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外號——拗相公與溫八叉
直播通古代後,我把係統上交國家 作者:椰汁紅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事實也是,時間的車輪不斷向前,新的曆史一直在被鑄就,怎麽會有一成不變的事物呢?當你不變,就會落後,落後就會被挨打,挨打就會被吞沒,甚至是亡國滅種。”
朱清穀想到了上個世紀那些先烈為他們現在幸福生活打下的根基,就是一陣感慨。
而她所說的話,也給不少的人啟發。
是啊,千年之法難道還適用現在嗎?周朝的時候用的還是井田製,現在還在用井田製嗎?
所以還是要變!
王安石的目光緊緊的盯著天幕,從之前天幕上的彈幕看得出,他的變法最後是失敗了。
可是還沒有到最後,他可以通過天幕知道他後麵失敗在哪裏,然後改進。
亡國滅種……這四個字,讓不少大宋臣民都緊張起來,一時之間支持改革的人又多了一些,但依舊有許多人覺得王安石改革是貽害無窮,這些人是怎麽把事實擺在眼前都不會相信的,他們隻相信自己手中能夠得到的利益,至於其他的,關他們什麽事?
“話題轉迴來,除了這些,王安石被稱作是‘拗相公’最直接的原因還是因為在《警世通言》當中寫的,王安石告老還鄉的時候,路途所見百姓對於變法的不滿以及憤懣,十分抑鬱,迴到家鄉之後常年悔恨,最後鬱鬱而終,裏麵寫道:‘因他性子執拗,佛菩薩也勸他不轉,人皆唿為‘拗相公’。’”
“無疑是有些悲劇色彩了。”
朱清穀說到這裏,本來是感慨的,但是話鋒又一轉,“咳咳,《警世通言》是馮夢龍寫的,看來馮夢龍還真的就是對宋朝的文人們存在深深的愛啊。”
被q到的馮夢龍:“……”
天幕之下的宋朝文人:“……”馮夢龍到底是哪個?他們能夠抄上門去把他給殺了嗎?
這種深深的愛他們覺得還不如不要!
尤其是馮夢龍重災區的蘇軾也滿是無奈,王安石亦是一時語塞。
不知道馮夢龍在宋朝的祖先是誰,馮夢龍應該是後世子孫了,馮夢龍打不到,但是他們可以先打他祖先。
就連彈幕在她提到馮夢龍的時候都是一時靜默,然後又開始密密麻麻們了。
[老馮啊,你這樣容易被問候祖宗啊。]
[沒事,愛看,多寫,我燒紙下去求太太多寫點蘇軾蘇轍的,還有……咳,三國的太太寫嗎?曹劉,生子孫仲謀……]
[好家夥,你這省了兩個字就相當於小說網站裏拉燈省略一萬字啊。]
[咳咳咳,其實我也想看,求太太產糧!]
三國時空的人一下子僵住了。
曹操突然間一抖飯碗,整碗飯一下子蓋在了桌麵上,但他反應過來之後,又趕緊把飯撥迴了碗裏。
“劉大耳,豈有此理,豈能把孤和這劉大耳放在一起?”曹操勃然大怒,內心倍加嫌棄。
而那邊劉備也是被口水嗆咳到了,“這後世人真會想。”
孫權更是滿臉的惡心,要是這姓馮的祖先在此處,他當斬之!
周圍文臣武將古怪的目光被他一個掃視,紛紛收束,也是趕緊低下了頭。
而其他時空的人紛紛打聽有沒有人寫小作文的寫小故事的,寫小故事的也趕緊躲了起來,但是這類東西又很受市場歡迎啊,那怎麽辦?
就多了很多類似於‘蘭陵笑笑生’這等取個筆名、然後人不知道在哪裏的存在。
但還是有風險的,比如說被查封書鋪、印刷作坊,不過富貴險中求嘛!
一時之間蘇秦(蘇軾秦觀)、曹劉(曹操劉備)等等的搭配遍地開花。
那在他們當朝的文人不寫,就寫寫古時候的,總行了吧?
漢武帝和衛青,衛青霍去病,孫策周瑜……
直播間的歡樂讓朱清穀差點沒有忍住笑,但真的很想笑,嘉國色、彧天香、英雄母親曹丞相對吧?
