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沒錯,這就是周顯想要的結果。
至於許顯純那個人,絕對是死有餘辜。
他在魏忠賢權勢滔天的時候,將鎮撫司的錦衣衛帶到了人言可畏的地步。
更利用錦衣衛的職權濫殺了不少無辜的官員,滅了很多人的滿門。
這樣的屠夫,早已民怨四起。
甚至有人請萬民血書,請求朝廷嚴懲許顯純。
隻不過,這件事情被許顯純給擺平了。
他怎麽擺平的?
當時魏忠賢還在台上,許顯純調集了六個百戶,帶著滿編的錦衣衛六百餘人將那上書的一萬多人全部滅口。
要知道,這個工作量是很大的。
為此,周邊十三個村莊的男人基本上被他給殺沒了。
周顯監國之後,早就對許顯純起了殺心。
殺一個屠夫,能夠挽迴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民心。
對於政治家而言,這就是一個非常劃算的買賣。
而之前之所以留著他,是因為當時的朝堂東林黨一家獨大。
周顯需要瘋狗去鉗製他們,去恐嚇他們。
說一千道一萬,許顯純罪該萬死。
縱然是他跟了周顯,被周顯馴服的有所收斂。
可是他跟著陳東華到了金陵城前後加起來已有半年。
這個家夥半年時間,就把兩淮之地的官員貴族全部得罪了一個遍。
可想而知他平日裏的行事作風多麽遭人嫌惡。
不過這一次陳東華安排的極為縝密。
直接給了朝廷對淮西勳貴們開刀的機會。
讓那些吃飽了撐著的文人們好好的反省一下,嘴巴不是想說什麽就能說什麽的!
周顯思索半晌,輕輕的將奏折放在一邊。
這件事情對周顯來說不算是新聞,充其量是他原本計劃,而目前實現了的一步棋局而已。
可是,這件事情在兩天之內,已經在金陵城傳言的人盡皆知了。
所有人都聽說了這件事。
南方的官員跟貴族們全部炸了毛,惶恐的互相打探朝廷那邊的風口,甚至好奇鎮撫司衙門內部的情況。
而跟這件事情有所瓜葛的人,比如金陵城的禮部尚書廖德芳則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即便旁人問起來,廖大人也佯做不知。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裝作糊塗人。
沒錯,他隻愛好書法,其他的都不感興趣。
也不知道!
即便是賀幼彬來找他,也隻能吃閉門羹。
金陵城的刑部侍郎陳永權也是足不出戶。
兵部侍郎許宏綱同樣如此。
仿佛一夜之間,金陵城內的官員們已經達成了默契。
大家全部開始裝聾作啞。
學習起廖德芳的生活習慣,對外什麽都不知道,對內,一個個成了書聖、棋仙、足球王子、茶神……
唯獨咎由自取的許顯純被陳東華給葬了。
葬在了金陵城南麵的亂石崗。
陳東華以內閣宰輔的名義給他修了一個無字碑。
隨便後人怎麽塗鴉吧……
這兩天,金陵城的官員全部失蹤了。
這是賀幼彬的真實反應。
他每天在家,茶不思飯不想,盼星星盼月亮盼望著兒子賀審言迴家。
為此他東奔西跑去拜會金陵城的官員。
可是一個個都如提前打了招唿一樣,閉門不出,絕不見客。
這讓賀幼彬也間接性的變成了一個聾啞盲人。
他現在什麽都不知道。
他不知道鮑永安手下的學生李文量已經把錦衣衛的千戶給殺了。
他不知道鮑永安已經被抓了。
更不知道現在裏麵到底什麽情況。
總之,他在金陵城經商這麽多年,忽然感覺自己生活了半輩子的這座城池,這兩天特別的安靜。
四天後。
金陵城那邊的宰輔陳東華以朝廷公開,權威的方式,寫了一份官府文書。
將鎮撫司門口發生的事情,前因後果全部送到京城。
這一下,輪到北京城這邊的官員們失眠了。
好不容易大家都熬到了第二天的早朝。
各懷揣著不安忐忑的心列隊進入了乾清宮。
千歲爺板板正正的坐在高堂之上,麵無表情,神色冷冽。
今天,侯連會也不喊那句‘有事起奏,無事退朝’了。
大家都覺得今天這事無法善罷甘休。
果然,周顯直接說道:“今日早朝,我想跟大家說一件事,什麽事呢?”
