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焦幘的大舅子叫黃建,是朝廷監察部門的三品禦史。焦幘正要派人到京城,求黃建寫信給魯嘉,討要這筆銀子。


    誰料,半夜家中丫鬟劉蓮,起床上廁所,點燈失火。起初燒了蚊帳,後來火苗竄至木牆,順著往上竄,竟將整個房屋燒將起來。


    焦幘及其家眷,從夢中驚醒。是夜風勢又緊,火趁越來越大,無法撲滅,隻顧逃性命。逃了出來,焦幘眼睜睜地看見,自家房屋被火化為灰燼。


    火勢四處亂竄,燒著了鄰居房屋。因聶金與焦幘是鄰居,把聶金家也燒了起來。幸好聶金瞌睡警醒,醒來發現及時,叫人一起救火。


    聶金家仆眾多,反應迅速,推倒一通房屋,隔離火勢漫延。於是,聶家不曾被燒完。


    次日,火熄,被燒之家,各自認著自己屋基,尋覓燒剩的東西。焦幘有一個庫樓,裏麵藏著金銀,不合適宜地倒在了聶金的地基上。


    焦幘要來揀迴自家庫裏的金銀,聶金見狀,叫人守著,不許焦幘揀。焦幘與聶金爭論,但聶金耍無賴,終究爭不贏,隻得忍氣吞聲。


    便在自家屋基瓦礫場中拾點銅錫等物,其他的一無所餘。


    焦幘典當鋪被燒毀了,那些贖當者,借故前來討賠;聶金又將焦幘告至衙門,緣由是焦幘引起火災,請求賠償損失。


    屋漏偏逢連陰雨,真是雪上加霜。焦幘無可奈何,隻得把丫鬟賣了,也不夠費用,又隻得把屋基來賣。


    聶金又以魯嘉為由頭,低價將其全部買了。


    焦幘將賣下的銀子都用盡了,奴仆盡皆散去,隻剩夫妻二人,還有女兒焦杏與兒子焦延,共四口人。


    本是京城人,在踵州無親戚來往,一時間無處投靠。虧得媒婆許仙娘,經常與焦家來往,因憐憫焦家處境,心裏看不過意,便留焦幘一家暫居她家。


    焦幘與妻子黃馨商議,說:“許仙娘畢竟不是自家親戚,住一時半會還可以,若時間久了,難免令她厭惡。不如到京城投靠舅子黃建。”


    黃馨說:“好是好,可是踵州至京城,路途遙遠,一家人一路上,盤纏花費甚重。路費從哪裏來呢?”


    焦幘說:“事到如今,你厚著臉皮,向許仙娘借,看她願意否?”


    黃馨從其言,遂對許仙娘,具言借錢之事。


    許仙娘說:“我也沒有銀子啊!”沉吟了一會,又說:“我倒還有一個辦法,隻怕焦員外不答應。”


    黃馨急問有何辦法?


    許仙娘說:“本城內有一個叫龔蕙的老太婆,專門收養女孩子。等到長大成人,就把她們嫁與大戶人家或者有錢鄉紳做偏房。若答應把你女兒寄養至龔蕙那裏,便可取得幾十兩銀子做盤費。”


    黃馨聞言,便知龔蕙是專門販賣人口的。女兒焦杏那麽漂亮,黃馨舍不得焦杏跳入這個火坑,猶豫地說:“我與老焦再商議一下。”


    許仙娘又說:“我知道你擔心焦杏將來命運。你若盡快從你舅子那裏弄些銀子來,還可以把焦杏贖迴去的,並不礙事。”


    黃馨點頭。迴去說與焦幘聽。焦幘盡管也舍不得女兒焦杏,焦杏是他的掌上明珠,但除此之外,並無其他辦法,也就無可奈何地答應了。


    許仙娘見焦幘夫婦已經答應,便請龔蕙到家來看。


    龔蕙見焦杏,五官端正,長相極美,身材高挑,十分中意,願意出銀五十兩。即日迴去取出銀子,向焦幘交付,寫了契約,便領焦杏欲走。


    臨別時,焦幘夫婦抱著女兒痛哭一場。焦杏扯住父母的手,哭著不願離去。


    黃馨安慰焦杏說:“孩子,你別這樣!我到你舅那兒借到了銀子,即刻就來贖你迴去。”


    龔蕙不管三七二十一,扯著焦杏就走了。黃馨望著女兒遠去的背景,依依不舍,不知將來命運如何。


    焦杏到了龔蕙那裏,不到一個月,就有一個好機會來了。這也是焦杏的運氣與造化。


    原來,魯嘉守孝期滿,欲赴京營謀官複原職。臨行前,囑咐夫人唐朦說:“我走後,你叫人密訪過繼女兒,來充抵聶家婚事。”