死去的記憶又開始攻擊她了。
朱清穀的腳指頭在桌子下麵狠狠地摳了起來。
為了擺脫這種尷尬的感覺,她趕緊轉移話題,“太太已經退生物圈了,說不定燒點紙在地下還能催太太更新。”
[這個讓我想到了,國家捉到中微子了,他們笑說捉到鬼了,然後讓我們變成鬼了還要工作幹活。]
[這什麽絕世大冤種牛馬,合著咱們這一代生前牛馬,死後還要被國家捉迴來繼續上班?]
[流淚流淚。]
天幕之下的諸人覺得這些字分開來認識,怎麽合起來就不認識了呢?
嬴政馬上就亮起了眼睛,“這世上果然有長生之術?後世都已經捉到鬼了,是不是也有改天換地的神仙了?”
劉徹亦是興趣滿滿,“也不知道這天幕可否讓朕見識見識這鬼是何樣?”
而比他們更加想要看到鬼的還是那些和尚道士,他們比以往更加關注起天幕來,若是能夠和那位朱姑娘溝通,讓朱姑娘給他們看看鬼就好了。
朱棣看著天幕說到鬼,也是喃喃,十年生死兩茫茫,不知不覺當中,自己的妻子已經離開他很久很久了,這世間如果真的有鬼,能夠被他看見,他能不能見見妙雲?
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和朱清穀聯係上,最後也隻能是徒勞無功。
而此時係統的儲存能量,已經跳到了10%,距離係統能夠修複並且蘇醒,還有很長時間。
“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一位在咱們語文課本上出現的人物,他被譽為唐代花間詞派的開山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很大,在詞史上和韋莊並稱為‘溫衛’,與李商隱並稱‘溫李’,他就是溫庭筠!”
“他是唐初宰相溫彥博的後裔,出身沒落官宦之家,天資聰敏,但是因為相貌醜陋,所以有‘溫鍾馗’的外號,還有一個就是能八次叉手構思而成八韻也被稱為‘溫八叉’。”
“有不少學者認為溫庭筠在新文學形式——詞的形成、完善與發展,做出開創性的貢獻,影響深遠,並且為兩宋詞的繁榮開啟精神與藝術表現先河。”
這樣高的評價落在溫庭筠頭上,溫庭筠之後的詩人詞人有不少話說,比如說選材狹窄、無病呻吟之流,但也認可一些溫庭筠對於詞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貢獻,但在他之前的詩人詞人可就有點不服了,這溫庭筠憑什麽啊?
花間詞又是什麽?
朱清穀想到了上個世紀那些先烈為他們現在幸福生活打下的根基,就是一陣感慨。
而她所說的話,也給不少的人啟發。
是啊,千年之法難道還適用現在嗎?周朝的時候用的還是井田製,現在還在用井田製嗎?
所以還是要變!
王安石的目光緊緊的盯著天幕,從之前天幕上的彈幕看得出,他的變法最後是失敗了。
可是還沒有到最後,他可以通過天幕知道他後麵失敗在哪裏,然後改進。
亡國滅種……這四個字,讓不少大宋臣民都緊張起來,一時之間支持改革的人又多了一些,但依舊有許多人覺得王安石改革是貽害無窮,這些人是怎麽把事實擺在眼前都不會相信的,他們隻相信自己手中能夠得到的利益,至於其他的,關他們什麽事?
“話題轉迴來,除了這些,王安石被稱作是‘拗相公’最直接的原因還是因為在《警世通言》當中寫的,王安石告老還鄉的時候,路途所見百姓對於變法的不滿以及憤懣,十分抑鬱,迴到家鄉之後常年悔恨,最後鬱鬱而終,裏麵寫道:‘因他性子執拗,佛菩薩也勸他不轉,人皆唿為‘拗相公’。’”
“無疑是有些悲劇色彩了。”
朱清穀說到這裏,本來是感慨的,但是話鋒又一轉,“咳咳,《警世通言》是馮夢龍寫的,看來馮夢龍還真的就是對宋朝的文人們存在深深的愛啊。”
被q到的馮夢龍:“……”
天幕之下的宋朝文人:“……”馮夢龍到底是哪個?他們能夠抄上門去把他給殺了嗎?
這種深深的愛他們覺得還不如不要!
