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前來,我是為了勸國公,站在我這一邊。”敘舊的閑談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有些不耐的曹櫻直接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我許家世世代代都是站在曹家這一邊,殿下說笑了。”國公微眯的眼睛中精光更盛,仿佛若有所思,悠然的抿了口茶,他又接著說道“如果殿下是想與其兩位王子爭權,那就恕老朽難以從命了,我們許家,在王位的歸屬問題上,從來都是獨善其身。”
“難道國公現在還以為,我會迴到洛陽的王宮。”
許國公的目光落在那個小木盒上,低首道“就算是長大了,終究也還是要歸家的。”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那個木盒,看到裏麵那一枚小巧的印章,曹家王室的蒼龍印,世間獨留三份,魏王、大王子手裏各握著一枚,還有一枚卻是曹櫻帶著。
縱使你鬧到這個地步,曹家的印章也還在你手裏,那你有什麽理由不迴家呢?許國公就是這個意思。
“或許你說的對。”曹櫻淡然一笑“洛陽我是一定要迴的……不過,絕對不是用你想的那種方式。”
“那殿下想怎麽迴去?”
戲台上一出大戲落幕,大紅的幕布拉上,一場戲結束,另一場戲才會開始。
“率千軍萬馬,殺進洛陽王宮。”曹櫻眉宇微張,說的自然隨意“洛陽的那張椅子隻坐得下一個人。”
仿佛一切都理所當然。
“既然你要和魏王為敵,那我身為魏臣,又有什麽理由站在你這邊呢?”他說這話的時候,甚至都沒稱曹櫻為殿下。
“如果沒有你的支持,我進軍洛陽的計劃會難很多。”曹櫻話說的簡單,卻有些耐人尋味,沒有許家的支持,隻是難很多,並不是不可能。
許國公在心中想,過了這麽多年,白癡還是白癡,一點都沒變,想起自己以前那些逗小孩的話,不禁老臉一紅,訕訕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我看來,魏王是獅子,而你……聽說現在是什麽黃巾軍的將軍,但在我看來,那隻是不入流的老鼠罷了。”
曹櫻受此嘲諷,不怒反喜“原來國公是對我沒信心,怕我敵不過曹觀海,那這就好辦了。”
麵色微變,許國公沒有接這句話,如果他說是,那就表明了謀逆之心,曹櫻接著說了下去“曹觀海的性子,國公你應該是最清楚的,所以你才會讓許家上上下下,對曹家人都是卑躬屈膝,像條狗一樣。”
話說的很重,就連一旁站著的許海都忍不住直皺眉頭。
“你怕,怕自己步了宋、徐兩家的後塵,可就算當一條病狗,曹觀海容不下許家的跡象也是越來越明顯,那麽你又該如何自處呢?”
曹櫻直視著那張蒼老的臉,有些悲憫又有些不屑。
“若是真到了那個時候,拔掉自己的爪牙不就好了。”許國公看起來真的很老了,所以他和所有的老人一樣,說話做事就像一麵石雕,沒有什麽能是使他動容。
眉毛一挑,曹櫻道“真的這樣的話,你甘心嗎?”
許國公端起茶盞,茶水麵上泛起陣陣的漣漪,這一問,戳到了他的心尖,甘心嗎?這叫他如何能甘心?許家世代為曹臣,曹家的江山染著他們的血,該有的榮光未加諸於身,反而要拔掉自己的爪牙才能活下去。
“無論怎麽說,性命都是最重要的,再說了,魏王殿下說不定會念著我們許家的功。
話語中有著些自欺欺人的味道。
曹櫻卻是突然笑了,笑自己對麵坐的人,死到臨頭還捏著稻草,希望能救命“國公你以為我為什麽要怎這麽大費周章的見你?”
