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她來了4
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 作者:椰汁紅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清穀在黑板上寫下一個‘一’然後又在旁邊寫下‘清皇陵’。
“有人說清東陵滲水嚴重,是因為地宮太淺了,乾隆的裕陵是最深的,也不過才十七米,而萬曆的定陵都有27米深,長陵更是有41米這麽深。”
“其實是種種原因造成的,不單單是淺的緣故,還有那一片有地下水。”
[他們不是後金嗎?金生水啊!]
[也是夠巧妙的。]
[道光就沒有和爺爺埋東陵去,也是因為那邊滲水太嚴重了,轉頭和老爹埋西陵去了。]
[雍正要建陵墓的時候,是老十三發現東陵滲水嚴重,找了新的地建議到西陵去,東陵是順治選的。]
[據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光緒被撅了之後,那些人看屍骨說順治是被毒死的。]
[康熙這輩子可能是個潛水員。]
[乾隆:皇爺爺是大清第一巴圖魯(潛水員),我以後也要成為大清第一巴圖魯(潛水員)。]
[笑了。]
[鹹豐和同治的墓滲水也挺嚴重的,當年王紹義進去都要拆門口的匾額坐船劃進去。]
清朝皇帝:夠了夠了,別說了!馬上就改陵址!
康熙真的麻了,被盜被水泡還有什麽比他更慘的?難道是有這幾個讓他頭疼的兒子?
“老四,你!”康熙好不容易醒過來,扭頭就看見老四那張生人勿近的臉,也是一陣頭疼。
四阿哥:“?”
冷漠. jpg
“老四啊,這你就不厚道了,怎麽不修繕一下汗阿瑪的地宮?”別的幾個阿哥找到了機會就開始趁機上眼藥。
“……”胤禛冷臉,反正也是攤牌了,“雍正幹的事情關我愛新覺羅·胤禛什麽事情?再說了現在不是知道了?阿瑪又沒有泡在水裏。”
幾個阿哥:“……”果然還是老四好膽!
反正胤禛已經徹底擺爛了,天幕都把他老底揭光了,韜什麽光養什麽晦?
而雍正帝則是頭疼得很,後麵的乾隆也依舊悲憤交加,頭疼欲炸,“換!朕也要和先帝葬在西陵,還有永琰這個逆子!朕就應該掐死他……!”
乾隆還以為他葬去西陵就不會被淹和被盜了,但按照他奢靡享受的性格,肯定會往自己的地宮裏塞上很多好東西。
去到哪裏都會被盜就是了。
但是朱清穀對於他們的鞭笞還沒有結束,“我們都知道一棵樹要長成參天大樹,都需要不短的時間,尤其是金絲楠木這種稀有樹木,生長更是緩慢。”
“早在明朝的時候,金絲楠木資源就已經逐漸稀缺了。”
“可能被用作建造宮殿,又或者是建造地宮、做家具、小的把件等等。”
“到了清朝的時候,皇帝想,我也想要,但是沒有啊,那怎麽辦,就盯上了前麵朝代的人的金絲楠木。”
丸辣!!!
明朝皇帝還以為他們逃過了一劫,朱姑娘不是說他們的陵寢除了萬曆的定陵都基本保持完整嗎?
等等?基本???!
也就是說還是會有些損傷?
這些該死的野豬皮真的敢刨他們的墳搬金絲楠木?
明朝的皇帝本來還放鬆著,甚至可以看樂子,除了萬曆在哭鼻子向張居正說自己的倒黴之外,現在也一下子全部繃緊了皮。
生怕清朝的哪個野豬皮拿的就是自己陵寢的柱子!
別的朝代的人本來也是放鬆,但是沒想到朱清穀還殺了迴馬槍啊!難道以後再說他們的陵墓的時候也會殺個迴馬槍?
當他們放鬆的時候,就給他們來那麽一下!
那可真是嚇死個人!
朱姑娘你就不能一口氣、一次性、一下子、馬上、一股腦的全部說完嗎?
朱清穀看著彈幕上一下子密布起來,露出了一個還算是滿意的笑容。
乾隆不知道為什麽打了個噴嚏。
“沒錯,就是乾隆,他也想用金絲楠木建造自己的地宮,但是下麵負責的人都找不到這麽好這麽粗壯的金絲楠木,乾隆不得已就盯上了朱棣陵寢的金絲楠木。”
洪武時空,朱棣:“!”
永樂時空,朱棣:“……什麽?你再說一遍?”
