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平衡宗藩
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 作者:椰汁紅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操聽到這裏,也是微微的敲著桌子,似乎也預料到了一般,“物極必反啊!這性子也是像極了操!”
“司馬懿……”曹操漸漸的冷笑起來,“司馬家,片甲不留!”
而天幕下的其他曹氏宗族也俱是憤懣,甚至有些人開始想要接觸曹植。
司馬懿自覺大禍臨頭,但是門口盯著司馬家的暗子也在等著他們的行動。
最後司馬懿還是坐在了堂中,他以為他冷靜自持,可手為何又是顫抖的?
朱清穀又繼續說,“……後來司馬家族建立晉朝的時候吸取了曹魏的教訓,為了防止宗室力量太弱,無法拱衛中央,開始大封宗室,這些宗室都享受政治、軍事實權,結果後來爆發了八王之亂。”
“這就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了。”
“縱觀絕大多數朝代都在這兩個極端當中左右搖擺,曆朝曆代當中對於藩王的限製多過重用。”
“到了明朝,就會神奇的發現明朝直接把兩個極端都演繹了一遍。”
朱元璋老臉又黑又綠。
永樂大帝朱棣閉嘴了。
明仁宗朱高熾輕咳了一聲,明宣宗朱瞻基摸了摸鼻子……
大家看得多明朝的樂子了,也都知道明朝宗室藩王是個什麽情況,也的確就是這兩種極端。
挺對。
“朱元璋登基的時候,兄弟都沒有了,封的藩王都是自己的兒子,讓他們去鎮守邊疆,而藩王要做到這些事情,肯定就需要軍權、財權和人事權。”
“到了建文帝的時候,朱允炆都在擔心自己駕馭不住這些叔叔,叔叔們權力又這麽大,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那他肯定也要削藩。”
“但凡他手段懷柔一些,緩慢一些削藩,其實叔叔們也不會有這麽大的意見,後麵就不會出現‘靖難之役’了。”
“朱棣靖難的時候的口號之一就是反對削藩,但是他當了皇帝,削藩就十分的積極,也是同樣的道理,他自己靖難也擔心別人靖難。”
“他把朱元璋留下來的藩王製度基本上推翻,隻留下高官厚祿,隻要這些藩王不參與政務,也不能到處溜達,相互不能往來,不能做任何的事情,就可以永享富貴。”
“所以明朝的宗藩隻能在封地裏無所事事,腐化墮落,享樂生娃,導致明朝供養皇室的經費太多。”
說到這裏,朱元璋冷笑一聲,在天幕上發了彈幕。
(明·朱元璋:老四你個逆子,好得很!)
永樂朱棣縮了縮脖子,那換誰來不都一樣嗎?
換您來,估計您比我做得還狠!
(明·朱棣:爹,咱那是形勢所迫,不得不做啊!)
好個不得不做,這是徹底把他們當成豬來養了,後麵還有哪些為了吃飽飯說自己要造反結果被關到鳳陽高牆去的宗室。
——也是真的吃飽了飯。
朱元璋都沒眼看。
朱家這對父子也是太有樂子了,雖然朱棣總是被罵,但也說明父子兩個感情不錯。
李世民其實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對自己放肆一點的。
造反還是不要了。
老父親持續擔心中。
朱清穀也看到了他們的彈幕,隱隱有些發笑,“……清朝的宗藩政策可以說是把這兩點平衡得比較好的。”
“吸取了明朝的教訓,清朝不打算讓自己的兒孫養尊處優,自己的兒孫是有一定的權力和待遇,但需要奮鬥和拚搏迴來。”
“清朝規定,爵位不是天生就有,不是說皇帝的兒子就一定是王爺。”
“宗室成員除非是建立了一定的功勳,具備一定的能力才能夠被封王。”
這一點也讓其他朝代的皇帝眼前一亮。
朱清穀百度了一下,翻出了資料,“……康熙皇帝的二十四個兒子裏,有九個皇子是沒有爵位的。”
皇帝的兒子沒有爵位,這倒是很新奇。
朱元璋微皺眉,這點倒是不和他胃口,他老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不讓兒子以及兒子的後人受了富貴怎麽行?
