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北上。


    一令而下,三軍全動。


    東川千戶所全員抽調,蘭州衛有三百,鎮遠前衛有五百,鎮院後衛被抽空,皋蘭千戶被抽空。


    整個蘭縣境內就剩下不到一個千戶所的兵力,其餘人全部北上。


    目送著沐英率先一步帶著百騎前往蘭州前衛,朱棖也不再耽誤,安排了起來。


    真要是元騎出現在蘭縣,加上藍城王府的府兵,是不夠的。


    尤其是。


    即便是丟了蘭縣,也不能丟了振遠橋。


    蘭縣即便是城破了,等多再攻站下來,可若是振遠橋被奪走,那隻要元軍守住振遠橋,基本上整個蘭縣境地之內的蘭州衛,就要全軍覆沒,且北元南下的門戶,就徹底的被敲開了。


    朱棖沒有主動請纓去守蘭州前衛,因為他覺得,留守蘭縣才是他最正確的選擇。


    “那麽!”


    “征兵吧!”


    “郭英,張光聽令!”


    朱棖也不是什麽猶豫之人,既然被沐英托付後方,那他就必須保證蘭縣的安全。


    “張光,傳本王令,征調蘭縣所有衙役,在蘭縣內的所有人,一戶抽二,組建蘭縣臨時守衛軍。”


    “在城牆上麵堆徹石頭,滾木,火油等守城器械。”


    “告訴柳江,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朱棖極其冷漠的命令,讓柳江自行組織守城。


    因為衛所和縣衙分離,蘭縣內除了衙役,並沒有軍隊。


    現在蘭州衛兵馬都被沐英抽調走,隻能發動百姓守城。


    有一點還好,若是元騎真的殺來,首當其衝的是蘭州衛,其實不需要蘭縣怎麽守衛的。


    這樣做,也是保險起見。


    “末將領命!”張光嚴肅的點頭,並迅速的向著蘭縣而去。


    “郭將軍,抽調各營的營兵,全部充入府兵,蘭州衛調三千,鎮遠前衛調三千,其餘人在蘭州衛屬鎮東三十裏的高嶺,修建王府軍鎮。”


    “讓那些留在蘭州衛和鎮遠前衛的老兵擔任百夫長,原本各營營司任副貳,在元軍來之前,爭取讓他們有一戰之力。”


    朱棖迅速的下令,此時整個蘭縣屬於守衛最空虛的時候,盡快填補這一空虛,在支援來之前保證蘭縣有一戰之力。


    再者,借著這個機會擴充府兵。


    “給方孝孺傳令,讓他將所有的錢糧都拉到黃河南岸點將台,本王要戰前總動員,還有將九五金棺也一起拉過去。”


    “告訴沈宏泰,其他東西可以暫且不要,但糧草就算是天上下刀子,地上是火海,本王的糧草半個月內必須弄來。”


    “另外,快點製造出來一麵我準備旗子,要急用!”


    朱棖也是發狠了。


    如非必要,他寧願供吃供喝將移民而來的百姓養到明年開春,哪怕是這些人吃閑飯。


    他也不想征兵,壓榨這些百姓。


    因為這個階段,是他賺威望,給所有人留下藍城王青天大老爺,世界上最好的官老爺的時間段。


    等到開春,他給這些人發田,發牛,就是引爆的時候,那時候他就被這十萬百姓視為神明。


    而隻有到春種結束,百姓們看著田地種的滿滿當當的,才是收割戰果最好的時候。


    那時候募兵不僅沒有人逆反,反而會踴躍投報。


    但這個時候,很麻煩。


    冬天凍死狗征發民夫,簡直是要他逼著這些百姓造反。


    可不征發。


    空蕩蕩的蘭縣,這個時候隻需要三千騎兵就能將蘭縣打下來。


    不怕萬一就怕一萬。


    迅速的,朱棖帶著郭英來到了黃河南岸。


    如果非要做對比,這裏就是蘭州的城關區、雁灘、七裏河沿黃河南岸一帶。


    原本蘭縣縣尉柳江沿著黃河河岸搭建了粥棚,簡稱豬窩粥棚,簡單的四麵不漏風,地上鋪上厚厚的稻草,長長的一道大通鋪,十萬人就在這些粥棚裏麵。


    即便是大冬天的,也是臭氣熊天。


    但經過方孝孺長達四天的調整之後。


    明顯有了的規劃。


    一兩百丈間隔一個營房。


    一百人一個房間相互隔開。


    營房除了一個火爐不準點燃任何明火,幹柴烈火,基本是一點就著。


    已經被點了三座營房了,要不是簡陋的營房隨時可以跑出去,要不是移民而來的人群之中沒有一個小孩,已經有死傷了。


    而經曆過一點就著的營房之後,百姓們自己也有了非常深刻的防火意識。


    所以一到六七點,整個黃河南岸就黑咕隆咚的,除了營房裏麵有人抹黑走動之外,營房之間連一個人影都見不到。


    不過這幾日倒是挺熱鬧的。


    百姓們對當官有著情有獨鍾的熱情,哪怕是,當一個其實根本不算是官兵的營兵。


    程家營一營七百人,為了當營兵竟然差點鬧內部矛盾的打起來,最後靠抓鬮的方式這才確定了一百名營兵人選。


    這夥人是一群狠人。


    原本是鳳陽縣程家村人,在程家老族長英明神武的決斷下,讓程家村男兒舍棄了家中婦女,孩童,老人,一群爺們帶著幹糧北上。


    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從鳳陽抵達了蘭縣。


    他發現老朱在鳳陽招兵並不是沒有道理,老家的人太狠了。


    用程家老族長勸村裏子弟的話來說,殊死一搏,博出程家村的世家望族之路。


    鳳陽已經定型了,所有的土地都是有主之物,連荒山都有名,程家村守成有餘,但進取不足。


    所以,你們留下血脈,北上進取。


    如果能在北邊站穩腳跟,爭到第一,萬頃良田,百頭耕牛,到時候再將鳳陽家眷接過去。


    如果死了,那就怪程家沒有成為世家望族的命,老頭子拚著一身硬骨頭,替你們守著血脈。


    程家村男人們聽了老族長的話,踏上了北上的狂奔之路,拿到了四千裏馬拉鬆的第一名。


    朱棖到蘭縣聽聞之後,隻能深深的感慨。


    華夏能夠源遠流長,並不是所謂的華夏文化,而是這片大地上,有如程家村這樣的無數村落。


    強大的排外性和勇敢的進取性形成的宗族式華夏。


    皇帝被稱為華夏家主,世家望族守望一方被稱為家主,鄉宗同裏被稱為族長,這是任何宗教主義和方外之族無法滲透。


    而涉及宗族傳承,原本溫順如綿羊的苦哈哈百姓,就會變得比刀子還要鋒利,比鋼鐵還要筆直。


    想想後世,朱棖笑了笑。


    他並不打算改變這種結構,不僅不拆散,還要從思想上、行為上、觀念上去扶持這種宗族的產生。


    這世界,本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世界,從來不會被改變。


    假如老朱不稱帝即便是和尚還俗,娶妻生子一模一樣的生下二十六個兒子,這二十六個兒子該當勞役的當勞役,該賣掉的賣掉,該被征兵的征兵。


    但現在。


    哪怕是再廢物,誰人敢輕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史上第一國門皇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歲月如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歲月如夢並收藏大明:史上第一國門皇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