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巔峰對決
迷霧之城,窺探者背後的秘密 作者:周筱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全能金工”和金相專家
張伯仁、丁金剛的下一站是“虯江機器廠”,該廠位於虯江橋畔,距提籃橋監獄不遠。 出了監獄大門往左拐,沿著長陽路一路到底就是軍工路,拐個彎再走兩公裏就到了。
這家工廠在民國時期就是“國企”,抗戰爆發伊始遷移武漢,旋即又內遷至山城重慶。戰後由重慶遷迴上海,因接收了不少日偽敵產,遂擴大為一家龍頭大廠,地址選在軍工路虯江橋南, 占地27萬平方米,落成後稱為“中國農業機.械公司虯江機器廠”。1949年5月上海解放,“虯江機器廠”即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同年11 月20日改名為“華東工業部虯江機器廠”。本案發生前的1953年3月,又改名為“上海機床廠”、但坊間依然以“虯江機器廠”稱之。這是上海赫赫有名的大廠,上世紀六十年代,毛澤東主席曾親臨該廠視察。
那麽,蘇望鑫所說的那個老鐵又是何許人呢?張伯仁、丁金剛到廠保衛處一打聽,得知老鐵的大名叫鐵長樂,廣東佛山人氏。鐵長樂早年去香港學金工(即鉗工),十七歲滿師後照例還要幫三年,即留在師傅跟前幹活,有薪水,但多寡由師傅決定。他師傅手藝不錯,曾在外輪上當過機修工,還通曉英語。不過,師傅的不良嗜好也多,抽鴉片,還沉溺賭博。鐵長樂滿師時,師傅正走黴運,偷買的鴉片是假貨,賭場上債台高築,給徒弟的薪水少得可憐。對於鐵長樂來說, 別說“長樂”,就是眼前也樂不起來。你不仁我不義,他幹脆來了個不辭而別。這在當時是嚴重違背行規的事,在香港的金工行業裏他肯定混不下去了,遂決定遠走高飛。
去哪裏?師傅當年是在外輪上起家的,他就照葫蘆畫瓢,先去廣州,找了沙麵一家洋人開的薦頭店(即職業介紹所),自薦要去外輪上當機修工。薦頭店見這青年滿手老繭,還能說幾句英語,料想是個合格人選。廣州是大港口,經常有運貨來華的外輪就地招聘機修工匠, 也就不過兩天工夫,鐵長樂就通過了外輪船長的麵試,成為英國貨輪“海洋之花號”上的一名機修工。
十三年後,他返迴廣東,在廣州開了一家機修作坊。稍後民國政府組建“中國農業機械公司”,在上海、廣州各設一家機器製造廠,籌建廣州廠時,慕名登門邀請鐵長樂加盟。鐵長樂擔任檢修車間副主任,他的金工技術得到了充分發揮。抗戰期間,上海、廣州兩家工廠都撤往重慶,合並成一家,鐵長樂仍舊負責機器檢修。那時的機械廠,分工不像現在這麽細,像鐵長樂這樣的高級技師,說是鉗工,同時也精通車、刨、 微、焊、電以及熱處理等多種技能,堪稱“全能金工\"。抗戰勝利後工廠遷滬,鐵長樂被公司高層指定為“必須隨廠赴滬”的技術尖子之一, 為此,廠方斥資將其全家一並遷往上海,不但安置家屬的工作、上學等事宜,還在工廠附近物色了一幢沒收來的日式洋房作為他們一家的住所, 並辦理了房契。
張、丁兩位偵查員是在車間裏跟老鐵見麵的,其時他正與一個年輕技術員、一個中年工匠師傅對著圖紙商量什麽。那二位聽廠保衛處陪同人員說是市局外調,立即迴避。但老鐵對這個意外的打斷有點兒惱火,想必他們三個剛剛正談得“人港”。他對偵查員說:“抱歉!我隻能給您二位五分鍾時間。”
丁金剛知道這類技術大拿都是有點兒脾氣的,趕緊把黑色兇刀的照片遞上,說明來意。 鐵長樂拿起照片略一過目:“這種匕首是外國貨,我以前在英國的舊貨市場見到過。和我同行的一個波蘭水手挺感興趣,要買下來。攤主開價七英鎊,還價到五英鎊成交。拿迴船上, 又被約翰船長看中了,以十五英鎊買了下來。 後來約翰船長下到機艙檢查時,跟我提起過這把匕首,讚口不絕,說與皇家作坊出品的專用獵刀相比也毫不遜色。我估摸國內應該沒有哪個鐵匠能打造這種刀具,倒不是技術,是材料難尋。據我所知,英國皇家作坊出品的獵刀是用某種特殊的合金鋼打造的,這種合金鋼,英國政府規定不準出口。好了、時間到了,您二位請吧。”說著,他朝在車間角落迴避的那二位招手,示意“咱們繼續研究”。
張伯仁、丁金剛悻悻離去。這時已是午後, 兩人在廠門口一家麵館簡單對付了一頓。等候服務員上麵條時,兩人談及這次外調,認為這位氣場頗足的專家級工匠老鐵師傅的說法應該可信。 從理論上來說,算是已經查明了這把匕首的基本來路。不過,於尋找線索而言,這個結果等於是斷了繼續往下調查的路。那就隻有指望去江南造船廠向金相分析專家請教的六組組長裴雲飛能夠撞到好運了。
還別說,裴雲飛真的撞到了好運。但他在撞到好運之前,已經坐了一個上午的冷板凳。
上午9時許,他趕到這家由軍方管控的滬上最大的國有造船廠,在大門口出示證件辦了手續,直奔廠保衛處。保衛處一個姓孟的科員接待了他,聽說是來拜訪金相研究室首席專家鄔政的,立刻露出警惕的神色,重新查看了裴雲飛的證件,還往市公安局打電話核實了他的身份。江南造船廠承擔建造海軍炮艇的任務,金相分析室雖小,在這個造船大廠中的地位卻是重中之重。 而那位曾留學英國、日本的海歸技術權威鄔政, 則是遠東軍區司令員兼東海市長下令必須嚴密保護的專家。這種“保護”,不僅是嚴防敵特加害,還有“內防”的成分-防止其他省市的兄弟單位挖牆腳,將其“綁架”。
所謂“綁架”,絕不是危言聳聽,前不久就發生過這樣的事。上海鋼鐵公司第一廠(1957 年3月更名為上海第一鋼鐵廠)的一位鋼鐵化學分析專家梁先生,大白天被中南地區老家的公安便衣憑著貨真價實的公函堂而皇之地帶走了,說是“配合調查中央交辦的絕密案件”,廠裏不敢追問原委,哪知這是當地為發展鋼鐵經濟施展的招數。梁先生迴到家鄉後,受到最高規格的接待,不但予以重用,其家眷也由當地政府妥善安排。上海方麵自是惱火,直到現在華東局還在跟中南局扯皮。如此,保衛處的孟同誌慎重對待這個前來拜訪鄔先生的公安便衣,也就可以理解了。
孟同誌是保衛處的一名普通科員,工作認真,不過生性膽小,遇事躊躇,缺乏擔當。此刻就是這樣,盡管他已反複查驗過來人的身份,還是不敢拍板,便向領導請示。保衛處有正副處長,副處長去北京參加軍委舉辦的軍工大廠保衛工作培訓班了,正處長正在參加廠部會議,孟科員隻好抱歉地告知裴雲飛:“請你稍等,咱們處長開完會簽了字,才能跟金相室聯係。”
就這樣,裴雲飛在保衛處的會議室裏看了一上午的報紙。一直等到11點半,保衛處長終於開完會,簽了字,孟科員即跟金相室聯係,鄔政已經去食堂午餐了。孟科員就開了一紙客飯單, 帶裴雲飛去吃飯。裴雲飛還以為能在食堂遇見那位鄔先生,哪知人家鄔先生是享受專家待遇在小食堂用餐的,希望落空。
午後1時許,裴雲飛終於見到了鄔政。這位冶金權威端詳著裴雲飛出示的黑色匕首,沉思半晌方才開口:“黑色刀具我倒是見過,不多。但這種黑色匕首真沒見過,更沒聽說過。”一邊說, 一邊拿起桌上的高倍放大鏡仔細觀察,“罕見! 實在罕見!製作這種匕首的鋼材非常特殊……裴同誌,想弄清這把匕首的來曆隻有一個辦法從匕首上取少量金屬粉末做一個分析。”
裴雲飛馬上點頭:“謝謝先生!那就拜托了。”
鄔先生把裴雲飛帶到旁邊的實驗室,吩咐助手作好一應準備,他親自指點操作,用記號筆在匕首的血槽上端點了一下,叫助手在這個位置用一毫米直徑的鑽頭打一個孔,收集金屬粉末進行分析。助手依言照辦,起初用的是高碳鋼鑽頭, 竟然鑽不下去,遂改用實驗室存量很少的特製合金鋼鑽頭。這種鑽頭是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在日本人控製的江南造船廠(日軍占領上海期間改名為“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實驗室的材料庫裏發現的,係當時最高端的精鋼。據說清乾隆年間日本國作為國禮“儀奉”的倭刀, 就是由這種材料製作的。和珅第一次見識到倭刀時,曾向乾隆皇帝發出感歎:“咱們大清的寶刀遇到倭刀,就不寶了!”足見日本冶金技術水平之高。
黑色匕首遇到特種鋼材製作的鈷頭,這才服軟,被鑽出了一個一毫米直徑的淺孔。裴雲飛是鎖匠出身,也屬於金工範圍,他在一旁看著鄔政的助手進行上述操作,不由得暗暗稱奇-那些金屬鑽花和粉末竟然也是黑色的,也就是說,用來鍛造匕首的鋼材本身就是黑色的,這是怎麽做到的?
