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參加了四屆高考的人
高考BUG,我能無限滿分 作者:農家一碗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萬萬沒想,林少華竟然能迴答這一道題。
經過他們的層層推導,他們發現一個大問題。
林少華的每一步似乎都十分正確!
沒有哪一步是亂寫的,每一步的推演過程都寫得極為正確。
看到這些推導過程,數學教授們都傻眼了。
吳仁騰教授更是一臉懵逼:“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他怎麽可能迴答得了這個問題!”
一旁的教授也都十分驚訝:“是啊,林少華怎麽可能迴答得了這個問題。”
另一個教授卻忍不住咂咂嘴:“話是這麽說沒錯,但是林少華的每一個步驟好像都是對的。”
麵對這個現實,十幾位負責批改林少華試卷的老師們都驚訝不已。
最終,他們還請來了九州國數學科研院所的李建春院士。
和上一次一樣,他們把試卷交給了李建春院士去批改。
最後得出的結論很簡單,林少華真的對了。
他真的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雖然過程有些簡略,但是有一定數學基礎的人確實能看懂。
林少華確實是把每一個推導過程都寫對了。
李建春院士望著手中的試卷,他的表情也極其嚴肅。
他很不想承認林少華做對了。
但是現實就是現實。
他沒辦法不承認現實。
他手底下的十幾位研究人員也都十分驚訝。
他們從來都沒有見過推理寫得如此環環相扣的人。
看林少華的試卷,就好像是在看一件藝術品一樣。
林少華的試卷真的十分有看點。
林少華的推理十分正確。
這一件事實讓在場批改林少華試卷的教授們都驚訝不已。
但這還僅僅隻是開始。
林少華不僅數學試卷迴答了最後一道題。
物理試卷,林少華也迴答了最後一道難題。
負責給林少華出物理題的李教授拿到林少華的試卷。
他的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
隨後他直接請教了九州國芯片製造業最發達的華為。
他在華為裏找到了芯片研究總工程師張方,當李教授把林少華的試卷遞給張方看的時候。
張方整個人也是一臉懵圈。
許久之後,他拿著林少華的試卷,手在發抖。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困擾我們這麽久的難題,一個高中生怎麽可能迴答得上來?”
張方實在是不願意相信眼前的一切。
但是現實就是現實。
林少華確實是迴答了這個問題。
而且給出了最優的解決方案。
在接受了這個現實之後,張方拿著試卷問李教授:“李教授,迴答這一張卷子的人在哪裏,他是誰?”
李教授眉頭微微一挑,他推了推眼鏡說道:“迴答這份試卷的人叫林少華,連續三屆蟬聯高考狀元的人。”
“他現在在大梁山的實驗基地內,如果你想找他的話,就去大梁山找他吧。”
張方喃喃自語道:“原來他就是網絡上鬧得風風雨雨的林少華。”
“沒想到,他竟然真的懂芯片製造業。”
“有了林少華這位人才,我們九州國的芯片有救了!”
李教授也沒想到張方會有如此激動的反應。
李教授有些驚訝:“真有那麽誇張嗎?”
張方點點頭:“你是不知道這個人有多天才,一般來說,想要升級芯片,必須要在材料上下功夫。“
“但是林少華不一樣,他直接就在設計層麵給出了領先時代的突破。”
“也隻有這個方法,才能在材料不變的情況下,才能讓芯片完成新的突破。”
周圍的研究芯片設計的科研人員也都十分驚訝。
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林少華這種設計理論。
理論上來說,芯片想要升級,要麽就在材料上做出升級,要麽就是在設計上做出升級。
很多情況下,芯片都是用材料來升級。
九州國的芯片也是因為材料不行,所以才卡在了那裏。
但是林少華給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那就是按照林少華的設計方案去設計芯片。
可以讓芯片做出新的突破。
“這是一個人才,我必須要去見一見他,華為需要他,九州國也需要他。”張方認真地說道。
李教授點點頭迴應道:“好的,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不僅是物理試卷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林少華的生物試卷照樣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這一次,當出生物題的秦教授批改試卷的時候。
他發現,林少華的試卷竟然答案全對。
不僅是前麵的題目,甚至最後一道題也隱隱有幾分對的感覺。
他自己是確定不了了。
他於是找到了九州國癌症研究科研院所的朱夢波院士,想要求證一下林少華這道題到底對沒對。
當秦教授過來找到朱孟波院士之後。
朱孟波院士拿著試卷,他的心也在顫抖。
“這個人到底是誰?他寫的推導過程幾乎完全正確,如果按照他的步驟來做,有極大概率能研發出抗癌特效藥。”
秦教授微微一挑眉,他萬萬沒想到,朱孟波院士的反應也會如此劇烈。
他思索了片刻,如實地迴應道:“這是三次都榮獲高考狀元稱號林少華的試卷,現在他正在自己的實驗基地內。”
“你確定他能研發出抗癌特效藥?”
