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辛茹,辛茹辛茹,含辛茹苦,我一點都不喜歡這個名字。
從小到大,父母經常在我耳邊念叨。
“我十月懷胎含辛茹苦把你生下來,以後你可要好好孝順我們知道嗎!”
“我們生你養你不容易,你要知道感恩……”
“為什麽給你取這個名字,就是要你牢記我們的不容易……”
這些話深深的紮在了我的腦海裏,我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孝順父母,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我原以為她們也是愛我的,直到後來生了個妹妹。
“我要的是兒子,怎麽又是女孩,扔了扔了,有一個丫頭片子就夠了,家裏養活不了這麽多孩子。”
“有兒子才會有後,生不出兒子要被人罵絕戶頭的,生的女兒以後嫁了人就是別家的……”
那時我還小,不知道他們把妹妹扔了還是送人了,之後就再也沒見過那個孩子。
後來,她們如願以償的生下了兒子,父母把對我為數不多的愛全都給了弟弟。
“這是你弟弟,你要對他好點知道嗎,以後你嫁出去了,他就是你的靠山,你不對他好對誰好……”
家裏農活弟弟幾乎都沒有幹過,洗碗、打水、下地鋤草、買東西等等這些事幾乎都是我在做。
我每次抗議,母親就說,你弟弟還小,你就不能讓讓他嗎!
我有一個好老師,她教導我要好好學習,如果想走出大山,唯有靠知識改變命運。
所以我努力認真學習,次次是班裏的第一名。
鄰居見了父母就誇她們生了個好女兒,怎麽把孩子教的這麽好。
這是我唯一拿得出手的,我發誓,我要好好學習考上一所好大學,掙好多好多錢給她們。
這樣父母是不是就會多看我一眼,是不是就會認為生女兒不比生兒子差。
小學、初中我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可是到高中的時候,我不再是第一名,這種落差感讓我有些沮喪,甚至產生自我懷疑。
這是我第一次進到城裏,看到大城市的繁華,這種視覺上的衝擊給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
這裏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尖子生們,她們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言行舉止落落大方、彬彬有禮,每個人看上去都是那麽白淨整潔。
而我,卻感到自己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看看我自己,剛從農村出來,又黑又瘦又土,甚至連普通話都說得不太標準。
這種強烈的對比讓我深感自卑和無力。
這裏對別人來說可能隻是一個普通的校園,但對我而言卻是需要用十幾年時間才能到達的地方。
不管我如何努力,始終都進不了前十名,後來,我考上了二本。
就在我猶豫著要不要複習一年,來年再考個好學校。
父母那邊得知我沒有考上一本,就沒同意我繼續上學了,不論我如何求她們都不同意。
後來,我申請了助學貸款,平常在大學食堂勤工儉學,節假日在外兼職,自己供自己讀書。
就在我滿懷信心地以為翻過了這座大山之後,前方將是一片平坦開闊、暢通無阻的道路時,現實卻給了我一個沉重的打擊。
我四處尋找工作,但結果卻令我大失所望——工作並不好找!
如今,大學生遍地都是,競爭異常激烈。
這使得許多企業對招聘要求越發嚴格,而我們這些剛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們往往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
既無法滿足高端職位的需求,又不願屈就於低端崗位。
就在這時,我聽到同學說還有上岸這一說法,可能她也不看好我,不認為我有這個能力。
然而這次我是幸運的,經過努力我成功上岸了。
分配的地方離家鄉很遠很遠,遠在邊界,那些有背景,有人脈的都留在了本地。
我懷著激動的心踏上征途,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
然而,當我真正麵對現實時,卻被重重地打擊到了。
原本以為會有一帆風順的道路,但實際上卻是布滿荊棘和坎坷。
大家都是同事,我的工作量永遠比旁人多,有時會工作到半夜一兩點。
這並不是因為我效率低下或能力不足,而是因為我無法拒絕那些被轉手交給我的任務。
每次上司派給她的工作,她都會毫不猶豫地丟給我,而我卻沒有勇氣說“不”。
來到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感到自己處於劣勢。
這裏的同事們似乎都有著深厚的背景、廣泛的關係和強大的人脈,而我隻是一個孤身一人的外來者。
他們可以輕鬆地完成工作,享受悠閑的時光,但我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來應對繁重的工作壓力。
每天看著大家上班輕輕鬆鬆,而我卻要默默地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和任務,心中充滿了無奈和委屈。
原來,努力在背景麵前就是個笑話!
這種不公平的待遇讓我感到沮喪和失望,也讓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份工作。
曾經的信心和熱情漸漸被磨滅,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疲憊和迷茫。
是的,我辭職了!