尤其是馮夢龍重災區的蘇軾也滿是無奈,王安石亦是一時語塞。
不知道馮夢龍在宋朝的祖先是誰,馮夢龍應該是後世子孫了,馮夢龍打不到,但是他們可以先打他祖先。
就連彈幕在她提到馮夢龍的時候都是一時靜默,然後又開始密密麻麻們了。
[老馮啊,你這樣容易被問候祖宗啊。]
[沒事,愛看,多寫,我燒紙下去求太太多寫點蘇軾蘇轍的,還有……咳,三國的太太寫嗎?曹劉,生子孫仲謀……]
[好家夥,你這省了兩個字就相當於小說網站裏拉燈省略一萬字啊。]
[咳咳咳,其實我也想看,求太太產糧!]
三國時空的人一下子僵住了。
曹操突然間一抖飯碗,整碗飯一下子蓋在了桌麵上,但他反應過來之後,又趕緊把飯撥迴了碗裏。
“劉大耳,豈有此理,豈能把孤和這劉大耳放在一起?”曹操勃然大怒,內心倍加嫌棄。
而那邊劉備也是被口水嗆咳到了,“這後世人真會想。”
孫權更是滿臉的惡心,要是這姓馮的祖先在此處,他當斬之!
周圍文臣武將古怪的目光被他一個掃視,紛紛收束,也是趕緊低下了頭。
而其他時空的人紛紛打聽有沒有人寫小作文的寫小故事的,寫小故事的也趕緊躲了起來,但是這類東西又很受市場歡迎啊,那怎麽辦?
就多了很多類似於‘蘭陵笑笑生’這等取個筆名、然後人不知道在哪裏的存在。
但還是有風險的,比如說被查封書鋪、印刷作坊,不過富貴險中求嘛!
一時之間蘇秦(蘇軾秦觀)、曹劉(曹操劉備)等等的搭配遍地開花。
那在他們當朝的文人不寫,就寫寫古時候的,總行了吧?
漢武帝和衛青,衛青霍去病,孫策周瑜……
直播間的歡樂讓朱清穀差點沒有忍住笑,但真的很想笑,嘉國色、彧天香、英雄母親曹丞相對吧?
死去的記憶又開始攻擊她了。
朱清穀的腳指頭在桌子下麵狠狠地摳了起來。
為了擺脫這種尷尬的感覺,她趕緊轉移話題,“太太已經退生物圈了,說不定燒點紙在地下還能催太太更新。”
[這個讓我想到了,國家捉到中微子了,他們笑說捉到鬼了,然後讓我們變成鬼了還要工作幹活。]
[這什麽絕世大冤種牛馬,合著咱們這一代生前牛馬,死後還要被國家捉迴來繼續上班?]
[流淚流淚。]
天幕之下的諸人覺得這些字分開來認識,怎麽合起來就不認識了呢?
嬴政馬上就亮起了眼睛,“這世上果然有長生之術?後世都已經捉到鬼了,是不是也有改天換地的神仙了?”
劉徹亦是興趣滿滿,“也不知道這天幕可否讓朕見識見識這鬼是何樣?”
而比他們更加想要看到鬼的還是那些和尚道士,他們比以往更加關注起天幕來,若是能夠和那位朱姑娘溝通,讓朱姑娘給他們看看鬼就好了。
朱棣看著天幕說到鬼,也是喃喃,十年生死兩茫茫,不知不覺當中,自己的妻子已經離開他很久很久了,這世間如果真的有鬼,能夠被他看見,他能不能見見妙雲?
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和朱清穀聯係上,最後也隻能是徒勞無功。
而此時係統的儲存能量,已經跳到了10%,距離係統能夠修複並且蘇醒,還有很長時間。
“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一位在咱們語文課本上出現的人物,他被譽為唐代花間詞派的開山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很大,在詞史上和韋莊並稱為‘溫衛’,與李商隱並稱‘溫李’,他就是溫庭筠!”
“他是唐初宰相溫彥博的後裔,出身沒落官宦之家,天資聰敏,但是因為相貌醜陋,所以有‘溫鍾馗’的外號,還有一個就是能八次叉手構思而成八韻也被稱為‘溫八叉’。”
“有不少學者認為溫庭筠在新文學形式——詞的形成、完善與發展,做出開創性的貢獻,影響深遠,並且為兩宋詞的繁榮開啟精神與藝術表現先河。”
這樣高的評價落在溫庭筠頭上,溫庭筠之後的詩人詞人有不少話說,比如說選材狹窄、無病呻吟之流,但也認可一些溫庭筠對於詞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貢獻,但在他之前的詩人詞人可就有點不服了,這溫庭筠憑什麽啊?
花間詞又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