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李俊,肅立在霞光之下,身後的灰色戰袍迎風飛舞,英姿煥發,一雙漆黑的眸子,閃爍著炙熱如火的光芒。


    當劉備見到李俊之時,神色微微愕然,


    這李俊,果然意氣風發,氣質淩人,而且,這英俊的相貌,怎麽會和昨日的天神李傑如此之像?若非站在眼前,還真以為是天神李傑在此。


    “好!李俊,你雖被朕剛剛擢升白毦軍領軍,但是軍中將士麵對你如此高升,難免會心生不服之心,你若能率領三千白毦軍騎兵擊敗吳軍,就能證明你的能力,讓將士們心服口服。”劉備收起思緒之後,又恢複往常那般深沉肅然。


    “請陛下寬心,若是末將沒能擊退吳軍,末將不僅辭去領軍之位,更願受罰。”李俊麵色坦然,眼眸無任何的退縮。


    “很好!去吧!讓朕看看你真正的實力,也讓那些狡猾多端的吳狗看看,我大漢的軍威如何戰無不勝。”劉備沉聲說道。


    “末將定不負陛下所望!”李俊向劉備抱拳,高聲振唿,提槍翻身上馬,往東側飛奔而去。


    馬良眉頭緊皺,對劉備說道,“陛下,眼下夷陵城下,被陸遜暗藏火油,遇火已經成了一片火海,燒死我軍三千精銳,此火兇猛厲害,一時半會也滅不了,我軍練日與吳軍交戰不斷,三軍將士人困馬乏,兵疲倦師,以我之見,不如就此退兵,退至夷陵道穀口險要之處,休整之後,再行攻伐東吳!”


    劉備眼眸看著夷陵城下的滿天火海,思索片刻,無奈歎息一聲,“就依季常所見,退兵吧!”


    馬良眼眸露出欣喜,向劉備躬身一拜,“陛下英明!”


    蜀軍得到了劉備的旨意,開始轉身逐步往後退兵。


    夷陵城的陸遜等東吳將領見到蜀軍退兵,凝重之色,瞬間消散,韓當更是長長舒口氣,“大都督,蜀軍終於退兵了。”


    “今日劉備氣勢洶洶來攻城,威風八麵,豈料我們大都督神機妙算,在夷陵城下早就為他們準備了一場大火,就等劉備自尋死路了,可惜劉備命大,若是劉備親自攻城,麵對城下熊熊怒火,劉備可還有活命的機會。”大將潘璋對於陸遜,敬佩不已,陸遜雖一介儒生,卻謀略超神,用計多變,實乃天下少有的柱國儒將。


    “沒錯,大都督早就預料蜀軍攻城不利,必會退兵,在劉備攻城之前,在夷陵道之中,埋伏一支重兵,就等劉備上門送死呢。”諸葛瑾捋捋下卾長須,陰笑說著。


    “哦?”眾東吳將領無不歎服。“大都督用兵變化莫測,精於謀算,真乃神人也!”


    陸遜在眾東吳將領敬仰的目光之中,一直沉默不語,依舊是那深沉冷霜。


    眾人雖感到疑惑,卻不敢出言詢問,隻得安靜的站在城牆上,看著城外蜀軍浩浩蕩蕩的離開。


    唯有謀士諸葛瑾,心思如發,知道陸遜在想什麽,


    陸遜定然是為今日沒有發生像昨日一樣,天神下凡,幫助劉備。


    雖然陸遜計策詭秘,但是若遇到天神幹涉,他的所有謀劃都會功虧一簣。


    “傳我軍令,待蜀軍退去之後,出城滅火!”沉默許久的陸遜,終於開口了。


    “大都督,為何?若是蜀軍假意退兵,再次調轉軍隊,攻打過來又該如何?”諸葛瑾麵露擔憂。


    “眼下天色已晚,夜色攻城,此乃兵家大忌,他劉備雖然兵法平庸,卻並非庸人,不會用全軍的生死冒險。”陸遜冷聲一笑。


    “大都督說的是!”諸葛瑾等眾文武將領不由得的點頭。


    “那麽…大都督,方才蜀軍東側的我軍騎兵是怎麽迴事?”韓當指著城外說道,


    “那不過是調虎離山之計,此計目的不過是吸引蜀軍白毦軍而已,沒了白毦軍護衛,退兵夷陵道的劉備,若遇到我軍精心準備的伏擊,豈不是死路一條?”陸遜說完,俊秀的麵容泛起一抹陰沉無比的笑容。


    韓當聞言,倒吸一口涼氣,也不知道是為劉備命運捏一把汗,還是為陸遜超乎常人的奇謀所驚顫。


    不過,從韓當看向陸遜的異樣眸光之中可以看出,裏麵有一種懼怕。


    ……


    夷陵城外,


    喊殺震天,戰馬奔騰。


    李俊率領三千白毦軍騎兵,向著三千東吳騎兵殺了過去。


    為首的是東吳中郎將孫桓,當他見到白毦軍之中的李俊,瞬間被此人吸引眼眸。


    此人年紀輕輕,就在自己的陣地之中,來迴穿插,所向披靡,倒在他手中銀槍之下的士兵,不計其數。


    孫桓大驚,沒有想到,蜀漢地小人寡,人才緊缺,居然會出現李俊這樣勇猛殺敵的猛將。


    “哪來的蜀軍小將,我孫桓槍下,不殺無名鼠輩!”孫桓手提一柄長槍,向著李俊縱馬而來,高聲喊道。


    李俊正殺的起勁,聽到不遠處傳來東吳軍中有人罵自己無名鼠輩,一向自尊心強的李俊,頓時火了,


    循聲望去,


    隻見東吳軍中,一個年輕將領,頭戴帽巾,身穿一件暗色盔甲,手持一柄黑色長槍,正怒氣衝衝的向著自己殺奔而來,


    “來的好!”李俊眼眸閃過一抹亮光,一槍刺死一名東吳騎兵之後,調轉戰馬,風馳電掣,提槍迎了過去。


    二人都是速度飛快,


    旋即,


    二人就已經照麵,沒有任何的猶豫,二人的兵器已經向著對方的要害處毫不留情的刺了過去。


    李俊反應飛快,似乎早就有預判,在孫桓持槍刺過來那一刻,就側身一閃,躲過了對方來勢洶洶的一槍。


    雖然躲閃,手中的銀色紅纓長槍,卻沒有因此改變方向,槍法力度威勢依舊迅猛剛勁,槍勢衝天。


    仿佛一條濤海銀龍,翻江倒海,威力騰騰不絕,直取孫桓的心口之處。


    孫桓臉色大變,想要收迴長槍格擋防護,已經不及,


    情急之下,


    隻得借助馬身力量,縱身越起,躲過了李俊的一擊。


    雖然如此,卻也漏洞百出,若是李俊不收槍,而是步步緊逼,提槍再刺,孫桓必會再次性命堪憂。


    保險起見,孫桓的長槍往李俊的麵門重重砸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箱子,從拯救劉備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傾曉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傾曉月並收藏三國箱子,從拯救劉備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