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您這是?家父已逝多年,哪有......再認爹的道理!”夏良駿一臉悲憤。
他這麽一把年紀,還要被幼時才見過兩麵的親叔叔,逼著在眾目睽睽之下說出這種大不孝的話!實在悲憤交加。
田朝雨握緊了夏良駿的手心,給予對方力量。
她知相公不願提起從前的事,但夏家過往的細節也未曾瞞過她。
見夏良駿認可了叔父的身份,便立刻迴想起關於這個人的種種。
老頭身形瘦削,一雙眼睛滿是渾濁算計,打量他們的目光猶如在挑揀貨物一般冰冷。
“咳!夏老二,誤會了。”
“是你的二子,該認我做爹!”叔父說完,嘴角掛著得意的笑,似乎很篤定他不會拒絕。
“什麽!”
“不可能!”
在夏良駿為叔父更震驚的話嚇到宕機時,田朝雨已經瞬間領悟了事情的原委,其中還包括叔父一行人的底氣從何而來。
隨即,她展開了超強的氣場,試圖將這群不速之客統統嚇走。
“侄媳,這話可不是你說了算。”
老頭一副婦人莫要摻和的架勢,對著田朝雨就是一個巨大的冷臉。但對方一點不怵,還流露出更誇張的鄙夷。
“在這個家,就是我說了算!”
“放肆!怎麽跟長輩說話的!”老頭提高音量,一副要當眾訓話的模樣,令漸漸圍觀過來的村民摸不著頭腦。
這夏夫人田氏說得也沒錯呀,如今的河陽村,誰家還不是主母說了算?
若是沒有主母或者女兒當家,可是會被人笑話的。
不過,已離村多年的夏叔父也許確實沒跟上風俗。
而河陽村此等慣例也是近一二十年才形成的,誰讓此地生女兒的太少。再往前三十年,本村以夏家為代表的鄉紳地主大族等,都絕對遵從流傳的古製,以夫為天,說一不二。
觀念的相悖,
才有了他們兩人相爭的場麵。
見夏叔父傲慢地打量夏良駿,還打算將矛頭對準幾個孩子,田朝雨率先站了出去,直指痛處。
“怎麽,你那妾生子不行了?還是你不行了?要來搶我兒子?”
此話一出,圍觀群眾傻眼了,從未見過有這般火力的迴懟。
還是夏良駿反應快,支撐住自家娘子的肩膀。
然後身子微微前傾,擋住那些不友善的視線。家中四個大點的孩子都圍在娘親身邊,各自拎著家夥,準備隨時出手。
夏有米護著夏有恬躲在後方,她搞不清狀況,還是先等大人們解決。
即便真鬧到要大打出手,她也不怕。
想來這會兒舅家也已收到消息趕來。
叔父被氣得吹胡子瞪眼,顫抖著手指著田朝雨的鼻子就罵起。
“好一個無知蠢婦,不僅壞我家運道,還教不好子孫!你簡直!”
“你閉嘴!”
夏良駿出聲直接嗆迴去。
此事並非田朝雨不禮貌,而是她已經串起了所有事,明白了夏叔父等人此行的醜陋目的。
不說出來,純粹是給已逝的公婆大伯留麵子。
“嘿!敢這般撒野!”叔公身旁一人,拍著胸脯就想上前活動手腳進行威懾,然後,他被更加高大的夏以鬆擋在前麵。
隻覺得眼前有堵牆,讓他瞧不清對手的方向。
“撲哧——”
人群裏發出了第一個繃不住的嘲笑聲,是最先趕來看熱鬧的魚淩陵三兄弟。
他的動作令夏叔公一行人的氣勢微減。
但能幹出這事,就是擁有非同凡響的厚臉皮。他們很快就沉浸在了自己占理的世界裏,屏蔽外界幹擾。
“幹兒子,給他們瞧瞧。”夏叔公吩咐另一個年輕人,將一個紅色的木製托盤端來,其中擺著一張用紅綢布係著的黃紙。
夏以鬆的神情一凜,握拳的手不住抖。
他是除了娘親以外,全家唯一從爹那知曉往事的人。
眼神不自覺瞟向夏以柏,有些害怕這個一起比拚成長的二弟,真要被人領迴去叫爹。
那樣,
他的人生隻怕失去衝勁。
“賢侄,這是你父親按下手印的契書。”
“你可認得?”