天底下,無論是誰,都很想無病無災地活上一輩子。
可是人一旦衰老,大概率都會患上癌症。
一旦患上癌症,基本上就無藥可醫了。
但是林少華的特效藥卻能解決這個大問題。
朱孟波院士有些激動:“那快帶我去找他,抗癌特效藥一旦被研究出來,對於全世界的癌症患者而言都是福音啊。”
秦教授微微一點頭:“你放心,等高考成績出來之後,我肯定會帶你去找他的。”
“到時候,隻怕找他的人不止你一個。”
“為什麽?難道他還有別的功績?”朱孟波院士好奇地問道。
秦教授點點頭,認真地迴應道:“說來話長,林少華一共做了好幾科卷子,每一科試卷最後一道題都是這種曆史性的大難題。”
“現在他們已經去找專家求證了,估計很快就有結果了。”
“一旦結果確認,林少華是神還是人,應該就有定論了。”
聽到秦教授這樣說,朱孟波院士的眼神也略微發生了一些變化。
“看來林少華這個人不簡單啊。”他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確實不簡單。”秦教授雙手背負於身後,也跟著感慨了一句。
與此同時。
不僅是秦教授在找專家求證。
負責給林少華出化學題的周教授,也找到了九州國可控核聚變研究院所的張啟天院士。
當他把林少華的試卷給張啟天院士看的時候。
張啟天院士整個人都陷入了呆滯的狀態。
“不可能,這怎麽可能呢,這個想法實在是太大膽了,太超前了。”
張啟天院士拿著試卷,一邊感慨,一邊說道。
周教授站在一旁,也有些吃驚。
周教授忍不住問道:“難道說,林少華在試卷上寫的過程,真的可以研發出可控核聚變。”
張啟天院士看了一眼周教授說道:“雖然過程省略了很多,但是以我專業的角度分析判斷,我個人感覺,還是有很大概率能製造出可控核聚變的。”
周教授十分驚訝,他萬萬沒想到,事情竟然會向這樣發展。
要知道,這可是可控核聚變啊!
全世界哪一個國家不希望研究出可控核聚變?
隻要研發出了可控核聚變,那麽能源方麵的問題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緩解。
到時候,全國就沒必要停電節約電力資源。
甚至很多行業也會因為能源產出結果發生改變,而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毫不誇張地說。
一旦研發出可控核聚變,那麽整個世界都會因此而發生巨大的改變。
張啟天院士控製不住地發自內心的感到震驚。
他拿著林少華的試卷,手都在微微地顫抖。
這一張試卷,此時對於張啟天院士而言,已經不再是一張小小的試卷了。
而是一張通往未來的船票。
隻要抓住這一張船票,九州國就能在不遠的未來,成為世界第一能源大國。
甚至可以跟第二名拉開很大的差距。
張啟天院士不免好奇地問道:“做出這份試卷的人叫什麽?他現在住在哪裏,我現在就去找他。”
聽到張啟天院士這樣說,周教授有些悻悻地說道:“做這份試卷的人叫林少華,就是那個連續獲得高考狀元的高中生,他現在應該是在自己的實驗基地內。”
“但是你還不能去找他。”
“為什麽?”張啟天院士有些疑惑。
周教授抬了抬自己的眼鏡說道:“因為他的高考成績還沒有公布,其他科其實也出了類似於可控核聚變的大難題,為了求證,教授們都跑去找專家學者確認了。”
“如果林少華真有那麽神奇,那到時候去找林少華的人就不止你一個了。”
張啟天院士的表情微微一凝。
他忍不住感慨說道:“林少華啊林少華,你莫非是外星人,否則怎麽可能連續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呢?”