繼續尋找著工作!
從小到大,父母經常在我耳邊念叨。
“我十月懷胎含辛茹苦把你生下來,以後你可要好好孝順我們知道嗎!”
“我們生你養你不容易,你要知道感恩……”
“為什麽給你取這個名字,就是要你牢記我們的不容易……”
這些話深深的紮在了我的腦海裏,我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孝順父母,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我原以為她們也是愛我的,直到後來生了個妹妹。
“我要的是兒子,怎麽又是女孩,扔了扔了,有一個丫頭片子就夠了,家裏養活不了這麽多孩子。”
“有兒子才會有後,生不出兒子要被人罵絕戶頭的,生的女兒以後嫁了人就是別家的……”
那時我還小,不知道他們把妹妹扔了還是送人了,之後就再也沒見過那個孩子。
後來,她們如願以償的生下了兒子,父母把對我為數不多的愛全都給了弟弟。
“這是你弟弟,你要對他好點知道嗎,以後你嫁出去了,他就是你的靠山,你不對他好對誰好……”
家裏農活弟弟幾乎都沒有幹過,洗碗、打水、下地鋤草、買東西等等這些事幾乎都是我在做。
我每次抗議,母親就說,你弟弟還小,你就不能讓讓他嗎!
我有一個好老師,她教導我要好好學習,如果想走出大山,唯有靠知識改變命運。
所以我努力認真學習,次次是班裏的第一名。
鄰居見了父母就誇她們生了個好女兒,怎麽把孩子教的這麽好。
這是我唯一拿得出手的,我發誓,我要好好學習考上一所好大學,掙好多好多錢給她們。
這樣父母是不是就會多看我一眼,是不是就會認為生女兒不比生兒子差。
小學、初中我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可是到高中的時候,我不再是第一名,這種落差感讓我有些沮喪,甚至產生自我懷疑。
這是我第一次進到城裏,看到大城市的繁華,這種視覺上的衝擊給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
這裏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尖子生們,她們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言行舉止落落大方、彬彬有禮,每個人看上去都是那麽白淨整潔。
而我,卻感到自己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看看我自己,剛從農村出來,又黑又瘦又土,甚至連普通話都說得不太標準。
這種強烈的對比讓我深感自卑和無力。
這裏對別人來說可能隻是一個普通的校園,但對我而言卻是需要用十幾年時間才能到達的地方。
不管我如何努力,始終都進不了前十名,後來,我考上了二本。
就在我猶豫著要不要複習一年,來年再考個好學校。
父母那邊得知我沒有考上一本,就沒同意我繼續上學了,不論我如何求她們都不同意。
後來,我申請了助學貸款,平常在大學食堂勤工儉學,節假日在外兼職,自己供自己讀書。
就在我滿懷信心地以為翻過了這座大山之後,前方將是一片平坦開闊、暢通無阻的道路時,現實卻給了我一個沉重的打擊。
我四處尋找工作,但結果卻令我大失所望——工作並不好找!
如今,大學生遍地都是,競爭異常激烈。
這使得許多企業對招聘要求越發嚴格,而我們這些剛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們往往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
既無法滿足高端職位的需求,又不願屈就於低端崗位。
就在這時,我聽到同學說還有上岸這一說法,可能她也不看好我,不認為我有這個能力。
然而這次我是幸運的,經過努力我成功上岸了。
分配的地方離家鄉很遠很遠,遠在邊界,那些有背景,有人脈的都留在了本地。
我懷著激動的心踏上征途,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
然而,當我真正麵對現實時,卻被重重地打擊到了。
原本以為會有一帆風順的道路,但實際上卻是布滿荊棘和坎坷。
大家都是同事,我的工作量永遠比旁人多,有時會工作到半夜一兩點。
這並不是因為我效率低下或能力不足,而是因為我無法拒絕那些被轉手交給我的任務。
每次上司派給她的工作,她都會毫不猶豫地丟給我,而我卻沒有勇氣說“不”。
來到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感到自己處於劣勢。
這裏的同事們似乎都有著深厚的背景、廣泛的關係和強大的人脈,而我隻是一個孤身一人的外來者。
他們可以輕鬆地完成工作,享受悠閑的時光,但我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來應對繁重的工作壓力。
每天看著大家上班輕輕鬆鬆,而我卻要默默地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和任務,心中充滿了無奈和委屈。
原來,努力在背景麵前就是個笑話!
這種不公平的待遇讓我感到沮喪和失望,也讓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份工作。
曾經的信心和熱情漸漸被磨滅,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疲憊和迷茫。
是的,我辭職了!
繼續尋找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