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豢龍氏?董父後人?”張淵聽到這裏,吃驚的問道:“你們不是在s省聞縣嗎?”
董振山沒想到張淵年紀輕輕居然知道這些,詫異地看了張淵一眼,才搖頭道:“豢龍氏逐龍而居,龍在哪裏,我們就在哪裏。”
張淵轉頭望了一眼趙宣,發現他臉上也都是吃驚。
他們可是清楚的知道,往南一百來海裏,可是實打實有條真龍在那裏!
也就是說,董振山的話,極有可能是真的!
李玉蘭卻冷笑一聲,說道:“你那些神神叨叨的話,就別拿出來唬人了。”
董振山不服氣地迴道:“二十幾年前不是出現過龍嗎?”
“二十幾年前?哼。政府不是來調查過了?說那是海市蜃樓!連政府的話你都不信?”
“大姐您別急,咱就是隨便問問,圖個樂嗬,圖個樂嗬。”張淵衝著李玉蘭說了一句,又轉過頭跟董振山說道:“董大哥,咱就是聊個天,不至於不至於。”
董振山夫妻倆鬥嘴,卻要張淵出來打圓場。
兩人互相瞪了一眼,鑒於外人在場,倒是沒在繼續說下去。
張淵這才笑嗬嗬的衝董振山說道:“董大哥,不瞞您說,我是學曆史的,您給咱說說這豢龍氏的事,咱聽個樂嗬。”
李玉蘭見幾人又開始聊起這些亂七八糟的,無奈地搖搖頭,走出了房門。
過了一會,卻是泡了幾杯茶進來。
張淵兩人謝過。
喝了幾口茶,董振山才開始講起家傳的曆史來。
說起這些事情,董振山忽然變得滔滔不絕起來。
按照董振山所說,豢龍氏其實更應該叫做“奉龍氏”,並不是傳說中的養龍,而更像是真龍的家臣。
在豢龍氏被舜帝封為“豢龍氏”之前,便已經存在了很多年。
舜帝聽聞傳說,又發揮“以人為本”的思維,想當然的把與真龍關係過密的豢龍氏,當成了養龍的。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豢龍氏的生活方式。
他們繼續逐龍而居。
帝舜將他們命名為豢龍氏,又賜姓為董。
此後這一族,倒是一直便以豢龍氏董姓傳承下來。
從上古開始,光是龍巢,便幫真龍修建過四五個。
從最早的西域一直往東,修到了東海之上。
隻不過可惜的是,最近千年以降,卻是再也沒有了龍的蹤跡。
至於雕龍的手藝,也是因為時常能看見真龍,自然而然產生的。
張淵兩人聽完,均是震驚不已。
這些上古傳說,大都似似而非。
可是根據趙宣他們一路走訪調查的情況來看,這些傳說,基本都能跟他們發現的線索一一地對應上!
“董老哥。”張淵放下茶杯,又問道:“那照您這麽說的話,你們家族,應該有什麽特殊的辦法,能跟龍交流吧?不然的話,怎麽跟龍一起生活啊。”
“有辦法啊。”董振山正在話頭上,興奮站起身來,指著木龍胸口的位置:“看見這個沒有?”
張淵和趙宣,同樣站起來,湊到木龍旁邊,看見董振山指著的地方,是一快月牙形的龍鱗。
張淵問道:“這不是逆鱗嗎?”
“小哥懂得不少。”
董振山稱讚一聲,確信了麵前這個胖子,確實是個學曆史的。
“是逆鱗。”董振山點點頭,說道:“觸碰逆鱗,就能和真龍交流。”
張淵詫異地問道:“可是,不是說觸之則怒嗎?”
董振山點頭道:“也不能說不對,如果不是真龍認可的人,它是不會讓你觸碰的。”
說到這裏,董振山又一臉神秘的說道:“而且,逆鱗千年一蛻,脫落下來的逆鱗,同樣有這個效果!”
