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賽馬劃水退役九成新(1)
有邏輯宿主,不靠金手指 作者:鹹鹹閑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樂子係統一等到餘賢便好奇發問:“大佬大佬,您既然在古代位麵待過,那上個世界為何不多出一些鑒寶方麵的書籍,直接當文物大師哩!”
餘賢摸摸鼻子迴應:“嘿嘿,那些專家過度解讀起來,真人來了都懵逼。我才懶得去寫超多無聊的背景、人物、情感分析呢。”
樂子係統:“……”
稍作休息後,餘賢再次踏入新世界,開啟摸魚之旅。
*****
這次的世界是一本以霓虹國賽馬競技為題材,為了成功不擇手段的通俗小說。
男主喜太郎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家中大部分收入都被癡迷賽馬投注的父親耗費。
喜太郎的父親整日拿著賽馬報鑽研,對其他事全然不關心。沒帶家人賞櫻、露營或滑雪過,唯有在賽馬投中的時候,可能會帶迴豪華壽司與家人共享,並難得地在餐桌上與妻兒分享馬場的喜悅。
因缺愛、缺關注,且偶爾能因賽馬吃上大餐,喜太郎對賽馬竟生出了憧憬,期望成為知名騎師賺大錢,也讓父親多看看自己。
然而,要成為賽馬騎師,需在15至20歲報名霓虹國的騎師培訓體係,並順利畢業。
可專業的培訓體係、精良的設施以及至少三年的培養周期,致使騎師培訓的學費高昂,喜太郎的家庭根本無力承擔。
掌控全家經濟命脈的喜太郎父親更是覺得,兒子不是真心喜歡賽馬,隻是小孩心性地博關注,才欲從事騎師職業,再加上學費高昂,故而對喜太郎並不支持,但也不阻攔。
可在霓虹國,法律對打工有著嚴格規定。一般來說,大於等於15歲才能在一定條件下從事較輕的勞動工作,但也有嚴格的時間和工作種類限製。
為此,喜太郎初中畢業後就去打工賺錢。
曆經千辛萬苦,在即將年滿20歲時,他終於湊齊學費和少許生活費,興衝衝地去報名。
然而,在報名者中,喜太郎年紀偏大,已度過二次發育,體重差點超標,需嚴格控製。(搜到的騎師報名標準:15歲報考者體重不能超過46公斤,16歲為47公斤,18歲為48公斤,19至20歲為49公斤)
身高雖沒有限製,但較高的身高不利於平衡,對騎馬時的重心把握不利。
所以,無論是家境還是自身條件,喜太郎都沒什麽天賦,經常被嘲諷:“像你這種人,就算畢了業,最多也就是去馬場打雜。你沒有羞恥心的嗎,感覺高貴的賽馬被你看一眼都是褻瀆……”
別人都笑喜太郎,偏偏他最努力!
然而,努力在天賦麵前不堪一擊!
即便喜太郎嚴格控製飲食,並在騎師考試的筆試與口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但由於霓虹國的賽馬形式通常是騎師雙腿夾緊馬身、身體微微前傾的騎坐姿勢,以保持平衡並更好地控製馬匹,所以大骨架、瘦高個的喜太郎遠不如身形矮小輕盈的騎師受歡迎,隻能加入一個新興的小俱樂部。
不過,或許是努力會有迴報,又或許是喜太郎的主角光環讓好運終於到來。
喜太郎入職的名不見經傳的小俱樂部,老板是全國第二大俱樂部的前股東,因家族繼承問題被排擠出來後新成立的。
老板有資金、有人脈、有野心,衝勁十足,看中了同樣滿腔熱血、努力踏實的喜太郎,於是將喜太郎當作主力來捧!