“一件非常惡劣的事!”
周顯將龍頭驚堂木重重的拍在禦案之上。
整個人已經站了起來。
他加快腳步往下走,從乾清宮朝臣列隊的中間通道上走到宮門口。
猛虎般的威風已然將在場的每一位官員全部眷顧到了。
隨著周顯折返迴來,語氣強硬的說道:“金陵城,大學堂的總管鮑永安帶著四十二人圍攻錦衣衛的大牢!”
“這是為什麽?誰給他們那麽大的膽子,居然敢目無王法?公然對抗朝廷?”
周顯直接給今天的早朝定了一個主題。
那就是對抗朝廷!
至於原因,周顯心知肚明。
他之所以要訓斥,便是希望朝堂上的大臣們能夠主動站出來,快速的處理這件事情。
當然,隻要速度可不夠。
周顯要的是徹徹底底的排查。
畢竟這件事情發生在金陵城。
首當其衝要受到朝廷壓力的就是東林黨。
“說說吧,此事發生性質惡劣,諸位有何高見?”周顯坐了迴去,居高臨下的俯視眾臣。
王明瑞出列,道:“千歲,下官覺得,此事牽扯複雜,需要細細梳理來龍去脈。”
他這麽一說,讓那些原本想著搪塞過去,息事寧人的官員們恨之入骨。
大家都知道,王明瑞就是當朝駙馬的狗腿子。
他現在發言,可不就是跟駙馬爺唱雙簧嗎?
可不是要把這件事裏麵包藏的花花腸子全部抖摟出來嗎?
周顯問道:“依王愛卿之見,此時的來龍去脈該如何弄清楚?”
王明瑞答道:“千歲,下官有一事不明,為何鮑永安要聚眾去圍攻衙門,對抗朝廷?那鮑永安又是得了誰的許可?”
“還有宰輔大人為何要抓人?”
聽著王明瑞的四連問。
周顯心裏樂了。
瞧瞧!
到底是自己的人啊。
還是王明瑞會配合,立刻就把這個早朝的主題提升到正軌上了。
此時群臣緘默無言,但是沒關係。
</p>
沒錯,這就是周顯想要的結果。
至於許顯純那個人,絕對是死有餘辜。
他在魏忠賢權勢滔天的時候,將鎮撫司的錦衣衛帶到了人言可畏的地步。
更利用錦衣衛的職權濫殺了不少無辜的官員,滅了很多人的滿門。
這樣的屠夫,早已民怨四起。
甚至有人請萬民血書,請求朝廷嚴懲許顯純。
隻不過,這件事情被許顯純給擺平了。
他怎麽擺平的?
當時魏忠賢還在台上,許顯純調集了六個百戶,帶著滿編的錦衣衛六百餘人將那上書的一萬多人全部滅口。
要知道,這個工作量是很大的。
為此,周邊十三個村莊的男人基本上被他給殺沒了。
周顯監國之後,早就對許顯純起了殺心。
殺一個屠夫,能夠挽迴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民心。
對於政治家而言,這就是一個非常劃算的買賣。
而之前之所以留著他,是因為當時的朝堂東林黨一家獨大。
周顯需要瘋狗去鉗製他們,去恐嚇他們。
說一千道一萬,許顯純罪該萬死。
縱然是他跟了周顯,被周顯馴服的有所收斂。
可是他跟著陳東華到了金陵城前後加起來已有半年。
這個家夥半年時間,就把兩淮之地的官員貴族全部得罪了一個遍。
可想而知他平日裏的行事作風多麽遭人嫌惡。
不過這一次陳東華安排的極為縝密。
直接給了朝廷對淮西勳貴們開刀的機會。
讓那些吃飽了撐著的文人們好好的反省一下,嘴巴不是想說什麽就能說什麽的!
周顯思索半晌,輕輕的將奏折放在一邊。
這件事情對周顯來說不算是新聞,充其量是他原本計劃,而目前實現了的一步棋局而已。
可是,這件事情在兩天之內,已經在金陵城傳言的人盡皆知了。
所有人都聽說了這件事。
南方的官員跟貴族們全部炸了毛,惶恐的互相打探朝廷那邊的風口,甚至好奇鎮撫司衙門內部的情況。
而跟這件事情有所瓜葛的人,比如金陵城的禮部尚書廖德芳則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即便旁人問起來,廖大人也佯做不知。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裝作糊塗人。
沒錯,他隻愛好書法,其他的都不感興趣。
也不知道!