鄔政同樣吃驚:“這世上還真的有黑鋼,我算是開了眼界啦!”
裴雲飛請教:“先生,這黑鋼是怎麽煉出來的?\"
鄔政指了指正在取樣本的助手:\"等金棚檢驗結果出來後再說吧。咱倆去辦公室喝茶。*
兩人剛迴到鄔政的辦公室,保衛處那個孟姓科員就像從地底下冒出來似的、無聲無息地在門外站著了。
裴雲飛低聲間:“這是先生的警衛員?”
鄔政大笑:“這位孟同誌是衝你來的,他生怕我被你給綁架去。”
裴雲飛大奇,又不好問是怎麽迴事。鄔政遂將上海鋼鐵公司第一廠發生的“綁架案”說了說。正說著,助手從實驗室過來了,把化驗單遞給鄔政。鄔政稍一瀏覽,遞給裴雲飛:“你看看, 一會兒給你蓋個章帶迴去,你們要存進卷宗的吧。”
裴雲飛實話實說:“這個太專業了,我看不懂,請鄔先生指教。”
鄔政便把送檢匕首樣品的金相分析結論作了簡單解說:“用來製造這把匕首的鋼材是一種稀有材料,其特性跟剛才使用的日本合金鋼鑽頭相似,硬度稍弱,但韌性強,估計是進行了某種改造,可能是成分上的,也可能是工藝上的。製作鑽頭的合金鋼是日本的絕密技術,嚴禁向外泄露,但改進後的這種黑色特種鋼,也許管控沒那麽嚴,不知通過何種渠道流入民間。至於為什麽用來打造匕首,那我就說不上來了,這已經超出了我的專業知識範圍。”
一旁的助手提議:“要不請小田先生來看看?”
一語提醒了鄔政:“對!請小田先生看看, 沒準兒他能說出些道道兒來。”
037號合金鋼
裴雲飛尋思,既然叫“小田”,那應該是個年輕人,估計跟自己年歲差不多。不過,在金相研究所這樣的科研單位,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小夥,其專業成就不可能跟鄔先生相比吧,怎麽鄔先生還要向他請教?
鄔政可能察覺到他的不解,解釋說:“這位小田先生,是日本人.”
小田先生今年四十掛零,戰前就加人了日本共產黨,在日木排名第三的鋼鐵企業“神戶製鋼所”金相研析室擔任副主任.1940年,他被軍方征調來滬,主擇“三奏重工業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即江南造船廠)的研究工作。 他是單身漢,在上海娶了一位中日混血的女子為妻。待到抗戰勝利,小田先生不是軍人身份, 沒被國民黨當局遣返,繼續留廠效力,但職務被一擼到底,薪水也連降七級。解放後,日本共產黨致函上海市軍管會,這才知道原來小田先生是早在大學時期就已參加日共的老黨員, 戰時與共產國際的情報機構建立了關係,收集了大量日軍方麵的情報。於是,他被任命為金相所的第二副所長。小田先生的業務水平甚高, 但因其日本國籍,業內沒有請他去講課、論文約稿之類的事,就在江南造船廠默默無聞地發揮他的獨特作用。
鄔政還告訴裴雲飛:“大夥兒都挺尊重小田先生的,廠長、黨委書記、軍代表經常關心他的工作和生活,逢年過節,華東工業部都要請他赴宴、參加活動。”
說到這裏,小田先生到了。這是一個戴著深度近視眼鏡的中年人,身材瘦長精悍,裴雲飛看著,尋思他多半是能文能武之輩。在鄔政接下來的介紹中,果然提到小田先生在空手道、劍道方麵多有實踐,日偽和國民黨統治時期,江南造船廠每年舉辦的運動會上都有搏擊項目、他鐵定是能拿到名次的。裴雲飛感歎之餘,也產生了學武的想法:人家一個冶金專家都有這等身手、看來我也得物色一個武術名師學些拳腳了,畢竟咱是警察,不會點兒“三腳貓”的功夫,遇到緊急情況難道還靠別人保護不成?
小田聽鄔政介紹了情況,拿過桌上那把黑色匕首翻來覆去端詳片刻,手指在刀身上輕輕彈了兒下:“這把刀應該來自印度。”
裴雲飛不由暗暗叫苦,光是在上海查找線索,六組就已經忙得人仰馬翻了,怎麽又扯到印度去了?那可真是差著十萬八千裏啊!原指望六組能來個開門紅,破獲“103專班”開張第一案,觀在著來,已經不是開不開門的同題了,國不好、這起案子要變成縣家了……
正胡思亂想著、小田說了他這個判斷的依據、還引出了-段二十多年前的舊事。
1928年春,日本爆出一條轟動全國的新聞:已創建二十三年、以鋼鐵製造起家、冶煉出全日本綜合品質最佳合金鋼的神戶製鋼所發生一起案件,一塊重達四十八公斤的合金鋼失竊,而這塊代號“037”的合金鋼是準備送往美國參加“世界合金鋼評比會”的樣品!這個案子不但使日本警界感到震撼,連天皇都被驚動了。案發當天,日本政府內閣就決定組建\"037 搜查本部\",相當於一個高規格的專案組。 “037搜查本部”陣容龐大,七十八名成員中不乏來自東京、大阪、名古屋、橫濱、京都以及神戶當地的著名偵探。
這起案件整整調查了一年零七個月,最終未能偵破。為此,“037搜查本部”的本部長亦即總指揮鬆田引見及該本部下轄的神戶組組長大阮初興自殺謝罪,這二位都是當時日本的名偵探,其中鬆田引見的事跡還曾被改編為電影。 “037案件”被列為重大懸案,雖然搜查本部解散,但此案屬於“隨時可以重新啟動偵查”的特殊案件,民間甚至還募集了一筆不菲的捐款, 存人一個慈善機構的公共賬戶,賬戶情況向公眾公開,日本各大報紙每月輪流刊登一則關於該賬戶的靜態或者動態消息。至於丟失“037” 樣本的神戶製鋼所,依舊不依不饒,幹脆自己組織了一個偵查組繼續進行訪查,其成員包括私家偵探、退休刑警以及對該案的調查有興趣的社會人士。那股勁頭,恨不得把日本的每一個角落都翻騰一遍!
侵華戰爭期間,小田作為“地方技術人員” 被軍方征召,分派至上海,到“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江南造船廠)主持金相研究工作。離開神戶前,神戶製鋼所的老板為其餞行,請求他到中國後留意\"037”的情況,如有發現,火速告知。“037”的研製,小田曾花費許多心思,作為一名癡迷業務的高級專家,他承認自己對\"037”是有感情的,對於老板的請求自是一口答應。抵達上海後,隻要有合適的機會,他就拜托相關人土幫忙留意線索。其實他也知道希望渺茫,畢竟十多年過去了,自己在上海漫無目的地尋找,無異於幻想天上掉餡餅。誰知,還真有天上掉餡餅這種事!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第三天, 虹口四川北路日軍憲兵隊特高課指派一名少佐, 在兩命全副武裝的士兵護衛下來到江南造船廠, 該少佐姓阿部,係神戶人氏。聽說小田是自己的同鄉,少佐很激動,作了一番自我介紹。
阿部少佐的伯父係神戶製鋼所的股東之一, 當初作為侵華日軍一名下級軍官從日本開拔前他伯父就像神戶製鋼所的老板拜托小田留意\"037”一樣,也跟阿部說了此事。阿部幹的是特務活兒,可以在特務活動中順便打聽“037” 的下落。最初也是一片空白,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一夜之間占領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 日本憲兵隊對公共租界的外籍巡捕宿舍進行搜查時,在一名印度巡捕的衣櫃裏發現了一把黑色匕首。
盡管早在十多年前“037搜查本部”就已解散,但日本警方依舊關注著此案。1938年初冬侵華日軍占領上海華界後,神戶警察局特為致電日軍憲兵隊特高課,請求協查。特高課則把此事落實到專人,就是這個阿部少佐。
不過,在印度巡捕的宿舍裏發現這把黑色匕首卻跟阿部少佐無關,純屬偶然--
被特高課喚來協助搜查的有一夥汪偽“七十六號特工總部”的特務,幹搜查特別賣力。這倒並不是想在日本主子跟前露一小臉,而是因為這是一個撈橫檔發點兒小財的機會。他們搜出這把匕首後,根本不感興趣,隨手往地板上那些雜亂物品中一扔。要說這把黑色匕首還真不是凡品, 就這麽隨手甩了一下,竟然就穩穩地杵在地板上了。
片刻,領頭的日本軍曹走進這間屋子,這家夥是懂刀的,一下子就被這把匕首給吸引住了, 彎腰撿起來隨手一劃拉,競然削掉了茶幾一角。 他頓時想起長官要求協查\"037案”贓物之事。
神戶方麵曾告知,竊賊竊得那塊重達四十八公斤的精鋼樣品後,大概率會將其分解製作各種刀具,用這種材料製作的刀具不說削鐵如泥,也是鋒利無比,不是尋常刺刀匕首之類能比的。當下,他給四川北路憲兵隊特高課的阿部少佐打電話報告了此事。阿部拿到這把匕首,立即驅車前往江南造船廠作金相分析鑒定。
