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優雅、安全、升高高!
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 作者:椰汁紅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五關斬六將,你成為了一名朝廷官員,看著朝廷給的三瓜兩棗,你憤怒的表示,一個月就這麽點,我忠誰的君,愛誰的國?”】
“放肆!”朱元璋怒斥。
“好膽!”趙匡胤怒了。
李世民也拍案,“放肆!”
“胡言亂語!”天幕之下不少皇帝和文臣武將都怒罵道。
隻是這些人裏有沒有貪官,那就是另一碼子事了,畢竟態度還是要有。
罵雖罵,但他們還是緊緊的盯著天幕。
【“於是你化身為腐敗的封建主義戰士!”】
【“當你穿越到華夏古代,什麽收受賄賂,什麽賣官販爵,什麽橫征暴斂,都是最低級,最沒有技術含量的貪腐手段,發誓要成為一個載入史冊的大貪官的你,優雅、安全、升高高才是你的為官之道!”】
[等我穿越迴去,一定要用上。]
[一般這種東西都寫在《刑法》上了。]
[升高高~]
【天幕後漸漸的出現了四個字——‘人血饅頭’。】
黑白的撞色讓人感覺心頭也有些凝重。
【“最簡單的辦法,那當然是賑災!”】
【尤其是你隻是一個小官的時候,你所在的州縣突發暴雨,發了水災,作為父母官,你肯定不能看著百姓溺死,必須立刻上報給偉大的皇帝陛下。】
天幕之下的眾人不知道為什麽聽著‘偉大的皇帝陛下’這幾個字,感覺頗為刺耳。
要是真的偉大,就不至於被這些貪腐欺瞞耳目了。
【而賑災的時候上下信息不透明,就成為了你撈錢的途徑。為了不讓流民暴亂,你學習大宋、大明武將冒領軍需的辦法,憑空捏造戶口,有零有整。】
【後世諷刺你“青錢入手始書名,大半空名點鬼籍”。】
[我怎麽瞅著有點眼熟?]
[我知道了,十全老人,雍正兒子、嘉慶老爹那一朝對吧哈哈]
[你不過一個小官,上麵的人層層剝削下來,到你的手裏估計都不剩多少了,如果你真的不想引起暴亂,基本上貪無可貪了。]
看著天幕,乾隆臉色黑漆漆的,這天幕上說的絕對不是他這朝!
都是胡言亂語!
朱元璋覺得貪官就像是地裏的韭菜,一茬一茬的,怎麽都割不盡,現在連這點口糧錢都要貪,說什麽盛世!
宋朝時空,不少勳戚擦擦汗,大宋三冗是出了名的,其中一冗就是冗軍,說是號稱幾十萬人的軍隊,裏麵實際上還有多少人,誰知道啊。
吃空餉、喝兵血的事情其實還不是太祖杯酒釋兵權放縱的……其他人也不敢說啊。
你喝兵血,那我不喝,又掌兵,又有仁義之名,你想幹嘛?沒過多久斧頭或者毒酒就來了,你選哪樣?
那肯定是喝兵血了!
【“當然朝廷肯定不會聽信你的一麵之詞,肯定會派人下來核查事實。”】
【“雖然規定官員必須親臨災區,核查災情,挨家挨戶,但是你清楚的知道,這些平日裏養尊處優的封建主義戰士,怎麽可能原因親自去看?”】
【“大部分都是派遣手下的小吏,當然也不是沒有官員願意下鄉,要麽賄賂,要麽拉上賊船一起分贓,一般來說到了這步,百分之八九十會成功了。”】
[遇到海瑞怎麽辦?]
[遇到這種頭鐵的就幹掉他,要不然涼拌,不過幾千年才有幾個海瑞?]
[你不拿,我不拿,別人怎麽敢拿?]
【“麵對不肯合作的清官那也很好辦,要麽毒死,要麽就讓手下小吏把官員帶去災情最嚴重,交通最惡劣的地方拖延時間,而他又不可能走遍所有受災的地方,那些地方他更多是聽信你手下小吏捏造的數據,就這樣朝廷的賑濟發下來了。”】
【“你把官糧換成粗米,將差價收入囊中,你還是有良心的,畢竟裏麵還是米,對吧?”】
[算是有良心的了,要是我我就粥水,不,粥水都沒有,直接放泥和香灰進去。]
[樓上貪官血統純正,鑒定完畢!]