    唐朦應允。等魯嘉走後,叫人到處密訪,都沒有一個中意的。無意間聽說龔蕙培養了許多女兒,便親自到龔蕙處選挑。


    龔蕙聞魯嘉是赴任京官,其夫人唐朦必是大客戶,自然熱情相待,巴不得早點將養的女兒賣出,以便迴籠銀子。


    兩個女人相見,行禮,請坐,上茶,少不了這些禮節。


    之後,龔蕙便叫豢養的所有女兒,梳洗打扮,穿戴整齊,然後齊刷刷地出來站成一排,約三十餘名,任憑唐朦挑選。


    唐朦見焦杏,姿容秀美,舉止端莊,便一眼看中。經過討價還價,最後以九十兩銀子成交。龔蕙從中賺得銀四十兩。


    將焦杏領迴家,唐朦認焦杏為幹女兒,叫家中仆人都稱其為小姐。


    且說高家自焦家失火延燒過來,店中油鹽柴米香燭紙馬,都是易燃之物品,將高家燒得一片狼藉、片瓦不留。


    高昪至京城討債未歸,其妻曾蓉、兒高俊、管家吳仞、丫鬟沈翠、一個老媽子,共計五人,無依無靠,無處安身。


    聶金便把自家房屋騰出兩間,讓與曾蓉等家人住了進去,又送些油鹽柴米舊衣舊裳,叫其暫且生活。


    又請匠人在自己扒塌的屋基上,與所賣焦家的屋基上,這兩個屋基上麵修房造屋。甚至連高家的被燒的屋基上也一同建造房屋。


    修房造屋,隻要銀子到位,便修得快速。聶金本身不缺銀子,瓦磚石木,咄嗟而辦,材料齊備,匠人得力趕工。不到兩月,一切完工,修造得漂漂亮亮的。


    聶金請曾蓉等家人搬進去,仍舊住在原來屋基上的新屋。


    曾蓉感激不盡,心中暗問:“聶金為人猾頭,待焦家如此刻薄,對待我家為何如此熱情,這是為何呢?”便有了疑慮。


    過了一日,聶金捧著一堆賬本,來與管家吳仞算賬。吳仞接過賬本一看,卻是銷算前番所付六個元寶共計三百兩銀子。


    隻見賬本上一項一項地詳細列著收支情況:隻存算得一分起息算是收入,支出有每年透支若幹銀子,又修房造屋若幹,甚至連前些日子,住在聶金家,其費用如租金、油鹽柴米、舊衣舊裳等,也一並算在內的。


    總計收支相抵銷,三百兩差不多算完了,還剩下十餘兩銀子。


    吳仞見之,大吃一驚,說:“三百兩銀子就這麽花光了呀!當初高昪相托之意,本是仰仗你財運,多生些利潤。現在隻算一分起利,這也太少了吧!”


    聶金聞言,變色道:“高老板以前把銀子冷擱在家裏,莫說一分利息,就是半分利息也沒有。在下一時應承下來,所置辦貨物,沒有賺到銀子。如今見你們可憐,算一分利息,我還幫襯了許多。不要不知足吧!”


    吳仞道:“我聽說,你財運亨通,每次置辦貨物來賣,沒有哪次沒有賺到銀子的,如今怎麽說起沒有賺到的話?”


    聶金說:“說來你肯定不相信,偏偏就是高家的銀子拿去置辦貨物,很少賺到銀子。今兒個也有置辦貨物買賣細賬在此,不信你瞧一瞧!”


    說罷,從袖中取出一本賬薄,“啪”地一聲丟在桌子上。


    吳仞撿起來翻看,那上麵確實是記載收支情況,但利潤甚微,有時比本錢還倒欠些。暗想:“這是他做的,沒人監督他,應是一本假賬。”


    原來,買賣貨物,有賺的,也有賠的,這很正常。但聶鑫欺心,便將賺的,記在自己名下,賠本的,便記在高昪名下。


    吳仞當即想揭穿聶金的鬼把戲、小算盤,但想到高昪這個家庭頂梁柱不在家,隻有曾蓉一個婦道人家在,便不想與聶金爭論。


    又想著眼下遇著困事,生活窘迫,先好言相語,渡過難關要緊。


    想到這裏,吳仞說:“聶員外做的賬目,本來不差。但我們遭火災之後,店裏被燒得精光,無銀子買貨。乞念舊日之情,轉移百來兩銀子做本錢,我去置辦貨物來賣。待高昪迴來,自當加利奉還。如何?”


    聶金說:“實不相瞞,前番修房造屋,花去不少銀子,我已所剩無己。若非得要借,除非你寫個借據,將這個新屋作為抵押。待我從高親家處轉借你。”


    說完,便不再多說半句,就轉身離開了。


    吳仞入見曾蓉,具言其事。曾蓉聞言,便知聶金狡猾,裝鬼得很,口是心非,耍了小聰明,算計了她家的銀子,隻怪丈夫當初誤信了他。


    古往今來,凡是自己的銀子到了別人手裏,便由不得自己做主,別人想怎麽花就怎麽花,自己是幹涉不了的,也無法幹涉,誰知道他拿去幹啥呢?