鑒定是由小田做的,最後得出結論:送檢物係采用失竊的“037”樣品製造。至於黑色, 是在製造過程中添加了某種尚不為人所知的神秘礦石,在高溫作用下發生化學變化,冷卻後通體變成黑色。經檢測比對,原先的母本\"037”與這種神秘礦石混合後,能夠明顯增加鋼材的韌性。小田認為,這把匕首的製作跟江湖上所謂的“緬刀”有異曲同工之處。武俠小說裏經常出現柔韌到可以纏在腰間卻又鋒利無比的“緬刀”,是用千錘百煉的精鋼(緬甸鐵匠稱為“鐵筋”)添加這種神秘礦石後混熔冷卻,再經鍛打製作的。送檢的這把匕首,應該也添加了上述神秘礦石成分,可能出自緬甸與印度交界地帶的匠人之手。
阿部少佐興奮地把這個鑒定結論帶迴四川北路日本憲兵隊特高課,受到上司的重視,立刻向日本國內作了通報。幾天後,日本國內決定重啟“037案件”,指派三名便衣赴滬調查。三人甫一抵滬,即拜訪小田。但小田要說的已經向阿部少佐和盤托出,再也沒有更多的內容可以提供了。 之後該案是否被偵破,他也不得而知。至於那把黑色匕首,鑒定結束後就被阿部帶走了。
小田作為金相專家,對這把罕見的匕首自然是很感興趣的。日本投降後,小田曾打算到憲兵隊去尋訪那把匕首的下落。可是,由於他的日本人身份,被接收“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的國民黨軍官限製行動。一個星期後解除限製,他被江南造船廠留用,得以自由行動,遂帶了一份蓋有接收委員會大印的公函前往四川北路憲兵隊,誰知早已人去屋空,原來的那些日本憲兵和特務都被關到集中營裏去了。
經過多方打聽,他終於在江灣日俘集中營找到了阿部少佐。阿部少佐告訴他,那把黑色匕首早就被日本來的三個便衣偵探帶迴國了。 那麽,案子的調查結果呢?阿部少佐說,他是作為憲兵隊特高課的代表陪同那三個便衣偵探進行調查的。那三位把藏匿黑色匕首的印度巡捕奈穆裏·希瓦作為調查切入點,可是,趕到關押外國人的集中營一打聽,奈穆裏·希瓦並沒有關在那裏。其時印度、越南未被日本政府宣布為“敵對國”,因此,公共租界巡捕房的印度巡捕和法租界巡捕房的越南巡捕都給釋放了, 奈穆裏·希瓦不知所蹤。半年後,三個便衣偵探未能取得任何進展,隻得帶著那把黑色匕首迴國交差去了。
“紅頭阿三”和印度和尚
返迴老大沽路專班駐地後,裴雲飛即與張伯仁、丁金剛通報了調查情況,一番分析後梳理出問題的關鍵所在:那把黑色匕首被三個來滬調查的東洋刑警帶迴日本了,就如同扔進了太平洋, 別想再打撈起來了。而日軍憲兵隊特高課的阿部少佐,也已遣返迴國,以當時的中日關係,根本不可能找到他。如今唯一的指望,是那個藏匿匕首的印度巡捕。這個“阿三”(舊時滬上公共租界的印度巡捕頭上都裹著一塊紅色頭巾,坊間把這些倚仗西捕欺壓華人的印度巡捕統稱為“紅頭阿三”,簡稱“阿三”)應該是能夠說清那把匕首的來路的,循著這條線索,沒準兒就能找到殺害廉夢妍的兇犯了。
辦法是這個辦法,能否順利實施卻還是一個未知數。這麽多年過去了,那個印度巡捕該到哪裏去找?
三人愁眉不展。半晌,丁金剛開口了:“找得到找不到,要咱們行動了才能知道。我就不信東洋人的特高課能比咱們新中國的人民公安有能耐!當初四川北路日本憲兵隊特高課沒能偵破的案子多著呢!”
丁金剛這話不是誇口,他的確跟特高課交過手。1942年,他奉命執行鋤奸任務,潛人虹口匯山路(今霍山路)的“大井洋行“,一槍打死了披著商人外衣專門收集浦東地下黨情報的日塵封檔案
本特務大井通寶。四川北路憲兵隊特高課和汪偽“七十六號”聯手展開調查。這些特務還真不是混飯吃的,隻花了半天工夫,就在丁金剛下榻的新開河南路“遠塵旅館”查到了他辦理人住登記手續時留下的“良民證”號碼。順著號碼繼續查,又查到“良民證”是在川沙縣高橋鎮日偽警署辦理的。一夜之後,上海市區各主要路口都張貼了印有丁金剛照片的通緝令。但丁金剛動作更快,已撤到浦東奉賢,根據組織安排進了一家軋米廠打雜,躲過了敵人的搜捕。
講完上述經曆,丁金剛說:“要說那個阿部少佐,他們手裏掌握的關於那個印度巡捕的資料肯定不少。公共租界是在一夜之間被日軍占領的,巡捕房的檔案肯定都在,一翻檔案什麽都有了,他們怎麽就沒找到那個印度巡捕的下落?我們也許可以在這些檔案上動動腦筋,特高課沒查出端倪,不代表我們也不行。”
張伯仁聽著連連點頭:“這倒也是。組長, 要不咱們就從查檔案著手?”
裴雲飛一拍大腿:“對!我們明天去查檔案!”
張伯仁又提了個建議:“還可以去翻查外文報紙。福州路上有一家‘小無錫書肆’,保存了不少外文報紙。當初不是有三個日本偵探來上海調查‘037案件’嗎?這種事在日本大概會被作為新聞報道的,我們可以去碰碰運氣。”
第二天,第六組三偵查員以及之前從徐匯分局和新樂路派出所借調的外援警員分成兩撥,分頭行動。
張伯仁帶著外援便衣查找公共租界的外籍巡捕檔案。
當年日軍占領租界後,巡捕房的檔案的確落到了日偽警察局手裏。可是,日本投降後,美國海軍不知奉了哪方的指令,派人前往國民黨“軍統局”下轄負責接收事宜的“前進指揮所”,要取走跟公共租界有關的全部檔案。“前進指揮所”不敢做主,向剛剛趕到上海主持接收的戴笠報告(當時國民黨各派係都派出各自的力量赴滬接收,互相傾軋爭搶的情況嚴重,戴笠生怕出事,故於9月上旬從重慶飛滬)。戴笠說美國人不能得罪,不過檔案不能給他們運走,你們設餅一個法子糊弄他們一下,拖上幾天,沒準兒他價就作罷了。
“前進指揮所”的特務自是照辦,不知他們用了什麽手段,還真把此事拖了三天。第四天美軍開來軍卡,正要動檔案時,突然接到命令讓軍艦去廣州,運檔案的事隻能作罷。後來聽說這是戴笠做的手腳,他跟美國海軍上層混得還不錯,弄了幾份假情報,把美國人的注意力轉移到廣州那邊,美國軍艦就起航開拔了,檔案則窗“前進指揮所”轉移到徐家匯原法租界的一處隱秘地點。
不過,這麽一折騰,弄亂了檔案,還因為特務抽煙不慎起火,燒毀了一部分。上海解放後, 我方接管的舊檔案混亂不堪,上級下令組織了一批進步學生進行整理。這項工作做了半年, 整理過程中發現有部分檔案缺失,經查,除了被“軍統”特務燒毀的,在徐家匯存放期間也有丟失。遺憾得很,專案組要查找的有關公共租界外籍巡捕的內容,就在丟失的檔案之中。張伯仁這一撥偵查員無功而返。
裴雲飛和丁金剛兩個前往福州路“小無錫書肆”,查閱民國時期的外文報紙。
店主是個六十多歲的老者,名叫曾覺義,無錫人氏,八歲時被父母送到上海,過繼給嫡親伯父曾朝笙。曾朝笙是滬上“朝笙棉紡廠”的老板,早年中過秀才,把兒子送到日本留學,曾覺義在日本期間參加了光複會。後因內部矛盾,登報宣布退出光複會。正好留學畢業了,那就迴國吧。哪知,剛剛在上海登岸,就看見碼頭上張貼著清廷上海道台衙門的懸賞通緝,他的大名和畫像赫然在目。他尋思滬上隻怕不能落腳了,弄不好連親屬都會受牽連,遂悄然潛迴無錫,還不放心,又住到鄉下親戚家避風頭。
稍後辛亥革命爆發,清帝退位,民國建立, 他也迴到了上海。原先和他一起在日本的那些光複會同道,迴國後都做了官,時任上海都督陳其美讓人給他捎話,說他在日本做了一些於革命有益的工作,雖然退出了光複會,但那是內部黨爭所致,並非叛黨,況且他在清廷的通緝令上榜上有名,迴國後也沒有做任何不利於同道之事、因此既往不咎、還可以安排一個職位。但曾覺義覺得沒有麵子、婉拒,不久在福州路上開了一家專售外文書報的“小無錫書肆”,
曾覺義出身資本家家庭,家裏不缺錢鈔,開書店純屬解厭氣。書店的顧客中頗有些外籍人土、每天經手的又都是外文書報、他漸漸在精通日文的基礎上又學會了英語、法語,結交的都是中外知識界人士,也不乏中外情報人員,包括共產國際、蘇聯紅軍在上海的情報工作者,當然, 也有中共地下情報員。因為這一層關係,解放後,“小無錫書肆”成為上海僅存的一家私人經營的外文書店。
此時曾覺義已是一個十足的老江湖,對時勢的認識、立場選擇的尺度把握得非常到位。他已經做好迴無錫養老的準備,書店裏保存的全部書報資料甚至整個店鋪,都可以捐贈給國家。偵查員向他道明來意後,他馬上點頭:“您二位要查閱的資料有大概的年代範圍,那就好辦。”
話是這麽說,但真正找起來並不容易。“小無錫書肆”保存的1941年12月及稍後的日文報紙上是否登載了三名日本偵探赴滬調查“037 案件”的消息,偵查員心裏也沒譜。萬一沒有呢,那又該去哪裏找?抑或日本國內的報紙根本沒有對此事進行過報道,這種可能性也是有的,畢竟1941年距離\"037案件”的發生也有十二年了。