隨後,老板在多方調研和比對後,在賽馬競拍中,出乎意料地拍下了一匹在私家牧場生長、連雜草都吃的平民馬——納豆醬。
平民馬納豆醬雖出身平凡,但卻有著純血高貴馬少有的性情溫順、服從指揮的優點。
要知道,在霓虹國追求效益至上的賽馬體製中,為培育出速度一流的賽馬,隻有在賽事中表現亮眼的上等馬才會被留作繁育,再近親繁育地確保賽馬血統的純正。因此,純血賽馬每一匹都可以追溯祖宗幾十代。
甚至為了更好地“濃縮”優點,霓虹國會選擇3*3育種,即小馬的爺爺和外公是同一匹馬的子嗣交叉配種法,提高純血賽馬延續家族競速基因的可能性。
但如此操作的許多小馬,出生即殘疾,即便不殘也性格易怒或敏感!
所以,被公司力捧的喜太郎和納豆醬在賽馬界相當於“菜鳥和雜魚”的組合,在其他公司會是難有出頭之日的冷板凳組,卻在這裏備受公司力捧……
公司老板和高層因來自全國第二大賽馬公司,深諳營銷手段。
他們著重包裝喜太郎和納豆醬在賽馬界難得的平民身份,先吸引或同情或嘲笑的關注度,再由專業團隊田忌賽馬般篩選出有望取勝的賽事,全去參加,總會有勝出的場次。
然後,著重宣傳這些努力和勝出,將喜太郎和納豆醬包裝成賽馬界的勵誌典範,漸漸有了名氣……
在馬場主人的溫情中長大的,納豆醬是一匹溫順乖巧的馬兒。
經過馴馬師和喜太郎各種獎懲交替式訓練,以及各種“迷魂湯”般的誘導,它覺得自己和喜太郎是並肩作戰的夥伴。
每一次訓練跟每一場比賽中都全力以赴,從不知保留體力。
然而,多年連軸轉的努力訓練和頻繁參賽,大大損耗了納豆醬的健康!
在一次大賽中,納豆醬不幸摔跤,人和馬都重度骨折!
人骨折了可以臥床休養。
但馬的生理結構特殊,習慣站立,偶爾深度睡眠時才會側躺,但也不會長時間側躺,否則會對內髒器官造成壓迫,影響血液循環和唿吸等生理功能。
此外,馬骨折的治療方式極為麻煩,價格高昂,還未必有成效,且純血賽馬大多性格暴烈敏感,很難配合治療過程。
鑒於這些原因,很多賽馬重度骨折後,大概率會被實施人道終結!
是以,意外發生後,老板、馴馬師、醫療團隊迅速集合,發現人和馬都受傷嚴重,喜太郎還能治愈,但納豆醬大概率是活不成了。
老板為了公司利益最大化,當即決定壓榨納豆醬最後一點宣傳價值,進行現場人道終結,製造噱頭和吸引關注度。哪怕被罵也沒事,反正後期可以用宣傳來洗白。
隨即,老板要求喜太郎晚點治療,要在現場親眼見證納豆醬的離世,並拍下了他哭到崩潰的照片!
之後幾天,喜太郎被對賽馬夥伴死亡的悲傷、對前途未卜的迷茫、對老板冷心絕情的害怕所包圍。
等喜太郎沒那麽情緒化後,老板才現身談判,“想開點,你也知道賽馬重度骨折就等於被判死刑,反正都要死,早死早輕鬆,還能給我們帶來宣傳價值不是很好嗎,而且你也是受益者……
你安心養傷,最近不能訓練,我給你安排了幾場采訪,記得表現出對納豆醬的不舍,以及要帶著它的份一起努力的樣子……”
喜太郎很難過,但馬死不能複生,加上他也想出頭,短暫地又大哭了一場後,便全力配合公司宣傳自己與納豆醬的悲情的浪漫主義英雄故事,狠狠賺了一波宣傳。
借著,養傷歸來的喜太郎立即投入了和新馬匹的訓練,還以“不死傳說”命名新賽馬,消費死去的納豆醬。
但同樣連軸轉的努力訓練和頻繁參賽,讓新馬不堪重負,悲劇不可避免地再次上演。
在一次大賽中,人和馬又都重度骨折!
