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晉城的崇文閣,赫連漪見到匆匆而歸的呂仲簡,看到他神色,心裏已是有數,問:“呂大人,是不是不曾見到他?”
呂仲簡直言:“是,不曾見到。”
赫連漪心底雖懷著一份希冀,但對於這個結果倒也完全不意外,隻道:“呂大人莫要灰心,我們大夏最難能可貴的便是上下同心,有苻老將軍在,本宮相信此城必是能守住的。此戰若是損耗太大,日後想辦法招兵買馬,或者繼續啟用西境那些雇傭兵,總會有出路的。”
赫連漪雖說得這麽雲淡風輕,但到了夜深人靜時,她卻始終輾轉難眠。索性,起了身,一個人上了城牆,望向尖風崗的方向。遠處梁軍的營地裏,隱隱還能看到零星燈火。似乎隻有這個時候,她覺得自己離蕭允晏很近,想起過往的種種,不由眼睛裏有些許癡意。一時,她忘了寒冬凜冽的風,忘了寒夜裏徹骨的冷,隻想著蕭允晏曾帶給她的片刻暖意。忽然,有一陣輕微的腳步聲,耳後傳來洛子宸的聲音。
“公主,夜這麽深又這麽冷,你怎麽會獨自來這裏?”
赫連漪很不情願自己的這一腔思念被攪擾到,隻得迴道:“睡不著,到處走走,來看看那些鐵甲軍會如何安營。”
洛子宸覺得奇怪,想著那些寧軍無論如何都不會安營在她目光所在的方向,因為那是梁軍的駐地。但洛子宸也不打算戳破她,隻道:“公主不要憂心了,邪不勝正,今夜苻老將軍的陣前陳詞,令士氣高漲,我們定然會戰勝他們的。”
赫連漪點了點頭,洛子宸又勸:“公主,身體要緊,還是快些迴去吧。”
“嗯。”赫連漪又點了點頭,徑自迴去。
洛子宸默默地跟在她身後,幾次想說話,卻又一直懾於她的威嚴。他想起當初,雖然先皇有意讓赫連漪在他跟曾公子之間擇夫婿,但當時的他能明顯感受到,赫連漪的心是更傾向於自己一些的,如果不是那一場變故,也許他們二人早已成婚,婚後琴瑟和鳴,兒女繞膝了。而這次他曆盡千辛萬苦來到她身邊,卻總感覺她變了,從前那個無憂無愁一臉少女天真模樣的赫連漪再也找不迴來,現在在自己麵前的,是那個高高在上,不怒自威的長公主。從前,她在深宮裏,他不能時常見到她,卻也如近在咫尺。如今他時時都能看到她,雖近在咫尺,心裏卻時常生出遠隔天涯之感。但他替他解釋著:如今她身上壓著千金重擔,無暇顧及其他也是在情理之中。這麽想著,曾經的信念又重新滋生了出來。
“好了,洛公子迴去吧。”赫連漪走迴到臨時的寢宮前,還不等洛子宸開口道別,人已進了門,消失在洛子宸的眼前,隻留下洛子宸呆呆地佇立在那裏。
次日,赫連漪一早便又來到了崇文閣,呂仲簡進來,赫連漪看他一改平日裏一貫雲淡風輕的神色,隻覺得有大事要發生,忙問:“怎麽了,鐵甲軍提前到了嗎?”
呂仲簡道:“不是。”
“那呂大人是怎麽了?”
“臣剛收到一個消息:說是大梁的皇帝蕭宗殾已經很久沒有上朝了,目前的起居都是樊貴妃在照料,朝中很多政務往來也都由樊貴妃代為傳遞。”
“樊貴妃?”這個名字對於對大梁宮廷了如指掌的赫連漪來說,似乎除了是十二皇子的母妃,並無顯眼之處,以至於她根本就沒當此人存在過。自從先皇後過世後,即便是當初被盛寵了二十多年的梁氏,也沒有被立為皇後,但這樊貴妃如今卻主宰了整個朝堂後宮,著實讓赫連漪大吃一驚。
“可為何這麽大的事霽王那邊好像毫不知情似的?那信呢?”
“沒有信,送消息之人說,大梁所有的信都出不了關,所有往來的也嚴加盤查。此人是輾轉幾日想了好些辦法,才溜出來傳遞這個消息的。”
赫連漪這才意識到事情比她想的還要嚴重得多,“哦?大梁究竟出了什麽事了?”