而且,裴雲飛、丁金剛都不懂日語,即便確有日文報紙刊載了相關消息,他們也發現不了。 當店主曾覺義把一摞摞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日文報紙堆放到桌上的時候,兩人方才意識到這一點,頓時有種傻眼的感覺。丁金剛出了個主意, 不少日文詞匯和漢字在字麵上意義相近,可以留意一下關鍵詞,諸如“037”、“失竊案”、“神戶”、“合金鋼”之類,隻要報紙上刊登了相關新聞,總會有這類字眼,先把這些報紙挑出來再說。
沒奈何,也隻能如此了。兩人正準備開幹, 曾覺義開腔了。老先生早已看出了這二位的尷尬,說他精通日文,可以為政府效力。裴雲飛不免喜形於色,不過,這隻是權宜之計,如果作為證據便用的話,經警方認可的專業翻譯也是必不可少的。於是、他請曾覺義先幫著查閱,自己則去外麵找一範電話機,向z大估路“103專班” 駐地領導報告,要求由領導出麵協調市公安局外事科,派一名日文翻譯過來。
裴雲飛沒想到,這迴還真的撞到了好運氣。 當他返迴“小無錫書肆”時,曾覺義已經找到了那份刊載著三名日本偵探“奉命赴滬查緝‘神鋼037盜案.疑犯”消息的報紙。這份報紙的名稱是《(東京日日新聞》.1872年2月21日在東京創刊,算是一家老字號。1911年,《東京日日新聞》被《大阪每日新聞》兼並,但仍以各自的名稱在兩地分別出版。之後幾經合並, 1943年統一采用《每日新聞》作為報名,在日本五大全國性報紙中排名第三。此刻被曾覺義找到的那張報紙的出版日期是1942年1月2日, 還是《東京日日新聞》的報名。
《東京日日新聞》上刊載的這則消息顯示: 以“037”號合金鋼製作的黑色匕首的持有者, 係滬上公共租界的印度巡捕奈穆裏·希瓦。此人當時四十掛零,是九年前從香港警務處下轄的刑事便衣隊調來上海的,擔任卡德路捕房刑事部華捕第三探組組長。太平洋戰爭爆發當天, 日軍占領公共租界、法租界,強行接收兩租界當局(工部局、公董局)及下轄包括巡捕房在內的各機構,抱捕全部外籍職員、押解“敵對國外籍人員集中營”,奈穆裏·希瓦亦在其中。 但奈穆裏·希瓦是印度籍,而其時印度並未向日本宣戰,不算敵國,經過甄別,奈穆裏·希瓦被釋放。兩天後,日本國內派遣的三個偵探方才抵達上海。三人小組聞報,隨即聯絡四川北路日本憲兵隊特高課,要求全市查緝。特高課和汪偽“七十六號”的特務幾乎掘地三尺, 也沒發現奈穆裏·希瓦的蹤跡。從此,這個印度人就人間蒸發了。
而此刻六組的任務,就是繼續尋找奈穆裏希瓦的下落,可以想見這個任務的難度。三位偵查員和外援便衣查遍了在上海灘經營特色小吃、香料製作的印度商販,以及為大戶人家或者尚存的外資公司擔任門衛或者守夜人的印度人:裴雲飛還打了報告,獲準由市局外事科警員陪同著走訪了印度駐上海領事館,了解在滬居留的印度僑民的相關信息,依舊什麽線索也沒查到。
往下該怎麽辦?案子查來查去,竟然查成了夾生飯,三位偵查員都有點兒坐蠟的感覺。老刑警張伯仁提議:“要不往香港方麵查查看?”話一出口,他也覺得不切實際,不由連連搖頭。
奈穆裏·希瓦雖然是從香港警務處下轄的刑事便衣隊調來滬上的,也許香港那邊有人知道他的情況,但領導不可能批準派員去香港調查。不過,裴雲飛被老張這一提醒,突然想起這個印度巡捕在公共租界卡德路捕房擔任的職務--刑事部華捕第三探組組長,腦海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也許還有一條路可以試試!
舊上海帝國主義租界巡捕房的華捕要比西捕多,不論刑事部還是政治部,最底層的辦案人員都是華捕。黃金榮就是做華捕一步步發跡,最後成為上海灘青幫三大亨之首的。租界當局警務處的頭目對華捕的心態是“既要用,又不放心”, 遂指派印度籍巡捕(法捕房是越南巡捕)擔任探長進行管理。奈穆裏·希瓦的刑事部華捕第三探組組長就是這麽來的。
裴雲飛腦子裏冒出的這個念頭跟“華捕探組”有關。奈穆裏·希瓦既然是華捕探長,他的日常工作必定與華捕有交集。那時候滬上租界巡捕房的事兒還是蠻多的,除了偵查、抓人的實錘行動,還有日常訓練、演習以及為達官貴人的婚禮、壽宴及眾多的慶典活動站場子撐門麵,像奈穆裏·希瓦這樣的基層領導,雖然與下屬的國籍不同、待遇不同(華捕的待遇最低),但上下級之間的關係一定要搞得比較融洽,否則這麽些活兒就玩不轉了。況且奈穆裏·希瓦還有在香港警隊幹活的經曆,一般說來應該懂得在上海這個“十裏洋場”中混跡的路數。即便不是和每個下屬都能稱兄道弟,最起碼也得有一兩個類似親信的華捕朋友吧?既然一時找不到奈穆裏·希瓦, 那就找他當年的下屬吧,這些人總該有個把還在上海待著的。
裴雲飛把這個想法跟張伯仁、丁金剛一說, 那二位都深以為然。這時,內勤來第六組辦公室送報紙,還捎來一個消息:比六組晚啟動一天接受任務調查外灘一起命案的第四組,剛才已經順利破案,三個兇犯悉數抓獲。
裴雲飛聽著心裏一涼,糟糕!開門紅這一炮沒咱的份兒了!眼光掃到張伯仁、丁金剛臉上, 都帶著失望和沮喪交織的神情。他打了個哈哈。 對兩個比他年齡大的下屬說:“這又不是開運動會搞比賽,咱們也不去考慮什麽第一第二,反正隻要盡心盡力把案子給破了,那就是問心無愧。 我們研究一下分工,爭取盡快查摸到線索。”
4月28日下午3時許,丁金剛和外援便衣找到的一個名叫齊福夫的男子提供的線索,成為後來偵破本案的關鍵。
對奈穆裏·希瓦當年下屬的訪查,是從黃浦分局看守所的一名留用警員黃克開始的。
黃克曾供職於公共租界老閘捕房。他原是中學體育教師,報考巡捕時,麵試的洋考官看中的是他的體魄和西洋拳術,可錄取名單報到工部局警務處時卻被處辦扣下了,說這人盡管是教體育的,但看他一手字寫得這麽人眼,應該有些文化底子,就留在處辦做內勤吧。於是,黃克成了租界警務處一名穿製服的文員,協助英國警官管理卷宗檔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占領租界,外籍警員全部關進了集中營,華捕都被留用,不願意留下也可以,但不發分文退職金。黃克選擇了離職。他會西洋拳術,還曾在比賽中獲得過名次,立刻就有武館聘請他前往擔任教練。待到抗戰勝利,國民黨政權接收上海,警局向他發出歸隊邀請,他不願再做內勤,就去了黃浦分局交警隊事故組。解放後,他被新政權留用,到看守所當了一名看守員。
丁金剛之前辦案時跟黃克有過交集,現在專案組要查找原公共租界卡德路巡捕房第三探組的華捕,他馬上想起了曾在租界工部局警務處管理檔案的黃克,遂前往黃浦分局看守所跟老黃見麵。
黃克的記性不錯,聽丁金剛說到第三探組,馬上報出了奈穆裏·希瓦的姓名,說這個印度人是最後一任華捕第三探組的組長。t金剛問: “這主兒後來去哪裏了?你管過檔案,應該清楚此人的情況吧?”
黃克搖頭:“工部局警務處有規定,華人不能接觸西捕和其他外籍警員的檔案,奈穆裏·希瓦這人我認識,不過沒怎麽打過交道。日本占領租界後,他進了集中營,但沒幾天就被放出來了。後來日本憲兵隊的特務又到處找他,可能是卷入了什麽案子,沒找到,那之後我就沒再聽說過他的消息。”
“第三探組其他華捕的情況,你還有印象嗎?”
這個黃克倒還記得,他告訴丁金剛,第三探組一共有九名華捕,後來死的死,走的走,據他所知,解放後隻有三個還待在上海。一個改行做了土特產掮客,行蹤不定,一年中有大半年在外地跑生意;一個做了航運公司的貨輪船員,也是經常不著家;還有一個,就是在提籃橋監獄當獄警的齊福夫。
丁金剛立刻前往提籃橋監獄找齊福夫了解情況。
齊福夫告訴老丁,第三探組組長奈穆裏· 希瓦這個人還可以,不像其他“紅頭阿三”那樣窮兇極惡,動不動就罵人打人。丁金剛請齊福夫迴憶,這個印度人是否有一把黑色匕首, 齊福夫說:“這事我知道,不過沒親眼見過。租界被日本人占領後,憲兵隊要抓他,曾有特務找我了解他的情況,我才知道他藏著這麽一把匕首。”
丁金剛聽著,心裏涼了半截,但還是不死心,繼續問奈穆裏·希瓦平時跟華捕下屬的日常接觸情況。沒想到,往下齊福夫的一句話引起了老丁的興趣:奈穆裏·希瓦跟下屬聊天時偶然提起,說他早年在印度做過和尚。
丁金剛頓時聯想到4月20日案發那天去廉宅勘查現場時了解到的一個情況:死者母女都篤信佛教。當時並沒當迴事,可此刻得知擁有黑色匕首的印度巡捕居然當過和尚,這二者之間是否有什麽隱秘的關聯?
