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這就罷了。


    感覺今日氛圍有點不對。


    即便往日徐公公前來靜寧宮選旨意,所帶不過隨從太監二三人。


    可此時。


    徐公公身邊跟著的不是隨從太監。


    是皇宮禁衛,且是禁衛軍統領郭英。


    這可了不得。


    郭英可是聖上最信任的衛士長之一。


    急忙去叫醒小皇子。


    已經不用她叫,徐公公冷漠而宏大的嗓音已經徹響在靜寧宮之中。


    “靜妃接旨!”


    這一聲,便是將毫無準備的酣睡中的朱棖給吵了醒來。


    朱棖酣睡,可睡覺輕,有點動靜就會被吵醒。


    “小殿下,是徐公公前來宣讀旨意,來者不善。”阿秋迅速起身攙扶朱棖,並小聲的說道。


    對這種事情。


    朱棖輕車熟路,朦朧的擦了擦眼睛,便從躺椅上一個翻滾跪下來接旨。


    隻是抬頭看向宣旨陣仗的時候,也是心中一震。


    禁衛軍巡視守衛後宮,卻從不敢僭越各嬪妃住所一步。


    可此時,郭英帶隊,二十多名禁衛軍入內不說,宮門口更是森嚴密布,很嚇人。


    “出大事了!”


    朱棖心中一躁。


    如此沒有前因後果禁衛軍封鎖靜寧宮,隻有一種可能。


    呂家出事了,而且是大事。


    若不然,絕禍及不到靜寧宮。


    “外公啊外公,我說你什麽好,早就給你說了,老朱絕對不可能停戰的,你偏不聽!”


    見微知著,朱棖隱隱中已經倍感不妙。


    前段時日他在去外公府邸時見到外公和一群文官,著重戶部的官員商議要事。


    隱隱聽到天下太平,削減軍費開支的言語,到激動處甚至有個官員稱‘若再次大動兵戈,這麽多年的努力必將付諸東流’之類的話。


    事後他問及外公,並給外公明說議和是不可能的。


    在洪武三年。


    二哥朱慡被封為秦王,封地西安。


    三哥朱棡被封為晉王,封地太原。


    四哥朱棣被封為燕王,封地北平。


    還有堂侄子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封地桂林。


    ……


    十王並封。


    主封北邊。


    可見老朱收複漠北,覆滅北元的決心。


    尤其是。


    徐達兵敗雖痛失封王機會,卻沒有閑著,得老朱命令,還在北邊練兵。


    深知老朱建國後北伐十幾次,號稱皇子守國門的朱元璋,九大塞王可不是說著玩的。


    朱棖當即勸說外公。


    卻被外公以他一個小孩子懂什麽叫,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給搪塞了過去。


    他以為沒事。


    畢竟外公也是站在民生的基礎上考慮,縱然違背老朱意願,倒也不會有什麽大過。


    不應該出事才對。


    可瞅著老朱身邊的金吾衛親臨靜寧宮。


    事情大條了。


    通常宣旨都是先行通告的,但今日來的突然,母妃呂靜也在午睡,這時候也從午睡被吵醒,急匆匆出門迎了出來,帶著一眾宮女跪在院中。


    “母妃!”


    朱棖起身挪步,有點沉悶,隻能期盼老朱別懲罰太兇,外戚犯錯,總不至於禍及深宮,那老朱就太小家子氣了。


    呂靜也是久居深宮,規規矩矩的接旨,還拉著朱棖避免冒失。


    “哼!”


    倒是傳旨太監徐公公,冷哼一聲,撐開聖旨,冰冷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戶部尚書呂昶致使空印文書暢行,倒行逆施,貪贓枉法,欺上瞞下,呂氏一族其餘人等發配西南,靜妃幽禁靜寧宮,不得聖命,不得踏出靜寧宮一步。


    九皇子朱棖,封藍城王,封地蘭縣,接到聖旨之後,即刻啟程前往封地,不得有誤。


    欽此!”


    “不可能,阿棖才九歲,不可能封王,一定是陛下搞錯了。”呂靜身軀一震,最先考慮到朱棖,瞬間淚流滿麵,驚駭無比的抬頭。


    兒子被封王本是高興事。


    可封王即刻啟程前往封地。


    才九歲的朱棖前往封地,便是呂靜內心強大,也承受不了。


    “我靠,空印案,這怎麽外公還跟空印案攪和在一起了!”