周教授微微一挑眉:“外星人應該不會用這種方式和我們打交道吧。”
“畢竟林少華可是參加了四屆高考的人。”
(本章完)
經過他們的層層推導,他們發現一個大問題。
林少華的每一步似乎都十分正確!
沒有哪一步是亂寫的,每一步的推演過程都寫得極為正確。
看到這些推導過程,數學教授們都傻眼了。
吳仁騰教授更是一臉懵逼:“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他怎麽可能迴答得了這個問題!”
一旁的教授也都十分驚訝:“是啊,林少華怎麽可能迴答得了這個問題。”
另一個教授卻忍不住咂咂嘴:“話是這麽說沒錯,但是林少華的每一個步驟好像都是對的。”
麵對這個現實,十幾位負責批改林少華試卷的老師們都驚訝不已。
最終,他們還請來了九州國數學科研院所的李建春院士。
和上一次一樣,他們把試卷交給了李建春院士去批改。
最後得出的結論很簡單,林少華真的對了。
他真的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雖然過程有些簡略,但是有一定數學基礎的人確實能看懂。
林少華確實是把每一個推導過程都寫對了。
李建春院士望著手中的試卷,他的表情也極其嚴肅。
他很不想承認林少華做對了。
但是現實就是現實。
他沒辦法不承認現實。
他手底下的十幾位研究人員也都十分驚訝。
他們從來都沒有見過推理寫得如此環環相扣的人。
看林少華的試卷,就好像是在看一件藝術品一樣。
林少華的試卷真的十分有看點。
林少華的推理十分正確。
這一件事實讓在場批改林少華試卷的教授們都驚訝不已。
但這還僅僅隻是開始。
林少華不僅數學試卷迴答了最後一道題。
物理試卷,林少華也迴答了最後一道難題。
負責給林少華出物理題的李教授拿到林少華的試卷。
他的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
隨後他直接請教了九州國芯片製造業最發達的華為。
他在華為裏找到了芯片研究總工程師張方,當李教授把林少華的試卷遞給張方看的時候。
張方整個人也是一臉懵圈。
許久之後,他拿著林少華的試卷,手在發抖。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困擾我們這麽久的難題,一個高中生怎麽可能迴答得上來?”
張方實在是不願意相信眼前的一切。
但是現實就是現實。
林少華確實是迴答了這個問題。
而且給出了最優的解決方案。
在接受了這個現實之後,張方拿著試卷問李教授:“李教授,迴答這一張卷子的人在哪裏,他是誰?”
李教授眉頭微微一挑,他推了推眼鏡說道:“迴答這份試卷的人叫林少華,連續三屆蟬聯高考狀元的人。”
“他現在在大梁山的實驗基地內,如果你想找他的話,就去大梁山找他吧。”
張方喃喃自語道:“原來他就是網絡上鬧得風風雨雨的林少華。”
“沒想到,他竟然真的懂芯片製造業。”
“有了林少華這位人才,我們九州國的芯片有救了!”
李教授也沒想到張方會有如此激動的反應。
李教授有些驚訝:“真有那麽誇張嗎?”
張方點點頭:“你是不知道這個人有多天才,一般來說,想要升級芯片,必須要在材料上下功夫。“
“但是林少華不一樣,他直接就在設計層麵給出了領先時代的突破。”
“也隻有這個方法,才能在材料不變的情況下,才能讓芯片完成新的突破。”
周圍的研究芯片設計的科研人員也都十分驚訝。
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林少華這種設計理論。
理論上來說,芯片想要升級,要麽就在材料上做出升級,要麽就是在設計上做出升級。
很多情況下,芯片都是用材料來升級。
九州國的芯片也是因為材料不行,所以才卡在了那裏。
但是林少華給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那就是按照林少華的設計方案去設計芯片。
可以讓芯片做出新的突破。
“這是一個人才,我必須要去見一見他,華為需要他,九州國也需要他。”張方認真地說道。
李教授點點頭迴應道:“好的,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不僅是物理試卷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林少華的生物試卷照樣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這一次,當出生物題的秦教授批改試卷的時候。
他發現,林少華的試卷竟然答案全對。
不僅是前麵的題目,甚至最後一道題也隱隱有幾分對的感覺。
他自己是確定不了了。
他於是找到了九州國癌症研究科研院所的朱夢波院士,想要求證一下林少華這道題到底對沒對。
當秦教授過來找到朱孟波院士之後。
朱孟波院士拿著試卷,他的心也在顫抖。
“這個人到底是誰?他寫的推導過程幾乎完全正確,如果按照他的步驟來做,有極大概率能研發出抗癌特效藥。”
秦教授微微一挑眉,他萬萬沒想到,朱孟波院士的反應也會如此劇烈。
他思索了片刻,如實地迴應道:“這是三次都榮獲高考狀元稱號林少華的試卷,現在他正在自己的實驗基地內。”
“你確定他能研發出抗癌特效藥?”