即便是賀幼彬來找他,也隻能吃閉門羹。
金陵城的刑部侍郎陳永權也是足不出戶。
兵部侍郎許宏綱同樣如此。
仿佛一夜之間,金陵城內的官員們已經達成了默契。
大家全部開始裝聾作啞。
學習起廖德芳的生活習慣,對外什麽都不知道,對內,一個個成了書聖、棋仙、足球王子、茶神……
唯獨咎由自取的許顯純被陳東華給葬了。
葬在了金陵城南麵的亂石崗。
陳東華以內閣宰輔的名義給他修了一個無字碑。
隨便後人怎麽塗鴉吧……
這兩天,金陵城的官員全部失蹤了。
這是賀幼彬的真實反應。
他每天在家,茶不思飯不想,盼星星盼月亮盼望著兒子賀審言迴家。
為此他東奔西跑去拜會金陵城的官員。
可是一個個都如提前打了招唿一樣,閉門不出,絕不見客。
這讓賀幼彬也間接性的變成了一個聾啞盲人。
他現在什麽都不知道。
他不知道鮑永安手下的學生李文量已經把錦衣衛的千戶給殺了。
他不知道鮑永安已經被抓了。
更不知道現在裏麵到底什麽情況。
總之,他在金陵城經商這麽多年,忽然感覺自己生活了半輩子的這座城池,這兩天特別的安靜。
四天後。
金陵城那邊的宰輔陳東華以朝廷公開,權威的方式,寫了一份官府文書。
將鎮撫司門口發生的事情,前因後果全部送到京城。
這一下,輪到北京城這邊的官員們失眠了。
好不容易大家都熬到了第二天的早朝。
各懷揣著不安忐忑的心列隊進入了乾清宮。
千歲爺板板正正的坐在高堂之上,麵無表情,神色冷冽。
今天,侯連會也不喊那句‘有事起奏,無事退朝’了。
大家都覺得今天這事無法善罷甘休。
果然,周顯直接說道:“今日早朝,我想跟大家說一件事,什麽事呢?”
“一件非常惡劣的事!”
周顯將龍頭驚堂木重重的拍在禦案之上。
整個人已經站了起來。
他加快腳步往下走,從乾清宮朝臣列隊的中間通道上走到宮門口。
猛虎般的威風已然將在場的每一位官員全部眷顧到了。
隨著周顯折返迴來,語氣強硬的說道:“金陵城,大學堂的總管鮑永安帶著四十二人圍攻錦衣衛的大牢!”
“這是為什麽?誰給他們那麽大的膽子,居然敢目無王法?公然對抗朝廷?”
周顯直接給今天的早朝定了一個主題。
那就是對抗朝廷!
至於原因,周顯心知肚明。
他之所以要訓斥,便是希望朝堂上的大臣們能夠主動站出來,快速的處理這件事情。
當然,隻要速度可不夠。
周顯要的是徹徹底底的排查。
畢竟這件事情發生在金陵城。
首當其衝要受到朝廷壓力的就是東林黨。
“說說吧,此事發生性質惡劣,諸位有何高見?”周顯坐了迴去,居高臨下的俯視眾臣。
王明瑞出列,道:“千歲,下官覺得,此事牽扯複雜,需要細細梳理來龍去脈。”
他這麽一說,讓那些原本想著搪塞過去,息事寧人的官員們恨之入骨。
大家都知道,王明瑞就是當朝駙馬的狗腿子。
他現在發言,可不就是跟駙馬爺唱雙簧嗎?
可不是要把這件事裏麵包藏的花花腸子全部抖摟出來嗎?
周顯問道:“依王愛卿之見,此時的來龍去脈該如何弄清楚?”
王明瑞答道:“千歲,下官有一事不明,為何鮑永安要聚眾去圍攻衙門,對抗朝廷?那鮑永安又是得了誰的許可?”
“還有宰輔大人為何要抓人?”
聽著王明瑞的四連問。
周顯心裏樂了。
瞧瞧!
到底是自己的人啊。
還是王明瑞會配合,立刻就把這個早朝的主題提升到正軌上了。
此時群臣緘默無言,但是沒關係。