當天晚上,專案組三傾香員開會研究案情。 裝雲飛、保伯仁都認為丁金剛的那個靈光一閃對於本案的調查很可能有幫助,裴雲飛說:“事不宜遲,咱們這就去廉宅走訪死者之母雷理娟!\"
張伯仁、丁金剛的下一站是“虯江機器廠”,該廠位於虯江橋畔,距提籃橋監獄不遠。 出了監獄大門往左拐,沿著長陽路一路到底就是軍工路,拐個彎再走兩公裏就到了。
這家工廠在民國時期就是“國企”,抗戰爆發伊始遷移武漢,旋即又內遷至山城重慶。戰後由重慶遷迴上海,因接收了不少日偽敵產,遂擴大為一家龍頭大廠,地址選在軍工路虯江橋南, 占地27萬平方米,落成後稱為“中國農業機.械公司虯江機器廠”。1949年5月上海解放,“虯江機器廠”即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同年11 月20日改名為“華東工業部虯江機器廠”。本案發生前的1953年3月,又改名為“上海機床廠”、但坊間依然以“虯江機器廠”稱之。這是上海赫赫有名的大廠,上世紀六十年代,毛澤東主席曾親臨該廠視察。
那麽,蘇望鑫所說的那個老鐵又是何許人呢?張伯仁、丁金剛到廠保衛處一打聽,得知老鐵的大名叫鐵長樂,廣東佛山人氏。鐵長樂早年去香港學金工(即鉗工),十七歲滿師後照例還要幫三年,即留在師傅跟前幹活,有薪水,但多寡由師傅決定。他師傅手藝不錯,曾在外輪上當過機修工,還通曉英語。不過,師傅的不良嗜好也多,抽鴉片,還沉溺賭博。鐵長樂滿師時,師傅正走黴運,偷買的鴉片是假貨,賭場上債台高築,給徒弟的薪水少得可憐。對於鐵長樂來說, 別說“長樂”,就是眼前也樂不起來。你不仁我不義,他幹脆來了個不辭而別。這在當時是嚴重違背行規的事,在香港的金工行業裏他肯定混不下去了,遂決定遠走高飛。
去哪裏?師傅當年是在外輪上起家的,他就照葫蘆畫瓢,先去廣州,找了沙麵一家洋人開的薦頭店(即職業介紹所),自薦要去外輪上當機修工。薦頭店見這青年滿手老繭,還能說幾句英語,料想是個合格人選。廣州是大港口,經常有運貨來華的外輪就地招聘機修工匠, 也就不過兩天工夫,鐵長樂就通過了外輪船長的麵試,成為英國貨輪“海洋之花號”上的一名機修工。
十三年後,他返迴廣東,在廣州開了一家機修作坊。稍後民國政府組建“中國農業機械公司”,在上海、廣州各設一家機器製造廠,籌建廣州廠時,慕名登門邀請鐵長樂加盟。鐵長樂擔任檢修車間副主任,他的金工技術得到了充分發揮。抗戰期間,上海、廣州兩家工廠都撤往重慶,合並成一家,鐵長樂仍舊負責機器檢修。那時的機械廠,分工不像現在這麽細,像鐵長樂這樣的高級技師,說是鉗工,同時也精通車、刨、 微、焊、電以及熱處理等多種技能,堪稱“全能金工\"。抗戰勝利後工廠遷滬,鐵長樂被公司高層指定為“必須隨廠赴滬”的技術尖子之一, 為此,廠方斥資將其全家一並遷往上海,不但安置家屬的工作、上學等事宜,還在工廠附近物色了一幢沒收來的日式洋房作為他們一家的住所, 並辦理了房契。
張、丁兩位偵查員是在車間裏跟老鐵見麵的,其時他正與一個年輕技術員、一個中年工匠師傅對著圖紙商量什麽。那二位聽廠保衛處陪同人員說是市局外調,立即迴避。但老鐵對這個意外的打斷有點兒惱火,想必他們三個剛剛正談得“人港”。他對偵查員說:“抱歉!我隻能給您二位五分鍾時間。”
丁金剛知道這類技術大拿都是有點兒脾氣的,趕緊把黑色兇刀的照片遞上,說明來意。 鐵長樂拿起照片略一過目:“這種匕首是外國貨,我以前在英國的舊貨市場見到過。和我同行的一個波蘭水手挺感興趣,要買下來。攤主開價七英鎊,還價到五英鎊成交。拿迴船上, 又被約翰船長看中了,以十五英鎊買了下來。 後來約翰船長下到機艙檢查時,跟我提起過這把匕首,讚口不絕,說與皇家作坊出品的專用獵刀相比也毫不遜色。我估摸國內應該沒有哪個鐵匠能打造這種刀具,倒不是技術,是材料難尋。據我所知,英國皇家作坊出品的獵刀是用某種特殊的合金鋼打造的,這種合金鋼,英國政府規定不準出口。好了、時間到了,您二位請吧。”說著,他朝在車間角落迴避的那二位招手,示意“咱們繼續研究”。
張伯仁、丁金剛悻悻離去。這時已是午後, 兩人在廠門口一家麵館簡單對付了一頓。等候服務員上麵條時,兩人談及這次外調,認為這位氣場頗足的專家級工匠老鐵師傅的說法應該可信。 從理論上來說,算是已經查明了這把匕首的基本來路。不過,於尋找線索而言,這個結果等於是斷了繼續往下調查的路。那就隻有指望去江南造船廠向金相分析專家請教的六組組長裴雲飛能夠撞到好運了。
還別說,裴雲飛真的撞到了好運。但他在撞到好運之前,已經坐了一個上午的冷板凳。
上午9時許,他趕到這家由軍方管控的滬上最大的國有造船廠,在大門口出示證件辦了手續,直奔廠保衛處。保衛處一個姓孟的科員接待了他,聽說是來拜訪金相研究室首席專家鄔政的,立刻露出警惕的神色,重新查看了裴雲飛的證件,還往市公安局打電話核實了他的身份。江南造船廠承擔建造海軍炮艇的任務,金相分析室雖小,在這個造船大廠中的地位卻是重中之重。 而那位曾留學英國、日本的海歸技術權威鄔政, 則是遠東軍區司令員兼東海市長下令必須嚴密保護的專家。這種“保護”,不僅是嚴防敵特加害,還有“內防”的成分-防止其他省市的兄弟單位挖牆腳,將其“綁架”。
所謂“綁架”,絕不是危言聳聽,前不久就發生過這樣的事。上海鋼鐵公司第一廠(1957 年3月更名為上海第一鋼鐵廠)的一位鋼鐵化學分析專家梁先生,大白天被中南地區老家的公安便衣憑著貨真價實的公函堂而皇之地帶走了,說是“配合調查中央交辦的絕密案件”,廠裏不敢追問原委,哪知這是當地為發展鋼鐵經濟施展的招數。梁先生迴到家鄉後,受到最高規格的接待,不但予以重用,其家眷也由當地政府妥善安排。上海方麵自是惱火,直到現在華東局還在跟中南局扯皮。如此,保衛處的孟同誌慎重對待這個前來拜訪鄔先生的公安便衣,也就可以理解了。
孟同誌是保衛處的一名普通科員,工作認真,不過生性膽小,遇事躊躇,缺乏擔當。此刻就是這樣,盡管他已反複查驗過來人的身份,還是不敢拍板,便向領導請示。保衛處有正副處長,副處長去北京參加軍委舉辦的軍工大廠保衛工作培訓班了,正處長正在參加廠部會議,孟科員隻好抱歉地告知裴雲飛:“請你稍等,咱們處長開完會簽了字,才能跟金相室聯係。”
就這樣,裴雲飛在保衛處的會議室裏看了一上午的報紙。一直等到11點半,保衛處長終於開完會,簽了字,孟科員即跟金相室聯係,鄔政已經去食堂午餐了。孟科員就開了一紙客飯單, 帶裴雲飛去吃飯。裴雲飛還以為能在食堂遇見那位鄔先生,哪知人家鄔先生是享受專家待遇在小食堂用餐的,希望落空。
午後1時許,裴雲飛終於見到了鄔政。這位冶金權威端詳著裴雲飛出示的黑色匕首,沉思半晌方才開口:“黑色刀具我倒是見過,不多。但這種黑色匕首真沒見過,更沒聽說過。”一邊說, 一邊拿起桌上的高倍放大鏡仔細觀察,“罕見! 實在罕見!製作這種匕首的鋼材非常特殊……裴同誌,想弄清這把匕首的來曆隻有一個辦法從匕首上取少量金屬粉末做一個分析。”
裴雲飛馬上點頭:“謝謝先生!那就拜托了。”
鄔先生把裴雲飛帶到旁邊的實驗室,吩咐助手作好一應準備,他親自指點操作,用記號筆在匕首的血槽上端點了一下,叫助手在這個位置用一毫米直徑的鑽頭打一個孔,收集金屬粉末進行分析。助手依言照辦,起初用的是高碳鋼鑽頭, 竟然鑽不下去,遂改用實驗室存量很少的特製合金鋼鑽頭。這種鑽頭是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在日本人控製的江南造船廠(日軍占領上海期間改名為“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實驗室的材料庫裏發現的,係當時最高端的精鋼。據說清乾隆年間日本國作為國禮“儀奉”的倭刀, 就是由這種材料製作的。和珅第一次見識到倭刀時,曾向乾隆皇帝發出感歎:“咱們大清的寶刀遇到倭刀,就不寶了!”足見日本冶金技術水平之高。
黑色匕首遇到特種鋼材製作的鈷頭,這才服軟,被鑽出了一個一毫米直徑的淺孔。裴雲飛是鎖匠出身,也屬於金工範圍,他在一旁看著鄔政的助手進行上述操作,不由得暗暗稱奇-那些金屬鑽花和粉末竟然也是黑色的,也就是說,用來鍛造匕首的鋼材本身就是黑色的,這是怎麽做到的?
鄔政同樣吃驚:“這世上還真的有黑鋼,我算是開了眼界啦!”