“還有這種說法?”張淵高興地朝董振山拱拱手:“老哥一番話,讓我漲了不少見識!”
“都是些傳說。”董振山讓張淵恭維得有些不好意思,靦腆的笑笑,說道:“聽聽就好。”
“老哥客氣了。我還有個不情之請。”張淵又朝董振山拱拱手:“老哥能不能給咱們說說,令尊見到龍的情況?”
“這個我也不知道。”董振山無奈地搖搖頭,說道:“我爹一直不肯說,隻是去了一趟s省,迴來以後就隻說是見到真龍了。”
張淵兩人,繼續和董振山聊到中午,又請他去農家樂裏吃了頓飯,算是感謝一下董振山和農家樂老板。
而後兩人才登上了離開華龍島的渡輪。
坐在船上,兩人才討論起早上的事情來。
“怎麽看?”趙宣轉過頭問張淵:“董振山的話,有多少是真的?”
“不知道。”張淵搖搖頭,說道:“隻不過就算是董振山,估計也不知道。”
那些上古傳說,別說是董振山,就算是齊教授和裴老這樣的學術大牛,也不敢說到底是不是真的。
“那能信嗎?”
“姑妄聽之吧。”張淵轉過頭看了趙宣一眼,說道:“更讓我在意的,反而是董振山他爹,二十多年前的那件事。”
趙宣挑挑眉毛,示意張淵繼續。
張淵歎了口氣說道:“太巧了。我爺爺他們剛剛發現一條真龍,董振山他爹,也說遇到一條。”
“可是,查得到嗎?”
二十多年前,數據化可還沒開始呢,要查一個人的動向,可不是那麽容易。
“查不查得到,也得先查再說啊。”
如同張淵所說,當兩人第二天迴到京城的時候,整個異常局都已經動了起來。
趙、張兩位局長的失蹤案,是異常局二十多年來最大的懸案,也是異常局成立以來最重要的懸案。
雖然隻是出現一絲線索,依然讓異常局這架小巧卻能量龐大的機器,全力運轉起來。
“西遊”小組同樣如此,趙宣和林淩,在第二天,便已經出現在了s省的聞縣。
傳說中董父受舜帝冊封,封地在鬷川,也就是現在的聞縣境內。
這是很多曆史文獻都有記載的內容,自然需要實地查看一下。
陳樹鴻還在他們小組接受培訓,這事也不能拉下,自然便交給了不需要幫忙培訓的趙宣和林淩兩人。
林淩,是因為陳樹鴻武器和格鬥方麵都有過硬的技術,不需要她幫忙。
而趙宣……他不繼續接受培訓,就已經是特例了。
說迴正題,兩人在聞縣住下以後,便前往了那個傳說中董父養龍的所在地。
一個叫董澤湖的地方。
現在這地方已經是一個風景區,兩人也沒亮明身份,而是買了門票進入了景區。
“呃……”趙宣哭笑不得地指著麵前跟個魚塘差不多大的湖麵,問道:“就這?”
