人。
這位甚至名字都沒留下,隻是被人們尊稱為於公。
在山東郯城有個家庭,也不知道他家上輩子做了什麽孽,婆婆守了多年的寡,兒媳婦剛嫁過來不久,兒子也死了。這麽一來,這家就剩一老一少倆寡婦。
老太太心地善良,看著兒媳婦年紀輕輕的守寡,於心不忍,就多次勸她改嫁。但媳婦一直不同意,任勞任怨的伺候婆婆十多年。
隨著婆婆年紀越來越大,行動也不那麽方便了,覺得自己這身子骨一直拖累兒媳婦實在是造孽。為了逼兒媳婦改嫁,老太太竟然一根繩子,懸梁自盡了。
任何時代都有這種人,照顧老人時候看不到他們,一旦有點事,特別是有利益時,就跳出來了。
老太太的女兒,平常對親媽不管不問,如今老太太上吊死了,她倒來了精神。她對兄弟媳婦十多年如一日的伺候婆婆看不到,卻到衙門告狀,說兄弟媳婦勒死了老太太。
縣裏州裏兩級官員都比較混蛋,也不調查走訪,就將媳婦判了死刑。
於公知道,就憑兒媳婦十多年不改嫁伺候婆婆,根本就不可能殺人。但是經過多次據理力爭,仍然沒能挽迴,孝婦還是被執行了死刑。
這下惹怒了天神,郯城三年大旱,滴雨未落。
新太守上任,於公又陳述孝婦案,太守才明白屬於冤假錯案。便殺牛宰羊,到孝婦墳前祭奠。說來也怪,當天就喜降甘霖。
正是於公的堅持,才使沉冤昭雪,還了孝婦一個公道。郯城人心裏明鏡一般,為於公建起了生祠。
都說好人有好報,於公的兒子於定國,從小跟著父親學法律,長大後任多年廷尉,也曾短暫拜相,斷案也和父親一樣較真,能體恤老百姓。
其實河南的很多於姓,都出自鮮卑族人。
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名將於栗磾(di)。
於栗磾原姓萬忸於,屬於鮮卑改姓。他勇武過人,使一杆黑色長槊,有萬夫不當之勇。他的後人在南北朝以及隋朝,聲名顯赫。所以北方的很多於姓,都和這位於栗磾有著千絲萬縷斬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說到於姓,第一個繞不開的,就是和相聲皇後重名的大明朝被冤殺的忠臣於謙。
於謙任河南巡撫期間,黃河在開封決口。於謙積極組織民工加固大堤,並鑄造了一尊鎮河鐵犀,上有於謙的手書。
隨著黃河泛濫,河南人民為於謙在迴龍廟建造的於公祠被大水衝毀,鎮河鐵犀也僅露出一點。清朝時候政府組織挖出來,如今在開封北黃河岸邊的鐵牛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參觀。
被調到中央不久,瓦剌也先率大軍進攻大明。明英宗非常寵信的太監王振,攛掇著英宗親征。
土木堡之變,堂堂的大明朝皇帝,竟然被人家活捉了。也先利用明英宗到處招搖撞騙,地方官為了皇帝的小命,隻能忍氣吞聲的破財消災。這也成功激起了也先的胃口,這晃悠那轉悠,賺的盆滿缽滿。
也先一看,這辦法好,不用打不用殺,帶著明朝皇帝溜達一圈就能弄錢。
不過明朝這些留守官員也不是那麽傻,眼看著皇帝被瓦剌拿來做為要挾的大明朝的資本,也得想辦法應對。於是經過大臣們的商議,郕王朱祁鈺出來主持工作。
大臣們要求誅殺王振一黨,朱祁鈺猶豫不決。王振的黨羽馬順沒眼力勁,竟然開口喝斥大臣。
正滿嘴唾沫說的起勁呢,給事中王竑忍無可忍,突然出手,朝堂上立馬上演了全武行。大臣們再也顧不上什麽斯文,一起動手,馬順被活活打死。
於謙大聲喊道:‘’這種禍國殃民的賊子,打死勿論!‘’這才平息了大家的怒火,得以繼續開會。
鑒於也先天天押著老皇帝到處騙錢,朝臣紛紛提議請朱祁鈺即位,不管那個老皇上了,你也先再也別拿老皇上訛錢。朱祁鈺上台,就是明代宗。
也先看明英宗沒什麽用了,這不能砸手裏呀,就跟這次商量著要送迴來。這麽一來剛嚐到甜頭的明代宗,可就有點不高興了。
又是於謙提議,人家願意放迴來,咱不能不要,否則就是不忠不孝。迴來是迴來,皇帝的位置肯定沒了,可以給個太上皇的名頭,送郊區養老不就行了。
於謙為官清廉,對於朝臣有些不合規矩的,從來不留麵子的彈劾。並且於謙無論調度軍事,還是處理內政都井井有條。
但正是於謙深受朱祁鈺的信任,又大權在握,就引起了奸黨們的羨慕嫉妒恨!
北京保衛戰剛結束,就有人一直彈劾於謙。得虧明代宗的極力維護,這些人的陰謀才沒有得逞。
公元1457年,明代宗還在病重時,石亨、徐有貞以及宦官曹吉祥擁立明英宗朱祁鎮重新執政,立刻將於謙等人下了大獄。
本來朱祁鎮知道於謙有功,不忍心殺他。但是曹吉祥這些人明白如果不弄死於謙,就沒有他們的好日子過。
徐有貞對明英宗道:‘’如果不殺了於謙,皇上您複位的事就顯得來路不正。‘’一句話,讓明英宗堅定了殺於謙的決心。
對於謀反的罪名,和於謙一塊被抓的王文還要爭辯。於謙笑著說:‘’分辯是沒用的,這是他們的陰謀。‘’
出生在明朝末年的於成龍,直到四十多歲才做了官。
這位仁兄的第一任,是今天的廣西羅城縣。
那時候從北京到廣西沒有飛機高鐵,於成龍就騎著個小毛驢,跋山涉水幾千裏趕去上任。
羅城縣衙門可不是現在的政府,高樓大廈窗明幾淨的。於成龍到任時,隻有三間茅草房,連個院子都沒有。沒辦法,於成龍自己動手,用籬笆好歹整了個院牆。地上挖個坑算是有個能做飯的地方,這樣也好,抽油煙機啥的都省了。
關鍵得給百姓辦事呀。
於成龍平盜匪,安百姓,不久就政績卓著。
老百姓知道於知縣生活清貧,多次捐款捐物,於成龍都婉言謝絕。
後來於成龍升任合州,也就是現在的重慶合川知州,臨出發這天,老百姓扶老攜幼,送行的排十幾裏。大家都哭著,舍不得於成龍離開。
其中有個瞎子,跪在地上就是不起來。於成龍問他怎麽迴事?
瞎子道:‘’我知道大人身上沒錢,從這裏到合州上千裏,肯定到不了。不如帶著我,我會算卦,萬一路上沒錢了,我還有這個手藝能混飯吃。‘’
果然,如果不是瞎子,於成龍還真得要飯。
於姓名人很多,就簡單聊這麽多。
下一篇,談談時姓,歡迎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