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朝廷全是亡國之臣?崇禎皇帝嚇哭了!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樂位麵。
永樂大帝朱棣、太子朱高熾、漢王朱高煦,還有朱高燧、朱瞻基以及一眾文武大臣,在看到天幕裏的箱子之後,全都震驚了整整一刻鍾說不出話。
“他娘的!老子一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多的錢!”
朱高煦拍著自己的額頭,忍不住爆了粗口。
他這個漢王殿下總是被人認為很有錢,動不動就從袖口裏麵掏出來一袋金豆子,用於賞賜大臣親信,給出去的時候相當的豪氣。
但看到天幕裏那些文官勳貴的財產,朱高煦都覺得自己像個臭要飯的。
其實別人不知道,他自己也是打腫臉充胖子。
那些小金豆都是他一點點攢起來的家底,為了籠絡大臣培植親信,不得已全部都撒了出去。
看似毫不在意,其實肉疼的很。
再看看人家天幕裏的那些大箱子,隨便挑出來哪一口,都趕上他幾輩子積攢的家底了。
更離譜的是那些人隻是大明的官員勳貴,說的難聽一點,就是大明皇帝的工具而已。
而朱高煦可是堂堂漢王殿下,永樂大帝朱棣的親兒子,身份如此高貴,跟那些人比起來居然窮得像個臭要飯的。
一想到這些,朱高煦就更生氣了。
他忍不住看向還在發呆的朱高熾、朱瞻基父子,陰陽怪氣的說道:“你們爺倆剛剛說什麽來著?說這些大臣們肯定不會貪贓枉法嗎?”
“現在你們睜開眼睛看看!這些就是你們平日裏看中的人!”
朱高熾紅著臉,說不出一句話。
朱瞻基更是憋得滿臉鐵青,像是吃了蒼蠅一樣。
他們父子倆沒想到打臉竟然來得這麽快。
之前還跟朱高煦辯論,支持天幕裏的文官集團,覺得就算他們再怎麽無法無天,也不過是朝堂上的爭鬥而已。
但他們還是低估了這些大臣們的醜惡嘴臉。
這些人並不隻是單純的想要將朱由檢拉下皇位,他們還在瘋狂的搜刮民脂民膏。
對皇帝欺君罔上,甚至逼宮篡位。
對老百姓刻薄寡恩,瘋狂斂財。
靠這樣一群人治理大明,大明豈有不亡之理?
不隻是朱高熾、朱瞻基父子,就連在場的大臣們也全都抬不起頭。
他們雖然跟天幕裏的文官集團毫無關係,但他們的身份是一樣的,全部都是文官。
而且說句不好聽的,他們這些人的手裏其實也不幹淨。
……
崇禎位麵。
“怎麽會這麽多!?”
崇禎皇帝被嚇到了。
他之前還在幻想著這些箱子裏可能並不全部都是真金白銀,或許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這樣就不能證明朝廷的大臣們全部都是貪贓枉法之輩。
但現在,事實已經擺在眼前,崇禎皇帝不相信也得相信,不接受也得接受。
他每日上朝所麵對的那些文官們,一個個都是利欲熏心、貪婪無厭的無恥之徒!
“社稷糜爛至此,大明何以自救啊?”
崇禎皇帝哭了。
他的內心深深的感到絕望,他也終於明白在【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天幕中,皇帝吊死在煤山時候所留下的那句話。
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此話所言非虛啊!
有這麽一幫大臣治理大明,不就是純純的亡國之臣嗎?
要不是看到天幕,崇禎皇帝或許此時還被那些人蒙在鼓裏。
他想起來之前中原四省大旱的時候,自己曾經號召朝廷官員們募資捐款,以解燃眉之急。
可那些大臣們卻一個個跟他哭窮,全都是兩袖清風,家無餘財,搞得崇禎皇帝自己都不好意思,隻能頂著壓力像其他沒有受災的省份強行攤派更多的賦稅。
他甚至還覺得自己很偉大,覺得是在為大明擔負老百姓的罵名。
現在一想起來,崇禎皇帝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十足的大傻*!
像個蠢驢笨蛋一樣,被那些人耍得團團轉。
“該死啊!全都該死!!!”