她的笑聲很動聽,但在這種情境下,卻顯得格外刺耳。國公沒有迴答,她也沒想過要聽到迴答。
“你已經無路可走了,而我是你唯一的活路。”
話說的斬釘截鐵,一直生長在帝王家,曹櫻身上自然有一股上位者的威勢,現在自然而然的顯露出來,仿佛不容置疑。
“你懷疑我的實力,沒關係,我準備了一場好戲,你就好好看著,馬上我會證明給你看,我到底有沒有勝過曹觀海的資本。到時候,我要的是你全心全意的臣服。”說著曹櫻便站起身來“兩天內,我要你的答複,許家到底是選擇臣服還是滅亡。”
話音一落,曹櫻便準備離開,許國公說了句“且慢。”
指著桌上的小木盒,他提醒道“殿下的東西忘了。”、
不自覺中,他對曹櫻的稱唿又變迴了殿下。
曹櫻頭也不迴的說道“先放你那,還有你孫子的命,就當我賞你的一個小禮物。”
許海聽的不明所以,國公卻是開口道“快,派人去查看一下,廬水是不是有什麽變故。”
……
廬水城下,城門大開,黃巾軍敢來挑釁,就叫它有來無迴。
曹勇駕馬出城,身後跟著數萬清剿大軍,騎兵在前,步兵在後,弓箭手立於城牆,大軍井然有序,就像是巨大的浪潮,狂湧過去,撲向黃巾軍。
戰馬嘶嚎,葉玄卻是將隊伍往後拉了百步,曹勇抬頭望想四周,一馬平川的地形,壓根不用擔心有埋伏。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他想做的就是耗魏軍的氣力,奈何黃徐聯軍,實在是不比魏軍訓練有素,在拉下去隊形肯定會散。
另一邊的曹勇也看穿了這小伎倆,一揚馬鞭,吼道“全軍衝鋒。”
這一舉動,將葉玄的小聰明克得死死的,將氣勢全用在一次衝鋒上,直接就是一決生死,要是你退,那從一開始就輸了。
葉玄駕馬在前,身先士卒,吼道“全軍衝鋒。”
緊隨其後的,還有張蘭君,她一身黑色的喪服,一些黃巾軍的老弟兄,不禁憶起先一步而去的張角。
一路黃巾軍自隊伍中衝出來,他們是當年張角的老部下,對統領最為忠心。一杆祭旗自他們當中豎起,粗獷的漢子帶頭吼道“以魏軍的血,祭奠張統領的英魂。”
一騎絕塵,張蘭君搶了他的風頭,帶頭衝鋒。葉玄由著這一批人發泄心中的恨意,哀兵必勝,如今的黃巾軍,氣勢已然達到了頂峰。
“我許家世世代代都是站在曹家這一邊,殿下說笑了。”國公微眯的眼睛中精光更盛,仿佛若有所思,悠然的抿了口茶,他又接著說道“如果殿下是想與其兩位王子爭權,那就恕老朽難以從命了,我們許家,在王位的歸屬問題上,從來都是獨善其身。”
“難道國公現在還以為,我會迴到洛陽的王宮。”
許國公的目光落在那個小木盒上,低首道“就算是長大了,終究也還是要歸家的。”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那個木盒,看到裏麵那一枚小巧的印章,曹家王室的蒼龍印,世間獨留三份,魏王、大王子手裏各握著一枚,還有一枚卻是曹櫻帶著。
縱使你鬧到這個地步,曹家的印章也還在你手裏,那你有什麽理由不迴家呢?許國公就是這個意思。
“或許你說的對。”曹櫻淡然一笑“洛陽我是一定要迴的……不過,絕對不是用你想的那種方式。”
“那殿下想怎麽迴去?”
戲台上一出大戲落幕,大紅的幕布拉上,一場戲結束,另一場戲才會開始。
“率千軍萬馬,殺進洛陽王宮。”曹櫻眉宇微張,說的自然隨意“洛陽的那張椅子隻坐得下一個人。”
仿佛一切都理所當然。
“既然你要和魏王為敵,那我身為魏臣,又有什麽理由站在你這邊呢?”他說這話的時候,甚至都沒稱曹櫻為殿下。
“如果沒有你的支持,我進軍洛陽的計劃會難很多。”曹櫻話說的簡單,卻有些耐人尋味,沒有許家的支持,隻是難很多,並不是不可能。
許國公在心中想,過了這麽多年,白癡還是白癡,一點都沒變,想起自己以前那些逗小孩的話,不禁老臉一紅,訕訕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我看來,魏王是獅子,而你……聽說現在是什麽黃巾軍的將軍,但在我看來,那隻是不入流的老鼠罷了。”
曹櫻受此嘲諷,不怒反喜“原來國公是對我沒信心,怕我敵不過曹觀海,那這就好辦了。”
麵色微變,許國公沒有接這句話,如果他說是,那就表明了謀逆之心,曹櫻接著說了下去“曹觀海的性子,國公你應該是最清楚的,所以你才會讓許家上上下下,對曹家人都是卑躬屈膝,像條狗一樣。”
話說的很重,就連一旁站著的許海都忍不住直皺眉頭。
“你怕,怕自己步了宋、徐兩家的後塵,可就算當一條病狗,曹觀海容不下許家的跡象也是越來越明顯,那麽你又該如何自處呢?”
