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大義滅親,誅殺大明藩室!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嘉靖位麵。
“嚴閣老,徐閣老,你們可知道江南是以何種方法合理避稅的?”
嘉靖皇帝望著天幕,對這個話題也非常感興趣。
大明稅收如今是一年比一年少。
用錢的地方卻一年比一年多。
國庫的虧空由來已久。
嘉靖皇帝為填補國庫虧空,想了很多辦法,但總是不奏效。
若是江南士紳真的有合理避稅的方法,就意味著那裏藏著令人難以想象的巨額財富。
將這些財富合理納入稅收,國庫轉虧為盈便指日可待。
嘉靖皇帝也不必日日跟內閣扯皮,為仨瓜兩棗費盡心思,傳出去都讓人笑話。
“老臣尚不清楚。”
嚴嵩人老成精,得罪人的話,他自然不想說。
江南士紳如何避稅,還是得讓當地人說說看。
正巧。
徐階便是江南鬆江府人士,這其中糾葛他最清楚不過。
徐階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嚴嵩,心裏憤憤然,這明顯就是甩鍋行為。
但他卻又不能不表態,因為他就是江南士紳的代表人物。
要是他不表態的話,那就隻能證明他心虛。
“陛下,所謂合理避稅,無非就是名下多幾畝田地,朝廷明文規定,功名在身的士紳不需繳納田稅,天幕裏的小陛下應該指的就是這個。”
徐階坦然迴答道。
嘉靖皇帝是人精中的人精,他問到江南士紳的避稅方法,說不定心裏早就已經有答案,隻是想看看徐階到底會不會有私心隱瞞不說。
果然,嘉靖皇帝露出滿意的笑容,隨口說道:“我大明與士大夫共天下,多幾畝田產,這沒什麽。”
“這稅是朝廷給他們的恩惠,朕就算還是再窮,也不會與他們計較這些。”
“可僅僅隻是田產避稅,絕做不到能避開九成的稅收,他們必然有其他的方法。”
……
【洪承疇震驚之餘,忙問道:“陛下,微臣不太明白,江南士紳就算再膽大包天,也不可能藏匿那麽多的財產啊。”】
【“誰說他們是藏匿?”朱由檢說道:“他們賺的錢光明正大,隻不過朝廷一直缺失這方麵的製度,這是大明稅收製度中一個巨大的漏洞。”】
【“江浙的賦稅太過複雜,一句兩句說不清楚,等到地方之後,朕必然要大刀闊斧的改革,到那時你自然明白。”】
【洪承疇默默點頭,他心裏雖有疑問,但既然朱由檢明言在先,他也不好再追問下去。】
戛然而止的對話,卻急壞了正在觀看天幕的朱元璋。
“漏洞?到底是什麽漏洞?不是!你這小子說話隻說一半是吧?”
朱元璋抓耳撓腮,急的好像丟了一百兩銀子似的。
聽朱由檢話裏的意思,江南的稅收製度裏麵,有一個巨大的漏洞。
用更直白點的話說,那裏有一塊巨大的肥肉,大明朝廷一直都在視而不見,從來沒有將這塊肥肉納入稅收體係。
可朱元璋就是在著急,他也沒辦法讓朱由檢繼續說下去,隻能耐心等待。
【三日後,東昌郡王府一案徹查清楚,光鮮亮麗的表麵下,其中的齷齪肮髒之事,在大白於天下之後,很快便震驚大江南北!】
【東昌郡王府上上下下,竟沒有一人是幹淨的,從主人到奴仆,全都仗著郡王府的名頭為非作歹,胡作非為。】
【其中郡王府的奉國將軍長期囚禁十餘名少女,用非人的手段日夜折磨她們,導致七名少女再也無法生兒育女,六人眼睛被挖,三人精神失常。】
【還有奉國中尉私通家族兄長小妾,與小妾聯手毒殺宗兄。】
【沒有任何爵位在身的其他十三房朱姓宗親,也都仗著郡王府的名號,欺壓百姓,魚肉鄉裏,吃拿卡要,從不給錢,當地百姓苦不堪言。】
【各式各樣的罪行,足足寫滿幾十頁紙,滿滿當當由史可法呈送到朱由檢麵前。】
【“陛下,現東昌郡王府上上下下沆瀣一氣,貪贓枉法,欺上瞞下,魚肉鄉裏,殺人越貨,所有罪證皆已查明,請陛下處置。”】
【史可法恭敬的跪在朱由檢麵前。】
【“好啊,都是朕的好宗親。”朱由檢冷笑一聲,眼中閃爍著寒芒。】