崇禎皇帝眼睛通紅,憤怒的咆哮。
……
【“皇爺,這些人竟然這麽有錢?”小李定國年紀輕輕,還是頭一次見到這種大場麵,驚訝的目瞪口呆。】
【他連死都不怕,但卻被眼前的場景嚇到了。】
【這些金銀財寶的背後,到底會有多少人的血汗,多少條無辜的生命?】
【甚至連整個大明都會因這些錢財而覆滅!】
【不過好在他們有一個英明的少年天子,將這群國家蛀蟲全部翻了出來。】
【“等等你不就知道了嗎?”朱由檢笑了笑。】
【而那些拚命抨擊的朝廷大臣們,在看到自己的家產全部都被翻出來之後,全都嚇得麵如土色,不再說話了。】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從清晨的大朝會,一直到夜幕降臨,再到太陽升起。】
【整整一天一夜,洪承疇等人終於徹底查清了這些財產數額。】
【“陛下,已經查清楚了。”洪承疇滿臉沉重的來到朱由檢麵前。】
【“承疇,振作起來,說吧,朕的這些肱骨之臣有多少家財?”朱由檢安慰了洪承疇一句。】
【他知道洪承疇是在擔心大明,這些大臣們全都是道貌岸然的蛀蟲,而他們隻是朝廷大臣而已。】
【那地方上呢?那些鄉紳舉子,巡撫總督,他們難道全是清清白白的嗎?想想都知道不可能!京城裏的這些大臣隻不過是那些人的代表而已!】
【國家糜爛至此,又該如何補救?】
【“是,陛下。”洪承疇感動的看了朱由檢一眼。】
【在這種情況下,朱由檢竟然還能細心的察覺到他的心情,甚至還鼓勵他一句,這對於洪承疇來說,比什麽賞賜都要讓人感到珍貴。】
【“陛下,微臣剛剛與楊大人、範大人等各位大人仔細清點了三遍,這些箱子裏所有的金銀珠寶、古玩首飾、地契銀票,全部加在一起,大概有六千萬兩白銀左右。”】
【當洪承疇說出這句話之後,整個紫禁城一片嘩然。】
而洪承疇話裏的每一個字,也都通過天幕,清清楚楚的傳播到大明各個時代每一個人的耳朵裏。
永樂大帝朱棣、太子朱高熾、漢王朱高煦,還有朱高燧、朱瞻基以及一眾文武大臣,在看到天幕裏的箱子之後,全都震驚了整整一刻鍾說不出話。
“他娘的!老子一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多的錢!”
朱高煦拍著自己的額頭,忍不住爆了粗口。
他這個漢王殿下總是被人認為很有錢,動不動就從袖口裏麵掏出來一袋金豆子,用於賞賜大臣親信,給出去的時候相當的豪氣。
但看到天幕裏那些文官勳貴的財產,朱高煦都覺得自己像個臭要飯的。
其實別人不知道,他自己也是打腫臉充胖子。
那些小金豆都是他一點點攢起來的家底,為了籠絡大臣培植親信,不得已全部都撒了出去。
看似毫不在意,其實肉疼的很。
再看看人家天幕裏的那些大箱子,隨便挑出來哪一口,都趕上他幾輩子積攢的家底了。
更離譜的是那些人隻是大明的官員勳貴,說的難聽一點,就是大明皇帝的工具而已。
而朱高煦可是堂堂漢王殿下,永樂大帝朱棣的親兒子,身份如此高貴,跟那些人比起來居然窮得像個臭要飯的。
一想到這些,朱高煦就更生氣了。
他忍不住看向還在發呆的朱高熾、朱瞻基父子,陰陽怪氣的說道:“你們爺倆剛剛說什麽來著?說這些大臣們肯定不會貪贓枉法嗎?”
“現在你們睜開眼睛看看!這些就是你們平日裏看中的人!”
朱高熾紅著臉,說不出一句話。
朱瞻基更是憋得滿臉鐵青,像是吃了蒼蠅一樣。
他們父子倆沒想到打臉竟然來得這麽快。
之前還跟朱高煦辯論,支持天幕裏的文官集團,覺得就算他們再怎麽無法無天,也不過是朝堂上的爭鬥而已。
但他們還是低估了這些大臣們的醜惡嘴臉。
這些人並不隻是單純的想要將朱由檢拉下皇位,他們還在瘋狂的搜刮民脂民膏。
對皇帝欺君罔上,甚至逼宮篡位。
對老百姓刻薄寡恩,瘋狂斂財。
靠這樣一群人治理大明,大明豈有不亡之理?