[夠貪的你哈哈,這不就是怕引起民變嗎?]
[引起民變了一查一個準。]
【經過多年經營,你平步青雲,等到你成為了中級官員,要撈錢簡直有無數種辦法,你不可能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像是一條吃到答辯的狗一樣瘋狂覓食。】
【優雅、安全、升高高始終才是你的為官之道!】
【皇帝的錢不刮,因為不忠,窮鬼的錢不刮,因為不義(不夠),咱們隻好刮刮黃四郎,忠義兩全。】
【向下,你賣點不值錢的土特產,強迫手下自願高價購買,你低價收購來的爛人參、雜玉瓶子,並且默許家仆狐假虎威,勒索財物,在民間強占田地。】
【當然,安全是你的第一守則,如果不幸被查到,首選就是帶著銀子卷款逃跑,次選就是斷臂求生,你隻要說汝妻子吾養之,家仆一定會替主認罪,並說‘這件事情是罪民自作主張,和罪民的主人沒有關係!’】
【最後就是堅持毫不知情,並且表現出你自己的天真善良可愛無辜。】
【結果就是查來查去都沒有什麽結果,隻要沒查出來,就沒有這件事情。】
【你證明了自己的攬財與保命能力,繼續高升。】
【升的越高,你自己的才能當然重要,但是皇帝更加看重的是你的忠心,這個時候你就要知道皇上需要的是那種忠心。】
【如果是想要幹一番事業的皇帝,那麽你就投其所好,如果是喜歡享受的皇帝,那麽你也就投其所好。】
【你要卷起來,首先是上貢,上貢一直都是全世界的優秀文化傳統,你要上貢本省的特產,不僅是在皇太後大壽,皇帝大壽,還要在各種節日上貢,從剛開始的特產轉變成為古董金玉、名人字畫。】
【在你的帶頭下,這股風氣席卷了越來越多的官員,借著上貢,你就可以趁機中飽私囊。】
【而皇帝在這麽多的大臣裏,反而尤其的欣賞你,多次誇獎你‘忠心為國’。】
“放肆!”朱元璋怒斥。
“好膽!”趙匡胤怒了。
李世民也拍案,“放肆!”
“胡言亂語!”天幕之下不少皇帝和文臣武將都怒罵道。
隻是這些人裏有沒有貪官,那就是另一碼子事了,畢竟態度還是要有。
罵雖罵,但他們還是緊緊的盯著天幕。
【“於是你化身為腐敗的封建主義戰士!”】
【“當你穿越到華夏古代,什麽收受賄賂,什麽賣官販爵,什麽橫征暴斂,都是最低級,最沒有技術含量的貪腐手段,發誓要成為一個載入史冊的大貪官的你,優雅、安全、升高高才是你的為官之道!”】
[等我穿越迴去,一定要用上。]
[一般這種東西都寫在《刑法》上了。]
[升高高~]
【天幕後漸漸的出現了四個字——‘人血饅頭’。】
黑白的撞色讓人感覺心頭也有些凝重。
【“最簡單的辦法,那當然是賑災!”】
【尤其是你隻是一個小官的時候,你所在的州縣突發暴雨,發了水災,作為父母官,你肯定不能看著百姓溺死,必須立刻上報給偉大的皇帝陛下。】
天幕之下的眾人不知道為什麽聽著‘偉大的皇帝陛下’這幾個字,感覺頗為刺耳。
要是真的偉大,就不至於被這些貪腐欺瞞耳目了。
【而賑災的時候上下信息不透明,就成為了你撈錢的途徑。為了不讓流民暴亂,你學習大宋、大明武將冒領軍需的辦法,憑空捏造戶口,有零有整。】
【後世諷刺你“青錢入手始書名,大半空名點鬼籍”。】
[我怎麽瞅著有點眼熟?]
[我知道了,十全老人,雍正兒子、嘉慶老爹那一朝對吧哈哈]
[你不過一個小官,上麵的人層層剝削下來,到你的手裏估計都不剩多少了,如果你真的不想引起暴亂,基本上貪無可貪了。]
看著天幕,乾隆臉色黑漆漆的,這天幕上說的絕對不是他這朝!