【他豁然起身,說道:“傳朕旨意,將東昌郡王府一幹人等,全部押解到東昌碼頭,朕要親自處理此事。”】
【“史可法,你立刻將這個消息告訴東昌府的父老鄉親,讓他們若有閑暇時間,便來東昌碼頭看看熱鬧。”】
【史可法呆愣片刻,答應一聲。】
【他越來越看不懂眼前的少年天子。】
【能將皇室宗親處理到這種地步已實屬不易,朱由檢竟然還嫌不夠,甚至還要讓平民百姓圍觀處置這些皇家罪犯,簡直比他還激進。】
【按理來說,像這種皇室醜聞,一般皇帝都會盡力遮掩,誰會像朱由檢這樣大張旗鼓的去昭告天下?】
【這位少年天子果然如傳聞一樣,不是凡人!】
【東昌碼頭。】
【千餘名東昌郡王府的朱姓宗親,全部五花大綁地跪在碼頭上。】
【周圍的沿街兩岸,早已人山人海。】
【當地百姓聽聞皇帝要親自處置這些罪大惡極的朱姓宗親後,全都敲鑼打鼓的跑過來看熱鬧。】
【一艘高約三丈的樓船,在眾目睽睽之下,緩緩停靠在東昌碼頭。】
【高高的甲板上,一道年輕挺拔的身影,出現在眾人麵前。】
【“陛下駕到!”隨著一道高唿聲響起,在場所有人紛紛跪地叩頭。】
【朱由檢冷眼俯視著碼頭上的朱姓宗親,這些人他從未見過,但他們的身上都流淌著太祖血脈。】
【今日,他要處置這些皇室宗親,雖心有不忍,但為大明社稷,他不得不大義滅親。】
【“朕聽聞東昌郡王闔府上下惡積禍盈,目無法紀,草菅人命,罪惡滔天,今列祖列宗在上,朕欲大義滅親,為民伸張,以效大明法紀!”】
【“史可法,所轄罪犯皆按大明律處置,殺人者償命,重罪者充軍,輕罪者入牢,不可有絲毫偏袒。”】
【史可法高聲道:“微臣遵旨!”】
“嚴閣老,徐閣老,你們可知道江南是以何種方法合理避稅的?”
嘉靖皇帝望著天幕,對這個話題也非常感興趣。
大明稅收如今是一年比一年少。
用錢的地方卻一年比一年多。
國庫的虧空由來已久。
嘉靖皇帝為填補國庫虧空,想了很多辦法,但總是不奏效。
若是江南士紳真的有合理避稅的方法,就意味著那裏藏著令人難以想象的巨額財富。
將這些財富合理納入稅收,國庫轉虧為盈便指日可待。
嘉靖皇帝也不必日日跟內閣扯皮,為仨瓜兩棗費盡心思,傳出去都讓人笑話。
“老臣尚不清楚。”
嚴嵩人老成精,得罪人的話,他自然不想說。
江南士紳如何避稅,還是得讓當地人說說看。
正巧。
徐階便是江南鬆江府人士,這其中糾葛他最清楚不過。
徐階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嚴嵩,心裏憤憤然,這明顯就是甩鍋行為。
但他卻又不能不表態,因為他就是江南士紳的代表人物。
要是他不表態的話,那就隻能證明他心虛。
“陛下,所謂合理避稅,無非就是名下多幾畝田地,朝廷明文規定,功名在身的士紳不需繳納田稅,天幕裏的小陛下應該指的就是這個。”
徐階坦然迴答道。
嘉靖皇帝是人精中的人精,他問到江南士紳的避稅方法,說不定心裏早就已經有答案,隻是想看看徐階到底會不會有私心隱瞞不說。
果然,嘉靖皇帝露出滿意的笑容,隨口說道:“我大明與士大夫共天下,多幾畝田產,這沒什麽。”
“這稅是朝廷給他們的恩惠,朕就算還是再窮,也不會與他們計較這些。”
“可僅僅隻是田產避稅,絕做不到能避開九成的稅收,他們必然有其他的方法。”
……
【洪承疇震驚之餘,忙問道:“陛下,微臣不太明白,江南士紳就算再膽大包天,也不可能藏匿那麽多的財產啊。”】
【“誰說他們是藏匿?”朱由檢說道:“他們賺的錢光明正大,隻不過朝廷一直缺失這方麵的製度,這是大明稅收製度中一個巨大的漏洞。”】
【“江浙的賦稅太過複雜,一句兩句說不清楚,等到地方之後,朕必然要大刀闊斧的改革,到那時你自然明白。”】
【洪承疇默默點頭,他心裏雖有疑問,但既然朱由檢明言在先,他也不好再追問下去。】
戛然而止的對話,卻急壞了正在觀看天幕的朱元璋。
“漏洞?到底是什麽漏洞?不是!你這小子說話隻說一半是吧?”