裴雲飛請教:“先生,這黑鋼是怎麽煉出來的?\"
鄔政指了指正在取樣本的助手:\"等金棚檢驗結果出來後再說吧。咱倆去辦公室喝茶。*
兩人剛迴到鄔政的辦公室,保衛處那個孟姓科員就像從地底下冒出來似的、無聲無息地在門外站著了。
裴雲飛低聲間:“這是先生的警衛員?”
鄔政大笑:“這位孟同誌是衝你來的,他生怕我被你給綁架去。”
裴雲飛大奇,又不好問是怎麽迴事。鄔政遂將上海鋼鐵公司第一廠發生的“綁架案”說了說。正說著,助手從實驗室過來了,把化驗單遞給鄔政。鄔政稍一瀏覽,遞給裴雲飛:“你看看, 一會兒給你蓋個章帶迴去,你們要存進卷宗的吧。”
裴雲飛實話實說:“這個太專業了,我看不懂,請鄔先生指教。”
鄔政便把送檢匕首樣品的金相分析結論作了簡單解說:“用來製造這把匕首的鋼材是一種稀有材料,其特性跟剛才使用的日本合金鋼鑽頭相似,硬度稍弱,但韌性強,估計是進行了某種改造,可能是成分上的,也可能是工藝上的。製作鑽頭的合金鋼是日本的絕密技術,嚴禁向外泄露,但改進後的這種黑色特種鋼,也許管控沒那麽嚴,不知通過何種渠道流入民間。至於為什麽用來打造匕首,那我就說不上來了,這已經超出了我的專業知識範圍。”
一旁的助手提議:“要不請小田先生來看看?”
一語提醒了鄔政:“對!請小田先生看看, 沒準兒他能說出些道道兒來。”
037號合金鋼
裴雲飛尋思,既然叫“小田”,那應該是個年輕人,估計跟自己年歲差不多。不過,在金相研究所這樣的科研單位,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小夥,其專業成就不可能跟鄔先生相比吧,怎麽鄔先生還要向他請教?
鄔政可能察覺到他的不解,解釋說:“這位小田先生,是日本人.”
小田先生今年四十掛零,戰前就加人了日本共產黨,在日木排名第三的鋼鐵企業“神戶製鋼所”金相研析室擔任副主任.1940年,他被軍方征調來滬,主擇“三奏重工業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即江南造船廠)的研究工作。 他是單身漢,在上海娶了一位中日混血的女子為妻。待到抗戰勝利,小田先生不是軍人身份, 沒被國民黨當局遣返,繼續留廠效力,但職務被一擼到底,薪水也連降七級。解放後,日本共產黨致函上海市軍管會,這才知道原來小田先生是早在大學時期就已參加日共的老黨員, 戰時與共產國際的情報機構建立了關係,收集了大量日軍方麵的情報。於是,他被任命為金相所的第二副所長。小田先生的業務水平甚高, 但因其日本國籍,業內沒有請他去講課、論文約稿之類的事,就在江南造船廠默默無聞地發揮他的獨特作用。
鄔政還告訴裴雲飛:“大夥兒都挺尊重小田先生的,廠長、黨委書記、軍代表經常關心他的工作和生活,逢年過節,華東工業部都要請他赴宴、參加活動。”
說到這裏,小田先生到了。這是一個戴著深度近視眼鏡的中年人,身材瘦長精悍,裴雲飛看著,尋思他多半是能文能武之輩。在鄔政接下來的介紹中,果然提到小田先生在空手道、劍道方麵多有實踐,日偽和國民黨統治時期,江南造船廠每年舉辦的運動會上都有搏擊項目、他鐵定是能拿到名次的。裴雲飛感歎之餘,也產生了學武的想法:人家一個冶金專家都有這等身手、看來我也得物色一個武術名師學些拳腳了,畢竟咱是警察,不會點兒“三腳貓”的功夫,遇到緊急情況難道還靠別人保護不成?
小田聽鄔政介紹了情況,拿過桌上那把黑色匕首翻來覆去端詳片刻,手指在刀身上輕輕彈了兒下:“這把刀應該來自印度。”
裴雲飛不由暗暗叫苦,光是在上海查找線索,六組就已經忙得人仰馬翻了,怎麽又扯到印度去了?那可真是差著十萬八千裏啊!原指望六組能來個開門紅,破獲“103專班”開張第一案,觀在著來,已經不是開不開門的同題了,國不好、這起案子要變成縣家了……
正胡思亂想著、小田說了他這個判斷的依據、還引出了-段二十多年前的舊事。
1928年春,日本爆出一條轟動全國的新聞:已創建二十三年、以鋼鐵製造起家、冶煉出全日本綜合品質最佳合金鋼的神戶製鋼所發生一起案件,一塊重達四十八公斤的合金鋼失竊,而這塊代號“037”的合金鋼是準備送往美國參加“世界合金鋼評比會”的樣品!這個案子不但使日本警界感到震撼,連天皇都被驚動了。案發當天,日本政府內閣就決定組建\"037 搜查本部\",相當於一個高規格的專案組。 “037搜查本部”陣容龐大,七十八名成員中不乏來自東京、大阪、名古屋、橫濱、京都以及神戶當地的著名偵探。
這起案件整整調查了一年零七個月,最終未能偵破。為此,“037搜查本部”的本部長亦即總指揮鬆田引見及該本部下轄的神戶組組長大阮初興自殺謝罪,這二位都是當時日本的名偵探,其中鬆田引見的事跡還曾被改編為電影。 “037案件”被列為重大懸案,雖然搜查本部解散,但此案屬於“隨時可以重新啟動偵查”的特殊案件,民間甚至還募集了一筆不菲的捐款, 存人一個慈善機構的公共賬戶,賬戶情況向公眾公開,日本各大報紙每月輪流刊登一則關於該賬戶的靜態或者動態消息。至於丟失“037” 樣本的神戶製鋼所,依舊不依不饒,幹脆自己組織了一個偵查組繼續進行訪查,其成員包括私家偵探、退休刑警以及對該案的調查有興趣的社會人士。那股勁頭,恨不得把日本的每一個角落都翻騰一遍!
侵華戰爭期間,小田作為“地方技術人員” 被軍方征召,分派至上海,到“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江南造船廠)主持金相研究工作。離開神戶前,神戶製鋼所的老板為其餞行,請求他到中國後留意\"037”的情況,如有發現,火速告知。“037”的研製,小田曾花費許多心思,作為一名癡迷業務的高級專家,他承認自己對\"037”是有感情的,對於老板的請求自是一口答應。抵達上海後,隻要有合適的機會,他就拜托相關人土幫忙留意線索。其實他也知道希望渺茫,畢竟十多年過去了,自己在上海漫無目的地尋找,無異於幻想天上掉餡餅。誰知,還真有天上掉餡餅這種事!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第三天, 虹口四川北路日軍憲兵隊特高課指派一名少佐, 在兩命全副武裝的士兵護衛下來到江南造船廠, 該少佐姓阿部,係神戶人氏。聽說小田是自己的同鄉,少佐很激動,作了一番自我介紹。
阿部少佐的伯父係神戶製鋼所的股東之一, 當初作為侵華日軍一名下級軍官從日本開拔前他伯父就像神戶製鋼所的老板拜托小田留意\"037”一樣,也跟阿部說了此事。阿部幹的是特務活兒,可以在特務活動中順便打聽“037” 的下落。最初也是一片空白,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一夜之間占領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 日本憲兵隊對公共租界的外籍巡捕宿舍進行搜查時,在一名印度巡捕的衣櫃裏發現了一把黑色匕首。
盡管早在十多年前“037搜查本部”就已解散,但日本警方依舊關注著此案。1938年初冬侵華日軍占領上海華界後,神戶警察局特為致電日軍憲兵隊特高課,請求協查。特高課則把此事落實到專人,就是這個阿部少佐。
不過,在印度巡捕的宿舍裏發現這把黑色匕首卻跟阿部少佐無關,純屬偶然--
被特高課喚來協助搜查的有一夥汪偽“七十六號特工總部”的特務,幹搜查特別賣力。這倒並不是想在日本主子跟前露一小臉,而是因為這是一個撈橫檔發點兒小財的機會。他們搜出這把匕首後,根本不感興趣,隨手往地板上那些雜亂物品中一扔。要說這把黑色匕首還真不是凡品, 就這麽隨手甩了一下,竟然就穩穩地杵在地板上了。
片刻,領頭的日本軍曹走進這間屋子,這家夥是懂刀的,一下子就被這把匕首給吸引住了, 彎腰撿起來隨手一劃拉,競然削掉了茶幾一角。 他頓時想起長官要求協查\"037案”贓物之事。
神戶方麵曾告知,竊賊竊得那塊重達四十八公斤的精鋼樣品後,大概率會將其分解製作各種刀具,用這種材料製作的刀具不說削鐵如泥,也是鋒利無比,不是尋常刺刀匕首之類能比的。當下,他給四川北路憲兵隊特高課的阿部少佐打電話報告了此事。阿部拿到這把匕首,立即驅車前往江南造船廠作金相分析鑒定。
鑒定是由小田做的,最後得出結論:送檢物係采用失竊的“037”樣品製造。至於黑色, 是在製造過程中添加了某種尚不為人所知的神秘礦石,在高溫作用下發生化學變化,冷卻後通體變成黑色。經檢測比對,原先的母本\"037”與這種神秘礦石混合後,能夠明顯增加鋼材的韌性。小田認為,這把匕首的製作跟江湖上所謂的“緬刀”有異曲同工之處。武俠小說裏經常出現柔韌到可以纏在腰間卻又鋒利無比的“緬刀”,是用千錘百煉的精鋼(緬甸鐵匠稱為“鐵筋”)添加這種神秘礦石後混熔冷卻,再經鍛打製作的。送檢的這把匕首,應該也添加了上述神秘礦石成分,可能出自緬甸與印度交界地帶的匠人之手。
阿部少佐興奮地把這個鑒定結論帶迴四川北路日本憲兵隊特高課,受到上司的重視,立刻向日本國內作了通報。幾天後,日本國內決定重啟“037案件”,指派三名便衣赴滬調查。三人甫一抵滬,即拜訪小田。但小田要說的已經向阿部少佐和盤托出,再也沒有更多的內容可以提供了。 之後該案是否被偵破,他也不得而知。至於那把黑色匕首,鑒定結束後就被阿部帶走了。
小田作為金相專家,對這把罕見的匕首自然是很感興趣的。日本投降後,小田曾打算到憲兵隊去尋訪那把匕首的下落。可是,由於他的日本人身份,被接收“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的國民黨軍官限製行動。一個星期後解除限製,他被江南造船廠留用,得以自由行動,遂帶了一份蓋有接收委員會大印的公函前往四川北路憲兵隊,誰知早已人去屋空,原來的那些日本憲兵和特務都被關到集中營裏去了。
經過多方打聽,他終於在江灣日俘集中營找到了阿部少佐。阿部少佐告訴他,那把黑色匕首早就被日本來的三個便衣偵探帶迴國了。 那麽,案子的調查結果呢?阿部少佐說,他是作為憲兵隊特高課的代表陪同那三個便衣偵探進行調查的。那三位把藏匿黑色匕首的印度巡捕奈穆裏·希瓦作為調查切入點,可是,趕到關押外國人的集中營一打聽,奈穆裏·希瓦並沒有關在那裏。其時印度、越南未被日本政府宣布為“敵對國”,因此,公共租界巡捕房的印度巡捕和法租界巡捕房的越南巡捕都給釋放了, 奈穆裏·希瓦不知所蹤。半年後,三個便衣偵探未能取得任何進展,隻得帶著那把黑色匕首迴國交差去了。
“紅頭阿三”和印度和尚
返迴老大沽路專班駐地後,裴雲飛即與張伯仁、丁金剛通報了調查情況,一番分析後梳理出問題的關鍵所在:那把黑色匕首被三個來滬調查的東洋刑警帶迴日本了,就如同扔進了太平洋, 別想再打撈起來了。而日軍憲兵隊特高課的阿部少佐,也已遣返迴國,以當時的中日關係,根本不可能找到他。如今唯一的指望,是那個藏匿匕首的印度巡捕。這個“阿三”(舊時滬上公共租界的印度巡捕頭上都裹著一塊紅色頭巾,坊間把這些倚仗西捕欺壓華人的印度巡捕統稱為“紅頭阿三”,簡稱“阿三”)應該是能夠說清那把匕首的來路的,循著這條線索,沒準兒就能找到殺害廉夢妍的兇犯了。
辦法是這個辦法,能否順利實施卻還是一個未知數。這麽多年過去了,那個印度巡捕該到哪裏去找?