    所以,借錢或者施舍給別人,隻當是把錢丟了。若向借錢的人取償責怪迴報起來,往往是丟棄了前日恩情或者友誼,也許還成了自己的仇家。


    當下,曾蓉聽吳仞這麽一說,無可奈何,隻得從聶金之言。叫吳仞把居住的房屋作抵押,向聶金借銀子一百兩。


    聶金卻把九十兩當成一百兩,推說是魯嘉說的,借一百兩隻給九十兩,契約上竟寫抵押給魯嘉,算的三分借貸利息,也推說是魯嘉的放債規矩。


    吳仞不敢違拗,隻得一一從其命,聽聶金說啥就是啥。


    對於實際借來的九十兩花費,其中,曾蓉用銀十五兩,買了日常用品,還剩七十五兩,全部交給吳仞置辦貨物,重新開店發賣。


    誰知生意竟不如以前興隆。前番聶金還替其照看生意,今日算清了本息之後,便不再相顧,憑吳仞自己一個人去打理。


    如今吳仞已經七十多歲了,耳朵聾,動作慢,腿腳不靈便,再加上喜歡喝酒,生意更加蕭條冷清,將七十五兩本錢,慢慢消耗殆盡。


    聶金每月都派魯嘉管家來討利息,吳仞拿不出來,欠了好幾個月利錢。聶金見高家無力償還,索要本銀及利息,叫以房屋抵債。


    吳仞招架不住,便向曾蓉報告。


    曾蓉與吳仞商議,說:“我丈夫去京城已近四年,杳無音訊,不知是死是活,反正擔心不完。不如棄了這房屋,往京城去尋找。”


    吳仞同意曾蓉這個想法。


    便將抵契換了典契,要聶金找差價。聶金又把所欠利息的利息一算,利上加利,竟然不剩分文。叫人將曾蓉全家趕出。


    曾蓉無奈,叫吳仞將剩餘的貨物全部折價處理,連丫鬟、老媽子都賣了,權且當作去京城的盤纏。與吳仞、高俊三人租車赴京城。


    馬車行至河北境內,年老體弱的吳仞,經不起路途顛簸,身患重病不起,一命嗚唿哀哉。曾蓉叫高俊將吳仞屍骨就地掩埋。


    當夜,母子兩人住在一家偏僻旅店內。忽聞一個盜賊衝入,盜走隨身攜帶銀子。高俊聞訊去追,再也沒有迴來,不知去向。


    曾蓉到處尋找,始終尋不得。先後失去身邊兩人,又無盤纏,悲啼痛哭,欲投河自盡。恰好高昪之叔父高蠡,販運糧食經過此地,將曾蓉救起。


    各位看官,你道高俊去了哪裏?原來,高俊追趕盜賊,已經追上,盜賊見高俊年幼,便與其打鬥起來。


    ……高俊哪裏是對手,沒有幾個迴合,盜賊便把高俊打得半死不活,奄奄一息。盜賊還算仁義,沒有將其打死,而是自顧自地逃走了。


    高俊命大,被魯嘉救起。原來,魯嘉進京,營謀複職。因楊斶是魯嘉之老上司,魯嘉欲仗其力,便找到楊斶,以銀兩賄賂,請求幫助複職。


    楊斶已卸任調走,則給現任刑部尚書閆壟寫信,請其任用。


    閆壟與方晏是舊交,當年魯嘉被貶,則是因為方晏的原因。閆壟接到楊斶的書信後,礙於方晏情麵,就沒有同意魯嘉複職。


    因此,魯嘉赴京,高興而去,敗興而迴。歸途中,剛好遇見高俊躺在路邊。當下救起,找來郎中診治。


    聽高俊說話口音,確定是踵州人,又見其眉清臉秀,便問其姓名及遭遇。


    高俊便將父親高昪外出討債,家中遇火,聶金負托,魯家逼債,棄家尋親,中途被盜,母子失散,一一細述。


    魯嘉聞言,暗想:“原來聶金仰仗我的勢,找著我的旗號,對外這般胡來,我今迴去與他說道說道。”


    因對高俊說:“我就是魯嘉,聶金是我親家,放高利貸之事,我並不知情,明日到家以後,等我盤查清楚,再作計較。”


    高俊含淚稱謝。


    魯嘉問:“你今年多大了?”


    高俊答道:“十五歲。”


    魯嘉又問:“以前讀書嗎?”


    高俊又答:“讀過私塾。能背誦四書五經。”


    魯嘉說:“既如此,我出上聯,你對下聯,如何?”