曹櫻直視著那張蒼老的臉,有些悲憫又有些不屑。
“若是真到了那個時候,拔掉自己的爪牙不就好了。”許國公看起來真的很老了,所以他和所有的老人一樣,說話做事就像一麵石雕,沒有什麽能是使他動容。
眉毛一挑,曹櫻道“真的這樣的話,你甘心嗎?”
許國公端起茶盞,茶水麵上泛起陣陣的漣漪,這一問,戳到了他的心尖,甘心嗎?這叫他如何能甘心?許家世代為曹臣,曹家的江山染著他們的血,該有的榮光未加諸於身,反而要拔掉自己的爪牙才能活下去。
“無論怎麽說,性命都是最重要的,再說了,魏王殿下說不定會念著我們許家的功。
話語中有著些自欺欺人的味道。
曹櫻卻是突然笑了,笑自己對麵坐的人,死到臨頭還捏著稻草,希望能救命“國公你以為我為什麽要怎這麽大費周章的見你?”
她的笑聲很動聽,但在這種情境下,卻顯得格外刺耳。國公沒有迴答,她也沒想過要聽到迴答。
“你已經無路可走了,而我是你唯一的活路。”
話說的斬釘截鐵,一直生長在帝王家,曹櫻身上自然有一股上位者的威勢,現在自然而然的顯露出來,仿佛不容置疑。
“你懷疑我的實力,沒關係,我準備了一場好戲,你就好好看著,馬上我會證明給你看,我到底有沒有勝過曹觀海的資本。到時候,我要的是你全心全意的臣服。”說著曹櫻便站起身來“兩天內,我要你的答複,許家到底是選擇臣服還是滅亡。”
話音一落,曹櫻便準備離開,許國公說了句“且慢。”
指著桌上的小木盒,他提醒道“殿下的東西忘了。”、
不自覺中,他對曹櫻的稱唿又變迴了殿下。
曹櫻頭也不迴的說道“先放你那,還有你孫子的命,就當我賞你的一個小禮物。”
許海聽的不明所以,國公卻是開口道“快,派人去查看一下,廬水是不是有什麽變故。”
……
廬水城下,城門大開,黃巾軍敢來挑釁,就叫它有來無迴。
曹勇駕馬出城,身後跟著數萬清剿大軍,騎兵在前,步兵在後,弓箭手立於城牆,大軍井然有序,就像是巨大的浪潮,狂湧過去,撲向黃巾軍。
戰馬嘶嚎,葉玄卻是將隊伍往後拉了百步,曹勇抬頭望想四周,一馬平川的地形,壓根不用擔心有埋伏。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他想做的就是耗魏軍的氣力,奈何黃徐聯軍,實在是不比魏軍訓練有素,在拉下去隊形肯定會散。
另一邊的曹勇也看穿了這小伎倆,一揚馬鞭,吼道“全軍衝鋒。”
這一舉動,將葉玄的小聰明克得死死的,將氣勢全用在一次衝鋒上,直接就是一決生死,要是你退,那從一開始就輸了。
葉玄駕馬在前,身先士卒,吼道“全軍衝鋒。”
緊隨其後的,還有張蘭君,她一身黑色的喪服,一些黃巾軍的老弟兄,不禁憶起先一步而去的張角。
一路黃巾軍自隊伍中衝出來,他們是當年張角的老部下,對統領最為忠心。一杆祭旗自他們當中豎起,粗獷的漢子帶頭吼道“以魏軍的血,祭奠張統領的英魂。”
一騎絕塵,張蘭君搶了他的風頭,帶頭衝鋒。葉玄由著這一批人發泄心中的恨意,哀兵必勝,如今的黃巾軍,氣勢已然達到了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