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築上可以看出那個時候人類的工藝水平,也影響著墓穴的大小和埋葬同伴的辦法。”


    “因為工具的限製,那個時候的房屋多是地穴房屋或者半地穴房屋,也就是向下挖出一個坑,倚靠著坑壁,房頂就是地麵。”


    “用那個時候的石鑿、石鏟來建造這樣的房屋,也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大事。”


    “所以在挖掘墓穴的時候也呈現出受工具製約而無法擴大規模的情況,多為兩米左右的深坑,但是周邊狹小,而磨製工具的出現則是讓一些玉器有了淺顯的形狀。”


    “那個時候對玉這些硬石的加工已經很嫻熟,首領能夠陪葬玉器是比較常見的一件事情。”


    朱清穀又放出了幾張圖片,分別都是考古的時候拍攝下來的,有坑中的陶器、木質器物腐朽之後剩下的一部分殘骸,有一些玉器。


    每一件都讓天幕下的人嘖嘖稱奇。


    很多人都是不知道還有什麽遠古人類,他們都都是聽的故事傳說,說是女媧造人……難道女媧造的就是這些人,然後上萬年時間過去了,就是他們了?


    有些讀過書的就知道上古的時候還有什麽三皇五帝,那個時候也距離現在很遙遠了。


    而收藏金玉之人就會發現,原來愛玉已經是從遠古時候就開始根植在他們骨子裏了,看著自己手中精美的玉更是欣喜不已,如果能夠收藏那些遠古時候的玉,想來也是一件美事!


    “而到了商周時期的墓葬,就已經開始從之前的新石器的淺且狹小的墓葬逐步轉變成為深坑大墓。”


    朱清穀又是放出了幾張圖片。


    【其中一張是出現了一些形製的墓,已經開始了有了夯土台基的出現,甚至是二層台的建築。】


    但和後世的墓比起來,依舊算不上是精美。


    [如果不是挖到商朝的墓,外國人還不承認我們的曆史能夠到商朝,他們都以為是編的。]


    [現在是不承認夏朝,可能我們還沒有挖到?我也不太懂。]


    [不是說挖到虞朝,我們要有更多年曆史了嗎?]


    [營銷號傳的,看看營銷號配的文字都是甲骨文啊,大地灣遺址出現的還不算是文字,而是單獨的記事符號而已,不具備語言功能,而且也沒有能夠判斷出它到底是什麽意思,怎麽敢肯定的說是虞朝的文字?]


    [還有一些說挖到古唐朝的……]


    [要是真發現了,估計官網能比營銷號還瘋好嗎?]


    咱們的事還要他國人來承認?有些皇帝就是唯吾獨尊的性格和脾氣,看到這條彈幕有些憋屈,可是又想到後世那聯合國扯皮,就明白了後世雖然強盛,但是在那所謂的聯合國中還是要圖些名聲的?


    至於虞朝和唐朝……古籍上也是含糊其辭。


    以前他們信奉古籍,到了明朝末年才逐漸開始大麵積的對古籍的反否思考,也就是開始思考古人記錄的東西是不是完全對的,如果真的是對的為什麽有些相悖呢?如果不是真的,那麽真的是什麽?


    這種要以詳實證據、講究邏輯的考究古籍的方法,在明末的時候也讓不少古籍被證偽。


    現在看到天幕在討論唐、虞,向來都是虞夏商周並論,很少是唐虞夏商周並列,那麽唐朝存不存在,虞朝呢?


    如果存在,那麽又是什麽形式,如果不存在,那麽以前為何流傳甚廣?


    這些問題引起了不少文人的興趣,他們決定窮究古籍,尋找曆史,然後譜寫成書!


    然後轉念一想,這後世的考古似乎也與他們此時做的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


    朱清穀不知道天幕到達的許多時空因為她的話,還有彈幕,古人開始考究起有沒有古唐朝,虞朝的事情。


    還是說那個時候唐堯前麵的唐是一個部落?又有些古籍說這些朝代也有十幾任君主,可是為何被記錄下來的隻有堯、舜?


    有沒有可能在唐這個地方,每一任首領都叫做堯?在虞每一任首領都是舜?畢竟皇帝也是秦始皇嬴政首創的詞,後麵才被曆任皇帝沿用。


    不過這些朱清穀都不知道,她倒是看了一眼彈幕,彈幕說了一下唐堯和虞舜之後就開始說商朝周朝的愛恨,說著說著已經說到封神榜去了。


    但很快也拐了迴來,讓朱清穀還是有些欣慰的。


    “夏商周的時候,奴隸製的確認,以及青銅器的使用,使得人類可以擁有比之前更大規模的建設工程,比如說一些城牆、宮殿之類。”


    “這也完完全全的體現在墓葬當中。”


    她又放出了幾張圖片,分別可能是商代建築的3d複原圖,還有就是幾張商代墓的圖片,分別是盤庚遷殷之前和之後的墓葬變化圖片。


    “大量對人工,也就是對奴隸的運用也使得向下挖掘深坑有了更多的可能,商周時代的中型墓就已經有了30平方米左右的麵積,深達5~8米,而更加大型的墓甚至有五六十平方米到幾百平方米不等,深達十米,還有墓道。”


    她所展示的圖片也十分明晰。


    天幕下的人不由得感慨。


    “這也太大了,我見過那些地主的屋子都沒有這麽大咧!”一個老農睜大了眼睛。


    他的婆娘咧咧的說著,“地主是地主,那是皇帝,能比嗎?”


    “我就是比劃比劃這地,有沒有說這些。”老農又嘀嘀咕咕的。


    其實皇帝陵寢並不會比這些地方小,甚至是開山裂土,可是這樣直觀的把整座墓葬展現在麵前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所有人都感覺到那種喪葬儀式的渾厚,那是由來已久的習俗,在經曆時間和朝代的慢慢演變,而變得越來越貼近普通人群。


    [原來商代的時候,就已經有這麽大的墓了。]


    [那個時候的貴族吧,奴隸主,要不然也玩不了這麽大的墓。]


    [也不知道要死多少個奴隸,而且商朝的時候還有祭祀、陪葬,很野蠻,也就是逐漸進化了。]


    [不,有一個人搞曆史倒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椰汁紅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椰汁紅糖並收藏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