三人愁眉不展。半晌,丁金剛開口了:“找得到找不到,要咱們行動了才能知道。我就不信東洋人的特高課能比咱們新中國的人民公安有能耐!當初四川北路日本憲兵隊特高課沒能偵破的案子多著呢!”
丁金剛這話不是誇口,他的確跟特高課交過手。1942年,他奉命執行鋤奸任務,潛人虹口匯山路(今霍山路)的“大井洋行“,一槍打死了披著商人外衣專門收集浦東地下黨情報的日塵封檔案
本特務大井通寶。四川北路憲兵隊特高課和汪偽“七十六號”聯手展開調查。這些特務還真不是混飯吃的,隻花了半天工夫,就在丁金剛下榻的新開河南路“遠塵旅館”查到了他辦理人住登記手續時留下的“良民證”號碼。順著號碼繼續查,又查到“良民證”是在川沙縣高橋鎮日偽警署辦理的。一夜之後,上海市區各主要路口都張貼了印有丁金剛照片的通緝令。但丁金剛動作更快,已撤到浦東奉賢,根據組織安排進了一家軋米廠打雜,躲過了敵人的搜捕。
講完上述經曆,丁金剛說:“要說那個阿部少佐,他們手裏掌握的關於那個印度巡捕的資料肯定不少。公共租界是在一夜之間被日軍占領的,巡捕房的檔案肯定都在,一翻檔案什麽都有了,他們怎麽就沒找到那個印度巡捕的下落?我們也許可以在這些檔案上動動腦筋,特高課沒查出端倪,不代表我們也不行。”
張伯仁聽著連連點頭:“這倒也是。組長, 要不咱們就從查檔案著手?”
裴雲飛一拍大腿:“對!我們明天去查檔案!”
張伯仁又提了個建議:“還可以去翻查外文報紙。福州路上有一家‘小無錫書肆’,保存了不少外文報紙。當初不是有三個日本偵探來上海調查‘037案件’嗎?這種事在日本大概會被作為新聞報道的,我們可以去碰碰運氣。”
第二天,第六組三偵查員以及之前從徐匯分局和新樂路派出所借調的外援警員分成兩撥,分頭行動。
張伯仁帶著外援便衣查找公共租界的外籍巡捕檔案。
當年日軍占領租界後,巡捕房的檔案的確落到了日偽警察局手裏。可是,日本投降後,美國海軍不知奉了哪方的指令,派人前往國民黨“軍統局”下轄負責接收事宜的“前進指揮所”,要取走跟公共租界有關的全部檔案。“前進指揮所”不敢做主,向剛剛趕到上海主持接收的戴笠報告(當時國民黨各派係都派出各自的力量赴滬接收,互相傾軋爭搶的情況嚴重,戴笠生怕出事,故於9月上旬從重慶飛滬)。戴笠說美國人不能得罪,不過檔案不能給他們運走,你們設餅一個法子糊弄他們一下,拖上幾天,沒準兒他價就作罷了。
“前進指揮所”的特務自是照辦,不知他們用了什麽手段,還真把此事拖了三天。第四天美軍開來軍卡,正要動檔案時,突然接到命令讓軍艦去廣州,運檔案的事隻能作罷。後來聽說這是戴笠做的手腳,他跟美國海軍上層混得還不錯,弄了幾份假情報,把美國人的注意力轉移到廣州那邊,美國軍艦就起航開拔了,檔案則窗“前進指揮所”轉移到徐家匯原法租界的一處隱秘地點。
不過,這麽一折騰,弄亂了檔案,還因為特務抽煙不慎起火,燒毀了一部分。上海解放後, 我方接管的舊檔案混亂不堪,上級下令組織了一批進步學生進行整理。這項工作做了半年, 整理過程中發現有部分檔案缺失,經查,除了被“軍統”特務燒毀的,在徐家匯存放期間也有丟失。遺憾得很,專案組要查找的有關公共租界外籍巡捕的內容,就在丟失的檔案之中。張伯仁這一撥偵查員無功而返。
裴雲飛和丁金剛兩個前往福州路“小無錫書肆”,查閱民國時期的外文報紙。
店主是個六十多歲的老者,名叫曾覺義,無錫人氏,八歲時被父母送到上海,過繼給嫡親伯父曾朝笙。曾朝笙是滬上“朝笙棉紡廠”的老板,早年中過秀才,把兒子送到日本留學,曾覺義在日本期間參加了光複會。後因內部矛盾,登報宣布退出光複會。正好留學畢業了,那就迴國吧。哪知,剛剛在上海登岸,就看見碼頭上張貼著清廷上海道台衙門的懸賞通緝,他的大名和畫像赫然在目。他尋思滬上隻怕不能落腳了,弄不好連親屬都會受牽連,遂悄然潛迴無錫,還不放心,又住到鄉下親戚家避風頭。
稍後辛亥革命爆發,清帝退位,民國建立, 他也迴到了上海。原先和他一起在日本的那些光複會同道,迴國後都做了官,時任上海都督陳其美讓人給他捎話,說他在日本做了一些於革命有益的工作,雖然退出了光複會,但那是內部黨爭所致,並非叛黨,況且他在清廷的通緝令上榜上有名,迴國後也沒有做任何不利於同道之事、因此既往不咎、還可以安排一個職位。但曾覺義覺得沒有麵子、婉拒,不久在福州路上開了一家專售外文書報的“小無錫書肆”,
曾覺義出身資本家家庭,家裏不缺錢鈔,開書店純屬解厭氣。書店的顧客中頗有些外籍人土、每天經手的又都是外文書報、他漸漸在精通日文的基礎上又學會了英語、法語,結交的都是中外知識界人士,也不乏中外情報人員,包括共產國際、蘇聯紅軍在上海的情報工作者,當然, 也有中共地下情報員。因為這一層關係,解放後,“小無錫書肆”成為上海僅存的一家私人經營的外文書店。
此時曾覺義已是一個十足的老江湖,對時勢的認識、立場選擇的尺度把握得非常到位。他已經做好迴無錫養老的準備,書店裏保存的全部書報資料甚至整個店鋪,都可以捐贈給國家。偵查員向他道明來意後,他馬上點頭:“您二位要查閱的資料有大概的年代範圍,那就好辦。”
話是這麽說,但真正找起來並不容易。“小無錫書肆”保存的1941年12月及稍後的日文報紙上是否登載了三名日本偵探赴滬調查“037 案件”的消息,偵查員心裏也沒譜。萬一沒有呢,那又該去哪裏找?抑或日本國內的報紙根本沒有對此事進行過報道,這種可能性也是有的,畢竟1941年距離\"037案件”的發生也有十二年了。
而且,裴雲飛、丁金剛都不懂日語,即便確有日文報紙刊載了相關消息,他們也發現不了。 當店主曾覺義把一摞摞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日文報紙堆放到桌上的時候,兩人方才意識到這一點,頓時有種傻眼的感覺。丁金剛出了個主意, 不少日文詞匯和漢字在字麵上意義相近,可以留意一下關鍵詞,諸如“037”、“失竊案”、“神戶”、“合金鋼”之類,隻要報紙上刊登了相關新聞,總會有這類字眼,先把這些報紙挑出來再說。
沒奈何,也隻能如此了。兩人正準備開幹, 曾覺義開腔了。老先生早已看出了這二位的尷尬,說他精通日文,可以為政府效力。裴雲飛不免喜形於色,不過,這隻是權宜之計,如果作為證據便用的話,經警方認可的專業翻譯也是必不可少的。於是、他請曾覺義先幫著查閱,自己則去外麵找一範電話機,向z大估路“103專班” 駐地領導報告,要求由領導出麵協調市公安局外事科,派一名日文翻譯過來。
裴雲飛沒想到,這迴還真的撞到了好運氣。 當他返迴“小無錫書肆”時,曾覺義已經找到了那份刊載著三名日本偵探“奉命赴滬查緝‘神鋼037盜案.疑犯”消息的報紙。這份報紙的名稱是《(東京日日新聞》.1872年2月21日在東京創刊,算是一家老字號。1911年,《東京日日新聞》被《大阪每日新聞》兼並,但仍以各自的名稱在兩地分別出版。之後幾經合並, 1943年統一采用《每日新聞》作為報名,在日本五大全國性報紙中排名第三。此刻被曾覺義找到的那張報紙的出版日期是1942年1月2日, 還是《東京日日新聞》的報名。
