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個國家?!十五億人?!


    天幕下的人都震驚了。


    世界大戰真的就是世界大戰!


    在他們嘲笑剛才的希臘是村子和村子的內戰,規模遠遠不如他們的時候,天幕又告訴他們一場席卷整個世界的戰鬥。


    波及十五萬萬人,那麽要死多少人?又要用掉多少的物資?


    而且後世的戰爭都是用那樣的槍炮來殺人,那不是死的人更多了?


    他們甚至可以想象到,炮火下去,就是密密麻麻死亡的人,堆積成一座小山一樣!


    不不不,或許還不隻是這樣!


    一種雞皮疙瘩的感覺冒了起來,沉默和震驚在蔓延。


    就算是指揮了幾十萬雄獅戰鬥的將帥也不敢說指揮幾百萬的兵,又或者是這涉及到多個國家,不知道多少百萬的兵!


    要知道之前的那美國內戰就已經投入350萬的兵力,這席卷整個國家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至少也投入上千萬的兵力,不,應該是幾千萬的兵力!


    劉徹震驚得不行,換做是大漢如今的人口,硬生生要把整個大漢的人都打絕了,甚至可能還不夠。


    劉徹的猜想是正確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投入兵力總共是六千多萬,戰死三千多萬,因為戰爭和疾病死了一千多萬的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難道還有第二次不成?”劉備也很震驚,通過蛛絲馬跡就已經把一些猜想點了出來。


    “如果有,那麽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些矛盾定然會留到第二次,甚至於第二次波及更廣……”諸葛亮扇動著扇子,“後世的華夏這段時間也正是艱難的時候。”


    他們都沒有忘記天幕上曾經播放過的華夏在那個時候的情形。


    備受欺淩,甚至是不知道自己的前路該如何走。


    不知道要經曆過多少的磨難,要吞噬多少的豪情壯誌、愛國之心才走到後世的富強繁盛。


    “唉,後世子孫那樣的生活也是靠前人用鮮血拚搏出來,備又何嚐不想讓漢的底蘊更強一些,但備飄零半世,先人恩澤,同袍追隨,才有如今的基業……時時刻刻不敢忘記興複漢室。”劉備也是由己及人,想到自己的苦處。


    “天幕當中曆代先帝都為王上正名,王上起於微薄,如今身係漢室興複之重擔,亦是常人之不可得,王上切不可妄自菲薄!”諸葛亮安撫道。


    劉備也是微微一笑,歎道,“是備著相了。”


    ……


    “1934年,國際奧組委才確認聖火儀式,並且1936年的奧運會還在奧林匹亞進行了取火儀式。”


    “還記得奧運會無論是運動員還是裁判員都要宣誓嗎?就像是古奧運會以宙斯的名義發誓他們不會作弊,不會使用興奮劑那樣。”


    “宣誓的環節也是在1913年才開始,而奧運會的吉祥物則是在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上使用,後來就成為固定環節,每一次奧運會大家都會很期待吉祥物的亮相。”


    “好像這些國家都已經步入了現代的文明社會,而我們華夏依舊被停留在過去的封建。”


    “其實在1896年那一屆,也曾經邀請過華夏,那個時候還是清政府掌控華夏,那時候還是光緒年間,那段時間我們在甲午中日戰爭當中戰敗,簽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清王朝已經自顧不暇,又怎麽會去參加奧運會?”


    說到《馬關條約》,朱清穀心中的怒火和憤慨就來了,“那是華夏第一次對原本軍事實力不如自己的曾經的藩屬國給擊敗,並且華夏還要賠付白銀兩億兩給日本,割讓台灣島極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等給日本!”


    “泱泱華夏竟然衰弱至此,後來列強就發現了這是一口大肥肉啊,誰都能夠來咬一口,日本一直都有鯨吞華夏的想法,在這一場戰鬥之後看清楚了這個曾經的巨人背後的虛弱,於是野心越發的膨脹。”


    此話一出,原本就因為之前天幕上說過的三十萬南京大屠殺的事情惱怒的人就沒有忘記,而是群情激奮起來。


    不隻是有罵日本的,還有就是罵大清的。


    “這些野豬皮就是廢物,不思進取!軟骨頭的廢物!”朱元璋怒發衝冠,再次興起了犁掃海域,教訓一頓日本的想法,亡他的國滅他的種,這些個沒卵蛋的東西就不該活在這個世界上!!!


    朱棣之前就想過北征,也想過教訓小日子,現在這種憤怒盈在心頭,不吐不快。


    李世民也是怒不可遏,“難怪後世人都在罵大清,這麽一來就連宋朝的那些皇帝,骨頭軟些的都比這些大清的廢物強得多。”


    李承乾沒敢說,他們就是半斤八兩,不過現在他還是怒噴日本的。


    [要是我能穿越就好了,直接告訴那些皇帝,日本有座銀山,挖了幾百年了還在挖,儲量非常的大……]


    [不隻是有銀山,還有銅礦,北海道還有金礦。]


    [想太多,你以為為什麽朱元璋把日本列為不征之國?還不是元朝想要征服日本,被季風給坑了。]


    [那他觀察一下,總結一些經驗?去草原裏打敵人都知道要知己知彼呢,要不然容易迷路,就像是李廣。]


    李廣:“……”別說了別說了。


    [老朱的經濟知識為負數,要不然他能一直搞大明寶鈔?他肯定不懂經濟規律,白銀一進來首先就衝垮大明朝的市場了,到時候不是明亡於崇禎,而是明亡於洪武朱元璋了。]


    [老朱當時打過鄱陽湖水戰,老朱水戰還是很厲害的,那個時候的大船和朱棣時候鄭和下西洋的大船也差不多了吧?]


    [那不行啊,跨海戰鬥,那個時候哪裏支撐得起?鄭和下西洋也是沿海岸線補給。]


    [其實明朝前期不缺銀,缺銅,嘉靖之後的老道士肯定缺,窮瘋了,換老朱的話,多在大明朝本地開幾座銀礦也好過去日本那鬼地方,不過那地方也有銅來著。]


    [老朱肯定不去,他覺得海上有張士誠的餘孽,再說了那個時候的白銀也就是上層流通,下層人用的還是銅錢,所以缺的是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椰汁紅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椰汁紅糖並收藏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