“也許是出了大事。來人說:他出大梁京城到現在,已有二十來天,這二十來天誰都不知發生了什麽。或許這不過是為了堵截霽王、翊王獲取大梁京中的消息。”
赫連漪點了點頭,又將大梁近來所發生之事仔仔細細捋了好久,又實在是想不通其中端倪:“我記得當時聽霽王提過,他那個堂兄蕭白送其父靈柩歸京,無意中提及四鴻的師傅靈狐主當年遺落的兩本書在江流王生前所居之處,而後大梁所發生的一切事皆由這兩本書而起。最後那兩本書落入梁帝之手,四鴻為了履行當年的承諾,也是被迫無奈答應入朝,卻又不肯接受官職,隻肯教授十二皇子。呂大人覺得這四鴻究竟是欲擒故縱、以退為進還是真的如看上去的不忮不求?”
呂仲簡想了一時,才道:“這四人倒還真的不像是汲汲營營之輩,他們從不輕易卷入政事,朝中之事更是梁帝經常發問他們才肯給些建議。譬如之前春試,梁帝原本也想讓四鴻做監考官,但四鴻卻苦苦推卻,梁帝這才選了許崢嶸、楊正午等人。但有一事,梁庸梁溫死後,梁帝聽從了四鴻的建議派遣毫無勢力的樊氏兄弟接替梁氏兄弟,當初整個大梁朝堂對此事都無人在意,隻以為樊氏這幾人根本掀不起風浪,可如今看來竟然全都看走眼了。”
赫連漪惘然:“難道這四人真的是來助陣十二皇子的嗎?可十二皇子如今才十五歲,而朝中分明有兩個戰功赫赫又文武兼備的皇子,這滿朝文武又有誰會真心臣服於他?”
“臣也實在是想不明白。”
赫連漪忽然看向呂仲簡,問:“呂大人為何對大梁的事如此在意?”
呂仲簡笑了笑,怕赫連漪看出他的心思,隻得推搪:“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臣一直覺得,大梁任何的細微變化勢必會影響到我們大夏。”
赫連漪倒也信他這話,卻又自嘲地笑了一聲:“算了,我們如今還是先顧好自己再說。”
呂仲簡直言:“是,不曾見到。”
赫連漪心底雖懷著一份希冀,但對於這個結果倒也完全不意外,隻道:“呂大人莫要灰心,我們大夏最難能可貴的便是上下同心,有苻老將軍在,本宮相信此城必是能守住的。此戰若是損耗太大,日後想辦法招兵買馬,或者繼續啟用西境那些雇傭兵,總會有出路的。”
赫連漪雖說得這麽雲淡風輕,但到了夜深人靜時,她卻始終輾轉難眠。索性,起了身,一個人上了城牆,望向尖風崗的方向。遠處梁軍的營地裏,隱隱還能看到零星燈火。似乎隻有這個時候,她覺得自己離蕭允晏很近,想起過往的種種,不由眼睛裏有些許癡意。一時,她忘了寒冬凜冽的風,忘了寒夜裏徹骨的冷,隻想著蕭允晏曾帶給她的片刻暖意。忽然,有一陣輕微的腳步聲,耳後傳來洛子宸的聲音。
“公主,夜這麽深又這麽冷,你怎麽會獨自來這裏?”