“不過最後乾隆沒有選擇拿朱棣陵寢的金絲楠木,而是轉頭去拿了嘉靖的。”朱清穀又說,“甚至導致永陵變成了豆腐渣,並且在一百多年之後坍塌。”
原來不是他的,朱棣鬆了一口氣,但是這是自己後世子孫的!
那也足夠憤怒!
朱棣難道還不知道自己用了多少金絲楠木建造宮殿和皇陵嗎?
簡直奢靡了。
嘉靖:?!
對於嘉靖來說天塌了,本來自己勤勤懇懇修仙,然後在陵寢裏放下了諸多東西,就是為了保證自己死後得道成仙,結果現在你說以後他的陵寢會被清朝的皇帝偷走柱子?
康熙和雍正都覺得有點沒臉,尤其是本來清朝皇帝的風評就差。
但是這個時候朱清穀又峰迴路轉了,“其實以上說的都是野史,你們想想乾隆的脾氣和性格怎麽可能去偷別人用過的東西?哪怕是明朝皇帝用過的也不行啊!”
康熙和雍正鬆了一口氣,感慨道乾隆還沒有那麽不要臉,要不然他們大清的臉都不要了,在前人後人的麵前都丟盡了。
明朝皇帝不知道為什麽鬆了一口氣但是又有點可惜。
像嬴政他們都知道為什麽,曾經那些六國餘孽不也是如此?
他們不服王化,還想要反叛迴去,自然免不了盼著他死,一些屢屢而出的謠言不也是他們動的手腳?
而清朝非華夏正朔,又改換數千年來沿用的華夏衣冠,想也知道是用了鐵血手段,即便是百年,幾百年,依舊會有人記得幾世之仇。
加上清朝晚期甚至讓那些金發碧眼的洋人入侵,喪權辱國,口碑更是急轉直下,後來的人便是再怎麽詆毀都不為過。
對於嬴政來說從後世吸取足夠的經驗和教訓是至關重要的,還有就是得到例如造紙、製鹽等等的技術強國。
除非……
嬴政現在想想也想不出未來會變成什麽樣子,隻能在這洶湧的潮流當中,像是當年一樣再次握住權柄。
而漢人……
以後怎麽會知道沒有秦族,未來的人皆以是秦人為榮?
“有人說清東陵滲水嚴重,是因為地宮太淺了,乾隆的裕陵是最深的,也不過才十七米,而萬曆的定陵都有27米深,長陵更是有41米這麽深。”
“其實是種種原因造成的,不單單是淺的緣故,還有那一片有地下水。”
[他們不是後金嗎?金生水啊!]
[也是夠巧妙的。]
[道光就沒有和爺爺埋東陵去,也是因為那邊滲水太嚴重了,轉頭和老爹埋西陵去了。]
[雍正要建陵墓的時候,是老十三發現東陵滲水嚴重,找了新的地建議到西陵去,東陵是順治選的。]
[據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光緒被撅了之後,那些人看屍骨說順治是被毒死的。]
[康熙這輩子可能是個潛水員。]
[乾隆:皇爺爺是大清第一巴圖魯(潛水員),我以後也要成為大清第一巴圖魯(潛水員)。]
[笑了。]
[鹹豐和同治的墓滲水也挺嚴重的,當年王紹義進去都要拆門口的匾額坐船劃進去。]
清朝皇帝:夠了夠了,別說了!馬上就改陵址!
康熙真的麻了,被盜被水泡還有什麽比他更慘的?難道是有這幾個讓他頭疼的兒子?
“老四,你!”康熙好不容易醒過來,扭頭就看見老四那張生人勿近的臉,也是一陣頭疼。
四阿哥:“?”
冷漠. jpg
“老四啊,這你就不厚道了,怎麽不修繕一下汗阿瑪的地宮?”別的幾個阿哥找到了機會就開始趁機上眼藥。
“……”胤禛冷臉,反正也是攤牌了,“雍正幹的事情關我愛新覺羅·胤禛什麽事情?再說了現在不是知道了?阿瑪又沒有泡在水裏。”
幾個阿哥:“……”果然還是老四好膽!
反正胤禛已經徹底擺爛了,天幕都把他老底揭光了,韜什麽光養什麽晦?
而雍正帝則是頭疼得很,後麵的乾隆也依舊悲憤交加,頭疼欲炸,“換!朕也要和先帝葬在西陵,還有永琰這個逆子!朕就應該掐死他……!”