朱元璋抓耳撓腮,急的好像丟了一百兩銀子似的。
聽朱由檢話裏的意思,江南的稅收製度裏麵,有一個巨大的漏洞。
用更直白點的話說,那裏有一塊巨大的肥肉,大明朝廷一直都在視而不見,從來沒有將這塊肥肉納入稅收體係。
可朱元璋就是在著急,他也沒辦法讓朱由檢繼續說下去,隻能耐心等待。
【三日後,東昌郡王府一案徹查清楚,光鮮亮麗的表麵下,其中的齷齪肮髒之事,在大白於天下之後,很快便震驚大江南北!】
【東昌郡王府上上下下,竟沒有一人是幹淨的,從主人到奴仆,全都仗著郡王府的名頭為非作歹,胡作非為。】
【其中郡王府的奉國將軍長期囚禁十餘名少女,用非人的手段日夜折磨她們,導致七名少女再也無法生兒育女,六人眼睛被挖,三人精神失常。】
【還有奉國中尉私通家族兄長小妾,與小妾聯手毒殺宗兄。】
【沒有任何爵位在身的其他十三房朱姓宗親,也都仗著郡王府的名號,欺壓百姓,魚肉鄉裏,吃拿卡要,從不給錢,當地百姓苦不堪言。】
【各式各樣的罪行,足足寫滿幾十頁紙,滿滿當當由史可法呈送到朱由檢麵前。】
【“陛下,現東昌郡王府上上下下沆瀣一氣,貪贓枉法,欺上瞞下,魚肉鄉裏,殺人越貨,所有罪證皆已查明,請陛下處置。”】
【史可法恭敬的跪在朱由檢麵前。】
【“好啊,都是朕的好宗親。”朱由檢冷笑一聲,眼中閃爍著寒芒。】
【他豁然起身,說道:“傳朕旨意,將東昌郡王府一幹人等,全部押解到東昌碼頭,朕要親自處理此事。”】
【“史可法,你立刻將這個消息告訴東昌府的父老鄉親,讓他們若有閑暇時間,便來東昌碼頭看看熱鬧。”】
【史可法呆愣片刻,答應一聲。】
【他越來越看不懂眼前的少年天子。】
【能將皇室宗親處理到這種地步已實屬不易,朱由檢竟然還嫌不夠,甚至還要讓平民百姓圍觀處置這些皇家罪犯,簡直比他還激進。】
【按理來說,像這種皇室醜聞,一般皇帝都會盡力遮掩,誰會像朱由檢這樣大張旗鼓的去昭告天下?】
【這位少年天子果然如傳聞一樣,不是凡人!】
【東昌碼頭。】
【千餘名東昌郡王府的朱姓宗親,全部五花大綁地跪在碼頭上。】
【周圍的沿街兩岸,早已人山人海。】
【當地百姓聽聞皇帝要親自處置這些罪大惡極的朱姓宗親後,全都敲鑼打鼓的跑過來看熱鬧。】
【一艘高約三丈的樓船,在眾目睽睽之下,緩緩停靠在東昌碼頭。】
【高高的甲板上,一道年輕挺拔的身影,出現在眾人麵前。】
【“陛下駕到!”隨著一道高唿聲響起,在場所有人紛紛跪地叩頭。】
【朱由檢冷眼俯視著碼頭上的朱姓宗親,這些人他從未見過,但他們的身上都流淌著太祖血脈。】
【今日,他要處置這些皇室宗親,雖心有不忍,但為大明社稷,他不得不大義滅親。】
【“朕聽聞東昌郡王闔府上下惡積禍盈,目無法紀,草菅人命,罪惡滔天,今列祖列宗在上,朕欲大義滅親,為民伸張,以效大明法紀!”】
【“史可法,所轄罪犯皆按大明律處置,殺人者償命,重罪者充軍,輕罪者入牢,不可有絲毫偏袒。”】
【史可法高聲道:“微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