為了最大程度地獲取宣傳度,老板和喜太郎對視一眼,迅速達成默契,指揮著公司的人湧入新馬身邊,兩人則趁亂和相熟的急救團隊火速達成交易,讓他們幫忙判定新馬需要現場人道終結,事後再補交易金。
一迴生二迴熟!
這次的喜太郎不僅竭力表現出悲痛難過的模樣,而且五官不再因突發性大哭而顯得扭曲,反而很有鏡頭感地哭得“我見猶憐”。
流程比對著上一次,喜太郎養傷期間接受采訪,靠著迴憶兩任已故的馬兒增加知名度。養傷歸隊後立即投入和新馬匹的訓練,還以“不死傳說2世”命名新賽馬,繼續消費死去的馬兒們……
繁重的訓練和賽事本就消耗馬兒的身體,再加上老板和喜太郎的有意為之,馬兒一旦骨折就會被“炮灰”。
可在公司的資本運作下,鋪天蓋地的媒體宣傳,讓老板這個黑心老板美美隱身。
甚至,喜太郎作為多次克死賽馬的不祥體質,被塑造成了努力但可憐的“悲情英雄”,會帶著逝去的賽馬的夢想一路前進!加上造型團隊的捯飭,還令他成了國民度很高的美強慘典範……
總之,為了利益最大化,喜太郎每次克死賽馬後,就養傷和接受密集的采訪,傷好後就開始訓練和參賽。連續克死13匹馬後,喜太郎年紀也大了,多次的骨折也讓身體落下了一些病根。於是,他以“拚命的悲情十三郎”的名聲成為賽馬史上赫赫有名的騎師。
勝場不多,但名聲夠大的喜太郎,靠著長期合作的老板,轉型成了公司高管,居然得了善終!
而原主是一匹無辜的賽馬,與納豆醬同期出道。但因為喜太郎與十三匹馬長時間占據媒體和粉絲的目光,導致明明戰績霸榜多年,卻在媒體那裏沒啥關注度。
原主因此被龍國粉絲親切地稱為“馬中皮褲”,一旦在大型賽事奪冠,喜太郎的賽馬必定現場被人道終結地搶熱搜……
餘賢摸摸鼻子迴應:“嘿嘿,那些專家過度解讀起來,真人來了都懵逼。我才懶得去寫超多無聊的背景、人物、情感分析呢。”
樂子係統:“……”
稍作休息後,餘賢再次踏入新世界,開啟摸魚之旅。
*****
這次的世界是一本以霓虹國賽馬競技為題材,為了成功不擇手段的通俗小說。
男主喜太郎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家中大部分收入都被癡迷賽馬投注的父親耗費。
喜太郎的父親整日拿著賽馬報鑽研,對其他事全然不關心。沒帶家人賞櫻、露營或滑雪過,唯有在賽馬投中的時候,可能會帶迴豪華壽司與家人共享,並難得地在餐桌上與妻兒分享馬場的喜悅。
因缺愛、缺關注,且偶爾能因賽馬吃上大餐,喜太郎對賽馬竟生出了憧憬,期望成為知名騎師賺大錢,也讓父親多看看自己。
然而,要成為賽馬騎師,需在15至20歲報名霓虹國的騎師培訓體係,並順利畢業。
可專業的培訓體係、精良的設施以及至少三年的培養周期,致使騎師培訓的學費高昂,喜太郎的家庭根本無力承擔。
掌控全家經濟命脈的喜太郎父親更是覺得,兒子不是真心喜歡賽馬,隻是小孩心性地博關注,才欲從事騎師職業,再加上學費高昂,故而對喜太郎並不支持,但也不阻攔。
可在霓虹國,法律對打工有著嚴格規定。一般來說,大於等於15歲才能在一定條件下從事較輕的勞動工作,但也有嚴格的時間和工作種類限製。
為此,喜太郎初中畢業後就去打工賺錢。
曆經千辛萬苦,在即將年滿20歲時,他終於湊齊學費和少許生活費,興衝衝地去報名。
然而,在報名者中,喜太郎年紀偏大,已度過二次發育,體重差點超標,需嚴格控製。(搜到的騎師報名標準:15歲報考者體重不能超過46公斤,16歲為47公斤,18歲為48公斤,19至20歲為49公斤)
身高雖沒有限製,但較高的身高不利於平衡,對騎馬時的重心把握不利。
所以,無論是家境還是自身條件,喜太郎都沒什麽天賦,經常被嘲諷:“像你這種人,就算畢了業,最多也就是去馬場打雜。你沒有羞恥心的嗎,感覺高貴的賽馬被你看一眼都是褻瀆……”
別人都笑喜太郎,偏偏他最努力!