乾隆還以為他葬去西陵就不會被淹和被盜了,但按照他奢靡享受的性格,肯定會往自己的地宮裏塞上很多好東西。
去到哪裏都會被盜就是了。
但是朱清穀對於他們的鞭笞還沒有結束,“我們都知道一棵樹要長成參天大樹,都需要不短的時間,尤其是金絲楠木這種稀有樹木,生長更是緩慢。”
“早在明朝的時候,金絲楠木資源就已經逐漸稀缺了。”
“可能被用作建造宮殿,又或者是建造地宮、做家具、小的把件等等。”
“到了清朝的時候,皇帝想,我也想要,但是沒有啊,那怎麽辦,就盯上了前麵朝代的人的金絲楠木。”
丸辣!!!
明朝皇帝還以為他們逃過了一劫,朱姑娘不是說他們的陵寢除了萬曆的定陵都基本保持完整嗎?
等等?基本???!
也就是說還是會有些損傷?
這些該死的野豬皮真的敢刨他們的墳搬金絲楠木?
明朝的皇帝本來還放鬆著,甚至可以看樂子,除了萬曆在哭鼻子向張居正說自己的倒黴之外,現在也一下子全部繃緊了皮。
生怕清朝的哪個野豬皮拿的就是自己陵寢的柱子!
別的朝代的人本來也是放鬆,但是沒想到朱清穀還殺了迴馬槍啊!難道以後再說他們的陵墓的時候也會殺個迴馬槍?
當他們放鬆的時候,就給他們來那麽一下!
那可真是嚇死個人!
朱姑娘你就不能一口氣、一次性、一下子、馬上、一股腦的全部說完嗎?
朱清穀看著彈幕上一下子密布起來,露出了一個還算是滿意的笑容。
乾隆不知道為什麽打了個噴嚏。
“沒錯,就是乾隆,他也想用金絲楠木建造自己的地宮,但是下麵負責的人都找不到這麽好這麽粗壯的金絲楠木,乾隆不得已就盯上了朱棣陵寢的金絲楠木。”
洪武時空,朱棣:“!”
永樂時空,朱棣:“……什麽?你再說一遍?”
“不過最後乾隆沒有選擇拿朱棣陵寢的金絲楠木,而是轉頭去拿了嘉靖的。”朱清穀又說,“甚至導致永陵變成了豆腐渣,並且在一百多年之後坍塌。”
原來不是他的,朱棣鬆了一口氣,但是這是自己後世子孫的!
那也足夠憤怒!
朱棣難道還不知道自己用了多少金絲楠木建造宮殿和皇陵嗎?
簡直奢靡了。
嘉靖:?!
對於嘉靖來說天塌了,本來自己勤勤懇懇修仙,然後在陵寢裏放下了諸多東西,就是為了保證自己死後得道成仙,結果現在你說以後他的陵寢會被清朝的皇帝偷走柱子?
康熙和雍正都覺得有點沒臉,尤其是本來清朝皇帝的風評就差。
但是這個時候朱清穀又峰迴路轉了,“其實以上說的都是野史,你們想想乾隆的脾氣和性格怎麽可能去偷別人用過的東西?哪怕是明朝皇帝用過的也不行啊!”
康熙和雍正鬆了一口氣,感慨道乾隆還沒有那麽不要臉,要不然他們大清的臉都不要了,在前人後人的麵前都丟盡了。
明朝皇帝不知道為什麽鬆了一口氣但是又有點可惜。
像嬴政他們都知道為什麽,曾經那些六國餘孽不也是如此?
他們不服王化,還想要反叛迴去,自然免不了盼著他死,一些屢屢而出的謠言不也是他們動的手腳?
而清朝非華夏正朔,又改換數千年來沿用的華夏衣冠,想也知道是用了鐵血手段,即便是百年,幾百年,依舊會有人記得幾世之仇。
加上清朝晚期甚至讓那些金發碧眼的洋人入侵,喪權辱國,口碑更是急轉直下,後來的人便是再怎麽詆毀都不為過。
對於嬴政來說從後世吸取足夠的經驗和教訓是至關重要的,還有就是得到例如造紙、製鹽等等的技術強國。
除非……
嬴政現在想想也想不出未來會變成什麽樣子,隻能在這洶湧的潮流當中,像是當年一樣再次握住權柄。
而漢人……
以後怎麽會知道沒有秦族,未來的人皆以是秦人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