林淩看起來也有些無奈,搖了搖頭。
“走吧,還是先看看。”趙宣招唿了一聲,便往裏走去。
景區裏還有一座董父廟,說是數千年來一直在這裏,可是一看就知道,這也是現在才修的。
裏麵的雕塑也沒什麽看頭,就是坐著個人,周圍的房梁上雕了幾條龍而已。
幾條龍別說是胸口的逆鱗,連造型,都是普通的龍,跟銀龍的差異,不能說沒有,隻能說完全不一樣。
兩人無奈的從董父廟裏出來,又繞著小小的董澤湖走了一圈,把大大小小的景點全部的逛了一遍。
一無所獲。
倒是趙宣發現,這地方居然是當地年輕人約會的聖地。
年輕人成雙成對的在湖邊漫步,趙宣和林淩兩人在景區裏,絲毫不顯突兀。
甚至還有路過的小年輕,對著趙宣露出了羨慕的表情。
身邊走著個大美女,有人羨慕,再正常不過。
趙宣心裏暗自舒爽,偷偷看了林淩一眼。
發現她神色如常,似乎完全沒有發現這裏的特殊,趙宣無奈的搖搖頭。
大小姐的情商,真的有待提高啊。
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兩人便把整個董澤湖景區逛完了。
不出所料的,並沒有發現任何東西。
出了景區大門,趙宣提議道:“我們去聞縣的博物館看看吧。”
反正也沒有什麽線索,瞎逛唄。
林淩搖頭道:“去市博物館。”
趙宣這才想起來,這姑娘還是個博物館愛好者。
於是笑道:“好。”
於是兩人便又跑到了市博物館。
s省是曆史文化大省,哪怕是一個市博物館,館藏文物不少,同樣也有一些精品。
林淩興致勃勃的在博物館裏緩緩前行,每件藏品都要看看介紹。
遇到感興趣的,還拿出手機拍幾張照片。
上一次,趙宣還處在被人跟蹤的驚慌裏,沒怎麽細看。
而這次無所事事,趙宣這才發現,林淩對博物館和藏品,確實是充滿熱情。
不過趙宣實在是沒想通,一個天天擺弄槍械,對曆史毫無研究的女孩子,為什麽會喜歡這些東西。
於是趙宣開口問道:“你為什麽會喜歡這些東西?”
林淩在一件陶罐麵前,正湊在玻璃麵前讀著卡片上的介紹。
聽見趙宣的話,直起身子看了趙宣一眼,問道:“什麽?”
“呃。”趙宣指指麵前的陶罐,說道:“你為什麽喜歡看文物?上次也是。”
林淩歪著頭想了想,才說道:“不是喜歡。”
趙宣正想開口,又聽見林淩繼續說道:“我隻是想知道,我在保護什麽東西。”
“嗯?”趙宣有些好奇。
林淩難得的說了一句長斷的話:“我隻是在試圖弄清楚,我在保護的國家,是什麽樣子。”
</p>
“豢龍氏?董父後人?”張淵聽到這裏,吃驚的問道:“你們不是在s省聞縣嗎?”
董振山沒想到張淵年紀輕輕居然知道這些,詫異地看了張淵一眼,才搖頭道:“豢龍氏逐龍而居,龍在哪裏,我們就在哪裏。”
張淵轉頭望了一眼趙宣,發現他臉上也都是吃驚。
他們可是清楚的知道,往南一百來海裏,可是實打實有條真龍在那裏!
也就是說,董振山的話,極有可能是真的!
李玉蘭卻冷笑一聲,說道:“你那些神神叨叨的話,就別拿出來唬人了。”
董振山不服氣地迴道:“二十幾年前不是出現過龍嗎?”
“二十幾年前?哼。政府不是來調查過了?說那是海市蜃樓!連政府的話你都不信?”
“大姐您別急,咱就是隨便問問,圖個樂嗬,圖個樂嗬。”張淵衝著李玉蘭說了一句,又轉過頭跟董振山說道:“董大哥,咱就是聊個天,不至於不至於。”
董振山夫妻倆鬥嘴,卻要張淵出來打圓場。
兩人互相瞪了一眼,鑒於外人在場,倒是沒在繼續說下去。
張淵這才笑嗬嗬的衝董振山說道:“董大哥,不瞞您說,我是學曆史的,您給咱說說這豢龍氏的事,咱聽個樂嗬。”
李玉蘭見幾人又開始聊起這些亂七八糟的,無奈地搖搖頭,走出了房門。
過了一會,卻是泡了幾杯茶進來。
張淵兩人謝過。
喝了幾口茶,董振山才開始講起家傳的曆史來。
說起這些事情,董振山忽然變得滔滔不絕起來。
按照董振山所說,豢龍氏其實更應該叫做“奉龍氏”,並不是傳說中的養龍,而更像是真龍的家臣。
在豢龍氏被舜帝封為“豢龍氏”之前,便已經存在了很多年。
舜帝聽聞傳說,又發揮“以人為本”的思維,想當然的把與真龍關係過密的豢龍氏,當成了養龍的。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豢龍氏的生活方式。
他們繼續逐龍而居。
帝舜將他們命名為豢龍氏,又賜姓為董。
此後這一族,倒是一直便以豢龍氏董姓傳承下來。
從上古開始,光是龍巢,便幫真龍修建過四五個。
從最早的西域一直往東,修到了東海之上。
隻不過可惜的是,最近千年以降,卻是再也沒有了龍的蹤跡。
至於雕龍的手藝,也是因為時常能看見真龍,自然而然產生的。
張淵兩人聽完,均是震驚不已。
這些上古傳說,大都似似而非。
可是根據趙宣他們一路走訪調查的情況來看,這些傳說,基本都能跟他們發現的線索一一地對應上!
