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光相機盡管清晰度提高了,但仍難逃膠片機本身注定要被淘汰的命運。照相成本高、不能可見即可得,小眾。


    所以被數碼相機替代必然是大勢所趨。


    當然現在寫到這裏我完全可以用事後諸葛亮的觀點說三道四,就如同現今隨處可見的鍵盤俠一樣。


    知道答案了再去反迴頭背著手指點當年那個時代的人肯定會高人不隻一等的。


    所以世界上最厲害的就是那些評價已有結果的鍵盤俠,因為麵對不僅僅是他而是大家都已知的結果去反推過程一定能讓這些人找到當時決策者的失誤或錯誤的。進而他們會進一步說按照他們說的這件事應該如何如何或是要是如何如何肯定結果會如何如何!


    是的,肯定會如何如何的。


    因此不能站在事後角度就此就說柯達當時把數字圖像傳感器技術由管理層決策將其授權給競爭對手索尼(sony)是多麽錯誤的一件事兒。


    總之最後的結果就是數碼相機橫空出世,由此開啟了數碼時代的大門。


    總是喜歡追求新東西的我知道這個消息後開始心動。


    知道我為人的朋友都知道我不抽煙極少喝酒不打麻將不喜新衣等等,總有人開玩笑地說那你肯定攢了不少錢。


    其實大家誤解了。


    沒有那些不良嗜好不代表我清心寡欲,我是真喜歡“亂”買東西,之所以在亂上加了一個引號是因為這是夫人說的。


    遇到我喜歡的東西我總會想方設法地弄到手,加之我的愛好實在過於廣泛,造成了喜歡的東西眾多,所以不知不覺中家裏多了一大堆東西,將上下兩層堆得下不去腳(夫人原話)。


    比如喜歡的書、喜歡的紙筆墨硯、喜歡的各種工具、喜歡的電子產品、喜歡的各式家具等等數不勝數。


    數碼相機的出現自然讓我心動不已。


    心動變成了行動,咬牙買了一台。


    最早買的數碼相機隻有三倍物理變焦,像素很低。


    這裏給小白同學科普一下兩個常識,高手可以繞行。


    第一個是變焦常識。


    變焦主要分物理變焦(也叫光學變焦)和數碼變焦。通俗地說物理變焦就像望遠鏡,可以讓遠處的景物仍然可以很清晰,這樣照出來的照片再經過放大也沒有問題。而數碼變焦是通過軟件讓一張圖片變大,表麵上看是清晰了一些,但如果想再次放大那麽就會讓景物變得很虛,也就是說數碼變焦是無法保證遠景清晰度的。


    所以隻有物理變焦才有意義,數碼變焦根本沒什麽用。


    第二個是像素常識。


    許多人買相機或手機把像素放在了第一位。其實像素和照片清晰度沒有關係,隻和相片大小有關係。也就是說如果隻是一寸照片,基本上什麽樣的相機都能照得很清晰。像素大的意思是把這個照片放得很大後仍然很清晰。


    比如路邊巨幅廣告牌,那上邊的圖片就要求像素特別大,否則低像素的東西放大到那麽大後就會變成一個一個的小格組成的畫麵,根本看不清晰是什麽。


    所以除非有特別專業的需要,否則買手機什麽的單純因為什麽上億像素而去多花錢是沒什麽意義的事兒。


    最早買的那台數碼相機用處並不是很大。


    這是因為拿著數碼相機的我思維還是膠片機的思維,總是覺得把照片打印出來才叫照相,放在電腦中存貯根本不是照片。


    當年絕對不止我是這樣想的,單從這方麵說,我是趕不上後世的鍵盤俠的,因為他們會告訴我當年數碼相機照出來的照片就應該存在電腦中,而且還會告訴我數碼相機照出來的照片可以進行ps處理,比傳統的照片更有優勢。


    佩服現在的鍵盤俠,他們真的比25年前的我智商略高一些,自然現在他們的見識也比當年的我多了一點兒。他們強的還遠不止這些,其中有些論軍事才能比四渡赤水時的教員厲害,有些論商業才能比世界百強掌門人厲害┄┄我唯一比他們強的估計也就是打字速度比他們快一些,這個是稍稍有一點涉及技術層麵了,他們不擅長。他們隻擅長戰略,這一點他們都比馬謖強。