夏良駿一動不動,眼神與夏叔父對上,十分堅毅。
“我從未聽聞此事,對叔公的印象也僅僅停留在罷官那年,您與我們家撇清幹係的模樣。”
夏良駿的話讓在場不少人都聽了進去。
他也不是個蠢人,隻要將思路理順,便能很快找到解法。
趁叔公發愣間隙,他又加碼道:“那年,我就認定不再有這門親戚。”
“我何時不認你們!”
“您自己傳揚的話,需不需要幫您迴憶一番?”
夏叔公顯然不想就從前的話題聊下去,而是敲了敲木盤的邊緣道:
“哼!不認我,那你父親的契書,也不認了?”
說著,他還舉起了黃紙,在眾人麵前掃過。
生怕有人看不明白,還讓他幹兒子念出聲。
契書上寫了,夏良駿的父親,自願將自己一個兒子過繼給親弟弟,若是兒子不足三個,便過繼孫子。
上頭還有夏良駿爹娘和他們兄弟倆的手印。
“此事,早已了結在兄長那。”
原來,
夏良駿還有個哥哥。
眼前的夏叔父是自己父親的弟弟,也是祖父祖母最偏愛的小兒子。
可惜他的子嗣艱難。
便將主意打到了自家哥哥的身上,在母親的逼迫下,夏良駿父親同意過繼一個孩子給弟弟。
但約定了自己得有三個兒子才行。
結果,他最後一胎是個女兒,也就是夏良駿的妹妹。
不僅沒能實現叔父的過繼夢,還早早夭折。
於是,這番重任到了夏良駿兄弟的後代上。
有擔當的大哥主動頂了這事,在有第一個兒子之時,便想過繼給叔父。
此時,所有人都口頭約定好這孩子就是了結契書的。
再有不舍,大嫂也支持大哥的孝心。
他們不想讓自家父親夾在其中為難。
誰料,
叔父一定要將孩子養至七歲再抱走。
大哥的父子情越來越深,他後悔憂慮傷心,大嫂也因為操心兒子遲遲懷不上二胎。
一次意外讓三人赴黃泉。
那會,
叔父想上門讓夏良駿承擔過繼一事,彼時夏以鬆出生了。
但,忽然有個小妾懷上,大夫說是個兒子。
正巧夏良駿被貶斥迴鄉,為了不沾上他們家的賠款一事,夏叔父也就離得遠遠的,生怕晦氣轉移到自身。
此次重新攀關係,
指定那妾生子出了問題。
他這麽一把年紀,還要被幼時才見過兩麵的親叔叔,逼著在眾目睽睽之下說出這種大不孝的話!實在悲憤交加。
田朝雨握緊了夏良駿的手心,給予對方力量。
她知相公不願提起從前的事,但夏家過往的細節也未曾瞞過她。
見夏良駿認可了叔父的身份,便立刻迴想起關於這個人的種種。
老頭身形瘦削,一雙眼睛滿是渾濁算計,打量他們的目光猶如在挑揀貨物一般冰冷。
“咳!夏老二,誤會了。”
“是你的二子,該認我做爹!”叔父說完,嘴角掛著得意的笑,似乎很篤定他不會拒絕。
“什麽!”
“不可能!”
在夏良駿為叔父更震驚的話嚇到宕機時,田朝雨已經瞬間領悟了事情的原委,其中還包括叔父一行人的底氣從何而來。
隨即,她展開了超強的氣場,試圖將這群不速之客統統嚇走。
“侄媳,這話可不是你說了算。”
老頭一副婦人莫要摻和的架勢,對著田朝雨就是一個巨大的冷臉。但對方一點不怵,還流露出更誇張的鄙夷。
“在這個家,就是我說了算!”
“放肆!怎麽跟長輩說話的!”老頭提高音量,一副要當眾訓話的模樣,令漸漸圍觀過來的村民摸不著頭腦。
這夏夫人田氏說得也沒錯呀,如今的河陽村,誰家還不是主母說了算?
若是沒有主母或者女兒當家,可是會被人笑話的。
不過,已離村多年的夏叔父也許確實沒跟上風俗。
而河陽村此等慣例也是近一二十年才形成的,誰讓此地生女兒的太少。再往前三十年,本村以夏家為代表的鄉紳地主大族等,都絕對遵從流傳的古製,以夫為天,說一不二。
觀念的相悖,
才有了他們兩人相爭的場麵。
見夏叔父傲慢地打量夏良駿,還打算將矛頭對準幾個孩子,田朝雨率先站了出去,直指痛處。
“怎麽,你那妾生子不行了?還是你不行了?要來搶我兒子?”