“董老哥。”張淵放下茶杯,又問道:“那照您這麽說的話,你們家族,應該有什麽特殊的辦法,能跟龍交流吧?不然的話,怎麽跟龍一起生活啊。”
“有辦法啊。”董振山正在話頭上,興奮站起身來,指著木龍胸口的位置:“看見這個沒有?”
張淵和趙宣,同樣站起來,湊到木龍旁邊,看見董振山指著的地方,是一快月牙形的龍鱗。
張淵問道:“這不是逆鱗嗎?”
“小哥懂得不少。”
董振山稱讚一聲,確信了麵前這個胖子,確實是個學曆史的。
“是逆鱗。”董振山點點頭,說道:“觸碰逆鱗,就能和真龍交流。”
張淵詫異地問道:“可是,不是說觸之則怒嗎?”
董振山點頭道:“也不能說不對,如果不是真龍認可的人,它是不會讓你觸碰的。”
說到這裏,董振山又一臉神秘的說道:“而且,逆鱗千年一蛻,脫落下來的逆鱗,同樣有這個效果!”
“還有這種說法?”張淵高興地朝董振山拱拱手:“老哥一番話,讓我漲了不少見識!”
“都是些傳說。”董振山讓張淵恭維得有些不好意思,靦腆的笑笑,說道:“聽聽就好。”
“老哥客氣了。我還有個不情之請。”張淵又朝董振山拱拱手:“老哥能不能給咱們說說,令尊見到龍的情況?”
“這個我也不知道。”董振山無奈地搖搖頭,說道:“我爹一直不肯說,隻是去了一趟s省,迴來以後就隻說是見到真龍了。”
張淵兩人,繼續和董振山聊到中午,又請他去農家樂裏吃了頓飯,算是感謝一下董振山和農家樂老板。
而後兩人才登上了離開華龍島的渡輪。
坐在船上,兩人才討論起早上的事情來。
“怎麽看?”趙宣轉過頭問張淵:“董振山的話,有多少是真的?”
“不知道。”張淵搖搖頭,說道:“隻不過就算是董振山,估計也不知道。”
那些上古傳說,別說是董振山,就算是齊教授和裴老這樣的學術大牛,也不敢說到底是不是真的。
“那能信嗎?”
“姑妄聽之吧。”張淵轉過頭看了趙宣一眼,說道:“更讓我在意的,反而是董振山他爹,二十多年前的那件事。”
趙宣挑挑眉毛,示意張淵繼續。
張淵歎了口氣說道:“太巧了。我爺爺他們剛剛發現一條真龍,董振山他爹,也說遇到一條。”
“可是,查得到嗎?”