然而,努力在天賦麵前不堪一擊!
即便喜太郎嚴格控製飲食,並在騎師考試的筆試與口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但由於霓虹國的賽馬形式通常是騎師雙腿夾緊馬身、身體微微前傾的騎坐姿勢,以保持平衡並更好地控製馬匹,所以大骨架、瘦高個的喜太郎遠不如身形矮小輕盈的騎師受歡迎,隻能加入一個新興的小俱樂部。
不過,或許是努力會有迴報,又或許是喜太郎的主角光環讓好運終於到來。
喜太郎入職的名不見經傳的小俱樂部,老板是全國第二大俱樂部的前股東,因家族繼承問題被排擠出來後新成立的。
老板有資金、有人脈、有野心,衝勁十足,看中了同樣滿腔熱血、努力踏實的喜太郎,於是將喜太郎當作主力來捧!
隨後,老板在多方調研和比對後,在賽馬競拍中,出乎意料地拍下了一匹在私家牧場生長、連雜草都吃的平民馬——納豆醬。
平民馬納豆醬雖出身平凡,但卻有著純血高貴馬少有的性情溫順、服從指揮的優點。
要知道,在霓虹國追求效益至上的賽馬體製中,為培育出速度一流的賽馬,隻有在賽事中表現亮眼的上等馬才會被留作繁育,再近親繁育地確保賽馬血統的純正。因此,純血賽馬每一匹都可以追溯祖宗幾十代。
甚至為了更好地“濃縮”優點,霓虹國會選擇3*3育種,即小馬的爺爺和外公是同一匹馬的子嗣交叉配種法,提高純血賽馬延續家族競速基因的可能性。
但如此操作的許多小馬,出生即殘疾,即便不殘也性格易怒或敏感!
所以,被公司力捧的喜太郎和納豆醬在賽馬界相當於“菜鳥和雜魚”的組合,在其他公司會是難有出頭之日的冷板凳組,卻在這裏備受公司力捧……
公司老板和高層因來自全國第二大賽馬公司,深諳營銷手段。
他們著重包裝喜太郎和納豆醬在賽馬界難得的平民身份,先吸引或同情或嘲笑的關注度,再由專業團隊田忌賽馬般篩選出有望取勝的賽事,全去參加,總會有勝出的場次。
然後,著重宣傳這些努力和勝出,將喜太郎和納豆醬包裝成賽馬界的勵誌典範,漸漸有了名氣……
在馬場主人的溫情中長大的,納豆醬是一匹溫順乖巧的馬兒。
經過馴馬師和喜太郎各種獎懲交替式訓練,以及各種“迷魂湯”般的誘導,它覺得自己和喜太郎是並肩作戰的夥伴。
每一次訓練跟每一場比賽中都全力以赴,從不知保留體力。
然而,多年連軸轉的努力訓練和頻繁參賽,大大損耗了納豆醬的健康!
在一次大賽中,納豆醬不幸摔跤,人和馬都重度骨折!
人骨折了可以臥床休養。
但馬的生理結構特殊,習慣站立,偶爾深度睡眠時才會側躺,但也不會長時間側躺,否則會對內髒器官造成壓迫,影響血液循環和唿吸等生理功能。
此外,馬骨折的治療方式極為麻煩,價格高昂,還未必有成效,且純血賽馬大多性格暴烈敏感,很難配合治療過程。
鑒於這些原因,很多賽馬重度骨折後,大概率會被實施人道終結!