    想著把數碼相機中的照片打印出來的我麵臨一個難題,那就是當時打印機技術沒有現在這樣方便,打一張相紙的成本很高,比洗相片貴多了。


    我記得最早用的是hp噴墨打印機。一套墨盒由四色小墨盒連在一起,紅黃藍三原色加上黑色,可以調成絕大多數需要的色彩。


    對墨盒的設計是隻要其中一色打沒有了(甚至是僅是缺少),根本不管其他三色還有多少,整套墨盒加上集成到墨盒上的噴墨打印機頭全都報廢,必須重新更換新黑盒(當年的打印機隻有幾百元,極為便宜,但一套墨盒也要幾百元,我記得好像三套墨盒就能買一台新打印機),這個腦殘鑽到錢眼兒的設計直到多年以後仍讓天蠍座的我憤恨不已,當年就覺得這樣的企業絕對不會走太遠。


    現在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電腦城幾乎見不到hp的打印機了。


    因果循環。


    那台數碼相機買自1998年。當年的手機還處在接發短信時代,即使後來進步了,出現了彩屏,也不過是在屏幕按鍵時顯示屏上出現五顏六色的數字而已。等到出了貪吃蛇的時候,就已經離現代手機很近了。


    所以用當年買的那台數碼相機照相後除了能在電腦上看一下外,基本上是沒有開發出什麽用處的。我也忘記了當年都用它拍了什麽。


    不過,僅就它拍下了這張照片我就覺得當年買這個太值得了。


    不過,僅就它拍下了這張照片我就覺得當年買這個太值得了。


    這個當年精心設計的照片被我打印出來後被夫人不太精心地保存了下來,說是不太精心,因為她給折出了一個印痕。


    那個時候還沒有p圖的概念,我能做出這樣的設計,理念絕對應該已經很超前了。看了當年的照片才明白為什麽女兒總是要問夫人當年老爹是怎麽追到你的。


    其實我當年也很┄┄(此處省略三十六個成語)


    算了,沒準備避雷針。


    現在我發現有些東西是帶有一定的使命來的。完成了曆史使命的這個數碼相機不知道哪兒去了。


    第二個數碼相機是佳能powershota610。


    這台相機是女兒很小的時候為了能留下她參加的各種活動而特意買的,記錄了女兒小時候的很多精彩瞬間。


    這張照片一定要留著看看女兒小時候是怎麽欺負她哥哥的。


    期間還有一個和這個差不多性能的索尼數碼。曾經被夫人帶去陪新村媽去海南三亞旅行。


    這台機器新增了一個檢測功能,可以檢測到人物是否閉眼,功能開始越來越強大了。當然了有時候這個功能並不完善,有時也會誤報,這就不能再寫下去了,容易得罪人。


    其實從我最早接觸海鷗相機開始到第一台數碼相機直到索尼數碼為止,我所有的出發點無論自覺的還是不自覺的都是為了照人,為了記錄一下家人或朋友的行動軌跡,這個下一節《外行人說攝影》裏再細說。


    我開始真正考察並決定要買一台單反相機應該是2015年8月份之後,之所以記得這麽清楚是翻了半天微信朋友圈推斷出來的。


    那個時候我撿起了扔了好幾年的繪畫,因為一直走創作路線,所以想買一台單反相機為繪畫搜集一下素材。


    在我有限的優點中,執行力很強絕對可以名列其中。


    想到就做,馬上抽空去了薩爾圖,到了單反相機專賣店去諮詢。


    我去的是佳能相機店。


    為什麽記得這麽清是因為一進店中我就看到了在比較顯眼的展櫃裏放了一個很大很長的白色鏡頭,店主熱情地介紹說這是成龍代言的xxxx鏡頭,我沒記住。


    談了不到一分鍾,店主直言告知,你現在什麽都不知道,沒法和你介紹,你現在還是先去了解一下單反是什麽然後再談下一步吧。


    受挫的我無奈迴家了。


    幾經思考,決定買一台最便宜的先練手。


    考察完馬上就準備買了,被我稱為“扶姐魔”的小舅子知道了消息,把他買的佳能6d“借”給了我(寫到這才想到我用了八九年的相機是他的),一同給我的還有24-105和70-300的鏡頭。