不隻是朱高熾、朱瞻基父子,就連在場的大臣們也全都抬不起頭。
他們雖然跟天幕裏的文官集團毫無關係,但他們的身份是一樣的,全部都是文官。
而且說句不好聽的,他們這些人的手裏其實也不幹淨。
……
崇禎位麵。
“怎麽會這麽多!?”
崇禎皇帝被嚇到了。
他之前還在幻想著這些箱子裏可能並不全部都是真金白銀,或許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這樣就不能證明朝廷的大臣們全部都是貪贓枉法之輩。
但現在,事實已經擺在眼前,崇禎皇帝不相信也得相信,不接受也得接受。
他每日上朝所麵對的那些文官們,一個個都是利欲熏心、貪婪無厭的無恥之徒!
“社稷糜爛至此,大明何以自救啊?”
崇禎皇帝哭了。
他的內心深深的感到絕望,他也終於明白在【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天幕中,皇帝吊死在煤山時候所留下的那句話。
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此話所言非虛啊!
有這麽一幫大臣治理大明,不就是純純的亡國之臣嗎?
要不是看到天幕,崇禎皇帝或許此時還被那些人蒙在鼓裏。
他想起來之前中原四省大旱的時候,自己曾經號召朝廷官員們募資捐款,以解燃眉之急。
可那些大臣們卻一個個跟他哭窮,全都是兩袖清風,家無餘財,搞得崇禎皇帝自己都不好意思,隻能頂著壓力像其他沒有受災的省份強行攤派更多的賦稅。
他甚至還覺得自己很偉大,覺得是在為大明擔負老百姓的罵名。
現在一想起來,崇禎皇帝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十足的大傻*!
像個蠢驢笨蛋一樣,被那些人耍得團團轉。
“該死啊!全都該死!!!”
崇禎皇帝眼睛通紅,憤怒的咆哮。
……
【“皇爺,這些人竟然這麽有錢?”小李定國年紀輕輕,還是頭一次見到這種大場麵,驚訝的目瞪口呆。】
【他連死都不怕,但卻被眼前的場景嚇到了。】
【這些金銀財寶的背後,到底會有多少人的血汗,多少條無辜的生命?】
【甚至連整個大明都會因這些錢財而覆滅!】
【不過好在他們有一個英明的少年天子,將這群國家蛀蟲全部翻了出來。】
【“等等你不就知道了嗎?”朱由檢笑了笑。】
【而那些拚命抨擊的朝廷大臣們,在看到自己的家產全部都被翻出來之後,全都嚇得麵如土色,不再說話了。】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從清晨的大朝會,一直到夜幕降臨,再到太陽升起。】
【整整一天一夜,洪承疇等人終於徹底查清了這些財產數額。】
【“陛下,已經查清楚了。”洪承疇滿臉沉重的來到朱由檢麵前。】
【“承疇,振作起來,說吧,朕的這些肱骨之臣有多少家財?”朱由檢安慰了洪承疇一句。】
【他知道洪承疇是在擔心大明,這些大臣們全都是道貌岸然的蛀蟲,而他們隻是朝廷大臣而已。】
【那地方上呢?那些鄉紳舉子,巡撫總督,他們難道全是清清白白的嗎?想想都知道不可能!京城裏的這些大臣隻不過是那些人的代表而已!】
【國家糜爛至此,又該如何補救?】
【“是,陛下。”洪承疇感動的看了朱由檢一眼。】
【在這種情況下,朱由檢竟然還能細心的察覺到他的心情,甚至還鼓勵他一句,這對於洪承疇來說,比什麽賞賜都要讓人感到珍貴。】
【“陛下,微臣剛剛與楊大人、範大人等各位大人仔細清點了三遍,這些箱子裏所有的金銀珠寶、古玩首飾、地契銀票,全部加在一起,大概有六千萬兩白銀左右。”】
【當洪承疇說出這句話之後,整個紫禁城一片嘩然。】
而洪承疇話裏的每一個字,也都通過天幕,清清楚楚的傳播到大明各個時代每一個人的耳朵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