    高俊點頭,魯嘉便出上聯:“雨滋春樹碧連天,天連碧樹春滋雨。”高俊隨口念下聯:“風送花香紅滿地,地滿紅香花送風”


    魯嘉聽罷,大嘉讚賞,暗想:“自家公子,讀書讀不得,不能入仕。難得這個孩子這麽聰慧。”便認高俊為義子,叫他拜自己為義父。


    一路上,高俊思念父母,時常吞聲飲泣。魯嘉則在路途中教其習字寫文章。高俊天性伶俐,頗有讀書慧根,魯嘉稍微指點,高俊即刻領悟。


    高俊連續做了幾篇文章,皆中魯嘉之意,故此,魯嘉便有意栽培。


    迴到家中,魯嘉叫高俊拜夫人唐朦為義母,對唐朦說:“高俊這孩子,讀書領悟能力頗強,他日必成大器。”


    高俊在唐朦麵前拜了四拜,唐朦聞言,大喜,也引焦杏來拜見魯嘉,備言其事。魯嘉亦喜,又說起聶金借我勢欺人之事。


    唐朦說:“焦杏也對我說過,她家也受到了聶金的欺負。”


    魯嘉說:“聶金打著我的旗號欺負人,不可不教訓他一番。”


    唐朦說:“我聽說聶金在家患病不輕呢!”


    正說話間,家仆來報,說:“聶金患病已亡。”


    原來,聶金做財主沒有多久,五髒六肺之毒氣攻身,患了大肚子病,肚子終日隆起不小。醫生診斷原因,其疾為多食厚味所致。


    有人傳說,聶金是忘恩背義,五髒六肺爛了,毒氣攻心,其症結皆鬱積於肚子當中,導致病魔纏身。


    聶金自以家有財富,不怕花錢治病,便自作主張,以補藥補一補。又聽信妻子薛莉之言,多食了人參靈芝草。卻不得消化,肚子發脹而死。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越是富貴,越是計較。聶金本來是賣酒的,若不曾欺心,又確實挖了寶物,哪裏有厚味吃,卻不會得此絕症。


    縱然得了絕症,哪裏吃得起人參靈芝,也不得妻子薛莉之誤。何況不曾發財時,良心未眠,不得忘恩負義,為天理所為容。


    如此看來,倒是挖得寶物而愈加貪心,此緣由害了聶金。


    聶金既死,魯嘉為其主持喪事。等到七七四十九天,喪期一過,其妻薛莉改嫁。魯嘉見聶金之子聶康可憐,遂將收養在秦府。凡聶金家財,盡皆收去。


    薛莉嫁給一個賭棍。這個賭棍,喜歡喝酒,對她不好。賭輸了,喝了酒,迴來心情不爽,對她一頓拳打腳踢,拿她出氣。不到一年,薛莉鬱悶而亡。


    是年,聶康已是十五歲,與高俊同歲。魯嘉專門請了一個私塾先生,叫文愷,教聶康與高俊念書。


    這個聶康,生性愚鈍,又貪玩好耍,以前在家懶散慣了,總是對讀書不感興趣。文愷見聶康讀書,不專心民,讀不進去,怎麽教也教不會,也隻有隨他玩去。


    每遇魯嘉抽查,文愷擔心魯嘉嗔怪下來,便替其寫字作文,勉強應付過去。等到科舉考試,聶康與高俊就有了差別。


    科舉考試,從小到大,共分為四級,即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院試未考中前叫童生或童子。考中後稱生員或秀才。


    鄉試每三年考一次,參考者為秀才,及格者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稱秋闈。


    會試是在鄉試的基礎上開展的。時間是在鄉試的第二年春天,地點京城禮部官衙,考中後稱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由皇帝主持考試,考中了就叫進士。


    貢士才有參考資格。殿試分三甲(三等)錄取。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殿試第一名叫狀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魯嘉知道,高俊讀書用功,肯定能考上,而聶康則不然。


    於是,在考童生時,魯嘉將聶康改名為秦康,給考官寫信,稱其是嫡男,請多關照。那考官見魯嘉是迴京之鄉紳,有意買了魯嘉的麵子,使秦康勉強通過,而高俊則考在十名之內。


    秋闈時,魯嘉又給考官寫信。那考官叫鄺菠,為人正直,做事清廉,重視人才,對於他人薦牘,一概拒絕。


    魯嘉寫的信,竟然也投不進。到臨考時,秦康指望作弊,或者請人代筆,無奈考試紀律嚴格,從中做手腳,沒有絲毫餘地。


    秦康坐在考場上,一個字也寫不出。到時候收卷子,秦康也隻得交了上去。鄺菠一看秦康之試卷,是一張白卷,勃然大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奇商僉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刀一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刀一笑並收藏亂世奇商僉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