二十多年前,數據化可還沒開始呢,要查一個人的動向,可不是那麽容易。
“查不查得到,也得先查再說啊。”
如同張淵所說,當兩人第二天迴到京城的時候,整個異常局都已經動了起來。
趙、張兩位局長的失蹤案,是異常局二十多年來最大的懸案,也是異常局成立以來最重要的懸案。
雖然隻是出現一絲線索,依然讓異常局這架小巧卻能量龐大的機器,全力運轉起來。
“西遊”小組同樣如此,趙宣和林淩,在第二天,便已經出現在了s省的聞縣。
傳說中董父受舜帝冊封,封地在鬷川,也就是現在的聞縣境內。
這是很多曆史文獻都有記載的內容,自然需要實地查看一下。
陳樹鴻還在他們小組接受培訓,這事也不能拉下,自然便交給了不需要幫忙培訓的趙宣和林淩兩人。
林淩,是因為陳樹鴻武器和格鬥方麵都有過硬的技術,不需要她幫忙。
而趙宣……他不繼續接受培訓,就已經是特例了。
說迴正題,兩人在聞縣住下以後,便前往了那個傳說中董父養龍的所在地。
一個叫董澤湖的地方。
現在這地方已經是一個風景區,兩人也沒亮明身份,而是買了門票進入了景區。
“呃……”趙宣哭笑不得地指著麵前跟個魚塘差不多大的湖麵,問道:“就這?”
林淩看起來也有些無奈,搖了搖頭。
“走吧,還是先看看。”趙宣招唿了一聲,便往裏走去。
景區裏還有一座董父廟,說是數千年來一直在這裏,可是一看就知道,這也是現在才修的。
裏麵的雕塑也沒什麽看頭,就是坐著個人,周圍的房梁上雕了幾條龍而已。
幾條龍別說是胸口的逆鱗,連造型,都是普通的龍,跟銀龍的差異,不能說沒有,隻能說完全不一樣。
兩人無奈的從董父廟裏出來,又繞著小小的董澤湖走了一圈,把大大小小的景點全部的逛了一遍。
一無所獲。
倒是趙宣發現,這地方居然是當地年輕人約會的聖地。
年輕人成雙成對的在湖邊漫步,趙宣和林淩兩人在景區裏,絲毫不顯突兀。
甚至還有路過的小年輕,對著趙宣露出了羨慕的表情。
身邊走著個大美女,有人羨慕,再正常不過。
趙宣心裏暗自舒爽,偷偷看了林淩一眼。
發現她神色如常,似乎完全沒有發現這裏的特殊,趙宣無奈的搖搖頭。
大小姐的情商,真的有待提高啊。
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兩人便把整個董澤湖景區逛完了。
不出所料的,並沒有發現任何東西。
出了景區大門,趙宣提議道:“我們去聞縣的博物館看看吧。”
反正也沒有什麽線索,瞎逛唄。
林淩搖頭道:“去市博物館。”
趙宣這才想起來,這姑娘還是個博物館愛好者。
於是笑道:“好。”
於是兩人便又跑到了市博物館。
s省是曆史文化大省,哪怕是一個市博物館,館藏文物不少,同樣也有一些精品。
林淩興致勃勃的在博物館裏緩緩前行,每件藏品都要看看介紹。
遇到感興趣的,還拿出手機拍幾張照片。
上一次,趙宣還處在被人跟蹤的驚慌裏,沒怎麽細看。
而這次無所事事,趙宣這才發現,林淩對博物館和藏品,確實是充滿熱情。
不過趙宣實在是沒想通,一個天天擺弄槍械,對曆史毫無研究的女孩子,為什麽會喜歡這些東西。
於是趙宣開口問道:“你為什麽會喜歡這些東西?”
林淩在一件陶罐麵前,正湊在玻璃麵前讀著卡片上的介紹。
聽見趙宣的話,直起身子看了趙宣一眼,問道:“什麽?”
“呃。”趙宣指指麵前的陶罐,說道:“你為什麽喜歡看文物?上次也是。”
林淩歪著頭想了想,才說道:“不是喜歡。”
趙宣正想開口,又聽見林淩繼續說道:“我隻是想知道,我在保護什麽東西。”
“嗯?”趙宣有些好奇。
林淩難得的說了一句長斷的話:“我隻是在試圖弄清楚,我在保護的國家,是什麽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