是以,意外發生後,老板、馴馬師、醫療團隊迅速集合,發現人和馬都受傷嚴重,喜太郎還能治愈,但納豆醬大概率是活不成了。
老板為了公司利益最大化,當即決定壓榨納豆醬最後一點宣傳價值,進行現場人道終結,製造噱頭和吸引關注度。哪怕被罵也沒事,反正後期可以用宣傳來洗白。
隨即,老板要求喜太郎晚點治療,要在現場親眼見證納豆醬的離世,並拍下了他哭到崩潰的照片!
之後幾天,喜太郎被對賽馬夥伴死亡的悲傷、對前途未卜的迷茫、對老板冷心絕情的害怕所包圍。
等喜太郎沒那麽情緒化後,老板才現身談判,“想開點,你也知道賽馬重度骨折就等於被判死刑,反正都要死,早死早輕鬆,還能給我們帶來宣傳價值不是很好嗎,而且你也是受益者……
你安心養傷,最近不能訓練,我給你安排了幾場采訪,記得表現出對納豆醬的不舍,以及要帶著它的份一起努力的樣子……”
喜太郎很難過,但馬死不能複生,加上他也想出頭,短暫地又大哭了一場後,便全力配合公司宣傳自己與納豆醬的悲情的浪漫主義英雄故事,狠狠賺了一波宣傳。
借著,養傷歸來的喜太郎立即投入了和新馬匹的訓練,還以“不死傳說”命名新賽馬,消費死去的納豆醬。
但同樣連軸轉的努力訓練和頻繁參賽,讓新馬不堪重負,悲劇不可避免地再次上演。
在一次大賽中,人和馬又都重度骨折!
為了最大程度地獲取宣傳度,老板和喜太郎對視一眼,迅速達成默契,指揮著公司的人湧入新馬身邊,兩人則趁亂和相熟的急救團隊火速達成交易,讓他們幫忙判定新馬需要現場人道終結,事後再補交易金。
一迴生二迴熟!
這次的喜太郎不僅竭力表現出悲痛難過的模樣,而且五官不再因突發性大哭而顯得扭曲,反而很有鏡頭感地哭得“我見猶憐”。
流程比對著上一次,喜太郎養傷期間接受采訪,靠著迴憶兩任已故的馬兒增加知名度。養傷歸隊後立即投入和新馬匹的訓練,還以“不死傳說2世”命名新賽馬,繼續消費死去的馬兒們……
繁重的訓練和賽事本就消耗馬兒的身體,再加上老板和喜太郎的有意為之,馬兒一旦骨折就會被“炮灰”。
可在公司的資本運作下,鋪天蓋地的媒體宣傳,讓老板這個黑心老板美美隱身。
甚至,喜太郎作為多次克死賽馬的不祥體質,被塑造成了努力但可憐的“悲情英雄”,會帶著逝去的賽馬的夢想一路前進!加上造型團隊的捯飭,還令他成了國民度很高的美強慘典範……
總之,為了利益最大化,喜太郎每次克死賽馬後,就養傷和接受密集的采訪,傷好後就開始訓練和參賽。連續克死13匹馬後,喜太郎年紀也大了,多次的骨折也讓身體落下了一些病根。於是,他以“拚命的悲情十三郎”的名聲成為賽馬史上赫赫有名的騎師。
勝場不多,但名聲夠大的喜太郎,靠著長期合作的老板,轉型成了公司高管,居然得了善終!
而原主是一匹無辜的賽馬,與納豆醬同期出道。但因為喜太郎與十三匹馬長時間占據媒體和粉絲的目光,導致明明戰績霸榜多年,卻在媒體那裏沒啥關注度。
原主因此被龍國粉絲親切地稱為“馬中皮褲”,一旦在大型賽事奪冠,喜太郎的賽馬必定現場被人道終結地搶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