《東京日日新聞》上刊載的這則消息顯示: 以“037”號合金鋼製作的黑色匕首的持有者, 係滬上公共租界的印度巡捕奈穆裏·希瓦。此人當時四十掛零,是九年前從香港警務處下轄的刑事便衣隊調來上海的,擔任卡德路捕房刑事部華捕第三探組組長。太平洋戰爭爆發當天, 日軍占領公共租界、法租界,強行接收兩租界當局(工部局、公董局)及下轄包括巡捕房在內的各機構,抱捕全部外籍職員、押解“敵對國外籍人員集中營”,奈穆裏·希瓦亦在其中。 但奈穆裏·希瓦是印度籍,而其時印度並未向日本宣戰,不算敵國,經過甄別,奈穆裏·希瓦被釋放。兩天後,日本國內派遣的三個偵探方才抵達上海。三人小組聞報,隨即聯絡四川北路日本憲兵隊特高課,要求全市查緝。特高課和汪偽“七十六號”的特務幾乎掘地三尺, 也沒發現奈穆裏·希瓦的蹤跡。從此,這個印度人就人間蒸發了。
而此刻六組的任務,就是繼續尋找奈穆裏希瓦的下落,可以想見這個任務的難度。三位偵查員和外援便衣查遍了在上海灘經營特色小吃、香料製作的印度商販,以及為大戶人家或者尚存的外資公司擔任門衛或者守夜人的印度人:裴雲飛還打了報告,獲準由市局外事科警員陪同著走訪了印度駐上海領事館,了解在滬居留的印度僑民的相關信息,依舊什麽線索也沒查到。
往下該怎麽辦?案子查來查去,竟然查成了夾生飯,三位偵查員都有點兒坐蠟的感覺。老刑警張伯仁提議:“要不往香港方麵查查看?”話一出口,他也覺得不切實際,不由連連搖頭。
奈穆裏·希瓦雖然是從香港警務處下轄的刑事便衣隊調來滬上的,也許香港那邊有人知道他的情況,但領導不可能批準派員去香港調查。不過,裴雲飛被老張這一提醒,突然想起這個印度巡捕在公共租界卡德路捕房擔任的職務--刑事部華捕第三探組組長,腦海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也許還有一條路可以試試!
舊上海帝國主義租界巡捕房的華捕要比西捕多,不論刑事部還是政治部,最底層的辦案人員都是華捕。黃金榮就是做華捕一步步發跡,最後成為上海灘青幫三大亨之首的。租界當局警務處的頭目對華捕的心態是“既要用,又不放心”, 遂指派印度籍巡捕(法捕房是越南巡捕)擔任探長進行管理。奈穆裏·希瓦的刑事部華捕第三探組組長就是這麽來的。
裴雲飛腦子裏冒出的這個念頭跟“華捕探組”有關。奈穆裏·希瓦既然是華捕探長,他的日常工作必定與華捕有交集。那時候滬上租界巡捕房的事兒還是蠻多的,除了偵查、抓人的實錘行動,還有日常訓練、演習以及為達官貴人的婚禮、壽宴及眾多的慶典活動站場子撐門麵,像奈穆裏·希瓦這樣的基層領導,雖然與下屬的國籍不同、待遇不同(華捕的待遇最低),但上下級之間的關係一定要搞得比較融洽,否則這麽些活兒就玩不轉了。況且奈穆裏·希瓦還有在香港警隊幹活的經曆,一般說來應該懂得在上海這個“十裏洋場”中混跡的路數。即便不是和每個下屬都能稱兄道弟,最起碼也得有一兩個類似親信的華捕朋友吧?既然一時找不到奈穆裏·希瓦, 那就找他當年的下屬吧,這些人總該有個把還在上海待著的。
裴雲飛把這個想法跟張伯仁、丁金剛一說, 那二位都深以為然。這時,內勤來第六組辦公室送報紙,還捎來一個消息:比六組晚啟動一天接受任務調查外灘一起命案的第四組,剛才已經順利破案,三個兇犯悉數抓獲。
裴雲飛聽著心裏一涼,糟糕!開門紅這一炮沒咱的份兒了!眼光掃到張伯仁、丁金剛臉上, 都帶著失望和沮喪交織的神情。他打了個哈哈。 對兩個比他年齡大的下屬說:“這又不是開運動會搞比賽,咱們也不去考慮什麽第一第二,反正隻要盡心盡力把案子給破了,那就是問心無愧。 我們研究一下分工,爭取盡快查摸到線索。”
4月28日下午3時許,丁金剛和外援便衣找到的一個名叫齊福夫的男子提供的線索,成為後來偵破本案的關鍵。
對奈穆裏·希瓦當年下屬的訪查,是從黃浦分局看守所的一名留用警員黃克開始的。
黃克曾供職於公共租界老閘捕房。他原是中學體育教師,報考巡捕時,麵試的洋考官看中的是他的體魄和西洋拳術,可錄取名單報到工部局警務處時卻被處辦扣下了,說這人盡管是教體育的,但看他一手字寫得這麽人眼,應該有些文化底子,就留在處辦做內勤吧。於是,黃克成了租界警務處一名穿製服的文員,協助英國警官管理卷宗檔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占領租界,外籍警員全部關進了集中營,華捕都被留用,不願意留下也可以,但不發分文退職金。黃克選擇了離職。他會西洋拳術,還曾在比賽中獲得過名次,立刻就有武館聘請他前往擔任教練。待到抗戰勝利,國民黨政權接收上海,警局向他發出歸隊邀請,他不願再做內勤,就去了黃浦分局交警隊事故組。解放後,他被新政權留用,到看守所當了一名看守員。
丁金剛之前辦案時跟黃克有過交集,現在專案組要查找原公共租界卡德路巡捕房第三探組的華捕,他馬上想起了曾在租界工部局警務處管理檔案的黃克,遂前往黃浦分局看守所跟老黃見麵。
黃克的記性不錯,聽丁金剛說到第三探組,馬上報出了奈穆裏·希瓦的姓名,說這個印度人是最後一任華捕第三探組的組長。t金剛問: “這主兒後來去哪裏了?你管過檔案,應該清楚此人的情況吧?”
黃克搖頭:“工部局警務處有規定,華人不能接觸西捕和其他外籍警員的檔案,奈穆裏·希瓦這人我認識,不過沒怎麽打過交道。日本占領租界後,他進了集中營,但沒幾天就被放出來了。後來日本憲兵隊的特務又到處找他,可能是卷入了什麽案子,沒找到,那之後我就沒再聽說過他的消息。”
“第三探組其他華捕的情況,你還有印象嗎?”
這個黃克倒還記得,他告訴丁金剛,第三探組一共有九名華捕,後來死的死,走的走,據他所知,解放後隻有三個還待在上海。一個改行做了土特產掮客,行蹤不定,一年中有大半年在外地跑生意;一個做了航運公司的貨輪船員,也是經常不著家;還有一個,就是在提籃橋監獄當獄警的齊福夫。
丁金剛立刻前往提籃橋監獄找齊福夫了解情況。
齊福夫告訴老丁,第三探組組長奈穆裏· 希瓦這個人還可以,不像其他“紅頭阿三”那樣窮兇極惡,動不動就罵人打人。丁金剛請齊福夫迴憶,這個印度人是否有一把黑色匕首, 齊福夫說:“這事我知道,不過沒親眼見過。租界被日本人占領後,憲兵隊要抓他,曾有特務找我了解他的情況,我才知道他藏著這麽一把匕首。”
丁金剛聽著,心裏涼了半截,但還是不死心,繼續問奈穆裏·希瓦平時跟華捕下屬的日常接觸情況。沒想到,往下齊福夫的一句話引起了老丁的興趣:奈穆裏·希瓦跟下屬聊天時偶然提起,說他早年在印度做過和尚。
丁金剛頓時聯想到4月20日案發那天去廉宅勘查現場時了解到的一個情況:死者母女都篤信佛教。當時並沒當迴事,可此刻得知擁有黑色匕首的印度巡捕居然當過和尚,這二者之間是否有什麽隱秘的關聯?
當天晚上,專案組三傾香員開會研究案情。 裝雲飛、保伯仁都認為丁金剛的那個靈光一閃對於本案的調查很可能有幫助,裴雲飛說:“事不宜遲,咱們這就去廉宅走訪死者之母雷理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