都是胡言亂語!
朱元璋覺得貪官就像是地裏的韭菜,一茬一茬的,怎麽都割不盡,現在連這點口糧錢都要貪,說什麽盛世!
宋朝時空,不少勳戚擦擦汗,大宋三冗是出了名的,其中一冗就是冗軍,說是號稱幾十萬人的軍隊,裏麵實際上還有多少人,誰知道啊。
吃空餉、喝兵血的事情其實還不是太祖杯酒釋兵權放縱的……其他人也不敢說啊。
你喝兵血,那我不喝,又掌兵,又有仁義之名,你想幹嘛?沒過多久斧頭或者毒酒就來了,你選哪樣?
那肯定是喝兵血了!
【“當然朝廷肯定不會聽信你的一麵之詞,肯定會派人下來核查事實。”】
【“雖然規定官員必須親臨災區,核查災情,挨家挨戶,但是你清楚的知道,這些平日裏養尊處優的封建主義戰士,怎麽可能原因親自去看?”】
【“大部分都是派遣手下的小吏,當然也不是沒有官員願意下鄉,要麽賄賂,要麽拉上賊船一起分贓,一般來說到了這步,百分之八九十會成功了。”】
[遇到海瑞怎麽辦?]
[遇到這種頭鐵的就幹掉他,要不然涼拌,不過幾千年才有幾個海瑞?]
[你不拿,我不拿,別人怎麽敢拿?]
【“麵對不肯合作的清官那也很好辦,要麽毒死,要麽就讓手下小吏把官員帶去災情最嚴重,交通最惡劣的地方拖延時間,而他又不可能走遍所有受災的地方,那些地方他更多是聽信你手下小吏捏造的數據,就這樣朝廷的賑濟發下來了。”】
【“你把官糧換成粗米,將差價收入囊中,你還是有良心的,畢竟裏麵還是米,對吧?”】
[算是有良心的了,要是我我就粥水,不,粥水都沒有,直接放泥和香灰進去。]
[樓上貪官血統純正,鑒定完畢!]
[夠貪的你哈哈,這不就是怕引起民變嗎?]
[引起民變了一查一個準。]
【經過多年經營,你平步青雲,等到你成為了中級官員,要撈錢簡直有無數種辦法,你不可能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像是一條吃到答辯的狗一樣瘋狂覓食。】
【優雅、安全、升高高始終才是你的為官之道!】
【皇帝的錢不刮,因為不忠,窮鬼的錢不刮,因為不義(不夠),咱們隻好刮刮黃四郎,忠義兩全。】
【向下,你賣點不值錢的土特產,強迫手下自願高價購買,你低價收購來的爛人參、雜玉瓶子,並且默許家仆狐假虎威,勒索財物,在民間強占田地。】
【當然,安全是你的第一守則,如果不幸被查到,首選就是帶著銀子卷款逃跑,次選就是斷臂求生,你隻要說汝妻子吾養之,家仆一定會替主認罪,並說‘這件事情是罪民自作主張,和罪民的主人沒有關係!’】
【最後就是堅持毫不知情,並且表現出你自己的天真善良可愛無辜。】
【結果就是查來查去都沒有什麽結果,隻要沒查出來,就沒有這件事情。】
【你證明了自己的攬財與保命能力,繼續高升。】
【升的越高,你自己的才能當然重要,但是皇帝更加看重的是你的忠心,這個時候你就要知道皇上需要的是那種忠心。】
【如果是想要幹一番事業的皇帝,那麽你就投其所好,如果是喜歡享受的皇帝,那麽你也就投其所好。】
【你要卷起來,首先是上貢,上貢一直都是全世界的優秀文化傳統,你要上貢本省的特產,不僅是在皇太後大壽,皇帝大壽,還要在各種節日上貢,從剛開始的特產轉變成為古董金玉、名人字畫。】
【在你的帶頭下,這股風氣席卷了越來越多的官員,借著上貢,你就可以趁機中飽私囊。】
【而皇帝在這麽多的大臣裏,反而尤其的欣賞你,多次誇獎你‘忠心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