“其次,清朝取消了爵位世襲製度,規定所有的爵位降等襲封,即便是皇帝的兒子被封為了王爺,如果王爺的兒孫不能建立功勳,很有可能就淪為普通人,隻有為國家建立巨大功勳的宗室,才能夠世襲爵位。”
“再者,清朝對於宗室嚴格管理,非常重視皇子、皇孫的教育與培養。”
“皇室成員隻要斷奶了,就開始讀書。”
朱清穀又是百度了一下清朝皇子的作息時間表。
【淩晨三點,也就是寅時就起來早讀,清晨五點,也就是卯時,師傅來了就開始上課,辰時皇帝檢查功課,並且訓話,巳時練字,午時吃了午飯之後還要繼續讀書。】
【下午一點到三點,也就是未時,要去練習騎射和武藝……】
【晚上還要複習,直到子時,也就是晚上十一點的時候才準備睡覺。】
然後天幕之下其他朝代都看到了這份作息表,想想自己的子孫,竟然連韃子都不如。
卷!給咱卷起來!學!隻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
畢竟你總不能連韃子都不如吧?
朱清穀:orz
她可以學晚,但是起不來這麽早。
七點多起來已經是她對早八最大的尊重了。
話說睡得晚起的早,不容易長高的,對吧?
小孩就需要多睡覺,她也需要多睡覺。
劉啟看了一眼小劉徹,“好好學習。”
小劉徹:“……(?Д?)?”
劉徹看了一眼太子劉據,滿是希冀,“好好學習。”
劉據:Σ( ° △ °|||)︴
劉備沉思,“難道是阿鬥學習時間太短?”
劉禪感覺背後涼涼的。
今日,不知道多少皇帝的子女會被迫卷起來。
說不定這也是一件好事?
“而且皇帝會根據皇子的情況,安排一些難題,磨煉他們的能力,所以清朝皇室的素質比其他朝代的皇室要好上那麽一點點。”朱清穀比了比手指。
“還有清朝對於王爺的限製做得也不少。”
“他們沒有什麽實權在手,並且康熙時候還徹底禁止了滿清貴族圈地的現象,從此避免的藩王割據和尾大不掉的局麵。”
“司馬懿……”曹操漸漸的冷笑起來,“司馬家,片甲不留!”
而天幕下的其他曹氏宗族也俱是憤懣,甚至有些人開始想要接觸曹植。
司馬懿自覺大禍臨頭,但是門口盯著司馬家的暗子也在等著他們的行動。
最後司馬懿還是坐在了堂中,他以為他冷靜自持,可手為何又是顫抖的?
朱清穀又繼續說,“……後來司馬家族建立晉朝的時候吸取了曹魏的教訓,為了防止宗室力量太弱,無法拱衛中央,開始大封宗室,這些宗室都享受政治、軍事實權,結果後來爆發了八王之亂。”
“這就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了。”
“縱觀絕大多數朝代都在這兩個極端當中左右搖擺,曆朝曆代當中對於藩王的限製多過重用。”
“到了明朝,就會神奇的發現明朝直接把兩個極端都演繹了一遍。”
朱元璋老臉又黑又綠。
永樂大帝朱棣閉嘴了。
明仁宗朱高熾輕咳了一聲,明宣宗朱瞻基摸了摸鼻子……
大家看得多明朝的樂子了,也都知道明朝宗室藩王是個什麽情況,也的確就是這兩種極端。
挺對。
“朱元璋登基的時候,兄弟都沒有了,封的藩王都是自己的兒子,讓他們去鎮守邊疆,而藩王要做到這些事情,肯定就需要軍權、財權和人事權。”
“到了建文帝的時候,朱允炆都在擔心自己駕馭不住這些叔叔,叔叔們權力又這麽大,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那他肯定也要削藩。”
“但凡他手段懷柔一些,緩慢一些削藩,其實叔叔們也不會有這麽大的意見,後麵就不會出現‘靖難之役’了。”
“朱棣靖難的時候的口號之一就是反對削藩,但是他當了皇帝,削藩就十分的積極,也是同樣的道理,他自己靖難也擔心別人靖難。”
“他把朱元璋留下來的藩王製度基本上推翻,隻留下高官厚祿,隻要這些藩王不參與政務,也不能到處溜達,相互不能往來,不能做任何的事情,就可以永享富貴。”
“所以明朝的宗藩隻能在封地裏無所事事,腐化墮落,享樂生娃,導致明朝供養皇室的經費太多。”
說到這裏,朱元璋冷笑一聲,在天幕上發了彈幕。
(明·朱元璋:老四你個逆子,好得很!)