    最開始拿到手的時候對於那些m檔、p檔、av檔、tv檔,光圈、快門、曝光、色溫、iso補償等等如聽天書一般,感覺太高大上了。那個時候真的感覺是無從下手。


    試過幾迴,覺得太繁瑣了,於是放在家裏一年多沒動。


    直到女兒上了劍橋,活動多了,才又開始拿了起來。


    有限的另一個優點是無論什麽隻要我決定學了就開始刻苦努力。


    從頭學起。


    一個檔一個檔熟悉,一個光圈一個光圈試,一樣一樣練習。


    還有各種場景:跑馬拉鬆的、在影劇院演出的、上體育課的、做實驗的┄┄看到她們近期有哪些活動就開始著重練哪個。每個場景都研究,怎樣照效果最好。好在練習這個不用膠卷。


    慢慢終於可以清晰而熟練地搶拍一些動感畫麵了。在2018年的5月18號,我曾和女兒精心挑選了126張她高中時期有代表性的照片,寫成了《鏡頭下的cassie~劍橋兩周年記》一文。


    四月的大慶,桃紅蝶舞,丁香盛開,一片生機勃勃!


    臨近五月的時候,我和cassie不止一次商討,用什麽方式來迴顧總結一下我們來劍橋這兩周年!最後我們一致認為,還是用照片的形式把我們兩年來走過的歲月展示出來......


    從這126張照片中,看著女兒那些發自內心的笑容,我覺得一切文字都是蒼白的!


    認真準備sciencefair道具!


    團隊在繪製海報!


    asdan商賽第5組leader!


    詩朗誦!


    在一中校慶55周年大會上演出!


    萬聖節之夜演唱!


    時代廣場撕名牌!


    掃雪!


    結核病防治宣傳活動中!


    愛眼日活動中為小學生義務驗光!


    心肺複蘇技能培訓!


    世界斯諾克台球賽中擔任誌願者,這是cassie和世界台聯主席合影!


    參加愛丁堡公爵獎三天兩夜徒步行走,女兒就是背著身上20多斤的東西走了大約等於讓胡路商場到安達火車站的距離!


    ......


    世界大學生龍舟賽百湖賽場誌願服務!


    還有很多很多,拍這些活動的同時也練習了我的攝影技術。以至於在陪著女兒參加世界大學生龍舟賽百湖賽場服務誌願服務時,我隨手拍下的照片在市裏獲獎。


    這是我第一次在市級影展中得獎,盡管隻是入圍獎,但對當時的我來說也很難。


    其中有個小插曲。因為總有人誇我有才,夫人聽說後總是不屑一顧,說才華不能當飯吃。結果這次得獎是16斤米。迴家後我就小人得誌狀問她,你不是說不當飯吃嗎,這迴沒說的了吧!


    得獎證書和16斤米的獎品!?


    獲獎作品《臨陣磨槍》!


    這些用佳能6d照出來的女兒參加活動的照片隻是一個開始,未來必然會照出更加精彩的。


    值得慶幸的是,女兒也慢慢地喜歡上了相機。


    她身上有一個很重要的優點——刻苦,肯定隨我。


    在烈日下汗水滿臉地拍攝荷花。


    一盆盆不厭其煩地照著菊花。


    我在邊上給她拿著遮光板為她服務。


    她拍的菊花得了三等獎。


    後來還在學校當了攝影社的社長。


    這就是我們做家長最為欣慰的傳承。


    隨著手機功能的日益強大,照相功能不斷突破。照出的照片也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完美了。


    將來不知道會不會完全取代數碼相機,現在看很有這個趨勢了。


    總把新桃換舊符,慢慢地適應吧。


    怎麽說手機單就簡單化就比數碼相機多了不少優勢。


    數碼相機分得太細了。


    拍鳥有打鳥專用鏡頭,拍人像有專門定焦鏡頭,拍小蟲子有微距鏡頭,地方小人多可以用廣角鏡頭……不同的場景用不同的鏡頭,難怪人家說攝影窮三代,單反悔一生啊。


    單就是這些鏡頭都能把人弄瘋了。


    而手機最大的好處是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拿起來捕捉到自己認為的精彩瞬間。


    比如路邊隨處可見的野花,找個好的視角,拍照保存下來。


    但同樣的景色有人照得好看,有人照得差強人意。。


    必然有地方出了問題。問題會出在什麽地方呢?


    聽聽外行人是怎麽說的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迴憶錄之五十有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田連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田連宇並收藏我的迴憶錄之五十有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