赫連漪很不情願自己的這一腔思念被攪擾到,隻得迴道:“睡不著,到處走走,來看看那些鐵甲軍會如何安營。”
洛子宸覺得奇怪,想著那些寧軍無論如何都不會安營在她目光所在的方向,因為那是梁軍的駐地。但洛子宸也不打算戳破她,隻道:“公主不要憂心了,邪不勝正,今夜苻老將軍的陣前陳詞,令士氣高漲,我們定然會戰勝他們的。”
赫連漪點了點頭,洛子宸又勸:“公主,身體要緊,還是快些迴去吧。”
“嗯。”赫連漪又點了點頭,徑自迴去。
洛子宸默默地跟在她身後,幾次想說話,卻又一直懾於她的威嚴。他想起當初,雖然先皇有意讓赫連漪在他跟曾公子之間擇夫婿,但當時的他能明顯感受到,赫連漪的心是更傾向於自己一些的,如果不是那一場變故,也許他們二人早已成婚,婚後琴瑟和鳴,兒女繞膝了。而這次他曆盡千辛萬苦來到她身邊,卻總感覺她變了,從前那個無憂無愁一臉少女天真模樣的赫連漪再也找不迴來,現在在自己麵前的,是那個高高在上,不怒自威的長公主。從前,她在深宮裏,他不能時常見到她,卻也如近在咫尺。如今他時時都能看到她,雖近在咫尺,心裏卻時常生出遠隔天涯之感。但他替他解釋著:如今她身上壓著千金重擔,無暇顧及其他也是在情理之中。這麽想著,曾經的信念又重新滋生了出來。
“好了,洛公子迴去吧。”赫連漪走迴到臨時的寢宮前,還不等洛子宸開口道別,人已進了門,消失在洛子宸的眼前,隻留下洛子宸呆呆地佇立在那裏。
次日,赫連漪一早便又來到了崇文閣,呂仲簡進來,赫連漪看他一改平日裏一貫雲淡風輕的神色,隻覺得有大事要發生,忙問:“怎麽了,鐵甲軍提前到了嗎?”
呂仲簡道:“不是。”
“那呂大人是怎麽了?”
“臣剛收到一個消息:說是大梁的皇帝蕭宗殾已經很久沒有上朝了,目前的起居都是樊貴妃在照料,朝中很多政務往來也都由樊貴妃代為傳遞。”
“樊貴妃?”這個名字對於對大梁宮廷了如指掌的赫連漪來說,似乎除了是十二皇子的母妃,並無顯眼之處,以至於她根本就沒當此人存在過。自從先皇後過世後,即便是當初被盛寵了二十多年的梁氏,也沒有被立為皇後,但這樊貴妃如今卻主宰了整個朝堂後宮,著實讓赫連漪大吃一驚。
“可為何這麽大的事霽王那邊好像毫不知情似的?那信呢?”
“沒有信,送消息之人說,大梁所有的信都出不了關,所有往來的也嚴加盤查。此人是輾轉幾日想了好些辦法,才溜出來傳遞這個消息的。”
赫連漪這才意識到事情比她想的還要嚴重得多,“哦?大梁究竟出了什麽事了?”
“也許是出了大事。來人說:他出大梁京城到現在,已有二十來天,這二十來天誰都不知發生了什麽。或許這不過是為了堵截霽王、翊王獲取大梁京中的消息。”
赫連漪點了點頭,又將大梁近來所發生之事仔仔細細捋了好久,又實在是想不通其中端倪:“我記得當時聽霽王提過,他那個堂兄蕭白送其父靈柩歸京,無意中提及四鴻的師傅靈狐主當年遺落的兩本書在江流王生前所居之處,而後大梁所發生的一切事皆由這兩本書而起。最後那兩本書落入梁帝之手,四鴻為了履行當年的承諾,也是被迫無奈答應入朝,卻又不肯接受官職,隻肯教授十二皇子。呂大人覺得這四鴻究竟是欲擒故縱、以退為進還是真的如看上去的不忮不求?”
呂仲簡想了一時,才道:“這四人倒還真的不像是汲汲營營之輩,他們從不輕易卷入政事,朝中之事更是梁帝經常發問他們才肯給些建議。譬如之前春試,梁帝原本也想讓四鴻做監考官,但四鴻卻苦苦推卻,梁帝這才選了許崢嶸、楊正午等人。但有一事,梁庸梁溫死後,梁帝聽從了四鴻的建議派遣毫無勢力的樊氏兄弟接替梁氏兄弟,當初整個大梁朝堂對此事都無人在意,隻以為樊氏這幾人根本掀不起風浪,可如今看來竟然全都看走眼了。”
赫連漪惘然:“難道這四人真的是來助陣十二皇子的嗎?可十二皇子如今才十五歲,而朝中分明有兩個戰功赫赫又文武兼備的皇子,這滿朝文武又有誰會真心臣服於他?”
“臣也實在是想不明白。”
赫連漪忽然看向呂仲簡,問:“呂大人為何對大梁的事如此在意?”
呂仲簡笑了笑,怕赫連漪看出他的心思,隻得推搪:“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臣一直覺得,大梁任何的細微變化勢必會影響到我們大夏。”
赫連漪倒也信他這話,卻又自嘲地笑了一聲:“算了,我們如今還是先顧好自己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