    朱棖也是聽後也是腦瓜子嗡嗡的炸響。


    終於知道郭英親自帶著金吾衛前來靜寧宮的原因了。


    怎麽也想不到。


    他竟然被席卷到了空印案之中。


    這可是空印案啊,老朱時代四大慘案之一,據有關史料記載。


    空印案波及近三萬官員。


    近乎大明皇朝大半的官員被波及。


    甚至於有記載,因為此案波及官員太多,朝廷無官員可用,官位空缺嚴重,啟用了在牢獄之中的官員。


    很多官員都是帶著腳鐐當官。


    而所謂的空印案,就是提前印好官員騎縫章的空白文書,到使用的時候拿出來用。


    主要原因是老朱規定,地方百姓賦稅官員上報記錄的錢糧必須要跟押送入京和戶部當麵核實數據錢糧分毫不差。


    但短則三四百公裏,長則一千多公裏的路程,地方官員想要將這些錢糧分毫不差的送至京城,根本不可能。


    每每偏差,就必須要官員原路返迴再次長途跋涉返迴地方重新書寫蓋章賦稅記錄,再次前來戶部核算交差。


    一來一去,就是好幾個月。


    耗時耗力,勞累官員,這才有了空印文書。


    地方官員提前蓋好騎縫章。


    到了戶部核算檢驗之後直接填寫地方繳納賦稅文書。


    這大大加快了辦事效率。


    初心雖好,但禍端更大。


    記載中空印案時間不詳,但也在洪武十四五年,沒想到洪武九年,空印案就爆發了。


    而且還跟他搭邊了。


    真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朱棖有種慶幸的感覺。


    外公隻是被發配西南,而不是直接被老朱給人頭滾滾。


    而真正讓他鬱悶的是。


    他被封王了。


    封王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情,但蘭縣。


    他有種錯覺,老朱今早看大明地圖,隨便在北元勢力範圍圈了一塊地,就給他封王了。


    蘭縣就是甘肅蘭州,也叫金城。


    絲綢之路的扼守之位。


    西安到敦煌的河西走廊線。


    包括武威,張掖,酒泉,涼州,金城,嘉峪關這一帶。


    這其中,蘭縣就是河西走廊內門戶,地處黃河要道,西安西北方,風吹從草地見黃沙的山川之地。


    拋開這些。


    他可以記得清清楚楚。


    洪武三年。


    徐達率領十萬大軍自潼關出西安,直搗定西,覆滅了殘元勢力王保保,王保保先後反抗無效後北逃和林。


    和林,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建都於和林,也被稱為哈拉和林,在外蒙渾河上遊東岸。


    李文忠率領二十萬大軍出居庸關入漠北追擊元主元順帝,元順帝倉皇北逃同樣逃至和林。


    至此,北元重新開始了遊牧時代。


    洪武五年。


    老朱命雄兵三十萬,分中、東、西三路大軍,想要徹底覆滅元庭。


    徐達率主力進攻北元新都和林。


    李文忠在東路策應,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馮勝為西路,在甘肅蘭縣一帶作為疑兵,並掃清河西走廊。


    原本三路大軍齊頭並進,相互配合,逐步掃清殘元勢力。


    可重掌元庭的王保保,獲得元順帝支持,引誘貪功冒進的中路先鋒藍玉,致使徐達率領的中路大軍整體冒進,與東西兩路脫節。


    十五萬大軍損失慘重。


    隨後戰場態勢急劇轉下,李文忠的東路雖未慘敗卻也損失過半。


    西路馮勝雖七戰七捷,一路兵進敦煌,可中、東兩路失守,不敢再冒進隻能匆匆撤退。


    三十萬大軍折損大半,自此皇朝再無北伐的兵力,甚至隻能退守北線。


    而這。


    助長了元庭的囂張氣焰。


    王保保多線反擊,從漠北而出,占領了河西走廊。


    敦煌,嘉峪關,酒泉這些地方,現如今處於失守狀態,被北元占領。


    而蘭縣因為有黃河天險,馮勝這才堪堪守住。


    天老爺啊。


    他想著封地最好往南封,南邊氣候溫和,適合頤養天年,混吃等死。


    可這封到蘭縣。


    哪裏已經成了四戰之地。


    北元退可守,打不過就迴到漠北,進可攻,以敦煌、嘉峪關為戰略要地,試圖突破蘭縣。


    過了蘭縣,就是西安,威脅到洛陽,那就離南京不遠了。


    所以說。


    蘭縣的爭奪,非常兇殘。


    他要是被封到那個地方。


    那純粹就是給秦王朱慡擋災的地方。


    ‘老朱這是瘋了嗎,讓我一個九歲的皇子去蘭縣當藩王?’


    朱棖心中忍不住的嘀咕。


    更何況,他虛歲九歲,實歲才八歲。


    朱棖焦躁思慮著。


    卻是傳旨太監徐公公令他煩躁的聲音再次響起。


    “靜妃,接旨吧。”


    “從現在起,靜寧宮內所有宮女全部充入掖庭宮。”


    “來人啊,將靜寧宮內的一應擺件都搬走,所有宮女都押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史上第一國門皇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歲月如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歲月如夢並收藏大明:史上第一國門皇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