天底下,無論是誰,都很想無病無災地活上一輩子。
可是人一旦衰老,大概率都會患上癌症。
一旦患上癌症,基本上就無藥可醫了。
但是林少華的特效藥卻能解決這個大問題。
朱孟波院士有些激動:“那快帶我去找他,抗癌特效藥一旦被研究出來,對於全世界的癌症患者而言都是福音啊。”
秦教授微微一點頭:“你放心,等高考成績出來之後,我肯定會帶你去找他的。”
“到時候,隻怕找他的人不止你一個。”
“為什麽?難道他還有別的功績?”朱孟波院士好奇地問道。
秦教授點點頭,認真地迴應道:“說來話長,林少華一共做了好幾科卷子,每一科試卷最後一道題都是這種曆史性的大難題。”
“現在他們已經去找專家求證了,估計很快就有結果了。”
“一旦結果確認,林少華是神還是人,應該就有定論了。”
聽到秦教授這樣說,朱孟波院士的眼神也略微發生了一些變化。
“看來林少華這個人不簡單啊。”他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確實不簡單。”秦教授雙手背負於身後,也跟著感慨了一句。
與此同時。
不僅是秦教授在找專家求證。
負責給林少華出化學題的周教授,也找到了九州國可控核聚變研究院所的張啟天院士。
當他把林少華的試卷給張啟天院士看的時候。
張啟天院士整個人都陷入了呆滯的狀態。
“不可能,這怎麽可能呢,這個想法實在是太大膽了,太超前了。”
張啟天院士拿著試卷,一邊感慨,一邊說道。
周教授站在一旁,也有些吃驚。
周教授忍不住問道:“難道說,林少華在試卷上寫的過程,真的可以研發出可控核聚變。”
張啟天院士看了一眼周教授說道:“雖然過程省略了很多,但是以我專業的角度分析判斷,我個人感覺,還是有很大概率能製造出可控核聚變的。”
周教授十分驚訝,他萬萬沒想到,事情竟然會向這樣發展。
要知道,這可是可控核聚變啊!
全世界哪一個國家不希望研究出可控核聚變?
隻要研發出了可控核聚變,那麽能源方麵的問題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緩解。
到時候,全國就沒必要停電節約電力資源。
甚至很多行業也會因為能源產出結果發生改變,而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毫不誇張地說。
一旦研發出可控核聚變,那麽整個世界都會因此而發生巨大的改變。
張啟天院士控製不住地發自內心的感到震驚。
他拿著林少華的試卷,手都在微微地顫抖。
這一張試卷,此時對於張啟天院士而言,已經不再是一張小小的試卷了。
而是一張通往未來的船票。
隻要抓住這一張船票,九州國就能在不遠的未來,成為世界第一能源大國。
甚至可以跟第二名拉開很大的差距。
張啟天院士不免好奇地問道:“做出這份試卷的人叫什麽?他現在住在哪裏,我現在就去找他。”
聽到張啟天院士這樣說,周教授有些悻悻地說道:“做這份試卷的人叫林少華,就是那個連續獲得高考狀元的高中生,他現在應該是在自己的實驗基地內。”
“但是你還不能去找他。”
“為什麽?”張啟天院士有些疑惑。
周教授抬了抬自己的眼鏡說道:“因為他的高考成績還沒有公布,其他科其實也出了類似於可控核聚變的大難題,為了求證,教授們都跑去找專家學者確認了。”
“如果林少華真有那麽神奇,那到時候去找林少華的人就不止你一個了。”
張啟天院士的表情微微一凝。
他忍不住感慨說道:“林少華啊林少華,你莫非是外星人,否則怎麽可能連續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呢?”
周教授微微一挑眉:“外星人應該不會用這種方式和我們打交道吧。”
“畢竟林少華可是參加了四屆高考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