此話一出,圍觀群眾傻眼了,從未見過有這般火力的迴懟。
還是夏良駿反應快,支撐住自家娘子的肩膀。
然後身子微微前傾,擋住那些不友善的視線。家中四個大點的孩子都圍在娘親身邊,各自拎著家夥,準備隨時出手。
夏有米護著夏有恬躲在後方,她搞不清狀況,還是先等大人們解決。
即便真鬧到要大打出手,她也不怕。
想來這會兒舅家也已收到消息趕來。
叔父被氣得吹胡子瞪眼,顫抖著手指著田朝雨的鼻子就罵起。
“好一個無知蠢婦,不僅壞我家運道,還教不好子孫!你簡直!”
“你閉嘴!”
夏良駿出聲直接嗆迴去。
此事並非田朝雨不禮貌,而是她已經串起了所有事,明白了夏叔父等人此行的醜陋目的。
不說出來,純粹是給已逝的公婆大伯留麵子。
“嘿!敢這般撒野!”叔公身旁一人,拍著胸脯就想上前活動手腳進行威懾,然後,他被更加高大的夏以鬆擋在前麵。
隻覺得眼前有堵牆,讓他瞧不清對手的方向。
“撲哧——”
人群裏發出了第一個繃不住的嘲笑聲,是最先趕來看熱鬧的魚淩陵三兄弟。
他的動作令夏叔公一行人的氣勢微減。
但能幹出這事,就是擁有非同凡響的厚臉皮。他們很快就沉浸在了自己占理的世界裏,屏蔽外界幹擾。
“幹兒子,給他們瞧瞧。”夏叔公吩咐另一個年輕人,將一個紅色的木製托盤端來,其中擺著一張用紅綢布係著的黃紙。
夏以鬆的神情一凜,握拳的手不住抖。
他是除了娘親以外,全家唯一從爹那知曉往事的人。
眼神不自覺瞟向夏以柏,有些害怕這個一起比拚成長的二弟,真要被人領迴去叫爹。
那樣,
他的人生隻怕失去衝勁。
“賢侄,這是你父親按下手印的契書。”
“你可認得?”
夏良駿一動不動,眼神與夏叔父對上,十分堅毅。
“我從未聽聞此事,對叔公的印象也僅僅停留在罷官那年,您與我們家撇清幹係的模樣。”
夏良駿的話讓在場不少人都聽了進去。
他也不是個蠢人,隻要將思路理順,便能很快找到解法。
趁叔公發愣間隙,他又加碼道:“那年,我就認定不再有這門親戚。”
“我何時不認你們!”
“您自己傳揚的話,需不需要幫您迴憶一番?”
夏叔公顯然不想就從前的話題聊下去,而是敲了敲木盤的邊緣道:
“哼!不認我,那你父親的契書,也不認了?”
說著,他還舉起了黃紙,在眾人麵前掃過。
生怕有人看不明白,還讓他幹兒子念出聲。
契書上寫了,夏良駿的父親,自願將自己一個兒子過繼給親弟弟,若是兒子不足三個,便過繼孫子。
上頭還有夏良駿爹娘和他們兄弟倆的手印。
“此事,早已了結在兄長那。”
原來,
夏良駿還有個哥哥。
眼前的夏叔父是自己父親的弟弟,也是祖父祖母最偏愛的小兒子。
可惜他的子嗣艱難。
便將主意打到了自家哥哥的身上,在母親的逼迫下,夏良駿父親同意過繼一個孩子給弟弟。
但約定了自己得有三個兒子才行。
結果,他最後一胎是個女兒,也就是夏良駿的妹妹。
不僅沒能實現叔父的過繼夢,還早早夭折。
於是,這番重任到了夏良駿兄弟的後代上。
有擔當的大哥主動頂了這事,在有第一個兒子之時,便想過繼給叔父。
此時,所有人都口頭約定好這孩子就是了結契書的。
再有不舍,大嫂也支持大哥的孝心。
他們不想讓自家父親夾在其中為難。
誰料,
叔父一定要將孩子養至七歲再抱走。
大哥的父子情越來越深,他後悔憂慮傷心,大嫂也因為操心兒子遲遲懷不上二胎。
一次意外讓三人赴黃泉。
那會,
叔父想上門讓夏良駿承擔過繼一事,彼時夏以鬆出生了。
但,忽然有個小妾懷上,大夫說是個兒子。
正巧夏良駿被貶斥迴鄉,為了不沾上他們家的賠款一事,夏叔父也就離得遠遠的,生怕晦氣轉移到自身。
此次重新攀關係,
指定那妾生子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