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位麵。


    “原來是這樣。”


    永樂大帝朱棣恍然大悟。


    “爺爺,你說的是什麽?”


    朱瞻基看到朱棣的模樣後,頓時起了好奇之心。


    “原來你祖爺爺在洪武三十年南北榜爭的時候,殺了那麽多大臣,原來是因為這個。”


    朱棣恍惚的迴憶起來,在朱元璋死了前一年,朝廷裏發生過一件事,這件事就是南北榜爭。


    那一年的科舉考試,北方人無一上榜,金榜題名者全部都是南方人。


    朱元璋看過名單之後,頓時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徹查此事,將當時的主考官、副主考全部問斬。


    此事牽連甚廣,是朱元璋臨死之前最後一次亮起屠刀。


    當時遠在北平的朱棣聽聞此事後,也是大為驚訝,不了解詳情的他,完全不明白朱元璋為什麽要這樣做,這其中究竟有什麽門道。


    現在,看到天幕敘述的科舉內幕後,朱棣終於明白,當年南北榜爭的真相究竟是什麽。


    看似隻是一次普通的科舉考試,若是政治嗅覺不敏銳的人,可能就會被糊弄過去。


    但實際上,這次的科舉考試是南方人的一次試探,看看朱元璋是否已經年老體衰,再也無力控製朝局。


    一旦朱元璋默許此事,沒有大動幹戈,南方人就會立刻操縱以後所有的科舉考試,在官場大肆安插自己人,逐漸將皇權架空。


    而朱元璋正是察覺到了這些人的陰謀,才再一次亮起屠刀,將那些在洪武年間苟延殘喘的大臣們,全部一波帶走。


    ……


    嘉靖年間。


    “嚴閣老、徐閣老,天幕所說可屬實?”


    嘉靖皇帝似笑非笑的看著在場的這些閣老重臣,尤其是嚴嵩和徐階二人。


    他們分別是嚴黨和清流的領袖,天下士子全都出自他們的門下。


    想要控製科舉考試,對於他們來說,可太簡單了。


    況且。


    嘉靖皇帝也知道這其中的一些內幕,但沒想到竟會如此觸目驚心,整個大明朝所有的官吏,幾乎都已經被壟斷了。


    長此以往,大明朝還夫複何存?


    嘉靖皇帝哪怕一昧的修仙問道,可他終究最貪戀的還是皇帝的權利,絕不可能允許任何人把他架空。


    嚴嵩緊張的迴答道:“天下士子皆是天子門生,老臣隻不過是為陛下選拔人才而已。”


    這句話說的相當妙。


    一句話便將所有人都劃分為天子門生,也就是嘉靖皇帝的門生。


    既然是皇帝的門生,自然也都是忠心於皇帝。


    徐階也趕緊表態道:“天下士子皆感念陛下恩德,絕不會有結黨營私之人。”


    有這二人的表態,嘉靖皇帝也不再多說什麽。


    畢竟如今的朝堂,還需要他們兩個人去維持,嘉靖皇帝就算問罪,也不可能急於一時。


    隻是目前已經發現科舉考試有如此內幕,嘉靖皇帝也絕不會坐視不理。


    “傳旨下去,徹查科舉內幕一事,兩位閣老就辛苦一下,這件事情就由你們親自去辦。”


    嘉靖皇帝大手一揮,命令道。


    “臣遵旨。”


    嚴嵩和徐階不得不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如果不答應,那麽就意味著之前所說的話全都是假的,不僅犯欺君之罪,還有結黨營私甚至科舉舞弊之嫌。


    此事答應之後,少不得要拿底下的人開刀。


    操縱科舉舞弊確實也需要好好整頓一番。


    ……


    崇禎位麵。


    “怎麽麻煩事一個接一個,八大晉商還沒解決完,操縱科舉又冒出來了。”


    崇禎皇帝看天幕看的頭疼。


    早知道這個皇帝這麽難當,當初他說什麽也不會答應下來。


    直到看到天幕裏經曆的事情之後,才知道如今的大明早就已經千瘡百孔。


    想要拯救江山社稷,祖宗基業,還真就得是朱由檢那樣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法子。


    可惜。


    崇禎皇帝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哪怕有天幕的幫助,他也少有的去認真學習或者照著做過。


    直到現在,大明朝局積重難返,崇禎皇帝也隻能努力修修補補,實在沒有能力再像朱由檢那樣,做什麽中興大明的美夢。


    ……


    【洛陽城的書院內,達官顯貴與當地學子商議許久,總算想出一個絕妙的法子。】


    【福王府,洛陽城最豪華壯觀的府邸,乃是萬曆皇帝第三個兒子朱常洵的家。】


    【朱常洵被封為福王之後,就藩洛陽,在當地權勢滔天,又是當今皇帝朱由檢的親叔叔,更是威望甚高。】


    【今日,福王府內,聚集了無數當地的達官顯貴和學子們。】


    【福王朱常洵大大咧咧的走出來,當眾人看到他的模樣後,全部都愣住了。】


    【誰都沒有想到,這位名動一時的大明福王,甚至曾經一度被萬曆皇帝試圖封為太子,竟然是一副肥豬模樣,胖的幾乎走不動道。】


    “這也太胖了吧?”


    “不愧是福王,真是個有福之人。”


    “這得吃多少糧食,才能養得這麽肥肥胖胖?”


    大明各個時代的老百姓們都紛紛感慨萬千。


    無論在哪個時代,老百姓們幾乎都是麵黃肌瘦,因為他們長期營養不良,而且饑一頓飽一頓,很少有能吃飽的時候。


    對比人家福王,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眾人愣神許久,終於慢慢反應過來,紛紛開始奉承福王。】


    【朱常洵含著金湯勺出生,從小就被萬曆皇帝寵愛,自然喜歡聽別人的奉承話。】


    【而且他非常喜歡和當地的士子交往,倒不是因為他多麽喜歡讀書,而是因為這樣做可以提高他的聲望。】


    【不過,當地學子大部分都看不起這個福王,都覺得他隻是命好而已,其實就是個酒囊飯袋。】


    【他們都說得也不錯,福王確實是個酒囊飯袋。】


    【一番奉承過後,朱常洵被吹的頭昏腦脹,平日裏這些自視甚高的讀書人,從來都不會與他交往,如今卻紛紛主動過來奉承他,讓他有種被捧在天上的感覺。】


    【“哈哈,你們就不要這麽客氣了,有什麽事情盡管說,隻要是在大明朝,就沒有我朱常洵做不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小西下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小西下士並收藏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