永樂朱棣縮了縮脖子,那換誰來不都一樣嗎?
換您來,估計您比我做得還狠!
(明·朱棣:爹,咱那是形勢所迫,不得不做啊!)
好個不得不做,這是徹底把他們當成豬來養了,後麵還有哪些為了吃飽飯說自己要造反結果被關到鳳陽高牆去的宗室。
——也是真的吃飽了飯。
朱元璋都沒眼看。
朱家這對父子也是太有樂子了,雖然朱棣總是被罵,但也說明父子兩個感情不錯。
李世民其實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對自己放肆一點的。
造反還是不要了。
老父親持續擔心中。
朱清穀也看到了他們的彈幕,隱隱有些發笑,“……清朝的宗藩政策可以說是把這兩點平衡得比較好的。”
“吸取了明朝的教訓,清朝不打算讓自己的兒孫養尊處優,自己的兒孫是有一定的權力和待遇,但需要奮鬥和拚搏迴來。”
“清朝規定,爵位不是天生就有,不是說皇帝的兒子就一定是王爺。”
“宗室成員除非是建立了一定的功勳,具備一定的能力才能夠被封王。”
這一點也讓其他朝代的皇帝眼前一亮。
朱清穀百度了一下,翻出了資料,“……康熙皇帝的二十四個兒子裏,有九個皇子是沒有爵位的。”
皇帝的兒子沒有爵位,這倒是很新奇。
朱元璋微皺眉,這點倒是不和他胃口,他老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不讓兒子以及兒子的後人受了富貴怎麽行?
“其次,清朝取消了爵位世襲製度,規定所有的爵位降等襲封,即便是皇帝的兒子被封為了王爺,如果王爺的兒孫不能建立功勳,很有可能就淪為普通人,隻有為國家建立巨大功勳的宗室,才能夠世襲爵位。”
“再者,清朝對於宗室嚴格管理,非常重視皇子、皇孫的教育與培養。”
“皇室成員隻要斷奶了,就開始讀書。”
朱清穀又是百度了一下清朝皇子的作息時間表。
【淩晨三點,也就是寅時就起來早讀,清晨五點,也就是卯時,師傅來了就開始上課,辰時皇帝檢查功課,並且訓話,巳時練字,午時吃了午飯之後還要繼續讀書。】
【下午一點到三點,也就是未時,要去練習騎射和武藝……】
【晚上還要複習,直到子時,也就是晚上十一點的時候才準備睡覺。】
然後天幕之下其他朝代都看到了這份作息表,想想自己的子孫,竟然連韃子都不如。
卷!給咱卷起來!學!隻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
畢竟你總不能連韃子都不如吧?
朱清穀:orz
她可以學晚,但是起不來這麽早。
七點多起來已經是她對早八最大的尊重了。
話說睡得晚起的早,不容易長高的,對吧?
小孩就需要多睡覺,她也需要多睡覺。
劉啟看了一眼小劉徹,“好好學習。”
小劉徹:“……(?Д?)?”
劉徹看了一眼太子劉據,滿是希冀,“好好學習。”
劉據:Σ( ° △ °|||)︴
劉備沉思,“難道是阿鬥學習時間太短?”
劉禪感覺背後涼涼的。
今日,不知道多少皇帝的子女會被迫卷起來。
說不定這也是一件好事?
“而且皇帝會根據皇子的情況,安排一些難題,磨煉他們的能力,所以清朝皇室的素質比其他朝代的皇室要好上那麽一點點。”朱清穀比了比手指。
“還有清朝對於王爺的限製做得也不少。”
“他們沒有什麽實權在手,並且康熙時候還徹底禁止了滿清貴族圈地的現象,從此避免的藩王割據和尾大不掉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